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四十三-資治通鑑 胡三省注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四十三
齊紀九
〔上章執徐(庚辰),一年。〕
東昏侯下
永元二年(庚辰、五○○)
1春,正月,元會,帝食後方出;朝賀裁竟,即還殿西序寢。
〔孔安國曰:東西廂謂之序。朝,直遙翻;下同。〕
自巳至申,百僚陪位,皆僵仆飢甚。
〔僵,居良翻。〕
比起就會,
〔比,及也。禮記檀弓:孟獻子比御而不入。陸德明經典釋文曰:比,必利翻;下比及同。以此知比及之比皆音必利翻,比近之比毗至翻,兩音故自不同也。〕
忽遽而罷。
2乙巳,魏大赦,改元景明。
3豫州刺史裴叔業聞帝數誅大臣,
〔數,所角翻;下數遣同。〕
心不自安;登壽陽城,北望肥水,謂部下曰:「卿等欲富貴乎﹖我能辨之!」及除南兗州,
〔事見上卷上年。〕
意不樂內徙。
〔樂,音洛。〕
會陳顯達反,
〔亦見上卷上年。〕
叔業遣司馬遼東李元護將兵救建康,
〔將,即亮翻。〕
實持兩端;顯達敗而還。
〔還,從宣翻,又如字。〕
朝廷疑叔業有異志,叔業亦遣使參察建康消息,
〔使,疏吏翻。〕
眾論益疑之。叔業兄子植、颺、粲皆為直閤,在殿中,懼,棄母奔壽陽,說叔業以朝廷必相掩襲,宜早為計。
〔颺,余章翻。說,輸芮翻;下等說同。〕
徐世檦等以叔業在邊,
〔檦,與標同。〕
急則引魏自助,力未能制,白帝遣叔業宗人中書舍人長穆宣旨,許停本任。
〔宗人,同宗之人也。〕
叔業猶憂畏,而植等說之不已。
叔業遣親人馬文範至襄陽,
〔親人,所親信者。〕
問蕭衍以自安之計,曰:「天下大勢可知,恐無復自存之理。
〔復,扶又翻;下可復、復奔同。〕
不若回面向北,不失作河南公。」
〔言若降魏,不失爵賞也。〕
衍報曰:「群小用事,豈能及遠!計慮回惑,自無所成,唯應送家還都以安慰之。
〔蕭衍密呼諸弟,而令裴叔業送家還都,此亦華言耳。〕
若意外相逼,當勒馬步二萬直出橫江,以斷其後,
〔自壽陽南至歷陽,出橫江。斷,丁管翻。〕
則天下之事,一舉可定。若欲北向,彼必遣人相代,以河北一州相處,
〔處,昌呂翻。〕
河南公寧可復得邪!如此,則南歸之望絕矣。」
〔裴叔業之問,蕭衍之報,雖二人者所志有大小,而齊之邊鎮皆有異心矣,帝誰與立哉!〕
叔業沈疑未決,
〔沈,持林翻;沈疑,沈吟疑慮也。〕
乃遣其子芬之入建康為質,
〔質,音致。〕
亦遣信詣魏豫州刺史薛直度,
〔魏豫州治懸瓠城,領汝南、新蔡、弋陽等郡。〕
問以入魏可不之宜。
〔不,讀曰否。〕
真度勸其早降,
〔降,戶江翻;下同。〕
曰:「若事迫而來,則功微賞薄矣。」數遣密信,往來相應和。
〔和,戶臥翻。〕
建康人傳叔業叛者不已,芬之懼,復奔壽陽。叔業遂遣芬之及兄女伲杜陵、韋伯昕奉表降魏。
〔昕,許斤翻。〕
丁未,魏遣驃騎大將軍彭城王勰、車騎將軍王肅帥步騎十萬赴之;
〔驃,匹妙翻。騎,奇寄翻。勰,音協。帥,讀曰率。〕
以叔業為使持節、都督豫、雍等五州諸軍事、征南將軍、豫州刺史,封蘭陵郡公。
〔使,疏吏翻。雍,於用翻。〕
庚午,下詔討叔業。二月,丙戌,以衛尉蕭懿為豫州刺史。戊戌,魏以彭城王勰為司徒,領揚州刺史,鎮壽陽。
〔壽陽自東漢以來為揚州治所,宋始為豫州治所,今復其舊。勰,音協。〕
魏人遣大將軍李醜、楊大眼將二千騎入壽陽,又遣奚康生將羽林一千馳赴之。大眼,難當之孫也。
〔楊難當,氐王也。宋元嘉中,據仇池。眼、生將字,皆即亮翻。〕
魏兵未渡淮,己亥,裴叔業病卒,僚佐多欲推司馬李元護監州,一二日謀不定。
〔卒,子恤翻。監,工銜翻。〕
前建安戍主安定席法友等
〔北史曰:魏正光中群蠻出山居邊城、建安者八九千戶。邊城郡治期思,則建安戍亦當相近。隋改期思縣為殷城縣,取縣東古殷城為名。我宋建隆元年改殷城為商城,避宣祖諱也;後省為鎮,入光州固始縣。〕
以元護非其鄉曲,死有異志,共推裴植監州,
〔裴叔業本河東人,席法友安定人,不同州部;蓋並僑居襄陽,遂為鄉曲。〕
祕叔業喪問,教命處分,皆出於植。
〔處,昌呂翻。分,扶問翻。〕
奚康生至,植乃開門納魏兵,城庫舌籥,悉付康生。康生集城內耆舊,宣詔撫賚之。魏以植為兗州刺史李元護為齊州刺史,席法友為豫州刺史,軍主京兆王世弼為南徐州刺史。
巴西民雍道晞聚眾萬餘逼郡城,
〔巴西郡治閬中縣,今之閬州即其地也。雍,於用翻。〕
巴西太守魯休烈嬰城自守。三月,劉季連遣中兵參軍李奉伯帥眾五千救之,
〔帥,讀曰率。〕
與郡兵合擊道晞,斬之。奉伯欲進討郡東餘賊,涪令李膺止之曰:「卒情將驕,乘勝履險,非完策也;
〔完,全也;言非全勝之策。涪,音浮。將,即亮翻;下同。〕
