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八十二-資治通鑑 胡三省注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八十二
後晉紀三
〔起屠維大淵獻(己亥),盡重光赤奮若(辛丑),丑凡三年〕
。
高祖聖章武明德孝皇帝中
天諨四年(己亥、九三九)
1春,正月,辛亥,以澶州防禦使太原張從恩為樞密副使。
〔澶,時連翻〕
。
2朔方節度使張希崇卒,羌胡寇鈔,無復畏憚。
〔鈔,楚交翻。復,扶又翻〕
。甲寅,以義成節度使馮暉為朔方節度使。党項酋長拓跋彥超最為強大,
〔酋,慈秋翻。長,知兩翻〕
。暉至,彥超入賀,
〔自其部落入靈州城以賀〕
。暉厚遇之,因為於城中治第,
〔為,于偽翻;下主為同。治,直之翻〕
。豐其服玩,留之不遣,封內遂安。
〔質彥超於城中,則党項諸部不敢鈔暴於外,故安〕
。
3唐群臣江王知證等累表請唐主復姓李,立唐宗廟,乙丑,唐主許之。群臣又請上尊號,
〔上,時掌翻〕
。唐主曰:「尊號虛美,且非古。」遂不受。其後子孫皆踵其法,不受尊號,又不以外戚輔政,宦者不得預事,皆他國所不及也。
二月,乙亥,改太祖廟號曰義祖。
〔唐主初受禪,尊徐溫為太祖;今復姓李,以溫為義父,故改廟號為義祖〕
。己卯,唐主為李氏考妣發哀,與皇后斬衰居廬,如初喪禮,朝夕臨凡五十四日。
〔衰,倉回翻。臨,力鴆翻。初喪之禮,自宕無五十四日之制,唐主亦是依傍漢、晉以日易月之制,居父喪、母喪各二十七日,故為五十四日〕
。江王知證、饒王知諤請亦服斬衰;不許。
〔知證、知諤皆徐溫子〕
。李建勳之妻廣德長公主假衰絰入哭盡禮,
【章;十二行本「禮」作「哀」;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如父母之喪。
〔李建勳妻,徐溫女也;勢利所在,非血氣之親而親。長,知兩翻〕
。
辛巳,詔國事委齊王璟詳決,惟軍旅以聞。庚寅,唐主更名异
〔更,工衡翻。异,皮變翻〕
。
詔百官議二祚合享禮。
〔二祚,徐、李二姓之先也〕
。辛卯,未齊丘等議以義祖居七室之東。唐主命居高祖於西室,太宗次之,義祖又次之,皆為不祧之主。群臣言:「義祖諸侯,不宜與高祖、太宗同享,請於太廟正殿後別建廟祀之。」帝曰:
〔通鑑既帝晉,此帝與晉帝渾殽,此亦因江南舊史,失於更定〕
。「吾自幼託身義祖,
〔事見二百六十卷唐昭宗之乾寧二年。〕
曏非義祖有功於吳,朕安能啟此中興之業﹖」群臣乃不敢言。
唐主欲祖吳王恪,或曰:「恪誅死,
〔吳王恪死於唐高宗朝,為房遺愛所誣引,非其罪也〕
。不若祖鄭王元懿。」唐主命有司考二王曲裔,以吳王孫禕有功,禕子峴為宰相,
〔玄宗朝信安王禕有邊功,峴相肅宗。峴,戶典翻〕
。遂祖吳王,云自峴五世至榮。其名率皆有司所撰。
〔考異曰:周世宗實錄及薛史稱擶唐玄宗第六子永王璘曲裔,江南錄云憲宗第八子建王恪之玄孫。李昊蜀後主實錄云:「唐嗣薛王佑柔為嶺南節度使,卒於官,其子知誥流落江淮,遂為徐溫養子。」吳越備史云:「擶本潘氏,湖州安吉人,父為安吉砦將。吳將李神福攻衣錦軍,過湖州,虜擶歸,為僕隸。徐溫嘗過神福,愛其謹厚,求為養子。以讖云『東海鯉魚飛上天』,擶始事神福,後歸溫,故冒李氏以應讖。」劉恕以為擶復姓附會祖宗,固非李氏,而吳越與唐人仇敵,亦非實錄。擶少孤遭亂,莫知其祖系;擶曾祖超,祖志,乃與義祖之曾祖、祖同名,知其皆附會也〕
。唐主又以歷十九帝、三百年,疑十世太少。有司曰:「三十年為世,陛下生於文德,已五十年矣。」
〔文德,唐僖宗未年之號。言唐主之生至是年為五十年〕
。遂從之。
4盧損至福州,
〔盧損去年十一月奉冊使閩,今乃至福州〕
。閩主稱疾不見,命弟繼恭主之。遣其禮部員外郎鄭元弼奉繼花表隨損入貢。閩主不禮於損,有士人林省鄒私謂損曰:「吾主不事其君,不愛其親,不恤其民,不敬其神,不睦其鄰,不禮其,賓,
〔賓謂盧損也〕
。其能久乎!余將僧服而北逃,會相見於上國耳。」
〔時假號偏隅者以中原為上國。余觀之,林省鄒亦非善士,有樊若水之志而一遂其志耳〕
。
5三月,庚戌,唐主追尊吳王恪為定宗孝靜皇帝,自曾祖以下皆追尊廟號及諡。
6己未,詔歸德節度使劉知遠、忠武節度使杜重威並加同平章事。知遠自以有佐命功,重威起於外戚,無大功,恥與之同制,
〔制,麻制也。黃忠有功,關羽猶恥與之同列;杜重威何如人,劉知遠其肯與之同制乎!英雄倔強之氣,大抵然也〕
。制下數日,杜門四表辭不受。帝怒,謂趙塋曰:「重威朕之妹夫,知遠雖有功,何得堅制命!可落軍權,
〔劉知遠時總宿衛諸軍〕
。令歸私第。」塋拜請曰:「陛下昔在晉陽,兵不過五千,為唐兵十餘萬所攻,
〔事見上卷上年〕
。危於朝露,非知遠心如鐵石,豈能成大業!柰何以小過棄之!竊恐此語外聞,
〔聞,音問〕
。非所以彰人君之大度也。」帝意乃解,命端明殿學士和凝詣知凝詣知遠第諭旨,知遠惶恐,起受命。
〔君降心以撫其臣,則臣亦自悔。馴服勳舊強悍之氣,不容不爾。〕
7靈州戍將王彥忠據懷遠城叛,
〔懷遠縣屬靈州。趙珣聚米圖經曰:唐懷遠鎮在靈州北約一百餘里。宋時西夏強盛,即其地置興州,其四九十餘里即賀蘭山〕
。上遺供奉官齊延祚往招諭之;彥忠降,延祚殺之。
〔降,戶江翻〕
。上怒曰:「朕踐阼以來,未嘗失信於人,彥忠己輸使出迎,延祚何得擅殺之!」除延祚名,重杖配流。議者猶以為延祚不應免死。
〔以其殺降失信,繼此將無以懷遠人也〕
。
8辛酉,冊回鶻可汗仁美為奉化可汗。
〔時回鶻比年遣使朝貢,故冊命之。按五代會要:回鶻自唐會昌間為黠戛斯所破,西奔居于甘州,梁乾化元年遣使入貢。至唐同光二年四月,其本國權知可汗仁美遣仗入貢,命鄭、何延嗣時節冊仁美為英義可汗。其年十一月,仁美卒,其弟狄銀嗣立,遣都督安千等來朝貢。狄銀卒,阿咄欲立,亦遣使來貢。天成三年,其權知可汗仁裕遣使入貢。其年三月,命使冊仁裕為順化可汗。晉天福三年,遺使朝貢;四年三月,又遣使來朝,兼貢方物。其月,命衛尉卿邢德昭持節訧冊為奉化可汗。若據會要,則「仁美」當作「仁裕」〕
。
9夏,四月,唐江王徐知證等請亦姓李;
〔欲改其本姓國姓以自親〕
。不許。
10辛巳,唐主祀南郊;癸未,大赦。
11梁太祖以來,軍國大政,天子多與崇政、樞密使議,
〔梁與崇政使議,唐與樞密使議。崇政使即樞密使之職也〕
。宰相受成命,行制敕,講典故,治文事而已。
〔治,直之翻〕
。帝懲唐明宗之世安重誨專橫,
〔專橫事見唐明宗紀。橫,戶孟翻〕
。故即位之初,但命桑維翰兼樞密使。及劉處讓為樞密使,奏對多不稱旨,
〔劉處讓攘桑維翰樞密使見上卷上年。稱,尺證翻〕
。會處讓遭母喪,甲申,廢樞密院,以印付中書,院事皆委宰相分判。以副使張從恩為宣徽使,直學士。倉部郎中司徒詡、工部郎中顏衎並罷守本官。
〔鄭樵氏族略曰:帝王世紀,舜為堯司徒,支孫氏焉。直學士,樞密直學士也。二人本官,倉部、工部也。衎,苦旱翻〕
。然勳臣近習不知大體,習於故事,每欲復之。
〔史言帝王命相,當悉委以政事,不當置樞密使以分其權〕
。
12帝以唐之大臣除名在兩京者皆貧悴,
