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七十三-資治通鑑 胡三省注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七十三
後唐紀二
〔起閼逢涒灘(甲申),盡旃蒙作噩(乙酉)十月,凡一年有奇。〕
莊宗光聖神閔孝皇帝中
同光二年(甲申、九二四)
1春,正月,甲辰,幽州奏契丹入寇,至瓦橋。
〔李存審奏也。〕
以天平軍節度使李嗣源為北面行營都招討使,陝州留後霍彥威副之,宣徽使李絕宏為監軍,將兵救幽州。
〔陝,失冉翻。監,古銜翻。將,即亮翻。〕
2孔謙復言於郭崇韜曰:「首座相公萬機事繁,居第且遠,
〔復,扶又翻。豆盧革時為首相,故稱之為首座相公。〕
租庸簿書多留滯,宜更圖之。」
〔請改用人為租庸使,孔謙意欲自得之也。更,工衡翻。〕
豆盧革嘗以手書便省庫錢數十萬,
〔今俗謂借錢為便錢,言借貸以便用也。時租庸錢皆入省庫。〕
謙以手書示崇韜,崇韜微以諷革。革懼,奏請崇韜專判租庸,崇韜固辭。上曰:「然則誰可者﹖」崇韜曰:「孔謙雖久典金穀,
〔自帝得魏博,孔謙即為支度務使。〕
若遽委大任,恐不謟物望,請復用張憲。」帝即命召之。謙彌失望。
〔謙自去年四月帝即位之初即望為租庸使,事見上卷。〕
3岐王聞帝入洛,內不自安,
〔聞帝自大梁入洛,懼移兵西伐也。〕
遣其子行軍司馬彰義節度使兼侍中繼曮入貢,
〔李繼曮以鳳翔行軍司馬領沍州節。〕
始上表稱臣。帝以其前朝耆舊,與太祖比肩,
〔前朝,謂唐僖、昭之朝。帝即位,追尊考晉王克用曰武皇帝,廟號太祖。上,時掌翻。朝,直遙翻;下同。〕
特加優禮,每賜詔但稱岐王而不名。庚戌,加繼曮中
【章:十二行本「中」上有「兼」字;乙十一行本同。】
書令,遣還。
〔曮,魚險翻。還,從宣翻,又如字。〕
4敕:「內官不應居外,應前朝內官及諸道監軍并私家先所畜者,不以貴賤,並遣詣闕。」
〔唐末誅宦官,其有逃逸者,散投外鎮及為私家所養。畜,旴玉翻。〕
時在上左右者已五百人,至是殆及千人,皆給贍優厚,委之事任,以為腹心。內諸司使,自天祐以來以士人代之,
〔唐昭宗天復三年誅宦官,以士人為內諸司使,時所存者九使而已。至梁有客省使,改小馬坊使為天驥使,飛龍使,莊宅使,儀鸞使,文思使,五坊使,如京使,尚食使,改御食使為司膳使,洛苑使,教坊使,東上閤門使,西上閤門使,內園栽接使,弓箭庫使,大內皇牆使,武備庫使,引進使,左荿庫使,閑廄使,宮苑使,翰林使,大和庫使,豐德庫使,乾文院使。後唐雖不用梁制,而復唐之舊,內諸司使其官亦多。〕
至是復用宦者,浸干政事。既而復置諸道監軍,節度使出征或留闕下,軍府之政皆監軍決之,陵忽主帥,怙勢爭權,由是藩鎮皆憤怒。
〔為後諸藩鎮乘變殺監軍張本。〕
5契丹出塞。召李嗣源旋師,命泰寧節度使李紹欽、澤州刺史董璋戍瓦橋。
6李繼曮見唐甲兵之盛,歸,語岐王,
〔語,牛倨翻。〕
岐王益懼,癸丑,表請正藩臣之禮;優詔不許。
7孔謙惡張憲之來,
〔時自魏召張害復為租庸使,憲方正,故謙惡其來。惡,烏路翻。〕
言於豆盧革曰:「錢穀細事,一健吏可辦耳。魏都根本之地,顧不重乎!興唐尹王正言操守有餘,智力不足,必不得已,使之居朝廷,眾人輔之,猶愈於專委方面也。」革為之言於崇韜,
〔為,于偽翻。〕
崇韜乃奏留張憲於東京。甲寅,以正言為租庸使。正言昏懦,謙利其易制故也。
〔易,以鼓翻。〕
9戊午,敕鹽鐵、度支、戶部三司並隸租庸使。
〔租庸使之權愈重矣。〕
10上遣皇弟存渥、皇子繼岌迎太后、太妃於陽,太妃曰:「陵廟在此,若相與俱行,歲時何人奉祀!」遂留不來。
〔帝即位,尊曾祖執宜廟號懿祖,陵曰永興;國昌廟號獻祖,陵曰長寧;克用廟號太祖,陵曰建極。三陵皆在代州鴈門縣,親廟在晉陽。太妃之不來,夫豈專陵廟之為,其心固有所見也,且其辭義甚正。為太后、太妃俱以憂邑成疾張本。〕
太后至,庚申,上出迎於河陽;辛酉,從太后入洛陽。
11二月,己巳朔,上祀南郊,大赦。孔謙欲聚斂以求媚,
〔斂,力贍翻。〕
凡赦文所蠲者,謙復徵之。
〔蠲,圭淵翻,除也。復,扶又翻。〕
自是每有詔令,人皆不信,百姓愁怨。
郭崇韜初至汴、洛,頗受藩鎮饋遺,
〔遺,唯季翻。〕
所親或諫之,崇韜曰:「吾位兼將相,
〔郭崇韜為樞密使,加侍中,領成德節。樞密使,天下事無所不關。侍中三省長官,又領節鎮,故言位兼將相。〕
祿賜巨萬,豈藉外材!
