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第2部分-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
第2部分
荆州江陵郡(22),出五姓:能(熊)、县、仵、戎、酒(23)。/
朗州武陵郡,出五姓:伍、龚、卜、冉、华(24)。/
鄂州江夏郡(25),出七姓:李、黄、程、费、任、卫、喻(26)。/
第四河东道十郡(27)/
蒲州河东郡(28),出十五姓:裴、柳、薛、储、蒲、卫、聂、悠(待查)(应)、廉、麦、扈、、昏、满、朗、贾(29)。/
汾州西河郡,出十姓:靳、卜、宋、林、植、相里、任、临、栾、通(30)。/ 晋州平阳郡,出十二姓:汪、隽、余、乘、平、柴、圣、景、句、贾、晋、风(31)。/
泽州高平郡,出五姓:范、巴、翟、过、独孤(32)。/
泽州晋昌郡(33),出五姓:唐、杜、乜、爨、炅(34)/
潞州上党郡,出六姓:鲍、包、陈、樊、苞、尚(35)。/
并州太原郡,出二十七姓(36):弘、王、郭、郝、温,尉迟、祁、令狐、武、阎、宫、邬、孙、伏、昝、霍、问、弓、师、义、木召 、酉、廖、易、龙、韶、光(37)。/ 岱(代)州雁门郡(38),出五姓:续、解、田、文、狄(39)。/
虢州弘农郡(40),出七姓:杨、谭、强、晋、虢、裘(41)。/
第五河北(道)十七郡(42)/
冀州渤海郡(43),出二十八姓:高、吴、欧阳、赫连、詹、喻、李、施、区、金、卿、甘、訾、凌、覃、封、刁、纥干、童、(此字待造)、冀、S.、衡、居、仓、关、风、郯(44)。/
冀州中山郡(45),出六姓:甄、焦、蔺、仲、郎、官(46)。/
冀州高阳郡(47),出五姓:许、耿、纪、公孙、(48)。/
洺州广平郡(49),出八姓:游、程、宋、谈、藉、(此字待造)(谈)、(此字待造)、焦(50)。/
幽州范阳郡,出九姓:卢、汤、祖、郢、范、简、张、厉、童(51)。/
易州上谷郡,出六姓:侯、荣、麻、燕、寇、谷(52)。/
定州博陵郡,出五姓;崔、颐、寿、幸、濮阳(53)。/
瀛州河间郡,出八姓:刑(邢)、俞、家、玄、尧、邓、詹、祝(54)。/
相州内黄[郡](55),出四姓:路、骆、扈、库(56)。/
贝州清河郡,出十九姓:张、房、崔、戴、靳、聂、孟、傅、盖、卓、隋、尚、汲、樗、且、贵、革、舒、路(57)。/
邢州鉅鏕郡,出六姓:魏、耿、特、莫、时、舒(58)。/
德州平原郡,出七姓:莘、、孟常、东方、师、内、义(59)。/
赵州赵郡,出六姓:李、司徒、睦、朗、乜、问、闵(60)。/
魏州魏郡,出六姓:申、暴、栢、(待造)(畅)、顿、苌(61)。/
卫州黎阳郡(62)出四姓:琚、桑、卫、(此处有二字待造)(63)。/
怀州河内郡,出十七姓:司马、尚、(此字待造)、向、贺、王、车、舍、宋、文、淳于、怀、茹、古(待查)、枝、屈、容(64)。/
第六淮南道四郡/
[扬]州广陵郡(65),出十姓:高、支、钱、盛、庆、于、立、戴、(此字待造)(游)、贡、莉(66)。/
楚州山阳郡(67),出六姓:曲、楚、鞏、念、郝、蹇(68)。/
庐州卢(庐)江郡(69),出四姓:何、况、门、俞(70)。/
舒州同安郡,出二姓:舒、仆固。/
第七河南道廿二郡(71)/
洛州河南郡,出二十三姓:褚、穆、独孤、丘、祝、元、闻、人、贺兰、慕容、商、南宫、古、山、方、蔺、庆、闾丘、
利、芮、侯、莫、陈、房、膚、宇文(72)。/
许州颖川郡,出十一姓:陈、荀、庾、库、钟、栢、许、韩、豆卢、鲜于、焉(73)。/
郑州荥阳郡,出六姓,郑、潘、毛、阳、牟、郏子(74)。/
滑州白马郡(75),出三姓:成公、费、上官。/
汴州陈留郡,出十五姓:阮、何、谢、卫、殷、(那)、蔡、典、虞、边、申屠、伊、智、曲、全(76)。/
宋州梁国郡,出四姓:商、宋、葛、宾(77)。/
亳州谯郡,出十姓:曹、丁、娄、戴、夏侯、嵇、奚、桓、薄、汝(78)。/
豫州汝南郡(79),出二十六姓:周、殷、荆、项、盛、和、宜、南、蔡、梅、袁、爨、贝、应、(此字待造)、汝、矣、言、昌、蓝、肚、沙、满、构(待查)、宇、仲(80)。/
曹州济阳郡,出八姓:丁、卞、江、左、蔡、单、曹、郁(81)。/
濮州濮阳郡,出六姓:吴、文、扶、黄、庆、濮(82)。/
兖州鲁国郡(83),出二十姓:唐、吕、孔、齐、俞、曲、再、万、宰、曾、邹、夏、车、颜、栗、仙、濮、韶、巢(84)。/
兖州太山郡(85),出四姓:鲍、羊、胡、斛S.(86)。/
兖州平昌郡(87),出四姓:管、盖、牟、孟(88)。/
郓州东平郡,出六姓:魏、吕、万、平、(此字待造)(戢)(89)。/
青州北海郡,出二十六姓:史、成、盛、倪、盖、谭、(此字待造)(郵)、晏、查、莫、柯、凡、尽、花、左、宁、终、庾、然、范、娥、开、营、彭、鞠(90)。/
青州乐安郡(91),出十二(四)姓:孙、任、陶、国、长孙、薛、蒋、种、公孙、供、阎、房、贺、曹(92)。/
齐州济阴郡(93),出四姓;卞、单、东门、信都(94)。/
徐州彭城郡,出十二姓:刘、朱、到、徐、庄、宛、支、宋、政、龚、巢、幸、□、(此字待造)(95)。/
徐州兰陵郡(96),出四姓:萧、缪、万俟、端木(97)。/
泗州下邳郡,出八姓:关、余、沈、邳(祁)、谷、国、皮、滑(98)。/
沂州瑯琊郡,出十二姓:王、颜、诸葛、缪、胥、葛、艾、千、惠、畅、苻(99)。/
海州东海郡,出十姓:徐、匡、戚、竹、喻、关、基毋、麇、楚、茅(100)。/
第八江东(南)道二十郡(101)/
润州丹阳郡,出八姓:甘、纪、那、洪、左、洗、鄢、广(102)。/
宣州宣城郡,出四姓:旷、贲、简、聚。/
苏州吴郡,出五姓:朱、张、顾、陆、暨(103)。/
杭州钱塘郡(104),出七姓:范、岑、褚、盛、仰(105)。/
杭州盐官郡(106),出五姓:翁、戚、束、阚、忽延(107)。/
杭州余杭郡,出四姓:暨、隗、戢、监(108)。/
湖州吴兴郡,出十六姓:沈、钱、姚、吴、清、丘、放(施)、宣、萌、金、银、阴、洗、钮、木、丘明(109)。/
常州晋陵郡,出四姓:蒋、苻、莫、周。/
越州会嵇郡,出十四姓:夏谁(侯)、贺、康、孔、虞、盛、资、钟、离、骆、兹、俞、荣、沉(110)。/
处州松阳郡(111),出五姓:劳、赖、叶、瞿、昙(112)。/
台州临海郡,出六姓:屈、冷、靖、谭、戈(弋),叶(113)。/
婺州东阳郡,出六姓:蓟、习、苗、姚、泉、难(114)。/
歙州歙郡,出五(六)姓,俶(叔)、孙、方、谏、授、汪(115)。/
洪州豫章郡,出八(七)姓:罗、雷、熊、除、琚、谌、洪(116)。/
饶州鄱阳郡,出四姓:饶、芮、铎、(此字待造)(117)。/
江州浔阳郡,出六姓:陶、翟、淳、瞿、骞、步(118)。/
素(袁)州宜春郡(119),出四姓:袁、彭、易、(此字待造)(120)。/
谭州长沙郡,出六姓:曾、吴、罗、彭、茹、秦(121)。/
虔州南康郡,[出四姓]:赖、叶、银、寻。/
泉州南交[安]郡(122),出四姓:林、仇、弘、单。/
第九剑南道二郡/
益州蜀郡,出五姓:郄、文、费、任、郗(123)。/
梓州梓潼郡,出四姓:绵、景、文、麋。/
第十岭南道五府邕容桂广安南等都管七十州并下出人姓望。
[题解]
S.2052号,首尾俱全。卷首题曰:《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一卷并序》。共存十道九十郡,一百○六行。其中关内道八郡,陇右道四郡,山南道五郡,河东道名目列为十郡,实有九郡,河北道名列为十七,实有十六郡,淮南道四郡,河南道二十二郡,江南道二十郡,剑南道二郡,岭南道无。卷末海州东海郡,属河南道,在辑录过程中,辑在河南道末尾。本卷唐耕耦《敦煌四件唐写本姓望氏族谱残卷》(《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有辑录和校释,王仲荦《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考释》(同上)认为:“S.坦因敦煌文书第二○五二号《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大概是唐德宗广德时代的作品。这件文书里有‘处州松阳郡出五姓’之语,处州原名括州,唐德宗名适,故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即位后避帝讳改括州为处州。唐宪宗名谆,即位后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改淳于复姓为单姓于。《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中,改括州为处州,而淳于复姓尚乃旧称,可见这个《氏族谱》,是大历十四年以后,元和元年以前的产物。”此卷日本仁井田陞、池田温亦有研究。本卷反映了唐后期姓望的地理分布,较北 8418号姓望巨增,说明唐后期汉魏以来的门阀士族衰落,新的门阀兴起,经调整后形成一种新的氏族地理格局。
[校注]
(1)“郡”前有夺字。本卷关内道八郡,“郡”前当夺“八”字。
(2)《旧唐书·地理志》京兆府“武德元年,改为雍州。……天授元年,改雍州为京兆郡,其年复旧。……开元元年,改雍州为京兆府,复隋旧名。”
(3)京兆郡四十姓中衍一宋一车一粟。钟,王录作“铉”,误。车,王录作“韦”。据《广韵》:汉丞相韦孟贤“始迁京兆之杜陵也”。昆,唐录作“晁”,误。夫蒙,王录作“蒙”,据《广韵》、《元和姓纂》有夫蒙氏、唐蒲、同一带多此姓。杼,王录作“禄”。成公,王录作“笺”,唐录作“公成”,误。杜,《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四:“杜柏为宣王大夫,无罪被杀,因失其国,孙居杜城者,为杜氏而仕晋。《西京杂记》杜陵大夫子善棋,为天下第一,自言精其理者,足以大裨圣教,即徙家者也。至隋唐都京兆杜氏、韦氏皆以衣冠名位显,故当时语曰‘城南韦杜,去天尺五,’”《元和姓纂》杜氏有京兆郡望。别,《通志·氏族略》:“别氏,《姓苑》云,京兆人,望出京兆。”段,十六国时段氏郡望一出冯翊,一出武威,武威段氏,实出京兆。田,《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九:田氏“又有望出平凉、京兆、太原、天水、信都者,世系具《元和姓纂》。史,《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一:史崇“自杜陵受封溧阳侯,遂为郡人。……后汉归义侯苞,晋永嘉乱,避地河西、建康,是为建康史氏,又有高容史氏、京兆史氏,皆丹后。”《元和姓纂》史氏有京兆郡望。王,《古今妊氏书辨证》卷十四:“出自晋阳,显于唐而有世系者,京兆王氏。出自姬姓,周文王少于毕公高之后,封魏,……贤,济南太守,宣帝徒豪杰,居霸陵,遂为京兆人。”第五,《后汉书·第五伦传》:“第五伦,字P.鱼,京兆长陵人也。其先齐诸田,诸田徙园陵者多,故以次第为氏。”《太平寰宇记》京兆郡出韦、杜、扶、段、宋、田、黎、金八姓望。
(4)雍州始平郡:唐不设始平郡。《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京兆府兴平县“晋改置始平郡,领槐里县,历晋至西魏数有改易。”《晋书·地理志》雍州始平郡领槐里、始平、武功、鄠、蒯城、漆、汾邑等县。
(5)P.3421号始平郡出姓与本卷同。冯,《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一:冯“汉文帝时冯唐显名,即代相子,弟骞,自上党徙杜陵。”《元和姓纂》有庞、宣二望。
(6)武功郡:唐无武功郡。《魏书·地形志》:岐州武功郡“太和十一年分扶风置。”
(7)《元和姓纂》韩有京兆郡望。《通志·氏族略》:殳氏望出武功。
(8)《新唐书·地理志》:“凤翔府扶风郡,赤上辅、本岐州,至德元载更郡名风翔。”
(9)P.3421号扶风郡六姓,较本卷无曹、万、寇、井、苏五姓。窦,《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三四:窦赏“宣帝时,以二千石,徙扶风平陵,其后世系具宰相表。”东汉窦融即扶风人,王仲荦曰:“按唐太宗母窦氏,实鲜卑纥豆陵氏,北魏孝文帝时,以河南为郡望,西魏,北周时,以京兆为郡望,其后遂冒扶风郡望。”《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六马氏条有“扶风马氏”。《广韵》上声第三十五:马“亦姓,扶风人。本自P.益之裔,赵奢封马服君,后遂氏焉。秦灭赵,徙奢孙兴于咸阳,为右内史,遂为扶风人。”《元和姓纂》马氏“扶风茂陵”。曾,《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七汉有曾嘉,“生二子:宝、顼。顼家扶风,是为扶风房。”《广韵》上声第十鲁:“又国名,P.禽之后,以国为姓,出扶风。”《元和姓纂》“鲁,扶风郡县。”万,《元和姓纂》有扶风郡望。《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七:“井,虞大夫食邑于井,谓之井P.,后为氏。汉扶风郡人井丹,字大春,以文学知名。”《通志·氏族略》:井氏、惠氏、辅氏、左氏、附氏望出扶风。苏,《广韵》上平声第十模“苏,……又姓,出扶风,武邑二望。”班:《元和姓纂》班氏有望出扶风者。
(10)P.3421号新平郡出古氏一姓。《太平寰宇记》新平出古、附、异三姓。
(11)《旧唐书·地理志》:“泾州上,隋安定郡。武德元年,讨平薛仁杲,改名泾州。天宝元年,复为安定郡。乾元元年,复为泾州。”《新唐书·地理志》:“泾州保定郡,上。本安定郡,至德元载更名。”
(12)梁,《广韵》下平声十阳“亦姓,出安定,天水、河南三望。”皇哺,陠,“甫”之误。《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五:“皇甫,出自子姓。宋戴公白,生公子充石,字皇父,为司徒,生季子来,采生而南雍缺,以王父字为氏。缺六世孙孟之,生遇,避地奔鲁,裔孙鸾。汉兴,自鲁徙茂陵,政父为甫。后汉皇甫规,字威明,安定朝那人。……唐贞观所定泾州安定郡六姓,其一曰皇甫。”魏定安定皇甫氏在乙门。《元和姓纂》皇甫氏有安定朝那郡望。席,《元和姓纂》:汉初徙关东豪族,席氏徙安定临泽。《通志·氏族略》:伍氏望出安定。胡,《广韵》上平声十一模:“胡……亦姓,出安定,新蔡二望。”程,《广韵》下平声十四清:“又姓,出广平、安定二望。”《太平寰宇记》安定四姓梁、席、安、皇甫。
(13)鱼,《广韵》上平声九鱼“亦姓,出冯翊。”吉,《元和姓纂》有冯翊郡望。瓽,《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三三:“本出西羌姚秦将瓽耐虎,代为羌豪,又羽林监瓽成,后居华阴,吴平南瓽娥,后居同州。”王仲荦以为党、瓽同用。雷,《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五:“晋豫章人雷焕,为丰城令,后徙冯翊。”印,《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三二“印,……今望出冯翊。”合:《通志·氏族略》合氏望出冯翊。寇,《广韵》去声五十候“寇……又姓,出冯翊、河南二望。”《元和姓纂》寇氏有望出冯翊者。《太平寰宇记》冯翊五姓:郭、寇、盖、雷、党、吉。
(14)唐无同州邰阳郡。《旧唐书·地理志》韩城“(武德)八年,自西河县移西韩州理于此,领韩城、郃阳、西河三县。贞观八年,废西韩州,以韩城等三县复还属同州。”
(15)凉州西平郡:《旧唐书·地理志》:“郑州下都督府,隋西平郡。武德二年,平薜举,置鄯州,治故乐都城。贞观中,置都督府,天宝元年,改为西平郡,乾元元年,复为鄯州。”《新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皆作鄯州西平郡。《元和郡县图志》卷三九曰:“后汉献帝分置西平郡,属凉州。……后魏以西平郡为鄯善镇,孝昌二年改镇立鄯州。”本卷采用前朝制度。
(16)申屠,《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六:“申屠,唐贞观所定凉州西平郡六姓,有申屠氏。”段,《广韵》去声二十九换:“段……又姓,出武威。”池,《通志·氏族略》:池氏望出西平。《太平寰宇记》西平郡出二姓:申屠、曹。
(17)王仲荦曰:“按河西已没吐蕃,故敦煌郡姓,并合于此。”索氏,据《广韵》、《通志》望出敦煌。贾,《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六“河南贾氏,世居姑臧。”安,《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八:“安,出自姬姓,黄帝生昌意,昌意次子安,属于西方,自号安息国。后汉末,遣世子高入朝,因居洛阳。魏晋间,家于安定,后徙辽东。姑臧以避乱,又徙武威。”《通志·氏
族略》:安氏望出姑臧。《太平寰宇记》武威郡六姓:贾、阴、索、安、曹、石。
(18)《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一李氏有陇西房。又卷六:辛氏“汉初,以名家豪侠,徙陇西狄道。”董,《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一“又项羽封董翳为翟王,都高奴,翳孙遂居陇西。”骞,卷九产后汉质帝时有骞宏字弘P.,避地昆吾,为金城别驾,封金城侯,子孙因家焉。”据《广韵》、《元和姓纂》牛氏、辛氏亦有陇西郡望。《通志·氏族略》艾氏、禹氏亦有陇西郡望。