〔李專美等除名見上卷元年。悴秦醉翻〕
。復以李專美為贊善大夫,丙戌,以韓昭胤為兵部尚書,馬胤孫太子賓客,房暠為右驍衛大將軍,並致仕。
13閩主忌其叔父前建州刺史延武、戶部尚書延望才名,巫者林興與延武有怨,託鬼神語云:「延武、延望將為變。」閩主不復詰,
〔詰,去吉翻〕
。使興帥壯士就第殺之,
〔帥,讀曰率〕
。并其五子。
閩主用陳守元言,作三清殿於柰中,
〔道家以上清、玉清、太清為三清〕
。以黃金數千斤鑄寶皇大帝、天尊、老君像,晝夜作樂,焚香禱祀,求神丹。政無大小,皆林興傳寶皇命決之。
14戊申,加楚王希範天策上將軍,賜印,聽開府置官屬。
〔梁開平四年已嘗加楚王殷天策上將軍,今晉復以命其子希範〕
。
15辛亥,唐徙吉王景遂為壽王,立壽陽公景達為宣城王。
17唐人遷讓皇之族於泰州,號永寧宮,防衛甚嚴。
〔泰州本揚州海陵縣,吳乾貞中立制置院,南唐昇元元年升為泰州。考異曰:十國紀年:「唐人遷讓皇之放於泰州,號永寧宮,守衛甚嚴,不敢與國人通婚姻,久而男女自為匹偶。」江表志:「讓皇子及五歲,遣中使拜官,賜朝服,即日而卒。」按唐烈祖受禪,使讓皇居故宮,稱臣上表,慕仁厚之名若惡楊氏則滅之而已。何必如此之迂也!他書皆未之見,不知紀年據何書,今不敢〕
。康化節度使兼中書令楊珙稱疾,罷歸永寧宮。
〔康化軍亦吳於統內所置節鎮,或南唐置之,其圴今無可考〕
。乙丑,以平盧節度使兼中書令楊璉為康化節度使;璉固辭,請終喪,
〔終讓皇之喪也〕
從之。
18唐主將立齊王璟為太子,固辭;乃以為諸道兵馬大元帥、判六軍諸衛、守太尉、錄尚書事、昇揚二州牧。
〔南唐以昇州為西都,揚州為東都,故二州置牧〕
。
19閩判六軍諸衛建王繼嚴得士心,閩主忌之,六月,罷其兵柄,更名繼裕;
〔更,工衡翻〕
。以弟繼鎔
【章:十二行本「鎔」作「鏞」;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判六軍,去諸衛字。
〔去,羌呂翻〕
。
林興詐覺,流泉州。望氣者言宮中有災,乙未,閩主徒居長春宮。
20秋,七月,庚子朔,日有食之。
21成德節度使安重榮出於行伍,
〔行,戶剛翻〕
。性粗率,
〔粗,與麤同〕
。恃勇驕暴,每謂人曰:「今世天子,兵強馬壯則為之耳。」
〔安重榮粗暴一夫耳,使其強梁亦何所至!然其所以強梁者,亦習見當時之事,遂起非望之心耳〕
。府廨有幡竿高數十尺,嘗挾弓矢謂左右曰:「我能中竿上龍
【章:十二行本「龍」下有「首」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退齋校同。】
者,必有天命。」一發中之,
〔廨,古隘翻。高,居號翻。中,竹仲翻〕
。以是益自負。
帝之遣重榮代祕瓊也,
〔見上卷二年〕
。戒之曰:「瓊不受代,當別除汝一鎮,勿以力取,恐為患滋深。」重榮由是以帝為怯,謂人曰:「祕瓊匹夫耳,天子尚畏之,況我以將相之重,士馬之眾乎!」每所奏請多踰分,
〔分,扶問翻〕
。為 執政所可否,
〔可者則從之,否者不從也〕
。意憤憤不快,乃聚亡命,市戰馬,有飛揚之志。帝知之,義武節度使皇甫遇與重榮姻家,甲辰,徒 遇為昭義節度使。
〔鎮、定接境,恐其合而為變,徒令稍遠以離析之〕
。
22乙巳,闽北宫火,焚宫殿殆尽。
23戊申,薛融等上所定編敕,行之。
〔三年,令薛融等詳定編敕,今始上而行之。上,時掌翻〕
。
24丙辰,敕:「先令天下公私鑄錢,
〔見上卷上年〕
。今私錢多用鉛錫,小弱缺薄,宜皆禁之,專令官司自鑄。」
25西京留守楊光遠疏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桑維翰遷除不公及營邸肆於兩都,與民爭利;帝不得已,閏月,壬申,出維翰為彰德節度使兼侍中。
26初,義武節度使王處直子威,避王都之難,亡在契丹,
〔王都之難,謂囚處直也,見二百七十一卷梁均王龍德元年。難,乃旦翻〕
。至是,義武缺帥,
〔皇甫遇徒潞,故義武缺帥。帥,所類翻〕
。契丹主遣使來言,「請使威襲父土地,如我朝之法。」
〔我朝,契丹自謂也。朝,宜遙翻〕
。帝辭以「中國之法必自刺史、團練、防禦序遷乃至節度使,請遣威至此,漸加進用。」契丹主怒,復遣使來言曰:
〔復,扶又翻〕
。「爾自節度使為天子,亦有階級邪!」帝恐其滋蔓不已,厚賂契丹,且請以處直兄孫彰德節度使廷胤為義武節度使以厭其意。
〔厭,於涉翻,又如字〕
。契丹怒稍解。
27初,閩惠宗以太祖元從為拱宸控鶴都,
〔閩王審知廟號太祖。從,才用翻;下同〕
。及康宗立,更募壯士二千為腹心,號宸衛都,祿賜皆厚於二都;或言二都怨望,將作亂,閩主欲分隸漳、泉二州,二都益怒。閩主好為長夜之飲,強群臣酒,
〔好,呼到翻。強,其兩翻〕
。醉則令左右伺其過失;
〔伺,相吏翻〕
。從弟繼隆醉失禮斬之。屢以猜怒誅宗室,叔父左僕射、同平章事延羲陽為狂愚以避禍,閩主賜以道士服,置武夷山中;
〔武夷山在建州崇安縣南三十里。朱元晦武夷圖序曰:武夷君之名,著自漢世,祀以乾魚,不知果何神也。今崇安有山名武夷,相傳即神仙所宅。峰戀嚴壑,秀拔奇偉,清溪九曲,流出其間。兩崖絕壁,人迹所不到處,往往有枯查插石罅間,以庋舟船棺柩之屬。柩中遺骸,外列陶器,尚且未壞。頗疑前世道阻未通,川壅未決時,夷俗所居,而漢祀者即其君長,蓋亦避世之士,生為眾所臣服,沒而傳以為仙也。武夷山中有道士 觀,閩主蓋置延羲於觀中〕
。尋復召還,幽於私第。
〔復,扶又翻〕
。
閩主數侮拱宸、控鶴軍使永泰朱文進、光山連重遇,
〔數,所角翻。永泰縣屬福州。晉分弋陽置西陽縣,宋孝武大明初置光城縣,梁於縣置光州,後廢州置光城郡,隋廢郡置光山縣,仍置光州,以縣屬焉。九域志:縣在州西六十里。連重遇之先蓋與王潮兄弟同入閩。連,姓也;左傳齊有連稱〕
。二人怨之。會北宮火,求賊不獲;閩主命重遇將內外營兵掃除餘燼,日役萬人,士卒甚苦之。又疑重遇知縱火之謀,欲誅之; 內學士陳郯私告重遇。辛巳夜,重遇入直,帥二都兵焚長春宮
〔帥,讀曰率〕
。以攻閩主,使人迎延羲於瓦礫中,呼萬歲;
〔礫,郎擊翻〕
。復召外營兵共攻閩主;
〔復,扶又翻;下同〕
。獨宸衛都拒戰,閩主乃與李后如宸衛都。
〔李后,李春鷰也。如,往也〕
。此明,
〔比,必利翻〕
。亂兵焚宸衛都,宸衛都戰敗,餘眾千餘 人奉閩主及李后出北關,至梧桐嶺,眾稍逃散。延羲使兄子前汀州刺史繼業將兵追之,及於村舍,閩主素善射,引弓殺數人。俄而追兵雲集,閩主知不免,投弓 謂繼業曰:「卿臣節安在!」繼業曰:「君無君德,臣安有臣節!新君,叔父也,舊君,昆弟也,孰親孰疏﹖」閩主不復言。繼業與之俱還,至陀莊,飲以酒,醉而縊之,
〔還,從宣翻,又如字。飲,張禁翻〕
。井李后及諸子王繼恭皆死。宸衛餘眾奔吳越。
延羲自稱威武節度使、閩國王,更名曦,
〔更,工衡翻。曦,王審知少子也〕
。改元永隆,
