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七十三-資治通鑑 胡三省注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七十三
陳紀七
〔起強圉作噩(丁酉),盡屠維大淵獻(己亥),凡三年。〕
高宗宣皇帝中之下
太建九年(丁酉、五七七)
1春,正月,乙亥朔,齊太子恆即皇帝位,
〔恆,戶登翻。〕
生八年矣;改元承光,大赦。尊齊主為太上皇帝,皇太后為太皇太后,皇后為太上皇后。以廣寧王孝珩為太宰。
〔珩,音行。〕
司徒莫多婁敬顯、領軍大將軍尉相願
〔尉,紆勿翻。〕
謀伏兵千秋門,
〔千秋門,鄴宮西門。〕
斬高阿那肱,立廣寧王孝珩,會阿那肱自他路入朝,不果。
〔朝, 直遙翻。〕
孝珩求拒周師,謂阿那肱等曰:「朝廷不賜遣擊賊,豈不畏孝珩反邪﹖孝珩若破宇文邕,
〔周主諱邕。〕
遂至長安反,亦何預國家事!以今日之急,猶如此猜忌邪!」
〔邪,音耶。〕
高、韓恐其為變,出孝珩為滄州刺史。
〔高、韓,謂高阿那肱、韓長鸞。地形志:熙平三年,分瀛、冀二州,置滄州,治饒安縣城。〕
相願拔佩刀斫柱,歎曰:「大事去矣,知復何言!」
〔復,扶又翻。〕
齊主使長樂王尉世辯
〔長樂郡王。五代志:信都郡長樂縣,舊置長樂郡。樂,音洛。尉,紆勿翻。〕
帥千餘騎覘周師,出滏口,
〔帥,讀曰率。騎,奇寄翻。覘,丑廉翻,又丑豔翻。滏,音釜。〕
登高阜西望,遙見群烏飛起,謂是西軍旗幟,即馳還;比至紫陌橋,不敢回顧。世辯,粲之子也。
〔西軍旗幟皆黑。齊人時恇懼,望見烏飛,以為周師已至,馳歸不敢回顧,懼其及也。紫陌橋在鄴城外。尉粲與高歡同起於北鎮。爾雅曰:大陸曰:阜。廣雅:山無石曰阜。幟,昌志翻。比,必寐翻。〕
於是黃門侍郎頻之推、中書侍郎薛道衡、侍中陳德信等勸上皇往河外募兵,
〔齊制:門下省侍中、給事黃門侍郎各六人,中書省侍郎四人。河外,謂大河之外。王者內京師而外諸夏,齊都鄴,在河北,故謂河南為河外。〕
更為經略;若不濟,南投陳國。從之。道衡,孝通之子也。
〔薛孝通始從賀拔岳,後因入朝,遂留仕於鄴。〕
丁丑,太皇太后、太上皇后自鄴先趣濟州;
〔齊州,治碻磝城。趣,七喻翻。濟,子禮翻。〕
癸未,幼主亦自鄴東行。己丑,周師至紫陌橋。
2辛卯,上祭北郊。
3壬辰,周師至鄴城下;癸巳,圍之,燒城西門。齊人出戰,周師奮擊,大破之。
齊上皇從百騎東走,
〔騎,奇寄翻。〕
使武衛大將軍慕容三藏守鄴宮。
〔後齊循魏制,武衛將軍副貳左。右衛將軍,掌左、右廂,所主朱華閣以外,階從三品。加「大」者,進等。藏,徂浪翻。〕
周師入鄴,齊王、公以下皆降。
〔降,戶江翻。〕
三藏猶拒戰,周主引見,禮之,
〔見,賢遍翻。〕
拜儀同大將軍。三藏,紹宗之子也。
〔慕容紹宗始從爾朱氏,後事高歡父子。〕
領軍大將軍漁陽鮮于世榮,齊高祖舊將也。
〔將,即亮翻。〕
周主先以馬腦酒鍾遺之,
〔馬腦石,似玉,寶石也,今作碼瑙。先,息薦翻。遺,唯季翻。〕
世榮得即碎之。周師入鄴,世榮在三臺前鳴鼓不輟,周人執之;世榮不屈,乃殺之。周主執莫多婁敬顯,數之曰:「汝有死罪三:前自晉陽走鄴,攜辛棄母,不孝也;
〔自晉陽走鄴,見上卷上年。數,所矩翻,舊所具翻。走,音奏。〕
外為偽朝戮力,內實通啟於朕,不忠也;
〔為,于偽翻。朝,直遙翻。〕
送款之後,猶持兩端,不信也。用心如此,不死何待!」遂斬之。
使將軍尉遲勤追齊主。
〔考異曰:北齊書「勤」作「剛」。今從周書。尉,紆勿翻。〕
甲午,周主入鄴。齊國子傅士長樂熊安生,博通五經,
〔晉武帝咸寧四年,初立國子學,置國子祭酒、博士各一人,後齊置博士五人。黃帝,有熊氏;一曰:出於楚鬻熊之後,以名為氏。樂,音洛。〕
聞周主入鄴,遽令掃門。家人怪而問之,安生曰:「周帝重道尊儒,必將見我。」俄而周主幸其家,不聽拜,親執其手,引與同坐;賞賜甚厚,給安車駟馬以自隨。又遣小司馬唐道和
〔後周之制,六官七命,自小冢宰至小司徒、小宗伯、小司馬、小司寇、小司空,皆上大夫,七命。〕
就中書侍郎李德林宅宣旨慰諭,曰:「平齊之,利唯在於爾。」引入宮,
〔宮,即鄴宮,時周主居之。〕
使內史宇文昂訪問齊朝風俗政教,人物善惡。
〔朝,直遙翻。〕
即留內省,三宿乃歸。
〔內省,即齊之門下省。〕
乙未,齊上皇渡河入濟州。
〔濟,子禮翻。〕
是日,幼主禪位於大丞相任城王湝。
〔任,音壬湝,戶皆翻,又音皆。〕
又為湝詔:尊上皇為無上皇,幼主為未
【嚴;「宋」改「守」。】
國天王。
〔齊氏於傾危之際,不應改國號為宋。「宋國」,當作「宗國」。〕
命侍中斛律孝卿送禪文及璽紱於瀛州,
〔齊制,天子六璽,受命璽在六璽之外。紱,印組也。古者韍如蔽膝,又,裳繡為兩己相背形,謂之黻。此紁直以繫璽而已。璽,斯氏翻。紱,音弗。〕
孝卿即詣鄴。
〔以璽紱歸周。〕
周主詔:「去年大赦所未及之處,皆從赦例。」
〔去年周克晉陽,大赦,山東、河南、河北之地,尚為齊守。今既克鄴,凡齊之境內,赦所未及之地,今皆從去年赦例。〕
齊洛州刺史獨孤永業,有甲士三萬,聞晉州陷,請出兵擊周,奏寢不報;永業憤慨。又聞并州陷,乃遣子須達請降於周,
〔降,戶江翻;下同。〕
周以永業為上柱國,封應公。
〔此去年事也。因齊亡,敘之於此。應國公,用古邗、晉、應、韓之應以封之。〕
丙申,周以越王盛為相州總管。
〔後魏置相州於鄴。東魏都鄴,改為司州,以甚京畿之地,倣漢、晉之制而置司州也。周既平齊,復為相州,列於諸州。相,息亮翻。〕
齊上皇留胡太后於濟州,使高阿那肱守濟州關,
〔濟州城北有碻磝津故關。〕
覘候周師,
〔覘,丑廉翻,又丑豔翻。〕
自與穆后、馮淑妃、幼主、韓長鸞、鄧長顒等數十人奔青州。
〔顒,魚容翻。〕
使內參田鵬鸞西出,參伺動靜;
〔參,候也。伺,相吏翻。〕
周師獲之,問齊主何在,紿云:「已去,
〔紿,徒亥翻,誑言也。〕
計當出境。
〔謂出齊境也。〕
周人疑其不信,捶之。每折一支,辭色愈厲,竟折四支而死。
〔捶,止橤翻。折,而設翻。〕
上皇至青州,即欲入陳。而高阿那肱寧召周師,約生致齊主,屢啟云:「周師尚遠,已令燒斷橋路。」上皇由是淹留自寬。周師至關,阿那肱即降之。周師奄至青州,上皇囊金,繫於鞍,與后、妃、幼主等十餘騎南走,
〔騎,奇寄翻。〕
己亥,至南鄧村,尉遲勤追及,盡擒之,并胡太后送鄴。
〔先已擒故太后於濟州,今并齊主送鄴。齊天保元年受禪,歲在庚午,四主,二十八年而亡。〕
