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八十三-資治通鑑 胡三省注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八十三
後晉紀四
〔起玄黓攝提格(壬寅),盡閼逢執徐(甲辰)正月,凡二年有奇。〕
高祖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下
天福七年(壬寅、九四二)
1春,正月,丁巳,鎮州牙將自西郭水碾門導官軍入城,
〔碾,魚蹇翻。水碾,水磑也。〕
殺守陴民二萬人,
〔陴,頻彌翻。〕
執安重榮,斬之。杜重威殺導者,自以為功。庚申,重榮首至鄴都,帝命漆之,函送契丹。
〔重,直龍翻。〕
2癸亥,改鎮州為恆州,成德軍為順國軍。
〔鎮州本恆州,唐避穆宗名改焉。今以安重榮反,改州名從舊,又改軍號。恆,胡登翻。〕
3丙寅,以門下侍郎、同平章事趙瑩為侍中,以杜重威為順國節度使兼侍中。
安重榮私財及恆州府庫,重威盡有之,帝知而不問。又表衛尉少卿范陽王瑜為副使,瑜為之重斂於民,恆人不勝其苦。
〔少,詩照翻。為之,于偽翻。斂,力贍翻。勝,音升。〕
4張式父鐸詣闕訟冤。
〔張彥澤殺張式事見上卷上年。〕
壬午,以河陽節度使王周為彰義節度使,代張彥澤。
5閩主曦立皇后李氏,同平章事真之女也;嗜酒剛愎,
〔愎,蒲逼翻。〕
曦寵而憚之。
6彰武節度使丁審琪,養部曲千人,縱之為暴於境內;軍校賀行政與諸胡相結為亂,攻延州,帝遣曹州防禦使何重建將兵救之,同、鄜援兵繼至,乃得免。
〔校,戶教翻。鄜,方無翻。〕
二月,癸巳,以重建為彰武留後,召審琪歸朝。重建,雲、朔間胡人也。
7唐左丞相宋齊丘固求豫政事,唐主聽入中書;又求領尚書省,乃罷侍中壽王景遂判尚書省,更領中書、門下省,
〔更,工衡翻。〕
以齊丘知尚書省事;其三省事並取齊王璟參決。
〔所以制宋齊丘。〕
齊丘視事數月,親吏夏昌圖盜官錢三千緡,齊丘判貸其死;唐主大怒,斬昌圖。
〔夏,戶雅翻。〕
齊丘稱疾,請罷省事,從之。
8涇州奏遣押牙陳延暉持敕書詣涼州,州中將吏請延暉為節度使。
9三月,閩主曦立長樂王亞澄為閩王。
〔樂,音洛。〕
10張彥澤在涇州,擅發兵擊諸胡,兵皆敗沒,調民馬千餘匹以補之。
〔調,徒釣翻。〕
還至陝,
〔自涇州代還至陝。還,從宣翻。陝,失冉翻。〕
獲亡將楊洪,乘醉斷其手足而斬之。
〔斷,音短。〕
王周奏彥澤在鎮貪殘不法二十六條,民散亡者五千餘戶。
〔王周代彥澤,故得奏其在鎮事。〕
彥澤既至,帝以其有軍功,又與楊光遠連姻,釋不問。
〔歐史,張彥澤與帝連姻,又討范延光有功。〕
夏,四月,己未,右諫議大夫鄭受益上言:「楊洪所以被屠,由陛下去歲送張式與彥澤,使之逞志,致彥澤敢肆凶殘,無所忌憚。見聞之人無不切齒,而陛下曾不動心,一無詰讓;淑慝莫辨,
〔詰,去吉翻,問也。讓,責也。慝,吐得翻。〕
賞罰無章。中外皆言陛下受彥澤所獻馬百匹,聽其如是,臣竊為陛下惜此惡名,
〔為,于偽翻。受獻而釋有罪,是惡名也。〕
乞正彥澤罪法以湔洗聖德。」
〔湔,則前翻。〕
疏奏,留中。受益,從讜之兄子也。
〔鄭從讜見唐僖宗紀。讜,音黨。〕
庚申,刑部郎中李濤等伏閤極論彥澤之罪,語甚切至。
〔伏閤者,伏閤門下奏事,閤門使以聞。〕
辛酉,敕:「張彥澤削一階,降爵一級。
〔階,武散階。爵級,封爵之級。〕
張式父及子弟皆拜官。涇州民復業者,減其傜賦。」癸亥,李濤復與兩省及御史臺官伏閤
〔復,扶又翻。兩省官,中書、門下省官也。〕
奏彥澤罰太輕,請論如法。帝召濤面諭之。濤端笏前迫殿陛,聲
【章:十二行本「聲」上有「論辨」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退齋校同。】
色俱厲。帝怒,連叱之,濤不退。帝曰:「朕已許彥澤不死。」濤曰:「陛下許彥澤不死,不可負;不知范延光鐵券安在!」
〔謂許范延光以不死,而楊光遠殺之也,事見上卷五年。〕
帝拂衣起,入禁中。丙寅,以彥澤為左龍武大將軍。
〔為張彥澤為契丹用以殘滅晉國、李濤詣彥澤而不懼張本。〕
11漢高祖寢疾,以其子秦王弘度、晉王弘熙皆驕恣,少子越王弘昌孝謹有智識,
〔少,詩照翻。〕
與右僕射兼西御院使王翷謀出弘度鎮邕州,弘熙鎮容州,而立弘昌。
〔為弘熙殺弘昌及翷張本。翷,求仁翻。〕
制命將行,會崇文使蕭益入問疾,以其事訪之。益曰:「立嫡以長,違之必亂。」乃止。
〔蕭益引經義以沮立弘昌之義。長,知兩翻。〕
丁丑,高祖殂。
〔年五十四。〕
高祖為人辯察,多權數,好自矜大,常謂中國天子為「洛州刺史」。
〔好,呼到翻。以中國天子都洛陽,洛陽之地,蓋本洛州刺史所治也。言其政令不能及遠,特昔時洛州刺史之任耳。〕
嶺南珍異所聚,每窮奢極麗,宮殿悉以金玉珠翠為飾。用刑慘酷,有灌鼻、割舌、支解、刳剔、炮炙、烹蒸之法;或聚毒蛇水中,以罪人投之,謂之水獄。同平章事楊洞潛諫,不聽。末年尤猜忌。以士人多為子孫計,故專任宦官,由是其國中宦者大盛。
〔自劉龑之後,專任宦者,謂百官為門外人,傳至於銀而國亡矣。〕
秦王弘度即皇帝位,更名玢;
〔更,工衡翻。玢,府巾翻。〕
以弘熙輔政,改元光天;尊母趙昭儀曰皇太妃。
12契丹以晉招納吐谷渾,遣使來讓。帝憂悒不知為計;五月,己亥,始有疾。
〔悒,乙及翻。〕
13乙巳,尊太妃劉氏為皇太后。太后,帝之庶母也。
〔徐無黨曰:帝所生母也。〕
14唐丞相、太保宋齊丘既罷尚書省,不復朝謁。
〔復,扶又翻。朝,直遙翻;下同。〕
唐主遣壽王景遂勞問,
〔勞,力到翻。〕
許鎮洪州,始入朝。
唐主與之宴,酒酣,齊丘曰:「陛下中興,臣之力也,柰何忘之!」唐主怒曰:「公以遊客干朕,
〔事見二百六十六卷梁太祖乾化二年。〕
今為三公,亦足矣。乃與人言朕烏喙如句踐,難與共安樂,有之乎﹖」