〔考異曰:十國紀年,通文四年,延羲自稱威武節度使,改元永隆,即 晉天福四年也。周世宗實錄、薛史、唐餘錄、南唐烈祖實錄、吳越備史及運曆圖、紀年通譜皆同。惟閩中啟運圖:「通文四年己亥,閏七月,延羲立,明年庚子,改元永隆,五年甲辰,被弒。」林仁志閩國人,載延羲改年宜不差失。然五代士人撰錄國書多不憑舊文,出於記憶及傳聞,雖本國近事亦有抵牾者。高遠敘事頗有本末,余公綽雖在仁志之後,然亦閩人,故不敢獨從仁志所記。又王曦既立,若但稱節度使,則不應改元及以其臣為三公、平章事。按晉高祖實錄,天福五年十一月甲申,授閩國王延羲威武軍節度使、閩國王。是曦先已自稱閩國王,紀年脫漏耳〕
。赦繫囚,頒傁中外。以宸衛弒閩主赴於鄰國;諡閩主曰聖神英睿文明廣武應道大弘孝皇帝,廟號康宗。遣商人間道奉表稱藩于晉;
〔間,古莧翻〕
。然其在國,置百官皆如天子之制。以太子太傳致仕李真為司空兼中書侍郎、同平章事。
連重遇之攻康宗也,陳守元在宮中,易服將逃,兵人殺之。
〔陳守元蠱惑閩主者二世,其死晚矣!〕
重遇執蔡守蒙,數以賣官之罪而斬之。
〔數,所具翻。蔡守蒙賣官見上卷上年〕
。閩王曦既立,遣使誅林興於泉。
〔林興流泉州見上六月。蜀本「誅」作「追」。〕
28河汏薄州。
〔「薄州」,當作「博州」〕
。
29八月,辛丑,以馮道守司徒兼侍中。壬寅,詔中書知印止委上相,
〔舊制:凡宰臣更日知印〕
。由是事無巨細,悉委於道。帝嘗訪以軍謀,對曰:「征伐大事,在聖心獨斷。
〔斷,丁亂翻〕
。臣書年,惟知謹守歷代成規而已。」帝以為然。道嘗稱疾求退,帝使鄭王重貴詣第省之,
〔省,悉景翻〕
。曰:「來日不出,朕當親往。」道乃出視事。當時寵遇,群臣無與為比。
30己酉,以吳越王元瓘為天下兵馬元帥。
31黔南巡內溪州刺史彭士愁引蔣,錦州蠻萬餘寇辰、灃州,
〔唐之盛時,溪州屬黔中觀察。唐未陞黔中觀察為黔南節度,後號武泰軍,時屬蜀境。巡內,言在巡屬之內也。「蔣」,當作「獎」。唐長安四年以沅州之沅州之夜郎、渭溪二縣置舞州,開元十三年以「舞」、「武」聲相近,更名鶴州,二十年又更名業州,大曆五年又更名獎州。辰、灃時屬楚。黔,渠今翻,又其廉翻〕
。焚掠鎮戍,遣使乞師于蜀;蜀主以道遠,不敨。九月,辛未,楚王希範命左靜江指揮使劉勍、決勝指揮使廖匡齊帥衡山兵五千討之。
〔勍,渠京翻。廖,力救翻,今讀從力弔翻。帥,讀曰率〕
。
32癸未,以唐許王從益為郇國公;奉唐祀。從益尚幼,李后養從益於宮中,奉王淑妃如事母。
〔李后,唐明宗曹皇后之女。王淑妃,明宗次妃也,故后事之如母〕
。
33冬,十月,庚戌,閩康宗所遣使者鄭元弼至大梁。
〔是年十二月,閩遣鄭元弼隨盧損入貢,至是達大,梁,而康宗已於閏七月為閩人所弒矣〕
。康宗遺執政書曰:
〔遺,于季翻〕
。「閩國一從興運,久歷年華,見北辰之帝座頻移,
〔言中國屢易主也〕
。致東海之風帆多阻。」
〔言由此不脩職貢〕
。又求用敵國禮致書往來帝怒其不遜,壬子,詔卻其貢物及福、建諸州綱運,令元弼及進奉官林恩部送速歸。兵部員外郎李知損上言:「王昶僭慢,宜執留使者,籍沒其貨。」乃下元弼、恩獄。
〔下,戶嫁翻〕
。
34吳越恭穆夫人馬氏卒。夫人,雄武節度使綽之女也。
〔路振九國志:馬綽,餘杭人,少與錢鏐俱事董昌,以女弟妻鏐,鏐復為元瓘娶綽女。按薛史,梁貞明四年,秦州節度使、檢校太傅、同平章事馬綽加檢校太尉。秦州,雄武軍也。鏐傳又曰:鏐恃崇,分兩浙為數鎮,其節制署而後奏。則其國內節帥皆稟朝命也〕
。初,武肅王鏐禁中畜聲伎,文穆王元瓘年三十餘無子,夫人為之請於鏐,
〔為,于偽翻〕
。鏐善曰:「吾家祭祀,釹實主之。」
〔禮:家婦主先世之祭 祀。今馬夫人不勡忌而廣嗣續,故鏐喜其有託〕
。乃聽元瓘納妾鹿氏,生弘僔、弘倧;許氏,生弘佐;吳氏,生弘俶;眾妾生弘偡、弘億、
【章:十二行「億」下 有「弘儀」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弘偓、弘仰、弘信;
〔僔,子損翻。倧,徂冬翻。俶,昌六翻。偡,丈減翻〕
。夫人撫視慈愛如一。常置銀 鹿帳前,坐諸兒於上而弄之。
35十一月,戊子,契丹遣其臣遙折來使,遂如吳越。
〔如,往也。使,疏吏翻〕
。
36楚王希範始開天策府,
〔是年夏加天策上將軍,至是始開府〕
。置護軍中
【章:十二行「中」作「都」;乙一一行本同;孔本同。】
尉,領軍司馬等官,以諸弟及將校為之。又以幕僚拓跋恆、李弘皋、廖匡圖、徐仲雅等十人為學士。
〔倣唐太宗天策府文學館立學士員。路振九載李鐸、潘起、曹梲、李莊、徐牧、彭繼英、裴頏、何仲舉、孟玄、劉昭禹、鄧懿犬、李弘節、蕭洙、彭繼勳併拓跋恆等四人凡十八人。恆,戶登翻〕
。
劉勍等進攻溪州,彭士愁兵敗,棄州走保山寨;石崖四絕,勍為梯棧上圍之。
〔棧,士限翻。上,時掌翻〕
。廖匡齊戰死,楚王希範遣弔其母,其母不哭,謂使者曰:「廖氏三百口王溫飽之賜,舉族效死,未足以報,況一子乎!願王無以為念。」王以其母為賢,厚恤其家。
37十二月,丙戌,禁刱造佛寺。
〔刱與創同,音初亮翻。前所無而今創為之者禁之〕
。
38閩王作新宮,徙居之。
〔閩北宮燬于火,曦改作新宮而徙居之〕
。
39是歲,漢門下侍郎、同平章事趙光裔言於漢主曰:「自馬后崩,
〔漢主娶于楚,唐清泰元年馬后殂〕
。未嘗通使於楚,親鄰舊好,不可忘也。」
〔劉、馬通姻,故曰親;潭、廣接境,故曰鄰。好,呼到翻〕
。因薦諫議大夫李紓可以將命,
〔紓,音舒〕
。漢主從之;楚亦遣使報聘。光裔相漢二十餘年,府庫充實,邊境無虞。及卒,漢主復以其子翰林學士承旨、尚書左丞損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
〔復,扶又翻〕
。
五年(庚子、九四○)
1春,正月,帝引見閩使鄭元弼等。
〔見,賢遍翻。使,疏吏翻〕
。元弼曰:「王昶蠻夷之君,不知禮義,陛下得其善言不足喜,惡言不足怒。臣將命無狀,願伏鑕以贖昶罪。」帝憐之,辛未,詔釋元弼等。
〔考異曰:洛中紀異云:「昶既為朝命所責,乃遣使越海聘契丹,即將籍沒之物為贊。晉祖方卑辭奉戎主,戎主降偽詔曰:『閩國禮物並付喬榮,放其使人還本國。』晉祖不敢拒之。既而昶又遣使契丹求馬,由滄、齊、淮旨路南去。自茲往復不一,時人無不憤惋。」按昶以天福四年閏七月被弒,十月元弼等至京獄,昶安得知而告契丹!今不取〕
。
2楚劉勍等因大風,以火箭焚彭士愁寨而攻之,士愁帥麾下逃入獎、錦深山,乙未,遣其子師暠帥諸酋長納溪、錦、獎三州印,請降於楚。
〔為彭師暠盡節馬氏張本。帥,讀曰率〕
。
3二月,庚戌,北都留守、同平章事安彥威入朝,
〔北都自後唐以來建於太原〕
。上曰:「吾所重者信與義。昔契丹以義救我,我今以信報之;聞其徵求不己,公能屈節奉之,深稱朕意。」
〔稱,尺證翻〕
。對曰:「陛下以蒼生之故,猶卑辭厚幣以事之,臣何屈之!」上悅。
4劉勍引兵還長沙。楚王希範徙溪州於便地,
〔便地者,徙近楚境,便於制令〕
。表彭士愁為溪州刺史,以劉勍為錦州刺史;自是群蠻服於楚。希範自謂伏波之後,
〔漢馬援為伏波將軍〕
。以銅五千斤鑄柱,高丈二尺,
〔高,居號翻〕
。入地六尺,銘誓狀於上,立之溪州。
〔今辰州會溪城西南一里有銅柱,即馬希範所立也,天策府學士李皋為之銘〕
