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資治通鑑卷第七十七-資治通鑑 胡三省注
資治通鑑卷第七十七
魏紀九
〔起柔兆困敦(丙子),盡重光大荒落(辛巳),凡六年。〕
高貴鄉公下
甘露元年(丙子、二五六)是年六月,改元。〕
①春,正月,漢姜維進位大將軍。
②二月,丙辰,帝宴群臣於太極東堂,與諸儒論夏少康、漢高祖優劣,以少康為優。
〔帝謂少康生於滅亡之後,降為諸侯之隸,能布其德而兆其謀,卒滅過、戈,克復禹績祀夏配天,不失舊物,非至德弘仁,豈濟斯勳!漢祖因土崩之勢,杖一時之權,專任智力以成功業,行事動靜多違聖檢。為人子則數危其親,為人君則囚繫賢相,為人父則不能衛子,身沒之後,社稷幾傾,若與少康易時而處,未必能復大禹之績。嗚呼!帝固有志於少康矣,然而不能殲澆、豷而身死人手者,不能布其德而兆其謀也余觀帝之所以論二君優劣,書生之譚耳,未能如石勒辭氣之雄爽也。夏,戶雅翻。少,詩焄翻。〕
③夏,四月,
【章:甲十一行本「月」下有「庚戌」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賜大將軍昭袞冕之服,赤舄副焉。
〔九錫之漸也。〕
④丙辰,帝幸太學,與諸儒諸論書、易及禮,諸儒莫能及。
〔時帝與博士淳于俊論易,庾峻論書,馬照論禮記,考其難疑答問,不過擿抉經義及王、鄭之異同耳,非人君之學也。〕
帝嘗與中護軍司馬望、侍中王沈、散騎常侍秀、黃門侍郎鍾會等講宴於東堂,并屬文論,
〔沈,持林翻。騎,奇寄翻。屬,之欲翻。〕
特君禮異,謂秀為儒林丈人,沈為文籍先生。帝性急,請召欲速,以望職在外,特給追鋒車、虎賁五人,
〔望為中護軍,其職在外。傅子曰:追鋒車,施通幰,遽則乘之,令虎賁五入舁之也。晉志曰:追鋒車去小平蓋,加通幰,如軺車,駕二馬。追鋒之名,取其迅速也。施於戎陳之間,是為傳乘。賁,音奔。〕
每有集會,輒奔馳而至。秀,潛之子也。
〔裴潛事武帝,守代郡著名。〕
⑤六月,丙午,改元。
〔蓋以甘露降而改元也。〕
⑥姜維在鍾提,議者多以為維力已竭,未能更出。安西將軍鄧艾曰:「洮西之敗,
〔見上卷上年。〕
非小失也,士卒凋殘,倉廩空虛,百姓流離。今以策言之,彼有乘勝之勢,我有虛弱之車,釭也。彼上下相習,五兵犀利,
〔管子曰:蚩尤受盧山之金而作五兵。孔穎達曰:步卒之五兵,謂弓矢一,殳二,矛三,戈四,戟五也;鄭司農所謂戈、矛、戟、酉矛、夷矛,車之五兵也。犀,堅也,古以屬兕為甲,故謂堅為犀。〕
我將易兵新,器仗未復,二也。
〔將易,艾自謂初代王經也。兵新,謂遣還洮西敗卒,更差軍守也。將,即亮翻。〕
彼以船行,吾以陸軍,勞逸不同,三也。
〔言蜀船自涪戌白水,可以上沮水,由沮水入武都下辨,自此而西北,水路漸峻涖,小舟猶可入也,魏軍度隴而西,皆陸行。〕
狄道、隴西、南安、祁山各當有守,彼專為一,我分為四,四也。從南安、隴西因食羌榖,若趣祁山,
〔趣,七喻翻;下同。〕
熟麥千頃,為之外倉。
【章:甲十一行本「倉」下有「五也」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退齋校同。】
賊有黠計,其來必矣。」
〔黠,下八翻,桀黠也。〕
秋,七月,姜維復率眾出祁山,
〔復,扶又翻。〕
聞鄧艾已有備,乃回,從董亭趣南安;
〔水經註:董亭在南安郡西南,谷水歷其下,東北注于渭。〕
艾據武城山以拒之。
〔水經註:渭水過獂道南。獂道,南安郡治也。又東,逕武城縣西,武城川水入焉。蓋以山名縣也。酈道元,後魏人,武城縣必後魏所立,而魏收地形志無之,蓋廢省也。〕
維與艾爭險不克,其夜,治渭東行,緣山趣上邽,艾與戰於段谷,
〔水經註:上邽之南有段溪水,水出西南馬門溪,東北流,合籍水。杜佑曰:秦州上邽縣有段谷水。趣,七喻翻。〕
大破之。以艾為鎮西將軍、都督隴右諸軍事。維與其鎮西大將軍胡濟期會上邽,濟失期不至,故敗,士卒星散,死者甚眾,
〔言士卒迸散如星,不能收拾成隊伍。〕
蜀人由是怨維。維上書謝,求自貶黜,乃以衛將軍行大將軍事。
⑦八月,庚午,詔司馬詔加號大都督,奏事于名,假黃鉞。癸酉,以太尉司馬孚為太傅。九月,以司徒高柔為太尉。
⑧文欽說吳人以伐魏之利,
〔說,輸芮翻。〕
孫峻使欽與驃騎將軍呂據
〔驃,匹妙翻。〕
及車騎將軍劉纂、鎮南將軍朱異、前將軍唐咨自江都入淮、泗,
〔江都縣屬廣陵郡。此自邗溝入淮,自淮入泗也。〕
以圖青、徐。
〔魏青州統齊、濟南、樂安、城陽東萊,徐州統下邳、彭城、東海、琅邪、東莞、東安、廣陵、臨淮。晉志曰:周禮曰:正東曰青州,蓋取土居少陽,其色為青。徐州取舒緩之義。或云,因徐丘以立名。〕
峻餞之於石頭,遇暴疾,以後事付從父弟偏將軍綝。
〔從,才用翻。綝,丑林翻。〕
丁亥,峻卒。吳人以綝為侍中、武衛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召呂據等還。
〔還,從宣翻,又如字。〕
⑨己丑,吳大司馬呂岱卒,年九十六。始,岱親近吳郡徐原,慷慨有才志,岱知其可成,賜巾転,
〔釋名:巾,謹也。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言當自謹脩於四教。転,單衣,漢、魏以來,士庶以為禮服。転,古侯翻。〕
與甘言論,後遂薦拔,官至侍御史。原性忠壯,好直言,
〔好,呼到翻。〕
岱時有得失,原輒諫爭,
〔爭,讀曰諍。〕
又公論之;
〔公然於眾中論其得失。〕
人或以告岱岱歎曰:「是我所以貴德淵者也!」
〔徐原,字德淵。〕
及原死,岱哭之甚哀,曰:「徐德淵,呂岱之益友,
〔論語:孔子曰: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
今不幸,
〔論語曰:不幸短命死矣。〕
岱復於何聞過!」
〔復,扶又翻。〕
談者美之。
⑩呂據聞孫綝代孫峻輔政,大怒,與諸督將連名共表薦滕胤為丞相;
〔將,即亮翻。〕