〔越范蠡遺文種書,言越王為人,長頸烏喙,可與同患難,不可與同安樂。句,讀如鉤。樂,讀如洛。〕
齊丘曰:「臣實有此言。臣為遊客時,陛下乃偏裨耳。今日殺臣可矣。」明日,唐主手詔謝之曰:「朕之褊性,
〔褊,補典翻。〕
子嵩平昔所知。少相親,老相怨,可乎!」
〔少,詩照翻。自古君臣之間,豈無親故,未有如宋齊丘之挾舊矜功,唐主之啟寵納侮者也。〕
丙午,以齊丘為鎮南節度使。
〔踐洪州之約。宋齊丘本洪州進士,寵之以衣錦也。〕
15帝寢疾,一旦,馮道獨對。帝命幼子重睿出拜之,又令宦者抱重睿置道懷中,其意蓋欲道輔立之。
〔重,直龍翻。考異曰:漢高祖實錄:「晉高祖大漸,召近臣屬之曰:『此天下,明宗之天下,寡人竊而處之久矣。寡人既謝,當歸許王,寡人之願也。』此說難信。今從薛史。〕
六月,乙丑,帝殂。
〔年五十一。五代會要,殂於鄴都大內之保昌殿。〕
道與天平節度使、侍衛馬步都虞候景延廣議,以國家多難,宜立長君,乃奉廣晉尹齊王重貴為嗣。
〔晉高祖託孤於馮道,與吳主孫休託孤於濮陽興、張布之事略同。難,乃旦翻。〕
是日,齊王即皇帝位。延廣以為己功,始用事,禁都下人無得偶語。
〔以防姦人謀為變。〕
初,高祖疾亟,有旨召河東節度使劉知遠入輔政,齊王寢之;知遠由是怨齊王。
〔為劉知遠不入援張本。〕
16丁卯,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
〔高祖之庶母劉氏也。〕
皇后曰皇太后。
〔高祖之后李氏也。〕
17閩富沙王延政圍汀州,閩主曦發漳、泉兵五千救之。
〔九域志:泉州西至漳州二百九十五里,漳州酉至汀州五百四十里。宋白曰:梁山有漳浦水,一名漳溪水,唐垂拱二年,析泉州之西南置漳州。垂拱之泉州,今之福州也。〕
又遣其將林守亮入尤溪,大明宮使黃敬忠屯尤口,
〔九域志:尤溪縣在南劍州南一百五十五里,蓋王氏初置縣也。尤口,尤溪口也。〕
欲乘虛襲建州;國計使黃紹頗將步卒八千為二軍聲援。
18秋,七月,壬辰,太皇太后劉氏殂。
19閩富沙王延政攻汀州,四十二戰,不克而歸。其將包洪實、陳望,將水軍以禦福州之師;丁酉,遇於尤口。
〔尤溪口。〕
黃敬忠將戰,占者言時刻未利,按兵不動;洪實等引兵登岸,水陸夾攻之,殺敬忠,俘斬二千級,林守亮、黃紹頗皆遁歸。
20庚子,大赦。
21癸卯,加景延廣同平章事,兼侍衛馬步都指揮使。
〔賞其定策之功也。為景延廣挾權制上、搆契丹之隙張本。〕
22勳舊皆欲復置樞密使,
〔罷樞密使見上卷上年。〕
馮道等三奏,請以樞密舊職讓之;
〔并樞密於中書,故謂樞密院舊所典之職為舊職。〕
帝不許。
23有神降於博羅縣民家,
〔博羅,漢古縣,唐屬循州,時為漢土。郡國志:循州有博羅山,浮海而來,傅著羅山,故名博羅。宋朝博羅縣屬惠州。九域志:在州北四十五里。宋白曰:博羅縣接境於羅山,故曰博羅;東接龍州,南接西平,西接增城界。〕
與人言而不見其形,閭閻人往占吉凶,多驗,縣吏張遇賢事之甚謹。時循州盜賊群起,莫相統一,賊帥共禱于神,神大言曰:「張遇賢當為汝主。」於是
【章:十二行本「是」下有「群帥」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共奉遇賢,稱中天八國王,改元永樂,
〔樂,音洛。〕
置百官,攻掠海隅。
〔循州東南距潮、惠二州,皆海隅之地。〕
遇賢年少,
〔少,詩照翻。〕
無他方略,諸將但告進退而已。
漢主以越王弘昌為都統,循王弘杲為副以討之,戰于錢帛館。漢兵不利,二王皆為賊所圍;指揮使陳道庠等力戰救之,得免。東方州縣多為遇賢所陷。
〔東方州縣,謂番禺以東州縣也,即惠、潮之地。九域志:廣州東至惠州三百一十五里,又自惠州東至潮州八百一十里。〕
道庠,端州人也。
24高行周圍襄州踰年,下不。
〔去年十一月,高行周圍襄州,事始見上卷。〕
城中食盡。奉國軍都虞候曲周王清言於行周曰:
〔曲周縣,屬洺州。宋熙寧三年,省曲周縣為鎮,入雞澤縣。〕
「賊城已危,我師已老,民力已困,不早迫之,尚何俟乎!」與奉國都指揮使元城劉詞帥眾先登。
〔元城縣帶魏州。帥,讀曰率。〕
八月,拔之。安從進舉族自焚。
25甲子,以趙瑩為中書令。
26閩主曦遣使以手詔及金器九百、錢萬緡、將吏敕告六百四十通,求和於富沙王延政,延政不受。
丙寅,閩主曦宴群臣於九龍殿。從子繼柔不能飲,強之。
〔從,才用翻。強,其兩翻。〕
繼柔私減其酒,曦怒,并客將斬之。
〔王曦之酗虐,孫皓之流也。將,即亮翻。〕
27闽人铸永隆通宝大铁钱,一当铅钱百。
28漢葬天皇大帝于康陵,廟號高祖。
29唐主自為吳相,興利除害,變更舊法甚多。
〔梁均王之貞明四年,唐主始得吳政,吳王隆演之十五年也。〕
及即位,命法官及尚書刪定為昇元條三十卷;
〔時唐以昇元紀元。〕
庚寅,行之。
30閩主曦以同平章事候官余廷英為泉州刺史。廷英貪穢,掠人女子,詐稱受詔采擇以備後宮。事覺,曦遣御史按之。廷英懼,詣福州自歸,曦詰責,將以屬吏;
〔詰,去吉翻。屬,之欲翻。〕
廷英退,獻買宴錢萬緡。曦悅,明日召見,謂曰:「宴已買矣,皇后貢物安在﹖」廷英復獻錢於李后,乃遣歸泉州;自是諸州皆別貢皇后物。未幾,復召廷英為相。
〔見,賢遍翻。復,扶又翻。幾,居豈翻。史言閩主曦之好貨甚於昶。〕
31冬,十月,丙子,張遇賢陷循州,殺漢刺史劉傳。
32楚王希範作天策府,
〔王舉天下大定錄曰:希範建天策府於州城西北,造天策、光政等一十六樓,又造天策、勤政等五堂。〕
極棟宇之盛;戶牖欄檻皆飾以金玉,塗壁用丹砂數十萬斤;
〔丹砂出辰、溪、漵、錦等州及諸溪峒,皆楚之境內也。本草圖經曰:丹砂生深山石崖間,土人穴地數十尺,始見其苗,乃白石也,謂之丹砂床。砂生石上,其塊大者如雞子,小者如石榴顆,狀若芙蓉頭、箭鏃連床者;紫黯若鐵色,而光明瑩澈,碎之,嶄巖作牆壁,又似雲母片可析者,無石彌佳。過此則淘土石中得之。〕