。
5唐康化節度使兼中書令楊璉謁平陵還,
〔平陵,蓋楊璉之父讓皇陵也。還,從宣翻,又如字〕
。一夕大醉,卒於舟中,
〔唐主使然也。路振九國它曰:楊璉拜陵,至竹篠口,維舟大醉,一夕而卒〕
。追
【章:十二行本「追」上有「唐主」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封諡曰弘農靖王。
〔汏楊氏其先受封之郡追封為弘農王,諡曰請〕
。
6閩王曦既立,驕淫苛虐,猜忌宗族,多尋舊怨。其弟建州刺史延政數以書諫之,
〔數,所角翻〕
。曦怒,復書罵之;遣親吏業翹監建州軍,
〔史炤曰:「業」,當作「鄴」。風俗通,漢有梁令鄴鳳。監,古銜翻〕
。教練使杜漢崇監南鎮軍,
〔按福州西北與建州 鄰。閩主蓋置南鎮軍於福、建二州界,扼往來之要,故是後王延政攻南鎮而福州西鄙戍兵皆潰〕
。二人爭延政陰事告於 曦,
〔捃,居運翻〕
。由是兄弟積相猜恨。一日,翹與延政議事不謟,翹訶之曰:「公反邪!」延政怒,欲斬翹;翹奔南鎮,延政發兵政之,敗其戍兵。
〔訶,虎何翻。敗,補邁翻;下同〕
。翹、漢崇奔福州,西鄙戍兵皆潰。
二月, 曦遣統軍使潘師逵、吳行真將兵四萬擊延政。師逵軍於建州城西,行真軍於城南,皆阻水置營,焚城外 廬舍。延政求救於吳越,壬戌,吳越王元瓘遣寧國節度使、 同平章事仰仁詮、
〔宣州寧國軍時屬南唐,吳越使仰仁詮遙領耳,當時列國自相署置多此類。仰,姓也;何氏姓苑有此姓〕
。內都監使薛萬忠將兵四萬救之;丞相林鼎諫,不聽。三月,戊辰,師逵分兵三千,遣都軍使蔡弘裔將之出戰,延政遣其將林漢徹等敗之於茶山,斬首千餘級。
〔茶山在建州東二十五里,今亦謂之鳳凰山;北苑茶焙即其地〕
。
7安彥威、王建立皆請致仕;不許。辛未,以歸德節度使、侍衛馬步都指揮使、同平章事劉知遠為鄴都留守,徙彥威為歸德節度使,加兼侍中。癸酉,徙建立為昭義節度使,進爵韓王;以建立遼州人,割遼、沁二州隸昭義。
〔遼、沁二州自唐以來本屬河東節度。沁,什鴆翻〕
。徙建雄節度使李德珫為北都留守。
〔珫,昌終翻。守,式又翻〕
。
8山南東道節度使、同平章事安從進恃其險固,
〔襄陽之地正得屈完所謂「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之險,故安從進恃之以傲朝廷〕
。陰蓄異謀,擅邀取湖南貢物,
〔湖南貢物,馬希範所進者也〕
。招納亡命,增廣甲卒;元隨都押牙王令謙、押牙潘知麟諫,皆殺之。及王建立徙潞州,帝使問之曰:「朕虛青州以侍卿,
〔青州平盧軍〕
。卿有意則降制。」從進對曰:「若移青州置漢南,
〔襄陽在漢水之南〕
。臣即赴鎮。」帝不之責。
〔帝非姑息之主也,慊然內顧其所以取中原者,而思其所以守中原者,畏首畏尾,故諸鎮之桀驁者皆俛眉而撫馴之〕
。
9丁丑,王延政募敢死土千餘人,夜涉水,潛入潘師逵壘,因風縱火,城上鼓譟以應之,戰棹都頭建安陳誨殺師逵,
〔建安,漢冶縣地,吳置建安縣,唐帶建州〕
。其眾皆潰。戊寅,引兵欲攻吳行真寨,建人未涉水,行真及將士棄營走,死者萬人。延政乘勝取永、順昌二城。
〔吳分建安置南平縣,晉武帝改為延平縣。王審知置延平鎮,其子延翰改曰永平鎮,今南劍州治所即其地。九域志;南劍州管下有順昌縣,在州西一百八十里。未白曰:順昌縣本建安縣之校鄉地也,吳永安三年置將樂縣,隋併入邵武,唐復置。景福二年又置將水鎮,改為永順場,尋立為順昌縣〕
。自是建州之兵始盛。
10夏,四月,蜀太保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趙季良請與門下侍郎。同平章事毋昭裔、中書侍郎。同平事張業分判三司,癸卯,蜀主命季良判戶部,昭裔判鹽鐵,業判度支。
〔度,徒洛翻〕
。
11庚戌,以前橫海節度使馬全節為安遠度使。
〔以代李金全也〕
。
12由子,吳越孝獻世子弘僔卒。
〔僔,子損翻〕
。
13吳越仰仁詮等兵至建州,王延政以福州兵已敗去,奉牛酒犒之,
〔犒,苦到翻〕
。請班師;仁詮等不從,營子城之西北。延政懼,
〔見仰仁詮逼城而屯,有圖建州之心,是以懼〕
。復遣使師于閩王。
〔復,扶又翻〕
。閩王以泉州刺史王繼業為行營都統,將兵二救之;且移書責吳越,
〔所謂歸曲以直責也〕
。遣輕兵絕吳越道。會雨,吳越
【章:十二行本「越」下有「軍」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食盡,五月,延遣兵出擊,大破之,俘斬以萬計。癸未,仁詮等夜遁。
14胡漢筠既違詔命不詣闕,又聞賈仁沼二子欲訴諸朝;
〔賈仁沼死見上卷二年。朝,直遙翻〕
。及除馬全節鎮安州代李金全,漢筠紿金全曰:「進奏吏遣人倍道來言,
〔進奏吏,謂安遠軍進奏院之主吏在大梁者也〕
。朝廷俟公受代,即按賈仁沼死狀,以為必有異圖。」金全大懼。漢筠因說金全拒命,自歸於唐;金全從之。
〔說,式芮翻〕
。
丙戌,帝聞金全叛,命馬全节以汴、洛、汝、鄭、單、宋、陳、蔡、曹、濮、申、唐之兵討之,
〔如此則河之南、濟之西諸之兵盡發矣。單,音善。濮,音卜〕
。以保大節度使安審暉為之副。審暉,審琦之兄也。
李金全遣推官緯奉表請降於唐,
〔降,戶江翻〕
。唐主遣鄂州屯營使李承裕、段處恭將兵三千逆之。
〔處,昌呂翻〕
。
15唐主遣客省使尚全花如閩,和閩王曦及王延政。六月,延攻遣牙將及女奴持誓書及香爐至福州,與曦盟于宣陵。
〔古者盟誓,坎用牲,加載書於上,歃血以質諸天地鬼神。宗廟之祭,芮蕭合馨香而已。至於灌獻尚鬱,食品用椒。荀卿言芬若椒蘭,漢皇后椒房,取其芬馥。郎官含雞舌香奏 事,西京雜記載長安巧工丁緩作被下香爐,劉向銘博山爐,漢官職,尚書郎給女史二人執香爐燒薰,皆未以奉鬼神。漢武內傳載西王母降,爇嬰香多品,疑皆後人博會而言之。宋范嘩作香序,備言諸香以譏評時人;至其作後漢書,亦不載人焚香事。疑以香禮神之習,出於魏、晉已下。程大昌演繁露曰:梁武帝祭天始用沈香,古未用也;祀地用上和香。註云:云地於人近,宜加雜馥,即合諸香為之,言不止一香也。閩主鏻之舉大號,尊父番知墓為宣陵〕
。然兄弟相猜恨猶如故。
16癸卯,唐李承裕等至
【章:十二行本「至」上有「引兵」二字;乙十一行同;孔本同。】
安。是夕,李金將麾下數百人詣唐軍,妓妾資財皆為承裕所奪,
〔妓,渠綺翻〕
。承裕人據安州。甲辰,馬全節自應山進軍大化鎮,
〔應山,古應國,漢屬隨縣界;梁分隨縣置永陽縣,隋改曰應山,唐屬安州。九域志:在州北一百八十里。大化鎮屬應山縣〕
。與承裕戰于南,大破之。 承裕掠安州南走,全節入安州。丙午,安審暉追敗唐兵於黃花谷,段處恭戰死。丁未,審暉又敗唐兵於雲夢澤中,
〔九域志:安州安陸縣有雲夢鎮。今安陸縣南五十 里有雲夢澤。穴白曰:安州雲夢縣本漢安陸縣,後魏大統十六年於雲城古城置雲夢縣。敗,補邁翻〕
。虜承裕及其眾。唐將張將脹建據雲夢橋拒戰,審暉乃還。馬全 節斬承裕及其眾千五百人于城下,送監軍杜光業等五百七人于大梁。上曰:「此曹何罪!」皆賜馬及器服而歸之。
初,盧文進奔吳也,