綝更以胤為大司馬,代呂岱駐武昌。據引兵還,使人報胤,欲共廢綝。冬,十月,綝
【章:甲十一行本「綝」上有「丁未」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退齋校同。】
遣從兄憲將兵逆據於江都,使中使敕文欽、劉纂、唐咨等共擊取據,又遣侍中左將軍華融、中書丞丁晏
〔魏、晉之制,中書無丞,此吳所置。華,戶化翻。〕
告喻胤宜速去意。
〔言宜速往武昌,否則且有誅罰。〕
胤自以禍及,因留融、晏勒兵自衛,召典軍楊崇、將軍孫咨
〔楊崇,蓋胤帳下典軍。〕
告以綝為亂,迫融等使有
【章:乙十一行本「有」作「作」。】
書難綝,
〔有者,對無之稱,於此則文義不為通。通鑑既因三國志舊文,今亦不亦不欲輕改。難,乃旦翻。〕
綝不聽,表言胤反,許將軍劉丞以封爵,使率兵騎攻圍胤。胤又劫融等使詐為詔發兵,融等不從,皆殺之。或勸胤引兵至蒼龍門,
〔蒼龍門,吳建業宮之東門也。〕
將士見公出,必委綝就公。
〔委,棄也。〕
時夜已半,胤恃與據期,又難舉兵向宮,乃約令部曲,
〔約,勒而號令之。〕
說呂侯兵已在近道,故皆為胤盡死,無離散者。
〔為,于偽翻。〕
胤顏色不變,談笑如常。時大風,比曉,據不至,
〔比,必寐翻。〕
綝兵大會,遂殺胤及將士數十人,夷胤三族。己酉,大赦,改元太平。或勸呂據奔魏者,據曰:「吾恥為叛臣。」遂自殺。
〔據父範,佐孫策以造吳,故恥為叛臣,自殺以明節。〕
以司鑋鄭沖為司徒,左僕射盧毓為司空。
〔晉志曰:尚書僕射,漢本置一人,;至漢獻帝建安四年,以執金吾榮郃為尚書左僕射僕射分置左右蓋自此始。經魏至晉,迄于江左,省置無常,置二則為左右僕射,或不兩置,但曰尚書僕射,令闕則左為省主,若左右並闕,則置尚書僕射以主省事。毓,余六翻。〕
毓固讓驃騎將軍王昶、光祿大夫王觀、司隸校尉琅邪王祥,詔不許。
祥性至孝,繼母朱氏遇之無道,祥愈恭謹。朱氏子覽,年數歲,每見祥被楚撻,
〔楚,荊也;撻,擊也。被,皮義翻。〕
輒涕泣抱持母;母以非理使祥,覽輒與祥俱往。及長,娶妻,
〔長,知兩翻。〕
母虐使祥妻,覽妻亦趨而共之,母患之,為之少止。
〔為,于偽翻。〕
祥漸有時譽,母深疾之,密使酖祥。覽知之,徑起取,酒祥爭而不與,母遽奪反之。
〔漢書齊悼惠王傳:奪反孝惠卮。師古曰:反,音幡。〕
自後,母賜祥饌,
〔饌,雛戀翻,又雛皖翻。〕
覽輒先嘗,母懼覽致斃,遂止。漢末遭亂,祥隱居三十餘年,不應州郡之命,母終毀瘁,
〔瘁,秦醉翻,病勞也。〕
杖而後起。徐州刺史呂虔檄為別駕,委以州事,州界清靜,政化大行,時人歌之曰:「海沂之康,實賴王祥;
〔徐州之地,東際海,西北距泗、沂,故曰海沂。〕
邦國一空,別駕之功!」
十一月,吳孫綝遷大將軍。綝負貴倨傲,多行無禮。峻從弟憲嘗與誅諸葛恪,
〔與,讀曰預。〕
峻厚遇之,官至右將軍、無難督,不九官事。
〔九官,即九卿也。魏明帝太和二年,吳主還建業,留尚書九官於武昌。〕
綝遇憲薄於峻時,憲怒,與將軍王惇謀殺綝,事泄,綝殺惇憲服藥死。
二年(丁丑、二五七)
①春,三月,大梁成侯盧毓卒。
②夏,四月,吳主臨正殿,大赦,始親政事。孫綝表奏,多見難問,
〔難,乃旦翻。〕
又科兵子弟十八已下、十五以上三千餘人,
〔科,程也;程其長短小大也。或曰:「科」,當作「料」,音聊,量度也。〕
選大將子弟年少有勇力者,使將之,
〔少,詩照翻。將,即亮翻。〕
日於苑中教習,曰:「吾立此軍,欲與之俱長。」
〔長,可丈翻;今知兩翻。〕
又數出中書視大帝時舊事,問左右侍臣曰:「先帝數有特制,
〔特制,謂等出上意,以手詔宣行也。數,所角翻。〕
今大將軍問事,
〔問事,猶言奏事;不言奏事;不言奏者,自卑挹之意。〕
但令我書可邪﹖」
〔書可,畫可也。〕
嘗食生梅,使黃門至中藏取蜜,
〔中藏,中藏府也,掌幣帛金銀諸貨物。蜜,蜂据也。藏,徂浪翻;下同。〕
蜜中有鼠矢;召 問藏吏,藏吏叩頭。吳主曰:「黃門從爾求蜜邪﹖」吏曰:「向求,
〔謂向者嘗求蜜也。〕
實不敢與。」黃門不服。吳主令破鼠矢,矢中燥,因笑謂左右曰:「若矢 先在蜜中,中外當俱濕;今外濕裏燥,此必黃門所為也。」結之,果服;
〔詰,去吉翻。〕
左右莫不驚悚。
③征東大將軍諸葛誕素與夏侯玄、鄧颺等友善,玄等死,
〔玄死見上卷正元年。颺死見七十五卷邵陵厲公喜平元年。颺,余章翻,又余亮翻。〕
王淩、毌丘儉相繼誅 滅,
〔王凌死見七十五卷喜平三年。毌丘儉死見上卷正元二年。〕
誕內不自安,乃傾帑藏振施,
〔帑,他朗翻。施,式智翻。〕
曲赦有罪以收眾心,畜養揚州輕俠數千人以為死士。
〔畜,許六翻。〕
因吳人欲向徐堨,
〔徐堨,即徐塘,在東關之東。堨,烏葛翻。〕
請十萬眾以守壽春,又求臨淮竽城以備吳寇。司馬昭初秉政,長史賈充請遣參佐慰勞四征,
〔魏置征東將軍屯淮南,征南將軍屯襄、沔以備吳;征西將軍屯關、隴以備蜀;征北將軍屯幽、并以備鮮卑;皆授以重兵。司馬昭初當國,故充請慰勞以觀其志趣。勞,力到翻。〕
且觀其志。昭遣充至淮南,充見誕,論說時事,因曰:「洛中諸賢,皆願禪代,君以為如何﹖」誕厲聲曰:「卿非賈豫州子乎﹖
〔充父逵,先為豫州而卒,故稱之。〕
世受魏恩,豈可欲以社稷輸人乎!若洛中有難,
〔難,乃旦翻。〕
吾當死之。」充默然;還,言於昭曰:「諸葛誕再在揚州,
〔誕先督揚州,東關之敗,改督豫州,毌丘儉既死,復督揚州。〕
得士眾心。今召之,必不來,然反疾而禍子;不召,則反遲而禍大,不如召之。」昭從之。甲子,詔以誕為司空,召赴京師。誕得詔書,愈恐,疑揚州刺史樂綝間己,遂殺綝,
〔征東將軍與揚州刺史同治壽春。魏四征之任,率以其州刺史為儲帥,故誕疑綝間己。間,古莧翻。〕
斂淮南及淮北郡縣屯田口十餘萬官兵,
〔魏郡縣皆置屯田,凡屯田口悉官兵也。〕
揚州新附勝兵者四五萬人,
〔勝,音升。〕
聚榖足一年食,為閉門自守之計。遣長史吳綱將少子靚至吳,
〔將,如字。少,詩照翻。〕
靚,疾郢翻,又疾正翻。〕稱臣請救,并請以牙門子弟為質。
〔牙門,諸將之子弟也。質,音致。〕
吳滕胤、呂據之妻,皆夏口督孫壹之妹也。
〔壹,孫奐庶子也。夏,戶雅翻。〕