【章:十二行本「材」作「財」;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態校同。】
但以偽梁之季,賄賂成風,今河南藩鎮皆梁之舊臣,主上之仇讎也,若拒,其意能無懼乎!吾特為國家荿之私室耳。」
〔為,于偽翻。郭崇韜受饋遺,未足以安藩鎮疑懼之心,乃所以成其主好貨之惡。〕
及將祀南郊,崇韜首獻勞軍錢十萬緡。先是,宦官勸帝分天下財賦為內外府,
〔勞,力到翻。先,悉薦翻。〕
州縣上供者入外府,充經費,
〔供,居用翻。〕
方鎮貢獻者入內府,充宴遊及給賜左右。於是外府常虛竭無餘而內府山積。及有司辦郊祀,乏勞軍錢,崇韜言於上曰:「已傾家所有以助大禮,願陛下亦出內府之財以助有司。」上默然久之,曰:「吾陽自有儲積,
〔積,子賜翻,又如字。〕
可令租庸輦取以相助。」於是取李繼韜私第金帛數十萬以益之,
〔李繼韜父嗣昭從晉王克用起於晉陽,故私第在焉。繼韜以反誅,其家貲沒官。〕
軍士皆不滿望,始怨恨,有離心矣。
〔為後諸軍離叛張本。〕
12河中節度使李繼麟請榷安邑、解縣鹽,每季輸省課。
〔每三月一輸鹽課於省也。榷,古岳翻。解,戶買翻。〕
己卯,以繼麟充制置兩池榷鹽使。
13辛巳,進岐王爵為秦王,
〔考異曰:茂貞改封秦王,薛史無的確年月。實錄,同光元年十一月壬寅,己稱「秦王茂貞遣使賀收復」,自後皆稱秦王。至二年辛巳制,「秦王李茂貞可封秦王」,豈有秦王封秦王之理!必是至是時始自岐王封秦王也。通鑑考異正本在二年正月岐王上表稱臣之下,今移置於此。〕
仍不名、不拜。
14郭崇韜知李紹宏怏怏,乃置內句使,掌句三司財賦,以紹宏為之,冀弭其意,而始宏終不悅,
〔李絕宏恨郭崇韜,見上卷元年。句,音鉤。〕
徒使州縣增移報之煩。
〔按薛史云:同光元年十一月,以李紹宏兼內句,凡天下錢穀簿書悉委裁遣,自是州縣供帳煩費,議者非之。與此有歲月之差。〕
崇韜位兼將相,復領節旄,以天下為己任,權侔人主,旦夕車馬填門。性剛急,遇事輒發,嬖倖僥求,多所摧抑,
〔嬖,卑義翻,又必計翻。僥,堅堯翻。〕
宦官疾之,朝夕短之於上;崇韜扼腕,欲制之不能。
〔腕,烏貫翻。〕
豆盧革、韋說嘗問之曰: 「汾陽王本太原人徙華陰,
〔說,讀曰悅。華,戶化翻。〕
公世家鴈門,豈其枝派邪﹖」崇韜因曰:「遭亂亡,失譜諜,嘗聞先人言,上距汾陽四世耳。」
〔譜,博 古翻,籍錄也。諜,徒協翻。漢郊祀歌:披圖按諜。蘇林註曰:諜,譜第也。汾陽王,謂郭子儀也。〕
革曰:「然則固從祖也。」
〔從,才用翻。〕
崇韜由是以膏梁 自處,多甄別流品,
〔處,昌呂翻。別,彼列翻。〕
引拔浮華,鄙棄勳舊。有求官者,崇韜曰:「深知公功能,然門地寒素,不敢相用,恐為名流所嗤。」
〔嗤,丑之翻,笑也。〕
由是嬖倖疾之於內,勳舊怨之於外。崇韜屢請以樞密使讓李絕宏,上不許;又請分樞密院事歸內諸司以輕其權,而宦官謗之不已。崇韜鬱鬱不得志,與所親謀赴本鎮以避之,其人曰:「不可。蛟龍失水,螻蟻足以制之。」
先是,上欲以劉夫人為皇后,
〔先,悉薦翻。〕
而有正妃韓夫人在,
〔歐史曰:莊宗正室曰衛國夫人韓氏,其次曰燕國夫人伊氏,次魏國夫人劉氏。〕
太后素惡劉夫人,
〔按歐史,劉氏為袁建豐所得,內之太后宮,教以吹笙歌舞,莊宗悅之,太后以賜莊宗。然而惡之者,以其所出微而勡悍也。〕
崇韜亦屢諫,上以是不果,於是所親說崇韜曰:
〔說,式芮翻。〕
「公若請立劉夫人為皇后,上必喜。內有皇后之助,則伶宦輩不能為患矣。」崇韜從之,與宰相帥百官共奏劉夫人宜正位中宮。癸,未立魏國夫人劉氏為皇后。
〔郭崇韜以是求自全,乃所以自禍也。為殺郭從韜張本。帥,讀曰率;下同。〕
皇后生於寒微,既貴,專務蓄財,其在魏州,薪蘇果茹皆販鬻之。
〔採木為薪,採草為蘇。果,覈也。茹,菜也。〕
及為后,四方貢獻皆分為二,一上天子,一上中宮。
〔上,時掌翻。〕
以是寶貸山積,惟用寫佛,經施尼師而已。
〔施,式鼓翻。〕
是時皇太后誥,皇后教,與制敕交行於藩鎮,奉之如一。
〔婦言與王言並行,自古亂政未有如同光之甚者也。〕
15詔蔡州刺史朱勍浚索水,通漕運。
〔水經註:車關水出于嵩渚之山,發于層阜之上,一源兩枝,分流瀉注,世謂之石泉水,東流為索水,西注為車關水。索水在成皋北。勍,渠京翻。索,山客翻。〕
16三月,己亥朔,蜀主宴近臣於怡神亭,酒酣,君臣及宮人皆脫冠露髻,喧譁自恣。知制誥京兆李龜禎諫曰:「君臣沈湎,不憂國政,
〔沈,持林翻。〕
臣恐啟北敵之謀。」
〔北敵,謂唐也。〕
不聽。
17乙巳,鎮州言契丹將犯塞,
〔此據諜報而上言也。〕
詔橫海節度使李紹斌、北京左廂馬軍指揮使李從珂帥騎兵分道備之;天平節度仗李嗣源屯邢州。紹斌本姓趙,名行實,幽州人也。
〔斌,悲巾翻。〕
18丙午,加高季興兼尚書令,進封南平王。
19李存審自以身為諸將之首,
〔李存審時為蕃漢馬步軍都總管。〕
不得預克汴之功,感憤,疾益甚,
〔李存審自滄徙幽,時已寢疾。〕
屢表求入覲,郭崇韜抑而不許。存審疾亟,表乞生覩龍顏,乃許之。初,帝嘗與右武衛上將軍李存賢手搏,存賢不盡其技,
〔存賢本許州王賢,少為軍卒,善角觝。晉王克用得之,賜以姓名,養為子。技,渠綺翻。〕
帝曰:「汝能勝我,當授藩鎮。」存賢乃奉詔,僅仆帝而止。及許存審入覲,帝以存賢為盧龍行軍司馬,旬日除節度使,曰:「手搏之約,吾不食言矣。」
〔以手搏而得大藩,是節鎮可以戲取矣。〕
20庚戌,幽州奏契丹寇新城。
〔新城縣屬涿州,唐大和六年以故督亢地置。匈奴須知:新城縣北至涿州六十里。〕
21勳臣畏伶官
【宦】
之讒,皆不自安。蕃漢內外馬步副總管李嗣源求解兵柄;帝不許。
22自唐末喪亂,
〔喪,息浪翻。〕
搢紳之家 或以告赤鬻於族姻,
〔「赤」,當作「敕」。鬻於族姻則既非矣,安知後世有鬻於非其族類者乎!〕
遂亂昭穆,
〔昭,上招翻。〕
至有舅、叔拜甥、姪者,
〔言舅拜 其甥,叔拜其姪也。〕
選人偽濫者眾。郭崇韜欲革其弊,請令銓司精加考覈。
〔銓司,吏部也。選,須絹翻。覈,下革翻。〕
時南郊行事官千二百人,
〔凡郊祀,預 執事者皆謂之行事官。〕
注官者纔數十人,塗毀告身者十之九。選人或號哭道路,
〔號,戶刀翻。〕
或餒死逆旅。
23唐室諸陵先為溫韜所發,
〔帝不能正溫韜之罪,見上卷上年。〕
庚申,以工部郎中李途為長安按視諸陵使。