庚子,周主詔:「故斛律光、崔季舒等,宜追加贈諡,并為改葬,
〔斛律光死見一百七十一卷太建四年。崔季舒等死見五年。諡,神至翻。為,于偽翻。〕
子孫冬隨蔭敘錄,
〔自漢以來,將相公卿皆得保任子弟若孫為官,所謂門蔭者也。〕
家口田宅沒官者,並還之。」周主指斛律光名曰:「此人在,朕安得至鄴!」辛丑,詔:「齊之東山,南園、三臺,並可毀撤。瓦木諸物,可用者悉以賜民。山園之田,各還其主。」
〔東山、南園、三臺,皆高氏遊宴之地。撤,直列翻。〕
4二月,壬午,上耕藉田。
〔藉,而亦翻。〕
5丙午,周主宴從官將士於齊太極殿,頒賞有差。
〔從,才用翻。將,即亮翻;下同。〕
丁未,高緯至鄴,
〔已為俘囚,不復書齊主。緯,于貴翻。〕
周主降階,以賓禮見之。
齊廣寧王孝珩至滄州,以五千人會任城王湝於信都,
〔冀州治信都。湝自河間進兵至信都。珩,音行。任,音壬。湝,古皆翻。〕
共謀匡復,召募得四萬餘人。周主使齊王憲、柱國楊堅擊之。令高緯為手書招湝,湝不從。憲軍至趙州,
〔魏孝昌二年,分定、相二州置殷州,治廣阿,後改為趙州。〕
湝遣二諜覘之,
〔諜,徒協翻。覘,丑,廉翻,又丑豔翻。〕
候騎執以白憲。憲集齊舊將,遍示之,
〔齊舊將從憲軍者,集以示諜,以攜湝軍之心。騎,奇寄翻。〕
謂曰:「吾所爭者大,不在汝曹。今縱汝還,仍充吾使。」
〔使,疏吏翻。〕
乃與湝書曰:「足下諜者為候騎所拘,軍中情實,具諸執事。
〔謂諜者當能具言之。〕
戰非上計,無待卜疑;守乃下策,或未相許。已勒諸軍分道並進,相望非遠,憑軾有期。
〔左傳:城濮之役,楚子玉遣使請戰於晉侯曰:「請與君之士戲,君憑軾而望之。」故引以為言。兵車之軾,高三尺三寸,立而憑之。〕
『不俟終日』,所望知機也!」
〔易大傳曰:「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引以諭湝,使速降。〕
憲至信都,湝陳於城南以拒之。湝所署領軍尉相願詐出略陳,遂以眾降。
〔鄴城之破,相願蓋奔瀛州,湝因署為領軍尉,紆勿翻。陳,讀曰陣。降,戶江翻。〕
相願,湝心腹也,眾皆駭懼。湝殺相願妻子。明日,復戰,
〔復,扶又翻。〕
憲擊破之,俘斬三萬人,執湝及廣寧王孝珩。憲謂湝曰:「任城王何苦至此!」湝曰:「下官神武皇帝之子,兄弟十五人,幸而獨存。逢宗社顛覆,
【章:十二行本「覆」下有「。今日得死」四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無愧墳陵。」
〔聚土曰墳。陵,大阜也。墳陵,猶言山陵。〕
憲壯之,命歸其妻子。又親為孝珩洗瘡傅藥,禮遇甚厚。
〔為,于偽翻。〕
孝珩歎曰:「自神武皇武以外,吾諸父兄弟,無一人至四十者,命也。
〔文襄死於盜手,年二十九;顯祖,年三十一;濟南王,年十七;孝昭,年二十七;武成,年三十二;其餘多不得良死。〕
嗣君無獨見之明,宰相非柱石之寄。
〔嗣,祥吏翻。〕
恨不得握兵符,受斧鉞,展我心力耳!」
〔史言湝、孝珩志節可憐。五代志:後齊命將出征,則授鼓旗於朝,皇帝陳法駕,服袞冕,至廟,拜於太祖,徧告訖,降就中階,引上將操鉞授柯曰:「從此上至天,將軍制之。」又操斧授柯曰:「從此下至泉,將軍制之。」將軍既受斧鉞,對曰:「國不可從外理,軍不可從中制。臣既受命,有鼓旗斧鉞之威,願無一言之命於臣。」帝曰:「苟利社稷,將軍裁之。」將軍就車,載斧鉞而出,皇帝推轂度閫,曰:「從此以外,將軍制之。」〕
齊王憲善用兵,多謀略,得將士心。齊人憚;其威聲,多望風沮潰。芻牧不擾,軍無私焉。
〔將,即亮翻。沮,在呂翻。〕
周亡以齊降將封輔相為北朔州總管。北朔州,齊之重鎮,
〔降,戶江翻。北朔州控禦突厥,齊以為重鎮。〕
士卒驍勇。
〔驍,堅堯翻。〕
前長史趙穆等謀執輔相迎任城王湝於瀛州,不果,
〔前長史,齊官。長,知兩翻。相,息亮翻。〕
乃迎定州刺史范陽王紹義。紹義至馬邑,自肆州以北二百八十餘城皆應之。
〔五代志:博陵郡,舊置定州;魏置肆州,治九原;六鎮叛亂,寄治樓煩郡之秀容縣,其北即齊北朔州界。〕
紹義與靈州刺史袁洪猛引兵南出,欲取并州。至新興,而肆州已為周守,
〔地形志:魏太延二年,置薄骨律鎮,孝昌二年,置靈州,東西分治,其地屬西魏。天平中,東魏復置靈州,奇治汾州隰城縣界。五代志:鴈門郡繁畤縣,東魏置武州,寄治城中,後齊改為北靈州。新興,漢、魏古郡名,以五代志考之,與肆州皆在樓煩郡秀容縣。宋白曰:唐之嵐州,古新興郡。為,于偽翻。〕
前隧二儀同以所部降周。
〔二儀同,前隧之將 二人,官皆儀同。降,戶江翻。〕
周兵擊顯州,
〔地形志:魏永安中,置顯州,治汾州六〔玉〕
壁城。五代志:鴈門郡崞縣,東魏置廓州,後齊改北顯州。周兵所擊 即此。〕執刺史陸瓊,復攻拔諸城。
〔復,扶又翻。〕
紹義還保北朔州。周東平公神舉將兵逼馬邑,
〔神舉,即宇文神舉。〕
紹義戰敗,北奔突厥,猶有眾三千人。 紹義令曰:「欲還者從其意。」於是辭去者太半。突厥佗鉢可汗常謂齊顯祖為英雄天子,以紹義重踝,似之,
〔厥,九勿翻。佗,徒何翻。可,苦曷翻。汗,音寒。重,直龍翻。踝,戶瓦翻。腿兩旁曰內外踝。〕
甚見愛重;凡齊人在北者,悉以隸之。
於是齊之行臺、州、鎮,唯東雍州行臺傅伏、營州刺史高寶寧不下,
〔傅伏以永橋之功 遷東雍州行臺。五代志:絳郡,後魏置東雍州。遼西郡置營州,治和龍城。雍,於用翻。〕
其餘皆入於周。凡得州五十,郡一百六十二,縣三百八十,戶三百三萬二 千五百。
〔梁太宗大寶元年,齊顯祖受魏禪,五主,二十七年而亡。齊所有司、冀、趙、義、懷、黎、建、東雍、汾、晉、南朔、并、肆、靈、顯、恆、朔、定、 瀛、幽、東燕、北燕、南營、安、青、濟、光、膠、徐、仁、睢、兗、北徐、南青、海、東楚、潼、東徐、洛、鄭、陽、宋、梁、南兗、西兗、北荊、襄、東廣、 秦、西楚、揚、南潁、北建、羅、合、江、和共六十州,而東廣已下十州,時已為陳,故止言五十州。考異曰:隋書地理志:州九十七,郡一百六十,縣一百六十五。今從周書。〕
高寶寧者,齊之疏屬,有勇略,久鎮和龍,甚得夷、夏之心。
〔夏,戶雅翻。〕
周主於河陽、幽、青、南兗、豫、徐、北朔、定置總管府,相、并二州各置宮及六府官。
〔中山,或都會之地,或守禦之要也,故皆置總管府。總管,猶魏、晉之都督也。相、并二州,皆有齊舊宮及省,故仍置宮,若別都然。置六府官,以代省也。六府官,蓋倣長安六官之府,未必備官也。〕