六月,孫綝使鎮南將軍朱異自虎林將兵襲壹。異至武昌,壹將部曲來奔。乙巳,詔拜壹車騎將軍、交州牧,封吳侯,閏府辟召,儀同三司,袞冕赤舄,事從豐厚。
〔崇異孫壹者,以招攜貳也。〕
⑤司馬昭奉帝及太后討諸葛誕。
〔昭若自行,恐後有挾兩宮為變者,故奉之以討誕。〕
吳綱至吳,吳人大喜,使將軍全懌、全端、唐咨、王祚將三萬眾,與文欽同救誕;以誕為左都護,假節、大司徒、驃騎將軍、青州牧,封壽春侯。擇,琮之子;端,其從也。
六月,甲子,車駕次項,司馬昭督諸軍二十六萬進屯丘頭,
〔是役也,司馬昭改丘頭曰武丘,以旌武功。武丘,唐為沈丘縣。〕
以鎮南將軍王基行鎮東將軍、都督揚,豫諸軍事,與安東將軍陳騫等圍壽春。基始至,圍城未合,文欽、全懌等從城東北,因山乘險,得將其眾突入城。
〔壽春城外他無山唯城北有八公山耳。〕
昭敕基斂軍堅壁。基累求進討,會吳朱異率三萬人進屯安豐,為文欽外勢,
〔安豐縣,漢屬盧江郡,魏分屬安豐郡。今安豐縣在壽春南八十里。〕
詔基引諸軍轉據北山。基謂諸將曰:「今圍壘轉兵馬向集,但當精脩守備以待越逸,而更移兵守險,使得放縱,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遂守便宜,上疏曰:「今與賊家對敵,當不動如山,若遷移依險,人心搖蕩,於勢大損。諸軍並據深溝高壘,眾心皆定,不可傾動,此御兵之要也。」書奏,報聽。
〔報基聽行其策。時帝在軍,故諸軍節度皆稟詔指,而裁其可否者實司馬昭也。〕
於是基等四面合圍,長裏再重,
〔重,直龍翻。〕
塹壘甚峻。文欽等數出犯圍,
〔數,所角翻。〕
逆擊,走之。司馬昭又使奮武將軍監青州諸軍事石苞
〔監,古銜翻。〕
督兗州刺史州泰、徐州刺史胡質簡銳卒為游軍,以備外寇。泰擊破朱異於淵,
〔水經註:決水出盧雩婁縣北,過安豐縣東,又北右會陽泉水。水西有陽泉縣故城,故陽泉鄉也,漢靈帝封黃琬為侯國。決水又北入于淮。〕
異走,泰追之,殺傷二千人。
秋,七月,吳大將軍綝大發兵出屯鑊里,
〔後吳王責孫綝以留沽月中不上岸一步,則鑊里當在巢縣界。〕
復遣朱異帥將軍丁奉、黎斐等五入前解壽春之圍。
〔復,扶又翻。帥,讀曰率。〕
異留輜重於都陸,
〔水經註:博鄉縣,王莽改曰楊陸,泄水水出焉,北過芍陂,又西北入于淮。意者都陸即楊陸歟﹖又據晉紀,都陸在黎漿南。重,直用翻。〕
進屯黎漿,
〔水經註:芍陂瀆水東注黎漿水,水東逕黎漿亭南,又東注肥水,謂之黎漿水口也。〕
石苞、州泰又擊破之。太山太守胡烈以奇兵五千襲都陸,盡焚異資糧,異將餘兵食葛葉,走歸孫綝;綝使異更死戰,異以士卒乏食,不從綝命。綝怒,九月,己巳,綝斬異於鑊里。辛未,引兵還建業。
〔壽春之圍已固,雖使周瑜、呂蒙、陵遜復生,不能解也。若孫綝能舉荊、揚之眾山襄陽以向宛、洛,壽春城下之兵必分歸以自救,諸葛誕、文欽等於此時決圍力戰,猶庶幾焉。〕
綝既不能拔出諸葛誕,而喪敗士眾,
〔喪,息浪翻。敗,補邁翻。〕
自戮名將,由是吳人莫不怨之。
〔為後吳誅孫綝張本。〕
司馬昭曰:「異不得至壽春,而吳人殺之,非其罪也,
【章:甲十一行本作「非其罪也,而吳人殺之」;乙十一行本同;退齋校同;張校同,云無註本亦同,下「非其罪也」四字衍。】
欲以謝壽春而堅誕意,使其猶望救耳。今當圍,備其越逸,而多方以誤之。」乃縱反間,
〔間,古莧翻。〕
揚言「吳救方至,大軍乏食,分遣羸疾就榖淮北,劫不能久。」誕等益寬恣食,俄而城中乏糧,外救王至。將軍蔣班、焦彝,皆誕腹心謀主也,言於誕曰:「朱異等以大眾來而不能進,孫綝殺異而歸江東,外以發兵為名,內實坐須成敗。
〔須,待也。〕
今宜及眾心尚固,士卒思用,并力決死,攻其一面雖不能盡克,猶有可全者,空坐守死,無為也。」
〔言石若決死而求生,無為坐守而待斃。〕
文欽曰:「公今舉十餘萬之眾歸命於吳,而欽與全端等皆同居死地,公兄子弟盡在江表,就孫綝不欲來,主上及其親戚豈肯聽乎!且中國無歲無事,軍民並疲,今守我一年,內變將起,柰何舍此,
〔舍,讀曰捨。〕
欲乘危徼倖乎!」
〔徼,堅堯翻。〕
班、彝固勸之,欽怒。誕欲殺班、彝,二人懼,十一月,棄誕踰城來降。全懌兄子輝、儀在建業,
〔輝儀,懌兄全緒之二字;「輝」,一作「禕」。〕
與其家內爭訟,攜其母將部曲數十家來奔。於是懌與兄子靖及全端弟翩、緝皆將兵在壽春城中,司馬昭用黃門侍郎鍾會策,密為輝、儀作書,
〔為,于偽翻。〕
使輝儀所親信齎入城告懌等,說「吳中怒懌等不能拔壽春,
〔言不能拔壽春之眾於重圍也。〕
欲盡誅諸將家,故逃來歸命。」十二月,懌等帥其眾數千人開門出降,
〔帥,讀曰率。降,戶江翻。〕
城中震懼,不知所為。詔拜懌平東將軍,封臨湘侯端等封拜名有差。
⑥漢姜維聞魏分關中兵以赴淮南,欲乘虛向秦川,
〔秦地四塞以為固,渭水貫其中。渭川左右,沃壤千里,世謂之秦川。〕
率數萬人出駱谷,至沈嶺。時長城積穀甚多,而守兵少,征西將軍都督雍、涼諸軍事司馬望
〔雍,於用翻。〕
及安西將軍鄧艾進兵據之,以拒維。維壁於芒水,
〔水經註:駱谷水出郿塢東南山駱谷,北流逕長城西,又北流注于渭,渭水又東,芒水從南來注之;水出南山芒谷,北逕盩厔縣竹圃中,又北流注于渭。余按駱谷在今洋州真符縣,屈回八十里,凡八十四盤。〕
數挑戰,
〔數,所角翻。挑徒了翻。〕
望、艾不應。
是時,維數出兵,蜀人愁苦,中散大夫譙周作仇國論以諷之
〔續漢志曰:中散大夫,秩六百石;漢官曰:秩比二千石。胡廣曰:光祿大夫,本為中大夫,武帝元狩五年,置諫大夫為光祿大夫,世祖中與,以為諫議大夫。又有太中、中散大夫。此四等於古者為天子之下大夫,視列國之上卿。〕
曰:「或問往古能以弱勝強者,其術如何﹖曰:吾聞之,處大無患者常多慢,處小有憂者常思善;
〔處,昌呂翻。〕
多慢則生亂,思善則生治,理之常也。故周文養民,以少取多,句踐卹眾,以弱斃強,此其術也。
〔文王治岐,由方百里起,三分天下有其二,所謂以少取多也。句踐歸越,弔死問疾,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以弱越斃強吳。〕