24皇子继岌代张全义判六军诸卫事。
25夏,四月,己巳朔,群臣上尊號曰昭文睿武至德光孝皇帝。
〔唐諸帝尊號皆有「孝」字,蓋因漢制,今此又因唐制也。〕
26帝遣客省使李嚴使于蜀,嚴盛稱帝威德,有混一天下之志。且言朱氏篡竊,諸侯曾無勤王之舉。王宗儔以其語侵蜀,請斬之,蜀主不從。宣徽北院使宋光葆上言:「晉王有憑陵我國家之志宜選將練兵,屯戍邊鄙,積糗糧,治戰艦以待之。」
〔上,時掌翻。糗,去久翻。治,直之翻。艦,戶黯翻。言治戰艦,欲以防峽江。〕
蜀主乃以光葆為梓州觀察使,充武德節度留後。
〔蜀置武德軍於梓州。〕
27乙亥,加楚王殷兼尚書令。
28庚辰,賜前保義留後霍彥威姓名李紹真。
〔唐既滅梁,改陝州鎮國軍為保義軍。〕
29秦忠敬王李茂貞卒,遺奏以其子繼曮權知鳳翔軍府事。
30初,安義牙將楊立有寵於李繼韜,
〔李繼韜之求世襲也,改昭義軍為安義軍。〕
繼韜誅,
〔見上卷上年。〕
當邑邑思亂。會發安義兵三千戍涿州,立謂其眾曰:「前此潞兵未嘗戍邊,
〔晉與梁兵爭,滒兵未嘗北戍,蓋以備梁耳。〕
今朝廷驅我輩投之絕塞,蓋不欲置之潞州耳。與其暴骨沙場,不若據城自守,
〔涿州在幽州之南,未為絕塞也。唐人謂沙漠之地為沙場,豈涿州之地乎!楊立以此言激怒潞兵耳。〕
事成富貴,不成為群盜耳。」因聚譟攻子城東門,焚掠市肆;節度副使李繼珂、監軍張弘祚棄城走,立自稱留後,遣將士表求旌節。詔以天平節度使李嗣源為招討使,武寧節度使李紹榮為部署,
〔部署之官始見于通鑑,本在招討使之下;其後有都部署,遂為栽任主帥之任。〕
前都指揮使張廷蘊為馬步都指揮使以討之。
31孔謙貸民錢,使以賤估償絲,
〔估,呰古,價也。以錢貸民,而以賤價徵絲,償所貸錢。〕
屢檄州縣督之。翰林學士承旨、權知汴州盧質上言:「梁趙巖為租庸使,舉貸誅斂,結怨于人。
〔斂,力贍翻。〕
陛下革故鼎新,為人除害,
〔易雜卦曰:革,去故也。鼎,取新也。為,于偽翻。〕
而有司未改其所為, 是趙巖復生也。
〔復,扶又翻。〕
今春霜害稼,
【章:十二行本「稼」作「桑」;乙十一行本同;張校同,云無註本亦誤「稼」。】
繭絲甚薄,但輸正稅,猶懼 流移,況益以稱貸,
〔稱,舉也。貸,借也。〕
人何以堪!臣惟事天子,不事租庸,敕旨未頒,省牒頻下,
〔省牒,謂租庸使所下文書。下,戶嫁翻。〕
願早降明 命!」帝不報。
32漢主引兵侵閩,屯於汀、漳境上;
〔閩之汀、漳二州,皆與漢之潮州接境。〕
閩人擊之,漢主敗走。
33初,胡柳之役,
〔見二百七十卷梁均王貞明四年。〕
伶人周匝為梁所得,帝每思之;
〔帝思周匝而不思周德威,此其所以亡也。〕
入汴之日,匝謁見於馬前,
〔入汴見上卷上年。見,賢遍翻。〕
帝甚喜。匝涕泣言曰:「臣之所以得生全者,皆梁教坊使陳俊、內園栽接使儲德源之力也,
〔梁內園栽接使,猶唐之內園使也。宋白曰:栽接使,貞元中已有之。職官分紀:五代有內園栽接使,國朝止名內園使。〕
願就陛下乞二州以報之。」帝許之。郭崇韜諫曰:「陛下所與共取天下者,皆英豪忠勇之士。今大功始就,封賞未及一人,而先以伶人為刺史,恐失天下心。」以是不行。踰年,伶人屢以為言,帝謂崇韜曰:「吾已許周匝矣,使吾慚見此三人。
〔三人,謂周匝、陳俊、儲德源也。周匝、李存賢之事,帝自以為踐言矣,可以為政乎!〕
公言雖正,當
【章:十二行本「當」上有「然」字;乙十一行本同。】
為我屈意行之。」
〔為,于偽翻。〕
五月,壬寅,以俊為景州刺史,德源為憲州刺史。
〔憲州本樓煩監牧,唐昭宗龍紀元年晉王克用表置憲州。〕
時親軍有從帝百戰未得刺史者,莫不憤歎。
〔宜其離叛也。〕
34乙巳,右諫議大夫薛昭文上疏,以為:「諸道僭竊者尚多,
〔當是時,諸道奉貢者有所不論,如蜀、如吳、如漢,皆唐之諸道也。〕
征伐之謀,未可遽息。又,士卒久從征伐,賞給未豐,貧乏者多,
〔此正時病也。〕
宜以四方貢獻及南郊羨餘,
〔羨,弋戰翻。〕
更加頒賚。又,河南諸軍皆梁之精銳,恐僭竊之國潛以厚利誘之,宜痂收撫。又,戶口流亡者,宜寬傜薄賦以安集之。又,土木不急之役,宜加裁省。又請擇隙地牧馬,勿使踐京畿民田。」皆不從。
35戊申,蜀主遣李嚴還。
〔李嚴四月入蜀,至是而還。還,從宣翻,又如字。考異曰:實錄:「七月,戊午,蜀遣歐陽彬朝貢。十月,癸巳,遣客省使李嚴充蜀川回信使。三年,八月,戊辰,嚴自西川回。」蜀書:「四月,己巳朔,唐使李嚴來聘。五月,戊申,遣嚴歸本國。十一月,己未朔,遣彬為唐國通好使。」按錦里耆舊傳:「是歲遣歐陽彬通聘洛京,莊宗遣李嚴來脩好。」笏記云:「豈謂大蜀皇帝,特遣蘇、張之士,來追唐蜀之歡!吾皇迴感於蜀皇,復禮遠酬於厚禮。」然則嚴為回信使也。或者歐陽彬之前,蜀已有入洛之使乎﹖若如實錄年月,則李嚴以二年十月奉使,至三年八月方歸,何留之久乎!十國紀年蜀史又云:「九月,己亥,唐帝遣李彥稠來使。十一月,辛丑,遣彥稠東還。」又,八月以後遣王宗鍔等戍洋、利以備東師,似用宋光葆之言;十一月以後以唐國通好,召諸軍還,似因彥稠來而罷之。今並從蜀書年月。〕
初,帝因嚴入蜀,令以馬市宮中珍玩,而蜀法禁錦綺珍奇不得入中國,其粗惡者乃聽入中國,謂之「入草物」。
〔粗,讀曰麑。自盛唐以來,蜀貢賦歲至京師。此法乃王衍之法也。〕
嚴還,以聞,帝怒曰:「王衍寧免為入草之人乎!」嚴因言於帝曰:「衍童騃荒縱,不親政務,斥遠故老,昵比小人。
〔騃,語駭翻。遠,丁願翻。昵,尼質翻。比,毗至翻。〕
其用事之臣王宗弼、宋光嗣等,諂諛專恣,黷貨無厭,賢愚易位,刑賞紊亂,
〔厭,於鹽翻。紊,音問。〕
君臣上下專以奢淫相尚。以臣觀之,大兵一臨,瓦解土崩,可翹足而待也。」帝深以為然。
〔伐蜀張本。〕
36帝以潞州叛故,庚戌,詔天下州鎮無得脩城濬隍,悉毀防城之具。
〔毀防城之具,慮天下將卒有憑城而拒命者耳。然趙在禮攻魏而魏不能守,趙在禮據魏而攻不能拔,而帝由是亦死於亂兵,防患之道固不在此也。〕
37壬子,新宣武節度使兼中書令、蕃漢馬步總管李存審卒于幽州。
〔李存審受宣武之命而未離幽州也。〕
存審出於寒微,常戒諸子曰:「爾父少提一劍去鄉里,
〔少,詩照翻。存審,陳州宛丘人,從李罕之歸晉王。〕
四十年間,位極將相,
〔言以節度使同平章事也。〕
其間出萬死獲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鏃者凡百餘。」因授以所出鏃,命荿之,曰:「爾曹生於膏梁,當知爾父起家如此也。」