〔事見二百八一卷元年〕
。唐主命祖全恩將兵逆之,戒無入安州城,陳于城外,
〔陳,讀曰陣〕
。俟文進出,殿之以歸,無得剽掠。
〔自盧文進至此,皆言唐主相吳時事衪。殿,丁練翻。剽,匹妙翻〕
。及李承裕逆李金全,戒之如全恩;承裕貪剽掠,與晉兵戰而敗,失亡四千人。唐主惋恨累日,自戒敕之不熟也。
〔惋,烏貫翻。唐主生於兵間,老於兵間,軍之利鈍熟知之矣,其惋恨者,誠有罪己之心,惜不能如秦穆公耳。至延己輩乃訕笑先朝,至於蹙國殄而後已。書曰:「否則侮厥父母,曰昔之人無聞知。」延己之謂矣。後之守國者,尚鑒茲哉〕
!杜光業等至唐,唐主以其違命而敗,不受,復送於淮北,遺帝書曰:「邊校貪功,乘便據壘。」
〔復,扶又翻;下同。遺,唯季翻。校,戶教翻〕
。又曰:「軍法朝章,彼此不可。」
〔言律之以軍法,則喪師者此所必誅,盜邊者彼所不恕;繩之以朝章,則兩國皆不可容之立於朝也。朝,直遙翻〕
。帝復遣之歸,使者將自桐墟濟淮,
〔九域志:宿州靳縣有桐墟鎮。自桐墟而南,至滑口則濟淮矣。金人疆域圖:桐墟在宿州臨渙縣〕
。唐主遣戰艦拒之,乃還。
〔還,從宣翻,又如字〕
。帝悉授唐諸將官,以其士卒為顯義都,命舊將劉康領之。
〔舊將,蓋從起於晉陽者〕
。
臣光曰:違命者將也,士卒從將之令者也,又何罪乎!受而戮其將以謝敵,弔士卒而撫之,斯可矣,
〔將,即亮翻〕
。何必棄民以資敵國乎!
17唐主使宦者祭廬山,
〔廬山在江州潯陽縣,山南即唐都昌縣,山北即唐之潯陽縣。都昌今為南康軍,軍城之北十五里即廬山〕
。還,
〔還,從宣翻,又如字〕
。勞之曰:
〔勞,力到翻〕
。「卿此行甚精潔。」宦者曰:「臣自奉詔,蔬食至今。」唐主曰:「卿某處市魚為羹,某日市肉為胾,何為蔬食﹖」宦者慚服。
〔胾,側吏翻,臠肉為之。唐主之察,衛嗣君之儔也〕
。倉吏歲終獻羨餘萬餘石,唐主曰:「出納有數,苟非掊民刻軍,安得羨餘邪!」
〔羨,延面翻。掊,蒲侯翻〕
。
18秋,七月,閩主曦城福州西郭以備建人。又度民為僧,民避重賦多為僧,凡度萬一千人。
〔嗚呼,使度僧而有福田利益,則閩國至今存可也〕
。
19乙丑,帝賜鄭元弼等帛,遣歸。
〔遺歸閩也。去年十月囚之,今釋而遣之〕
。
20李金全之叛也,安州馬步副都指揮使桑千、威和指揮使王萬金、成彥溫不從而死,馬步都指揮使龐守榮誚愚,以徇金全之意。
〔誚,才笑翻〕
。己巳,詔贈賈仁沼及桑千等官,遣使誅守榮於安州。李金全至金陵,唐主待之甚薄。
〔李金全為姦將所惑,背父母之國,委身於他邦,其見薄宜也〕
。
21丁巳,唐主立齊王璟為太子,兼大元帥,錄尚書事。
22太子太師致仕范延光請歸河陽私第,
〔范延光仕唐,先有私第在河陽〕
。帝許之。延光重載而行。西京留守楊光遠兼領河陽,利其貨,且慮為子孫之患,
〔當范延光以廣晉自歸之時,揚光遠為元帥,必有以陵暴之,故懼其為子孫之患〕
。奏:「延光叛臣,不家汴、洛而就外藩,恐其逃逸入敵國,宜早除之!」帝不許。光遠請敕延光居西京,從之。光遠使其子承貴以甲士圍其第,逼令自殺。
〔嗚呼!財之累人如此。祕瓊以是而殺董溫琪之家,范延光復以是而殺祕瓊,楊光遠又以是而殺范延光,而光遠亦卒不免。財之累人如夫!〕
延光曰:「天子在上,賜我鐵券,許以不死,
〔賜鐵券,見上卷三年〕
。爾父子何得如此﹖」己未,承貴以白刃驅延光上馬,至浮梁,擠于河。
〔上,時掌翻。擠,子細翻,又子西翻〕
。光遠奏云自赴水死,帝知其故,憚光遠之強,不敢詰;為延光輟朝,贈太師。
〔為,于偽翻〕
。
23唐齊王璟固辭太子;
〔位居嫡長則當為太子,辭之非所以繫臣民之望也〕
。九月,乙丑,唐主許之,詔中外致牋如太子禮。
24丁卯,以翰林學士承旨、戶部侍郎和凝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
25己巳,鄴都留守劉知遠入朝。
〔是年二月,劉知遠代安彥威鎮魏州〕
。
26辛未,李崧奏:「諸州倉糧,於計帳之外所餘頗多。」
〔許帳,謂歲計其數造帳以申三司者。倉吏於受納之時斛面取贏,俟出給之時而私其利;此皆官吏相與為弊,至仱然也。必般量而後知其所餘,而般量之際為弊又多。竊意李崧亦因時人既言而奏之耳〕
。上曰:「法外稅民,罪同枉法。倉吏特貸其死,各痛懲之。」
〔不知當時所謂痛懲者為何,畢竟言之而不能行〕
。
27翰林學士李澣,輕薄,多酒失,上惡之,丙子,罷翰林學士,併其職於中書舍人。
〔惡,烏路翻。當是時,樞密直學士既罷,僅有翰林學士尚為親近儒生;李澣之酒失,罷之是也,因而罷翰林學士,非也〕
。澣,濤之弟也。
28楊光遠入朝,帝欲徙之他鎮,謂光遠曰:「圍魏之役,卿左右皆有功,尚未之賞,
〔圍魏,見上卷二年、三年〕
。今當各除一州以榮之。」因以其將校數人為刺史。
〔所以分揚光遠之黨而弱其勢〕
。甲申,徙光遠為平盧節度使,進爵東平王。
〔開運之初,楊光遠遂以平盧叛〕
。
29冬,十月,丁酉,加吳越王元瓘天下兵馬都元帥、尚書令。
30壬寅,唐大赦,詔中外奏章無得言「睿」、「聖」,犯者以不敬論。
術士孫智永以四星聚斗,分野有災,
〔分,扶問翻〕
。勸唐主巡東都,
〔勸之東巡江都〕
。乙巳,唐主命齊王璟監國。光政副使、太僕少卿陳覺以私憾奏泰州刺史褚仁規殘;
〔泰州,漢時吳國之海陵倉地;東晉分廣陵置海陵郡;唐初置吳州,更海陵縣為吳陵縣;武德七年廢吳州,復為海陵縣,南唐升為泰州〕
。丙午,罷仁規為扈駕都部署,覺始用事。
〔為陳覺亂唐政張本〕
。庚戌,唐主發金陵;甲寅,至江都。
31閩王曦因商人奉表自理;
〔言己未嘗稱大號。稱大號者,王昶之為也〕
。十一月,甲申,以曦為威武節度使,兼中書令,封閩國王。
32唐主欲遂居江都,以水凍,漕運不給,乃還;
〔還,從宣翻,又如字〕
。十二月,丙申,至金陵。
33唐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张延翰卒。
34是歲,漢門下侍郎、同平章事趙損卒;以寧遠節度使南昌王定保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不踰年亦卒。
35初,帝割鴈門之北以賂契丹,
〔見二百八十卷元年〕
。由是吐谷渾皆屬契丹,苦其虐,思歸中國;成德節度使安重榮復誘之,
〔復,扶又翻。誘,音酉〕
。於是吐谷渾帥部落千餘帳自五臺來奔。
〔歐陽修曰:吐谷渾本居青海,唐至德中為吐蕃所攻,部族分散,其內附者唐處之河西。唐末,其首領有赫連鐸為大同節度使,為晉王克用所破,部族益微,散處蔚州界中。余按唐高宗之時,吐谷渾為吐蕃所破,棄青海而內徙,至至德中,青海不復有吐谷渾。而吐蕃東吞河、隴,吐谷渾復東徙,居雲、蔚之間。自五臺來奔,蓋取飛狐道奔鎮州也。未白曰:吐谷渾謂之退渾,蓋語急而然。聖曆後,吐蕃陷安樂州,其眾東徙,散在朔方。赫連鐸以開成元年將本部三千帳來投豐州,文宗命振武節度使劉沔以善地處之。及沔移鎮河東,遂散居川界,音訛謂之退渾。其後吐谷渾白姓皆赫連之部落。赫連鐸為李克用所逐,歸幽州李匡儔,遂居蔚州界,部落代建,其氏不常。白承福自莊宗後為都督,依北山北石門為柵,賜其額為寧朔府,以都督為節度使〕