或曰:曩者,項強漢弱,相與戢爭,項羽與漢約分源溝,各歸息民,張良以為民志已定,則難動也,率兵追羽,終斃項氏。
〔事見十卷漢高帝四年。〕
豈必由文王之事乎﹖曰:當商、周之際,王侯世尊,
〔言世世居尊位也。〕
君臣久固,民習所專;
〔民習見君臣之分明,故專於戴上。〕
深根者難拔,據固者難遷。當此之時,雖漢祖安杖劍鞭馬而取天下乎!及秦罷侯置守之後,
〔謂罷列國諸侯分置三十六郡郡置守也。〕
民疲秦役,王下土崩,或歲易主,或月易公,鳥驚獸駭,莫知所從,於是豪強並爭,虎裂狼分,疾搏者獲多,遲後者見吞。今我與彼皆傳國易世矣,既非秦末鼎沸之時,車銪六國並據之勢,故可為文王,難為漢祖。夫民之疲勞,則騷擾之兆生,上慢下暴,則瓦解之形起。諺曰:『射幸收跌,不如番發。』
〔跌,差也,射數差而不中,不如審而後發也。書曰:若虞機張,往省括于度則釋。〕
是故智者不為小利移目,不為意似改步,
〔孔穎達曰:舉足謂之步。為,于偽翻。〕
時可而後動,數合而後舉,故湯、武之師不再戰而克,
〔湯伐桀,鳴條一戰,而革夏命;武王伐紂,一戎衣而天下大定。〕
誠重民勞而度時審也。
〔度,徒洛翻。〕
如遂極武黷征,征伐不欲數,數則黷。〕土崩勢生,不幸遇難,
〔難,乃旦翻。〕
雖有智者將不能謀之矣。」
〔姜維以數戰亡蜀,卒如譙周之言。〕
三年(戊寅、二五八)
①春,正月,文欽謂諸葛誕曰:「蔣班、焦彝謂我不能出而走,全端、全懌又率眾逆降,
〔逆,迎也。降,戶江翻。〕
此敵無備之時也,可以戰矣。」誕及唐咨等皆以為然,遂大為攻具,晝夜五六日攻南圍,欲決圍而山。圍上軍臨高發石車火箭,
〔石車,即砲車也。車,昌遮翻。〕
逆燒破其攻具,矢石雨下,死傷蔽地,血流盈塹,
〔塹,七豔翻。〕
復還城。城內食轉竭,出降者數萬口。欽欲盡出北方人省,食與吳人堅守,誕不聽,由是爭恨。欽素與誕有隙,徒以計合,事急愈相疑。
〔言誕、欽初以詭計苟合,事急愈相猜疑。〕
欽見誕計事,誕遂殺欽。欽子鴦、虎將兵在小城中,
〔鴦、虎,欽二子也;時壽春蓋別有小城。〕
聞欽死,勒兵赴之,眾不為用,遂單走踰城出,自歸於司馬昭。軍吏請誅之,昭曰:「欽之罪不容誅,其子固應就戮;然鴦、虎以窮歸命,且城未拔,殺之是堅其心也。」乃赦鴦,虎,使將數百騎巡城,呼曰:
〔呼,火故翻。〕
「文欽之子猶不見殺,其餘何懼!」又表鴦、虎皆為將軍,賜爵關內侯。城內皆喜,且日益饑困。司馬昭身自臨圍,見城上持弓者不發,曰:「可攻矣!」
〔知其眾無拒守之心也。〕
乃四面進軍,同時鼓譟登城。二月,乙酉,克之。誕窘急,單馬將其麾下突小城欲出,司馬胡奮部兵擊斬之,夷其三族。誕麾下數百人,皆拱手為列,不降,每斬一人,軛降之,
〔降,戶江翻,下同。〕
卒不變,以至於盡。
〔史言諸葛誕得人心,人蒙其恩而為之死。卒,子恤翻。〕
吳將于詮曰:
〔詮,且緣翻。〕
「大丈夫受命其主,以兵救人,既不能克,又束手於敵,吾弗取也。」乃免冑冒陳而死。
〔陳,讀曰陣。〕
唐咨、王祚等皆降。
〔唐咨本魏人降吳,見七十卷文帝黃初六年。〕
吳余萬眾,器仗出積。
司馬昭初圍壽春,王基、石苞等皆欲急攻之,昭以為「壽春城固而眾多,攻之必力屈;若有外寇,表裏受敵,此危道也。今三叛相聚於孤城之中,
〔三叛,謂諸葛誕、文欽、唐咨也。〕
天其或者使同就戮,吾當以全策縻之。但堅守三面,若吳賊陸道而來,軍糧必少;吾以游兵輕騎絕其轉輸,可不戰而破也。吳賊破,欽等必成禽矣!」乃命諸軍按甲而守之,卒不煩攻而破。
〔卒,子恤翻。〕
議者又以為「淮南仍為叛道,
〔伋,相因也。〕
吳兵室家在江南,不可縱,宜悉坑之。」昭曰:「古之用兵,全國為上,戮其元而已。
〔言全其國之人民,止戮其君;所謂誅其君而弔其民也。〕
吳兵就得亡,還適可以示中國之大度耳。」一無所殺,分布三河近郡以安處之。
〔河南,都也;河東、河內皆近京師。處,昌呂翻。〕
拜唐咨安迼將軍,其餘裨將,咸假位號,眾皆悅服。其淮南將吏民為誕所脅略者,皆赦之。聽文鴦兄弟收斂父喪,給其車牛,致葬舊墓。
〔文欽,譙人也,舊墓在焉。斂,力贍翻。〕
昭遺王基書曰:
〔遺,于季翻。〕
「初議者云云,求移者甚眾,
〔謂前詔諸軍轉據北山。〕
時未臨履,亦謂宜然。
〔臨履,謂親臨其地而履行營壘處所也。〕
將軍 深算利害,獨秉固志,上違詔命,下拒眾議,終至制敵禽賊,雖古人所述,不是過也。」昭欲遣諸軍輕兵深入,招迎唐咨等子弟,因釁有滅吳之勢。王基諫曰:「昔諸葛恪乘東關之勝,竭江表之兵以圍新城,城既不拔而死者大半。
〔事見上卷邵陵厲公嘉平五年。〕
姜維因洮西之利,輕兵深入,糧餉不繼,軍覆上邽。
〔謂段谷之敗也。〕
夫大捷之後,上下輕敵,輕敵則慮難不深。
〔難,乃旦翻。〕
今賊新敗於外,又內患未弭,
〔謂孫綝君臣相猜。〕
是其脩備設慮之時也。且兵出踰年,人有歸志,今俘馘十萬,罪人斯得,
〔謂禽諸葛誕也。書曰:周公居東二年,則罪人斯得。〕
自歷代征伐,未有全兵獨克如令之盛者也。武皇帝克袁紹於官渡,自以所獲已多,不復追奔,
〔復,扶又翻。〕
懼挫威也。」
〔事見六十二卷漢獻帝建安五年。〕
昭及止。以基為征東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進封東武侯。
習鑿齒曰:君子謂司馬大將軍於是役也,可謂能以德攻矣。
〔左傳:晉文公城濮之勝,君子謂晉於是役也能以德攻。〕
夫建業者異道,各有所尚而不能兼并也。故窮武之雄,斃於不仁;
〔如夫差、智伯是也。〕
存義之國,喪於懦退。
〔如宋襄公是也。喪,息浪翻。〕
今一征而禽三叛,大虜吳眾,席卷淮浦,俘馘十萬,
〔生虜為俘,截耳為馘。古者戰勝,馘所格之左耳而獻之。〕
可謂壯矣。而未及安坐,賞王基之功;種惠吳人,結異類之情;
〔書曰:皋陶邁種德。孔安國註曰:種,布也。夫種則有穫,種惠於吳人,使歸心中國,以成他日混一之功,如種藝之有秋也。〕
寵鴦葬欽,忘疇昔之隙;不咎誕眾,使揚土懷愧。功高而人樂其成,業廣而敵懷其德。
〔樂,音洛翻。〕
武昭既敷,文算又洽,推是道也,天下其孰能當之哉!