地衣,春夏用角蕈,
〔角簟,剖竹為細篾,織之,藏節去筠,瑩滑可愛;南蠻或以白藤為之。〕
秋冬用木綿。
〔木綿,今南方多有焉。於春中作畦種之,至夏秋之交結實,至秋半,其實之外皮四裂,中踊出,白如綿。土人取而紡之,織以為布,細密厚暖,宜以御冬。〕
與子弟僚屬遊宴其間。
33十一月,庚寅,葬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于顯陵,
〔陵在河南府壽安縣。〕
廟號高祖。
34先是河南、北諸州官自賣海鹽,歲收緡錢十七萬;又散蠶鹽斂民錢。
〔蠶鹽所以裛繭。唐天成二年,敕:每年二月內一度俵散蠶鹽,依夏稅限納錢。宋白曰:周顯德三年,敕齊州蠶鹽於秋苗上俵配,謂之查頭,每一石徵錢三千文;滄、棣、濱、淄、青,每石徵絹一匹。後齊州減徵一半,五州所徵絹加倍。先,悉薦翻。〕
言事者稱民坐私販鹽抵罪者眾,不若聽自販,而歲以官所賣錢直斂於民,謂之食鹽錢;高祖從之。俄而鹽價頓賤,每斤至十錢。
至是,三司使董遇欲增求羨利,
〔羨,延面翻。〕
而難於驟變前法,乃重征鹽商,過者七錢,留賣者十錢。由是鹽商殆絕,而官復自賣。
〔復,扶又翻。〕
其食鹽錢,至今斂之如故。
〔五代會要:時言事者請將食鹽錢於諸道州府,計戶每戶一貫至二百為五等配之,然後任人逐便興販,既不虧官,又益百姓。朝廷行之,諸處場務且仍舊。俄而鹽貨頓賤,去出鹽遠處州縣,每斤不過二十。掌事者又難驟改其法,奏請重置稅焉。蓋欲絕興販,歸利於官。場院糶鹽雖多,人戶鹽錢又不放免,民甚苦之。〕
35閩鹽鐵使、右僕射李仁遇,敏之子,
〔李敏,閩主昶元妃梁國夫人之父。〕
閩主曦之甥也;年少,美姿容,得幸於曦。
〔有龍陽之寵也。〕
十二月,以仁遇為左僕射兼中書侍郎,翰林學士、吏部侍郎李光準為中書侍郎兼戶部尚書,並同平章事。
曦荒淫無度,嘗夜宴,光準醉忤旨,
〔忤,五故翻。〕
命執送都市斬之;吏不敢殺,繫獄中。明日,視朝,
〔朝,直遙翻。〕
召復其位。是夕,又宴,收翰林學士周維岳下獄。
〔下,戶嫁翻。〕
吏拂榻待之,曰:「相公昨夜宿此,尚書勿憂。」醒而釋之。他日,又宴,侍臣皆以醉去,獨維岳在。曦曰:「維岳身甚小,何飲酒之多﹖」左右或曰:「酒有別腸,
〔此俚俗之常語。〕
不必長大。」曦欣然,命捽維岳下殿,
〔捽,昨沒翻。〕
欲剖視其酒腸。或曰:「殺維岳,無人
【章:十二行本「人」下有「復能」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侍陛下刻飲者。」乃捨之。
36帝之初即位也,大臣議奉表稱臣告哀於契丹,景延廣請致書稱孫而不稱臣。
〔景延廣之議,因三年契丹主令高祖稱兒皇帝,用家人之禮致書也。〕
李崧曰:「屈身以為社稷,何恥之有!
〔為,于偽翻。〕
陛下如此,他日必躬擐甲胄,
〔擐,音宦。〕
與契丹戰,於時悔無益矣。」
〔於時者,於其時也。〕
延廣固爭,馮道依違其間。帝卒從延廣議。
〔卒,子恤翻。〕
契丹大怒,遣使來責讓,且言:「何得不先承稟,遽即帝位﹖」延廣復以不遜語答之。
契丹盧龍節度使趙延壽欲代晉帝中國,
〔趙延壽父子欲帝中國之心,已見於屯團柏之時。〕
屢說契丹擊晉,契丹主頗然之。
〔說,式芮翻。為契丹入寇張本。〕
齊王上
〔諱重貴,高祖兄敬儒之子。〕
天福八年(癸卯、九四三)
1春,正月,癸卯,蜀主以宣徽使兼宮苑使田敬全領永平節度使;敬全,宦者也,引前蜀王承休為此而命之,
〔前蜀主王衍使宦者王承休帥秦州,事見二百七十三卷唐莊宗同光二年。詩云: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孟昶不能以前蜀之亡國為鑒,乃引王承休為此以崇秩宦官,其國至宋而亡,晚矣!〕
國人非之。
2帝聞契丹將入寇,二月,己未,發鄴都;乙丑,至東京。
〔帝即位於鄴都保昌殿柩前,至是始還汴。〕
然猶與契丹問遺相往來,無虛月。
〔遺,唯季翻。〕
3唐宣城王景達,剛毅開爽,烈祖愛之,屢欲以為嗣;
〔烈祖,即謂唐主。唐主崩,廟號烈祖,通鑑因其國史成文書之。〕
宋齊丘亟稱其才,
〔亟,去吏翻。〕
唐主以齊王璟年長而止。
〔長,知兩翻。〕
璟以是怨齊丘。
〔既以贊奪嫡之謀怨之,又以爭權誤國怒之,宋齊丘於是不得免矣。〕
唐主幼子景籂,母种氏有寵,齊王璟母宋皇后稀得進見。唐主如璟宮,遇璟親調樂器,大怒,誚讓者數日。种氏乘間言,景籂雖幼而慧,可以為嗣。
〔籂,他歷翻。种,直中翻。見,賢遍翻。誚,才笑翻。間,古莧翻。〕
唐主怒曰:「子有過,父訓之,常事也。國家大計,女子何得預知!」即命嫁之。
〔史言唐主明斷,不牽女寵。〕
唐主嘗夢吞靈丹,旦而方士史守沖獻丹方,以為神而餌之,浸成躁急。
〔自叔孫豹以來,踐妖夢以自禍者多矣。〕
左右諫,不聽。嘗以藥賜李建勳,建勳曰:「臣餌之數日,已覺躁熱,況多餌乎!」唐主曰:「朕服之久矣。」群臣奏事,往往暴怒;然或有正色論辯中理者,
〔中,竹仲翻。〕
亦斂容慰謝而從之。
唐主問道士王栖霞:「何道可致太平﹖」對曰:「王者治心治身,乃治家國。今陛下尚未未能去飢嗔、飽喜,
〔治,直之翻。去,羌呂翻。嗔,昌真翻。〕
何論太平!」宋后自簾中稱歎,以為至言。凡唐主所賜予,
〔予,讀曰與。〕
栖霞皆不受。栖霞常為人奏章,唐主欲為之築壇。
〔為,于偽翻。〕
辭曰:「國用方乏,何暇及此!俟焚章不化,乃當奏請耳。」
〔道士率奏章,自謂上達於天。史言王棲霞異乎挾術以干寵利者。〕
駕部郎中馮延己,為齊王元帥府掌書記,性傾巧,與宋齊丘及宣徽副使陳覺相結;同府在己上者,延己稍以計逐之。延己嘗戲謂中書侍郎孫晟曰:「公有何能,為中書郎﹖」晟曰:「晟,山東鄙儒,
〔孫晟,密州高密縣人,奔南,見二百七十六卷唐明宗天成二年。〕
文章不如公,談諧不如公,諂詐不如公。然主上使公與齊王遊處,