(19)赵,《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五有:“陇西,天水赵氏。”《广韵》赵氏有天水郡望。姜,《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五:“汉初,姜氏以关东大族,徙关中,遂居天水。”尹,《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五有“天水尹氏”。桂,《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三九“近世桂氏,望出天水,燕都。”据《广韵》赵、姜、权等氏望出天水,《元和姓纂》天水姓望有上官、双、狄、尹
氏等,《通志·氏族志》望出天水姓中有龙、那、智等姓。
(20)《通志·氏族志》辅氏、能氏、戎氏、骞氏,望出襄阳。
(21)《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三四:“邓,出自子姓,商高宗武丁,封其季父于河南为邓侯。……子孙以国为氏,而仕楚,……邓况始自楚迁徙居南阳新野。”《通志·氏族略》白、叶、翟、井、赵、姬、仇等姓有南阳郡望,《广韵》韩、邓、宗、岑等氏望出南阳。《元和姓纂》乐、韩、邓、宗、岑有南阳郡望。《太平寰宇记》南阳出十一姓,九姓见本卷,张、何二姓不见本卷。
(22)《新唐书·地理志》曰:“江陵府江陵郡,本荆州南郡,天宝元年更郡名。肃宗上元号南都,为府。”
(23)《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一:熊“今望出江陵。”本卷“能”,乃“熊”之误。
(24)据《通志·氏族略》,伍、卜、冉氏望出武陵。
(25)鄂州江夏郡:《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鄂州江夏郡属江南西道。
(26)李,据《广韵》李氏有望出江夏者。黄,《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五:黄,出自赢姓,少昊金天氏裔子昧之子台骀之后,封国于黄,以国为姓。“楚灭黄,其族仕楚,……汉丞相霸,太尉琼,世居江夏。……唐贞观所定鄂州江夏郡三姓、泉州南安郡六姓、括州松用郡三姓、曹州东阳郡十一姓,(此字待造)州(此字待造)阳郡六姓,皆有黄氏。《元和姓纂》有江陵、洛阳、晋安三族,皆唐世士人新望。”《广韵》黄氏、费氏有江夏郡望,《通志·氏族略》喻氏有望出江夏。
(27)河东道十郡:本卷仅九郡,“十”为“九”之误。
(28)《新唐书·地理志》:“河中府河东郡,赤。本蒲州,上辅。……开元八年置中都,为府,是年罢都,复为州。乾元元年复为府。”
(29)《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三八:“《魏太和族品》柳、裴、薛为河东三姓。”又曰“隋唐定河东薛为乙门,太和二十午,众议以薛氏为河东茂族,帝曰:薛氏,蜀人也,岂可入郡姓?直阁薛宗起,执戟在殿下,出次对曰:臣之先人,汉末仕蜀,二世复归河东,今六世相袭,非蜀人也,伏以陛下黄帝之裔,受封北土,也可谓之胡耶?今不领郡姓,何以生为。乃碎戟于地。帝徐曰:然则朕甲卿乙乎,乃入郡姓。仍曰:卿非宗起,乃起宗也。”卫,《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三一:卫暠“明帝时以儒学自代召至河东安邑,卒,固赐所亡之地葬之,子孙家焉,”贾,《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六:“出自姬姓,晋唐叔虞少子公明,周康王封之于贾,……河东临汾贾乡,即其地也。”据《通志·氏族志》蒲氏、聂氏,《广韵》卫氏、贾氏,《元和姓纂》贾氏有望出河东者。
(30)《通志·氏族略》靳氏、卜氏望出西河。宋,《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九:“汉中尉将军壮武侯昌始居西河介休”;《广韵》去声二宋:“宋…… 又姓,取微子之所封,遂为氏,出西河、广平、敦煌、河南、扶凤五望。”相里,又作相氏,《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三四:“又望出西河、唐贞观所定汾州西河郡四姓,其一相氏。”任,《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九:“西河任氏,……亦任敖之后,徙西河。”《元和姓纂》任氏有西河郡望。《通志·姓氏略》:临氏、栾氏,望出西河。又《古今姓氏书姓辨》曰唐贞观所定“汾州西河四姓,一曰金氏。”《太平寰宇记》西河出四姓:任、临、相里、栾四姓。
(31)圣,《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七作经,“《千姓编》曰:望出平阳。”王仲荦录作巫,《通志·氏族略》巫氏望出乎阳。《元和姓纂》景氏有望出平阳。句,《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三四:“今句氏,望出平阳、东都。”
(32)翟,《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三九:“翟居北地,后为晋所灭,秦并天下,子孙分散,居晋地及江南。”《通志·氏族略》:过氏有望出高平。
(33)《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无泽州晋昌郡名。
(34)据《广韵》下平声二十一唐氏有望出晋昌,《通志·氏族略》乜氏, 爨氏望出晋昌。
(35)鲍,《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五:鲍即“包”,“其族仕晋者曰鲍矣。”《通志·氏族略》鲍氏望出上党。包,《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一一:“包,上党包氏,出自楚大夫包胥,有乞师于秦存国之功,食邑于申,谓之申包胥,子孙徒上党。”尚,《通志·氏族略》尚氏有望出上党。
(36)北图8418号“太原郡十一姓。”
(37)弘,《元和姓纂》有晋阳望。王氏,《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四“太原王氏,出自离次子威,汉扬州刺史,生霸,字儒仲,居太原晋阳。”《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太原王氏,自王霸“居太原晋阳”。郭,《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三八曰:“贾执《姓氏谱》定太原五姓,隋唐定山东八族,其一皆曰郭氏。”《广韵》入声十九铎,郭氏有望出太原。郝。《元和姓纂》有太原望。温,《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七曰:汉温何“始居太原祁县”,魏晋遂为望姓。祁,《通志·氏族略》有太原望。武,《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三武洽为“魏晋阳公,因始封居太原永水,或号太原武氏。”《通志·氏族略》祁氏有太原望。阎,《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十:“唐贞观所定大原郡十姓,有阎氏。”卷二四曰:邬“出晋大夫司马弥牟,……食采于邬,为大夫,其地太原邬县是也。”孙,《广韵》上平声二十二魂有太原望。《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七:汉有孙爱,“为太原太守,遇赤眉之难,遂居太原,太原之族,……”。咎(待查),《古今姓氏书辨证》、《通志·氏族略》有望出太原。《通志·氏族略》闵、酉、易、龙氏望出太原。
(38)岱,《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并作“代”。
(39)续,《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三六:“续,望出河东,襄阳。”《通志·氏族略》续氏有雁门望。《广韵》平下声二先解姓出雁。田,《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九有田氏望出雁门者。北8418号载,代州出续、薄、解三姓。
(40)虢州弘农郡:《新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属河南道。《旧唐书·地理志》:“武德元年,改为虢州,改风林为鼎州。贞观八年,废鼎州,移虢州于今治,属河南道。开元初,以巡按所便,属河东道。”
(41)杨,《广韵》下平声十阳:“杨……又姓,出弘农,天永二望。”虢,《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三九:“出自姬姓,周武王叔父封于酉虢,弘农陕县之虢城是也。”
(42)河北十七郡:“北”,后夺“道”字,十七,当为“十六”之误。
(43)《旧唐书·地理志》:“沧州上,汉勃海郡,隋因之。武德元年,改为沧州,……天宝元年,改为景城郡。乾元元年,复为沧州。”
(44)北8419号渤海郡有吴、欧阳、高、刁四姓。高,《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一一:高洪“后后渤海太守,因居渤海蓨县”。又曰“涿大姓西高氏,东高氏,自郡吏以下皆畏避之,莫敢与牾。”欧阳,卷十九:“出自姒姓,夏帝少康庶于封于会稽,至越王无强为楚所灭,更封无强子蹄于乌程欧余山之阳,为欧阳亭侯,遂以为氏。后有仕汉为涿郡太守者,子孙或居冀州之渤海、青州之千乘。”《广韵》高氏、刁氏,《通志·氏族略》童、冀、S.、
居、詹等氏,《元和姓纂》吴,欧阳,詹、封氏望出渤海。
(45)《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唐无冀州中山郡。
(46)北8418号中山郡出甄一姓。《广韵》上平声十七真“甄……出中山、河南二望。”《元和姓纂》甄为中山著姓。蔺,《通志·氏族略》望出中山。仲,《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九:“出自子姓,宋庄公子城,字仲子,生公孙师,师生江,为宋司马,以王父字为仲氏。……裔居乐安及中山。”郎,又卷十五:魏郎芳“魏伏披将军芳,徒居中山新市县。”
(47)唐舜冀州高阳郡。北魏瀛州高阳郡,领高阳、博野、易、新城等九县。
(48)许,《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三:“高阳许氏,高阳北新城县,即博陵郡地也。”
(49)洺州广平郡,《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属河北道,《元和郡县图志》属河东道。
(50)游,《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八“秦汉而下,著望河北广平,与宋、焦、谈,为广平四姓。”又曰:“今游氏望出广平”。《元和姓纂》、《广韵》游氏有广平望。宋,《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九:“又有广平宋氏”。《广韵》宋氏有广平郡望。谈,《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十:“其居望出吴郡,今望出梁国,广平。”《广韵》谈氏有广平望。藉,《通志·氏族略》望出广平。北8418号广平出宋、焦、啖、游四姓。
(51)北8418号范阳郡所出姓望与本卷同。卢,《广韵》上平声十一模:“卢,……亦姓,姜姓之后,封于卢,以国为氏,出范阳。”汤,《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五:“今望出范阳”,《通志·氏族略》汤氏望出范阳。祖,《广韵》上声十姥:“祖……又姓,祖已之,出范阳。”张,《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三:“《元和姓纂》曰:唐有安定、范阳、太原、南阳、敦煌、修武、上谷、沛国、梁国、荥阳、平原、京兆等四十三望,大抵皆留侯远裔。”《广韵》下平声十阳:“张……又姓,出清河、南阳、吴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阳、犍为、沛国、梁国、中山、汲郡、河内、高平十四望。”历,《通志·氏族略》历氏望出太原。
(52)侯,《广韵》下平声十九侯:“侯……又姓,出上谷、河南二望。”麻,《通志·氏族略》麻氏望出上谷。燕,《广韵》下平声一先:“燕,……又姓,邵公奭封封燕,为秦所灭,子孙以国为氏。”《通志·氏族略》燕氏望出上谷、范阳二望。
(53)崔,《广韵》上平声十五灰:“崔……出清河、博隆二塑。”《元和姓纂》崔氏有清河、博陵著姓。
(54)邢,《广韵》上平声十五青“邢,……又姓,出河间也。本周之胤邢侯为卫所灭,盾遂为氏。”玄,《通志·氏族略》玄氏望出河间、上党。刘氏,《广韵》下平声十八尤:“刘……又姓,出彭城、沛国、弘农、河间、中山、梁郡、松丘、南阳、东平、高平、东莞、平原、广陵、临淮、琅邪、兰陵、东海、丹阳、宣城、南郡、高堂、高密、竞陵、长沙、河南等三十五望。……唯河南一望,即虏姓也。”《通志·氏族略》詹氏,祝氏有望出河间。
(55)唐无相州内黄郡名。《新唐书·地理志》:“相州,邺郡,望。本魏郡,天宝元年更名。”北8418号作内黄郡、梧州。本卷“黄”后夺“郡”字。
(56)北8418号内黄郡出扈一姓。
(57)张,《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三:“清河东武城张氏,本自汉留侯张良裔,……魏太山太守岱,自河内徙清河。”又曰:“孔至《姓氏录》曰:唐初定清河张为乙门。”《广韵》下平声十阳有张氏清河望。房,《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三:“清河房氏,……汉常山太守雅,徙清河幕。”《广韵》下平声十阳:“房……又姓,出清河、济南、河南三望。”傅,《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三十曰:“清河傅氏,出自后汉汉阳太守壮节侯燮。……晋司隶校尉正侯,始自北地徙清河。”《广韵》去声十遇:“傅……出北地、清柯二望。”《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有清河傅氏。尚,《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三三“今望出汲郡及清河、上党。”《通志·氏族略》尚氏、革氏望出清河。北8418号清河郡出崔、张、房、向、傅、路、勒七姓。
(58)北8418号钜鹿郡出三姓。魏,《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九:汉魏歆为“钜鹿太守;初居下曲阳。”《广韵》去声八未:“魏……出钜鹿、任城二望。”耿,《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七:“汉钜鹿耿氏,武帝时以二千石徙扶风茂陵。”舒,《通志·氏族略》舒氏有钜鹿望。
(59)东方,《古令姓氏书辨证》卷二:“唐贞观定德州平原郡八姓,其一东方氏。”师,《通志·氏族略》有望出平原郡。北8418号平原郡出师、雍、封三姓。
(60)乜,《通志·氏族略》乜氏望出越郡。北8418号赵郡出李、睦二姓。
(61)《元和姓纂》柏、畅氏望出魏郡。《通志·氏族略》顿氏、苌氏望出魏郡。《广韵》上平声十七真:“申……又姓,出魏郡。”
(62)唐无黎阳郡。《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作卫州汲郡。《隋书·地理志》:“后魏置黎阳”。
(63)北8418号卫州黎阳郡出倨、桑二姓。P.3191号卫州出琚、乐、卫、拓四姓。《太平寰宇记》黎阳出遽、桑、卫、拓四姓。(此处有二字待造),王仲荦录作“析猗”。
(64)怀州十七姓,本卷下列十六姓,疑有脱误。北8418号怀州河内出宋、司马、苟、向、浩、淳于、车、寻九姓。王,《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四有河内王氏。司马,又卷四:“隋唐间,旧定河内五姓,以司马氏为一门。贞观中定怀州河内七姓,其一司马氏。”淳于,卷六“唐贞观所定河内七姓,一曰淳于。”《广韵》去声四十一漾:“向……姓,出河内。”上声四十五厚“苟,……又姓,出河内、河南、西河三望。”《通志·氏族略》平氏、怀氏望出河内。
(65)据《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州”前夺“扬”字。
(66)北8418号扬州广陵郡出戴、高、盛三姓。《广韵》下平声六豪:“高……出渤海、渔阳、辽东、广陵、河南五望。”庆,《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三八:“广陵庆氏,犹出姜姓。”《通志·氏族略》庆氏、贡氏、於氏有广陵望。(此字待造),王仲荦释作“游”。《古今姓氏书辨证》游氏有望出广陵,与戴、高、盛为广陵四姓。
(67)《新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皆作楚州准阴郡,唐无楚州山阳郡名。《旧唐书·地理志》:楚州山阳县“晋置山阳郡”。
(68)《通志·氏族略》巩、郄氏望出山阳。
(69)卢江郡:卢,“庐”之误也。
(70)何,《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二:“《元和姓纂》曰:望出庐江、丹阳、东海、齐郡。”门,《通志·氏族略》门氏有庐江望。
(71)下列二十一郡,加上卷后附东海郡,共二十二郡。