不如少緩,更思後計。」
〔少,詩沼翻。〕
奉伯不從,悉眾入山,大敗而還。
〔還,從宣翻,又如字。〕
5乙卯,遣平西將軍崔慧景將水軍討壽陽,帝屏除,出琅邪城送之。
〔蕭子顯曰:琅邪太守本治江乘蒲州上之金城,永明徙治白下。屏,必鄙翻。〕
帝戎服坐樓上,召慧景單騎進圍內,
〔圍內,即屏除長圍之內也。騎,奇寄翻。〕
無一人自隨者。裁交數言,拜辭而去。慧景既得出,甚喜。
豫州刺史蕭懿將步軍三萬屯小峴,
〔峴,戶典翻。〕
交州刺史李叔獻屯合肥。
〔武帝永明三年,李叔獻自交州入朝,至今猶帶交州刺史,蓋以其阻險不庭,逼以兵 威而後至,廢棄不用也。〕
懿遣裨將胡松,李居士帥眾萬餘屯死虎。
〔杜佑通典曰:死虎,地名,在壽州壽春縣東四十餘里。以此證之,足知宋明帝泰始三年劉籝破劉順於宛唐,宛唐即死虎字之誤也。〕
驃騎司馬陳伯之將水軍泝淮而上,
〔上,時掌翻。〕
以逼壽陽,軍于硤石。壽陽士民多謀應齊者。
魏奚康生防禦內外,閉城一月,援軍乃至。丙申,彭城王勰、王肅擊松、伯之等,大破之,進攻合肥,生擒叔獻。統軍宇文福言於勰曰:「建安,淮南重鎮,彼此要衝;
〔魏兵南來,齊兵北內,建安皆為要衝之地,故曰彼此。〕
得之,則義陽可圖;不得,則壽陽難保。」
〔魏得建安,則西南可圖義陽。齊司州治義陽;若增建安之兵,北斷魏援,東臨壽陽,則壽陽難保。〕
勰然之,使福攻建安,建安戍主胡景略面縛出降。
〔降,戶江翻。〕
6己亥,魏皇弟恌卒。
〔恌,他彫翻。〕
7崔慧景之發建康也,其子覺為直閤將軍,密與之約;
〔約為變也。〕
慧景至廣陵,覺走從之。慧景過廣陵數十里,召會諸軍主曰:「吾荷三帝厚恩,
〔三帝,高帝、武帝、明帝也。荷,下可翻;下人荷同。〕
當顧託之重。
〔明帝遺詔,慧景與劉悛、蕭惠休同任心膂。〕
幼主昏狂,朝廷壞亂;危而不扶,責在今日。欲與諸君共建大功以安社稷,何如﹖」眾皆響應。於是還軍向廣陵,司馬崔恭祖守廣陵城,
〔崔恭祖為慧景平西司馬。〕
開門納之。帝聞變,壬子,假右衛將軍左興盛節,都督建康水陸諸軍以討之。慧景停廣陵二日,即收眾濟江。
初,南徐、兗二州刺史江夏王寶玄娶徐孝嗣女為妃,孝嗣誅,
〔誅事見上卷上年。〕
詔令離婚,寶玄恨望。慧景遣使奉寶玄為主,寶玄斬其使,因發將吏守城,
〔使,疏吏翻。將,即亮翻;下同。〕
帝遣馬軍主戚平、外監黃林夫助鎮京口。
〔戚,姓也。姓譜:衛大夫食邑於戚,因以為姓。漢有戚夫人,又有臨轅侯戚鰓。助鎮者,助寶玄守。〕
慧景將渡江,寶玄密與相應,殺司馬孔矜、典籤呂承緒及平、林夫,開門納慧景,使長史沈佚之、諮議柳竏分部軍眾。
〔竏,署陵翻。〕
寶玄乘八択輿,
〔択,古郎翻,又居浪翻;択,舉也。八択輿,蓋八人舉之,即今之平肩輿。輿,不帷不蓋。蕭子顯曰:輿,車形,如軺車,下施八択,人舉之。字林曰:捎、択,舁也。〕
手執絳麾,隨慧景向建康。臺遣驍騎將軍張佛護、直閤將軍徐元稱等六將據竹里,為數城以拒之。
〔驍,堅堯翻。騎,奇寄翻。〕
寶玄遣信謂佛護曰:「身自還朝,君何意苦相斷遏﹖」
〔朝,直遙翻。斷,音短;下所斷同。〕
佛護對曰:「小人荷國重恩,使於此 創立小戍。殿下還朝,但自直過,豈敢斷遏!」遂射慧景軍,
〔射,而亦翻。〕
因合戰。崔覺、崔恭祖將前鋒,皆荒傖善戰,又輕行不爨食,
〔傖,助庚翻。爨,取 亂翻。〕
以數舫緣江載酒食為軍糧,
〔舫,甫妄翻;下同。〕
每見臺軍城中煙火起,輒盡力攻之。臺軍不復得食,
〔復,扶又翻;下乃復、帝復同。〕
以此飢困。元稱等議欲降,
〔降,戶江翻;下同。〕
佛護不可。恭祖等進攻城,拔之,斬佛護;徐元稱降,餘四軍主皆死。
乙卯,遣中領軍王瑩都督眾軍,據湖頭築壘,上帶蔣山西巖實甲數萬。瑩,誕之從曾孫也。
〔王誕見寵信於司馬元顯及宋武帝。從,才用翻。〕
慧景至查硎,
〔查,鉏加翻。硎,戶經翻。〕
竹塘人萬副兒
〔萬副兒,善射獵,能捕虜,來投慧景。〕
說慧景曰:
〔說,輸芮翻。〕
「今平路皆為臺軍所斷,不可議進;唯宜從蔣山龍尾上,出其不意耳。」
〔築道陂陀以上蔣山,若龍尾之垂地,因曰龍尾。上,時掌翻。〕
慧景從之, 分遣千餘人,魚貫緣山,自西巖夜下,鼓叫臨城中。
〔城中,即湖頭所築壘中也。鼓叫者,既擊鼓又叫呼也。柳元景曰:「鼓繁氣易衰,叫數力易竭。」鼓叫,即鼓 譟也。〕
臺軍驚恐,即時奔散。帝又遣右衛將軍左興盛帥臺內三萬人拒慧景於北籬門,
〔帥,讀曰率;下同。考異曰:紀云「王瑩屯北籬門」,傳云「左興盛」。今 從傳。〕
興盛望風退走。
甲子,慧景入樂游苑,
〔樂游苑在玄武湖南。樂,音洛。〕
崔恭祖帥輕騎十餘突入北掖門,乃復出。
〔掖,音亦。〕
宮門皆閉,慧景引眾圍之。於是東府、石頭、白下、新亭諸城皆潰。左興盛走,不得入宮,逃淮渚舫中,