〔處,昌呂翻。〕
蓋欲以仁義輔導之也,豈但為聲色狗馬之友邪!晟誠無能;
【章:十二行本「能」下有「如」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公之能,適足為國家之禍耳。」延己,歙州人也。
〔歙,書涉翻。〕
又有魏岑者,亦在齊王府。給事中常夢錫屢言陳覺、馮延己、魏岑皆佞邪小人,不宜侍東宮;司門郎中判大理寺蕭儼表稱陳覺姦回亂政;唐主頗感悟,未及去。
〔去,羌呂翻。〕
會疽發背,祕不令人知,密令醫治之,聽政如故。庚午,疾亟,太醫吳廷裕
【嚴:「裕」改「紹」。】
遣親信召齊王璟入侍疾。
〔唐主密令醫治疾,猶可曰欲以鎮安人心。至於危殆召嫡長入侍,乃出於醫師之意,此可以為法乎!治,直之翻。〕
唐主謂璟曰:「吾餌金石,始欲益壽,乃更傷生,汝宜戒之!」是夕,殂。
〔年五十六。〕
祕不發喪,下制:「以齊王監國,大赦。〕
孫晟恐馮延己等用事,欲稱遺詔令太后臨朝稱制。翰林學士李貽業曰:「先帝嘗云:『婦人預政,亂之本也,』安肯自為厲階!此必近習姦人之詐也。且嗣君春秋已長,明德著聞,
〔長,知兩翻。聞,音問。〕
公何得遽為亡國之言!若果宣行,吾必對百官毀之。」晟懼而止。貽業,蔚之從曾孫也。
〔李蔚,唐僖宗乾符中為相。蔚,紆勿翻。從,才用翻。〕
丙子,始宣遺制。
〔庚午至丙子七日始發喪。〕
烈祖末年卞急,近臣多罹譴罰。陳覺稱疾,累月不入,及宣遺詔,乃出。蕭儼劾奏:「覺端居私室,以俟升遐,
〔劾,戶概翻,又戶得翻。〕
請按其罪。」齊王不許。
自烈祖相吳,禁壓良為賤,
〔買良人子女為奴婢,謂之壓良為賤,律之所禁也。〕
令買奴婢者通官作券。馮延己及弟禮部員外郎延魯,俱在元帥府,草遺詔聽民賣男女;意欲自買姬妾,蕭儼駮曰:
〔駮,北角翻。〕
「此必延己等所為,非大行之命也。
〔自漢以來,天子升遐,梓宮在殯,稱曰大行皇帝。〕
昔延魯為東都判官,
〔東都留守判官也。唐以江都為東都。〕
已有此請;先帝訪臣,臣對曰:『陛下昔為吳相,民有鬻男女者,為出府金,贖而歸之,
〔為出,于偽翻。府金,藏府之金也。〕
故遠近歸心。今即位而反之,使貧人之子為富人廝役,可乎﹖』先帝以為然,將治延魯罪。
〔治,直之翻。〕
臣以為延魯愚,無足責。先帝斜封延魯章,抹三筆,持入宮。請求諸宮中,必尚在。」齊王命取先時留中章奏千餘道,皆斜封一抹,
〔凡章奏留中不下者,皆當時不行者也;若其言可行者,則付外施行。〕
果得延魯疏。然以遺詔已行,竟不之改。
〔聲馮延魯以己私傅益遺制之罪,明底其罰而改之,不亦可乎!史言唐烈祖尚儒,故當國有大故之時,猶有能持正以斷國論者。〕
4閩富沙王延政稱帝於建州,國號大殷,大赦,改元天德。以將樂縣為鏞州,
〔唐武德五年,分邵武置將樂縣,時屬建州,宋屬南劍州。九域志:在州南二百四十里。宋白曰:其地在越已有將樂之名。按後漢書云:永安三年,析建安之校鄉,置將樂縣。按漢無永安年號,獨吳孫休改元永安耳。樂,音洛。〕
延平鎮為鐔州。
〔鐔州,今之南劍州是也。吳分建安置南平縣,晉改為延平縣。閩王審知立延平鎮,王延政置鐔州;南唐改劍州,取寶劍化龍於延平津以立州也。宋朝混一,始加南字,以別蜀之劍州。鐔,徐林翻,又讀如覃。〕
立皇后張氏。以節度判官潘承祐為吏部尚書,節度巡官建陽楊思恭為兵部尚書。
〔唐武德四年,置建陽縣,屬建州。九域志:在州西二百四十里。宋白曰:漢建安元年,割建安縣地為桐鄉;十年,會稽南部都尉賀齊,分上饒之地兼舊桐鄉置建平縣;晉太元四年,改建平為建陽縣,因山之陽為名。〕
未幾,以承祐同平章事,
〔潘承祐能諫王延政之日尋干戈,而不能諫其舉大號,又俛眉而為之相,亦復何也!〕
思恭遷僕射,錄軍國軍。
延政服赭袍視事,然牙參及接鄰國使者,猶如藩鎮禮。
殷國小民貧,軍旅不息。楊思恭以善聚斂得幸,
〔斂,力贍翻。〕
增田畝山澤之稅,至於魚鹽蔬果,無不倍征,
〔征之倍其常數。〕
國人謂之「楊剝皮」。
5三月,己卯朔,以中書令趙瑩為晉昌節度使兼中書令;以晉昌節度使兼侍中桑維翰為侍中。
〔桑維翰始者居藩鎮而兼侍中,今入朝,正為門下省長官。〕
6唐元宗即位,
〔本名景通,改名璟,後又改名景。〕
大赦,改元保大。祕書郎韓熙載請俟踰年改元,不從。
〔古者人君即位,踰年而後改元,不忍遽改父之道也。〕
尊皇后曰皇太后,
〔唐烈祖后宋氏。〕
立妃鍾氏為皇后。
唐主未聽政,
〔以居喪,未御正朝聽政。〕
馮延己屢入白事,一日至數四。唐主曰:「書記有常職,何為如是其煩也!」
〔馮延己時為齊王掌書記。〕
唐主為人謙謹,初即位,不名大臣,數延公卿論政體,
〔數,所角翻。〕
李建勳謂人曰:「主上寬仁大度,優於先帝;但性習未定,苟旁無正人,但恐不能守先帝之業耳。」
〔後果如李建勳之言,其僅保江南者幸也。〕
唐主以鎮南節度使宋齊丘為太保兼中書令,奉化節度使周宗為侍中。
〔九域志:南唐置奉化軍節度於江州。〕
唐主以齊丘、宗先朝勳舊,故順人望召為相,政事皆自決之。
徙壽王景遂為燕王,宣城王景達為鄂王。
初,唐主為齊王,知政事,
〔晉天福三年,唐烈祖徙吳王璟為齊王;若其輔政,則始於後唐潞王清泰元年,吳睿皇之大和六年也。此蓋言知唐政事時。〕
每有過失,常夢錫常直言規正;始雖忿懟,
〔懟,直類翻。〕
終以諒直多之。及即位,許以為翰林學士,齊丘之黨疾之,坐封駮制書,貶池州判官。池州多遷客,
〔以罪遷降於外州者,其州人謂之為遷客。〕
節度使上蔡王彥儔,防制過甚,幾不聊生,
〔幾,居依翻。〕
惟事夢錫如在朝廷。
〔王彥儔豈知敬常夢錫哉,以其事唐主於齊府,貶非其罪,必將復召用,故敬之耳。〕
宋齊丘待陳覺素厚,唐主亦以覺為有才,遂委任之。馮延己、延魯、魏岑,雖齊邸舊僚,皆依附覺,與休寧查文徽