(72)北8418号洛州河南郡出贺兰、丘、穆、祝等姓。褚,《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三:“褚,出自子姓,宋共公子段字子石,食采于褚,其德可师,号曰褚师,生公孙肥,子孙因为褚氏。……元成间有褚先生名少孙,裔孙重始居河南阳翟。”唐有褚遂良,天下谓之“褚河南”。《广韵》上声八语:“褚姓,出河南。”丘,《广韵》下平声十八尤:“丘……亦姓,出吴兴、河南二望。”祝、山,《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四:“吐缶,后魏《官氏志》改为祝氏,望出河南。”“吐难氏改为山氏。”卷八“贾执《姓氏谱》河南五姓,其一山氏。”元,卷七“河南元氏,出自拓跋”。贺兰,卷三三“唐贞观所定洛州河南郡十四姓,一曰贺兰。”利,卷二丸“利,《姓解》曰:楚公子食采于利,其后氏焉。……又河南利氏。”侯,卷十九“河南侯氏,后魏官氏志侯奴氏、渴侯氏、古引氏,皆改焉。”《元和姓纂》河南古氏由吐奚改。利氏,由叱利氏改。《通志·氏族略》利氏望出河南。
(73)北8418号颖川郡出陈、荀、律、钟、许、庾、库七姓。陈,《广韵》上平声十七真:“陈……出颍川、汝南、下邳、广陵、东海、河南六望。”《元和姓纂》同。《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六:秦灭齐、田轸“楚相,颍川侯,因徙颍川,复为陈氏。”荀,《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六:“刘向校荀卿书,谓之孙卿子,十一代孙遂,居颍川,复本姓。”《广韵》上平声十八谆:“苟……又姓,本姓郇,后去邑为荀,今出颍川。”庾,《通志·氏族略》庾氏望出颍川。钟,《广韵》上平声三钟:“钟……亦姓,出颍川。”韩,《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八:“武安韩氏,弓高侯颓当裔孙寻,后汉陇西太守,世居颍川。”《广韵》上平声二十五寒:“韩……有颍川、南阳二望。”
(74)北8418号荥阳郡出郑、毛、潘、阳四姓。郑,《广韵》去声四十五劲;“郑,……又姓,荥阳、彭城、安陆、寿春、东阳五望。”毛,《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一一:“唐时荥阳、河阳、北地毛氏,世系具《先和姓纂》。”牟,王仲荦录作羊,误。《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九:牟“望出荥阳。”郏,《通志·氏族略》望出荥阳。
(75)白马郡:《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作滑州灵昌郡。
(76)阮,《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五:“望出陈留尉氏。”《广韵》上声二十阮“阮姓,出陈留。”谢,《广韵》去声四十祃:“谢……又姓,出陈郡。”卫,《广韵》去声十三卫:“卫,……出河东、陈留二望。”殷,《广韵》上平声二十一欣;“殷……亦姓,武王克纣,子孙分散以殷为氏,出陈郡。”蔡,《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三一:“蔡,出自姬姓,……汉陈留圉蔡氏。”典,《通志·氏族略》典氏、智氏有望出陈留。边,《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九:“边,出自汉姓,……其后子孙或居楚元,或居陈留。”北8418号陈留郡出阮、谢、卫、虞四姓。
(77)乔,《广韵》下平声四霄:“乔……又姓,出梁国。”《通志·氏族略》有梁国望。北8418号梁国郡出宋、乔、张三姓。
(78)北8418号谯国郡出八姓,较本卷无丁、奚、薄、汝而别有庞氏。曹,《广韵》下平声六豪:“曹,……出谯国、彭城、高平、钜鹿四望。”丁,《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五曰:“丁,……又望出谯国、扶风。”娄,卷十九:“出自姒姓,夏少康裔孙封于杞,曰东楼公,后为楚所灭,食邑于娄,因以为氏,其地城阳诸县娄乡是也。”“楼,……吴楼元,谯郡人。”薄,卷三八:“今望出雁门、谯郡。”嵇,《广韵》上平声十三齐:“嵇……亦姓,出谯郡、河南二望。”奚,《通志·氏族略》望出谯国。桓,《广韵》上平声二十六:“桓……望出谯郡。”薄,《通志·氏族略》望出谯郡。
(79)《新唐书·地理志》作“蔡州汝南郡”。唐平王世充,置豫州,“天宝元年,改为汝南郡,乾元元年,复为豫州,宝应元年,改为蔡州。”
(80)北8418号汝南郡出殷、昌、袁、应、和、荆、梅七姓。袁,《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七有“望出汝南者”。《广韵》上平声二十二元:“袁姓,出陈郡、汝南、彭城三望。”周,《广韵》下平声十八尤:“周……又姓,出汝南、庐江、寻川、临川、陈留、沛国、泰山、河南等八望。”殷,《元和姓纂》殷氏有汝南郡望。和,《广韵》下平声八戈:“和,……出汝南,河南二望。”蓝、昌、言、应、宣,《通志·氏族略》有出汝南郡望。应,《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七:汉有应曜,玄孙顺“自顺居汝南南顿,故望出 汝南。”肚,王仲荦释为“”。
(81)曹州,汉为济阳郡,晋改为济阳郡,唐为曹州济阳郡。北8418号曹州济阳郡出蔡、丁、江三姓。丁,《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五:“丁,……故望出济阳。”《太平寰宇记》济阳郡出五姓:蔡、丁、江、曹、易。
(82)北8418号濮阳郡六姓较本卷无文、僕而有徐、袁、吴,《广韵》上平声十一模:“吴,……今望在濮阳。”黄,《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五唐贞观所定濮州濮阳郡六姓其一为黄氏。
(83)鲁国郡:《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并作鲁郡。
(84)北8418号鲁国郡出夏、孔、车、唐、曲、粟、齐七姓。唐,《广韵》下平声十一唐:“唐,……出晋昌、北海、鲁国三望。”曲,王仲荦释作“苗”,误。曾,《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七:“曾,出自姒姓,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此字待造),……莒灭(此字待造),(此字待造)太子巫仕鲁,去邑为曾氏,居南武城。”车,《广韵》下平声九麻:“车,……又姓,出鲁国、南平、淮南、河南四望。”巢,卷一一“后世望出鲁国者”。
(85)唐无兖州太山郡名,《旧唐书·地理志》鲁郡博城“旧曰博,置泰山郡。”太山即泰山也。
(86)北8418号太山郡出四姓较本卷无斛、S.,而别有周、鲍。《广韵》上声三十一巧:“鲍……又姓,出东海、泰山、河南三望。”羊,《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三:“羊,出自周官羊人之后,以官为氏,……泰山南城羊氏。”《广韵》下平声十阳“羊……又姓,出泰山。”
(87)唐无兖州平昌郡,北魏曾于唐密州安丘县置平昌郡。
(88)北8418号平昌郡出管一姓,孟,《广韵》去声四十三映:“孟,……又姓,出平昌、武威二郡。”
(89)东平郡六姓,本卷下列五姓,疑有脱误。北8418号东平郡万、吕、令、异三姓。吕,《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三:魏吕虔“徒居东平任城”。卷三六:“唐东平郡四姓,祁州新平郡二姓,皆一曰毕。”
(90)邬,王录作“郵”:“郵字原件作(此字待造)……后检姓氏书,有郵氏望出临淄,故定为郵字也。”
(91)《旧唐书·地理志》:“棣州,后汉乐安郡,……武德四年,置棣州。……天宝元年,改为乐安郡,上元元年,复为棣州。”
(92)十二姓:下列姓十四“十二”为“十四”之误。北8418号乐安郡出孙、任、商、元、薛、门、蒋七姓。孙,《广韵》上平声二十三魂:“孙……凡太原、东莞、吴郡、安乐四望。”《元和姓纂》有乐安郡望。《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七有乐安蒋氏。国,唐耕耦释为风,误。《通志·氏族略》国氏、阎氏有乐安望。
(93)济阳郡,《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作济南郡。《旧志》曰,齐州上,武德三年改为齐州,“天宝元年,改为临淄郡,五载为济南郡。乾元元年,复为齐州。”
(94)《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三四:“宁,唐贞观所定青州齐郡四姓,一曰宁氏。”而本卷无宁氏。
(95)北8418号彭城郡出刘、曹、袁、烈、受五姓。彭城刘氏,西汉皇族。朱,《广韵》上平声十虞:“朱,……又姓,出沛国、义阳、吴郡、河南四望。”到,《古今姓氏书辨证》:“望出彭城、太原”,《广韵》同。巢,《通志·氏族略》望出彭城。
(96)唐无徐州兰陵郡名。《隋书·地理志》:彭城郡领有兰陵县“旧曰承,置兰陵郡。”
(97)萧,《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汉萧彪“谏议大夫、侍中,以事始徙兰陵。”至晋萧整“过江居南兰陵武进之东城里”。《广韵》下平声萧:“萧……又姓,出兰陵、广陵二望。”北8418号兰陵出萧一姓。
(98)北84t8号下邳郡出陈、邵、谷、国四姓。余,《通志·氏族略》望出下邳。皮,《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三:“《姓编》曰:望出下邳。”
(99)北8418号瑯琊郡出王、颜、诸葛、曹、苻、徐六姓。王,《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四:秦王离于元“元避秦乱,迁于瑯琊,后徒临沂。”颜,《广韵》上平声二十七删:“颜,又姓,出瑯琊。”《通志·氏族志》惠氏、符氏望出瑯琊。
(100)徐,《广韵》上平声九鱼:“徐……出东海、高平、东莞、瑯琊、濮阳五望。”竹,北8418号作竺,《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三五有“东莞竺氏”。麇,《通志·氏族略》望出东海。
(101)江东道:东,“南”字之误。
(102)北8418号丹阳郡出纪、甘、许、左四姓。《广韵》土声六止“纪,……又姓,出丹阳。”《通志·氏族略》那氏望出丹阳。
(103)北8418号吴郡无暨姓。张,《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三:吴郡张氏,张睦“后汉蜀郡太守,始居吴郡。”顾,卷三十:汉顾翱徙居太湖“汉初分会稽为吴郡,遂为吴郡人。”陆,卷三五,汉陆烈为吴令卒,“吴人思之,迎其丧葬子胥屏亭,子孙遂为吴郡吴县人。南齐陆慧远、慧彻、慧晓、慧恭,皆子真子,房望最高,时人称:非四慧子孙,不得称望族也。”
(104)杭州钱塘郡:唐无此郡名。
(105)《元和姓纂》范氏、褚氏有钱塘郡,《通志·氏族略》仰氏有钱塘望。
(106)唐无此郡名。
(107)束、阚,王仲荦录作“东关”,误。北8418号盐官出芩、邬、戚三姓。
(108)北8418号余杭出金、褚、花三姓。暨,《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三七:“今余杭与闽中多此姓。”《通志·氏族略》暨氏望出余杭。
(109)北8418号吴兴郡出姚、明、丘、钮、闻、施、沈七姓。沈,《元和姓纂》沈为吴兴著姓。钱,《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九:“又故望出吴兴。”姚,《广韵》下平声四霄:“姚……今出吴兴、南安二望。”丘,《广韵》下平声十八尤:“丘,……亦姓,出吴兴、河南二望。”丘明,王录作“明”,误。北8418号作明。放,北8418号作“施”,疑“放”即“施”之误。
(110)北8418号会稽出虞、孔、贺、荣、盛、陈、雒七姓。谢,《广韵》去声四十祃:“谢……又姓,山陈郡、合稽二望。”贺,《广韵》去声三十八个:“贺,……亦姓,出会稽、河南二望。”康,《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五:“唐太学博士国安,远祖过江,居丹阳,又徒会稽。”孔,《元和姓纂》孔有会稽望。虞,《广韵》上平声十虞:“虞……亦姓,出会稽、济阳二望。”《通志·氏族略》资氏、骆氏、兹氏望出会稽。
(111)处州松阳郡:《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作处州缙云郡。北8418号作括州松阳郡。
(112)《通志·氏族略》劳氏有望出松阳郡。北8418号松阳郡出黄、漱、曲、豆四姓。
(113)北8418临海郡出屈、潭、靖、弋四姓。
(114)《通志·氏族略》苗出东阳塑。
(115)谏,《通志·氏族略》谏氏出歙郡。汪,《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五:“唐歙州刺史汪华始居新安,故望出新安。”
(116)罗,《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二:“唐益州蜀郡三姓,洪州豫章六姓,皆其一也。”《通志·氏族略》能氏望出南昌,琚氏、谌氏、章氏望出豫章。
(117)(此字待造):王仲荦曰:“(此字待造),不知何字,或是(待查),或是象。”
(118)北8418号浔阳出陶、翟二姓。步,《通志·氏族略》步氏望出浔阳。
(119)素州宜春郡:“素”,“袁”之误。
(120)彭,《通志·氏族略》彭氏有宜春望。
(121)北8418号长沙郡出刘、茹、曾、秦四姓。曾,《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七:汉曾方“家长沙,是为长沙房。”
(122)据《旧唐书·地理志》天宝元年改泉州为清泉郡,而不作南突郡。北8418号作南安郡。“交”,乃“安”之误。
(123)任,《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九:“至唐右司郎中任正名,又居成都。”“唐贞观所定益州蜀郡三姓,一曰金氏。”而本卷无金氏。
姓氏录
北8418号
(前缺) □(晋)阳郡三姓:并州。仪、景、鱼。(1)
雁门郡三姓:岱(代)州。续、薄、解(2)。
太原郡十一姓:□□(并州)(中缺)郝、温(3)、阎、鲜于、令狐、尉。/
中山郡一姓:恒州。甄(4)。
上党郡五姓:潞州。包、鲍、连、赫连、樊(5)。/
广平郡四姓:冀州。宋、焦、啖、游(6)。
勃海郡四姓:冀州。吴、欧阳、高、刁(7)。/
高阳郡四姓:冀州。纪、公孙、耿、夏(8)。
上谷郡四姓:燕州。寇、荣、侯、麻(9)。/
范阳郡三姓:幽州。卢、邹、祖(10)。
清河郡七姓:贝州。崔、张、房、向、傅、路、勒(11)。/
河间郡一姓:瀛州。邢(12)。
锥(钜)鹿郡三姓:邢州。莫、魏、时(13)。/
内黄郡一姓;相州。扈(14)。
平原郡三姓:德州。师、雍、封(15)。/
赵郡二姓:赵州。李、睦(16)。
河内郡九(八)姓:怀州。宋、司马、苟、向、浩、淳于、车、寻(17)。/
黎阳郡二姓:卫州。慷(待查)(璩)、桑(18)。
河南郡七姓:潞(洛)州。贺兰、丘、士、穆、祝(19)。/
弘农郡四姓:虢州。杨、刘、张、晋(20)。
南阳[郡]十姓:[邓]州。张、乐、赵、滕、井、何、白、邓、姬(21)。/
荥阳郡四姓:郑州。郑、毛、潘、阳(22)。
颖川郡七姓:许州。陈、苟(苟)、韩、钟、许、庚(庾)、库(23)。/
陈留郡四姓:汴州。元、谢、卫、虞(24)。
东来(白马)郡三姓:[滑]州。费、成公、上官(25)。/
梁国郡三姓:宋州。宋、乔、张(26)。
谁(谯)国郡八(七)姓:毫州。戴、夏侯、桓、嵇、曹、娄、庞(27)。/
济阳郡三姓:曹州。蔡、丁、江(28)。
汝南郡七姓,(豫)州。殷、昌、袁、应、和、荆、梅(29)。/
濮阳郡六姓:濮州。吴、徐、袁、扶、黄、庆(30)。
济阳(阴)郡五姓:济州。董、卞、丁、都、苗(31)。/
高平郡五姓:兖州。郤(郗)、檀、徐、曹、孙(32)。
济北郡一姓:洺(济)州。氾(33)。/
东平郡三姓:兖州。万、吕、毕(34)。
山阳郡(35)三姓:兖州。功、革、郡(36)。/
鲁国郡七姓:兖州。夏、孔、车、唐、曲、栗、齐(37)。
平阳郡一姓:究州。孟(38)。/
太山郡四姓:兖州。胡、周、羊、鲍(39)。
平昌郡一姓:兖州。管(40)。/
乐安郡七姓;青州。孙、任、商、元、薛、门、蒋(41)。
千乘郡一:青州。倪(42)。/
临淄郡三姓;青州。史、宁、左(43)。/
成阳郡二姓:[青州]。成、盖(44)。/
澎(彭)城郡五姓:徐州。刘、曹、袁、引、受(45)。
沛郡三姓:徐州。朱、张、周(46)。/
瑯琊郡六姓:沂州。王、颜、诸葛、惠、苻、徐(47)。
兰陵郡一姓:徐州。萧(48)。/
下邳郡四姓:泗州。陈、卻、谷、(此字待造)(国)(49)。
东莞郡四姓:海州。咸、关、竹、刀(50)。/
广阳(陵)郡三姓:扬州。戴、高、盛(51)。/
长城郡一姓:湖州。钱(52)。/
会稽郡七姓:越州。虞、孔、贺、荣、盛、钟、离(53)。
吴郡四姓:豫州。朱、张、顾、陆(54)。/
吴兴郡七姓:湖州。姚、明、丘、钮、闻、施、沈(55)。/
徐(余)康(杭)郡三姓:杭州。金、褚、花(56)。
盐官郡三姓:杭州。岑、邬、戚(57)。/
丹阳郡四姓:润州。纪、甘、许、左(58)。
东阳郡五姓:婺州。茢、姚、习、黄、留、难(59)。/