38幽州言契丹將入寇,甲寅,以橫海節度使李紹斌充東北面行營招討使,將大軍渡河而北。契丹屯幽州東南城門之外,虜騎充斥,饋運多為所掠。
39壬戌,以李繼曮為鳳翔節度使。
〔嗣李茂貞帥岐。〕
40乙丑,以權知歸義留後曹義金為節度使。時瓜、沙與吐蕃雜居,義金遣使間道入貢,故命之。
〔唐懿宗咸通八年,張義潮入朝,以族子惟深守歸義。十三年,惟深卒,以義金權知留後。自咸通十三年至是五十四年,蓋曹義金亦已老矣。間,古莧翻。〕
41李嗣源大軍前鋒至潞州,日已暝;
〔暝,莫定翻,夕也。〕
泊軍方定,張廷蘊帥麾下壯士百餘輩踰塹坎城而上,
〔帥,讀曰率。上,時掌翻。〕
守者不能禦,即斬 關延諸軍入。比明,
〔比,必利翻,及也;下比起同。〕
嗣源及李絕榮至,城已下矣,嗣源等不悅。
〔以張廷蘊不待其至而先取城也。〕
丙寅,嗣源奏潞州平。六月,丙子,磔楊立及其黨於鎮國橋。
〔磔,陟格翻。〕
潞州城池高深,帝命夷之。
〔夷,平也。〕
42丙戌,以武寧節度使李紹榮為歸德節度使、同平章事,
〔梁都汴,移宣武軍於宋州;唐滅梁,復以汴州為宣武軍,以宋州為歸德軍。〕
留宿衛,寵遇甚厚。帝或時與太后、皇后同至其家。帝有幸姬,色美,嘗生子矣,劉后勡之。會紹榮喪妻,
〔喪,息浪翻。〕
一日,侍禁中,帝問紹榮:「汝復聚乎﹖
〔復,扶又翻。〕
為汝求婚。」
〔為,于偽翻;下為之同。〕
后因指幸姬曰:「大家憐紹榮,何不以此賜之!」帝難言不可,微許之。后趣紹榮拜謝,
〔趣,讀曰促。〕
比起,顧幸姬,已肩輿出宮矣。帝為之託疾不食者累日。
〔史言帝憚劉后之勡悍。〕
43壬辰,以天平節度使李嗣源為宣武節度使,代李存審為蕃漢內外馬步總管。
〔自副總管陞都總管。〕
44秋,七月,壬寅,蜀以禮部尚書許寂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
45孔謙復短王正言於郭崇韜,
〔復,扶又翻。〕
又厚賂伶官,
【章:十二行本「官」作「宦」;乙十一行本同。】
求租庸使,終不獲,意怏怏,癸卯,表求解職;帝怒,以為避事,將置於法,景進救之,得免。
46梁所決河連年為曹、濮患,
〔梁決河見二百七十卷均王貞明四年。濮,博木翻。〕
甲辰,命右監門上將軍婁繼英督汴、滑兵塞之。未幾,復壞。
〔塞,悉則翻。幾,居豈翻。〕
47庚申,置威塞軍於新州。
48契丹恃其強監,遣使就帝求幽州以處盧文進。
〔處,昌呂翻。〕
時東北諸夷皆役屬契丹,惟勃海未服;契丹主謀入寇,恐勃海掎其後,
〔勃海時為海東盛國,置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盡有高麗、肅慎之地。掎,居蟻翻。〕
乃先舉兵擊勃海之遼東,遣其將禿餒及盧文進據營、平等州以擾燕地。
〔燕,於賢翻。〕
49八月,戊辰,蜀主以右定遠軍使王宗鍔為招討馬步使,帥二十一軍屯洋州;
〔帥,讀曰率。〕
乙亥,以長直馬軍使林思鍔為昭武節度使,戍利州以備唐。
50租庸使王正言病風,恍惚不能治事,
〔恍,許昉翻。惚,音忽。治,直之翻。〕
景進屢以為言。癸酉,以副使、衛尉卿孔謙為租庸使,右威衛大將軍孔循為副使。循即趙殷衡也,梁亡,復其姓名。
〔歐史曰:孔循不知其家世何人也,少孤,流落於汴州,富人李讓闌得之,養以為子。梁太祖以李讓為養子,循乃冒姓朱氏,給事太祖帳中。太祖諸兒乳母有愛之者,養循為子;乳母8之夫姓趙,又冒姓趙,名殷衡。梁亡,事唐,始改孔名循。按唐天祐二年趙殷衡已權判宣徽院事,見二百六十五卷。〕
謙自是得行其志,重斂急徵以充帝欲,民不聊生。癸未,賜謙號豐財贍國功臣。
〔記曰: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而以是為功臣之號以寵孔謙,唐之君臣不知非也。民困軍怨,其能久乎!為明宗誅謙張本。〕
51帝復遣使者李彥稠入蜀,九月,己亥,至成都。
〔復,扶又翻;下復蹂同。〕
52癸卯,帝獵于近郊。時帝屢出遊獵,從騎傷民禾稼,洛陽令何澤伏於叢薄,
〔草聚生曰叢;草木交錯曰薄。〕
俟帝至,遮馬諫曰:「陛下賦斂既急,今稼穡將成,復蹂踐之,
〔蹂,人九翻,又如又翻。踐,慈演翻。〕
使吏何以為理,民何以為生!臣願先賜死。」帝慰而遣之。
〔諫獵一也,中牟令幾不免於死,洛陽令乃蒙勞遣者,意必有伶官為之容也。夷考何澤終身之行,實非亮直之士。〕
澤,廣州人也。
〔薛史:何澤,廣州人,梁貞明中清海節度使劉陟薦其才,以進士擢第。〕
53契丹攻渤海,無功而還。
〔還,從宣翻,又如字。〕
54蜀前山南節度使兼中書令王宗儔以主失德,與王宗弼謀廢立,宗弼猶豫未決。庚戌,宗儔憂憤而卒。宗弼謂樞密使宋光嗣、景潤澄等曰:「宗儔教我殺爾曹,今日無患矣。」光嗣輩俯伏泣謝。宗弼子承班聞之,謂人曰:「吾家難乎免矣。」
55乙卯,蜀主以前鎮江軍節度使張武為峽路應援招討使。
〔蜀置鎮江軍於夔州。〕
56丁巳,幽州言契丹入寇。
57冬,十月,辛未,天平節度使李存霸、平盧節度使符習言:「屬州多稱直奉租庸使帖指揮公事,使司殊不知,有紊規程。」
〔使司,謂節度使司也。紊,音問。〕
租庸使奏,近例皆直下。
〔時租庸使帖下諸州調發,不關節度觀察使,謂之直下。下,戶嫁翻。〕
敕:「朝廷故事,制敕不下支郡,
〔節鎮為會府,巡屬諸州為支郡。〕
牧守不專奏陳。今兩道所奏,乃本朝舊規;租庸所陳,是偽廷近事。
〔時以梁為偽廷,黜之也。〕
自今支郡自非進奉,皆須本道騰奏,租庸徵催亦須牒觀察使。」
〔唐制:節度使掌兵事,觀察使掌民事,故敕租庸徵催止牒觀察使司。〕
雖有此敕,竟不行。
〔史言徵斂嚴急,但期趣辦,竟不奉敕而行。〕
58易定言契丹入寇。
59蜀宣徽北院使王承休請擇諸軍驍勇者萬二千人,置駕下左、右龍武步騎四十軍,兵械給賜皆優異於他軍,以承休為龍武軍馬步都指揮使,以裨將安重霸副之,舊將無不憤恥。重霸,雲州人,以狡佞賄事承休,故承休悅之。
〔為安重霸背王承休而降唐張本。〕
60吳越王鏐復脩本朝職貢,
〔錢鏐本唐臣,唐亡事梁,梁亡復事唐,故云復脩本朝職貢。〕
壬午,帝因梁官爵而命之。鏐厚貢獻,并賂權要,求金印、玉冊、賜詔不名、稱國王。有司言:「故事惟天子用玉冊,王公皆用竹冊;
〔竹冊,編竹為之,以存古意。〕