〔鑿齒,晉人,其辭蓋有溢美者。〕
②司馬昭之克壽春,鍾會謀畫居多;昭親待日隆,委以腹心之任,時人比之子房。
〔比之張良也。〕
③漢姜維聞諸葛誕死,復還成都,復拜大將軍。
〔維以段谷之敗,貶行大將軍事。〕
④夏,五月,詔以司馬昭為相國,
〔漢書百官表曰:相國、丞相,皆秦官。又按蕭何傳,何自丞相拜相國;則相國尊於丞相。〕
封晉公,食邑八郡,
〔晉書帝紀曰:以并州之太原、上黨、西河樂平新興鷢門,司州之河東、平陽,凡八郡,封為晉公。〕
加九錫;昭前後九讓,乃止。
⑤秋,七月,吳主封故齊王奮為章安侯。
〔奮徙章安,見上卷邵陵厲公嘉平五年。〕
⑥八月,以驃騎將軍王昶為司空。
〔昶,丑兩翻。〕
⑦詔以關內侯王祥為三老,鄭小同為五更,帝率群臣詣太學,行養老乞言之禮。
〔記曰:凡養老,五帝憲,三王又乞言。五帝憲,養氣體而不乞言,有善則記之,以為惇史。三王亦憲,既養老而後乞言,亦微其禮,皆有惇史。鄭玄註曰:憲,法也;養之為法其德行,三王又從之求善言可施行也。惇史,惇厚者也。微其禮者,依違言之。更,工衡翻。〕
小同,玄欴孫也。
〔鄭玄別傳曰:玄有子為秈融吏,舉孝廉,融之被圍,往赴,為賊所害;有遣腹子,以丁卯日生,而玄以丁卯歲生,故名曰小同。〕
⑧吳孫綝以吳主親覽政事,多難問,
〔難,乃旦翻。〕
甚懼;返自鑊里,遂稱疾不朝,
〔朝,直遙翻。〕
使弟威遠將軍據入倉龍門宿衛,
〔古倉、蒼字通用。〕
武衛將軍恩、偏將軍幹、長水校尉闓
〔闓,音開,又苦亥翻。〕
分屯諸營,欲似自固。吳主惡之,
〔惡,烏路翻。〕
乃推朱公主死意,
〔朱公主死見上卷正元二年。推,尋也,尋問公主所以見殺之意。〕
全公主懼曰:「我實不知,皆朱據二子熊、損所白。」是時熊為虎林督,損為外部督,
〔吳外部督建業外營兵。〕
吳主皆殺之。損妻,即孫峻妹也。綝諫,不從,由是益懼。
吳主陰與全公主及將軍劉丞謀誅綝。全后公尚為太常、衛將軍,吳主謂尚子黃門侍郎紀曰:「孫綝專勢,輕小於孫。
〔謂輕視之以為幼小也。〕
孫前敕之使速上岸,為唐咨等作援,而留湖中不上岸一步;
〔上,時掌翻。〕
又委罪於朱異,擅殺功臣,不先表聞;築第橋南,
〔綝蓋築第於朱雀橋南。〕
不復朝見。此為自在,無所復畏,
〔自在,謂居處自如,不復知有君上。復,扶又翻。見,賢遍翻。〕
不可久忍,今規取之。
〔規,圖也。〕
卿父作中軍都督,
〔衛將軍督中軍。〕
使密嚴整士馬,孤當自出臨橋,率宿衛虎騎、左右無難一時圍之,
〔吳有左右無難督,督無難營兵。〕
作版詔敕綝所領皆解散,不得舉手。正爾,自當得之;
〔正爾,猶言如此也。〕
卿去,但當使密耳!卿宣詔卿父,勿令卿母知之;女人既不曉大事,且綝同堂姊,邂逅漏泄,誤孤非小也!」
〔解,戶廨翻。逅,戶茂翻。〕
紀承詔告尚。尚無迼慮,以語紀母,母使人密語綝。
〔語,牛倨翻。〕
九月,戊午綝夜以兵襲炯,執之,遣弟恩殺劉承於蒼龍門外,
〔劉承,即劉丞。〕
比明,遂圍宮。
〔比,必寐翻。〕
吳主大怒,上馬帶鞬執弓欲出,
〔鞬,居言翻。戢,弓矢器。〕
曰:「孤大皇帝適子,
〔適,讀曰嫡。〕
在位已五年,誰敢不從者!」侍中近臣及乳母共牽攀止之,不得出,嘆焿不食,
〔焿,陟駕翻。〕
罵全后曰:「爾父憒憒,
〔憒,烏外翻。類篇曰:悶也。〕
敗我大事!」
〔敗,補邁翻。〕
又遣呼紀,紀曰:「臣父奉詔不謹,負上,無面目復見。」
〔復,扶又翻,下同。〕
因自殺。綝使光祿動孟宗告太廟,廢吳主為會稽王。
〔吳主亮時年十六。會,丁外翻。〕
召群臣議曰:「少帝荒病昏亂,不可以處大位,承宗廟,
〔少,詩昭翻。處,昌呂翻,下同。〕
已告先帝廢之。諸君若有不同者,下異議。」皆震怖,
〔怖,普布翻。〕
曰:「唯將軍令!」綝遣中書郎李崇奪吳主璽綬,
〔璽,斯氏翻。綬,音受。〕
以吳主罪班告遠近。尚書桓彝大肯署名,綝怒,殺之。典軍施正勸綝迎立琅邪王休,綝從之。
〔吳制,中營置左右腆軍。〕
己未,綝使宗正楷與中書郎董朗,
〔楷以吳同姓為宗正。中書郎,即晉中書侍郎之職。〕
迎琅邪王於會稽。
〔吳建興元年,休徙丹陽,既又徙會稽。會,工外翻。〕
遣將軍孫耽送會稽王亮之國,亮時年十六。徙全尚於零陵,尋追殺之;遷全公主於豫章。
冬,十月,戊午,琅邪王行至曲阿,
〔杜知曰:曲阿,今丹陽郡丹陽縣。〕
有老公遮王叩頭曰:「事久變生,天下喁喁。」
〔喁,魚容翻。師古曰:喁喁,眾口向上也,又相應和聲。〕
是日,進及布塞亭。孫綝以琅邪王未至,欲入居宮中,召百官會議,皆惶怖失色,徒唯唯而已。
〔唯,以水翻,諾也。〕
選曹郎虞汜曰:「明公為國伊、周,處將相之任,
〔汜,音祀。處,昌呂翻。〕
擅廢立之威,將上安宗廟,下它百姓,大小踴躍,自以仂、霍復見。今迎王未至而欲入宮,如是,群下搖蕩,眾聽疑惑,非所以永終忠孝,揚名後世也。」綝不懌而止。汜,翻之子也。
綝命弟恩行丞相事,率僚以乘輿法駕迎琅邪王於永昌亭。
【章:甲十一行本「亭」下有「築宮,以武帳為便殿,設御坐。己卯,王至便殿,止東廂」二十字;乙十一行本同;張校同;退齋校同。】
孫恩奉上璽符,
〔乘,繩證翻。上,時掌翻。〕
王三讓,乃受。群臣以次奉引,
〔引,讀曰靷。〕
王就乘輿,百官陪位。綝以兵千人迎於半野,拜于道側;王下車答拜。即日,御正殿,大赦,改元永安。
〔吳主休,字子烈,吳主權第六子。〕
孫綝稱「草莽臣詣闕書,上印綬、節鉞,求避賢路」。
〔謂他有賢者進用,恐妨其路,求引身避之。〕
吳主引見慰諭,
〔見,賢遍翻。〕
下詔以綝為丞相、荊州牧,增邑五縣;
〔綝遷大將軍,封永寧侯,今休以援立之功,增其封邑。〕
以恩為御史大夫、衛將軍、中軍督,封縣侯。孫據、幹、闓皆拜將軍,封侯。又以長水校尉張布為輔義將軍,封永康侯。
〔初,休為王時,布為左右督,素見信愛,及即位,遂寵任之。為布擅吳主孫皓以亡國喪身張本。宋白曰:吳赤烏八年,分烏傷之上浦,立永康縣,屬東陽郡。〕
先是,丹陽太守李衡數以事侵琅邪王,
〔休徙丹陽,見七十五卷邵陵厲公嘉平四年。先,悉薦翻。數,所角翻,下同。〕
其妻習氏諫之,
〔習,姓。按風俗通:漢有外黃令習一。〕
衡大聽。琅邪王上書乞徙他郡,詔徙會稽。及琅邪王即位,李衡憂懼,謂妻曰:「不用卿言,以至於此。吾欲奔魏,何如﹖」妻曰:「不可。君本庶民耳,先帝相拔過重,既數作無禮,而復逆自猜嫌,
〔復,扶又翻。〕
逃叛求活,以此北歸,何面目見中國人乎!