周師之克晉陽也,
〔克晉陽,見上卷上年。〕
齊使開府儀同三司紇奚永安求救於突厥,比至,齊已亡。佗鉢可汗處永安於吐谷渾使者之下,
〔紇奚,虜複姓。魏收官氏志:北方諸姓有紇奚氏。比,必寐翻,及也。處,昌呂翻。吐,如字,或土鶻翻。谷,音浴。使,疏吏翻。〕
永安言於佗鉢曰:「今齊國已亡,永安何用餘生!欲閉氣自紹,恐天下謂大齊無死節之臣;乞賜一刀,以顯示遠近。」佗鉢嘉之,贈馬七十匹而歸之。
梁主入朝于鄴。
〔梁臣於周,以周平齊,故入朝。朝,直遙翻;下同。〕
自秦兼天下,無朝覲之禮,玉是漿命有司草具其事:致積,玫閧,設九儐、九介,受享於廟,三公、三孤、六卿致食,勞賓,還贄,致享,皆如古禮。
〔積,子賜翻。閧,許既翻。勞,力到翻。鄭玄曰:每積有牢禮米禾芻薪。又曰:大禮,饔餼也。左傳:居則具一日之積。杜預曰:芻米菜薪。詩傳曰:牲腥曰餼。或曰:饋客生食及芻米曰餼。儐,主副也,導主以行禮者也。介,賓副也,輔賓以行禮者也。五代志:梁王之朝周,入畿,大冢宰命有司致積,其餼五牢,米九十筥,対醢各三十五甕,酒十八壺,米禾各五十軍,薪芻各百車。既至,大司空設九儐以致館。梁王東帛乘馬,設九介以待之。禮成而出。明日,王朝,受享於廟。既致享,太冢宰又命公一人玄冕乘軍,陳九儐,以東帛乘馬致食于賓及賓之從,各有差致食訖,又命公一弁服乘車執贄,設九儐以勞賓。王設九介,迎於門外。明日,朝服乘車,還贄于公,公皮弁迎於大門。授贄受贄,並於堂之中楹。大明日,王朝服,設九介,乘車以見于公。事畢,公致享。明日,三孤一人又執贄勞于梁王。明日,王還贄。又明日,王見三孤如三公。明日,卿一人又執贄勞王,王見卿又如三孤。於是三公、三孤、六卿又各餼賓,並屬官之長為使,牢米東帛同三公。儐,必刃翻。勞,力到翻。〕
周主與梁主晏,酒酣,
〔酣,戶甘翻。〕
周主自彈琵琶。梁主起舞,曰:「陛下既親撫五絃,臣何敢不同巨獸!」周主大悅,賜賚甚厚。
〔舜彈五絃之琴。夔曰:「於,多擊石拊石,百獸率舞。」梁主舜況周主,故悅。賚,來代翻。〕
乙卯,周主自鄴西還。
三月,壬午,周詔:「山東諸軍,各舉明經幹治者二人;若寄才異術,卓爾不群者,不拘此數。」
〔時周分置諸州總管以撫鎮山東,治軍政,故曰諸軍。〕
周主之擒尉相貴也;
〔擒尉相貴,見上卷上年。〕
招齊東雍州刺史傅伏,伏不從。齊人以伏為行臺右僕射。周主既克并州,
〔克并州,亦見上卷上年。〕
復遣韋孝寬招之,
〔韋孝寬鎮動州,與東雍州接境,故使招之。復,扶又翻。〕
令其子以上大將軍、武鄉公告身
〔以古武鄉郡封為公也。石勒置武鄉郡。凡授官爵,皆給以符,謂之告身。五代志:馮翊郡華陰縣,西魏改武鄉郡。周當以此封傅伏。〕
及金、馬腦三酒鍾賜伏為信。伏不受,謂孝寬曰:「事君有死無貳。此兒為臣不能竭忠,為子不能盡孝,人所讎疾,願速斬之以令天下!」周主自鄴還,至晉州,遣高阿那肱等百餘人臨汾水召伏。伏出軍,隔水見,
〔汾水逕晉、絳二州之間, 東雍在絳州界,故隔水。〕
問:「至尊今何在﹖」阿那肱曰:「已被擒矣。」
〔被,皮義翻。〕
伏仰天大哭,帥眾入城,於聽事前北面哀號,良久,然後降。
〔帥, 讀曰率。聽,與廳同。毛晃曰:聽事治官處,漢、晉皆作「聽事」,六朝以來,乃始加「捜」。音他經翻。號,戶刀翻。降,戶江翻。〕
周主見之曰:「何不早下﹖」伏流涕對曰:「臣三世為齊臣,食齊錄,不能自死,羞見天地!」周主執其手曰:「為臣當如此。」乃以所食羊肋骨賜伏
〔肋,盧則翻,脅肋。〕
曰:「骨親肉疏,戶以相付。」遂引使宿衛,授上儀同大將軍。敕之曰:「若亟與公高官,
〔亟,紀力翻。〕
恐歸附者心動。努力事朕,勿憂富貴」他日,又問:「前救河陰得何賞﹖」
〔救河陰事見上卷七年。〕
對曰:「蒙一轉,授特進、永昌郡公。」
〔勳級曰轉。轉,張戀翻。〕
周主謂高緯曰:「朕三年教戰,決取河陰。正為傅伏善守,
〔為,于偽翻。〕
城不可動,遂斂軍而退。公當時賞功,何其薄也!」
夏,四月,乙巳,周主至長安,置高緯於前,列其王公於後,車輿、旗幟、器物,以次陳之。備大駕,
〔秦大駕,屬車八十一乘;漢遵用之,備千乘萬騎。晉之盛也,駕鹵簿,見於志為尤詳。開皇中,大駕十二乘,法駕半之。其後大駕用三十六,法駕月十二。用氏雖設六官,置司輅之職以掌公車之政,以隋制參之,大駕鹵薄必不能如漢、晉之盛。幟,昌志翻。〕
布六軍,奏凱樂,
〔周官:王師大獻則令奏愷樂。註云:大獻,獻捷於祖;愷樂,獻功之樂。〕
獻俘於太廟。觀者皆稱萬歲。戊申,封高緯為溫公,齊之諸王三十餘人,皆受封爵。周主與齊君臣飲酒,令溫公起舞。高延宗悲不自持,屢欲仰藥,其傅婢禁止之。
周主以李德林為內史上士,
〔後周之制,內史屬春官,中大夫五命,下大夫四命,上士三命。〕
自是詔誥格式及用山東人物,並以委之。帝從容謂群臣曰:「我常日唯聞李德林名,復見其為齊朝作詔書移檄,
〔從,七容翻。復,扶又翻。為,于偽翻。朝,直遙翻。〕
正謂是天上人;豈言今日得其驅使。」神武公紇豆陵毅對曰:
〔神武郡公。後魏置神武郡於神武川,隋為神武縣,屬馬邑郡。紇豆陵毅,本姓寶。唐宰相世系表曰:竇本竇融之後,以竇武之難,亡入鮮卑拓跋部,使居南境,號沒鹿回部,世為部大人。及勤,後魏穆帝命為紇豆陵氏。至會孫巖,從孝文帝徙各陽,遂為河南洛陽人,復為竇氏。宇文復代北舊姓,又復為紇豆陵氏。〕
「臣聞麒麟鳳皇,為王者瑞,可以德感,不可力致。麒麟鳳皇,得之無用,豈如德林,為瑞且有用哉!」帝大笑曰:「誠如公言。」
6己巳,周主享太廟。
7五月,丁丑,周以譙王儉為大冢宰。庚辰,以杞公亮為大司徒,鄭公達奚辰為大宗伯,梁公侯莫陳芮為大司馬,應公獨孤永業為大司寇,鄭公韋孝寬大司徒,鄭公達奚震為大宗伯,梁公侯莫陳內為大司馬,應公獨孤永業為大司寇,鄴公韋孝寬為大司空。
己丑,周主祭方丘。
〔周制:方丘在國陰六里之郊,以其先炎帝神農氏配。〕
詔以:「路寢會義、崇信、含仁、雲和、思齊諸殿,皆晉公護專政時所為,事窮壯麗,有喻清廟,
〔清廟者,倣周祀文王之廟而為之也。毛傳曰:清廟者,祭有清明之德者之宮也。〕
悉可毀撤。彫斲之物,並賜貧民。繕造之宜,務從卑朴。」又
【章:十二行本「又」上有「戊戌」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詔:「并、鄴諸堂殿壯麗者準此。」
〔并、鄴諸堂殿,齊氏所營也。〕
臣光曰:周高祖可謂善處勝矣!