〔淮渚,秦淮渚也。〕
慧景擒殺之。宮中遣兵出盪,不克。
〔盪,度朗翻,又他浪翻。〕
慧景燒蘭臺府署為戰場。
〔蘭臺,御史臺也。〕
守御
【章:十二行本「御」作「衛」;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尉蕭暢屯南掖門,處分城內,
〔處,昌呂翻。分,持問翻。〕
隨方應拒,眾心稍安。慧景稱宣德太后令,廢帝為吳王。
〔文惠太子妃王氏,鬱林之立,尊為皇太后;海陵之廢,出居鄱陽王故第,號宣德宮,稱宣德皇太后。〕
陳顯達之反也,帝復召諸王
【章:十二行本「王」下有「侯」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入宮。巴陵王昭冑懲永泰之難,
〔明帝永泰元年,王敬則反,帝召諸王入宮,欲殺之而中止。事見一百四十一卷。陳顯達反,帝復召之。故昭冑懼禍而逃。難,乃旦翻。〕
與弟永新侯昭穎詐為沙門,逃於江西。
〔江西,橫江以西之地。宋白曰:永新縣本漢廬陵縣地,吳寶鼎中,立永新縣,屬安成郡。〕
昭冑,子良之子也。
〔竟陵王子良,武帝次子。〕
及慧景舉兵,昭冑兄弟出赴之。慧景意更向昭冑,
〔寶玄,明帝之子。昭冑,武帝之孫;武帝,高帝之大宗,故慧景意向之。〕
猶豫未知所立。
竹里之捷,崔覺與崔恭祖爭功,慧景不能決。恭祖勸慧景以火箭燒北掖樓。慧景以大事垂定,後若更造,費用功多,不從。
〔言費功力為多也。〕
慧景性好談義,兼解佛理,
〔好,呼到翻。義,亦理也。佛理,諸有皆空之說。解,曉也,音戶買翻。〕
頓法輪寺,對客高談,
〔客謂何點。〕
恭祖深懷怨望。
時豫州刺史蕭懿將兵在小峴,
〔懿將兵討壽陽屯小峴。將,即亮翻。峴,所典翻。〕
帝遣密使告之。懿方食,投箸而起,
〔使,疏吏翻。箸,除據翻。〕
帥軍主胡松、李居士等數千人
〔帥,讀曰率。〕
自採石濟江,頓越城舉火,城中鼓叫稱慶。
〔城中,臺城中也;以援兵至而喜。〕
【章:十二行本正作「臺城中」;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恭祖先勸慧景遣二千人斷西岸兵,令不得渡。
〔斷,音短。西岸兵,謂蕭懿兵入援自江西來也。〕
慧景以城旦夕降,外救自然應散,不從。
〔降,戶江翻。〕
至是,恭祖請擊懿軍,又不許;獨遣崔覺將精手數千人渡南岸。
〔精手,軍中事藝高強者。南岸,秦淮南岸也。〕
懿軍昧旦進戰,數合,
〔昧旦,天微明之時。〕
士皆致死,覺大敗,赴淮死者二千餘人。覺單馬退,開桁阻淮。
〔開朱雀桁以懿兵,阻秦淮水為固。〕
恭祖得東宮女伎,覺逼奪之。恭祖積忿恨,其夜,與慧景驍將劉靈運詣城降,
〔崔覺以是日敗,恭祖等以其夜降。伎,渠綺翻。驍,堅堯翻。〕
眾心離壞。
夏,四月,癸酉,慧景將腹心數人潛去,欲北渡江;城北諸軍不知,猶為拒戰。
〔為,于偽翻。為慧景戰也。〕
城中出,盪殺數百人。懿軍渡北岸,秦淮北縣即臺城。〕慧景餘眾皆走。慧景圍城凡十二日而敗,從者於道稍散,單騎至蟹浦,
〔從,才用翻。蟹,戶買翻。〕
為漁人所斬,
〔考異曰:齊本紀:「四月丁未,以張沖為南 兗州刺史。崔慧景於廣陵起兵襲京師。壬子,左興盛督眾軍。寶玄以京口納慧景。乙卯,王瑩屯北籬門。壬戌,慧景至,瑩等敗。甲子,慧景入京師,蕭懿入援。癸 酉,慧景棄眾走死。」慧景傳:「四月至廣陵回軍,十二日,攻陷竹里。」按長曆:是歲二月辛丑朔,四月庚午朔。丁未三月七日,壬子十二日,乙卯十五日,壬戌 二十二日,甲子二十四日:四月皆無也。蓋四月當作三月;至癸酉,乃四月四日耳。南史云:「時江夏王寶玄鎮京口,聞慧景北行,遣左右余文與說之曰:『江、劉、徐、沈,君之所見。今擁強兵北取廣陵,收吳、楚勁卒,身舉州以相應,取大功如反掌耳。』慧景常不自安,聞言響應。于時廬陵王長史蕭寅、司馬茌恭祖守廣陵城,慧景以寶玄事告恭祖;恭祖口雖相和,心實不同。俄而慧景至,恭祖閉門不敢出。慧景密遣軍主劉靈運間行突入,慧景俄亦至,遂據其城。子覺至,仍使領兵襲京口。寶玄本謂大軍併來;及見人少,極失所望,拒覺,擊走之。恭祖及覺精兵八千濟江。恭祖心本不同,及至蒜山,欲斬覺,以軍降京口,事既不果而止。覺等軍器精嚴,柳竏、沈佚等謂寶玄曰:『崔護軍威名既重,乃誠可見。既已脣齒,忽中道立異。彼以樂歸之眾亂江而濟,誰能拒之!』於是登北固樓,並千蠟燭為鋒火,舉以應覺。慧景停二日。便率大眾一時俱濟,趣京口。寶玄仍以覺為前鋒,恭祖次之,慧景領大都督為眾軍節度。」又云:「時柳竏別推寶玄。崔恭祖為寶玄羽翼,不復承奉慧景,慧景嫌之。巴陵王昭冑先逃人間,出投慧景,意更向之,故猶豫未知所立。此聲頗泄,竏、恭祖始貳於慧景。」又云:「慧景景單馬至蟹浦,投漁人太叔榮之。榮之故為慧景門人,時為蟹浦戍,斬慧景,送都。」按恭祖始若閉城拒慧景,慧景襲得其城而據之,豈肯更授以兵柄!又,慧景若不立寶玄,柳竏豈能別推!又,榮之既云漁人,又云為戍,自相違錯。今並從齊書。〕