【章:甲十一行本「乎」下有「衡曰:『計何所出 ﹖』妻曰」八字;乙,十一行本同;張校同;退齋校同。】
琅邪王素好善慕名,
〔好,呼到翻。〕
方欲自顯於天下,終不以私嫌殺君明矣。可自囚詣獄,表列前失,顯求受罪。如此,乃當道見優僥,
〔逆,迎也,言將優加其官以饒益之。〕
非但直活而已。」衡從之。吳主詔曰:「丹陽太守李衡,以往事之嫌,自拘司敗。
〔左傳:楚箴尹克黃,自拘於司敗。司敗,即司寇也。〕
夫射鉤、斬袪,在君為君,
〔齊桓公與公子糾爭國,管史射桓公,中帶鉤。子糾死,桓公以管仲為相,遂霸諸侯。晉獻公使寺人披伐蒲,公子重耳踰垣而走,披斬其袪。及重耳反國,與披謀國事,發呂卻之謀,薦趙衰守原。為,于偽翻。〕
其遣衡還郡,勿令自疑。」又加威遠將軍,授以棨戟。
〔果如習氏所料。〕
己丑,吳主封故南陽王和子暼為烏程侯。
〔和死、暼全,見卷邵陵厲公嘉平五年。〕
群臣奏立皇后、太子,吳主曰:「朕以寡德,奉承洪業,麘事日淺,恩澤未敷,后妃之號,嗣子之位,非所急也。」有司固請,吳主不許。
孫綝奉牛酒詣吳主,吳主不受,齎詣左將軍張布;酒酣,出怨言曰:「初廢少主時,多勸吾自為之者;吾以陛下賢明,故迎之。帝非我不立,今上禮見拒,是與凡臣無異,當復改圖耳。」
〔上,時掌翻。復,扶又翻。〕
布以告吳主,
〔綝以布為吳主所信倚,故詣之,酒酣失言,遂以賈禍。綝之凶愚,其赤族宜矣。〕
吳主銜之,恐其有變,數加賞賜。
〔數,所角翻。〕
戊戌,吳主詔曰:「大將軍掌中外諸軍事,事統煩多,其加衛將軍、御史大夫恩侍中,與大將軍分省諸事。」
〔分綝之權也。〕
或有告綝懷怨侮上,欲圖反者,吳主執以付綝,綝殺之,由是益懼,因孟宗求出屯武昌,吳主許之。綝盡敕所督中營精兵萬餘人,皆令裝載;
〔中營兵,即中軍也。吳人謂裝船為裝載。綝欲以此兵自隨,上武昌。載,才再翻。車船裝物皆曰載,詩云:載輸爾載。〕
又取武庫兵器,吳主咸令給與。綝求中書兩郎典知荊州諸軍事,主者奏中書不應外出,吳主特聽之。其所請求,一無違者。
將軍魏邈說吳主曰:「綝居外,必有變。」
〔說,輸芮翻。〕
武衛士施朔又告綝謀反。
〔武衛士,武衛之士也。〕
吳主將討綝,密問輔義將軍張布,布曰:「左將軍丁奉,雖不能吏書,而計略過人,能斷大事。」
〔斷,丁亂翻。〕
吳主召奉告之,且問以計畫,奉曰:「丞相兄弟支黨甚盛,恐人心不同,不可卒制;
〔卒,讀曰猝。〕
可因臘會有陛兵誅之。」
〔陛兵,宿衛之兵夾殿陛者,所謂「階戟之士」。〕
吳主從之。
十二月,丁卯,建業中謠言明會有變,
〔明會,明日臘會也。吳以土德王,用辰臘。〕
綝聞之,不悅。夜,大風,發屋揚沙,綝益懼。戊辰,臘會,綝稱疾不至;吳主強起之,
〔強,其兩翻。〕
使者十餘輩,綝不得已,將入,眾止焉。綝曰:「國家屢有命,不可辭。可豫整兵,令府內起火,因是可得速還。」遂入,尋而火起,
〔尋,繼時也。〕
綝求出,吳主曰:「外兵自多,不足煩丞相也。」綝起離席,
〔離,力智翻。〕
奉、布目左右縛之。綝叩頭曰:「願徙交州。」吳主曰:「卿何不徙滕胤、呂據於交州!」乎綝復曰:
〔復,扶又翻。〕
「願沒為官奴。」吳主日:「卿何不以胤、據為奴乎!」
〔胤、據死,見上甘露元年。〕
遂斬之。以綝首令其眾曰:「諸與綝同謀者,皆赦之。」放仗者五千人。孫闓乘船欲降北,追殺之。
〔闓,音開,又可亥翻。綝之諸弟據、恩、幹蓋已就誅,獨闓走,欲投北。降,戶工翻。〕
夷綝三族,發孫峻棺,取其印綬,斲其木而埋之。
〔古者棺椁厚薄皆有度,斲而薄之以示貶。〕
己巳,吳主以張布為中軍督。改葬諸葛恪、滕胤、呂據等,其罹恪等事遠徒
【章:甲十一行本「徒」作「徙」;乙十一行本同;張校同。】
者,一切召還。朝臣有乞為諸葛恪立碑者,
〔為,于偽翻。〕
吳主詔曰:「盛夏出軍,士卒傷損,無尺寸之功,不可能能;受託孤之任,死於豎子之手,不可謂智。」遂寢。
〔洛死見上卷嘉平五年。〕
⑨初,漢昭烈留魏延鎮漢中,
〔事見六十八卷漢獻帝建安二十四 年。〕
皆實兵諸圍以禦外敵,敵若來攻,使不得入。及興勢之役,王平捍拒曹爽,
〔事見七十四卷邵陵厲公正始五年。〕
皆承此制。及姜維用事,建議以為「錯守諸圍,
〔錯,倉故翻。〕
適可禦敵,不獲大利。不若使敵至,諸圍皆斂兵聚榖,退就漢、樂二城,
〔諸葛亮築漢、樂二城,見七十一卷明帝太和三年。〕
聽敵入平,
〔謂縱敵使入平地也。〕
重關頭鎮守以捍之,令游軍旁出以伺其虛。敵攻關不克,野無散榖,千里運糧,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後諸城並出,與游軍并力搏之,此殄敵之術也。」於是漢主令督漢中胡濟卻住漢壽,監軍王含守樂城,
〔樂城,在沔陽東山上,周三十里,甚嶮固,諸葛亮所築。沔水逕其北,又北逕西樂城東,而北流注于漢。〕
護軍蔣斌守漢城。
〔姜維自棄險要以開狡焉啟疆之心,書此為亡蜀張本。斌,音彬。〕
四年(己卯、二五九)
① 春,正月,黃龍二見寧陵井中。
〔見,賢遍翻,下同。〕
先是,頓丘、冠軍、陽夏井中屢有龍見,
〔陳壽志曰:去年青龍仍見頓丘、冠軍、陽夏縣界井中。寧陵縣, 前漢屬陳留郡,後漢、魏屬梁國。頓丘縣,漢屬東郡,魏屬魏郡。冠軍縣,屬南陽郡。陽夏縣,漢屬陳國,魏屬梁國。先,悉薦翻。夏,音賈。〕
群臣以為吉祥,帝曰:「龍者,君德也。上不在天,下不在田,而數屈於井,
〔數,所角翻。〕
非嘉兆也。」作潛龍詩以自諷,司馬昭見而惡之。
〔帝有誅昭之志,不務養晦,而憤鬱之氣見於辭而不能自揜,蓋亦淺矣,此其所以死以於灌臣之手乎!惡,烏路翻。〕
②夏,六月,京陵穆侯王昶卒。
③漢主封其子諶為北地王,
〔諶,時壬翻。〕
詣為新興王,虔為上黨王。尚書令陳祗以巧佞有寵於漢主,姜維雖位在祗上,而多率眾在外,希親朝政,權任不及祗。秋,八月,丙子,祗卒;漢主以僕射義陽董厥為尚書令,尚書諸葛瞻為僕射。
④冬,十一月,車騎將軍孫壹為婢所殺。
〔二年,孫壹來降。〕
⑤是歲,以王基為征南將軍,都督荊州諸軍事。
〔據晉書文帝紀,時分荊州為一都督,基鎮新野,州泰鎮襄陽。〕
元皇帝上