。契丹大怒,遣使讓帝以招納叛人。
〔為契丹誚讓不已,帝憂悒而殂張本〕
。
六年(辛丑、九四一)
1春,正月,丙寅,帝遣供奉官張澄將兵二千索 吐谷渾在并、鎮、忻、代四州山谷者,逐之使還故土。
〔索,山客翻。吐谷渾既仇視契丹,雖逐之不去,其後劉知遠遂殺之以為資〕
。
2王延政城建州,周二十里,請於閩王曦,欲以建州為威武軍,自為節度使。曦以威武軍福州也,乃以建州為鎮安軍,以延政為節度使,封富沙王;
〔建州本漢冶縣地,後分冶地南部曰建安;唐置建州。州有古富沙驛。又南劍州管內有富沙里〕
。延政改鎮安曰鎮武而稱之。
3二月,壬辰,作浮梁於德勝口。
〔是為澶州河橋〕
。
4彰義節度使張彥澤欲殺其子,掌書記張式素為彥澤所厚,諫止之。彥澤怒,射之;左右素惡式,從而讒之。
〔射,而亦翻。惡,烏路翻〕
。式懼,謝病去,彥澤遣兵追之。式至邠州,靜難節度使李周以聞,帝以彥澤故,流式商州。彥澤遣行軍司馬鄭元昭詣闕求之,且曰:「彥澤不得張式,恐致不測。」
〔以反脅上〕
。帝不得已,與之。癸未,
【嚴:「未」改「巳」。】
式至涇州,彥澤命決口、部心,斷其四支。
〔斷,音短。父子之道天性也,張彥澤欲殺其子,其於天性何有!張式,其所親者也,以諫而殺之,極其慘酷,其於所親亦何有!晉祖欲以君臣之分柔服之,難矣,此其所以貽負義侯之禍也〕
。
5涼州軍亂,留後李文謙閉門自焚死。
〔趙珣聚米圖經:涼州東至會州六百里,西至甘州五百里,南至鄯州三百六十里,北至故突厥界三百里。宋白續通典四至同而里數之遠近異〕
。
6蜀自建國以來,
〔唐清泰元年,蜀建國〕
。節度使多領禁兵,或以他職留成都,委僚佐知留務,專 事聚斂,政事不治,
〔斂,力贍翻。治,直之翻〕
。民無所訢。蜀主知其弊,丙辰,加衛聖馬步都指揮使,武德節度使兼中書令趙廷隱、
〔蜀以東川為武德軍,以定董璋,克梓州,取武有七德以為軍號〕
。樞密使,武信節度使,同平章事王處回、捧聖控鶴都指揮使,保寧節度使,同平章事張公鐸檢校官,並罷其節度使。三月,甲戌,以翰林學士承旨李昊知武寧
【章:十二行本「寧」作「德」;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軍,散騎常侍劉英圖知保寧軍,諫議大夫崔鑾知武信軍,給事中謝從志知武泰軍,將作監張讚知寧江軍。
〔使之各知節度事,非正帥也〕
。
7夏,四月,閩王曦以其子亞澄同平章事、判六軍諸衛。曦疑其弟汀州刺史延喜與延政通謀,
〔汀、建接壤,故疑之〕
。遣將軍許仁欽以兵三千如汀州,執延喜以歸。
8唐主以陳覺及萬年常夢錫為宣徽副使。
9辛巳,北京留守李德珫遣牙校以吐谷渾酋長白承福入朝。
〔既遣張澄逐吐谷渾之在四州山谷者矣,而又容其酋長入朝,豈非容其大而逐其細歟!晉高祖之與契丹主,以術相遇者也。珫,昌中翻〕
。
10唐主遣通事舍人歐陽遇求假道以通契丹,帝不許。
〔契丹求假道以通淮、浙,晉所不可;至唐求假道以通契丹,則不許之,隨其所輕重而應之也〕
。
11 自黃巢犯長安以來,
〔唐僖宗廣明元年黃巢入長安〕
。天下血戰數十年,然後諸國各有分土,
〔分,扶問翻〕
。兵革稍息。及唐主即位,江、淮比年豐稔,兵食有 餘,群臣爭言「陛下中興,今北方多難,宜出兵恢復舊疆。」
〔比,毗至翻。難,乃旦翻。舊疆,謂盛唐時疆土也。此豈易恢復邪﹖宜唐主之不從之也〕
。唐主曰:「吾少長軍旅,
〔少,詩照翻。長,知兩翻〕
。見兵之為民害深矣,不忍復言。
〔復,扶又翻〕
。使彼民安,則吾民亦安矣,又何求焉!」漢主遣使如唐,謀共取楚,分其地;唐主不許。
〔史言唐主能保境息民〕
。
12山南東道節度使安從進謀反,遣使奉表詣蜀,請出師金、商以為聲援;
〔自金、商居道均、房則至襄陽〕
。丁亥,使者至成都。蜀主與群臣謀之,皆曰:「金、商險遠,少出師則不足制敵,多則漕輓不繼。」
〔水運曰漕,陸運曰輓。輓,音晚〕
。蜀主乃辭之。又求援於荊南,高從誨遺從進書,
〔遺,唯季翻〕
。諭以禍福;從進怒,反誣奏誨。荊南行軍司馬王保義勸從誨具奏其狀,且請發兵助朝廷討之;從誨從之。
13成德節度使安重榮恥臣契丹使者,必箕踞慢罵,使過其境,或潛遣人殺之;契丹以讓帝,帝為之遜謝。
〔使,並疏吏翻。為,于偽翻〕
。六月,戊什,重榮執契丹使拽刺,
〔拽,戶結翻。刺,來達翻〕
。遣騎掠幽州南境,軍於博野,
〔博野縣屬定州,宋雍熙四年以其地置寧邊軍,景德元年改永定軍,天聖七年改永寧軍;金陞為蠡州,其疆域圖云:北至燕京九十里〕
。上表稱:「吐谷渾、兩突厥、渾、契苾、沙陀各帥部眾歸附;
〔兩突厥,東突厥、西突厥也。帥,讀曰率〕
。党項等亦遣使納契丹告身職牒,言為虜所陵暴,
〔党,底朗翻〕
。又言自二月以來,令各具精甲壯馬,將以上秋南寇,
〔上秋,謂七月〕
。恐天命不佑,與之俱 滅,願自備十萬眾,與晉共擊契丹。又朔州節度副使趙崇已逐契丹節度使劉山,
〔朔州舊非鎮,蓋契丹所置也〕
。求歸命朝廷。臣相繼以聞。陛下屢敕臣承奉契丹, 勿自起釁端;其知天道人心,難以違拒,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諸節度使沒於虜庭者,
〔此謂趙鈞、董溫琪、沙彥珣、翟璋等。〕
皆延頸企踵以待王師,
〔企,去智 翻,舉踵不至也〕
。良可哀閔。願早決計。」表數千言,大抵斥帝父契丹,竭中國以媚無厭之虜。
〔厭,於鹽翻〕
。又以此意為書遺朝貴
〔遺,唯季翻〕
。及移藩鎮,云已勒兵,必與契丹決戰。帝以重榮方握強兵,不能制,甚患之。
時鄴都留戭、侍衛馬步都指揮使劉知遠在大梁;
〔去年劉知遠自魏來朝,時尚留大梁〕
。泰寧節度使桑維翰知重榮已蓄姦謀,又慮朝廷重違其意,
〔重,難也〕
。密上疏曰:「陛下免於晉陽之難而有天下,
〔難,乃旦翻〕
。皆契丹之功也,不可負之。今重榮恃勇輕敵,吐渾假手報仇,皆非國家之利,不可聽也。臣竊觀契丹數年以來,士馬精強,吞噬四鄰,戰必勝,攻必取,割中國之土地,收中國之器械;
〔此謂降楊光遠、虜趙德鈞時也〕
。其君智勇過人,其臣上下輯睦,牛羊蕃息,
〔蕃,音煩〕
。國無天災,此未可與為敵也。且中國新敗,
〔謂張敬達晉安之敗,趙德鈞團柏之敗〕
。士氣彫沮,以當契丹乘勝之威,其勢相去遠。又,和親既絕,則當發兵守塞,兵少則不足以侍寇,兵多則饋運無以繼之。我出則彼歸,我歸則彼至,臣恐禁衛之士疲於奔命,鎮、定之地無復遺民。
〔幽、逐、瀛、莫既屬契丹,鎮、定、滄、景悉為邊鎮。滄、景之地近海卑下,又多塘濼,虜,騎不可得而入;其入寇多依山而趨鎮定,故其地為虜衝〕
。今天下粗安,
〔粗,坐五翻〕
。瘡痍痍未復,府庫虛,蒸民因弊,
〔蒸,眾也〕
。靜而守之,猶懼不濟,其可妄動乎!契丹與國家恩義非輕,信誓甚著,彼無間隙
〔間,古莧翻〕
。而自啟釁端,就使克之,後患愈重;萬一不克,大事去矣。議者以歲輸繒帛謂之耗蠹,有所卑遜謂之屈辱。殊不知兵連而不矢,禍結而不解,財力將匱,耗蠹孰甚焉!用兵則正吏功臣過求姑息,邊藩遠郡得以驕矜,下陵上替,屈辱大焉!