又非四夷,無封國王者。」帝皆曲從鏐意。
61吳王如白沙觀樓船,更命白沙曰迎鑾鎮。
〔路振九國志曰:楊漙巡白沙,太學博士王穀上書請改白沙為迎鑾,其略曰:「日月所經,星辰盡為黃道;鑾輿所止,井邑皆為赤縣。」〕
徐溫自金陵來朝。
〔白沙,楊子縣地。五季之末改楊子為永貞縣,宋朝乾德二年以揚州永貞縣迎鑾鎮為建安軍,大中祥符六年升為真州,而永貞縣先是復改為楊子。其地東至揚州六十里,南臨大江,渡江而南至金陵亦六十里。更,工衡翻。〕
先是,溫以親吏翟虔為閤門、宮城、武備等使,使察王起居,
〔先,悉薦翻。〕
虔防制王甚急。
〔使鍾泰章殺張顥、閉牙城門討朱墐,皆翟虔也,故徐溫親任之。翟,直格翻。〕
至是,王對溫名雨為水,溫請其故。王曰:「翟虔父名,吾諱之熟矣。」因謂溫曰:「公之忠誠,我所知也,然翟虔無禮,宮中及宗至所須多不獲。」
〔須者,意所欲也,求也。〕
溫頓首謝罪,請斬之,王曰:「斬則太過,遠徙可也。」乃徙撫州。
62十一月,蜀主遣其翰林學士歐陽彬來聘。
〔考異曰:實錄:「七月,戊午,蜀主遣戶部侍郎歐陽彬來使,致書用敵國禮。」蜀書後主紀:「十一月,乙未,命翰林學士、兵部侍郎歐陽彬為唐國通好使。」今從之。〕
彬,衡山人也。又遣李彥稠東還。
〔李彥稠至蜀見上九月。還,從宣翻,又如字。〕
63癸卯,帝帥親軍獵于伊闕,
〔伊闕縣在洛陽南二百餘里,有伊闕山,大禹所鑿也。宋朝省伊闕縣為鎮,入伊陽縣。帥,讀曰率。〕
命從官拜梁太祖墓。
〔梁祖,帝之仇讎,前欲發墓斲棺,今使從官拜拜之,何前後之相違也!從,才用翻。〕
涉歷山險,連日不止,或夜合圍;士卒墜崖谷死及折傷者甚眾。
〔史言帝荒於從禽而不恤士卒。折,而設翻。〕
丙午,還宮。
64蜀以唐脩好,罷威武城戍,召關宏業等二十四軍還成都。戊申,又罷武定、武興招討劉潛等三十七軍。
65丁巳,賜護國節度使李繼麟鐵券,以其子令德、令錫皆為節度使,諸子勝衣者即拜官,
〔勝,音升。〕
寵冠列藩。
〔朱友謙之寵,乃所以速禍也。是其反覆多矣,能無及乎!冠,工喚翻。〕
66庚申,蔚州言契丹入寇。
67辛酉,蜀主罷天雄軍招討,命王承騫等二十九軍還成都。
69蜀主罷金州屯戍,命王承勳等七軍還成都。
〔蜀主恃與唐和而徹邊備,是馴狎虎豹而不嚴設圈檻也。〕
70己巳,命宣武節度使李嗣源將宿衛兵三萬七千人赴汴州,遂如幽州禦契丹。
〔命李嗣源將兵赴鎮,因而北出備邊。〕
68十二月,乙丑朔,蜀主以右僕射張格兼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初,格之得罪,
〔事見二百七十卷梁均王貞明四年。〕
中書吏王魯柔乘危窘之;
〔窘,渠隕翻。〕
及再為相用事,杖殺之。許寂謂人曰:「張公才高而識淺,刃一魯柔,他人誰敢自保!此取禍之端也。」
〔張格則失矣,許寂同在相位,不知蜀有垂亡之勢,但知張格有取禍之端,蜀亡,為相者得免禍乎!〕
71庚午,帝及皇后如張全義第,全義大陳貢獻;酒酣,皇后奏稱:「妾幼失父母,見老者輒思之,請父事全義。」帝許之。全義惶恐固辭,再三強之,竟受皇后拜,復貢獻謝恩。
〔劉后利張全義之財,此如倡婢屈膝於人,志在求貨耳,惡可以母天下乎!強,其兩翻。復,扶又翻。〕
明日,后命翰林學士趙鳳草書謝全義,鳳密奏:「自古無天下之母拜人臣為父者。」帝嘉其直,然卒行之。
〔卒,子恤翻。〕
自是后與全義日遣使往來問遺不絕。
〔遺,唯季翻。〕
72初,唐僖、昭之世,宦官雖盛,未嘗有建節者。蜀安重霸勸王承休求秦州節度使,承休言於蜀主曰:「秦州多美婦人,請為陛下采擇以獻。」
〔為,于偽翻。〕
蜀主許之,庚午,以承休為天雄節度使,封魯國公;
〔史言蜀政之亂有唐末之所無者。〕
以龍武軍為承休牙兵。
〔是年十月,蜀方置龍武軍。〕
73乙亥,蜀主以前武德節度使兼中書令徐延瓊為京城內外馬步都指揮使。
〔蜀以成都城為京城。〕
延瓊以外戚代王宗弼居舊將之右,眾皆不平。
〔蜀主之母、之妃,皆徐氏也。蜀主建遺命不以徐氏兄弟典兵,雖王衍昏縱,而蜀之臣亦無以建遺命為衍言者。王宗弼亦何足任!眾之所以不平徐延瓊者,但以非次耳。〕
74壬午,北京言契丹寇嵐州。
〔同光之初,以鎮州為北都,太原為西京;尋廢北都復為鎮州,以太原為北京。嵐,盧含翻。〕
75辛卯,蜀主改明年元曰咸康。
76盧龍節度使李存賢卒。
77是歲,蜀主徙普王宗仁為衛王,雅王宗輅為豳王,褒王宗紀為趙王,榮王宗智為韓王,興王宗澤為宋王,彭王宗鼎為魯王,忠王宗平為薛王,資王宗特為莒王;宗輅、宗智、宗平皆罷軍役。
【章:十二行本「役」作「使」;乙十一行本同。】
〔蜀以諸王為軍使,見二百七十卷梁均王貞明四年。〕
三年(乙酉、九二五)
1春,正月,甲午朔,蜀大赦。
2丙申,敕有司改葬昭宗及少帝,
〔以其遭朱溫之弒,葬故多闕也。少,詩照翻。〕
竟以用度不足而止。
〔後唐自以為承唐後,終不能改葬昭宗、少帝;後漢自以為纂漢緒,而長陵、原陵終乾祐之世不沾一奠。史書之以見畿。〕
3契丹寇幽州。
4庚子,帝發洛陽;庚戌,至興唐。
〔時以魏州為興唐府。〕
5詔平盧節度使符習治酸棗遙隄以禦決河。
〔遙褆者,遠於平地為之以捍水。治,直之翻。〕
6初,李嗣源北征,
〔謂去年北禦契丹時也。〕
過興唐,東京庫有供御細鎧,嗣源牒副留守張憲取五百領,憲以軍興,不暇奏而給之;帝怒曰:「憲不奉詔,擅以吾鎧給嗣源,何意也!」罰憲俸一月,令自往軍中取之。
〔往嗣源軍中取細鎧。〕
帝以義武節度使王都將入朝,欲闢毬場,憲曰:「比以行宮闕廷為毬場,前年陛下即立於此,其壇不可毀,
〔比,毗至翻。同光元年帝築壇於魏州牙城之南,告天即位。〕
請闢毬場於宮西。」數日,未成,帝命毀即位壇。憲謂郭崇韜曰:「此壇,主上所以禮上帝,始受命之地也,若之何毀之!」崇韜從容言於帝,
〔從,千容翻。〕
帝立命兩虞候毀之。
〔兩虞候,馬軍虞候及步軍虞候,一曰:左、右兩虞候。〕
憲私於崇韜曰:「忘天背本,不祥莫大焉。」
〔背,蒲妹翻。張憲、郭崇韜相與私議而不敢廷爭,以帝之騺悍而不可回也。〕
7二月,甲戌,以橫海節度使李紹斌為盧龍節度使。
〔李紹斌至明宗時復姓趙,賜名德鈞。德鈞守幽州不為無功;其後乘危以邀君,外與契丹為市,不但父子為虜,幽州亦為虜有矣。〕
8丙子,李嗣源奏敗契丹於涿州。
〔敗,補邁翻。〕