以頭內犸籃,擔送建康。
〔犸,即由翻。犸魚,今江、淮間湖蕩河港皆有之;春二月時,人取食之,其味甘美。至三月後,人不甚食,謂之楊花犸。犸籃,所以盛犸者。〕
恭祖繫尚方,少時殺之。
〔少時,言不多時也。〕
覺亡命為道人,捕獲,伏誅。
寶玄初至建康,軍於東城,
〔東城,即東府城。〕
士民多往投集。
〔往投寶玄而集於東城也。〕
慧景敗,收得朝野投寶玄及慧景人名,
〔朝,直遙翻。〕
帝令燒之,曰:「江夏尚爾,豈可復罪餘人!」
〔昏暴之君,豈無一言之幾乎理!東昏候此語是也。復,扶又翻。〕
寶玄逃亡數日乃出。帝召入後堂,以步障裹之,令左右數十人鳴鼓角馳繞其外,
〔晉志曰:鼓,按周禮以薣鼓鼓軍事。角,說者云,蚩尤氏帥魑魅與黃帝戰于涿鹿,黃帝乃始吹角為龍鳴以禦之。其後魏武北征烏丸,越沙漠,而士卒思歸,於是減為中鳴,尤更悲矣。〕
遣人謂寶玄曰:「汝近圍我亦如此耳。」
初,慧景欲交處士何點,
〔處,昌呂翻。〕
點不顧。及圍建康,逼召點;點往赴其軍,
〔何點門世信佛,齊朝累徵不就。從弟遁以東籬門園居之,故為慧景逼召往赴其軍。〕
終日談義,不及軍事。慧景敗,帝欲殺點。蕭暢謂茹法珍曰:
〔茹,音如。〕
「點若不誘賊共講,未易可量。
〔言何點若不與慧景講義,則慧景日以攻城為事,安危未可量也。誘,音酉。易,以豉翻。量,音良。〕
以此言之,乃應得封!」帝乃止。點,胤之兄也。
〔何胤隱於會稽若邪山。〕
8蕭懿既去小峴,王肅亦還洛陽。荒人往來者妄云肅復謀歸國;
〔復,扶又翻;下當復同。〕
五月,乙巳,詔以肅為都督豫、徐、司三州諸軍事、豫州刺史、西豐公。
9己酉,江夏王寶玄伏誅。
〔夏,戶雅翻。〕
10壬子,大赦。
11六月,丙子,魏彭城王勰進位大司馬,領司徒;王肅加開府儀同三司。
〔賞取壽陽之功也。〕
12太陽蠻田育丘等二萬八千戶附於魏;
〔「太陽」,當作「大陽」。〕
魏置四郡十八縣。
13乙丑,曲赦建康、南徐、兗二州。
〔崔慧景自南兗還兵而南,徐州之人從之,進圍建康,而建康之人又多從之。既大赦,而誅縱失實,故又曲赦三處。〕
先是,崔慧景既平,
〔先,悉薦翻。〕
詔赦其黨。而嬖倖用事,不依詔書,
〔嬖,卑義翻,又博計翻。〕
無罪而家富者,皆誣為賊黨,殺而籍其貲;實附賊而貧者皆不問。或謂中書舍人王咺之云:「赦書無信,人情大惡。」
〔咺,況晚翻。惡,如字,不善也。〕
咺之曰:「正當復有赦耳。」由是再赦。既而嬖倖誅縱亦如初。
是時,帝所寵左右凡三十一人,黃門十人。直閤、驍騎將軍徐世檦素為帝所委任,凡有殺戮,皆在其手。及陳顯達事起,加輔國將軍;雖用護軍崔慧景為都督,而兵權實在世檦。世檦亦知帝昏縱,密謂其黨茹法珍、梅蟲兒曰:「何世天子無要人,但儂貨主惡耳!」
〔儂,吳語,我也。茹,音如。〕
法珍等與之爭權,以白帝。帝稍惡其凶強,
〔惡,烏路翻。〕
遺禁兵殺之,世檦拒戰而死。自是法珍、蟲兒用事,並為外監,口稱詔敕;王晅之專掌文翰,與相脣齒。
帝呼所幸潘貴妃父寶慶及茹法珍為阿丈,
〔前漢書匈奴傳曰:漢天子,我丈人行也。師古註:丈人,尊老之稱。阿,烏葛翻;下同。〕
梅蟲兒、俞靈韻為阿兄。帝與法珍等俱詣寶慶家,躬自汲水,助廚人作膳。寶慶恃勢作姦,富人悉誣以罪,田宅貲財,莫不啟乞,
〔啟上而多所求乞。〕
一家被陷,禍及親鄰;又慮後患,盡殺其男口。
〔被,皮義翻。〕
帝數往諸刀敕家游宴,
〔數,所角翻。時人謂捉刀應敕之徒為刀敕。〕
有吉凶輒往慶弔。
奄人王寶孫,年十三四,
〔周禮註:奄,精氣閉藏者,今謂之宦人。陸德明曰:奄,於檢翻。劉曰:於驗翻。徐曰:於劍翻。今讀作閹,音於炎翻。〕
號為「倀子」,
〔倀,褚羊翻,狂也。〕
最有寵,參預朝政,雖王咺之、梅蟲兒之徒亦下之;
〔朝,直遙翻。下,遐嫁翻。〕
控制大臣,移易詔敕,乃至騎馬入殿,詆訶天子;公卿見之,莫不懾息焉。
〔懾息,猶言惕息也。懾,懼也,屏氣而息。詆,丁禮翻。訶,虎何翻。懾,之涉翻。〕
14吐谷渾王伏連籌事魏盡禮,
〔言盡藩臣之禮。吐,從暾入聲。谷,音浴。〕
而居其國,置百官,皆如天子之制,稱制於其鄰國。
〔稱制於其鄰國,示君臨之。〕
魏主遣使責而宥之。
〔使,疏吏翻。〕
15冠軍將軍、驃騎司馬陳伯之再引兵攻壽陽,
〔是年春,伯之攻壽陽敗退,今再攻之。冠,古玩翻。驃,匹妙翻。騎,奇寄翻。〕
魏彭城王勰拒之。援軍未至,汝陰太守傅永將郡兵三千救壽陽。
〔勰,音協。將,即亮翻;下同。〕