〔吳分歙縣置休陽縣,後改曰海陽,晉武帝改曰海寧,隋改曰休寧;唐屬歙州。九域志:在州西六十六里。查,鉏加翻,姓也。何承天姓苑已有此姓,則江南之有查姓舊矣。〕
更相汲引,侵蠹政事,
〔更,工衡翻。〕
唐人謂覺等為「五鬼」。延魯自禮部員外郎遷中書舍人、勤政殿學士,江州觀察使杜昌業聞之,歎曰:「國家所以驅駕群臣,在官爵而已。若一言稱旨,遽躋通顯,
〔勤政殿學士,蓋唐烈祖所置,猶中朝之端明殿學士也。稱,尺證翻。〕
後有立功者,何以賞之!」未幾,唐主以岑及文徽皆為樞密副使。
〔幾,居豈翻。〕
岑既得志,會覺遭母喪,岑即暴揚覺過惡,
〔暴,顯也。〕
擯斥之。
7唐置定遠軍於濠州。
8漢殤帝驕奢,不親政事。高祖在殯,作樂酣飲;夜與倡婦微行,慙男女而觀之。
〔倡,音昌。慙,魯果翻。〕
左右忤意輒死,無敢諫者;
〔忤,五故翻。〕
惟越王弘昌及內常侍番禺吳懷恩屢諫,不聽。
〔番,音潘。〕
常猜忌諸弟,每宴集,令宦者守門,群臣、宗室,皆露索,然後入。
〔露體而搜索之,恐其挾懷兵刃也。索,山客翻。〕
晉王弘熙欲圖之,乃盛飾聲伎,娛悅其意,以成其惡。
〔伎,巨綺翻。〕
漢主好手搏,弘熙令指揮使陳道庠引力士劉思潮、譚令禋、林少強、林少良、何昌廷等五人習手搏於晉府,
〔好,呼到翻。少,詩照翻。晉府,弘熙所居第也。〕
漢主聞而悅之。丙戌,與諸王宴於長春宮,觀手搏,至夕罷宴,漢主大醉。弘熙使道庠、思潮等掖漢主,因拉殺之,
〔年二十四。因扶掖而拉其脅殺之。拉,盧合翻。〕
盡殺其左右。
明旦,百官諸王莫敢入宮,越王弘昌帥諸弟臨於寢殿,
〔帥,讀曰率。臨,力鴆翻。〕
迎弘熙即皇帝位,更名晟,
〔晟,漢主玢之弟也。更,工衡翻。〕
改元應乾。以弘昌為太尉兼中書令、諸道兵馬都元帥,知政事,循王弘杲為副元帥,參預政事。陳道庠及劉思潮等皆受賞賜甚厚。
9閩主曦納金吾使尚保殷之女,
〔考異曰:閩錄作「尚可殷」。今從十國紀年。〕
立為賢妃。妃有殊色,曦嬖之;醉中,妃所欲殺則殺之,所欲宥則宥之。
〔沈酗于酒,惟婦言是用,商紂所以亡也。嬖,卑義翻。又博計翻。〕
10夏,四月,戊申朔,日有食之。
11唐以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李建勳為昭武節度使,鎮撫州。
〔九域志:吳置昭武節度於撫州。〕
12殷將陳望等攻閩福州,
〔是年二月,王延政建國於建州,號曰殷。〕
入其西郛,既而敗歸。
13五月,殷吏部尚書、同平章事潘承祐上書陳十事,大指言:「兄弟相攻,逆傷天理,一也。賦斂煩重,力役無節,二也。
〔斂,力贍翻。〕
發民為兵,羇旅愁怨,三也。
〔民為兵則疲於征戍,羇旅異鄉,不得反其桑梓,故愁怨。〕
楊思恭奪民衣食,使歸怨於上,群臣莫敢言,四也。
〔楊思恭事見上二月。〕
疆土狹隘,多置州縣,增吏困民,五也。
〔謂置鏞州、鐔州也。〕
除道裹糧,將攻臨汀,
〔臨汀,汀州也。唐開撫、福二州山洞,置汀州,因長汀為名,初治新羅,後移治長汀白石村;天寶改為臨汀郡,乾元復為州。九域志:延平西至臨汀八百里。〕
曾不憂金陵、錢塘乘虛相襲,六也。
〔唐都金陵,吳越都錢塘。唐兵自撫、信可以襲建州,吳越兵自婺、衢可以襲建州。〕
括高貲戶,財多者補官,逋負者被刑,七也。
〔被,皮義翻。〕
延平諸津,征果菜魚米,獲利至微,斂怨甚大,八也。與唐、吳越為鄰,即位以來,未嘗通使,九也。宮室臺榭,崇飾無度,十也。」殷王延政大怒,
〔「殷王」當作「殷主」。〕
削承祐官爵,勒歸私第。
14漢中宗既立,國中議論莾莾。
〔言其弒兄自立也。莾,許拱翻。〕
循王弘杲請斬劉思潮等以謝中外,漢主不從。思潮等聞之,譖弘杲謀反,漢主令思潮等伺之。弘杲方宴客,思潮與譚令禋帥衛兵突入,
〔伺,相吏翻,候也,察也。帥,讀曰率。突入,掩不備。〕
斬弘杲。於是漢主謀盡誅諸弟,以越王弘昌賢而得眾,尤忌之。
〔弘昌見忌事始上年四月。〕
雄武節度使齊王弘弼,
〔詳考本末,「雄武」當作「建武」;建武軍邕州。〕
自以居大鎮,懼禍,求入朝;許之。
15初,閩主曦侍康宗宴,
〔閩主昶廟號康宗。〕
會新羅獻寶劍,
〔新羅國之於閩國,其地在海東,通使於閩。〕
康宗舉以示同平章事王倓曰:「此何所施﹖」倓對曰:「斬為臣不忠者。」時曦已蓄異志,凜然變色。至是宴群臣,復有獻劍者,曦命發倓冢,斬其尸。
〔倓,徒甘翻,又徒濫翻,徒敢翻。復,扶又翻。〕
校書郎陳光逸謂其友曰:「主上失德,亡無日矣;吾欲死諫。」其友止之,不從,上書諫
【章:十二行本「諫」作「陳」;乙十一行本同;張校同。】
曦大惡五十事。曦怒,命衛士鞭之數百,不死;以繩繫其頸,懸諸庭樹,久之乃絕。
16秋,七月,己丑,詔以年饑,國用不足,分遣使者六十餘人於諸道括民榖。
17吳越王弘佐初立,上統軍使闞璠強戾,
〔闞,苦鑑翻,姓也。璠,音煩。〕
排斥異己,弘佐不能制;內牙上都監使章德安數與之爭,
〔數,所角翻。〕
右都監使李文慶不附於璠,乙巳,貶德安於處州,
〔章德安受託孤之寄,而為闞璠所制,其才不足稱也。〕
文慶于睦州。璠與右統軍使胡進思益專橫。
〔為吳越誅闞璠張本。橫,戶孟翻。〕
璠,明州人;
〔今明州猶祀闞璠,謂之闞相公廟。〕
文慶,睦州人;進思,湖州人也。
18唐主緣烈祖意,
〔緣,因也,由也。〕
以天雄節度使兼中書令、金陵尹燕王景遂為諸道兵馬元帥,徙封齊王,居東宮;天平節度使、守侍中、東都留守鄂王景達為副元帥,徙封燕王;宣告中外,約以傳位。立長子弘冀為南昌王。景遂、景達固辭,不許。景遂自誓必不敢為嗣,更其字曰退身。
〔更,工衡翻。為弘冀毒景遂張本。〕
19漢指揮使萬景忻敗張遇賢於循州。
〔敗,補邁翻。〕
遇賢告于神,神曰:「取虔州,則大事可成。」遇賢帥眾踰嶺,趣虔州。唐百勝節度使賈匡浩不為備,
〔梁以百勝節度使命盧光稠;淮南楊氏既并虔州,因而不改。宋朝紹興初,改虔州為贛州,取章、貢二水以名州也。帥,讀曰率。趣,七喻翻。〕