〔桑維翰權利害之輕重而言之,一時之論 也〕
。臣願陛下訓農習戰,養兵息民,俟國無內憂,民有餘力,然後觀釁而動,則動必有成矣。又,鄴都富盛,國家藩屏,今主帥赴闕,
〔屏,必郢翻。主帥赴闕, 謂劉知遠來朝。帥,所類翻〕
。軍府無人,臣竊思慢藏誨盜略加巡幸,以杜姦謀。」帝謂使者曰:「朕比日以來,煩懣不決,今見卿奏,如醉醒矣,
〔比,毗至翻。 懣,音悶。醒,先梃翻,醉寤也〕
。卿勿以為憂。」
14閩王曦聞王延政以書招泉州刺史王繼業,召繼業還,賜死於郊外,
〔福州之郊外也。城外三十里為郊,蓋殺之於野〕
。殺其子於泉州。初,繼業為汀州刺史,司徒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楊沂豐為士曹參軍,與之親善;或告沂豐與繼業同謀,沂豐方侍宴,即收下獄,
〔下,戶嫁翻〕
。明日斬之,夷其族。沂豐,涉之從弟也,
〔楊涉為相於唐、梁禪代之際。從,才用翻〕
。時年八十餘,國人哀之。自是宗族勳舊相繼被誅,人不自保,諫議大夫黃峻昇櫬詣朝堂極諫,曦曰:「老物狂發矣!」貶章州司戶。
〔被,皮義翻。舁,音余,又羊茹翻。襯,初覲翻。「章州」當作「漳州」。〕
【章:乙十一行本正作「漳」。】
曦淫侈無度,資用不給,謀於國計使南安陳匡範,
〔南安縣,陏置屬泉州。九域志:在州北四十七里〕
。匡範請日進萬金;曦悅,加匡範禮部侍郎,匡範增算商賈數倍。曦宴群臣,舉酒屬匡範曰:
〔賈,音古。屬,之欲翻〕
。「明珠美玉,求之可得;如匡範人中之寶,不可得也。」未幾,商賈之算不能足日進,貸諸省務錢以足之,恐事覺,憂悸而卒,
〔幾,居豈翻。悸,其季翻〕
。曦祭贈甚厚。諸省務以匡範貸帖聞,
〔貸帖,貸錢之文書也〕
。曦大怒,斲棺,斷其尸棄水中,
〔斷,音短〕
。以連江人黃紹頗代為國計使。
〔唐正德元年,分閩縣置溫麻縣,尋改曰連江,屬福州。九域志:在州東北一百六十里〕
。紹頗請「令欲什仕者,自非蔭補,皆聽輸錢即授之,以資望高下及州縣戶口多寡定其直,自百緡至千緡。」從之。
15唐主自以專權取吳,尤宰相權重,
〔此王莽、隋文帝故知也。姦雄事成與不成,有幸不幸耳〕
。以右僕射兼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李建勳執政歲久,欲罷之。會建勳上疏言事,意其留中;既而唐主下有司施行。
〔下,戶嫁翻〕
。建勳自知事挾愛憎,密取所奏改之;秋,七月,戊辰,罷建勳歸私第。
16帝憂安重榮跋扈,己巳,以劉知遠為北京守、河東節度使,復以遼、沁隸河東;
〔去年以遼、沁隸昭義軍。沁,什鴆翻〕
。以北京留守李德珫為鄴都留守。
知遠微時,為晉陽李氏贅伲,嘗牧馬,犯僧田,僧執而笞之。知遠至晉陽,首召其僧,命之坐,慰諭贈遺,眾心大悅。
〔遺,唯季翻。不念舊怨,故眾心大悅。為劉知遠自河東成大業張本〕
。
17吳越府署火,宮室府庫幾盡。
〔幾,居依翻〕
。吳越王元權驚懼,發狂疾,唐人爭勸唐主乘弊取之,唐主曰:「柰何利人之災!」遣使唁之,且賙其乏。
〔唁,魚戰翻,弔生曰唁。賙,音周,晨贍之也〕
。
18閩主曦自稱大閩皇,領威節度使,
〔既稱皇矣,又領威武節度使,古之私立名字者無此比也〕
。與王延政治兵相攻,
〔治,直之翻〕
。互有勝負,福、建之間,暴骨如莽。鎮武節度判官晉江潘承祐屢請息兵脩好,
〔唐開元八年分南安縣置晉江縣,後遂為泉州治所。好,呼到翻〕
。延政不從。閩主使者至,延政大陳甲卒以示之,對使者語甚悖慢;
〔悖,蒲妹翻,又蒲沒翻〕
。承祐長跪切諫,延政怒,顧左右曰:「判官之肉可食乎!」承祐不顧,聲色愈厲。閩主曦惡泉州刺史王繼嚴得眾心,罷歸,酖殺之。
〔惡,烏路翻〕
。
19八月,戊子朔,以開封尹鄭王重貴為東京留守。
20馮道、李崧屢薦天平節度使兼侍衛親軍馬步副都指揮使、同平章事杜重威之能,
〔此希上指而薦之也〕
。以為都指揮使,充隨駕御營使,代劉知遠,知遠由是恨二相。
〔為馮道不用於漢,李崧見殺張本。重威所至黷貨,民多逃亡,嘗出過市,謂左右曰:「人言我驅盡百姓,何市人之多也!」〕
21壬辰,帝發大梁;己亥,至鄴都;壬寅,大赦。帝以詔諭安重榮曰:「爾身為大臣,家有老母,忿不思難,棄君與親。因契丹得天下,爾因吾致富貴,
〔謂重榮降帝於晉陽,從此得富貴〕
。吾不敢忘德,爾乃忘之,何邪﹖今吾以天下臣之,爾欲以一鎮抗之,不亦難乎!宜審思之,無取後悔!」重榮得詔愈榮得詔愈驕,聞山南東道節度使安從進有異志,陰遣使與之通謀。
〔安從進反而重榮亦反矣〕
。
22吳越文穆王元瓘寢疾,察內都章德安忠厚,能斷大事,欲屬以後事,語之曰:「弘佐尚少,當擇宗人長者之。」群下伏其英敏,願王勿以為念!」王曰:「汝善輔之,吾無憂矣。」德安,處州人也。辛亥,元瓘卒。
〔年五十五〕
。
初,內指揮使戴惲,為元瓘所親任,悉以軍事委之。元瓘養子弘侑乳母,惲妻之親也,
〔惲,於粉翻〕
。或告惲謀立弘侑。德安祕不發喪,與諸將謀,伏甲士於幕下;壬子,惲入府,執而殺之,廢弘侑為庶人,復姓孫,幽之明州。是日,將吏以元瓘遺命,承制以鎮海、鎮東副大使弘佐為節度使,時年十四。
〔歐史曰,年十三〕
。九月庚申,弘佐即王位,命丞相曹仲達攝政。軍中言賜與不均,舉仗不受,諸將不能制;仲達親諭之,皆釋仗而拜。
弘佐溫恭,好書,禮士,躬勤政務,發擿姦伏,人不能欺。
〔擿,他狄翻〕
。民有獻嘉禾者,弘佐問倉吏:「今蓄積幾何﹖」對曰:「十年。」王曰:「然則軍食足矣,可以寬吾民。」乃命復其境內稅三年。
〔復,方目翻,除免也。史言弘佐雖少而敏於政〕
。
23辛酉,滑州言河決。
〔考異曰:薛史紀載九月辛酉滑州河決而不載庚什濮州界皆為水漂溺」,史匡翰傳亦云,「天福六年白馬河決。」按辛酉滑州河已決,則下流皆涸,濮州無庚什再決之理,蓋滑州河,決,漂浸及濮州耳〕
。
24帝以安重榮殺契丹使者,恐其犯塞,乙亥,遣安國節使楊彥詢使于契丹。彥詣至其帳,契丹
【章:十二行本「丹」下有「主」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責以使者死狀,彥詣曰:「譬如人家有惡子,父母所不能制,將如之何﹖」契丹主怒乃解。