伯之防淮口甚固,
〔此汝水入淮之口也。水經:汝水東至陰原鹿縣入于淮。〕
永去淮口二十餘里,牽船上汝水南岸,
〔上,時掌翻;下同。〕
以水牛換之,
〔水牛形力倍於黃牛。挽,音晚。〕
直南趣淮,
〔趣,七喻翻。〕
下船即渡;適上兩岸,齊兵亦至。會夜,永潛入城,勰喜甚,曰:「吾北望已久,死洛陽難可復見;
〔守壽陽而援兵不至,其心孤危,故云然。復,扶又翻。〕
不意卿能至也。」勰令永引兵入城,永曰:「永之此來,欲以卻敵;若如教旨,
〔諸王與任專方州者皆得下教於其屬,故云教旨。〕
乃是與殿下同受攻圍,豈救援之意!」遂軍於城外。秋,八月,乙酉,勰部分將士,與永并勢,擊伯之於肥口,
〔分,扶問翻。水經:淮水東過壽春縣北,肥水自黎漿北過壽春城東,又北流而入于淮,謂之肥口。時陳伯之蓋軍於肥口以逼壽陽也。〕
大破之,斬首九千,俘獲一萬,伯之脫身遁還,淮南遂入于魏。
〔壽春縣自漢以來為淮南郡治所。史言伯之既敗,建康尋受兵,遂不能爭壽陽。〕
魏遣鎮南將軍元英將兵救淮南,未至,伯之已敗,魏主召勰還洛陽。勰累表辭大司馬、領司徒,乞還中山;
〔中山,定州也。去年,魏命勰刺定州,今年春赴壽陽,故乞還本任。還,從宣翻,又如字;下同。〕
魏主不許。以元英行揚州事。尋以王肅為都督淮南諸軍事、揚州刺史,持節代之。
16甲辰,夜,後宮火。時帝出未還,
〔出市里遊走未還也。〕
宮內人不得出,外人不敢輒開;
〔謂不敢輒開後宮門。〕
比及開,死者相枕,
〔比,必利翻。枕,之任翻。〕
燒三十
【章:十二行本「十」作「千」;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餘間。
時嬖倖之徒皆號為鬼。有趙鬼者,能讀西京賦,言於帝曰:「柏梁既災,建章是營。」
〔後漢張衡作東京、西京賦。柏梁災,營建章,事見二十一卷漢武帝太初元年。〕
帝乃大起芳樂、玉壽等諸殿,
〔樂,音洛。〕
以麝香塗壁,
〔麝狀如小麋,其臍有香,華山之陰多有之。陸佃曰:商洛山中多麝,所遺糞常就一,雖遠逐食,必還走其地,不敢遺迹他所,慮為人所獲。人反以是從迹其所在,必掩群而取之。麝絕愛其香,每為人所迫逐,勢且急即自投高巖,舉爪剔出其香,就縶且死,猶拱四足抱其臍。麝,神夜翻。〕
刻畫裝飾,窮極綺麗。役者自夜達曉,猶不副速。
〔副,稱也;不能稱其欲速之意也。〕
後宮服御,極選珍奇,府庫舊物,不復周用。
〔復,扶又翻。〕
貴市民間金寶,價皆數倍。建康酒租皆折使輸金,
〔使以金折錢輸官。折,之舌翻。〕
猶不能足。鑿金為蓮華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蓮華也。」
〔華,讀曰花。〕
又訂出雉頭、鶴氅、白鷺縗。
〔訂,丁定翻,平議也。齊、梁之時,謂賦民為訂,蓋取平議而賦之之義。雉頭上毛細而色紅鮮如錦,晉程據緝以為裘。鶴氅,鶴翎毛也。白鷺縗,鷺頭上毦也。鶴氅、鷺縗,皆取其潔白。詩疏曰:鷺,水鳥,毛白而潔,頂上有毛毿毿然,此即縗也。爾雅釋名曰:鷺,舂鉏。郭璞曰:白鷺也。頭、翅、背上皆有長翰毛,今江東人取以為睫攡,名之曰白鷺縗。陸機曰:鷺頭上有毛十數枚,長尺餘,毿毿然與眾毛異。氅,音齒兩翻。縗,音倉回翻。〕
嬖倖因緣為姦利,課一輸十。又各就州縣求為人輸,準取見直,
〔為人,于偽翻;下不為同。見,賢遍翻。〕
不為輸送,守宰皆不敢言,重更科斂。
〔重,直用翻。更,居孟翻,再也。〕
如此相仍,前後不息,百姓困盡,號泣道路。
〔號,戶高翻。〕
17軍主吳 子陽等出三關侵魏,九月,與魏東豫州刺史田益宗戰於長風城,
〔左傳:定公四年,蔡侯與吳子、唐侯伐楚,還塞大隧、直轅、冥総。所謂大隧,即黃峴關;直轅、 冥総,乃武陽、平靖三關也。黃峴,今名九里關,在義陽郡南百里。武陽,在今大寨嶺,郡東南九十里。平靖,今名行者坡,郡南七十五里。魏太和十七年,田益宗 降魏。十九年,置東豫州於新息廣陵城,以益宗為刺史。長風城在陰山關南,陰山關在弋陽縣界。宋文帝元嘉二十五年,以豫部蠻民立十八縣,長風其一也,屬西陽郡。九域志,舒州懷寧縣有長風鎮。懷寧,漢皖縣地,晉安帝立晉熙郡,仍立懷寧縣為郡治所。蓋以懷寧蠻左名縣也。〕
子陽等敗還。
〔考異曰:此一事,齊書紀傳皆無之。魏帝紀:「九月乙丑,東豫州刺史田益宗破寶卷將吳子陽、鄧元起於長風。」梁書鄧元起傳云:「蠻帥田孔明附于魏,自號郢州刺史,寇掠三關,規襲夏口。元起帥銳卒攻之,旬月之間,頻陷六城,斬獲萬計,餘黨皆散走,仍戍三關。」二書勝敗不同如此。今從魏紀。〕
18蕭懿之入援也,蕭衍馳使所親虞安福說懿曰:
〔說,輸芮翻;下說帝同。〕
「誅賊之後,則有不賞之功。當明君賢主,尚或難立;況於亂朝,何以自免!