临海郡四姓:台州。屈、谭、靖、弋(60)。
松阳郡四姓:括州。黄、濑、曲、豆(61)。/
浔阳郡二姓:江州。陶、翟(62)。
豫章郡五姓:洪州。熊、罗、章、雷、湛(63)。/
武陵郡二姓:[朗]州。供、仵(64)。
长沙郡四姓:潭州。刘、茹、曾、秦(65)。/
武都郡一姓:果州。乘(待查)(冉)(66)。
南安郡五姓:泉州。黄、林、单、仇、盛(67)。/
以前太史因尧置九州,今为八千(十)五郡(68),合三百/九十八姓(69)。今贞观八年五月十日壬辰,自今已后,明加禁限,前件郡姓出处,许其通婚媾。结/婚之始,非旧委怠必须精加研究,知其谱囊相承/不虚,然可为疋。其三百九十八姓之外,又二千一百杂/姓,非史籍所载,虽预三百九十八姓之限,而或媾/官混杂,或从贱入良,营门杂户慕容商贾之类,/虽有谱亦不通。如有犯者,剔除籍。光禄大夫兼/吏部尚书许国公士廉等奉/敕令臣等定天下氏族,若不别条举,恐无所/凭,准令详事讫。付录如前,敕旨依奏。
大蕃岁次丙辰后三月庚午朔十六日乙酉鲁国唐氏苾蒭悟真记(70)。
[题解]
北图8418号(位79号),缪全孙先生取名为《贞观八年条举氏族事件》,王仲荦同意此说。陈垣先生编《敦煌劫余录》定其名为《姓氏录》;向达以为不是《姓氏录》而是《贞观氏族志》;牟润孙认“残卷固非《显庆姓氏录》,亦决非《贞观氏族志》,而是唐时关东大姓之衰落户为增高卖婚价格所伪托之《氏族志》。”(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第三期)唐耕耦认为“残卷后文矛盾明显而多,系无识者杜撰;残卷决不是敕定的官文书——既非《贞观氏族志》或其郡姓篇目,亦非贞观八年条氏族事件。”故唐耕耦定其名为《天下姓望氏谱》,并认为其写作年代“应在唐武德五年至武周长安年间”。(《魏晋隋唐史论集》第二辑)。王重民《敦煌遗书总目索引》、黄永武《敦煌遗书最新目录》皆定名为《姓氏录》,故暂定其名为《姓氏录》。本卷首残,共存四十六行。卷末题:大蕃岁次丙辰(836)后三月庚午朔十六日乙酉鲁国唐氏苾萏悟真记。”是本卷抄写年代。本卷向达、许国霖、牟德孙、王仲荦、唐耕耦及日本池田温、仁井田陞等有研完,其中向达、许国霖、牟德孙、唐耕耦等进行辑录校注。本卷校注在其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共校注详尽者采取简注,考释失误者,详释以纠其误。
[校注]
(1)《太平寰宇记》卷四一:“晋(阳)郡三姓:鱼、仪、景。”本卷此条当属晋阳郡。
(2)《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三:“薄,……今望出雁门、谯郡。”S.2052号雁门郡所出五姓中有续、解二姓而无薄姓。
(3)S.2052号太原郡出二十七姓中尉作尉迟,又无鲜于氏。《太平寰宇记》巷四○:“太原郡十一姓:王、武、郭、霍、廖、郝、温、阎、昝、令狐、尉迟。”
(4)S.2052号中山郡六姓中有甄氏。《太平寰宇记》卷六一:“中山郡五姓:旻曼、甄、焦、杨、蔺。”
(5)S.2052号上党郡所出六姓中无连、赫连,而别有苞、陈、尚三姓。《太平寰宇记》卷四五:“上党郡四姓:包、鲍、樊、上官。”
(6)S.2052号广平郡八姓有此四姓。
(7)S.2052号渤海二十八姓中有此四姓。《太平寰宇记》卷六三“渤海郡三姓:吴、高、欧阳。”
(8)S.2052号高阳郡五姓别有[](JIE)无夏氏。《太平寰宇记>>卷六三高阳郡五姓无耿又别有伏氏。
(9)上谷郡四姓燕州:S.2052号燕州作“易州”,六姓中并有此四姓。
(10)S.2052号范阳郡九姓中无邹氏。
(11)S.2052号清河郡十九姓中无勒氏、向氏。《太平寰宇记》卷五八:“清河[郡]姓氏六:崔、张、傅、靳。”疑向、勒乃尚、靳之误。
(12)S.2052号河间郡有邢氏。
(13)锥,“钜”之误。S.2052号钜鹿郡六姓,中有此三姓。《太平寰宇记》卷五九:“钜鹿郡五姓,莫、魏、时、刘、舒。”
(14)S.2052号内黄郡四姓中有扈氏。《太平寰宇记》卷五五:“内黄郡三姓:扈、路、骆。”
(15)S.2052号平原郡七姓中雍、封二姓。《太平寰宇记》卷六四:“原县(郡)六姓:师、雍、芮、义、华、东方。”
(16)眭,唐耕耦录怍“硅”,误。S.2052号赵郡六姓中有此二姓。《太平寰宇记》卷六十同本卷。
(17)S.2052号河内郡十七姓中无苟、浩、寻三姓。《太平寰宇记》卷五三:“河内郡八姓:梁、何、车、常、荀、淳于、司马。”本卷九姓仅存八姓。九,疑为“八”之误。
(18)S.2052号黎阳郡四姓中有琚、桑二姓。《太平寰宇记》卷五六:“黎阳郡四姓:蘧、桑、衙(卫)、柘。”本卷“僵(待查)”为“璩”之误。
(19)潞州:“洛州”之误。七姓仅存五姓,疑有脱误。S.2052号河南郡二十三姓中无士姓。《太平寰宇记》卷三:“河南郡九姓,贺、邢、禇、祝、兰、窦、南宫、穆、独孤。”
(20)S.2052号弘农郡七姓中无刘、张二姓。《太平寞宇记》:恒农郡五姓:杨、刘、强、晋、奚。”
(21)南阳十姓州:十前夺“郡”字,州前夺“邓”字。S.2052号南阳郡十七姓中无张、何、姬三姓。《太平寰宇记》卷一四二:“南阳郡十一姓:张、乐、赵、井、何、白、韩、邓、姬、周、滕。”
(22)S.2053号荥阳郡六姓中有此四姓。《太平寰宇记》卷九同本卷,唯“阳”作“杨”。
(23)苟、庾:S.2052号作苟、庚。本卷误。《太平寰宇记》卷七:“颍川郡八姓:陈、苟、荀、许、库、于、鲜于、鲜。”
(24)S.2052号陈留郡十五姓中无元氏。《太平寰宇记》卷一:“陈留郡五姓:阮、谢、何、虞、蔡。”疑元为阮之误。P.3191号同本卷,唯“元”作“阮”。
(25)东来郡三姓州费成公上官:此处有伪误夺字。按S.2052号滑州白马郡出费、成公、上官三姓;P.3191号滑州东平郡出费、成公、上官三姓;《太平寰宇记》卷九:“白马郡三姓:费、成公、上官。”东来,东平皆为白马郡之误。又据此推知P.3191与本卷同出一源。
(26)S.2052号梁国郡四姓中无张氏。《太平寰宇记》卷十二与本卷同。
(27)“谁”,“谯之误”‘八姓,下列七姓,“八”疑为“七”之误。S.2052号谯郡十姓无庞氏。S.3291号九姓中无嵇、娄而别有李、安、[](待查)、石四姓。《太平寰宇记》卷九:“谯郡九姓,殷、周、袁、应、和、荆、梅、齐、汝。”
(28)S.2052号济阳郡八姓中有此三姓。《太平寰宇记》卷十三济阴郡五姓有此三姓。
(29)本卷州前夺“豫”字。S.2052号汝南郡二十六姓中并有本卷诸姓。
(30)S.2052号濮阳郡六姓中无徐、袁而别有文、濮二姓。《太平寰宇记》卷十四:“濮阳郡七姓:吴、徐、房、庆、黄、袁、扶。”
(31)济阳郡五姓济州:S.2052号作济州济阴郡,《太平寰宇记》卷十九:“济阴郡四姓:苗、董、卞、郄。”是“阳”为“阴”之误。
(32)高平郡……兖州:唐无兖州高平郡名,据《魏书·地形志》北魏兖州统有高平郡,本卷此条取北魏郡名。
(33)济北郡……洺州:临,济之误。敦煌氾氏出济北郡。
(34)S.2052号东平郡出吕、魏、万、平、戢诸姓。《太平寰宇记》卷十三:“东平郡四姓:万、吕、毕、康。”
(35)唐无兖州山阳郡。晋置山附郡即唐楚州。
(36)郡:缪全孙认为当作邵。《太平寰宇记》卷二一:“山阳郡:巩、郄、蹇。”疑本卷革、郡乃“巩”、“郄”之误。
(37)S.2052号鲁国郡出二十姓中无唐氏。《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五:“唐,出自祁姓,帝尧初封唐侯,其地中山唐县是也。舜封尧子丹朱为唐侯,至夏时,丹朱裔孙刘梁迁于鲁县。”成王时,“更封刘累裔孙在鲁者为唐侯,”《太平寰宇记》卷二—:卢鲁国郡七姓:夏、孔、唐、车、颜、栗、宰。”
(38)唐无兖州平阳郡名。
(39)S.2052号太山郡四姓中无周氏,胡作斛。《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三一 “丹阳包氏,其先泰山鲍氏。”
(40)《太平寰宇记》卷二一:“平昌郡三姓:管、孟、牟。”
(41)S.2052号青州乐安郡所出十二姓中无商、元、薛、门四姓。《太平寰宇记》卷十八:“乐安郡九姓:孙、任、高、薛、阎、仲、蒋、房、亢。”
(42)千乘郡:唐无千乘郡名。《旧唐书·地理志》:青州千乘县“汉千乘国,后汉改为乐安郡。”S.2052号青州北海郡所出姓望中有倪氏。《太平寰宇记》卷十八:“千乘郡二姓:倪、庾。”
(43)临淄郡:《新唐书·地理志》;“齐州济南郡,……本齐郡,天宝元年更名临淄,五载又更名。《太平寰宇记》卷十八:“齐郡四姓:史、宁、左、梁。”
(44)成阳郡:《晋书·地理志》有青州城阳郡,本卷此条取魏晋郡名。《太平寰宇记》卷十八:“成阳郡三姓:成、母、益。”成:盖二姓具S.2052号青州北海郡二十六姓中。
(45)澎,彭之误。S.2052号徐州彭城郡十二姓中无曹、袁、引受四姓。P.3191号彭城郡出焉、张、宋三姓。《太平寰宇记》卷十五:“彭城郡三姓:刘、袁、曹。”引,王仲荦以为“到”之讹。
(46)P.3191号、《太平寰宇记》卷十五同。
(47)S.2052号瑯琊郡出十三姓中无徐氏。P.3191号瑯琊郡六姓中无诸葛、徐,而别有乾(斡)、畅二姓。《太平寰宇记》卷二三:“瑯琊郡六姓:王、颜、诸葛、惠、畅、符。”
(48)《太平寰宇记》卷十五同。S.2052号兰陵郡四姓中有萧氏。
(49)S.2052号下邳郡八姓中无陈氏,而“邵”作“邳”,“囫(待查)”作“国”。P.3191号下邳郡出陈、祁、谷三姓。《太平寰宇记》卷十六:“下邳郡出三姓:陈、祁、谷。”疑本卷部乃“祁”之误,(此字待造)乃“国”之误。
(50)S.2052号海州东海郡无咸、刀二姓。《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十咸“世居东海临朐”。
(51)阳,“陵”之误。S.2052号广陵郡十姓中有此三姓。P.3191号同本卷。《太平寰宇记》卷一二三:“广陵郡四姓:戴、高、盛、游。”
(52)长城郡:南朝有此郡,唐废入湖州吴兴郡。S.5861号有“湖州长城郡”,S.2052号吴兴郡十六姓中有钱氏。《太平寰宇记》卷九四:“长城郡二姓:钱、胥。”
(53)S.2062号会稽郡姓望中无陈、虞,而“雒”作“骆”。《太平寰宇记》:卷九六:“会稽郡七姓:虞、孔、夏、荣、钟、兹、谢。”
(54)《太平寰宇记》卷九一同。S.2050号吴郡五姓中并具此四姓。
(55)S.2052号吴兴郡十六姓中无闻、沈,又明作丘明,施作放。《太平寰宇记》卷九四:“吴兴郡四姓:姚、沈、丘、纽。”
(56)徐康,余杭之误。S.2050号余杭郡出暨、隗、监、戢四姓。钱塘郡出范、岑、褚、盛、仰诸姓。《太平寰宇记》卷九三:“余杭郡二姓:暨、隗”。“钱塘郡二姓:全、范。”本卷花氏、王仲荦释作“范”,疑“花”为“范”之误。
(57)S.2052号所出五姓中无岑、邬二姓。《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九岑氏有自江夏徙盐官者。
(58)《太平寰宇记》卷八九同。S.2052号丹阳郡八姓中无许氏。
(59)S.2052号东阳郡所出七姓中无黄氏,又“茢”作“蓟”。《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五唐贞观所定婺州东阳郡十一姓有黄氏。
(60)S.2052号临海郡六姓并有此四姓。
(61)S.2052号松阳郡出劳、赖、叶、瞿、曇五姓。濑,赖之误。
(62)S.2052号浔阳郡六姓中有陶、翟二姓。
(63)S.2052号豫章郡八姓中无章氏,湛,又作“谌”。《太平寰宇记》卷一○六同本卷,而湛作“谌”。湛,谌之误。
(64)“州”前夺“朗”字。《太平寰宇记》卷一四六:“武陵郡三姓:卞、伍、龚。”
(65)S.2052号长沙郡六姓中无刘氏。S.5861号长沙郡五姓中有刘氏。
(66)(此字待造):王仲荦以为应作“冉”。
(67)《太平寰宇记》卷一○二南安郡五姓中无盛氏而别有戚氏。S.2050号南安郡四姓:“林、仇、弘、单。无黄、盛二姓。《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五唐贞观所定泉州南安郡六姓中有黄氏。
(68)八千五郡:“千”,“十”之误。
(69)《新唐书·高士廉传》:“初,太宗尝以山东士人尚阀阅,后虽衰,子孙犹负世望,嫁娶必取赀,故人谓之卖婚,由是诏土廉与韦挺、岑文本、令狐德棻责天下谱谍,参考史传,检正真伪,进忠贤,退悖恶,先宗室,后外戚,退新门,进旧望,右膏望,左寒畯,合二百九十三姓,千六百五十一家,为九等,号曰氏族志。”本卷姓望与此不合。
(70)悟真,吐蕃及归义军时敦煌名僧。P.3886、P.3681、P.3554等卷见其名。《僧洪辩受牒碑》载大中五年沙州释门义学都法师悟真作为入朝使“奉使魏阙”,授“悟真可京城临坛大德,仍并赐紫”。P.3554号“敕授沙州释门义学都法师兼摄京城临坛供奉大德赐紫悟真谨”。由此知大蕃岁次丙辰即唐文宗开成元年(公元八三六年)。
郡望姓望
P.3191号
(前缺)
□□,□□,李、睦(1)。/
□□,□□□,江、勃、葛。/
魏州,魏郡,申、暴、柏、畅、苌(2)。/
怀州,河内郡,宋、向、车、常、寻、苟、司马、淳于(3)。/
卫州,黎阳郡,璩、桑、卫、柘(4)。/
第六[河南道]二十八郡(5)/
洛州,河南郡,贺、褚、穆、祝、蔺、丘、窦、南宫、独孤(6)。/
齐州,济阴郡,四姓:苗、董、卞、郁(7)。/
许州,颍川郡,八姓:陈、韩、钟、苟、于、许、库、鲜于(8)。/
郑州,荥阳郡,四姓:郑、毛、潘、阳(9)。/
汴州,陈留郡,五姓:阮、谢、虞、蔡、何(10)。/
滑州,东平(白马)郡(11),三姓:费、成公、上官(12)。/
宋(亳)州,谯国郡(13),九姓:戴、李、石、醮、曹、安、桓、庞、夏(14)。/
徐州,彭山(城)郡,三姓:焉、张、宋(15)。/
[徐州],沛国郡,三姓:周、张、朱(16)。/
[徐州],兰陵郡,□姓(17)。/
沂州,瑯邪郡,六姓:王、颜、惠、畅、乾、苻(18)。
泗州,下邳郡,三姓:陈、祁、谷(19)。/
□□,□□□,□□:盛、关、何、公孙。/
□□(淮南)道一郡/
(扬州,广陵郡,三姓:)戴、高、盛(20)。/
(后缺)
[题解]
P.3191号,王重民《敦煌遗书总目索引》:“P.3191,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与S.2051号同)。”黄永武《敦煌遗书最新目录·巴黎所藏敦煌卷子汉文目录》定名为《郡望姓望》。王重民定名有误:其一,道的排列顺序与S.2052号相去甚远,S.2052号第五河北道、第六淮南道、第七河南道,而本卷第五河北道、第六河南道,第七淮南道,亦不同于《旧唐书·地理志》和《新唐书·地理志》。其二,各郡下所列姓数亦与S.2052号相去甚远。其三,道下列郡互有异同,本卷19郡中,与《太平寰宇记》相同者五郡,近合者五郡。与北8418号合同者四郡,与S.2052号同者一郡,唐耕耦以本卷与S.5861号第四片首相衔接(《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第二辑)。本卷唐耕耦、王仲荦有辑录及校注。本卷首尾俱残,存二十二行。
[校注]
(1)《太平寰宇记》卷六十、北8418号赵郡出李、睦二姓。S.2052号赵郡六姓中有李、睦二姓。此条当作“赵州,赵郡,李、睦。”
(2)S.2052号魏郡六姓中此五姓并有。《太平寰宇记》卷五四同本卷,唯畅作“鸭”。《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三十三:畅“今望出魏郡。”
(3)S.2052号河内郡十七姓中无常、寻、苟三姓。北8418号河内郡八姓无常有浩。《太平寰宇记》卷五三河内郡八姓无宋、寻,而苟作“荀”。
(4)S.2052号卫州黎阳郡出四姓,唯柘作“捍獯(待查)”。北8418号出璩、桑二姓。《太平寰宇记》卷五六同本卷而璩作“遽”。
(19)《太平寰宇纪》卷十六同。S.2052号下邳郡八姓中无陈,“祁”又作“邳”。北8418号四姓:“祁”作“邵”。
(20)据北8418号扬州广陵郡山戴、高、盛三姓。《太平寰宇记》卷一二三广陵郡四姓中、S.2052号广陵郡十姓中并有戴、高、盛三姓。此条属淮南广陵郡。
姓 氏 书
S.586l号
(前缺)
海州东菀郡(1),□□
第七淮南道
扬州广陵郡,□□
第八江南道
越州会稽郡,七[姓](2):
湖州二姓,长城郡(3)
洪州豫章郡,五姓:能(4)
潭州长砂(沙)郡,五姓:刘(5)
泉州南安郡,七姓:黄(6)
州武阳郡。□姓(7):
鄂州江夏郡,三姓(8):
第九剑南道
果州武都郡,二姓(9):
益州蜀郡,二姓(10):
太史因尧置九州,今分
□□□五月十日,
定偶,其三百九十八姓
并非史籍所载,或恐
户,商价(贾)之类(11)。上柱国(12)
甫等奏,敕令
各别为条举(13),□
听进(14)。
宋姓三望
京兆郡宋,河内郡宋,广平[郡宋](15)。
阳姓二(三)望(16)
中山郡阳,荥阳郡阳,河□[郡阳](17)。
车姓二望
河内郡车,鲁国郡车(18)。
贾姓三望
河东郡贾,平阳郡贾,武□(威) [郡贾](19)。
□□□望
(后缺)
[题解]
S.5861号,王重民《敦煌遗书总目索引》:“S.5861,姓氏书。说明:存第七淮南道、第八江南道,第九剑南道。”黄永武《敦煌遗书最新目录·伦敦所藏敦煌汉文卷子目录》:“P.5861号,姓氏书。”本卷首尾俱残,中间亦有残缺,由四个断片连接而成,共三十一行。第一至第六行为一片(A),第七至第十五行为一片(B),第十六至第二十五行为一片(C),第二十六行至三十一行为一片(D)。黄永武《敦煌宝藏》及北图复制的微缩胶卷显然有误,今参照北8418号、S.2052号等文书及本卷内容,第一片A应放在第三片C后,第四片D应放在第三片C前边,第二片B从内容看,与其它三片殊异,故附之于卷尾,形成DCAB顺序。本卷道的排列与《旧唐书·地理志》、《新唐书·地理志》同,而与S.2052号相去甚远。唐耕耦《敦煌四件唐写本姓望氏族谱残卷》(《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第二辑)录文将P.3191号尾与本卷第四片首相对接。从内容上看,二者内容相衔接,但从字体上看,非出一人之于,所以分别加以校。