〔處,昌呂翻。〕
他人勝則益,奢高祖勝而愈儉。
8六月,丁卯,周主東巡。秋,七月,丙戌,幸洛州。
〔洛州治洛陽。〕
八月,壬寅,議定權衡度量,頒之於四方。
〔量,音亮。〕
初,魏虜西涼之人,
〔西涼,謂河西。自江渠氏據河西,稱涼王;宋文帝元嘉十六年,魏太武帝擊而虜之。〕
沒為隸戶,齊氏因之,仍供廝役。
〔廝,息移翻養也,役也,使也,賤也。蘇林曰:廝,取者薪者也。韋昭曰:析薪曰:廝。今或讀從詵入聲。〕
周主滅齊,欲施寬惠,詔曰:「罪不及嗣,古有定科。
〔書大禹謨:皋陶曰:「罰不及嗣。」孔傳云:父子罪不相及。〕
雜役之徒,獨異常憲,
〔憲,法也。〕
一從罪配,百代不免,罰既無窮,刑何以措!凡諸雜戶,悉放為民。」自是無復雜戶。
甲子,鄭州獲九尾孤,
〔此時鄭州蓋猶在長社。〕
已死,獻其骨。周主曰:「瑞應之來,必彰有德。若五品時敘,四海和平,乃能致此。
〔此稽瑞應圖而言也。孔氏書傳:五品,謂五常。〕
今無其時,恐非實錄。」命焚之。
九月,戊寅,周制:「人庶人已上,唯聽衣綢、綿綢、絲布、圓綾、紗、絹、綃、葛、布等九種,
〔衣,於既翻。綢,與紬同,直由翻,大絲繒也。綿綢,紡綿為之,今淮人能織綿紬,緊厚,耐久服。絲布,以絲裨布縷織之,今謂之兼絲布。圓綾,土綾也,亦謂之絹花。紗,方目紗也。絹,吉掾翻,縑也,細絲繒。綃,相邀翻,生絲繒。葛,葛越,宜夏服。布,緝麻若為之。種,章勇翻。〕
餘悉禁之。朝祭之服,不拘此制。」
〔朝,直遙翻。〕
冬,十月,戊申,周主如鄴。
9上聞周人滅齊,欲爭徐、兗,
〔此言禹迹徐、兗二州之地。禹貢曰:海岱及淮惟徐州,濟河惟兗州。周之九州,青州得沂、泗、淮三水,兗州得大野,無復徐州矣。今之徐州,春秋宋也,左傳圍宋彭城是也。秦屬泗水郡;漢屬沛郡,後分立楚國,後置徐州。自是之後,徐州專治彭城矣。〕
詔南兗州刺史、司空吳明徹督諸軍伐之,以其世子戎昭、將軍惠覺攝行州事。明徹軍至呂梁,周徐州總管梁士彥帥眾拒戰,
〔帥,讀曰率。〕
戊午,明徹擊破之。士彥嬰城自守,明徹圍之。
帝銳意以為河南指麾可定。中書通事舍人蔡景歷諫曰:「師老將驕,不宜過窮遠略。」
〔魏黃初中,中書置通事郎,晉初置舍人、通事,江令舍人通事謂之通事舍人,掌呈奏案,又掌詔命。陳氏得國,國之政事並由中書省,有中書舍人五人,分掌二十一局事,各當尚書諸曹,並為上司,總國內機要,尚書唯聽受而已。將,即亮翻。〕
帝怒,以為沮眾,
〔沮,在呂翻。〕
出為豫章內史。未行,有飛章劾景歷在省贓汙狼籍,坐免官,削爵土。
〔飛者,不知其所自來也,蓋出上意。劾,戶概翻,又音戶得翻。〕
10周改葬德皇帝於冀州,
〔宇文肱者,宇文泰之父也,從鮮于脩禮攻定州,戰死于唐河。武成初,追諡德皇帝。其地在齊,未得改葬。平齊之後,乃得改葬於冀州。〕
周主服縗,
〔縗,倉回翻。〕
哭於太極殿;百官素服
11周人誣溫公高緯與宜州刺史穆提婆謀反,并其宗族皆賜死。眾人多自陳無之, 高延宗獨攘袂泣而不言,以椒塞口而死。
〔塞,悉則翻。〕
唯緯弟仁英以清狂,仁雅以瘖疾得免,
〔漢張敞奏言,「昌邑王賀清狂不惠。」蘇林曰:凡狂者陰陽脈盡 濁,今此人不狂似狂,故言清狂。或曰:色理清徐而心不慧,故曰清狂。清狂,如今白癡也。瘖,於今翻,糦也。〕
徒於蜀。其餘親屬,不殺者散配西土,
〔西土, 謂長安西邊州郡。〕
皆死於邊裔。
周主以高湝妻盧氏賜其將斛斯徵。
〔湝,戶皆翻,又音皆。將,即亮翻;下同。〕
盧氏蓬首垢面,長齋,不言笑。徵放之,乃為尼。
〔盧氏,山東高門,史言其能守節。長齋者,依佛教茹蔬素,不食葷肉。尼,女夷翻,女僧。〕
齊后、妃貧者,至以賣燭為業。
12十一月,壬申,周主皇子衍
【嚴:「衍」改「克」。】
為道王,
〔道,古國名,春秋有江、黃、道、鲩。「皇子」,當作「皇孫」。衍,周太子之長子。此有可疑者,後註屢之。通鑑一百七十一卷太建五年六月,書周皇孫衍生。〕
兌為蔡王。
13癸酉,周遣上大將軍王軌將兵救徐州。
14初,周人敗齊師於晉州,乘勝逐北,齊人所棄甲仗,未暇收斂;
〔事見上卷八年。敗,補邁翻。〕
稽胡乘間竊出,
〔間,古莧翻。〕
並盜而有之。仍立劉蠡升之孫沒鐸為主,
〔劉蠡升為高歡所滅,見一百五十七卷梁武帝大同元年。〕
號聖武皇帝,改元石平。
周人既克關東,
〔謂克齊也。〕
將討稽胡,議欲窮其巢穴。齊主憲曰:「步落稽種類既,
〔種,章勇翻。〕
又山谷險絕,王師一舉,未可盡除。且當翦其魁首,餘加慰撫。」周主從之,以憲為行軍元帥,督諸軍討之。
〔行軍元帥始此。帥,所類翻。〕
至馬邑,分道俱進。沒鐸分遣其黨天柱守河東,穆支守河西,據險以拒之。
〔此西河離石之河東、河西也。〕
憲命譙王儉擊天柱,滕王逌擊穆支,
〔逌,以周翻。〕
並破之,斬首萬餘級。趙王招擊沒鐸,禽之,餘眾皆降。
〔降,戶江翻。〕
15周詔:「自永熙三年以來,東土之民掠為奴婢,
〔後魏孝武帝永熙三年西入關,自是宇文氏、高氏交兵,互相侵掠,得其民口,各以為奴婢。〕
及克江陵之日,良人沒為奴婢者,
〔梁世祖承聖三年,江陵破,事見一百六十五卷。〕
並於為良。」又詔:「後宮唯置妃二人,世婦三人,御妻三人,此外皆減之。」
周主性節儉,常服布袍,寢布被,後宮不過十餘人;每行兵,親在行陳,
〔行陳,上戶剛翻,下讀曰陣。〕
步涉山谷,人所不堪;撫將士有恩,而明察果斷,
〔斷,丁亂翻。〕
用法嚴峻。由是將士畏威而樂為之死。
〔將,即亮翻。樂,音洛。為,于偽翻。〕
16己亥晦,日有食之。
17周初行刑書要制:群盜贓一匹,及止、長隱五丁、若地頃以上,皆死。
〔隋因周制,制人五家為保,保有長;保五為閭,閭四為族,皆有正。畿外置里正,比閭正;黨長,比族正;以相檢察,所謂正、長也。百畝為頃。長,知兩翻。〕
18十二月,戊申,新作東宮成,太子徙居之。
19庚申,周主如并州,徙并州軍民四萬戶於關中。戊辰,廢并州宮及六府。
〔是年春,周置并州宮及六府。〕
20高寶寧自黃龍上表勸進於高紹義,
〔黃龍,即和龍,今之黃龍府。上,時掌翻。〕
紹義遂稱皇帝,改元武平,以寶寧為丞相。突厥佗鉢可汗舉兵助之。
〔可,從刊入聲。汗,音寒。〕
十年(戊戌、五七八)
1春,正月,壬午,周主幸鄴;辛卯,幸懷州;
〔懷州,治河內郡野王。自此以後,周、陳之君,書「如」、書「幸」,雜出其間,未悉義例所安。〕
癸巳,幸洛州。置懷州宮。
2二月,甲辰,周譙孝王儉卒。
〔卒,子恤翻。〕
4吳明徹圍周彭城,環列舟艦於城下,攻之甚急。艦,戶黯翻。〕王軌引兵輕行,據淮口,
〔淮口,清水入淮之口,即清口也。〕
結長圍,以鐵鎖買車輪數百,沈之清水,