〔朝,直遙翻;下同。〕
若賊滅之後,仍勒兵入宮,行伊、霍故事,
〔使之廢立也。〕
此萬世一時。若不欲爾,便放表還歷陽,託以外拒為事,則威振內外,誰敢不從!一朝放兵,受其厚爵,高而無民,必生後悔。」
〔謂官爵雖高而兵權去己,必將束手就死。〕
長史徐曜甫苦
【章:十二行本「苦」上有「亦」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勸之;懿並不從。
崔慧景死,懿為尚書令。有弟九人:敷、衍、暢、融、宏、偉、秀、憺、恢。
〔憺,徒敢翻,又徒濫翻。〕
懿以元勳居朝右,暢為衛尉,掌管籥。時帝出入無度,或勸懿因其出門,
〔謂出臺城門而遊走也。〕
舉兵廢之。懿不聽,嬖臣茹法珍、王咺之等憚懿威權,說帝曰:「懿將行隆昌故事,
〔謂隆昌廢鬱林王也。嬖,卑義翻,又博計翻。茹,音如。咺,況晚翻。〕
陛下命在晷刻。」帝然之。徐曜甫知之,密具舟江渚,勸懿西奔襄陽。懿曰:「自古皆有死,豈有叛走尚書令邪!」
〔史言蕭懿忠於齊室。〕
懿弟姪咸為之備。冬,十月,己卯,帝賜懿藥於省中。懿且死,曰:「家弟在雍,深為朝廷憂之。」
〔雍,於用翻。時以襄陽為雍州治所,言衍必將舉兵也。為,于偽翻。〕
懿弟姪皆亡匿於里巷,無人發之者;
〔史言人心皆為蕭懿兄弟覆護。〕
唯融捕得,誅之。
19丁亥,魏以彭城王勰為司徒,錄尚書事;勰固辭,不免。勰雅好恬素,不樂勢利。高祖重其事幹,
〔好,呼到翻。樂,音洛。幹,用也;謂臨事有幹用也。〕
故委以權任,雖有遺詔,
〔遺詔見上卷上年。〕
復為世宗所留。
〔謂出當方面,復入為司徒,錄尚書也。復,扶又翻。〕
勰每乖情願,常悽然歎息。為人美風儀,端嚴若神,折旋合度,
〔記曰:周旋中規,折旋中矩。註云:折旋,曲行也。〕
出入言笑,觀者忘疲。敦尚文史,物務之暇,披覽不輟。小心謹慎,初無過失;雖閒居獨處,
〔處,昌呂翻。〕
亦無惰容。愛敬儒雅,傾心禮待。清正儉素,門無私謁。
〔史言彭城王勰為魏宗室諸王之秀。〕
20十一月,己亥,魏東荊州刺史桓暉入寇,拔下笮戍,
〔下笮戍在沔北,直襄陽東北。笮,側百翻,又在各翻。〕
歸之者,二千餘戶。暉,誕之子也。
〔宋明帝泰豫元年,桓誕降魏。〕
21初,帝疑雍州刺史蕭衍有異志。直後榮陽鄭植弟紹叔,為衍寧蠻長史,帝使植以候紹叔為名,往刺衍。
〔使為刺客。刺,七亦翻。〕
紹叔知之,密以白衍,衍置酒紹叔家,戲植曰:「朝廷遣卿見圖,今日閒宴,是可取良會也。」賓主大笑。又令植歷觀城隍、府庫、士馬、器械、舟艦,
〔艦,戶黯翻。〕
植退,謂紹叔曰:「雍州實力未易圖也。」紹叔曰:「兄還,具為天子言之:
〔易,以豉翻。為,于偽翻。〕
若取雍州,紹叔請以此眾一戰!」送植於南峴,
〔南峴,蓋即馬鞍山道。〕
相持慟哭而別。
〔各盡力於所事,恐不復相見,故慟哭而別。〕
及懿死,衍聞之,夜,召張弘策、呂僧珍、長史王茂、別駕柳慶遠、功曹吉士瞻等入宅定議。
〔宅,謂州宅也。考異曰:南史云:「茂與梁武帝不睦,帝諸腹心並勸除之。而茂少有驍名,帝又惜其用,令腹心鄭紹叔往候之,告以欲起義。茂因擲枕起,即袴隨紹叔入見。武帝大喜,下牀迎。因結兄弟,被推赤心。」按茂若與梁武不睦,梁武何敢豫告以大事!茂亦安能便響應!今不取。〕
茂,天生之子;
〔王天生事齊高帝攻袁粲,見一百三十四卷宋順帝昇明元年。〕
慶遠,元景之弟子也。
〔諸柳,雍州豪望,世不乏人。〕
乙巳,衍集僚佐謂曰:「昏主暴虐,惡踰於紂,當與卿等共除之!」是日,建牙集眾,
〔考異曰:齊帝紀:「十二月,梁王起義兵於襄陽,」誤也。今從梁書高祖紀。〕
得甲士萬餘人,馬千餘匹,船三千艘。
〔艘,蘇遭翻。〕
出檀溪竹木裝艦,葺之以茅,事皆立辦。諸將爭擄,呂僧珍出先所具者,每船付二張,爭者乃息。
〔擄,與櫓同。僧珍具櫓劓事見上卷元年。然僧珍所具者數百張櫓耳,安能給三千艘邪﹖每船付二張,蓋給諸將所乘之船耳。〕
是時,南康王寶融為荊州刺史,西中郎長史蕭穎冑行府州事,
〔南康王以西中郎將鎮荊州,穎冑為長史行事。〕
帝遣輔國將軍、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劉山陽將兵三千之官,
〔守,式又翻。將,將亮翻。〕
就穎冑兵使襲襄陽。衍知其謀,遣參軍王天虎詣江陵,徧與州府書,
〔州謂荊州官屬,府謂西中郎府官屬。〕
聲云:「山陽西上,并 襲荊、雍。」
〔衍書宣布此聲也。上,時掌翻。雍,於用翻。〕
衍因謂諸將佐曰:「荊州素畏襄陽人,
〔襄陽被邊,人皆習兵,故荊州人畏之。〕