9上以契丹為憂,與郭崇韜謀,以威名宿將零落殆盡,李紹斌位望素輕,欲徙李嗣源鎮真定,為紹斌聲援崇韜深以為便。時崇韜領真定,上欲徙崇韜鎮汴州,
〔欲使二人兩易節鎮。〕
崇韜辭曰:「臣內典樞機,外預大政,富貴極矣,何必更領藩方﹖且群臣或從陛下歲久。身經百戰,所得不過一州。臣無汗馬之勞,徒以侍從左右,
〔侍從,才用翻。〕
時贊聖謨,致位至此,常不自安;今因委任勳賢,使臣得解旄節,乃大願也。且汴州關東衝要,
〔汴州在成皋關之東,南通淮、泗,北接滑、魏,衝要之地也。〕
地富人繁,臣既不至治所,徒令他人攝職,何異空城!非所以固國基也。」上曰:「深知卿忠盡,然卿為朕畫策,襲取汶陽,保固河津,既而自此路直
【章:十二行本「直」上有「乘虛」二字;乙十一行本同。】
趨大梁,成朕帝業,
〔為,于偽翻。取汶陽,謂取鄆州;保固河津,謂築壘馬家口與取大梁。事並見上卷元年。汶,音問。趨,七喻翻。〕
豈百戰之功可比乎!今朕貴為天子,豈可使卿曾無尺寸之地乎!」崇韜固辭不已,上乃許之。庚辰,徙李嗣源為成德節度使。
10漢主聞帝滅梁而懼,遣宮苑使何詞入貢,且覘中國強弱。
〔覘,丑廉翻,又丑豔翻。〕
甲申,詞至魏。
〔時帝在魏都。〕
及還,
〔還,從宣翻,又如字。〕
言帝驕淫無政,不足畏也。漢主大悅,自是不復通中國。
〔復,扶又翻。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漢主既知唐之不足畏,奢虐亦由是滋矣。〕
11帝性剛好勝,
〔好,呼到翻。〕
不欲權在臣,下入洛之後,信伶宦之讒,頗疏忌宿將。李嗣源家在太原,三月,丁酉,表衛州刺史李從珂為北京內牙馬步都指揮使以便其家,帝怒曰:「嗣源握兵權,居大鎮,軍政在吾,安得為其子奏請!」
〔得為,于偽翻。〕
乃黜從珂為突騎指揮使,帥數百人戍石門鎮。
〔石門鎮即唐之橫水柵。帥,讀曰率。〕
嗣源憂恐,上章申理,久之方解。
〔上,時掌翻。申者重也,重自理說。〕
辛丑,嗣源乞至東京朝覲,不許。郭崇韜以嗣源功高位重,亦忌之,私謂人曰:「總管令公非久為人下者,
〔李嗣源為中書令、蕃漢內外馬步軍都總管,故以稱之。〕
皇家子弟皆不及也。」密勸帝召之宿衛,罷其兵權,又勸帝除之,帝皆不從。
〔為李嗣源疑懼張本。郭崇韜其亦自知為伶宦所忌乎。〕
12己酉,帝發興唐,自德勝濟河,歷楊村、戚城,觀昔時戰處,指示群臣以為樂。
〔此即帝自言「我於十指上得天下」之故態也。樂,音洛。〕
13洛陽宮殿宏邃,宦者欲上增廣嬪御,詐言宮中夜見鬼物,上欲使符菷者攘之,
〔符水厭祝,巫覡挾術以欺世者為之。攘,郤也。〕
宦者曰:「臣昔逮事咸通、乾符天子,
〔康,及也。咸通,唐懿宗年號;乾符,僖宗年號。〕
當是時,六宮貴賤不減萬人。今掖庭太半空虛,故鬼物遊之耳。」上乃命宦者王允平、伶人景進采擇民間女子,遠至太原、幽、鎮,以充後庭,不啻三千人,不問所從來。上還自興唐,
〔還,從宣翻,又如字。〕
載以牛車,纍纍盈路。張憲奏:「諸營婦女亡逸者千餘人,慮扈從諸軍挾匿以行。」其實皆入宮矣。
〔諸營,謂魏州諸營也。史言帝之結怨於魏卒者非一事。從,才用翻。〕
庚辰,帝至洛陽;辛酉,詔復以洛陽為東都,興唐府為鄴都。
〔唐之盛時,以洛陽為東都。同光之初,以晉陽為西京,魏州為東京,尋以洛陽為洛都,今復唐舊以洛陽為東都,則亦復以長安為西京矣。晉陽之西京先已改為北都,洛陽既復東京之舊,又改魏州之東京為鄴都。然相州乃古鄴地,魏州治元城,非鄴地也。鄴,戰國時為魏邑,漢為鄴縣,魏郡治焉。漢末曹操為魏王,居鄴。前燕慕容暐都鄴,置貴鄉縣,屬昌樂郡。水經註所謂沙丘堰有費鄉者也。隋開皇三年罷昌樂郡,貴鄉縣屬魏州,遂為州治所。此時與興唐縣並置於郭下。興唐本元城,莊宗以魏州為鄴都,特以漢魏郡治鄴、曹操以魏王都鄴而名之耳。然相州自隋以來治安陽,而鄴為屬縣,魏州、相州治所皆非古鄴也。〕
14夏,四月,癸亥朔,日有食之。
15初,五臺僧誠惠以妖妄惑人,自言能降伏天龍,
〔降,戶江翻。〕
命風召雨;帝尊信之,親帥后妃及皇弟、皇子拜之,
〔帥,讀曰率。〕
誠惠安坐不起群臣莫敢不拜。
【章:十二行本「拜」下有「獨郭崇韜不拜」六字;乙十一行本同。】
時大,旱帝自鄴都迎誠惠至洛陽,使祈雨,士民朝夕瞻仰,數旬不雨。或謂誠惠:
〔謂者,告語之也。〕
「官以師祈雨無驗,將焚之。」
〔官,謂莊宗,師,謂誠惠。〕
誠惠逃去,慚懼而卒。
〔史言異端率妖妄不足信。〕
16庚寅,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赵光胤卒。
17太后自與太妃別,
〔二年正月,太后離晉陽。〕
常忽忽不樂,
〔樂,音洛。〕
雖娛玩盈前,未嘗解顏;太妃既別太后,亦邑邑成疾。太后遣中使醫藥相繼於道,聞疾稍加,輒不食,又謂帝曰:「吾與太妃恩如兄弟,欲自往省之。」
〔省,悉景翻。〕
帝以天暑道遠,苦諫,久之乃止,但遣皇弟存渥等往迎侍。五月,丁酉,北都奏太妃薨。太后悲哀不食者累日,帝寬譬不離左右。太后自是得疾,又欲自往會太妃葬,帝力諫而止。
〔離,力智翻。太后之悲慕,以太妃有以得其心耳。〕
18閩王審知寢疾,命其子節度副使延翰權知軍府事。
19自春夏大旱,六月,壬申,始雨。
20帝苦溽暑,
〔溽,儒欲翻。溽暑,濕熱也。〕
於禁中擇高涼之所,皆不稱旨。
〔稱,尺證翻。〕
宦者因言:「臣見長安全盛時,大明、興慶宮樓觀以百數。
〔唐都長安,大明宮東內也,興慶宮南內也。觀,工喚翻。〕
今日宅家曾無避暑之所,宮殿之盛曾不及當時公卿第舍耳。」帝乃命宮苑使王允平別建一樓以清暑。宦者曰:「郭崇韜常不伸眉,為孔謙論用度不足,
〔為,于偽翻。〕
恐階下雖欲營繕,終不可得。」上曰:「吾自用內府錢,無關經費。」
〔經費,謂國之經常調度,其費迎於租庸使者。〕
然猶慮崇韜諫,遣中使語之曰:
〔語,牛倨翻。〕
「今歲盛暑異常,朕昔在河上,與梁人相拒,行營卑濕,被甲乘馬,
〔被,皮義翻。〕
親當矢石,猶無此暑。今居深宮之中而暑不可度,柰何﹖」對曰:「陛下昔在河上,勍敵未滅,
〔勍,渠京翻。〕
深念讎恥,雖有盛暑,不介聖懷。今外患已除,海內賓服,故雖珍臺閒館猶覺鬱蒸也。陛下儻不忘艱難之時,則暑氣自消矣。」
〔郭崇韜之言,其指明居養之移人,可謂婉切,其如帝不聽何!〕
帝默然。宦者曰:「崇韜之第,無異皇居,宜其不知至尊之熱也。」帝卒命允平營樓,