〔沈,持林翻。酈道元曰:清水,即泗水之別名。〕
以遏陳船歸路;軍中忷懼。
〔忷,許勇翻。〕
譙州刺史蕭摩訶言於明徹曰:「聞王軌始鎮下流,其兩端築城,今尚未立,公若見遣擊之,彼必不敢相拒。水路未斷,賊勢王堅;彼城若立,則吾屬心為虜矣。」明徹奮髯曰:「搴旗陷陳,將軍事也;長算遠略,老夫事也。」摩訶失色而退。
〔史言明徹驕而愎諫以致敗。髯,而占翻。搴,起虔翻,拔取也。陳,讀曰陣。〕
一旬之間,水路遂斷。
周兵益至,諸將議破堰拔軍,以舫載馬而去,馬主裴子烈曰:「若破堰下船,船必傾倒,不如先遣馬出。」
〔考異曰:南史作「馬明主」,今從陳書。馬主,馬軍 主也。堰,於建翻。舫,府妄翻,並兩船也。倒,都皓翻。〕
時明徹苦背疾甚篤,蕭摩訶復請曰:「今求戰不得,進退無路。若潛軍突圍,未足為恥。願公帥步卒、乘馬轝徐行,摩訶領鐵騎數千驅馳前後,必當使公穴達京邑。」
〔京邑,謂建康。觀摩訶此言,亦知軍退後周師繼至,必不能守淮南。復,扶又翻。帥,讀曰率。轝,考字書皆無此字,唯類篇有之,音羊茹切,舁車也。今言乘馬轝,則當讀與輿字同,從平聲。騎,奇寄翻;下同。〕
明徹曰:「弟之此策,乃良圖也。然步軍既多,吾為總督,必須身居其後,相帥兼行。
〔帥,讀曰率;下同。〕
弟馬軍宜速,在前,不可遲緩。」摩訶因帥馬軍夜發。甲子,明徹決堰,乘水勢退,冀以入淮。至清口,水勢漸微舟艦並礙車輪,不復得過。王軌引兵圍而蹙之,眾潰。明徹為周人所執,將士三萬并器械輜重皆沒於周。
〔將,即亮翻。重,直用翻。〕
蕭摩訶以精騎八十居前突圍,眾騎繼之,
〔騎,奇寄翻。〕
比旦,達淮南,
〔淮水南岸也。比,必寐翻。〕
與將軍任忠、周羅黄獨全軍得還。
〔任,音壬。還,音旋,又如字。〕
初,帝謀取彭、汴,以問五兵尚書毛喜,
〔彭、汴,謂彭城、汴水之地。五兵尚書,以掌中兵、外兵、別兵、都兵、騎兵名官。〕
對曰:「淮左新平,邊民未輯。周氏始吞齊國,難與爭鋒。且棄舟懢之工,
〔懢,與楫同。〕
踐車騎之地,
〔徐、兗之地四平,車騎便於馳突。踐,慈演翻。騎,奇寄翻。〕
去長就短,非吳人所便。臣愚以為不若安民保境,寢兵結好,
〔好,呼到翻。〕
斯久長之術也。」及明徹敗,帝謂喜曰:「卿謂喜曰:言驗於今矣。」即日,召蔡景歷,復以為征南諮議參軍。
〔以其言驗也。〕
周主封吳明徹為懷德公,
〔懷德郡公。五代志:巴東郡武寧縣,後周置南都郡源陽縣,尋改郡曰懷德,縣曰武寧。〕
位大將軍。
〔其朝列於大將軍,無職事也。〕
明徹憂憤而卒。
〔卒,子恤翻。〕
5乙丑,周以越王盛為大冢宰。
6三月,戊辰,周於蒲州置宮,
〔五代志:河東郡,後魏曰秦州;後周改蒲州,因蒲坂似名州也。〕
廢同州及長春二宮。
〔同州治馮翊。宇文泰輔魏,多居同州,其後受魏禪,遂以同州置別宮。長春宮在朝邑,馮翊之屬縣也。是宮蓋亦宇文所置。〕
7甲戌,周主初服常冠,以皁紗全褔向後襆髮,仍裁為四腳。
〔今之揺頭始此,制微有不同耳。杜佑曰:「後漢末,王公卿士以幅巾為雅,用全幅皁而向後襆髮,謂之頭巾,俗人因號為揺髮,謂之頭巾,俗人因號為揺頭。後周武帝因裁幅巾為四腳。襆,與揺同,房玉翻。皁,才早翻。〕
8丙子,命中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淳于量為大 都督,
〔陳制:中軍大將軍,品第二,秩中二千石。開府儀同三司,品第一,其秩則萬石矣。〕
總水陸諸軍事,鎮西將軍孫瑒都督荊、郢諸軍,
〔瑒,雉杏翻,又音 暢。〕
平北將軍樊毅都督清口上至荊山緣淮諸軍,寧遠將軍任忠都督壽陽、新蔡、霍州諸軍,以備周。
〔寧遠將軍,梁置;陳制,擬官品第五。此新蔡在化陽郡界。 五代志:梁置平高、新蔡、新城三郡於殷城;後齊置新蔡郡於固始,二縣皆屬弋陽。任,音壬。〕
9乙酉,大赦。
10壬辰,周改元宣政。
11夏,四月,庚申,突厥寇周幽州,殺掠吏民。
〔厥,九勿翻。〕
12戊午,樊毅遣軍渡淮北,對清口築城。壬戌,清口城不守。
13五月,己丑,周高祖帥諸軍伐突厥,
〔周主以是役殂於軍中,故書其廟號。帥,讀曰率。〕
遣柱國原公姬願、
〔原,古國名。〕
東平公神舉等將兵五道俱入。
〔將,即亮翻,又音如字,領也。〕
癸巳,帝不豫,留止雲陽宮;
〔五代志:京兆郡雲陽縣,後周置雲陽郡。蓋亦置別宮於此。〕
丙申,詔停諸軍驛。召宗師宇文孝伯赴行在所,
〔後周置宗師之官,蓋掌諸宗室。杜佑曰:宗師屬天官,中大夫也,五命;小宗師,下大夫,四命。宇文孝伯寺留長安,故驛召之。天子所至為行在所。〕
帝執其手曰:「吾自量必無濟理,
〔量,音良。〕
後事付君。」是夜,授孝伯司衛上大夫,總宿衛兵。
〔後周之制,凡上大夫,皆六命。〕
又令馳驛入京鎮守,以備非常。六月,丁酉朔,帝疾甚,還長安;是夕殂,年三十六。
〔還,從宣翻,又音始字。殂,祚乎翻。〕
戊戌,太子即位。尊皇后阿史那氏為皇太后。
〔阿史那氏,天和三年娶于突厥者也。〕
宣帝初立,即逞奢欲。大行在殯,曾無戚容,
〔在戚而有嘉容,魯昭公所以不終也。〕
捫其杖痕,大罵曰:「死晚矣!」
〔捫,以手撫摸也。杖良,為太子時受之良。〕
閱視高祖宮人,逼為淫欲。
〔周武帝未祔廟而書高祖者,史筆也。〕
超拜吏部下大夫鄭譯為開府儀同大將軍、內史中大夫,魏以朝政。
〔鄭譯有寵,事始上卷八年。朝,直遙翻。〕
己未,葬武皇帝於孝陵,廟號高祖。既葬,詔內外公除帝及六宮,皆議即吉。京兆郡丞樂運上疏,以為「葬期既促,事訖即除,太為汲汲。」帝不從。
〔樂運擢京兆郡丞,見一百七十一卷五年。自丁酉至己未二十三日而葬,太速矣。上,時掌翻。〕
帝以齊煬王憲屬尊望重,忌之。
〔齊王於周主,叔父也,屬尊。出將入相,著功名,其望重。諡法:好內遠禮曰煬。憲豈有是哉﹖周主殺之而加以惡諡耳。煬,余亮翻。〕
謂宇文孝伯曰:「公能為朕圖齊王,
〔為,于偽翻。〕
當以其官相授。」孝伯叩頭曰:「先帝遺詔,不許濫誅骨肉。齊王,陛下之叔父,功高德茂,社稷重臣。陛下若無故害之,
【章:十二行本「之」下有「臣又順旨曲從」六字;乙十一行本同;孔釭同;張校同;退齋校同。】
則臣為不忠之臣,陛下為不孝之子矣。」帝不懌,由是疏之。乃與開府儀同大將軍于智、鄭譯等密謀之,使智就宅候憲,因告憲有異謀。
甲子,帝遣宇文孝伯語憲,
〔語,牛倨翻。〕
欲以憲為太師,
〔太師,三師之首。〕
憲辭讓。又使孝伯召憲,曰:「晚與諸王俱入。」既至殿,憲獨被引進。
〔被,皮義翻。〕
帝先伏壯士於別室,至,即執之。憲自辯理,帝使于智證憲,憲目光如炬,與智相質。
〔質,證也,驗也。〕
或謂憲曰:「以王今日事勢,何用多言!」憲曰:「死生有命,寧,復圖存!