加以脣亡齒寒,寧不闇同邪!我合荊、雍之兵,鼓行而東,雖韓、白復生,不能為建康計;
〔復,扶又翻;下衍復、非復、復不、州復、豈復、佐復同。〕
況以昏主役刀敕之徒哉!」穎冑得書,疑未能決;山陽至巴陵,
〔晉武帝太康元年立巴陵縣,屬長沙郡。宋武帝元嘉十六年分立巴陵郡,時屬郢州。今岳州即其地。〕
衍復令天虎齎書與穎冑及其弟南康王友穎達。
〔王國官有師,有友。〕
天虎既行,衍謂張弘策曰:「用兵之道,攻心為上。
〔孫武子兵法有是言。〕
近遣天虎往荊州,人皆有書。今段乘驛甚急,
〔今段,猶云今來一段事也。〕
止有兩函與行事兄弟,
〔行事兄弟,謂穎冑、穎達。〕
云『天虎口具』;
〔書中不言事,但云天虎口具,所以疑之。〕
及問天虎而口無所說,
〔蓋天虎之行,衍亦未嘗以一語屬之。〕
天虎是行事心膂,
〔據穎冑傳,天虎,穎冑親人,故云然。〕
彼間必謂事與天虎共隱其事,則人人生疑。山陽惑於眾口,判相嫌貳,
〔判,決也。嫌,疑也。貳,持兩端也。〕
則行事進退無以自明,必入吾謀內。是持兩空函定一州矣。」
〔蕭衍舉事於襄陽,智計橫出;及遇侯景,庸夫之不若。豈耄邪,抑天奪其鑒也﹖〕
山陽至江安,
〔晉武帝太康元年立江安縣屬南平郡。水經註:江安即公安,晉平江南,杜預罷華容置江安縣,以吳之南郡為南 平郡治焉。〕
遲回十餘日,不止。
〔自江安至江陵,泝江北上而後至。上,時掌翻。蕭子顯齊書曰:至巴陵,遲回十餘日不進。〕
穎冑大懼,計無所出,夜,呼西中 郎城局參軍安定席闡文、諮議參軍柳忱,閉齋定議。
〔定議,以決其所從。忱,氏壬翻。〕
闡文曰:「蕭雍州畜養士馬,非復一日。
〔畜,許六翻。〕
江陵素畏襄陽 人,又眾寡不敵,取之必不可制;就能制之,歲寒復不為朝廷所容。
〔四時運而成歲,歲至極寒而終矣。歲寒,以喻世事終極處。孔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彫」,亦此意。〕
今若殺山陽,與雍州舉事,立天子以令諸侯,則霸業成矣。山陽持疑不進,是不信我。今斬送天虎,則彼疑可釋。至而圖之,罔不濟矣。」忱曰:「朝廷狂悖日滋,京師貴人莫不重足累息。
〔悖,蒲內翻,又蒲沒翻。重,直龍翻。重足而立,累息而不敢出氣,懼之甚也。〕
今幸在遠,得假日自安。雍州之事,且藉以相斃耳。
〔藉,借也,音慈夜翻。〕
獨不見蕭令君乎﹖
〔蕭懿為尚書令,故呼為令君。〕
以精兵數千,破崔氏十萬眾,竟為群邪所陷,禍酷相尋。『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
〔史記鄭世家太史公之言。〕
且雍州士銳糧多,蕭使君雄姿冠世,
〔冠,古玩翻。〕
必非山陽所能敵。若破山陽,荊州復受失律之責,進退無可,宜深慮之。」 蕭穎達亦勸穎冑從闡文等計。詰旦,
〔詰,去吉翻。〕
穎冑謂天虎曰:「卿與劉輔國相識,今不得不供卿頭!」乃斬天虎送示山陽,發民車牛,聲云起步軍征襄陽。 山陽大喜。甲寅,山陽至江津,單車白服,從左右數十人詣穎冑。穎冑使前汶陽太守劉孝慶等伏兵城內,山陽入門,
〔入城門也。〕
即於車中斬之。副軍主李元履收餘眾請降。
〔降,戶江翻。〕
柳忱,世隆之子也。
〔柳世隆為高、武佐命功臣。〕
穎冑慮西中郎司馬夏侯詳不同,以告忱,忱曰:「易耳!
〔易,以豉翻。〕
近詳求婚,未之許也。」乃以女嫁詳子夔,而告之謀,詳從之。乙卯,以南康王康融教纂嚴,又教赦囚徒,施惠澤,頒賞格。
〔纂,集也。嚴,裝也。纂嚴,纂集行裝也。纂嚴,一教;赦囚徒,施惠澤,頒賞格,又一教。〕
丙辰,以蕭衍為使持節都督前鋒諸軍事。
〔使,疏吏翻;下同。〕
丁巳,以蕭穎冑為都督行留諸軍事。
〔行,謂東下之軍;留,謂留守之軍。〕
穎冑有器局,既舉大事,虛心委己,眾情歸之。以別駕南陽宗夬,
〔夬,古邁翻。〕
及同郡中兵參軍劉坦、
【章:十二行本「坦」作「垣」;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諮議參軍樂藹為州人所推信,軍府經略,每事諮焉。穎冑、夬各獻私錢穀及換借富貲以助軍。長沙寺僧素富,鑄黃金為金龍數千兩,埋土中。
〔長沙寺在江陵,宋元嘉中,臨川王義慶鎮江陵起寺,為其本生父長沙王道憐資福,因名長沙寺。〕
穎冑取之,以資軍費。
穎冑遣使送劉山陽首於蕭衍,且言年月未利,當須明年二月進兵。衍曰:「舉事之初,所藉者一時驍銳之心。
〔驍,堅堯翻。〕
事事相接,猶恐疑怠;若頓兵十旬,必生悔吝。
〔兵以氣勢為用者也,是以巧遲不若拙速。〕
且坐甲十萬,糧用自竭;若童子立異,則大事不成。況處分已定,安可中息哉!