[校注]
(1)海州东菀郡:北8418号同。S.2052号作:“海州东海郡”。
(2)会稽七姓:北B418号会稽郡出虞、孔、贺、荣、盛、陈、雒七姓;《太平寰宇记》卷九六会稽都出虞、孔、夏、荣、钟、兹、谢七姓。S.2052号会稽郡出十四姓。
(3)湖州二姓长城郡:北8418号:“长城郡一姓,钱。”《太平寰宇记》卷九四:“长城郡二姓:钱,胥。”
(4)北8418号、《太平寰宇记》卷一○六:豫章郡出熊、罗、章、雷、谌五姓;S.2052号豫章郡八姓中有熊氏而无“能”氏。“能”,乃“熊”之误。
(5)长砂郡五姓刘:“砂”,乃“沙”之误。北8418号长沙郡出刘、茹、曹、秦四姓;S.2052号长沙郡出曾、罗、吴、彭、茹、秦六姓。
(6)S.2052号南安郡出林、仇、弘、单四姓。北8418号出黄、林、单、仇、盛五姓。《太平寰宇记》卷一○二姓数与北8418号同,而无盛有戚氏。
(7)州武阳郡:此州郡有误,,唐耕耦释作“汴”,唐无汴州武阳郡名。唐耕耦认为:“汴州武阳郡,恐系江州浔阳郡之讹。”王仲荦《敦煌石室出残姓氏书五种考释》(《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第三辑):“州武阳郡,疑或是江州浔阳郡,或是朗州武陵郡之讹耶?”当是朗州武陵郡之误。
(8)鄂州江夏郡:S.2052号归之于山南道,出李、黄、程、费、任、卫、喻七姓。《太平寰宇记》卷一一二“江夏郡三姓:黄、喻、潘。”
(9)S.2052号无此条。北图8418号果州武都郡出冉氏一姓。
(10)S.2052号益州蜀郡出郗、文、费、任、郄五姓。
(11)商價之类:價,乃“贾”之误。
(12)上柱国:北8418号无此。
(13)各别为条举:北8418号作“若不别条举”。
(14)听进:北8418号作“准令”。
(15)S.2052、北8418号京兆、河内、广平有宋氏。《太平寰宇记》卷五三河内郡无宋氏。
(16)阳姓二望:下列三郡。“二”,“三”字之误。
(17)S.2052、北8418号唯荥阳郡有阳氏。《太平寰宇记》荥阳郡、中山郡并作“杨”。
(18)S.2052、北8418号及《太平寰宇记》河内、鲁国郡姓望中有车氏。
(19)S.2052号河东、平阳、武威郡姓望中有贾氏。《太平寰宇记》平阳、武威郡有贾氏而河东无贾氏。“武□”即“武威”。
氏族志残卷
P.3421号
(前缺)
于段(1),
意之子,颛顼
□氏,承帝喾之苗裔,文王之[后](2)。/
□氏,承帝颛顼之苗裔,夏禹后。/
□氏。/
□氏。/
始平郡出四姓,雍州:冯、庞、宣、阴(3)。/
冯氏,承姬姓周文王裔(4),毕公高之后(5)。/
庞氏,承帝之苗裔,若□之胤绪,楚王子庞之后(6)。/
阴氏,承帝喾之苗裔,商武丁封为阴氏,遂有阴氏兴焉(7)。/
宣氏。/
扶风郡出六姓,歧州:马、窦、班、辅、曾、惠(8)。/
马氏,承颛顼之苗裔,绪P.益之后(9)。/
窦氏,承颛顼之苗裔,夏禹之胤(10)。/
班氏,承后稷之苗裔,周文王之胤。(11)
辅氏,承姬姓周文王之苗裔,武王之胤绪,周照王之子。(12)。/
曾氏,承周成王之苗裔,鲁之胤绪,鲁P.禽之后(13)。/
惠氏,承姬姓周文王之苗[裔],鲁周公旦之胤绪,鲁P.禽之别族,柳下惠之后(14)。/ 新平郡出一姓,幽(邠)州:古(15)。/
古氏,承帝颛顼之苗裔,后稷之胤(16)。/
(后缺)
[题解]
P.342l号,王重民《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曰:“P.3421号,氏族志残卷。即《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但与S.2052卷稍不同。”黄永武《敦煌遗书最新目录·巴黎所藏敦煌汉文卷子目录》:“P.3421号,氏族志残卷。”王仲荦及唐耕耦有辑录及考释(《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第二、第三辑)。本卷首尾俱残,残存三郡二十行。
[校注]
(1)于段:S.2052号京兆郡姓望中有段氏。
(2)文王之:“之”后夺“后”字。
(3)S.2052、《太平寰宇记》卷二九始平郡所出姓望与本卷同。
(4)周文王之裔:王仲荦录文“裔”前有“苗”字,原卷无,王录文误。
(5)《广韵》上平声:“冯,……又姓,毕公高之后,食采于冯城,因而命氏。出杜陵及长乐房。”
(6)《广韵》上平声四江:“庞,姓也。出南安、南阳二望。本周文王子毕公高后,封于庞,因氏焉。”
(7)P.2482《阴善雄墓志铭并序》:“府君讳善雄,字良剪,即武威郡贵门之胜族也。其先著姓。帝喾之苗裔,殷王五丁之后,因号阴氏焉。”
(8)S.2052号歧州扶风郡出窦、马、曾、曹、万、寇、井、苏、惠、班、辅十一姓。《太平寰宇记》卷三十:“扶风郡六姓,马、窦、班、辅、鲁、惠。”曾,王仲荦释作“鲁”。
(9)S.3718《马和尚邈真赞并序》:“和尚俗姓马氏”,香号灵□,则扶风之苗裔矣。祐生膺质,乃为敦煌人也。”《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六:“马,出自嬴姓,P.益之后。”《史记·秦本记》:“秦之先,帝颛琐之苗裔,孙曰女脩。”至柏翳“舜赐姓赢氏。”《广韵》上声三五马、P.2659《类书马字条》:“马……亦姓,扶风人,本自P.益之裔,赵奢封马服君,后遂氏焉。秦灭赵,徙奢孙兴于咸阳,为右内史,遂为扶风人。”
(10)《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三四:“窦,出自姒姓夏后氏,帝相失国,其妃有仍氏方娠,逃出自窦,奔归有仍,生子少康,少康二子:曰杼,曰龙。留居有仍;遂为窦氏。”《广韵》去声五十侯:“窦,……又姓,出扶风、观津、河南三望。”
(11)班:《广韵》上平声二七删:“班,……亦姓,出扶风。《风俗通》云:楚令尹门班之后。”
(12)辅:《广韵》上声九麌:“辅,……亦姓,《左传》:晋大夫辅跞。又智果以智P.必亡,其宗改为辅氏。”
(13)曾:王仲荦释作“鲁”。《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七:“曾,出自姒姓,夏少康封其子曲烈于鄫。鲁襄公六年,莒灭鄫,鄫太子巫仕鲁,去邑为曾氏。”至曾顼,“顼家扶风,是为扶风房。”
(14)惠:《广韵》去声十霁:“惠,……又姓,出琅邪,周惠王之后。《通志·氏族略》惠氏望出扶风。
(15)新平郡……幽州:幽,“豳”之误。《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并作邠州新平郡。S.2052号及《太平寰宇记》卷三四新平郡出姓望中有古氏。《通志·氏族略》古氏望出新平。
(16)古:《广韵》上声十姥:“古……又姓,周太王去邠适歧,称古公,其后氏焉。”
寿昌县地境
西北去州一百二十里,公廨一百九十五千(1),户三百五十九,乡一。
右本汉龙勒县,魏正光六年改为寿昌郡(2),属瓜州。故书云旧瓜州即沙州是也。其州宜种美瓜,故号瓜州(3)。后帝因为南沙,改为西瓜州,移瓜州在东,今瓜州是也。宇文保定四年省入敦煌县(4)。武德二年又析置寿昌县。永徽元年废,乾封二年又置。建中初陷吐蕃。寺一:永安。镇二:龙勒、西关(5)。戍三:大水、紫金、西子亭。烽卅四(6)。栅二。堡五。
黑鼻山,县西南五十里。连延西至紫金,亦号紫金山,又至五亭山(7),亦号五亭山。
姚阅山,县东南一百八十里。其山因启为名。
龙勒山,县南一百八十里。周时龙马朝出咸阳,暮至寿昌,因以此山之下,遗其衔勒,故名龙勒山。
西紫亭山,县西南一百九十八里。其山色紫,故以为名。时人讹为子亭山。
大泽,县东七里。水草滋茂,牧放六畜,并在其中。
曲泽,县西北一百九十里。其泽迂曲,故以为名。
龙勒泉,县南一百八十里。按《西域[传]》云(8):汉贰师将军李广利西伐大宛,得骏马,愍而放之(9)。既至此泉,饮水鸣喷,辔衔落地,因以为名。
龙堆泉,县南五里。昔有骏马,未(来)至此泉(10),饮水嘶鸣(11),宛转回旋而去。今验池南有土堆,有似龙头,故号为龙堆泉。
寿昌海,源出县南十里。方圆一里,深浅不测,即渥洼池水也。长得天马之所(12)。大渠,县南十里,从渥洼池内穿入渠。
石门涧,源出县东南三里也(13)。
无卤涧,源出县西南十里也。
玉门关,县北一百六十里(14)。汉武帝元鼎九年置,并有都尉。《西域传》东即限以玉门,阳关也。
□□(破羌)亭(15),县东六十五里。前汉破羌将军辛武贤败破羌戎讫,于此筑亭,故号破羌亭。
石城,本汉楼兰国。《汉书·[西域传]》云(16):去长安六千一百里。地多沙卤,少田出玉。傅介子既杀其王,汉立其弟,更名鄯善。随(隋)置鄯善镇。随(隋)乱,其城乃空(17)。自贞观中康国大首领康艳典东据此城,胡人随之,因成聚落,名其城曰兴谷城(18)。四面并是沙卤。上元二年改为石城镇,属沙州(19)。东去沙州一千五百八十里。屯城,西去石城一百八十里。鄯善质子尉屠耆归,单弱,请天子:国中有伊循城,地肥美,愿遣一将屯田积谷,得依其威重。于是汉遣司马及吏士屯田伊循以镇之,即此也。鄯善大城遂名小鄯善(20),今名屯城。
新城,康艳典之居鄯善,先修此城,汉名弩支城。东去鄯善三百三十里也(21)。
葡萄城,康艳典筑。在石城北四里。种葡萄于城中,甚美,因号葡萄城也。
萨毗城,在镇城东南四百八十里。其城康艳典置筑,近萨毗城泽险(22),恒有土(吐)蕃土(吐)谷[浑]贼往来(23)。
鄯善城,周回一千六百卅步(24)。汉鄯善城见破坏,在石城镇[东]二十步(25)。
故屯城,在石城西北(26)。
西寿昌城,县西北五里(27)。汉武[帝]八年创置(28)。
蒲昌海,在石城镇东北三百廿里。其海圆广四百里。《汉书·西域传》:此海西源一出葱岭山,一出于阗国南山之下。北流与葱岭[河合],东注蒲昌海(29),一名盐泽。流于积石,名中国河也(30)。
播仙镇,故沮末城。《汉书·西域传》云,去长安六千八百廿里。随(隋)[置]沮末郡(31)。上元三年改为播仙镇也。
沮末河,源从南山大谷口出。源去镇五百里,经沮末城下过用(因)以为名(32)。
已前城镇并落土(吐)蕃,亦是胡戎之地也。
晋天福十年乙巳岁六月九日,州学博士翟上寿昌张县令《地境》一本。
[题解]
《寿昌县地境》,转录于向达《记敦煌石室出晋天福十年写本寿昌县地境》(《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向达曰:“敦煌石室出五代后晋天福十年(公元九四五年)写本《寿昌县地境》卷子,首尾完整,今藏敦煌某氏。余于三一年冬至敦煌,即闻此书,而藏者始终閟不眎人,仅从窦萃五、吕少卿两先生处得见钞本,据以录副。石室所出瓜沙古地志,散在中外无虑十余种,大都残缺不全,以此卷之首尾完整者尚不多觏,因亟以所录副本布于世。以来见原卷,是以行数以及长短,俱付阙如,钞本误字,未由校正,亦悉仍其旧。原本文辞简略,误文脱字不一而足,因刺取他书,间予疏释,著之篇首。”
[校注]
(1)公廨一百九十五千:S788号《沙州图经》作“公廨二百七十五。”
(2)见S788号校注(17)。
(3)《汉书·地理志》敦煌:“杜林以为古瓜州地,生美瓜。”颜注曰:“其地今犹出大瓜,长者狐入瓜中食之,首尾不出。”《续汉书·郡国志》:“敦煌,古瓜州,生美瓜。”《拾遗记》卷六:“后汉明帝阴贵人梦食瓜甚美,帝使求诸方国,时敦煌献异瓜种,……瓜名‘穹隆’,长三尺,而屈曲,味美如饴。父老云:‘昔道士从蓬莱山得此瓜,云是崆峒灵瓜,四劫一实,西王母遗于此地,世代遐绝,其实颇在。’”
(4)宇文保定四年省入敦煌县:《旧唐书·地理志》:“周改敦煌为鸣沙县,取县界山名。” 《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周武帝改为鸣沙县……”寿昌县“周武帝省入鸣沙县。”足证敦煌县为鸣沙县之误。
(5)见S788号校注(21)。
(6)烽卅四:S788号作“烽四十四”。
(7)又至五亭山:山,衍字。据P5034号《沙州地志》应作“又至五亭”。
(8)按西域云:应作“按《西域传》云”,夺一“传”字。
(9)《汉书.西域传》曰:“……上遣使者持千金及金马,以请宛善马。宛王以汉绝远,大兵不能至,爱其宝马不肯与。……于是天子遣贰师将军李广利将兵前后十余万人伐宛,连四年,宛人斩其王毋寡首,献马三千匹,汉军乃还。”
(10)未至此泉:应作“来至此泉”,“未”与“来”,形近致误。S367号亦作“来至”。
(11)嘶鸣:S367号《沙州伊州地志》作“鸣喷”。
(12)长得天马之所:S367号作“汉得天马之处也”。
(13)县东南:P2691号《沙州城土境》同,S367号作“县南”。
(14)县北一百六十里:《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玉门关,在县西北一百一十七里。” 《史记·大宛列传》正义引《括地志》作“一百十八里”。
(15)□□亭:P2691号作“破羌亭”。
(16)汉书云,P367号作“《汉书·西域传》云”,据补。
(17)随,应作“隋”。其城乃空,S367号作“其城遂废”。
(18)兴谷城:S367号作“典合城”。疑“兴谷”为“典合”之误;
(19)属沙州:S367号作“隶沙州”。
(20)鄯善大城遂名小鄯善:此句文意不通,有夺字。S367号作“胡以西有鄯善大城,遂为小鄯善”。
(21)三百三十里:S367号作“二百四十里”。
(22)近萨毗城泽险:此句有脱文衍字,S367号作“其城近萨毗泽,山险阻”。
(23)恒有土蕃土谷贼往来,S367号作“恒有吐蕃及吐谷浑来往不绝。”据以补正。
(24)一千六百卅步,S367号作“一千六百四十步”。
(25)在石城镇二十步:镇后夺一字,据S367号,应作:“在石城镇东二十步”。
(26)故屯城,在石城西北:有误。S367号作“古屯城,在屯城西北”。 P5034号同,“石”为“屯”之误。
(27)县西北五里:P2691号作“县西二十五里。”《地境》误。
(28)汉武八年创置:疑有脱文误字。汉武帝年号无过六年者。
(29)北流与葱岭东注蒲昌海:“岭”后有脱文,S867号作“其河北流,与葱岭河合,东注蒲昌海。”据之补正。
(30)流于积石名中国河也:S867号作“伏流地下,南出积石,为中国河焉也。”
(31)随沮末郡:S367号作“隋置且末郡”,据之补正。
(32)用以为名:用,应作“因”,形近致误。
水部式
P.2507号
(前缺)
泾、渭白渠及诸大渠用水溉灌之处(1),皆安斗门,并/须累石及安木傍壁,仰使牢固,不得当渠造堰。/
诸溉灌大渠,有水下地高者,不得当渠堰,听/于上流势高之处,为斗门引取,其斗门皆须州、县官/司检行安置,不得私造。其傍支渠有地高水下,须临/时蹔(暂)溉灌者,听之。凡浇田皆仰预知,须亩依次/取用,水遍,即令闭塞,务使均普,不得遍并。/
诸渠长及斗门长至浇田之时,专知节水多少,其州/县每年可差一官检校,长官及都水官司时加巡察。/若用水得所,田畴丰殖,及用水不平,并虚弃水利/者,年终录为功过附考。/
京兆府高陵县界(2),清、白二渠交口著斗门,堰清水,恒/准水为五分,三分入中白渠(3),二分入清渠(4)。若水两过,多/即与上下用水处相知,开放还入清水。二月一日以/前,八月卅日以后,亦任开放。泾、渭二水大白渠(5),每年/京兆少尹一人检校。其二水口大斗门至浇田之时,须/有开下,放水多少,委当界县官共专,当官司相/知,量事开闭。/
泾水南白渠(6)、中白渠,南渠水口初分欲入中白渠、隅南/渠处,各著斗门。堰南白渠水一尺以上,二尺以下,/入中自渠及隅南渠。若两水过多,放还本渠。其南/、北白渠(7),雨水泛涨,旧有泄水处,令水次州县相知,检/校疏决,勿使损田。/
龙首泾堰,五门、六门、升原等堰(8),令随近县官专/知检校,仍堰别各于州县差中男廿人,匠十二人,分/番看守,开闭节水,所有损坏,随即修理。如破多/人少,任县申州,差夫相助。/
蓝田新开渠每斗门置长一人(9),有水槽处置二人,/恒令巡行。若渠、堰破坏,即用随近人修理,公私材/木,并听运下。百姓须溉田处,令造斗门节用,勿/令废运。其蓝田以东,先有水硙者,仰硙主作节/水斗门,使通水过。/
合壁官旧渠深处,量置斗门节水,使得平满,/听百姓以次取用。仍量置渠长、斗门长检校。若/灌溉周遍,令依旧流,不得因兹弃水。/
河西诸州用水溉田(10),其州、县、府、镇官人公廨田及职/田,计营田须亩,共百姓均出人功,同修渠、堰。若田多水/少,亦准百姓量减少营。/
扬州扬子津斗门二所(11),宜于所营三府兵及轻疾内(12),/量差分番守当,随须开闭。若有毁坏,便令两处/并功修理。从中桥以下(13),洛水内及城内在侧不得造/浮硙及捺堰。/
洛水中桥、天津桥等(14),每令桥南北捉街卫士洒扫,/所有穿穴,随即陪填。仍令巡街郎将等检校,勿/使非理破损。若水涨,令县家检校。/
诸水碾硙,若拥水质泥塞渠,不自疏导,致令水/溢渠坏,于公私有妨者,碾硙即令毁破。/
同州河西县(此字待造)水(15),正月一日以后,七月卅日以前,听百姓/用水,仍令分水入通灵陂(16)。/
诸州运船向北太仓,从子苑内过者,若经宿,船别/留一两人看守,余并闢出。/
沙州用水浇田,令县官检校(17)。仍置前官四人,三月以/后,九月以前行水时,前官各借官马一匹。/
会宁关有船伍拾(18),使宜令所官差强了官检校,/著兵防守,勿令北岸停泊。自余缘河堪渡处,亦/委所在军州严加捉搦。/
沧、瀛、贝、莫、登、莱、海、泗、魏、德等十州共差水手五千/四百人(19),三千四百人海运,二千人平河,宜二年与不烦/更给勋赐,仍折免将役年及正役年课役,兼准/毛丁例,每夫一年各贴一丁,其丁取免杂徭人,家道/稍殷有者,人出二千五百文资助。/
胜州转运水手一百廿人(20),均出晋、绛两州,取勋官充。/不足,兼取白丁,并二年与替。其勋官每年赐勋一/转,赐绢三疋、布三端,以当州应入京物钱充。其白/丁充者,应免课役及资助,并准海运水手例。不愿/代者,听之。/