〔復,扶又翻。〕
但老母在堂,恐留茲恨耳!」
〔言既誣以異謀,恐罪及其母也。〕
因擲笏於地。遂縊之。
〔縊,於賜翻,經也,絞也。〕
帝召憲僚屬,使證成憲罪。參軍勃海李綱,誓之以死,終無橈辭。
〔橈,奴教翻,曲也。〕
有司以露車載憲尸而山,
〔車無帷蓋曰露車。〕
故吏皆散,唯李綱撫棺號慟,躬,自瘞之,
〔綱在憲府,先此未有聞焉,而能臨難,盡節於所事;隋、唐之間,汔能自持,有以也夫!號,戶刀翻。瘞,於計翻。〕
哭拜而去。
又殺上大將軍王與,上開府儀同大將軍獨孤熊,開府儀同大將軍豆盧紹,
〔隋書曰:豆盧,本姓慕容,燕北地王精之後,中山敗,歸魏。北人謂歸義為豆盧,因氏焉。〕
皆素與憲親善者也。帝既誅憲而無名,
〔無罪以君之為無名;古所謂無名之師,亦言無名之師,亦言無罪而加之兵也。〕
乃云與興等謀反,時人謂之「伴死」。
〔伴,蒲旱翻。〕
以于智為柱國,封齊公,以賞之。
14閏月,乙亥,周主立妃楊氏為皇后。
〔楊,堅之女也。〕
15辛巳,周以趙王招為太師,陳王純為太傅。
16齊范陽王紹義聞周高祖殂,以為得以天助。幽州人盧昌期,起兵據范陽,
〔五代志:幽州治薊城涿縣,舊置范陽郡。〕
迎紹義紹義引突厥兵赴之。周遣柱國東平公神舉將兵討昌期。
〔將,即亮翻。〕
紹義聞幽州總管出兵在外,欲乘虛襲薊,
〔薊,音計。〕
神舉遣大將軍宇文恩將四千人救之,半為紹義所殺。會神舉克范陽,擒昌期,紹義聞之,素衣舉哀,還入突厥。高寶寧帥夷、夏數萬騎救范陽,
〔還,從宣翻,又音如字。厥,九勿翻。〕
帥,讀曰率。夏,刀雅翻。騎,奇寄翻。〕至潞水,
〔水經註:鮑丘水出禦夷北塞中,俗謂之大榆河,南過潞縣為潞水。〕
聞昌期死,還,據和龍。
17秋,七月,周主享太廟;丙午,祀圜丘。
〔按五代志:周祭圜丘及南郊,並正月上辛;今用七月丙午,非舊制。〕
18庚戌,周以小宗伯斛斯徵為大宗伯。壬戌,以亳州總管楊堅為上柱國、大司馬。
〔五代志:譙郡,後魏置南兗州,後周置總管府,後改曰亳州。亳,旁各翻。〕
19癸亥,周主尊所生母李氏為帝太后。
〔嫡母阿史那氏既尊為皇太后,又尊生母為帝太后。〕
20八月,丙寅,周主祀西郊;
〔五代志:後周五郊壇,其崇及去國如其行之數,其方俱百二十步,仕壝皆半之。〕
壬申,如同州。以大司徒杞公亮為安州總管,上柱國長孫覽為大司徒,楊公王誼為大司空。
〔長,知兩翻。〕
兩戌,以永
【章:十二行本「永」上有「柱國」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昌公椿為大司寇。
21九月,乙巳,立方明壇於婁湖。戊申,以揚州刺史始興王叔陵為王官,臨盟百官。
〔周禮:司盟掌盟載之法,凡邦國有疑、會同,則掌其盟約之載,北面詔明神,既盟則貳之。鄭玄註曰:有疑,不協也。明神,神之明察者,謂日月山川也。覲禮加方明于壇上,所以依之也。詔之者,讀其載書以告之也。貳 之者,寫其副當以授六官。陳祥道曰:諸侯覲于天子,為宮方三百步,四門,壇十有二尋,深四尺,加方明于其上。覲禮方明者,木也,方四尺,設六色:東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玄,下黃。設六玉:上圭,下璧,南方璋,西方琥,東方圭,北方璜。鄭氏曰:方明者,上下四方神明之象也。會同而盟,明神監之。六色,象其神。六玉以禮之,上宜以蒼璧,下宜以黃琮,而 不以者,則上下之神非天地之至貴者也。設玉者,刻其木以著之。王官伯者,古者天子盟諸侯,使天子之老麘之。如春秋踐土之盟,王子虎盟諸侯于王庭,是之謂王官伯。時彭城喪師,陳入通國上下搖心,故為是盟。〕
22庚戌,周主封其弟元為荊王。
23周主詔:「諸應拜者,皆以三拜成禮。」
〔三拜成禮,用夷禮也。〕
24甲寅,上幸婁湖誓眾。乙卯,分遣大使以盟誓班下四方,上下相警戒。
〔使,疏吏翻。班下,戶嫁翻。班,布也。〕
25冬,周
【章:十二行本「周」上有「十月癸酉」四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主還長安。以大司空王誼為襄州總管。
〔五代志:襄陽郡,江左僑置雍州,西魏改曰襄州。〕
26戊子,以尚書左僕射陸繕為尚書僕射。
27十一月,突厥寇周邊,圍酒泉,殺掠吏民。
〔五代志:張掖郡福祿縣,舊置酒泉郡。〕
28十二月,甲子,周以畢王賢為大司空。
29己丑,周以河陽總管滕王逌為行軍元帥,帥眾入寇。
〔逌,音由。元帥,所類翻。帥眾之帥,讀曰率。〕
十一年(己亥、五七九)
1春,正月,癸巳,周主受朝於露門,
〔「露門」,當作「路門」。路,大也,蓋周之外朝也。程泰之作雍,錄,以唐大明宮丹鳳門、太極宮承天門皆為唐之外朝,蓋識此意。朝,直遙翻。〕
始與群臣服漢、魏衣冠;
〔以此知後周之君臣,前此蓋胡服也。〕
大赦,改元大成。置四輔官:以大冢宰越王盛為大前疑,相州總管蜀公尉遲迥為大右弼,申公李穆為大左輔,大司馬隨公楊堅為大後承。
〔尉,紆勿翻。記文王世子,虞、夏、商、周有師保,有疑丞,設四輔及三公,周主倣此以置官。〕
周主之初立也,以高祖刑書要制為太重而除之,
〔周行刑書要制見上九年。〕
又數行赦宥。
〔數,所角翻;下同。〕
京兆郡丞樂運上疏,
〔上,時掌翻。〕
以為:「虞書所稱『眚災肆赦』,
〔眚,所景翻。〕
謂過誤為害,當緩赦之;呂刑云:『五刑之疑有赦,』謂刑疑從罰,罰疑從免也。謹尋經典,未有有罪無輕重,溥天大赦之文。大尊豈可數施非常之惠,以肆姦宄之惡乎!」
〔大尊,猶言至尊也。〕
帝不納。既而民輕犯法,又自以奔淫多過失,惡人規諫,
〔惡,烏路翻。〕
欲為威虐,攝服群下。
〔攝,之涉翻。〕
乃更為刑經聖制,
〔考異曰:周帝紀,行刑經聖制在八月。按隋元巖傳,樂運之諫,因巖納說得免,及王軌之死,巖遂廢于家。今運書已有「更嚴前制」之語,然則行刑經在軌死前也。〕
用法益深,大醮於正武殿,告天而行之。
〔五代志:道家齋法:夜中於星辰之下,陳設酒脯、単餌、幣物,歷祀天皇、太一、祀五星、列宿。為書,燒番陳讀,云奏上天曹,名之為醮。醮,子肖翻。〕
密令左右伺察群臣,
〔伺,相吏翻。〕
小有過失,輒行誅譴。
又,居喪纔踰年,輒恣聲樂,魚龍百戲,常陳殿前,
〔五代志:齊武平中,有魚龍爛漫、俳優朱儒、山車、巨象、拔井、種瓜、殺馬、剝驢等奇怪異端,百有餘物,名為百戲。時鄭譯有寵於周主,徵齊散樂,並會京師為之,蓋秦角抵之流也。〕
累日繼夜,不知休息;多聚美以實後宮,增置位號,不可詳錄;遊宴沈湎,或旬日不出,
〔沈,持林翻。湎,彌兗翻。毛晃曰:沈湎,飲酒齊其色。韓詩:飲酒閉門不出客曰湎。〕
群臣請事者,皆因宦者奏之。於是樂運輿櫬詣朝堂,陳帝八失:櫬,初覲翻,空棺。朝,直遙翻;下同。〕其一,以為「大尊比來事多獨斷,
〔比,毗至翻。斷,丁亂翻。〕
不參諸宰輔,與眾共之。」其二,「搜美女以實後宮,儀同以上女不許輒嫁,貴賤同怨。」其三,「大尊一入後宮,數日不出,所須聞奏,多附宦官。」其四,「下詔寬刑,未及半年,更嚴前制。」其五,「高祖斲雕為朴,崩未踰年,而遽窮奢麗。」其六,「傜賦下民,以奉俳優角抵。」其七,「上書字誤者,即治其罪,
〔上,時掌翻。治,直之翻。〕
杜獻書之路。」其八,「玄象垂誡,不能諮諏善道,
〔玄象天象也。日月星辰,在天成象。,諏,子于翻,又子侯翻。〕
脩布德政。」「若不革茲八事,臣見周廟不血食矣。」
〔犧牲之薦為血食。〕
帝大怒,將殺之。朝臣恐懼,莫有救者。內史中大夫洛陽元巖歎曰;「臧洪同死,人猶願之,
〔陳容願與臧洪同死,事見六十卷漢獻帝興平三年。〕
況比干乎!
〔以樂運忠諫況之比干。〕
若樂運不免,吾將與之俱斃。」乃詣閤請見,
〔見,賢遍翻。〕
曰:「槳運不顧其死,欲以求名。陛下不如勞而遣之,
〔勞,力到翻。〕
以廣聖度。」帝頗感悟。明日,召運,謂曰:「朕昨夜思卿所奏,實為忠臣。」賜御食而罷之。
2癸卯,周主皇子闡為魯王。
〔按李延壽北史:靜帝諱衍,後改名闡。觀此,則九年周主皇子衍為道王,自是高祖之子邪﹖〕
甲辰,周主東巡;
【章:十二行本「巡」下有「丙午」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以許公宇文善為大宗作。戊午,周主至洛陽;立魯王闡為皇太子。
〔闡,昌善翻。〕
3二月,癸亥,上耕藉田。
〔藉,在亦翻。〕
4周下詔,以洛陽為東京;發山東諸州兵治洛陽宮,
〔治,直之翻。〕
常役四萬人。徙相州六府於洛陽。
〔周置相州六府,見上九年。相,息亮翻。〕
5周徐州總管王軌,聞鄭譯用事,自知及禍,謂所親曰:「吾昔在先朝,實申社稷至計。今日之事,斷可知矣。
〔朝,直遙翻。斷,丁亂翻。〕
此州控帶淮南,鄰近強寇,欲為身計,易如反掌。
〔強寇,謂陳。易,以豉翻。〕
但忠義之節,不可虧違,況荷先帝厚恩,
〔荷,下可翻。〕
豈可以獲罪嗣主,遽忘之邪!