〔處,昌呂翻。分,扶問翻。〕
昔武王伐紂,行逆太歲,豈復待年月乎﹖」
戊午,衍上表勸南康王寶融稱尊號;不許。十二月,穎冑與夏侯詳移檄建康百官及州郡牧守,數帝及梅蟲兒、茹法珍罪惡。
〔數,所角翻。〕
穎冑遣冠軍將軍天水楊公則向湘州,
〔使攻張寶積也。冠,古玩翻。〕
西中郎參南郡鄧元起向夏口。
〔使助蕭衍攻張沖也。夏,戶雅翻。〕
軍主王法度坐不進軍免官。乙亥,荊州將佐復勸寶融稱尊號;不許。夏侯詳之子驍騎將軍亶為殿中主帥,
〔帥,所類翻。〕
詳密召之,亶自建康亡歸。壬辰,至江陵,稱奉宣德皇太后令:「南康王宜纂承皇祚,方俟清宮,未即大號;可封十郡為宣城王、
〔時以宣城、南琅邪、南東海、東陽、臨海、新安、尋陽、南郡、竟陵、宜都十郡為宣城王國。蓋以明帝自宣城王入纂大統,故假宣德太后令以是肇封。〕
相國、荊州牧、加黃鉞,選百官,西中郎府、南康國如故。須軍次近路,
〔須,待也。〕
主者備法駕奉迎。」
竟陵太守新野曹景宗遣親人說蕭衍,
〔說,輸芮翻。〕
迎南康王都襄陽,先正尊號,然後進軍;衍不從。王茂私謂張弘策曰:「今以南康置人手中,彼挾天子以令諸侯,節下前進為人所使,此豈他日之長計乎!」弘策以告衍,衍曰:「若前塗大事不捷,故自蘭艾同焚;
〔蘭有國香,人貴之。艾,蕭艾也,人賤之。言若事不捷,則無貴無賤同於死也。〕
若其克捷,則威振四海,
【章:十二行本「海」下有「誰敢不從」四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退齋校同。】
豈碌碌受人處分者邪!」
〔蕭衍此言已有代齊之心,特權宜推奉南康以舉兵耳。處,昌呂翻。分,扶問翻。〕
初,陳顯達、崔慧景之亂,人心不安。或問時事於上庸太守杜陵韋叡,
〔杜陵自漢以來屬京兆,晉僑立京兆太守及杜陵令,寄治襄陽。宋大明土斷,割襄陽西界為實土。〕
叡曰:「陳雖舊將,非命世才;崔頗更事,懦而不武;
〔將,即亮翻。更,工衡翻。〕
其赤族宜矣。定天下者,殆必在吾州將乎﹖」
〔州刺史當方面,總兵權,故曰州將。將,即亮翻。〕
乃遣二子自結於蕭衍。及衍起兵,叡帥郡兵二千倍道赴之。
〔帥,讀曰率;下同。〕
華山太守藍田康絢帥郡兵三千赴衍。
〔藍田縣,漢屬京兆;宋置僑縣,屬華山郡。康絢傳云:其先本康居侍子,待詔河西,因留不去,其後遂氏焉。晉亂,遷于藍田。絢祖穆帥鄉族三千餘家入襄陽,宋為置華山郡藍田縣於襄陽。宋白曰:宋大明元年立華山郡於大堤村,後魏改華山郡為宜城郡,唐為宜城縣,屬襄州。華,戶化翻。絢,翾縣翻。〕
馮道根時居母喪,
【章:十二行本「喪」下有「聞衍起兵」四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退齋校同。】
帥鄉人子弟勝兵者悉往赴之。
〔馮道根,酇人。酇縣時屬廣平僑郡。勝,書烝翻。〕
梁、南秦二州刺史柳惔亦起兵應衍。惔,忱之兄也。
〔惔,徒甘翻。〕
帝聞劉山陽死,發詔討荊、雍。戊寅,以冠軍長史劉澮為雍州刺史;
〔欲以代蕭衍。雍,於用翻。冠,古玩翻。澮,古外翻。〕
遣驍騎將軍薛元嗣、制局監暨榮伯將兵及運糧百四十餘船送郢州刺史張沖,使拒西師。
〔荊、雍在西,故謂之西師。暨,姓也,音居乙翻,又臮、既二音。將,即亮翻。驍,堅堯翻。騎,奇寄翻。〕
元嗣等懲劉山陽之死,疑沖,不敢進,停夏口浦;聞西師將至,乃相帥入郢城。前竟陵太守房僧寄將還建康,至郢,帝敕僧寄留守魯山,除驍騎將軍。張沖與之結盟,遣軍主孫樂祖將數千人助僧寄守魯山。
〔水經註:江水東逕魯山,南與沔水會;山左即沔水口,沔左有偃月城。漢陽志:大別山在沔陽縣東,一名魯山。〕
蕭穎冑與武寧太守鄧元起書,招之。
〔晉安帝隆安五年,桓玄以沮、漳降蠻立武寧郡,屬荊州。五代志:竟陵郡樂鄉縣,舊置武寧郡。劉昫曰:樂鄉,漢鄀縣地。我宋廢縣為樂鄉鎮,入長林縣。〕
張沖待元起素厚,眾皆勸其還郢,
〔還郢州也。〕
元起大言於眾曰:「朝廷暴虐,誅戮宰輔,群小用事,衣冠道盡。荊、雍二州同舉大事,何患不克!且我老母在西,若事不成,正受戮昏朝,幸免不孝之罪。」
〔時鄧元起之母蓋在江陵。元起,南郡人也,守武寧,其母留鄉里。朝,直遙翻。〕
即日治嚴上道,至江陵,為西中郎中兵參軍。
〔是時,西臺方遣元起向夏口,觀者不以史文先後之次而害意可也。治,直之翻。上,時掌翻。〕
湘州行事長寶積發兵自守,未知所附。楊公則克巴陵,進軍白沙,
〔水經註:白沙戍在黃陵廟北。黃陵廟,舜二妃廟也。羅含湘中記曰:湘川,白沙如霜雪,赤崖若朝霞。〕
寶積懼,請降,
〔降,戶江翻。〕
公則入長沙,撫納之。
22是歲,北秦州刺史楊集始將眾萬餘自漢中北出,規復舊地。
〔楊集始失國事,見一百四十一卷明帝建武四年。將,即亮翻;下同。〕
魏梁州刺史楊椿將步騎五千出頓下辯,
〔辯,皮莧翻。〕
遺集始書,開以利害,集始遂復將其部曲千餘人降魏。
〔遺,于季翻。復,扶又翻。〕
魏人還其爵位,使歸守武興。
〔集始降齊,魏人削其所授爵位,而所領北秦州刺史則齊所授也;今降魏,魏人還其元授爵位也。〕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金文锦
唐·李筌
(宋)阮阅
(清)沈曾植
明·郑若庸
唐·独孤滔
清·劳孝舆
(北宋)郑文宝
周天游 辑注
宋·洪芻
清·清溪道人
彩云曲(近人)恩施樊增祥云门
南齐·褚澄
隋·阇那崛多
唐·李德裕
清·汤漱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