河阳桥置水手二百五十人(21),陕州大阳桥置水手二/百人(22),仍各置竹木匠十人,在水手数内。其河阳桥水/手于河阳县取一百人,余出河清、济源、偃师、汜水、/巩、温等县(23)。其大阳桥水手出当州,并于八等以下/户取白丁灼然解水者,分为四番,并免课役,不在征防、杂抽、使役及简点之限。一补以后,非身死遭忧/不得辄替。如不存检校,致有损坏,所由官与下/考,水手决卅。
安东都里镇防人粮,令莱州召取/当州经渡海得勋人谙知风水者(24),置海师贰人,拖/师肆人,余蓬莱镇令候风调海晏并运镇粮(25)。/同京官上勋官例,年满听选。/
桂、广二府铸钱及岭南诸州庸调并和市折租/等物(26),递至扬州,讫令扬州差纲部领送都,应须/运脚,于所送物内取充。/
诸灌溉小渠上先有碾硙,其水以下即弃者,每年/八月卅日以后,正月一日以前,听动用。自余之月,仰所/管官司于用硙斗门下,着鏁封印,仍去却硙石,/先尽百姓溉灌,若天雨水足,不须浇田,任听动用,/共傍渠疑有偷水之硙,亦准此断塞。/
都水监三津各配守桥丁卅人,于白丁中男内取灼然/便水者充,分为四番上下,仍不在简点及杂徭之限。/五月一日以后,九月半以前,不得去家十里。每水大涨,/即追赴桥。如能接得公私材木筏等,依令分赏。/三津仍各配木匠八人,四番上下。若破坏多,当桥丁匠/不足,三桥通役。如又不足,仰本县长官量差役,事/了日停。都水监渔师二百五十人,其中长上十人,随/驾京都,短番一百廿人,出虢州,明资一百廿人,出房/州。各分为四番上下,每番送三十人,并取白丁及杂色/人五等已下户充,并简善采捕者为之。免其课役/及杂徭。本司杂户、官户,并令教习,年满廿,补替/渔师。其应上人,限每月卅日文牒并身到所由。其/尚食、典膳、祠祭、中书门下所须鱼,并都水采之。/诸陵各所管县供,余应给鱼处及冬藏度支,/每年支钱二百贯,送都水监量依时价给值。仍/随季具破除,见在申比部勾覆,年终具录,申所/司计会,如有回残,入来年支数。/
(中缺)
虽非采木限内,亦听送运。即虽在运木限内,木运/已了及水大有余,溉灌须水,亦听兼用。/
京兆府灞桥(27),河南府永济桥,差应上勋官并兵部/散官(28),季别一人,折番检校。仍取当县残疾及中男/分番守当。灞桥番别五人,永济桥番别二人。/诸州贮官船之处须渔膏供用者,量须□/役当处防人采取,无防人之处,通役杂职。/
皇城内沟渠拥塞停水之处及道损坏,皆令/当处诸司修理。其桥将作修造。十字街侧,令当/铺卫士修理。其京城内及罗郭墙,各依地分当坊/修理。
河阳桥每年所须竹索,令宣、常、洪三州口口/匠预造,宣、洪州各大索二十条,常州小索一千二百条,/脚以官物充。仍差纲部送,量程发遣,使及期/限。大阳,蒲津桥竹索,每三年一度令司竹监给竹(29),/役津家水手造充。其旧索每委所由检覆,如/斟量牢好,即且用,不得浪有毁换。其供桥杂/匠,料须多少,预申所司量配,先取桥人充。若/无巧手,听以次差配,依番追上。若须并使亦,任/津司与管匠州相知,量事折番,随S.追役。如当/年无役,准式征课。/诸浮桥脚船皆预备半副,自余调度,预备/一副,随阙代换。河阳桥船于□(常?)、洪二州役丁匠造/送。大阳,蒲津船于岚、石、隰、胜、慈等州折丁/材木,浮送桥所,役匠造供。若桥所见匠不充,亦/申所司量配。自余供桥调度,并杂物二事,以□/仰以当桥所换,不任用物迥易便亢。若用不足,即/预申省与桥侧州县相知,量以官物充。每年出/入破用,录申所司勾当。其有侧近可采造者,役/水手、镇兵、杂匠等贮,随需给用。必使预为支/拟,不得临时阙事。/
诸置浮桥处,每年十月以后及牡开解合□□/抽正解合所须人夫,采运榆条,造石笼及短(待查)索等/杂役者,皆先役当津水手及前所配兵。若不足,/以镇兵及桥侧州县人夫充,即桥在两州两县□/者,亦于两州两县准户差,仍与津司相知,□/须多少,使得济事,役各不得过十日。/
蒲津桥水匠一十五人,虔州大一水赣石险难□□/给水匠十五人,并于本州白丁便水及解木□□/充。分为四番上下,免其课役。/
孝义桥所须竹笼配宣、饶等州造送(30),应□□/塞击笼船别给水手一人,分为四番,其各□□□,/笼取河阳桥故退者充。
(后缺)
[题解]
P.2507号《水部式》残卷,首尾俱缺,存一百四十四行。关于卷子的年代;我们从同州西河县称谓看,《旧唐书·地理志》同州夏阳县:“夏阳,武德三年,分郃阳于此置河西县。乾元三年,为夏阳。”《新唐书·地理志》亦曰:“夏阳,本河西,武德三年析郃阳置,又以河西、郃阳、韩城置西韩州,乾元三年更河西曰夏阳,隶河中,后复来属。”西韩州的废除据《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同州夏阳县“贞观八年废西韩州,以县属同州,乾元三年改为夏阳县。”夏阳县称之为河西属同州只有在贞观八年到乾元三年之间。又本卷有中桥,据《元和郡县图志》卷五河南府河南县“中桥,咸亨三年造……。”通灵陂,《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同州朝邑县:“通灵陂,……开元初,姜师度为刺史,引洛水及堰黄河以灌之,种稻田二千余顷。” 《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姜师度传》作开元七年。孝义桥,《新唐书·地理志》河南府偃师县:“天宝七载,尹韦济以北坡道迂,自县东山下开新道通孝义桥。”虽未记孝义桥设置年代。但孝义桥作为交通要道应起于此时。据此,文书的撰写当在天宝七年以后,又天宝十五年发生了安史之乱,东西京失守,至德二年九月收复京师,十月收复东京,次年二月改元乾元,故至德、乾元年间,兵灾未断,两京被劫掠,唐王朝忙于平叛,不可能有暇订制度。所以《水部式》当为开元天宝年间制度。仁井田陞认为其制作年代为开元十三年以后的开元年间,王永兴《敦煌写本唐开元水部校释》同意此说,(《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第三辑、《中国法制史》第三部第一九章。)并录文考释。
[校注]
(1)《汉书·地理志》曰:“后十六岁,太始二年,赵中大夫白公复奏穿渠。引泾水,首起谷口,尾入栎阳,注渭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余顷,因名曰白渠。”白渠受泾入渭,故曰泾渭白渠,至唐宋沿用不废。
(2)《新唐书·地理志》京兆府高陵县:“古有白渠,宝历元年,令刘仁师请更水道,渠成,名刘公,堰曰彭城。”
(3)《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京兆府泾阳县:“中白渠,首受太白渠,东流入高陵县界。”
(4)清渠,史籍不载。
(5)当作“太白渠。《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京兆府泾阳县:“太白渠,在县东十里。”
(6)《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京兆府泾阳县:“南白渠,首受中白渠水,东南流,亦入高陵县界。”《宋史·河渠志》:“三白渠,在京兆泾阳县。”又曰:“其三白渠溉泾阳,栎阳、高陵、云阳、三原、富平六县田三千八百五十顷,此渠衣食之源也,望令增筑堤堰,以固护之。”三白渠当指太白、中白、南白渠。
(7)北白渠,史籍不载。
(8)龙首,即龙首堰。《长安志》九唐京城三永嘉坊条:“坊南龙首渠,一名浐水渠,隋开皇三年开,自东南龙首堰下支,分浐水北流,至长乐坡西北分为二渠,东渠北流入苑,西渠曲而西南流,经通化门南流入城,经此坊又西南流,经兴庆宫入西,流经胜业坊、崇仁坊、景龙观,又西入皇城,经少府监南,屈而北流,又经都水监,太仆寺内坊之西,又北流入城桥下。”龙首渠分浐水而成,引浐入渠口的斗门堰称龙首堰。又唐同州澄城县有龙首渠,据《汉书·沟洫志》严熊奏修:“自征引洛水至商颜山下,……往往为井,井下相通引水。……井渠之生自此始。穿渠得龙骨,故名曰龙首渠。”《元和郡县图志》亦有载。泾堰,设置于泾水上的斗门堰。《唐会要》卷八九云:“大历四年五月十五日敕,泾堰监先废,宜令即置。”升原堰,在岐州陈仓县。《册府元龟》卷四九七邦计部河渠二:“咸亨三年于歧州陈仓县东南开渠引渭水入升原渠,通船木栰京故城。”《新唐书·地理志》凤翔府虢县:“又西北有升原渠,引汧水至咸阳,垂拱初运歧、陇水入京诚。”宝鸡县:“东有渠引渭水入升原渠,通长安故城,咸通三年开。”渭水入升原渠的斗门堰当即升原堰。五门、六门堰:《册府元龟》卷四九七邦计部河渠二,大历十二年京兆尹黎干“又奏请修六门堰。许之。”《新唐书·百官志》河渠署:“兴城、五门、六门、龙首、泾堰、滋陧,凡六堰,皆有丞一人,从九品下。”
(9)《新唐书·地理志》京兆府蓝田县:“武德六年,宁民(即蓝田)令颜咏(此字待查)引南山水入京城。”新开渠当凿于此时。
(10)河西节度使所统凉、甘、肃、瓜、沙、伊、西等州称河西诸州。
(11)《新唐书·李袭誉传》:“扬州,江吴大都会,俗喜商贾,不事农。袭誉为引雷陂水,筑勾城塘,溉田八百顷,以尽地利,民多归本,……。”《新唐书·地理志》又曰:“有爱敬水门,贞元四年,节度使杜亚自江都西循蜀冈之右,引陂趋城隅以通漕,溉夹陂田。宝历二年,漕渠浅,输不及期盐铁使王播自七里港引渠东注官河,以便漕运。”《元和郡县图志阙卷逸文》卷二扬州江都县:“合渎渠,在县东二里,本吴所掘邗沟江、淮之水路也。今谓之官河,亦谓之山阳浊。”
(12)扬州有四府,《新唐书·地理志》:扬州“有府四,曰江平、新林、方山、邗江。”
(13)中桥,在唐河南府河南县。《元和郡县图志》卷五“中桥,咸亨三年造,累石为脚,如天津桥之制。”
(14)《元和郡县图志》卷五河南府河南县:“天津桥,在县北四里。隋炀帝大业元年初造此桥,以架洛水,用大缆维舟,皆以铁锁钩链之。南北夹路,对起四楼,其楼为日月表胜之象。然洛水溢,浮桥辄坏。贞观十四年更令石工累方石为脚。《尔雅》:‘箕、斗之间为天汉之津’,故取名焉”《新唐书·地理志》河南县“龙门山东抵天津,有伊水石堰,……。”《旧唐书·玄宗纪》:开元二十年夏,四月“癸巳,改造天津桥,毁皇津桥,合为一桥。”
(15)(此字待造)水:据《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同州夏阳县本河西县,乾元三年改名夏阳。《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同州郃阳县:“《水经注》曰郃阳城南有溢(待查)水:东流注于河,即郃水也。按(此字待造)水,蒲池(此字待造)水与南(此字待造)水,并在旧西河县南五里,今郃阳界内。”
(16)通灵陂:《新唐书·地理志》同州朝邑县:“北四里有通灵陂,开元七年,刺史姜师度引洛堰河以溉田百余顷。”《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同州朝邑县:“通灵陂,在县北四里二百三十步。”《旧唐书·姜师度传》:“再迁同州刺史,又于朝邑、河西二县界,就古通灵陂,择地引洛水及堰黄河灌之,以种稻田,凡二千顷,内置屯十余所,收获万计。”
(17)沙州用水法则,P.3550号《敦煌水渠》(又名《行水则》)记载详尽。
(18)《元和郡县图志》卷四会州会宁县:“会宁关,东南去州一百八十里。”
(19)魏、贝、德、沧诸州,永济渠经其境,瀛、莫二州,滹沱河经其州界。泗州为淮、泗必经之地,登、莱、海三州是海运集散地,东至辽东、朝鲜、日本,南达吴越、交广等。
(20)胜州属关内道,有榆林关。
(21)河阳桥,在唐河南府河阳县。《元和郡县图志》卷五:河阳县有中浑城,“天宝以来,亦于其上置关。……造浮桥,架黄河为之,以船为脚,竹笼互之。《晋阳秋》云‘杜元凯造河桥于富平津’,即此也。船笼出洪州。”
(22)《元和郡县图志》卷六陕州陕县:“大阳桥,长七十六丈,广二丈,架黄河为之,在县东北三里。贞观十一年,太宗东巡,遣武侯将军丘行恭营造。”《新唐书·地理志》陕县:“有大阳故关,即茅津,一曰陕津,贞观十一年造浮梁。”
(23)河清等七县会昌三年前属河南府,《旧唐书·地理志》:“河阳、汜水、温、河阴以上县,会昌三年,割属孟州,……济源还怀州,……”
(24)《新唐书·地理志》:“安东,上都护府,总章元年,李勣平高丽国,……置安东都护府于平壤以统之。……上元三年徙辽东故城,仪凤二年又徙新城。圣历元年更名安东都督府,神龙元年复故名。开元二年又徙于辽西故郡城。至德后废。”
(25)《新唐书·地理志》:莱州“又有蓬莱镇兵,亦曰‘挽强兵’”。
(26)桂、广二府:指桂州都督府和广州都督府。
(27)灞桥:在京兆府万年县。《元和郡县图志》卷一:“霸水,在县东二十里。霸桥,隋开皇三年造,唐隆二年仍在旧所创制为南北二桥。”
(28)永济桥:在唐河南府寿安县。《元和郡县图志》卷五曰:“永济桥,在县西七十里,隋炀帝大业三年置,架洛水。隋乱,毁废。贞观八年修造舟为梁,长四十丈三尺,广二丈六尺。”
(29)《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同州朝邑县:“县西南有蒲津关。”“河桥,本秦后子奔晋,造舟于河,通秦、晋之道,今属河西县。”又卷十二河中府河东县:“蒲坂关,一名蒲津关,在县西四里。……今造舟为梁,其制甚盛,每岁征竹索价谓之桥脚钱,数至二万,亦河关之巨防。”
(30)孝义桥:在唐河南府偃师县。《元和郡县图志》卷五:“天宝七年四月,河南尹韦济奏,于偃师县东山下开驿路通孝义桥,废北坡义堂路焉。”《新唐书·地理志》同。
五台山志残卷
P.2977号
佛说《华严经·菩萨住处品》云:南阎浮提东北方有/金色世界清凉宝山(1),其山五峰迥耸,万仞峨/嵯,府(俯) 视人寰,傍观日月(2),仲夏季月,花木芳/荣(3),常切寒风,每凝冰雪,所以众号清凉山矣(4)。/文殊大士(5),现在其中。中台高四十里,顶有平地/三百余顷(6);孟冬积雪,仲夏方消,异草名花,/间出其顶(7);六七里下,方有树木,阳面有枝,/阴面无叶(8)。傍有池水,名号太华,人见浅深,/随其福德(9)。
东台高三十七里(10),亦无树木,顶平/地五亩(顷)已来(11)。异鸟灵禽,梵音响亮,名花/软草,烂(兰)若红祠(12)。上有孔省(雀)台(13),凤凰穴(14),/那罗延窟(15),斫伽罗山(16)。东望沧溟,如观掌内。
[题解]
《五台山志残卷》,附写在P.2977号《法宝东流因缘》之后,王重民《敦煌遗书总目索引》、黄永武《敦煌遗书最新目录》都没有命名。文书仅存五台山的立名、中台、东台三部分,校之于S.529号背《诸山圣迹志》第一五台山部分,其词句、书写顺序、格式与内容完全一致。由此推知,唐五代时在敦煌地区流传有《五台山志》,本卷当为《五台山志》抄本。
[校注]
(1)S.529号《诸山圣迹志》“北方”后有“震旦国”三字。
(2)府视人寰傍日月:S.529号作“府视人寰,傍观日月”。“”,“观”的异体字。
(3)花木芳荣:S.529号作“花木庭荣”。
(4)清凉山:又称清凉宝山,即五台山。《古清凉传》卷上曰:“谨按《华严经·菩萨住处品》云:东北方,有菩萨住处,名清凉山。……今山上有清凉寺,下有五台县清凉府,此实当为龟鉴矣。一名五台山,其中五山高耸,顶上并不生林木,事同积土,故谓之台矣。郦道元《水经注》云:其山,五峰巍然,迥出群山之上,故谓之五峰。”《广清凉传》卷上曰:“按《华严经疏》云:清凉山者,即代州雁门郡五台山也。以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曰清凉。五峰耸山,顶无林木,如累土之台,故曰五台。”《续清凉传》卷上:“夫清凉山者,大唐东北,燕赵西南,山名紫府,地名清凉,乃菩萨修行之地,是神龙久住之乡,冬观五顶如银,夏睹千峰似锦,实文殊之窟宅。”五台山,山有五峰,又称五峰,或五老峰。P.4641号《五台山圣境赞》:“震旦五峰添圣花,汉朝七日放光明。”P.5005号《送薛弁归河东举》诗:“薛住故乡处,五老峰西头。”《宋高僧传》卷六《唐五台山华严寺志远传》:“因命同辈,追游五峰。”卷二一《唐清凉山秘魔严常遇传》:“大中四年,杖锡离燕,孤征朔雪,祁冱千里,径涉五峰。”
(5)文殊大土:《宋高僧传》卷二《唐五台山佛陀波利传》:“闻文殊大士隐迹此山。”文殊,常称大圣。P.4077、P.4514、P.4045号《文殊师利像题记》曰:“此五台山中文殊师利大圣真仪变现多般,威灵叵测,久成正觉,隐法界身,□广大相,与万菩萨住清凉山。”传说文殊菩萨常化现于五台山中:《古清凉传》卷上:“谨按《华严经·菩萨住处品》
云:……过去有菩萨,常于中住,彼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有一万菩萨,常为说法。”P.2483号《五台山赞》曰:“文殊菩萨五台山,遍化神通在世间,或现大身遍世间,或现小身磔(待查)微尘。……菩萨或然现两足,或现虚空遍世间,或时化作九色鹿,或即化作莽蛇身,或然变现虚空坐,或则化作老人身。”关于文殊菩萨化现于五台山,S.397、S.529、P.3931号等地理文书及P.3360 、S.467、S.2080、S.2985、S.4012号《五台山曲子词》;P.4560、P.4608、P.4625、P.4805、P.4847、S.4039、S.5456、S.5473、S.5487、S.5573、B8325号(此卷号似有误)《五台山赞》(甲类);P.3645、P.2483、S.370号《五台山赞》(乙类);P.2483号《五台山赞》(丙类);P.4617、P.4641、S.4504号《五台山圣境赞》及P.3644号《礼五台山偈》中都有记载。
(6)S.529号同,唯“三百余顷,作“三二百顷”。《古清凉传》卷上:“中台,高四十里,顶上平地,周回六里零二百步。”
(7)间出其顶:其,S.529号作“台”。
(8)阳面有枝阴面无叶:S.529号作“阳面枝,阴北叶”。《古清凉传》卷上曰“台顶四畔,各二里,绝无树木,唯有细草霍靡存焉。诸台,无树有草,例皆准此。”S.529号:“去台顶六七里外,方有树木。”
(9)太华池,S.529号曰:“上有一池水,名曰□华。人见深浅,随其福德,清澈赞叹,味极甜甜,此是东圣澡盥处也。”《古清凉传》卷上:“……稍近西北,有太华泉,亦名□池。周回三十八步,水深一尺四寸。前后感者,或深或浅不同,其水清澈凝映,未尝减竭,皆为圣人盥漱之处。”卷下曰:“时有一尼,独往太华池供养。”《续高僧传》卷二五《释明隐传》:“五台山者,S.为神圣所息,中台最高,所望诸山并下,上有大泉名曰太华,傍有二塔。”太华池,又名玉华池。S.467《五台山曲子六首》中台,“玉花池,金沙畔,冰窟千年,到者身心战,合掌望空重发愿,五色祥云一日三回现。”S.2080号玉花池作玉华池。P.4617号《五台山圣境赞》中台,“玉华潜与海门通,四面山朝势不同。”P.2483号《五台山赞》:《中台顶上玉华泉”。