〔邪,音耶。〕
正可於此待死,冀千載之後,知吾此心耳!」
〔載,作亥翻。〕
周主從容問譯曰:「我腳杖良,誰所為也﹖」對曰:「事由烏丸軌。」
〔受杖事見上卷八年。王軌蓋賜姓烏丸氏,故稱之。從,千容翻。〕
宇文孝伯因言軌捋須事。
〔宇文孝伯何為出此言也!欲自求免死邪﹖然終於不免也。捋須事見同上。〕
帝使內史杜慶信就州殺軌,元巖不肯署詔。御正中大夫顏之儀切諫,
〔武成元年,置御正四人。〕
帝不聽,巖進繼之,脫巾頓顙,三拜三進。
〔顙,蘇朗翻,額也。〕
帝曰:「汝欲黨烏丸軌邪﹖」巖曰:「臣非黨軌,正恐濫誅失天下之望。」帝怒,使閹豎搏其面。
〔搏,手擊也。〕
軌遂死,巖亦廢于家。遠近知與不知,皆為軌流涕。
〔為,于偽翻。〕
之儀,之推之弟也。
〔顏之推先仕於齊,齊亡入周。〕
周主之為太子也,上柱國尉遲運為宮正,
〔此太子宮正也。尉,紆勿翻。〕
數進諫,不用;
〔數,所角翻。〕
又與王軌、宇文孝伯、宇文神舉皆為高祖所親待,太子疑其同毀己。及軌死,運懼,私謂孝伯曰:「吾徒必不免禍,為之柰何﹖」孝伯曰:「今堂上有老母,地下有武帝,
〔武帝,即高祖也。〕
為臣為子,知欲何之!
〔之,往也。〕
且委質事人,本狥名義;諫而不入,死焉可逃!
〔質,如字。焉,於乾翻。〕
足下若為身計,宜且遠之。」
〔遠,于願翻。〕
於是運求出為秦州總舌。
〔天水郡,舊秦州。〕
他日,帝託以齊王憲事讓孝伯曰:「公知六王謀反,何以不言﹖」對曰:「臣知齊王忠於社稷,為群小所譖,言必不用,所以不言。且先帝付囑微臣,
〔囑,之欲翻,託也。〕
唯令輔導陛下。今諫而不從,實負顧託。以此為罪,是所甘心。」帝大慙,俛首不語,
〔令,力丁翻。俛,音免。〕
命將出,賜死于家。
〔將,引也,領也。〕
時宇文神舉為并州刺史,帝遣使就州酖殺之。
〔使,疏吏翻。〕
尉遲運至秦州,亦以憂死。
6周罷南伐諸軍。
7突厥佗鉢可汗請和於周,
〔厥,九勿翻。可,從刊入聲。汗,音寒。〕
周主以趙王招女為千金公主,妻之,
〔妻,七細翻。〕
8辛巳,周宣帝傳位於太子闡,大赦,改元大象,自稱天元皇帝,所居稱「天臺」,冕二十四旒,車服旂鼓皆倍於前王之數。皇帝稱正陽宮,置納言、御正、諸衛等官,
〔保定四年,改宗伯為納言。此納言似隋官之納言,為門下省長官。諸衛等官,左,右宮伯、小宮伯、左,右中侍、左,右侍、左,右前侍、左,右後侍、左,右騎侍、左,右宗侍、左,右庶侍、左,右勳侍、左,右武伯、小武伯、左,右旅賁、左,右射聲、左,右驍騎、左,右羽林、左,右游擊也。〕
皆準天臺。尊皇太后為天元皇太后。
天元既傳位,驕侈彌甚,務自尊大,無所顧憚,國之儀典,率情變更。
〔更,工衡翻。〕
每對臣下自稱為天,用樽、彝、珪、瓚以飲食。
〔周禮有六尊、六彝,尊有罍而彝有舟。鄭玄曰:彝,亦尊也。鬱鬯日彝。彝,法也,言為尊之法。鄭眾曰:於圭頭為器,可以挹鬯祼祭,謂之瓚。瓚,藏旱翻。〕
令群臣朝天臺者,致齋三日,清身一日。
〔朝,直遙翻。〕
既自比上帝,不欲群臣同己,常自帶綬,冠通天冠,加金附蟬,顧見侍臣弁上有金蟬及王公有綬者,並令去之。
〔五代志:古者君臣佩玉,綬者所以貫佩相承受也。又上下施韍,如蔽膝。五霸之後,戰兵不息,佩非兵器,韍非戰儀,於是解去佩、韍,留其繫襚而已。韍、佩既廢,秦乃以采組連結於襚,又謂之綬。周制:皇帝組綬,以蒼,以青,以朱,以黃,以白,以玄,以纁,以紅,以紫,以緅,以碧,以綠,十有二色。諸王及王云公九色,自黃以下;王公以下,以差降殺。通天冠,古制高九寸,正豎頂,少斜卻,乃直下鐵為卷梁,前有展筩,冠前加金博山述。加金附蟬者,乃侍中、常侍所冠武戒也。史皆言天元之率意自尊。綬,音受。冠通之冠,古玩翻。令,力丁翻。去,羌呂翻。〕
不聽人有「天」、「高」、「上」、「大」之稱,
〔稱,尺證翻。〕
官名有犯,皆改之。改姓高者為「姜」,齊太公之後,食采於高,因以為氏,本姜姓也,使改從本姓。〕九族稱高祖者為「長祖」。
〔長,知兩翻。〕
又令天下車皆以渾木為軜。
〔渾,戶本翻。〕
禁天下婦人不得施粉黛,
〔紛以傅面,黛以填額、畫眉。〕
自非宮人,皆黃眉墨妝。
每召侍臣論議,唯欲興造變革,未嘗言及政事。游戲無常,出入不節,羽儀仗衛,晨出夜還,
〔還,從宣翻,又音如字。〕
陪侍之官,皆不堪命。自公卿以下,常被楚撻。每捶人,皆以百二十為度,謂之「天杖」,
〔被,皮義翻;下同。捶,止橤翻。〕
其後又加至二百四十。宮人內職亦如之,后、妃、嬪、御,雖被寵幸,亦多杖背。於是內外恐怖,
〔怖,蒲布翻。〕
人不自安,皆求苟免,莫有固志,重足累息,
〔重足而立,屏氣積鬱而不敢息。重,直龍翻。累,力委翻。〕
以逮於終。
9戊子,周以越王盛為太保,尉遲迥為大前疑,代王達為大右弼。
辛卯,徙鄴城石經於洛陽。
〔尉,紆勿翻。漢靈帝時,蔡邕立石經於太學講堂前,一曰:立於鴻都門。魏正始中,又立古、篆、隸三字石經,高澄遷飲於鄴,周今復徙之洛陽。〕
詔:「河陽、幽、相、豫、亳、青、徐七總管,並受東京六府處分。」
〔相,息亮翻。處,昌呂翻。分,扶問翻。〕
三月,庚申,天元還長安,大陳軍伍,親擐甲冑,
〔擐,音宦。〕
人自青門,靜帝備法駕以從。
〔青門,漢長安城東出南來第三門也。門色青,故名青門。法駕,次於大駕。從,才用翻。〕
夏,四月,壬戌朔,立妃朱氏為天帝后。后,吳人,本出寒微,生靜帝,長於天元十餘歲,
〔長,知兩翻。〕
疏賤無寵,以靜帝故,特尊之。
乙巳,周主祠太廟。壬午,大醮於王武殿。
五月,
【章:十二行本「月」下有「幸亥」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同;張校同。】
以襄國郡為趙國,濟南郡為陳國,武當、安富二郡為越國,上黨郡為代國,新野郡為滕國,邑各萬戶;
〔食吧各有實士。〕
「安富」,當作「安福」。五代志:淅陽郡武當縣,舊置武當郡。又,安福郡。南陽郡之新野縣,舊日棘陽,置新野郡。濟,子禮翻。〕令趙王招、陳王純、越王盛、代王達、滕王逌並之國。
隨公楊堅私謂大將軍汝南公慶曰:「天元實無積德;視其相貌,壽亦不長。
〔相,息亮翻。〕
又,諸藩微弱,各令就國,曾無深根固本之計。羽翮既翦,何能及遠哉!」
〔觀楊堅此言,豈有篡心哉!然堅處猜虐之朝而發此言,其免者蓋幸也。〕
慶,神舉之弟也。
10突厥寇周并州。
〔厥,九勿翻。并,卑經翻。〕
六月,周發山東諸民脩長城。
〔脩齊所築長城也。齊築長城,見百六十六卷梁敬帝太平元年。〕
11秋,七月,庚寅,周以楊堅為大前疑,柱國司馬消難為大後承。
〔難,乃旦翻。〕
12辛卯,初用大貨六銖錢。五代志:梁武帝鑄錢,肉好周郭,文曰五銖;而又別鑄,除其肉郭,謂之女錢;二品並行。百姓或私以古錢交易,有直百五銖、五銖女錢、太平百錢、定平一百、五銖雉錢、五銖對文等號,輕重不一。天子品並行。百姓或私以古錢交易,有直百五銖、五銖女錢、太平百錢、定平一百、五銖對文等號,輕重不一。天子頻下詔書,非新鑄二種之錢,並不許用,而私用益甚。至普通中,乃議盡罷銅錢,更鑄鐵錢。人以鐵賤易得,並皆和鑄。大同已後,所在鐵錢如丘山。錢陌所在不等,至于末年,陌益少,以三十五為陌。陳初承喪亂之後,鐵錢不行。始,梁末又有兩柱錢柔鵝眼錢,兩柱重而鵝眼輕雜而用之,其價同。私家多鎔錢,又間以錫、鐵,兼以粟、帛為貨。至文帝天嘉五年,改鑄五銖,初出當鵝眼之十。至是又鑄大貨六銖,以一當五銖之十,後還當一,人皆不以為便。未幾,帝崩,遂廢六銖而行五銖。〕