〔諱奐,字景明,武帝之孫,燕王宇之子也。甘露二年,封安次縣常道鄉公。諡法:行義說民曰元。帝本名,璜即位,改名奐。〕
景元元年(庚辰、二六○)是年六月,方改元。〕
①春,正月,朔,日有食之。
②夏,四月,詔有司率遵前命,復進大將軍昭位相國,封晉公,加九錫。
〔遵前年之命也。復,扶又翻。〕
③帝見威權日去,不勝其忿。
〔勝,音升。〕
五月,己丑,召侍中王沈、
〔沈,持林翻,下同。〕
尚書王經、散騎常侍王業,謂曰:「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言路人亦知其將篡。〕
矼不能坐受廢辱,今日當與卿自出討之。」
〔卿下當有等字。〕
王經曰:「昔魯昭公不忍季氏,敗走失國,為天下笑。
〔魯季氏世執魯國之政。至昭公時,伐之,不勝,公孫于齊,次于陽州,死于乾侯。事見左傳。〕
今權在其門,為日久矣,朝廷四方皆為之致死,
〔為,于偽翻。〕
不顧逆順之理,非一日也。且宿衛空闕,兵甲寡弱,陛下何所資用;而一旦如此,無乃欲除疾而更深之邪!禍殆不測,宜見重詳。」
〔重,直用翻。重,再也。詳審也。〕
帝乃出懷中黃素詔投地
〔說文曰:素,白緻繒也。此黃素詔者,蓋以白緻繒染為黃色以書詔。〕
曰:「行之決矣!正使死何懼,況不必死邪!」於是入白太后。沈、業奔走告昭,呼經欲與俱,經不從。
〔帝禮遇王沈,呼為文籍先生,而臨變乃爾,吁!考異曰:芯語曰:經因沈、業申意。今從晉諸公贊。〕
帝遂拔劍升輦,率殿中宿衛蒼頭官僮鼓譟而出。昭弟屯騎校尉軎遇帝於東止車門,左右呵之,軎眾奔走。軎,讀曰胄。〕中護軍賈充自外入,逆與帝戰於南闕下,帝自用劍。眾欲退,騎督成倅弟太子舍入濟問充曰:「事急矣,當云何﹖」充曰:「司馬公畜養汝等,
〔畜,許六翻。騎督,督騎兵。晉志太子舍入職比散騎、中書等侍郎。時未立太子,不應置東宮官屬;濟本昭之私人,授以是官耳。騎,奇寄翻。悴,七內翻。〕
正為今日。
〔為,于偽翻。〕
今日之事,無所問也!」濟即抽戈前刺帝,殞于車下。
〔時年二十。刺,七亦翻。〕
昭聞之,大驚,自投於地。太傅孚奔往,枕帝股而哭甚哀,
〔枕帝於股也。左傳:齊崔杼弒其君光,晏子枕尸股而哭之,三踊而出。枕,職任翻。〕
曰:「殺陛下者,臣之罪也!」
昭入殿中,召群臣會議。尚書左僕射陳泰不至,昭使其舅尚書荀顗召之,泰曰:「世之論者以泰方於舅,
〔方,比也。〕
今舅不如泰也。」
〔言顗阿附司馬氏,而己忠於魏室。〕
子弟內外咸共逼之,乃入,見昭,悲慟,昭亦對之泣曰:「玄伯,
〔陳泰,字玄伯。〕
卿何以處我﹖」處,昌呂翻。〕泰曰:「獨有斬賈充,少可謝天下耳。」
〔少,詩 沼翻。考異曰:魏氏春秋曰:「帝之崩也,太傅司馬孚、尚書右僕射陳泰枕帝尸於股,號哭盡哀。大將軍入禁中,泰見之悲慟,大將軍亦對之泣,謂曰:『玄伯其如我何﹖』泰曰:『獨有斬賈充,少可以謝天下耳。』大將軍久之曰:『卿更思其他。』泰曰:「豈可使泰復發後言!』遂歐血薨。」裴松之以為違實。今從干寶晉紀。〕
昭久之曰:「卿更思其次。」泰曰:「泰言惟有進於此,
〔言當似弒君之罪罪昭。〕
不佑其次。」昭乃不復更言。
〔復,扶又翻。〕
顗,彧之子也。
〔彧,於六翻。〕
太后下令,罪狀為高貴鄉公,廢為庶人,葬以民禮。收王經及其家屬付廷尉。經謝其母,母顏色不變,笑而應曰:「人誰不死,正恐不得其所;以此并命,何恨之有!」
〔非此母不生此子。〕
及就誅,故吏向雄哭之,哀動一市。
〔向,姓也,音式亮翻。〕
王沈以,功封安平侯。庚寅,太傅孚等上言,請以王禮葬高貴鄉公,太后許之。
使中護軍司馬炎迎燕王宇之子常道鄉公璜於鄴,
〔水經註曰:白祀溝水出廣陽縣之婁城東,東南逕常道城西,故鄉亭也,西去良鄉城四十里,魏少帝璜所封也。廣陽,故燕國。〕
以為明帝嗣。炎,昭之子也。
④辛卯,群公奏太后自今令書皆稱詔制。
〔群公,自上公、三公至諸從公也。〕
⑤癸卯,司馬昭固讓相國、晉公、九錫之命,太后詔許之。
⑥戊申,昭上言:「成濟兄弟大逆不道,夷其族。」
⑦六月,癸丑,太后詔常道鄉公更名奐。
〔更,工衡翻。〕
甲寅,常道鄉公入洛陽,是日,即皇帝位,年十五,大赦,改元。
⑧丙辰,詔進司馬昭爵位九錫如前,昭固讓,乃止。
⑨癸亥,以尚書右僕射王觀為司空。
⑩吳都尉嚴密建議作浦里塘,
〔據范書方術傳:浦里塘在丹陽郡宛陵縣界。陳志濮陽興傳亦云:嚴密建丹陽湖田,作浦里塘。〕
群臣皆以為難;唯衛將軍陳留濮陽興以為可成,
〔濮陽,以邑為姓。陳留風俗傳,漢有長沙太守濮陽逸。吳主休居會稽時,興為太守,深與相結,及即位,遂與張布並見信用。〕
遂會諸軍民就作,功費不可勝數。
〔勝,音升。〕
士卒多死亡,民大愁怨。
會稽郡謠言王亮當還為天子,而亮宮人告亮使巫禱祠,有惡言,有司以聞。吳主黜亮為侯官侯,遣之國;
〔晉志曰:建安郡,故秦閩中郡,漢高祖以封閩越王。及武帝滅之,徙其人,名為東冶,後漢改為候官都尉。吳置建安郡,以候官為縣屬焉。宋白曰:漢武帝元鼎六年,立都尉,居候官以禦兩,越所謂南北一候也。〕
亮自殺,衛送者皆伏罪。
冬,十月,陽鄉肅侯王觀卒。
〔諡法:剛德克就曰肅。〕
十一月,詔尊燕王,待以殊禮。
十二月,甲午,以司隸校尉王祥為司空。
尚書王沈為豫州刺史。初到,教敕屬城及士民曰:「若有能陳長吏可否,
〔長,知兩翻。〕
說百姓所患者,給榖五百斛。若說刺史得失,朝政寬猛者,給榖千斛。」主簿陳廞、褚瀬廞,許今翻,瀬,力灼翻。〕入白曰:「教旨思聞苦言,示以勸賞。竊恐拘介之士或憚賞而不言,貪昧之人耐慕利而妄舉。苟不合宜,賞不虛行,則遠聽者未知當否之所在,
〔當,丁浪翻。〕
徒見言之不用,因謂設而不行。愚以為告下之事,可少須後。」
〔須,待也。〕
沈又教曰:「夫興益於上,受分於下,
〔興益,謂進言有益於上也。受分,謂受賞也。〕
斯乃君子之操,何不言之有!」褚瀬復白曰:
〔復,扶又翻。下同。〕
「堯、舜、周公所能致忠諫者,以其款誠之心著也。冰炭不言而冷熱之質自明者,以其有實也。若好忠直,
〔好呼到翻。〕
如冰炭之自然,則諤諤之言將不求而自至。若德不足以配唐、虞,
〔配,合也。〕
明不足以並周公,實不可以同冰炭,雖懸重賞,忠諫之言未可致也。」沈乃止。