遇賢眾十餘萬攻陷諸縣,再敗州兵,
〔敗,補邁翻。〕
城門晝閉。遇賢作宮室營署于白雲洞,遣將四出剽掠。
〔剽,匹妙翻。〕
匡浩,公鐸之子也。
〔賈公鐸見二百六十卷唐昭宗乾寧三年。〕
20八月,乙卯,唐主立弟景籂為保寧王。宋太后怨种夫人,屢欲害景籂,
〔种夫人欲立景籂見是年二月。〕
唐主力保全之。
21夏州牙內指揮使拓跋崇斌謀作亂,綏州刺史李彝敏將助之,事覺;辛未,彝敏棄州,與其弟彝俊等五人奔延州。
〔趙珣聚米圖經:綏州南至延州界三百四十里。宋白曰:綏州北至夏州三百六十里。〕
22九月,尊帝母秦國夫人安氏為皇太妃。妃,代北人也。
〔帝既繼大宗,則帝父敬儒為皇伯。今尊生母安氏為皇太妃,將以為誰之妃乎!〕
帝事太后、太妃甚謹,
【章:十二行本「謹」下有「多侍食於其宮」六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退齋校同。】
待諸弟亦友愛。
〔高祖七子,此時惟重睿在耳。帝,敬儒之子也,亦無兄弟見於史。〕
23初,河陽牙將喬榮
〔考異曰:漢隱帝實錄作「喬熒」。今從晉少帝、漢高祖實錄、薛史景延廣傳、契丹傳。〕
從趙延壽入契丹,契丹以為回圖使,
〔凡外國與中國貿易者,置回圖務,猶今之回易場也。〕
往來販易於晉,置邸大梁。及契丹與晉有隙,景延廣說帝囚榮於獄,
〔說,式芮翻。〕
悉取邸中之貨。凡契丹之人販易在晉境者,皆殺之,奪其貨。大臣皆言契丹有大功,
〔謂救解晉陽之圍,高祖遂以得中原。〕
不可負。戊子,釋榮,慰賜而歸之。
榮辭延廣,延廣大言曰:「歸語而主,
〔語,牛倨翻。而,汝也。〕
先帝為北朝所立,故稱臣奉表。今上乃中國所立,所以降志於北朝者,正以不敢忘先帝盟約故耳。為鄰稱孫,足矣,無稱臣之理。北朝皇帝勿信趙延壽誑誘,
〔誑,居況翻。誘,以久翻。〕
輕侮中國。中國士馬,爾所目睹。翁怒則來戰,孫有十萬橫磨劍,足以相待。他日為孫所敗,
〔敗,補邁翻。〕
取笑天下,毋侮也!」榮自以亡失貨財,恐歸獲罪,且欲為異時據驗,乃曰:「公所言頗多,懼有遺忘,
〔忘,巫放翻。〕
願記之紙墨。」延廣命吏書其語以授之,榮具以白契丹主。契丹主大怒,入寇之志始決。
〔景延廣建議稱孫不稱臣,猶可曰為國體也;囚其邸吏而取其貨財,則誤國之罪無所逃矣。〕
晉使如契丹,皆縶之幽州,不得見。
桑維翰屢請遜辭以謝契丹,每為延廣所沮。
〔沮,在呂翻。〕
帝以延廣有定策功,故寵冠群臣;
〔冠,古玩翻。〕
又總宿衛兵,故大臣莫能與之爭。河東節度使劉知遠,知延廣必致寇,而畏其方用事,不敢言,
〔劉知遠非不敢言,蓋亦有憾於帝而不欲言,將坐觀成敗,因而利之也。〕
但益募兵,奏置興捷、武節等十餘軍以備契丹。
24甲午,定難節度使李彝殷奏李彝敏作亂之狀,
〔難,乃旦翻。〕
詔執彝敏送夏州,斬之。
25冬,十月,戊申,立吳國夫人馮氏為皇后。
初,高祖愛少弟重胤,養以為子;
〔歐史:重胤,高祖弟也,不知其為親疏,高祖愛之,養以為子,故於名加重而下齒諸子。少,詩照翻。重,直龍翻。〕
及留守鄴都,娶副留守安喜馮濛女為其婦。
〔安喜縣屬定州。劉昫曰:安喜,漢中山之盧奴縣也;慕容垂改為不連,北齊改曰安喜,隋改為鮮虞,唐武德復為安喜;定州所治也。〕
重胤早卒,馮夫人寡居,有美色,帝見而悅之;高祖崩,梓宮在殯,帝遂納之。群臣皆賀,帝謂馮道等曰:「皇太后之命,與卿等不任大慶。」群臣出,帝與夫人酣飲,過梓宮前,醊而告曰:「皇太后之命,與先帝不任大慶。」
〔任,音壬。醊,陟衛翻,祭而以酒酹地也。斬焉衰絰之中,觸情縱欲以亂大倫,又從而狎侮其先,何以能久!〕
左右失笑,
〔不覺發笑為失笑。〕
帝亦自笑,顧謂左右曰:「我今日作新伲,何如﹖」夫人與左右皆大笑。太后雖恚,而無如之何。
〔恚,於避翻。魯昭公在慼而有嘉容,終以失國。帝與夫人淪於異域,非不幸也。〕
既正位中宮,頗預政事。后兄玉,時為禮部郎中、鹽鐵判官,帝驟擢用至端明殿學士、戶部侍郎,與議政事。
27唐主遣洪州營屯都虞侯嚴恩將兵討張遇賢,以通事舍人金陵邊鎬為監軍。鎬用虔州人白昌裕為謀主,擊張遇賢,屢破之。遇賢禱於神,神不復言,
〔復,扶又翻。〕
其徒大懼。昌裕勸鎬伐木開道,出其營後襲之,遇賢棄眾奔。別將李台台知神無驗,執遇賢以降,斬於金陵市。
〔去年七月,張遇賢作亂於漢境,入唐境而亡。史言依託怪妄之禍敗。降,戶江翻。〕
28十一月,丁亥,漢主祀南郊,大赦,改元乾和。
29戊子,吳越王弘佐納妃仰氏,仁詮之女也。
〔仰仁詮見任於吳越王元瓘。詮,且緣翻。〕
30初,高祖以馬三百借平盧節度使楊光遠,景延廣以詔命取之。光遠怒曰:「是疑我也。」密召其子單州刺史承祚,
〔唐末,以宋州之碭山縣,梁太祖鄉里也,為置輝州,已而徙治單父縣;後唐滅梁,改為單州。薛居正五代史:唐莊宗同光二年六月,改輝州為單州。單,音善。〕
戊戌,承祚稱母病,夜,開門奔青州。庚子,以左飛龍使金城何超權知單州。
〔此應州之金城縣也。〕
遣內班賜光遠玉帶、御馬,
【章:十二行本「馬」下有「金帛」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以安其意。
〔內班,蓋宦者也。〕
壬寅,遣侍衛步軍都指揮使郭謹將兵戍鄆州。
〔以防河津,使楊光遠不得與契丹交通也。〕
31唐葬光文肅武孝高皇帝于永陵,廟號烈祖。
32十二月,乙巳朔,遣左領軍衛將軍蔡行遇將兵戍鄆州。楊光遠遣騎兵入淄州,劫刺史翟進宗歸于青州。
〔九域志:青州西南至淄州一百二十里。翟,萇作翻。〕
甲寅,徙楊承祚為登州刺史以從其便。
〔登州,平盧巡屬也。〕
光遠益驕,密告契丹,以晉主負德違盟,境內大饑,公私困竭,乘此際攻之,一舉可取;趙延壽亦勸之。契丹主乃集山後及盧龍兵合五萬人,使延壽將之,
〔山後,即媯、檀、雲、應諸州。盧龍,幽州軍號。此皆天福之初割與契丹之土地人民也。契丹用中國之將,將中國之兵以攻晉;藉寇兵而齎盜糧,中國自此胥為夷矣。將,即亮翻。〕