〔卒,子恤翻。〕
日役萬人,所費巨萬。崇韜諫曰:「今兩河水旱,軍食不充,願且息役,以俟豐年。」帝不聽。
21帝將伐蜀,辛卯,詔天下括市戰馬。
22吳鎮海節度判官、楚州團練使陳彥謙有疾,
〔陳彥謙,徐溫所親信者也。〕
徐知誥恐其遺言及繼嗣事,遺之醫藥金帛,相屬於道。
〔遺,唯季翻;下同。屬,之欲翻。〕
彥謙臨終,密留書遺徐溫,請以所生子為嗣。
〔以父子血氣所屬之親感動徐溫。〕
23太后疾甚。秋,七月,甲午,成德節度使李嗣源以邊事稍弭,表求入朝省太后,
〔省,悉景翻。〕
帝不許。壬寅,太后殂。帝哀毀過甚,五日方食。
24八月,癸未,杖殺河南令羅貫。初,貫為禮部員外郎,性強直,為郭崇韜所知,用為河南令。為政不避權豪,伶宦請託,書積几案,一不報,皆以示崇韜,崇韜奏之,由是伶宦切齒。河南尹張全義亦以貫高伉,惡之,
〔伉,苦浪翻。惡,烏路翻。〕
遣婢訴於皇后,
〔劉后以父事張全義,故得遣婢出入宮掖。〕
后與伶宦共毀之,帝含怒未發。會帝自往壽安視坤陵役者,
〔九域志:壽安縣在洛陽西南七十里。五代會要曰:上欲祔太后於代州太祖園陵,中書門下奏議曰:「人君以四海為家,不當分南北。洛陽是帝王之宅,四時朝拜,理須便近,不能遠幸代州。漢朝諸陵皆近秦雍;國家園寢布列京畿。後魏文帝自代遷洛之後,園陵皆在河南,兼敕應勳臣之家不許北葬,今魏氏諸陵尚在京畿。祔葬代州,理未為允。」於是作坤陵。〕
道路泥濘,
〔濘,乃定翻,淖也。〕
橋多壞。帝問主者為誰,宦官對屬河南。帝怒,下貫獄;獄吏榜掠,
〔下,戶嫁翻。榜,音彭。掠,音亮。〕
體無完膚,明日,傳詔殺之。崇韜諫曰:「貫坐橋道不脩,法不至死。」帝怒曰:「太后靈駕將發,天子朝夕往來,橋道不脩,卿言無罪,是黨也!」崇韜曰:「陛下以萬乘之尊,怒一縣令,使天下謂陛下用法不平,臣之罪也。」帝曰:「既公所愛,任公裁之。」拂衣起入宮,崇韜隨之,論奏不已;帝自闔殿門,崇韜不得入。貫竟死,暴尸府門,遠近冤之。
〔羅貫之死,崇韜以去而不能去,自致夷滅,哀哉!〕
25丁亥,遣吏部侍郎李德休等賜吳越國王玉冊、金印,紅袍御衣。
26九月,蜀主與太后、太妃遊青城山,歷丈人觀、上清宮,
〔青城山在蜀州青城縣北三十三里。杜光庭曰:岷山連峰接岫,千里不絕,青城山乃第一峰也。丈人觀在青城北二十里。上清宮在高臺山丈人祠之側。高臺山在岷山上,有天池,晉朝立天宮於上,號上清宮。〕
遂至彭州陽平化、
〔彭州濛陽縣北四十里有葛仙山,二十四化之第五化也。〕
漢州三學山而還。
〔還,從宣翻,又如字。〕
27乙未,立皇子繼岌為魏王。
28丁酉,帝與宰相議伐蜀,威勝節度使李紹欽素諂事宣徽使李紹宏,紹宏薦「紹欽有蓋世奇才,雖孫、吳不如,可以大任。」郭崇韜曰:「段凝亡國之將,姦諂絕倫,不可信也。」
〔改鄧州宣化軍為威勝軍。段凝降,賜姓名李紹欽,事並見上卷元年。〕
眾舉李嗣源,崇韜曰:「契丹方熾,總管不可離河朔。
〔離,力智翻。〕
魏王地當儲副,未立殊功,請依故事,以為伐蜀都統,
〔安祿山之亂,玄宗分命諸子為諸道都統,此唐故事也。〕
成其威名。」帝曰:「兒幼,豈能獨往,當求其副。」既而曰:「無以易卿。」庚子,以魏王繼岌充西川四面行營都統,崇韜充東北面行營都招討制置等使,軍事悉以委之。又以荊南節度使高季興充東南面行營都招討使,風翔節度使李繼曮充都供軍轉運應接等使,同州節度使李令德允行營副招討使,陝州節度使李紹琛充蕃漢馬步軍都排陳斬斫使兼馬步軍都指揮使,
〔李令德,朱友謙之子也;李紹琛,康延孝也;皆降唐賜女生名。陳,讀曰陣。〕
西京留守張筠充西川管內安撫應接使,華州節度使毛璋充左廂馬步都虞候,邠州節度使董璋充右廂馬步都虞候,客省使李嚴充西川管內招撫使,將兵六萬伐蜀,仍詔季興自取夔、忠、萬三州為巡屬。
〔唐時夔、忠、萬三州本屬荊南節度,唐末之亂,王建據蜀,併而有之。〕
都統置中軍,以供奉官李從襲充中軍馬步都指揮監押,高品李廷安、呂知柔充魏王府通謁。
〔李從襲等皆宦宮也。〕
辛丑,以工部尚書任圜、翰林學士李愚並參預都統軍機。
29自六月甲午雨,罕見日星,江河百川皆溢,凡七十五日乃霽。
30郭崇韜以北都留守孟知祥有薦引舊恩,
〔事見二百七十卷梁均王貞明五年。〕
將行,言於上曰:「孟知祥信厚有謀,若得西川而求帥,無踰此人者。」
〔帥,所類翻。〕
又薦鄴都副留守張憲謹重有識,可為相。戊申,大軍西行。
31蜀安重霸勸王承休請蜀主東遊秦州。承休到官,即毀府署,作行宮,大興力役,強取民間女子教歌舞,圖形遺韓昭,
〔遺,唯季翻。韓昭諛佞,蜀主狎而信之。〕
使言於蜀主;又獻花木圖,盛稱秦州山川土風之美。蜀主將如秦州,群臣諫者甚眾,皆不聽;王宗弼上表諫,蜀主投其表於地;太后涕泣不食,止之,亦不能得。前秦州節度判宮蒲禹卿上表幾二千言,
〔上,時掌翻。幾,居依翻。〕
其略曰:「先帝艱難創業,欲傳之萬世。陛下少長富貴,
〔少,詩照翻。長,知兩翻。〕
荒色惑酒。秦州人雜羌、胡,地多瘴癘,萬眾困於奔馳,郡縣罷於供億。
〔瘴,之亮翻。罷,讀曰疲。〕
鳳翔久為仇讎,必生釁隙;唐國方通歡好,恐懷疑貳。
〔好,呼到翻。言無事舉兵東出,恐因而致寇。〕
先皇未嘗無故盤游,陛下率意頻離宮闕。
〔離,力智翻。〕
秦皇東狩,鑾駕不還;
〔見秦紀。〕
煬帝南巡,龍舟不返。
〔見隋紀。〕
蜀都強盛,雄視鄰邦,邊庭無烽火之虞,境內有腹心之疾, 百姓失業,盜賊公行。昔李勢屈於桓溫,
〔見九十七卷晉孝宗永和三年。〕
劉禪降於鄧艾,
〔見七十七卷魏元帝景元四年。〕
降,戶江翻。」山河險固,不足憑 恃。」韓昭謂禹卿曰:「吾收汝表,俟主上西歸,
〔自秦州歸成都曰西歸。〕
當使獄吏字字問汝!」
〔蜀主歸,未及以問蒲禹卿,而韓昭身首已異處矣。〕
王承休妻 嚴氏美,蜀主私焉,故銳意欲行。
32冬,十月,排陳斬斫使李絕琛與李嚴將驍騎三千、步兵萬人為前鋒,招討判官陳又至寶雞,稱疾乞留。李愚厲聲曰:「陳又見利則進,懼難則止。今大軍涉險,
〔自寶雞入散關,則涉棧閣之險。〕
人心易搖,
〔易,以豉翻。〕
宜斬以徇!」由是軍中無敢顧望者。父,薊州人也。
〔薊,音計。〕
33癸亥,蜀主引兵數萬發成都,甲子,至漢州。武興節度使王承捷告唐兵西上,
〔蜀置武興軍於鳳州。唐自關東進兵攻蜀為西上。上,時掌翻。〕
蜀主以為群臣同謀沮己,
〔沮,在呂翻。〕