二年(辛巳、二六一)
①春,三月,襄陽太守胡烈
〔襄陽縣,漢屬南郡。沈約曰:魏武不荊州,分南郡編以北及南陽之山都立襄陽郡。〕
表言:「吳將鄧由、李光等十八屯同謀歸化,遣使送質任,
〔質,音致。〕
欲令郡兵臨江迎拔。」詔王基部分諸軍徑造沮水以迎之。
〔造,七到翻。應劭曰:沮水出漢中房陵東入江。師古曰:沮,千余翻。南郡臨沮縣沮水得名。水經註曰:自臨沮界東南過枝江縣,又東南入于江。〕
「若由等如期到者,便當因此震蕩江表。」基馳驛遺司馬昭書,
〔遺,于季翻,下同。〕
說「由等可疑之狀,且當清澄,
〔謂事之虛實未定,如水之混濁,莫測其淺深,且當澄以俟之;蓋亦當時常語也。〕
未宜便舉重兵深入應之。」又曰:「夷陵東西皆險涖,
〔涖,與狹同。〕
竹木叢蔚,卒有要害,弩馬于陳。
〔蔚,音尉,又紆勿翻。卒,讀曰猝。謂猝然敵人於要害之地設伏邀擊,弩馬不得陳其力也。〕
今者筋角濡弱,
〔考工記:弓人為弓,冬析幹,春液角,夏治筋,秋合三材。春液角,夏治筋,以陽煦而筋角濡滑也。冬析幹,和合三材,以陰凝而堅緻也。春夏之交,陽氣蒸潤,筋角濡弱,則弓弩之力不勁。〕
水潦方降,廢盛農之務,要難必之利,此事之危者也。
〔要,一道翻。〕
姜維之趣上邽,
〔趣,七喻翻。〕
文欽之據壽春,皆深入求利,以取覆沒,此近事之鑒戒也。嘉平已來,累有內難,
〔謂曹爽兄弟既死,累有廢立之事,毌丘儉、諸葛誕相繼而舉兵也。難,乃旦翻。〕
當今之宜,當務鎮安社稷,撫寧上下,力農務本,懷柔百姓,未宜動眾以求外利也。」昭累得基書,意狐疑,敕諸軍已上道者,且權停住所在,
〔今各就其所至之地而住軍也。〕
須候節度。
〔須,待也。〕
基復遺昭書曰:「昔漢祖納酈生之說,欲封六國,寤張良之謀而趣銷印。
〔事見十卷漢高帝三年。復,扶又翻;下同。趣,讀曰促。〕
基謀慮淺短,誠不及留侯,亦懼襄陽有食其之謬。」
〔食其,音異基。〕
昭於是罷兵,報基書曰:「凡處事者多曲相從順,鮮能確然共盡理實,
〔處,昌呂翻。鮮,息淺翻。〕
誠感忠愛,每見規示,輒依來旨,已罷軍嚴。」既而由等果不降。
〔降,戶江翻。〕
烈,奮之弟也。
②秋,八月,甲寅,復命司馬昭進爵位如前,不受。
③冬,十月,漢主以董厥為輔國大將軍,諸葛瞻為都護、衛將軍,共平尚書事,以侍中樊建為尚書令。時中常侍黃皓用事,厥、瞻皆不能矯正揉曲使直曰矯。〕士大夫多附之唯建不與皓往來。祕書令郤正久在內職,與皓比屋,
〔比,毗至翻,近也,並也,聯也;又簿必翻,相次也。〕
周旋三十餘年,澹然自守,以書自娛,既不為皓所愛,亦不為皓所憎,故管不過六百石,
〔祕書令,秩六百石。〕
而亦不罹其禍。漢主弟甘陵王永憎皓,皓譖之,使十年不得朝見。
〔朝,直遙翻。見賢遍翻。〕
吳主使五官中郎將薛珝聘于漢,
〔珝,況羽翻。〕
及還,吳主問漢政得失,對曰:「主闇而不知其,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聞直言,經其野民皆菜色。臣聞燕雀處堂,子母相樂,以為至安也,突決棟焚,而燕雀怡然不知禍之將及,其是之謂乎!」
〔魏相子順引先人之言也。嗚呼!蜀之亡形成矣,薛珝見而知之。濮陽興、張布用事浦里塘之役,吳民愁怨,韋昭、盛沖以切直而不得居王所,珝亦知之否邪﹖知而不言,無亦容身而求免罪邪﹖處,昌呂翻。樂,音洛。〕
珝,綜之子也。
〔薛綜見七十二卷明帝青龍元年。〕
④是歲,鮮卑索頭部大人拓跋力微始遣其子沙漠汗入貢,因留為質。
〔索,昔各翻。汗,音寒。質,音致。〕
力微之先,世居北荒,不交南夏。
〔魏收先出自黃帝,黃帝子曰昌意,昌意少子受封北國,有大鮮卑山,因以為號。黃帝以土德王,北人謂土為「托」,謂后為「拔」,故以為氏。或曰:自謂托天而生,拔地而長,故為托拔疧。蕭子顯曰:匈奴女名托跋,妻李陵,胡俗以母為姓,故為李陵之後而甚諱之,有言其是陵後者,輒見殺。夏,戶雅翻。〕
至可汗毛,始強大,
〔可汗,北方之尊稱,猶漢時之單于也。宋白曰:虜俗呼天為汗。可,讀如渴。汗,何干翻。〕
統國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後五世至可汗推寅,
〔魏書曰:漢桓帝時,鮮卑檀石槐分其地為東西三部,其大人曰置鞬落羅,曰律推演、宴荔游等,皆為大帥。推演,蓋即推寅也。按魏收魏書帝紀:毛死,貸立;貸死,觀立;觀死,樓立;樓死,越立;越死,推寅立。推寅,蓋俗云鑽研之義。〕
南遷大澤;又七世至可汗鄰,推寅死,利立;利死,俟立;俟死,肆立;肆死,機立;機死蓋立;蓋死,儈立;儈死,鄰立。〕使其兄弟七人及族人乙旃氏、車惃氏
〔車,昌遮翻。惃,胡昆翻,又公渾翻,又古本翻。〕
分統部眾為十族,
〔按魏書官氏志:毛統國有九十九姓,至鄰,七分國人,使諸兄弟各攝領之。乃分其民,以兄為紇骨氏,後改為胡氏;次兄為普氏,後改為周氏;次兄為拔拔氏,後改為長孫氏。弟為達奚氏,後改為奚氏;次弟為伊婁氏,後改為伊氏;次弟為丘敦氏,後改為丘氏;次弟為侯氏,後改亥氏。七族之興,自此始也。又命叔父之胤曰乙旃氏,後改為叔孫氏。又命疏族為車惃氏,後改為車氏。凡興托拔氏為十姓,百世不通婚。〕
鄰老,以位授其子詰汾,使南遷,遂居匈奴故地。詰卒,力微立,復徙居定襄之盛樂,
〔漢定襄郡有成樂縣,後漢屬雲中郡。建安二十年,併雲中、定襄、五原、朔方為新興郡止置一縣,以屬新興;而盛樂故縣棄之荒外,故力微得居之。後魏既盛,南都平城,置盛樂宮於其地,永熙中,又置盛樂郡。復,扶又翻。〕
部眾浸盛,諸部皆畏服之。
〔拓跋氏始見于此。鮮卑軻比能與魏為敵者也。軻比能死,北邊差安,而拓跋氏盛矣,為後魏張本。〕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冯班
明·徐渭
明·王秀楚
元·马宗素
清·沈金鳌
清·贺瑞麟
汉·杨雄
唐·道宣
清·海宁
清·孙岳颁
宋·俞琰
清·蔡锷
都门贪梦道人
(明)方以智
(明)鄧士龍 編輯
杜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