25閩主曦以其子琅邪王亞澄為威武節度使、兼中書令,改號長樂王。
〔樂,音洛〕
。
26劉知遠遺親將郭威以詔指說吐谷渾酋長白承福,
〔時朝廷陽逐吐谷渾而陰撫納之,又懼契丹知之而怒之也,不敢明降詔書,故劉知遠承帝密詣,使郭威稱詔指以說之。將,即亮翻。酋,慈秋翻。長,知兩翻〕
。令去安重榮歸朝廷,許以節鉞。威還,謂知遠曰:「虜惟利是嗜,安鐵胡止以袍袴賂之;
〔還,從宣翻,又如字。安重榮,小字鐵胡〕
。今欲其來,莫若重賂乃可致耳。」知遠從之,且謂承福曰:「朝廷已割爾曹隸契丹,爾曹當自安落;今乃南來助安重榮為逆,重榮已為天下所棄,朝夕敗亡,爾曹宜早從化,勿俟臨之以兵,南北無歸,悔無及矣。」言吐谷渾若助安重榮,重榮敗亡之後,吐谷渾南不可歸晉,北不可歸契丹〕。承福懼,冬,十月,帥其眾歸于知遠。知遠處之太原東山及嵐、石之間,
〔帥,讀曰率。處,昌呂翻。嵐,盧含翻〕
。表承福領大同節度使,
〔雲州大同軍,時己屬契丹〕
。收其精騎以隸麾下。
〔為劉知遠殺白承福張本〕
。
始,安重榮移檄諸道,云與吐谷渾、達靼、契苾同起兵,即而承福降知遠,達靼、契苾亦莫之赴,
〔靼,當割翻〕
。重榮勢大沮。
〔沮,在呂翻〕
。
27閩主曦即皇帝位;王延政自稱兵馬元帥。閩同平章事李敏卒。
〔書閩平章事,以別他國之相〕
。
28帝之發大梁也,和凝請曰:「車駕已行,安從進若反,何以備之﹖」帝曰:「卿意如何﹖」凝請密留空名宣敕十數通,
〔宣出於樞密院,敕出於中書門下;時井樞密院於中書。空,苦頁翻〕
。付留守鄭王,聞變則書諸將名,遣擊之;帝從之。
十一月,從進舉兵攻鄧州,唐州刺史武延翰以聞。
〔九域志:襄陽北至鄧州一百七十八里,東北至唐州一百五十里〕
。鄭王遣宣徽南院使張從恩、武德使焦繼勳、護聖指揮使郭金海、作坊使陳思讓將大梁兵就申州刺史李建崇兵於葉縣以討之。
〔漢有葉縣,中廢;隋復置葉縣;唐屬汝州。九域志:在州東南一百四十里。葉,式涉翻〕
。金海,本突厥;思,幽州人也。
〔厥,九勿翻〕
。丁丑,以西京留守高行周為南面軍前部署,前同州節度使未彥筠副之,張從恩監焉;又以郭金海為先鋒使,陳思讓監焉。
〔監,古翻〕
。彥筠,滑人也。
庚辰,以鄴都留守李德琉權東京留守,召鄭王重貴如鄴都。
安從進攻鄧州,威勝使安審暉據城拒之,
〔鄧州牙城也〕
。從進不能克而退。癸未,進至花山,
〔九域志:唐州湖陽縣有花山銀場。今按花山在湖陽北〕
。遇張從恩兵,不意其至之速,合戰,大敗,從恩獲其子內都指揮使弘義,從以數十騎奔還襄州,嬰城自守。
29唐主性節儉,常躡蒲屨,盥羂月鐵盎,
〔躡,尼輒翻織蒲為屨,江、淮之人多能之。羂,呼內翻。澡手為盥,滌面為羂〕
。暑則寢於青葛帷,左右使令惟老醜宮人,服飾粗。
〔粗,讀日麤〕
。死國事者
【章:十二行本「者」下有「雖士卒」三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皆給祿三年。分遣使者按行民田,以肥瘠定其稅,
〔行,下孟翻〕
。民間稱其平允。自是江、淮調兵興役及他賦斂,皆以稅錢為率,
〔調徒釣翻。斂,力贍翻〕
。至用之。唐主勤於聽政,以夜繼晝,還自江都,不復宴樂;頗傷躁怎,
〔復,扶又翻。樂,音洛。躁,則到翻〕
。內侍王紹顏上書,以為「今春以來,群獲罪者眾,中外疑懼。」唐主手詔釋其所以然,令紹顏告諭中外。
30十二月,丙戌朔,徙鄭王重貴為齊王,充鄴都留守;以李德珫為東都留守。
31丁亥,以高行周知襄州行府事。詔荊南、湖南共討襄州。高從誨遣都指揮使李端將水軍數千至南津,
〔漢水南津也〕
。楚王希範遣天策都軍使張少敵將戰艦百五十艘入漢江助行周,仍各運糧以饋之。少敵,佶之子也。
〔張佶,與楚王馬殷同起事者也。少,詩沼翻。艦,戶黯翻。艘,蘇遭翻。佶,其吉翻〕
。
32安重榮聞安從進舉兵反,謀遂,大集境內飢民,眾至數萬,南向鄴都,聲言入朝。初,重榮與深州人趙彥之俱為散指揮使,相得歡甚。
〔散,悉亶翻〕
。重榮鎮成德,
〔二年安重榮始帥鎮州〕
。彥之自關西歸之,重榮侍遇甚厚,使彥之招募黨眾;然心實忌之,及舉兵,止用為排陳使,
〔陳,讀曰陣〕
。彥之恨之。
帝聞重榮反,壬辰,遣護聖等馬步三十九指揮擊之。以天平節度使杜重威為招討使,安國節度使馬全節副之,前永清節度使王清
【章:十二行本「周」;乙十一行本同;退齋校同。】
為馬步都虞候。
33安從進遣其弟從貴將兵逆均州刺史蔡行遇,
〔行遇者,安從進巡刺史。時蓋以兵援襄陽,故遣弟逆之〕
。焦繼勳邀擊,敗之,獲從貴,斷其足而歸之。
〔敗,補邁翻。斷,音短〕
。
34戊戌,杜重威與安重榮遇於宗城西南,
〔九域志:宗域縣在魏州之西北一百七十里〕
。重榮為偃月陳,官軍再擊之,不動;重威懼,欲退。指揮使宛丘王重胤曰:「兵家忌退。
〔退則敵得而乘之,或士卒因退而潰亂,故忌之。陳,讀曰陣〕
。鎮之精兵盡在中軍,請公分銳士擊其左右翼,重胤為公以契丹直衝其中軍,
〔為,于偽翻〕
。彼必狼狽。」重威從之。鎮人陳稍卻,趙彥之卷旗策馬來降。彥之以銀飾鎧胄及鞍勒,官軍殺而分之。重榮聞彥之叛,大懼,退匿於輜重中。
〔重,直用翻〕
。官軍從而乘之,鎮人大潰,斬首萬五千級。重榮收餘眾,走保宗城,官軍進攻,夜分,拔之。重榮以十餘騎走還鎮州,嬰城自守。會天寒,鎮人戰及凍死者二萬餘人。
契丹聞重榮反,乃聽楊彥詣還。
〔是年九月,楊彥詣使契丹〕
。
庚子,冀州刺史張建武等取趙州。
〔冀、趙二州皆安重榮巡屬〕
。
35漢主,寢疾,有胡僧謂漢主名龔不利;漢主自造「龑」字名之,義取「飛龍在天」,
〔易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讀若儼。〕
36庚戌,制以錢弘佐為鎮海、鎮東軍節度使兼中書令、吳越國王。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续法
周·程本
明·刘侗
清·徐颂尧
明·黄姬水
宋·宁全真
清·祁寯藻
明·杨升庵
(南朝宋)郑辑之
周·尹喜
(清)范咸纂輯
司馬光 編,胡三省 注
韩邦庆
清·顾嗣立
明·心泰
(清)吴炽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