(10)三十七里:S.529号同。《古清凉传》作“三十八里”。
(11)顶有平地五亩已来:《古清凉传》作“顶上平地,周回三里。”S.529号作“顶有平[地]五顷已来”。亩,“顷”之误也。
(12)烂若红祠:烂,“兰”之误也。
(13)孔省台:省,“雀”之误也。S.529号作“孔穴”。
(14)凤凰穴:S.529号作“凤凰岩”。
(15)那罗延窟:S.529号、《广清凉传》皆载东台有那罗延窟,P.4617号《五台山圣境赞》东台:“风云每从岩下起,那罗延窟有龙蟠。”P.4647号《五台山赞》:“东台东脚那罗延”。
(16)斫伽罗山:《广清凉传》作“研伽罗山”,“东台,旧名雪峰,山麓有研伽罗山。当是。
往五台山行记
P.3973号
(前缺)
城内
十里,有真身毗沙门天王。/代州圆果寺有舍利塔(1)。/
去过雁门关(2),南至忻州,内有仁泽寺,/开元寺,铁佛寺(3)。
一戊寅年出沙州(4),/二月二十至五台山,又名清凉山。五台山者,文殊菩萨居处(5)。辛卯岁(6)十一月回路到□(后缺)
(后缺)
[题解]
P.3973号,王重民《敦煌遗书总目索引》:“P.3973,千字文残卷(有注)。背为兄弟无语分事一道。”黄永武《敦煌遗书最新目录》以《千字文残卷》为正面。在《十字文注》前部有六行残文,审其内容,实为敦煌一僧人自晋北入代经雁门关到五台山行记,残卷记载该僧人戊寅年从沙州出发,二月二十日至五台山,辛卯年十月返回沙州,故定名为《往五台山行记》。与S.397、P.4648号同属一类。而S.397、P.4648号皆记载从晋南到五台山路线,反映沙州到五台山路程取瓜、肃、甘、凉、灵、方渠镇、邠、长安、东京、太原、五台山,且研究的人比较多。本卷的价值在于揭示了唐末五代沙州到五台山还有一条北道,即从灵州北折,经丰、胜、朔、代、忻到五台山。本卷长期湮没无闻,无人对其进行过研究。
[校注]
(1)S.2977号《法宝东流因缘》记载阿育王造舍利塔,大唐国境内有一十九所,“代州香谷县圆果寺”为其一。代州圆果寺在代州城内,代州治雁门县,雁门县不曾称香谷县,疑香谷为雁门之误。《嘉庆一统志》代州圆果寺“在州城东北隅,隋开皇中建,有砖塔,高一百二十尺。”
(2)雁门关:唐代州雁门县。据《新唐书·地理志》“有东陉关、西陉关。”西陉关即雁门关,在雁门县北。《隋书·地理志》:雁门郡“有关官,有长城,有叠头山,有夏屋山。”《明史·地理志》:代州“句注山在西,亦名西陉,亦曰雁门山,其北为雁门关,……又于关北置广武营城。”《嘉庆重修一统志》:代州直隶州关隘“雁门关,在州西北三十里,一名西陉关。《唐书·地理志》代州雁门县有东陉、西陉二关。《太平寰宇记》西陉关,在雁门县西北五十里。《州志》在雁门山上,东西山岩峭拔,中路盘旋崎岖,唐于绝顶置关,元时关废。明初移今所。筑城周二里有奇,两山夹峙,形势雄胜,即句注故道也。西抵宁武偏头,东连紫荆倒马,逼近朔州威远,为山之屏垣。”P.2511号《诸道山河地名要略第二》记载代州十三塞中有西陆山,疑为西陉山,但方位异,“在唐林县界”。本卷先至代州,然后经雁门关至忻州,或唐末五代时雁门关位置有所变动。《通典》卷一百七十九代州雁门郡:“郡城,后魏所置。郡南三十里有东陉关,甚险固”。本卷之雁门关或即东陉关。
(3)《嘉庆重修一统志》忻州直隶州有名寺五:香泉寺、兴国寺、福田寺、华盖寺、功德寺。仅兴国寺在州城内,唐仪凤中建。本卷所记仁泽、开元、铁佛三寺,名皆不载史籍,本卷可补其不足。
(4)唐五代宋初戊寅年有公元618、678、738、798、858、918、978年。本卷所述戊寅年当于唐未五代宋初求之。
(5)见P.2977号《五台山志残卷》注(5)、(6)。
(6)唐五代宋初辛卯岁有公元631、691、751、811、871、931、991年。本卷辛卯岁当于唐末五代求之。
往五台山行记
P.4648号
(前缺)
参
早晨离州(1),二十余[里],地至
至酉时到牛仿店吴家安下。/七日至天井关张家(2),吃饭后,至泽州开元寺主院/内宿(3)。
九日斋后,离泽州,至新店宿。十日至□□/县十五里吃食斋(4),又行八十里至寒店高家□(5)。/十一日卯时起,行四十里到潞府城南,李家受供□(养)(6)。/
二月十一日入城。十二日参使。延唐寺常住院安□。/巡礼开元寺内二塔、龙兴寺有塔,广济禅院、延庆禅[院](7)有二塔、/普通、楞严禅院、胜愿尼寺、上生尼[寺](8)。/城内诸寺有七大藏经。十三日参王侍中(9),屋□□/其妙供养。十四[日]女弟子氏施香一两,受[供养]。/十五日天王院供养。十六日有市内弟子供养。/十七[日]市内李八郎家供养。
十七日巳时离潞/府进行四十里,至积石驿乔家宿。至十八日进行/四十里至太平驿王家受供养(10),又行四十里,/至思亭驿宿。十九日于思亭驿受供养,/斋后发行,四十里至乱柳宿。廿日受供养,/斋后进程,行五十里至交口宿。廿日卯时发行,/三十里于团城驿赵家受供养,又行四十里,/到南石会关宿。 廿二日卯时发行,到北石会关/行十里(11),于忽延家受供养,又行四十里,到/团(?)P.谷口普通禅院宿(12)。廿三日卯时发行,二十里/至团柏店张家受供养,又行四十里,至徐沟李家/宿。
廿四日卯时发行卅里南桥受供养,又行十里/到太原城内,大安寺内常住库安下(13)。廿五日前衙参/太傅。二月廿八日下手画台山图(14)。廿九日长画至终。/
三月十七日巡游诸寺,在河东城内(15)。第一礼大崇/福寺(16),入得寺门,有五层乾元长寿阁。又入大/中寺,入得寺门,有大阁,有铁佛一尊。入净明寺,/有真身舍利塔。相次城内游礼皆遍。
又于京西北及正西山内(17),有一十所山寺,皆遍礼/讫。京西北有开化大阁,兼有石佛一尊,又正西有/山,有阁一所,名童子像阁(18),兼有石佛。
(后缺)
[题解]
王重民《敦煌遗书总目索引》:“P.4648,旅行日记(盖往礼五台山者)。”黄永武《敦煌宝藏》亦定名为《旅行日记》。据本卷文意及行程路线,应定名为《往五台山行记》。本卷首尾残缺,起于怀州至于太原,残存三十四行。
[校注]
(1)应是怀州,《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六:怀州“北至泽州一百四十里”。
(2)《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五泽州晋城县:“天井故关,一名太行关,在县南四十五里太行山上。”
(3)泽州,属潞州节度使管,开元寺为泽州名寺。
(4)至□□县,应作“至高平县”,高平县在泽州北八十里,泽潞通道经其城。
(5)□,以文义揆之,应作“宿”。
(6)缺字应作“养”。潞府城,指潞州节度使治所上党县。《新唐书·地理志》:“潞州上党郡,大都督府。”《旧唐书·地理志》:“昭义军节度使,治潞州,领潞、泽、邢、洺、磁五州。”唐末五代时,对节镇治所称府,如《诸山圣迹志》称镇州为镇府,魏州为魏府。
(7)应作“禅院”。
(8)应作“尼寺”。
(9)王侍中:其人待考。
(10)《资治通鉴》卷二九一胡三省注:“太平驿在潞州北八十里。”卷二四八注:“太平驿,东南距潞州八十里。”
(11)石会关:潞州至太原必经之地,是太原南边重要关口,文献记载较多,但记石会关有南北二关,仅此一处。
(12)《资治通鉴》卷二九一胡三省注:“宋白曰:梁侯驿,在团柏谷南,太平驿西北。”《元丰九域志》卷四太原府祁县有“团柏一镇。”《明史·地理志》太原府祁县“又东有团柏谷。”
(13)太原大安寺;S.397号有详载。
(14)台山图:即五台山图。敦煌莫高窟第九窟中心柱东向龛内南壁、第六十一窟西壁、第一百四十四窟西壁帐门南侧、第一百五十九窟西壁帐门北侧、第二百二十二窟西壁帐门南、北侧、第二百三十七窟西壁帐门北侧,第三百六十一窟西壁龛内北侧帐扉皆画有五台山图。
(15)《旧唐书·地理志》:“河东节度使,治太原府”。故太原又称河东城。
(16)大崇福寺:唐五代太原名寺之一。《续高僧传》和《宋高僧传》记载有许多名僧出于太原大崇福寺。
(17)太原城正西和西北是蒙山和悬瓮山。《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太原府晋阳县:“悬瓮山,一名龙山,在县西南十二里。”“蒙山,在县西北十里。”《明史·地理志》太原府太原县:“太原,府西南。西有悬瓮山,一名龙山,……西北有蒙山。”
(18)童子寺:太原名寺,在龙山上。
往五台山行记
S.397号
(前缺)
于大安寺(1)下。其寺寺前有五风楼,九间大/殿,九间讲堂,一万斤钟。大悲院有铸金/铜大悲菩萨四十二擘,高一丈二尺。修造/功德主、大德内殿供奉慧胜大师,赐紫澄隐。/弥勒院主内殿供奉净戒大师,赐紫澄漪。次有/经藏院,有大藏五千六百卷经并足。文殊/院有长讲《维摩经》座主继伦。门楼院/有讲《唯识论》、《维摩经》、造《药师经抄》座/主道枢。
寺后有三学院(2),内长有诸方/听众,经、律、论进业者共八十人。院主/讲《唯识论》、《因明论》、《维摩论》。六时礼忏,/长着布衣,不见夫人娘子。有寺主/大德赐紫讲《维摩经》及文章怀真。/药院有长讲《法花(华)经》、六时礼忏、着布衣崇德。/
五月廿一日,从北京(3)出至白杨树店冯家宿,/计五十里。五月廿二日到大于店尹家栢宿,/计七十里。五月二十三日到忻州(4)南赵家/店六十里。廿四日从忻州行至定/相(襄)县四十里张家宿。
廿五日从定相(襄)(5)/起,至台山南门建安尼院宿,计四十里。文殊堂后/大榆树两个。廿六日从建安尼院起,至大贤岭(6)饭,四十里兼过/山,名思良岭(7)。/
又到佛光寺(8)四十里宿。廿七日夜见圣灯,一十八遍现。/兼有大佛殿七间,中间三尊两面文殊、普贤菩萨。/弥勒阁三层七间,七十二贤、万菩萨、十六罗汉、解脱/和尚真身塔、锁骨子和尚塔,云是文殊、普贤化现(9)。/常住院大楼五间,上层是经藏,于下安众,日供/僧五百余人。房廊殿宇更有数院,功德佛事/极多,难可具载。/
廿九日从佛光寺起,又至圣寿寺(10),尼众所居,受斋/食,相去十里。斋竟,又行十里至福圣寺(11),寺有(后缺)
(后缺)
[题解]
王重民《敦煌遗书总目索引》:“S.0397号,五台山行记拟。说明:本号前后两片,似倒置文言某年五月二十一日从北京(太原)出发,五月二十三日到忻州南赵家店,二十五日从定相(襄)至五台山南门建安尼院,于是即参拜佛光寺、圣寿寺、福圣寺及其圣迹。另片专记大安寺情况,并寺内各院主讲大师,计弥勒院为澄漪,文殊院为继伦,门搂院为道枢,药师院为崇德。”黄永武《敦煌宝藏》亦定名为《五台山行记》。本卷首尾残缺,残存三十一行。据《宋高僧传》卷三十三《息尘传》,本卷当写于后唐长兴二年以后。
[校注]
(1)大安寺:太原名寺,在河东城内。见P.4648号《往五台山行记》。
(2)大安寺三学院,后唐长兴二年所建。《宋高僧传》卷二十三《晋太原永和三学院息尘传》曰:“于天祐二年,李氏奄有河东,武皇帝请大安寺净土院四事供养,专览藏教,修炼生业,设无遮大斋,前后五会。……后唐长兴二年众请于大安寺后,建三学院一所,供待四方请众。时又讲华严新经,传授于崇福寺院继晖法师,由是三年不出院门,一字一礼华严经一遍,字字礼佛名经。共一百二十卷。”
(3)北京:即太原。《新唐书·地理志》:“北都,天授元年置,神龙元午罢,开元十一年复置,天宝元年曰北京,上元二年罢,肃宗元年复为北都。”《旧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并同。后唐同光元年以太原为西京,建都洛阳后,又改太原为北京,后晋、后汉继之。
(4)忻州:《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忻州“南至太原府一百八十里。”《元丰九域志》卷第四作一百六十五里。《资治通鉴》卷二六三昭宗天复二年胡三省注:“晋阳北至忻州一百七十里。”
(5)定相:诸志并作“定襄”。《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作四十五里。
(6)大贤岭:按里程在唐五台县附近,其确切地望待考。
(7)思良岭:《宋高僧传》卷二十二《唐五台山善住阁院无染传》:“近闻佛陀波利自西国来,不倦流沙,无辞雪岭,而寻圣迹,高宗朝至五台山思量岭,启告扣礼,乃见老人。”
(8)《古清凉传》卷上:解脱和尚“自尔常顿法华,并作佛光等观。”“南台,……台西有佛光山,下有佛光寺,孝文所立,有佛堂三间,僧室十余间,尊仪萧穆,林泉清茂。”《广清凉传》卷上:“佛光寺,燕宕昌王所立,四面林峦,中心平旦。宕昌王巡游礼谒,至此山门,遇佛神光,山林遍照,因置额,名佛光寺,唐正观七年,五台县昭果寺解脱禅师重加修建,事如惠详传所说。”会昌灭佛,佛光寺被废,《宋高僧传》卷二十七《唐五台山佛光寺愿诚传》:“无何,会昌中随例停留,唯诚志不动摇,及大中再崇释氏,选定僧员,诚独为首矣。遂乃重寻佛光寺,已从荒顿,发心次第新成,美声洋洋闻于帝听。”S.5473号《五台山赞》:“佛光寺里不思议,玛瑙珍珠青殿基,解脱和尚灭度后,结跏跌座笑议议。”
(9)《宋高僧传》卷二十七《唐五台山佛光寺法兴传》:“即修功德,建三层七间弥勒大阁,高九十五尺,尊像七十二位圣贤,八大龙王,罄从严饰。”
(10)圣寿寺:P.3931号《印度普化大师游五台山日记》有载。
(11)福圣寺:P.3931号有载。
印度普化大师游五台山启文
P.3931号
起居圣躬,臣伏限守镇,不获亲赴祠庭,臣无/任瞻天望日屏营之至,谨奉表/起居,以褕臣顿首,僧牒(1),牒法师者,中印度/之人也(2)。利名如来贤,历代为君,霸化氏国,乃释/种之苗矣。自幼出家,会五明,解八般书(3),诸/国宗师推为法器。游方志切,利物情殷,爰别梵/遐,登雪岭万里(4),水山晓夜,岂词于凉山;别千/重沙漠(5),春秋不惮于暑寒之苦;曾达朕封,淹/停岁月,今则言旋震城,誓谒清凉,经行恐滥/于时流,解学全高于往哲,华区莫(牟)彦(6),京府王/臣,请阅梵文,便知敏昧,愿为灵越(岳)(7),勿见栖迟,/共成有学之心,必获无壃之福。/
夫周昭王代,佛出西天(8),汉明帝时,法传东夏(9),/自后累有三藏,携瓶东至五峰(10)。玄奘遇于德宗,/波利逢于大圣。前无垢藏,幸遇/庄皇(11),此吉祥天,喜逢今圣。师乃生长在/摩竭陁国内(12),出家于那烂陁寺中(13),唐标三藏/普化大师,梵号囉麽室利祢缚(14)。早者别/中天之鹫岭(15),趋上国之清凉,历十万里之/危途,岂辞艰阻;登百千重之峻岭,守惮劬/劳。昨四月十九日平[旦]达华严寺,寻礼真容(16),/果谐夙愿。瞻虔至夜,宿在殿中,持念更深,圣灯/忽现(17),举众皆睹,无不忻然。廿日再启虔诚,重/趋圣殿,夜 观真相,忽现毫光,晃辉尊/颜,如悬朗月,睹期圣端,转切慇勤。廿一日登/善住阁(18),礼肉罗睺(19),叹文殊而化现真身,嗟栖/氏而生圣质。廿二日游王子寺(20),上罗汉堂,礼降/龙大师真[容](21),看新罗王子塔(22)。廿三日入金刚圣窟(29),/访波利前踪(24),玩水寻山,回归寺内。廿四日上中台,/登崄道,遇玉华之故寺(25),历菩提之新菴,斋/毕充冲云,诣西台顶,寻维摩对谈法座(26),睹/文殊师子灵迹(27)。巡礼未周,五色云现,攀绿/岫,翻青沙,恣意巡游,回归宿舍。廿五日往北台,/穿碧雾,过骆驼(28),渡龙泉水(29),启告再三,至/东台宿。晚际有化金桥(30),久而方灭,来晨斋/上米铺(31),却往华严寺驻泊一宵。次游竹林(32)、金阁(33),/过南台宿。灵境看神钟(34),礼圣金佛。旦登途/至法花(华)寺(35),斋差而别,奔赴佛光寺(36),音乐喧天,幡/花覆地,礼弥勒之大像,游涅盘(槃)之巨蓝。焚香解/脱师前(37),圣贤虔礼于楼上,宿于常住(38)。发骑来晨,斋于圣寿/寺中(39),宿在福圣寺内(40)。礼佛之次,忽有祥云之/中,化菩萨三尊,举众皆礼敬。次至文殊尼寺(41),兼/游香谷梵宫,宿在清凉(42),登峻层道,谒清峰/道者,开万菩萨堂,游玩侵宵。来朝过岭,兼/诸寺院兰若,并已周遍,却到华严寺设斋告别,/登途之际,四众攀留,既逞速已再三,伏惟/千万。
[题解]
王重民《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曰:“P.3931,书启公文。内有印度普化大师(摩竭陀国人)游五台山日记,又回鹘上表两篇。”此文书实为普化大师游五台山启文,启中主要按时间顺序记载了普化大师从印度来至中国五台山后巡礼各寺的情况。故定名为《印度普化大师游五台山启文》。
[校注]
(1)“僧牒”二字,原卷非墨笔所书,似用朱笔赤书。本卷中附有普化大师的僧牒:“僧牒:高超像季,迥达真宗,五乘驰骤于心田,三藏波飞于口海。携囊鹫岭,卑闻吼石之能;振锡金河,每听鞕尸之力,悲力普化,志存游方,遂乃远别中天,来经上国。翻传妙典,释布灵签,为梵宇之笙簧,作缁徒之龟镜。今则誓游震旦,愿睹文殊,继往哲之遗踪,踵前贤之令迹。所经郡国,要在逢迎,共助良缘,同修上善。”
(2)中印度:又称中天竺。时印度分为东、西、南、北、中五部分。中印度指今印度北部及尼泊尔一带。
(3)书:原墨书作“太”,后朱笔改为“书”。
(4)雪岭:《大唐西域记》卷二曰:“五印度之境,周九万余里,三垂大海,北背雪山”。雪山,指今喜马拉雅山脉及兴都库什山脉。古代中印陆路交通须经几座雪山,据《大唐西域记》卷十二载:揭职至梵衍那,迦毕试至滥波皆有雪山,从活国往东至乌鎩国有葱岭:“崖岭数百重,幽谷陵峻,恒积冰雪,寒风劲列。“《高僧传》卷三《法显传》:“有顷至葱岭,岭冬夏积雪,有恶龙吐毒雨砂砾,山路艰危,壁立千仞。”
(5)沙漠:指中国西部及中亚地区的沙漠。《高僧传》卷三《法显传》曰:“发自长安,西度流沙,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莫测所之,唯视日以准东西,望人骨以标行路耳。屡有热风恶鬼,遇之必死。”
(6)莫:应为“牟”,《诸山圣迹志》作“牟彦”。
(7)灵越:应为“灵岳”。
(8)西天:即印度,又称西天竺。《历代法宝记》曰:“《周书异记》曰:昭王甲寅岁佛生,穆王壬申岁佛灭度。”