猶不信,大言曰:「吾方欲耀武。」遂東行。在道與群臣賦詩,殊不為意。
34丁丑,李紹琛攻蜀威武城,蜀指揮使唐景思將兵出降;城使周彥禋等知不能守,亦降,
〔考異曰:實錄:「十月,戊寅,魏王繼岌至鳳州,王承捷以鳳、興、文、成四州降。前一日,康延孝、李嚴至故鎮威武城,唐景思等降。」按今故鎮在鳳州西四程,延孝未下鳳州,何能先至故鎮!又蜀之守禦必在鳳州之東,或者當時鳳州之東別有威武城亦名故鎮、非今之故 鎮歟﹖〕
景思,秦州人也。得城中糧二十萬斛。紹琛縱其敗兵萬餘人逸去,因倍道趣鳳州。
〔縱敗兵先去以懼蜀人,而倍道踵其後以趣鳳州。趣,七喻翻。〕
李嚴飛 書以諭王承捷。李繼曮竭鳳翔蓄積以饋軍,不能充,人情憂恐。郭崇韜入散關,指其山曰:「吾輩進無成功,不得復還此矣。當盡力一決。
〔一決者,一決戰也。 復,扶又翻;下同。〕
今饋運將竭,宜先取鳳州,因其糧。」諸將皆言蜀地險固,未可長驅,宜按兵觀釁。崇韜以問李愚,愚曰:「蜀人苦其主荒淫,莫為之用。宜乘其人心崩離,風驅霆擊,彼皆破膽,雖有險阻,誰與守之兵勢不可緩也。」是日李紹琛告捷,
〔是日,崇韜入散關之日 也,蓋即丁丑。〕
崇韜喜,謂李愚曰:「公料敵如此,吾復何憂!」乃倍道而進。
〔復,扶又翻。〕
戊寅,王承捷以鳳、興、文、扶四州印節迎降,
〔四州州印及武 興節度使印及旌節也。〕
得兵八千,糧四十萬斛。崇韜曰:「平蜀必矣。」
〔兵威已振,有糧可因,知功必成。〕
即以都統牒命承捷攝武興節度使。
己卯,蜀主至利州,威武敗卒奔還,始信唐兵之來。王宗弼、宋光嗣言於蜀主曰:「東川、山南兵力尚完,
〔東川謂梓、遂諸州;山南謂興元諸州。〕
陛下但以大軍扼利州,唐人安敢懸兵深入!」從之。庚辰,以隨駕清道指揮使王宗勳、王宗儼、兼侍中王宗昱為三招討,將兵三萬逆戰。從駕兵自綿、漢至深渡,
〔從,才用翻。深渡在利州綿谷縣北大漫天、小漫天之間。〕
千里相屬,
〔屬,之欲翻。〕
皆怨憤,曰:「龍武軍糧賜倍於他軍,
〔龍武糧賜優厚事見上年。〕
他軍安能禦敵!」
李紹琛等過長舉,
〔長舉,漢沮縣地,西魏置盤頭郡,隋置長舉縣,唐屬興州。九域志:在州西一百里。〕
興州都指揮使程奉璉將所部兵五百來降,且請先治橋棧以俟唐軍,
〔璉,力展翻。治,直之翻。棧,士限翻。〕
由是軍行無險阻之虞。辛巳,興州刺史王承鑒棄城走,紹琛等克興州,
〔考異曰:實錄:「甲申,魏王至故鎮,康延孝收興州。」十國紀年:「辛巳,承鑒出奔,甲申,繼岌、郭崇韜至威武城。」今從之。〕
郭崇韜以康景思攝興州刺史。乙酉,成州刺史王承朴棄城走。
〔九域志:興州西至成州二百一十五里。〕
李紹琛等與蜀三招討戰于三泉,
〔三泉縣,唐屬興元府。九域志:興州東南至三泉一百四十五里,有百牢關、金牛道之險。〕
蜀兵大敗,斬首五千級,餘眾遺走。又得糧十五萬斛於三泉,由是軍食優足。
〔優,饒也。〕
35戊子,葬贞简太后于坤陵。
36蜀主聞王宗勳等敗,自利州倍道西走,斷桔柏津浮梁;
〔桔,古屑翻。斷,音短。〕
命中書令、判六軍諸衛事王宗弼將大軍守利州,且令斬王宗勳等三招討。
〔以三泉之敗也。〕
李紹琛晝夜兼行趣利州。
〔九域志:三泉西至利州一百八十九里。趣,七喻翻。〕
蜀武德留後宋光葆遺郭崇韜書,
〔遺,唯季翻。〕
「請唐兵不入境,當舉巡屬內附;苟不如約,則背城決戰以報本朝。」
〔背,蒲昧翻。宋光葆謂蜀為本朝。朝,直遙翻。〕
崇韜復書撫納之。 乙
【章:十二行本「乙」作「己」;乙十一行本同;張校同,云無註本亦誤「乙」。】
丑,魏王繼岌至興州,光葆以梓、綿、劍、龍、普五州,武定節度使王承 肇以洋、蓬、壁三州,山南節度使
【章:十二行本「使」下有「兼侍中」三字;乙十一行本同。】
王宗威以梁、開、通、渠、麟五州,
〔渠州潾山縣,唐武德元 年置潾州,八年州廢,以潾山縣屬渠州;當是蜀復置潾州也。「麟」,當作「潾」,音力珍翻。又唐貞觀中置麟州以處生羌歸附者,屬松州都督府,唐至德後淪沒久 矣,當以渠潾之潾為是。〕
階州刺史王承岳以階州,皆降。承肇,宗侃之子也。自餘城鎮怕望風款附。
天雄節度使王承休與副使安重霸謀掩擊唐軍,
〔欲自秦州掩擊唐軍之後。〕
重霸曰:「擊之不勝,則大事去矣。蜀中精兵十萬,天下險固,唐兵雖勇,安能直度劍門邪!然公受國恩,聞難不可不赴,
〔難,乃旦翻。〕
願與公俱西。」
〔言自秦州西赴成都。〕
承休素親信之,以為然。重霸請賂羌人買文、扶州路以歸;承休從之,使重霸將龍武軍及所募兵萬二千人以從。將行,州人餞於城外。承休上道,
〔以從,才用翻。〕
重霸拜於馬前曰:「國家竭力以得秦、隴,
〔蜀得秦、隴,見二百六十九卷梁均王貞明元年。〕
若從開府還朝,
〔朝,直遙翻。〕
誰當守之!開府行矣,重霸請為公留守。」
〔蜀蓋加王承休開府儀同三司,故稱之。為,于偽翻;下為陳同。守,式又翻。〕
承休業已上道,無如之何,遂與招討副使王宗汭自扶、文而南;其地皆不毛,羌人抄之,
〔抄,楚交翻。〕
且戰且行,士卒凍餒,比至茂州,餘眾二千而已。
〔此自秦州取道文、扶,循山至茂州也。為王承休、宗汭為魏王繼岌所誅張本。比,必利翻。〕
重霸遂以秦、隴來降。
37高季興常欲取三峽,畏蜀峽路招討使張武威名,不敢進。至是,乘唐兵勢,使其子行軍司馬從誨權軍府事,自將水軍上峽取施州。張武以鐵鎖斷江路,
〔斷,音短。〕
季興遣勇士乘舟斫之。會風大起,舟絓於鎖,不能進退,
〔絓,音掛。〕
矢石交下,壞其戰艦,
〔壞,音怪。〕
季興輕舟遁去。
〔使蜀之邊帥盡如張武,散關豈易入哉。為後孟知祥復用張武張本。〕
既而聞北路陷敗,以夔、忠、萬三州遣使詣魏王降。
38郭崇韜遺王宗弼等書,為陳利害;
〔遣,唯季翻。〕
李紹琛未至利州,宗弼棄城引兵西歸。王宗勳等三招討追及宗弼於白芀,
〔九域志,簡州金水縣有白芀鎮。芀,都聊翻。〕
宗弼懷中探詔書示之曰:
〔探,吐南翻。〕
「宋光嗣令我殺爾曹。」因相持而泣,遂合謀送款於唐。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无名氏
蔡元培
宋·陈槱
(舊題宋)蘇軾
(宋)陳祥道
梁·庾信
宋·洪皓
汉·氾胜之
明·黄宗羲
宋·秦观
西周生
清·韩菼
宋·曾安止
宋·陶岳
唐·圆照
清·毛奇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