13丙申,周納司馬消難女為正陽宮皇后。
〔靜帝后也。難,乃旦翻。〕
己酉,周尊天元帝太后李氏為天皇太后。壬子,改天元皇后朱氏為天皇后,立妃元氏為天右皇后,陳氏為天左皇后,凡四后去。元氏,開府儀同大將軍晟之女;
〔晟,成正翻。〕
陳,大將軍山提之女也。
〔陳山提,爾朱兆蒼頭也,見一百五十六卷梁武帝中大通五年。〕
八月,庚申,天元如同州。
14丁卯,上閱武於大壯觀。命都督任忠帥步騎十萬陳於玄武湖,都濬陳景帥樓艦五百出瓜步江,振旅而還。
〔觀,古玩翻。釋名:觀者,於上觀望。帥,讀曰率。騎,奇寄翻。陳,讀曰陣。樓艦,即樓船,兩面施重板,列戰洛,故謂之樓艦。艦,戶黯翻。,還音旋,又如字。帝自喪師於彭城,設近陳以耀武,所謂不足者示人有餘也。〕
15壬申,周天元還長安。甲戌,以陳山提、元晟並為上柱國。
〔二人者,皆后父也。晟,丞正翻。〕
豫章內史南康王方泰,在郡秩滿,縱火延燒邑居,因行暴掠,驅錄富人,徵求財賄。
〔錄,收也。〕
上閱武,方泰當從,
〔從,才用翻。〕
啟稱母疾不行,而微服往民間淫人妻,為州所錄。
〔州,謂揚州也。〕
又帥人仗抗拒,傷禁司,
〔仗,兵仗。禁司,當禁防姦非者。帥,讀曰率。〕
為大司所奏。上大怒,卜方泰獄,
〔下,戶嫁翻。〕
免官,削爵土,尋而復舊。
17壬午,周以上柱國畢王賢為太師,郇公韓業為大左輔。九月,乙卯,以酆王貞為大冢宰。以鄖公孝
【章:十二行本「孝」上有「韋」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寬為行軍元帥,
〔郇,音荀。酆,音豐。鄖,音云。帥,所類翻。〕
帥行軍總管杞公亮、郕公梁士彥寇淮南。
〔帥,讀曰率。〕
仍遣御正杜杲、禮部薛舒來聘。
18冬,十月,壬戌,周天元幸道會苑,大醮,以高祖配醮。初復佛像及天尊像,
〔周毀經像見上卷六年。〕
天元與二像俱南面坐,大陳雜戲,令長安士民縱觀。
〔令,力丁翻。〕
19甲戌,以尚書僕射陸繕為尚書左僕射。
20十一月,辛卯,大赦。
21周韋孝寬分遣杞公亮自安陸攻黃城,梁士彥攻廣陵。
〔分兩路進兵以攻淮南。此廣陵在新息。〕
甲午,士彥至肥口。
〔肥水入淮之口。〕
22乙未,周天元如溫湯。
〔即驪山溫湯,在驪山西北。十道志曰:溫泉有三所,其一處即皇堂石井,後周宇文護所造。〕
23戊戌,周軍進圍壽陽。
24周天元如同州。
25詔開府儀同三司、南兗州刺史淳于量為上流水軍都督,中領軍樊毅都督北討諸軍事,左衛將軍任忠都北討前軍事,前豐州刺史皋文奏帥步騎三千趣陽平郡。
〔五代志:建安郡,陳置豐州。江都郡安宜縣,梁置陽平郡。皋,姓,皋陶之後。左傳有越大夫皋如。帥,讀曰率;下同。騎,奇寄翻;下同。趣,七喻翻;下同。〕
26壬寅,周天元還長安。
27癸卯,任忠帥步騎七千趣秦郡;
〔趣,七喻翻。〕
丙午,仁威將軍魯廣達帥眾入淮;
〔梁置五德將軍,智、仁、勇、嚴;五威將軍,代舊征虜;五武將軍,代舊冠軍。〕
是日,樊毅將水軍二萬自東關入焦湖,
〔九域志:巢湖,亦謂之焦 湖。樊毅水軍欲自此湖向合肥。將,即亮翻,又音如字,領也。焦,子小翻。〕
武毅將軍蕭摩訶帥步騎趣歷陽。
〔武毅將軍亦梁置,下於五德二班。〕
戊申,韋孝寬 拔壽陽,杞公亮拔黃城,梁士彥拔廣陵;辛亥,又取霍州。
〔水經註:蕭齊主霍州,治灊縣天柱山。五代志:廬江郡霍山縣,梁置霍州。〕
癸丑,以揚州刺史始興王 叔陵為大都督,總水步眾軍。
28丁巳,周鑄永通萬國錢,一當千,與五行大布並行。
〔五代志:周令:五行大布與五鍾三品並用。〕
29十二月,戊午,周天元以災異屢見,舍仗衛;如天興宮。百官上表,勸復寢膳。
〔見,賢遍翻。舍,讀曰捨。上,時掌翻。〕
甲子,還宮,御正武殿,集百官及宮人、外命婦,
〔外命婦,五命以上官之寠也。〕
大列伎樂,
〔伎,渠綺翻。〕
初作乞寒胡戲。
〔杜佑曰:「乞寒者,本西國外藩之樂也。新唐書:康國之俗,十一月,鼓舞乞寒,以水交潑為樂,其戲流入中國。〕
30乙丑,南,北兗、晉三州
〔五代志不載北兗州所治。同安郡,梁置豫州,後改曰晉州,後齊改江州,陳復曰晉州。〕
及盱眙、山陽、陽平、馬頭、秦、歷陽、沛、 北譙、南梁等九郡民並自拔還江南。
〔考異曰:陳紀「九郡」作「九州」,蓋字誤。五代志:江都永福縣,舊曰沛;梁置涇城、東陽二郡及涇州,陳廢州,併二郡為沛郡。全淑縣,梁置北譙郡。南梁郡,自宋志有之,不知其實土所在;梁天監二年,馮道根以南梁太守戍阜陵,蓋自是為實土。〕
周又取譙、北徐州。
〔譙州治渦陽,在譙郡山桑縣。北徐州置於琅邪郡。〕
自是江北之地盡沒于周。
31周天元如洛陽,親御驛馬,日行三百里,四后及文武待衛數百人並乘馹以從。
〔馹,人質翻,亦驛馬也。從,才用翻。〕
仍令四后方駕齊驅,
〔方駕,並駕也。〕
或有先後,輒加譴責,人馬頓仆,相及於道。
32癸酉,遣平北將軍沈恪、電威將軍裴子烈鎮南徐州,開遠將軍徐道奴鎮柵口,
〔電威、開遠將軍,品並第七,秩六百石。柵口,柵江口。〕
前信州刺史楊寶安鎮白下。戊寅,以中領軍樊毅都督荊、郢、巴、武四州水陸諸軍事。
〔五代志:南郡公安縣,陳置荊州,江夏郡置郢州,巴陵郡置巴州,武陵郡置武州。〕
33己卯,周天元還長安。
34貞毅將軍汝南周法尚,
〔貞毅將軍,班五德將軍之下。〕
與長沙王叔堅不相能,叔堅譖之於上,云其欲反。上執其兄定州刺史法僧,
〔五代志:永安郡麻城縣,陳置定州。其地時已沒於周。〕
發兵將擊法尚。法尚奔周,周天元以為
【章:十二行本「為」下有「開府」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儀同大將軍、順州刺史,
〔五代志:漢東郡順義縣,西魏置順州。〕
上遣將軍樊猛濟江擊之。法尚遣部曲督韓朗詐降於猛,曰:「法尚部兵不願降北,
〔降,戶江翻。〕
人皆竊議,欲叛還。
〔還,從宣翻,又音如字。〕
若得軍來,自尚倒戈。」猛以為然,引兵急趨之。趨,七喻翻,又音如字。〕法尚陽為畏懼,自保江曲,
〔江曲,江水之曲。〕
戰而偽走,伏兵邀之,猛僅以身免,沒者幾八千人。
〔幾,居依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曹魏·昙谛
清·杨宾
(清)無名氏
清·金正音
汉·司马迁
宋·洪芻
宋·晁说之
清·孙承泽
明·田艺蘅
唐·李林甫
万籁声
(北齐)颜之推
宋·王尧臣
(梁)沈约
金·王吉昌
清·张志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