委延壽經略中國,曰:「若得之,當立汝為帝。」又常指延壽謂晉人曰:「此汝主也。」延壽信之,由是為契丹盡力,畫取中國之策。
〔趙延壽為契丹主愚弄鼓舞,至死不悟,嗜欲深者天機淺也。是為,于偽翻。〕
朝廷頗聞其謀,丙辰,遣使城南樂及德清軍,
〔時置德清軍於澶州清豐縣,在州北六十里。宋白曰:德清軍本舊澶州地,晉天福三年,移澶州於德勝寨,乃於舊澶州置頓丘鎮,取縣為名;至四年,改鎮為德清軍。開運元年,移德清軍於陸家店,在新澶州之北七十里。〕
徵近道兵以備之。
33唐侍中周宗年老,恭謹自守,中書令宋齊丘廣樹朋黨,百計傾之。
〔宋齊丘之嫌隙,開於吳、唐禪代之間,權利啟人爭心有如此者。事見二百八十卷。〕
宗泣訴於唐主,唐主由是薄齊丘。
既而陳覺被疏,乃出齊丘為鎮海節度使。
〔陳覺者,宋齊丘之黨,唐主所親任者也;覺疏,則齊丘無君側之助,乃出。被,皮義翻。〕
齊丘忿懟,表乞歸九華舊隱,
〔懟,直類翻。齊丘隱九華見二百七十七卷唐明宗長興二年。〕
唐主知其詐,一表,即從之,賜書曰:「明日之行,昔時相許。朕實知公,故不奪公志。〕仍賜號九華先生,封青陽公,食一縣租稅。
齊丘乃治大第於青陽,
〔宋白曰:青陽縣本吳臨城縣地,赤烏中置。隋平陳,廢臨城縣為南陵縣。唐天寶元年,分涇、南陵、秋浦,置青陽縣,屬池州,以其地在青山之陽也。九域志:在州東南一百里。治,直之翻。〕
服御將吏,皆如王公,而憤邑尤甚。
34寧州酋長莫彥殊以所部溫那等十八州附于楚;
〔寧州,即唐之南寧州也,天寶末,沒于蠻;唐末,復置寧州于清溪鎮,去黔州二十九日行。酋,慈由翻。長,知兩翻。〕
其州無官府,惟立牌於岡阜,略以恩威羈縻而已。
35是歲,春夏旱,秋冬水,蝗大起,東自海壖,西距隴坻,
〔壖,而宣翻。坻,丁禮翻。〕
南踰江、淮,
【章:十二行本「淮」作「湖」;乙十一行本同。】
北抵幽薊,原野、山谷、城郭、廬舍皆滿,竹木葉俱盡。重以官括民榖,
〔薊,音計。重,直用翻。是年秋七月, 以年饑,用不足,括民榖。〕
使者督責嚴急,至封碓磑,不留其食,有坐匿榖抵死者。縣令往往以督趣不辦,納印自劾去。民餒死者數十萬口,流亡不可勝數。
〔碓,都內翻,舂也。磑,五對翻,也。趣,讀曰促。劾,戶概翻,又戶得翻。勝,音升。〕
於是留守、節度使下至將軍,各獻馬、金帛、芻粟以助國。
朝廷以恆、定饑甚,獨不括民榖。順國節度使杜威奏稱軍食不足,請如諸州例,許之。
〔杜重威平安重榮,即用為恆帥。帝即位,避帝名,去「重」字,止稱「威」。順國軍號亦新改。恆,戶登翻。〕
威用判官王緒謀,檢索殆盡,
〔索,山客翻。〕
得百萬斛。威止奏三十萬斛,餘皆入其家;又令判官李沼稱貸於民,復滿百萬斛,來春糶之,
〔稱,蚩陵翻,舉也。復,扶又翻。糶,他弔翻。〕
得緡錢二百萬,闔境苦之。定州吏欲援例為奏,
〔援恆州例。援,于元翻。〕
義武節度使馬全節不許,曰:「吾為觀察使,職在養民,豈忍效彼所為乎!」
〔唐節度使率兼觀察使,節度之職掌兵。馬全節之不效杜威,是矣。鄰於善,民之望也。杜威會念及此乎!〕
36楚地多產金銀,茶利尤厚,由是財貨豐殖。而楚王希範,奢欲無厭,喜自誇大。
〔厭,於鹽翻。喜,許記翻。〕
為長槍大槊,飾之以金,可執而不可用。募富民年少肥澤者八千人,為銀槍都。
〔少,詩照翻。〕
宮室、園囿,服用之物,務窮侈靡。作九龍殿,刻沈香為八龍,
〔沈,持林翻。〕
飾以金寶,長十餘丈,
〔長,直亮翻;下同。〕
抱柱相向;希範居其中,自為一龍,其襆頭腳長丈餘,以象龍角。
〔襆,防玉翻。後周武帝製襆頭,裁幅巾,出四腳,至今人服用之。唐人其腳向上,至宋太祖始為放腳。長,直亮翻。〕
用度不足,重為賦斂。
〔斂,力贍翻;下同。〕
每遣使者行田,專以增頃畝為功,民不勝租賦而逃。
〔行,下孟翻。勝,音升。〕
王曰:「但令田在,何憂無榖!」
〔民逃則有不耕之土,何從得榖乎!史言馬希範不知稼穡之艱難。〕
命營田使鄧懿文籍逃田,募民耕藝出租。
〔藝,種也。〕
民捨故從新,僅能自存,自西徂東,各失其業。
〔民無安生樂業之心,安能親其上而死其長乎!〕
又聽人入財拜官,以財多少為官高卑之差。富商大賈,
〔賈,音古。〕
布在列位。外官還者,必責貢獻。
〔還,從宣翻,又如字。〕
民有罪,則富者輸財,強者為兵,惟貧弱受刑。又置函,使人投匿名書相告訐,
〔訐,居謁翻。〕
至有滅族者。
是歲,用孔目官周陟議,令常稅之外,大縣貢米二千斛,中千斛,小七百斛;無米者輸布帛。天策學士拓跋恆上書曰:「殿下長深宮之中,藉已成之業,
〔長,知兩翻。藉,慈夜翻。〕
身不知稼穡之勞,耳不聞鼓鼙之音,
〔鼙,部迷翻。〕
馳騁遨遊,雕牆玉食。
〔張晏曰:玉食,珍食也。韋昭曰:諸侯備珍異之食。〕
府庫盡矣,而浮費益甚;百姓困矣,而厚斂不息。今淮南為仇讎之國,番禺懷吞噬之志,荊渚日圖窺伺,溪洞待我姑息。
〔淮南,謂唐;番禺,謂漢;荊渚,謂高氏;溪洞,彭、莫諸族。伺,相吏翻。〕
諺曰:『足寒傷心,民怨傷國。』願罷輸米之令,誅周陟以謝郡縣,去不急之務,減興作之役,無令一旦禍敗,為四方所笑。」王大怒。他日,恆請見,
〔去,羌呂翻。見,賢遍翻。〕
辭以晝寢。恆謂客將區弘練曰:
〔將,即亮翻。區,豈俱翻,又音歐;今湖南多此姓。〕
「王逞欲而愎諫,
〔愎,蒲逼翻。〕
吾見其千口飄零無日矣。」
〔人多謂闔家之人曰百口;今曰千口者,以其諸侯,盛言之。〕
王益怒,遂終身不復見之。
〔復,扶又翻。〕
37閩主曦嫁其女,取班簿閱視之;
〔班簿者,簿記朝參名員。〕
朝士有不賀者十二人,皆杖之於朝堂。以御史中丞劉贊不舉劾,
〔劾,戶概翻,又戶得翻。〕
亦將杖之,贊義不受辱,欲自殺。諫議大夫鄭元弼諫曰:「古者刑不上大夫。
〔記曲禮之言。上,時掌翻。〕
中丞儀刑百僚,豈宜加之箠楚!
〔箠,止橤翻。〕
曦正色曰:「卿欲效魏徵邪﹖」元弼曰:「臣以陛下為唐太宗,故敢效魏徵。」曦怒稍解,乃釋贊,贊竟以憂卒。
開運元年(甲辰、九四四)是年七月方改元。〕
1春,正月,乙亥,邊藩馳告:「契丹前鋒將趙延壽、趙延照將兵五萬入寇,逼貝州。」
〔邊藩,猶言邊鎮也。〕
延照,思溫之子也。
〔趙思溫本中國人,沒於契丹。〕
先是朝廷以貝州水陵要衝,
〔先,悉薦翻。〕
多聚芻粟,為大軍數年之儲,以備契丹。軍校邵珂,性凶悖,
〔校,戶教翻。珂,丘何翻。悖,蒲妹翻,又蒲沒翻。〕
永清節度使王令溫黜之。
〔時置永清軍於貝州。〕
珂怨望,密遣人亡入契丹,言「貝州粟多而兵弱,易取也。」
〔易,以豉翻。〕
會令溫入朝,執政以前復州防禦使吳巒權知州事,
〔天福初,吳巒堅守雲州以拒契丹,故朝廷用之。〕
巒至,推誠撫士;會契丹入寇,巒書生,無爪牙,珂自請,願效死,巒使將兵守南門,巒自守東門。契丹主自攻貝州,巒悉力拒之,燒其攻具殆盡。己卯,契丹復攻城,
〔復,扶又翻。〕
珂引契丹自南門入,巒赴井死。契丹遂陷貝州,所殺且萬人。
庚辰,以歸德節度使高行周為北面行營都部署,以河陽節度使苻彥卿為馬軍左廂排陳使,
〔「苻」,當作「符」。鄭樵氏族略曰:魯頃公為楚所滅,頃公之孫公雅為秦符節令,因以為氏。後漢有符融,皇朝有符彥卿。望出琅邪,非苻秦之苻也。陳,讀曰陣,下同。〕
以右神武統軍皇甫遇為馬軍右廂排陳使,以陝府節度使王周為步軍左廂排陳使,以左羽林將軍潘環為步軍右廂排陳使。
〔陝,失冉翻。〕
2太原奏契丹入鴈門關。
〔鴈門關即陘嶺關。〕
恆、邢、滄皆奏契丹入寇。
〔恆,戶登翻。〕
3成德節度使杜威
〔自安重榮反死,晉改成德軍為順國軍,史以舊軍名書之耳。〕
遣幕僚曹光裔詣楊光遠,為陳禍福,
〔為,于偽翻。〕
光遠遣光裔入奏,稱:「承祚逃歸,母矣故爾。
〔去年十一月,楊承祚自單州逃歸青州。〕
既蒙恩宥,闔族荷恩。」
〔荷,下可翻。〕
朝廷信其言,遣使與光裔復往慰諭之。
〔復,扶又翻。〕
4唐以侍中周宗為鎮南節度使,左僕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張居詠為鎮海節度使。
5唐主決欲傳位於齊、燕二王。
〔傳位之議,始於去年七月。燕,於賢翻。〕
翰林學士馮延己等因之欲隔絕中外以擅權。辛巳,敕:「齊王景遂參決庶政,百官惟樞密副使魏岑、查文徽得白事,
〔查,鉏加翻。〕
餘非召對不得見。」國人大駭。給事中蕭儼上疏極論,不報。
〔考異曰:江南錄,此敕在去年十二月; 今從十國紀年。紀年云宋齊丘上疏;今從江南錄。〕
侍衛都虞候賈崇叩閤求見,
〔見,賢遍翻。〕
曰:「臣事先帝三十年,觀其延接疏遠,孜孜不怠,下情猶有不通 者。陛下新即位,所任者何人,而頓與群臣謝絕﹖臣老矣,不復得奉顏色。」因涕泗嗚咽。
〔詩:涕泗滂沱。註云:自目曰涕,自鼻曰泗。〕
唐主感悟,遽收前敕。
唐主於宮中作高樓,召侍臣觀之,眾皆歎美。蕭儼曰:「恨樓下無井。」唐主問其故。對曰:「以此不及景陽樓耳。」
〔陳後主起景陽樓,隋兵至,自投於樓下井中。蕭儼引亡國以諫也。〕
唐主怒,貶於舒州,觀察使孫晟遣兵防之,儼曰:「儼以諫諍得罪,非有他志。昔顧命之際,君幾危社稷,
〔謂孫晟欲使太后臨朝也。幾,居依翻。〕
其顧不重於儼乎﹖今日反見防邪!」晟凓懼,遽罷之。
壬午,以侍衛馬步都指揮使景延廣為御營使,前靜難節度使李周為東京留守。
〔難,乃旦翻。〕
是日,高行周以前軍先發。時用兵方略號令皆出延廣。宰相以下皆無所預;延廣乘勢使氣,陵侮諸將,雖天子亦不能制。
〔為罷景延廣張本。〕
乙酉,帝發東京。丁亥,滑州奏契丹至黎陽。
〔黎陽在滑州西岸,隔大河耳,故奏其事。〕
戊子,帝至澶州。
〔澶州時據德勝津。〕
契丹主屯元城,
〔劉昫日:魏州元城,隋縣,治古殷城。唐貞觀十七年,併入貴鄉;聖曆二年,分貴鄉、莘縣,置元城縣,治王莽城;開元十三年,移治郭下。古殷城,在朝城東北十二里。時契丹主蓋屯古殷城也。〕
趙延壽屯南樂;
〔南樂,即唐魏州之昌樂縣,後唐避其祖李國昌諱,改曰南樂。九域志:南樂縣在魏州南四十四里。樂,音洛。〕
以延壽為魏博節度使,封魏王。
〔此契丹主所命也。〕
契丹寇太原,劉知遠與白承福合兵二萬擊之。甲午,以知遠為幽州道行營招討使,杜威為副使,馬全節為都虞候。丙申,遣右武衛上將軍張彥澤等將兵拒契丹於黎陽。
7戊戌,蜀主復以將相遙領節度使。
〔蜀罷將相領節見二百八十二卷高祖天福六年,蜀主之廣政五年也。〕
8帝復遣譯者孟守忠致書於契丹,求脩舊好。
〔復,扶又翻。好,呼到翻。〕
契丹主復書曰:「已成之勢,不可改也。」
辛丑,太原奏破契丹偉王於秀容,
〔秀容,漢汾陽縣地,隋自秀容故城移於此,因更縣名;唐帶忻州。〕
斬首三千級。契丹自鴉鳴谷遁去。
〔自鴉鳴谷出潞州,東與契丹主大軍合。〕
10 唐主遣使遺閩主曦及殷主延政書,責以兄弟尋戈。
〔遺,唯季翻。左傳:鄭子產曰:「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閼伯,季曰實沈,居于曠林,不相能也,日尋干戈以相 征討。」〕
曦復書,引周公誅管、蔡,唐□
【章:十二行本空格作「太宗」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熊校同。】
誅建成、元吉為此。延政復書,斥唐主奪楊氏國。唐主怒,遂與殷絕。
〔為唐滅殷張本。〕
11天平節度副使、知鄆州頻衎遣觀察判官竇儀奏:「博州刺史周儒以城降契丹,
〔九域志:鄆州西北至博州一百七十里。衎,苦旦翻,又音侃。〕
又與楊光遠通使往還,引契丹自馬家口濟河,擒左武衛將軍蔡行遇。」
〔去年十二月,遣蔡行遇戍鄆州。〕
儀謂景延廣曰:「虜若濟河與光遠合,則河南危矣。」延廣然之。儀,薊州人也。
〔薊,音計。〕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朱熹
清·程林
宋·宁全真
宋·张淏
明·姜清
钱穆
落花散人
崔护
清·周学霆
清·周玺
唐·赵元一
(唐)贾岛
陈朗
宋·许洞
宋·吕祖谦
(南朝梁)宗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