(9)东夏:指中国。《历代法宝记》记载东汉明帝夜梦金人,即遣蔡愔、秦景等往西天,得迦叶摩腾、竺法兰二人,来至洛阳,翻译佛经,传播佛教,为佛教东传之始。
(10)五峰:即五台山,《广清凉传》卷中曰:“然此台山一境,上下五峰。”
(11)庄皇:后唐庄宗皇帝。
(12)摩竭陁国:印度十六大国之一,在印度北部,都王舍城。季羡林《大唐西域记校注》认为其领域相当今印度比哈尔邦的巴特和雅地方。
(13)那烂陁寺:在中印度摩竭陁国都王舍城北部。《大唐西域记》卷九:“从此(王舍城)北行三十里,至那烂陁僧伽蓝。”
(14)昔化大师:据《旧五代史·晋高祖纪》天福年间有两个称室利的印度僧人,一是天福二年正月:“是日,诏曰:‘西天中印土摩竭陀舍卫国大菩提寺三藏阿阇梨沙门室利缚罗宜赐号弘梵大师。’”天福六年六月“甲辰,迦叶弥陀国喧(待查)哩以佛牙泛海而至。”据本卷,普化大师在后唐时,被称为三藏普化大师,与天福六年迦叶弥陀国哩在时间及来中国路线上相差甚远。疑普化大师即后晋赐号弘梵大师之室利缚罗。
(15)鹫岭:又称鹫峰,在中印度摩竭陀国旧王舍城北。《大唐西域记》卷九:“宫城(旧王舍城)东北行四十五里,至姞栗陀罗矩吒山。唐言鹫峰,旧曰耆阇崛山,讹也。接北山之阳,孤标特起,既楼鹫鸟,又类高台,空翠相映,浓淡分色。”
(16)华严寺:唐五代五台山名寺之一。P.2483号《五台山赞》西台:“西北遥望花严寺,芬芬勃勃震随风。”S.4012号《五台山曲子》:“北五台名寺:华严寺、竹林寺、金阁寺……”。华严寺,又称大孚图寺、大孚灵鹫寺。《古清凉传》卷上:中台“从此东南行寻岭,渐下三十余里,至大孚图寺,寺本元魏文帝所立,帝曾游止,且奉圣仪,爰发圣心,创兹寺宇。孚者信也,言帝既遇非常之境,将弘大信,且今有东西二堂,像设存焉。”《广清凉传》卷上:“今五台山中台之东南二十里,有大孚灵鹫寺,两堂隔涧,于今犹在。……汉明之初,摩腾天眼亦见有塔,劝帝造寺,名大孚灵鹫,言孚者信也。帝信佛理,立寺劝人,名大孚也。又此山形,与天竺灵鹫山相似,因以为名焉。元魏孝文,北台不远,常来礼竭。见人马行迹,石上分明,其事可知。至唐朝,因澄观法师于此造大华严经疏,遂下敕改为大华严寺。”又卷下曰:“释常遇……杖锡孤游五台山,寻访圣迹,止华严寺菩萨堂,瞻大圣真容。”P.4617号《五台山圣境赞》曰:“赞大圣真容:金刚真容化现来,光明花藏每常开。天人共会终难识,凡圣同居不可裁。五百龙神朝月殿,十千菩萨住灵台。浮生踏著清凉地,寸土能消万劫灾。”《宋高僧传》卷二十七《唐五台山智頵传》曰:“(北台)有华严寺,是大圣栖真之所,巡游者颇众,供施稀踈。”
(17)圣灯:在敦煌遗书五台山资料中反映很多。S.5573号《五台山赞》:“南台窟里甚可增,逦迤多饶罗汉僧;吉祥圣岛时时现,夜夜飞来点圣灯,圣灯焰焰向前行,照耀灵山遍地明。”
(18)善住阁:《广清凉传》卷中:“僧牛云者……其亲送之华严寺善住阁院出家,礼净觉为师。”又《宋高僧传》卷二十二《唐五台山善住阁院无染传》:“以贞元七年到台山善住阁院。”
(19)罗睺:今五台山有罗睺寺,唐初创位,位于显通寺东隅,为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P.4617《五台山圣境赞》中有“赞肉身罗睺:罗睺尊者化身来,十二年中在母胎;昔日王宫修密行,今日凡室作婴孩;端严肉髻同千圣,相好真容现五台,能雨众生无限福,世人咸共舍弥财。”
(20)王子寺:唐五代五台山名寺之一。P.2483号《五台山赞》:“王子寺前花果绕,天盆寺北足虫狼。”S.4012号《五台山曲子》后列五台名寺有王子寺。《古清凉传》卷上:“大孚寺北里,有王子挠身寺,其处先有阿育王古塔。至北齐初年,第三王子于此求文殊师利,竟不得见,乃于塔前,烧身供养,因此置寺焉。”“王子烧身寺,东北未详其处、远近里数,是中台、北台南、东台西,三山之中央也。”《续高僧传》卷二十五《释明隐传》:“中台东南三十里至大孚灵鹫寺,……有东西二道场,中含一谷西北上八里许,有王子烧身塔。寺元是齐帝第三子,性乐佛法,故来山寻,如其所愿,烧身供养,因而起塔。”
(21)降龙大师(874—925),法名诚惠,唐末五代时五台山王子寺僧。《宋高僧传》卷二十七及《广清凉传》卷下并有传,《通鉴》及《旧五代史》亦有记载。《广清凉传》卷下:“降龙大师,俗姓李氏,讳诚惠,本蔚州灵丘县人也。……及长,风骨爽秀,神智不群,乃诣台山,依真容院殿主法顺为师,至年二十,登坛受具。……后有王子寺僧众湛崇等,率众连书,殷请住持,展师资礼,师不违来,愿徙居彼寺。……后唐庄宗,闻师高行,同光元年七月,遣使持紫衣师名,敕书赐之,……今赐号广法大师。”死于同光三年十二月。“师终后,敕赐谥法雨大师,并灵塔号慈云之塔,今现在本寺。”《宋高僧传》卷二十七《后唐五台山王子寺诚慧传》所记与此相同。而《资治通鉴》及《旧五代史》所记与此大异,《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三后唐庄宗同光三年夏四月:“初,五台山僧诚事以妖妄惑人,自言能降伏天龙,命风召雨,帝遵信之,亲帅后妃及早弟、皇子拜之,诚惠安坐不起,群臣莫敢不拜。时大早,帝自邺都迎诚惠至洛阳,使祈雨,士民朝夕瞻仰,数旬不雨。或谓诚惠:‘官以师祈雨无验,将焚之。’诚惠逃去,渐惧而卒。” 《旧五代史·许寂传》:“同光时,以方术著者,又有僧诚惠,诚惠初于五台山出家,能修戒律,称通皮、骨、肉三命,人初归向,声名渐远,四方供馈,不远千里而至者众矣。自云能役使毒龙,可致风雨,其徒号曰降龙大师。京师旱,庄宗迎至洛下。亲拜之,六宫参礼,士庶瞻仰,谓朝夕可致甘泽。祷祝数旬,略无征应。或谓官以祈雨无验,将加焚燎,诚惠惧而遁去。及卒,赐号法雨大师,塔曰慈云之塔。”诚惠不但影响大,而且在五台山有相当大的势力。《宋高僧传》卷二十八《晋五台山真容院光嗣传》记光嗣自两渐(此字似误)运茶入五台山,“仍泛海至沧州,运物入山,时降龙大师者,率众弹压,缁伍畏焉。”
(22)新罗王子塔:S.5573号《五台山赞》东台:“滔滔海水无边畔,新罗王子泛舟来;不辞白骨离乡远,万里将身礼五台。”
(23)金刚窟:《古清凉传》卷上:“王子烧身寺东北,未详其远近里数,是中台北台南、东台西,径路深阻,人莫能至。传闻金刚窟,金刚窟者,三世诸佛供养之具,多藏于此。……迦叶佛灭后,文殊师利,将往清凉山金刚窟中,释迦佛出时,却还至柢洹,一十二年,文殊师利,将还入清凉山金刚窟内,……佛灭后,文殊并将往清凉山金刚窟中。”《广清凉传》卷上:“金刚窟,即文殊大宅,此窟在东、北台二麓之下,楼观谷内,南北岭间,有石门,乃先圣出入之处,人多不识。昔有繁峙县佛慧师,曾入此窟,行约三十里,有横河,既济即平川,无复凡木,但见宝林,极望四周,金楼琼塔,炳然晃目,佛慧师出为人说此。”《宋高僧传》卷二十《唐代州五台山华严寺无著传》说无著曾入金刚窟。P.2483号《五台山赞》:“众生遥礼金刚窟,时时回观菩萨堂。”S.5573号《五台山赞》:“金刚窟里美流泉,佛陀波利里中禅;一自来来经数载,如今即是那罗延。”P.4617号《五台山胜境赞》有“金刚窟圣境”。
(24)波利:《广清凉传》卷中《佛陀波利入金刚窟十二》:“佛陀波利者,……北印度罽宾国人也,亡身徇道,遍睹灵迹,闻文殊师利在五台清凉山,远涉流沙,躬来礼谒,以唐高宗大帝仪风元年,至台山。”后又返回印度取来《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并翻译出来,“再至五台山,相传入金刚窟,于今不出。”《宋高僧传》卷第二有《唐五台山佛陀波利传》亦曰:“波利所愿既毕,却持梵本入于五台,莫知所之。或云:波利隐金刚窟。”后法照“入五台山礼金刚窟”,亦见佛陀波利在金刚窟中。
(25)玉华寺:《广清凉传》卷上中台有五华寺:“中台东南有玉华寺,世传:昔有五百梵僧,彼中修习定慧之业,九夏炎暑,即就中台安居,三冬凝寒,即返玉华,禅诵励精,苦志不废寸阴,常有骡三十头,不烦驱策,从北川上下,运斋粮以供僧用,如此凡数十载,未尝缺之,即今中台厨堂之北,犹有旧寺基址存焉。”
(26)维摩对谈法座:不见记载。
(27)文殊师子灵迹:P.4641《五台山圣境赞》:西台“宝台高回足灵祥,师于遗踪八水傍。”P.4617号西台赞并同。《古清凉传》、《广清凉传》失载文殊师子灵迹。
(28)骆驼:S.467号《五台山曲子六首》上北台:“骆驼,风眇眇,来往巡游须是身心好,罗汉岩前观奈好(何),不敢久停唯有神龙操。”又S.5573《五台山赞》曰:“东台东坡骆驼焉”误。
(29)龙泉水:又称大龙池,在北台山下。见《堵山圣迹志》注(41)。《广清凉传》卷上:“中台北,北台南,中间有诸佛浴池,……四面是水,中心有土台,方园三尺,号为菩萨盥掌,游戏之地,其岁香气氛馥,色相光明,人熟视之,神移目乱,不敢久住。然人亦罕到池中。”与龙泉水位置相当,疑即其水。《宋高僧传》卷十二《唐福州怡山院大安传》:“安游五台,入龙池沐浴,虽久寝涟漪,殊无奋暴雨雹之怪,观者惊悚。”
(30)化金桥:五台山中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佛教僧徒附会为圣教祥物。敦煌遗书五台山资料中记载很多:S.467号《五台山曲子六首》:“上西台,真圣境,阿耨池边好是金桥影。”P.2483号《五台山赞》:“东台磊落甚称高,天成寺里圣金桥。”又(此处有遗漏)5578号:“五色云中化金桥,大悲和尚把幡招;有缘佛子桥上过,无缘佛子逆风飘。”
(31)上米铺:S.5573号:“有一天女名三昧,积米如山供圣贤。”《广清凉传》卷中《天女三昧姑九》:“古德相传云:有天女主昧姑者,亡其年代,自云:‘大圣命我居华严岭,嘱曰:汝宿缘在此,宜处要津,行菩萨道,接引群品,资供山门,我亦照汝,又与一分供养,令汝经年不饥不渴。’远迩人闻,礼奉供施者如市。姑乃募工,营建精宇,不日而成。躬诣乡川,化人米面,身自背负,以充供养。川陆之人,迎施者唯恐在后,游台黑白之众供亿无筹(待查)。……门徒无生众等,咸依师嘱,供养不绝。”天女三昧所造精宇即为上米铺。
(32)竹林:即竹林寺,唐五代五台山名寺之一。S.4012号列五台名寺中有竹林寺,为唐法照和尚创建。《广清凉传》卷中《法照和尚入化竹林寺十六》:“其后法照大师,乃度华严寺南一十五里,当中台中麓下,依所逢大圣化寺式,特建一寺,乃以竹林题号焉。”《宋高僧传》卷二十一唐五台山竹林寺法照传》:“以大历六年正月内,与华严寺崇晖明谦等三十余人,随照至金刚窟所,亲示般若院立石标记,……自后照又依所见化竹林寺题额处建寺一区,庄严精丽便号竹林焉。”
(33)金阁寺:《广清凉传》卷中《道义和尚入化金阁寺十五》记道义“向中台顶上,处处巡礼”,因入化金阁寺,“大历元年,列其上事,闻奏太宗皇帝,帝下敕建置,诏十节度使照修创焉。”《宋高僧传》卷二十一《唐五台山清凉寺道义传》:“大历元载……蒙勃敕金阁寺,宜十节度助缘。”又卷十一《唐汾州开元寺无业传》:“又往清凉山,于金阁寺读大藏经。”《广清凉传》卷上中台有金阁寺。S.4012号记五台名寺中有金阁寺。
(34)灵境看神钟:《广清凉传》卷上南台今益寺三中有灵境寺。P.4625号《五台山赞》:“南台南脚灵敬(境)寺,灵敬(境)寺里圣金刚;一方菩萨声赞叹,圣钟不击自然鸣。”
(35)法华寺,唐五代五台山名寺之一。《广清凉传》卷上南台今益寺中有法华寺,又S.4012号记五台山名寺中有法华寺。
(36)佛光寺,注见S.397号《往五台山行记》注(8)。
(37)解脱:注见S.397号《往五台山行记》注(9)。
(38)常住:S.397号记载五台山佛光寺有:“常住大楼五间,上层是经藏,于下安众,日供僧五百余人。”
(39)圣寿寺:S.397号有载。
(40)福圣寺:S.397号有载。
(41)文殊尼寺:不见记载。
(42)清凉寺:《古清凉传》卷上:“(孝文)石堂之东南,相去数里,别有小峰,上有清凉寺,魏孝文所立,其佛堂尊像,于今在焉。”“清凉寺,依山立名,讬居岩侧,前通涧壑,上接云霓,长安二年五月十五日,建安王仕并州长史,奏重修茸。”P.4625号《五台山赞》:“清凉寺住半山崖,千重楼阁万重关。一万菩萨声赞叹,如若云中化出来。
西天路竟
S.383号
西天路竟一本(1)
东京至灵州四千里地(2)。/
灵州西行二十日至甘州,是汗王(3)。又西行五日至肃州(4)。又/西行一日至玉门关(5)。又西行一百里至沙州界(6),又西行/ 二日至瓜州(7),又西行三日至沙州(8)。
又西行三十里入鬼魅/碛,行八日出碛至伊州(9)。又西行一日至高昌国(10)。
又/西行一千里至月氏国(11)。又西行一千里至龟兹国(12)。又西/行三日入割鹿国(13)。又西南行十日,至于阗国(14)。又西行/ 十五日,至疏勒国(15)。
又西南行二十余日,至布路沙国(16)。又/西行二十余日,至迦湿迷罗国(17)。又西南行二十日,至左/兰那罗国(18),此国出雪山也,更无山也,此是北印/土也。
又西行八日,至佉罗理(19)。又东南长行三个月,至/波罗奈国(20)。又东行一日入林,行七日出林,此林煞难/过,至旷野国(21)。又东行三日,至那迦罗里(22)。又南行/二日,至那兰陀寺,寺东三十里有汉寺,汉僧在此/也(23)。又西行七十里,至王舍城,圣迹不少也。
又西南行入/林,行三百余里,至金刚座(24)。座西一百余里,至昧底寺。/
又南行壹年七个月,至南天竹(竺)国。西南海边有宝/陀洛山,
其山东、西、南、北各四十由巡,南面是大海,西、北、东/面是淤泥若水(25)。/
东京至西天路程
[题解]
S.383号,卷首通曰“西天路竟一本”,尾题曰“东京至西天路程”,故王重民《敦煌遗书总目索引》、黄永武《敦煌遗书最新目录》皆定名为《西天路竟》。黄盛璋《西天路竟笺证》
(《敦煌学辑刊》第六期)认为:“伦敦博物馆藏敦煌写本《西天路竟》为北宋乾德四年(966年)诏遣行勤等一百五十七人西域求法中之一沙门行记,与同次赴印之《继业行程》、及《宋
史》、《佛祖统记》所记行勤等路程皆合,旧以为唐末五代写本者,误也。此本有明显之省略,间有脱误,因抄倒而注有钩[](待造)等号多达三处,尤为传抄而非原本之证。”本卷首起东京开封,尾至南天竺国宝陀洛山及淤泥若水。共有二十一行。
[校注]
(1)路竟:竟,同境。敦煌所出写本有《沙州城土境》、《寿昌县地境》。
(2)宋以开封府为东京,据《通典》、《元和郡县图志》、《旧唐书·地理志》、《太平寰宇记》等,灵州至开封不足三千里。
(3)是汗王:黄盛璋以为“王’后夺“牙”字。据《旧唐书·回纥传》及《新五代史》、《旧五代史》、《宋史》,回鹘被黠戛S.击败后,一支迁居张掖,称甘州回鹘。灵州至甘州应途经凉州,《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三》:“自灵州过黄河,行三十里,始涉沙入党项界,曰细腰沙、神点沙。至三公沙,宿月支都督帐。自此沙行四百余里,至黑堡沙,沙尤广,遂登岭。沙岭,党项牙也。其酋曰捻崖天子。渡白亭河至凉州,自凉州西行五百里至甘州。甘州,回鹘牙也。”据《元和郡县图志》灵州至凉州九百余里,凉州至甘州五百里,计一千四百余里,约二十日程。
(4)肃州:今酒泉。据《元和郡县图志》、《释迦方志》,甘州去肃州四百里。《新丑代史·四夷附录三》甘州“西北五百里至肃州”。
(5)《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三》:从肃州“渡金河,西百里出天门关,又西百里出玉门关,经吐蕃界。”《释迦方志》肃州:“又西少北七十五里至故玉门关,关在南北山间。”《武经总要前集》卷十八:肃州“西行玉门关七十里”。高居诲所记玉门关乃玉门县地,关即其天门关也。
(6)五代宋初沙州归义军曹氏政权,其统区为瓜沙二州八镇,八镇中最东为玉门镇,置在唐玉门军故地。据《旧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玉门军去肃州二百里。玉门军去玉门关百余里,约一日程。
(7)据《元和郡县图志》,瓜州去肃州四百八十里,玉门军去肃州二百余里。瓜州去玉门军二百八十里。黄盛璋以为“《路竟》一共四日程,似嫌不够,‘西行二日’或为‘三日’误抄。”
(8)瓜州去沙州里程,《元和郡县图志》、《释迦方志》、《沙州都督府图经》等为三百里。
(9)《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九伊州下:“地多沙碛,一名鬼魅碛。”又名莫贺延碛、胡卢碛。王延德《使高昌记》:纳职“城在大患鬼魅碛之东南。”《慈恩传》:莫贺延碛“长八百余里,古曰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隋书·高昌传》:“四面茫然,无有蹊径。欲往者寻有人畜骸骨而去。路中或闻歌哭之之声,行人寻之,多至亡失,盖魑魅魍魉也。”据《元和志》沙州去伊州七百里。
(10)高昌国:高昌回鹘所建,又称西州回鹘,王称可汗。《宋史·高昌传》:“高昌国……然其地颇有回鹘,故亦谓之回鹘。……高昌即西州也,其地南距于阗,西南距大食、波S.,西距西天步路涉,雪山,葱岭皆数千里。”王称西州回鹘阿都督、西州回鹘可汗。王延德《使高昌记》自伊州“次历益都。次历纳职城,城在大患鬼魅碛之东南,望玉门关甚近。地无水草,载粮以行,凡三日,至鬼谷口避风驿,用本国法设祭,出诏神御风,风乃息。凡八日,至泽田寺。高昌闻使至,遣人来迎。次历地名宝庄,又历六种,乃至高昌。”伊州至西州共十一日。又据《慈恩传》“……于是遂行,涉南碛,经六日,至高昌界白力城。……即以其夜半到王城。”本卷“一日”有误。
(11)月氏国:即焉耆。《西域记》作阿耆尼国,或曰焉耆;《法显传》作乌夷,正史皆作焉耆,元代称作唆里迷。《悟空行记》作乌耆。黄盛璋认为:“今考称焉耆为月氏,乃民族与政治关系,与焉耆对音无关。焉耆人为龙部落,亦称龙家,唐代分布瓜、沙、伊等州,原住于河西,即月氏之故地,月氏西迁伊犁河流域,……其留居河西故地称为小月氏,龙家实属小月氏。而月氏在西迁过程中,亦必经过焉耆、龟兹,故焉耆、龟兹皆有小月氏名。” P.2009《西州图经》:“银山道,右出天山县界西南向焉耆国七百里,多沙卤,唯近烽足水草,通车马行。”《元和郡县图志》天山县“东至州一百五十里。”西州“西南至焉耆七百二十里”。
(12)《宋史·龟兹传》:“龟兹本回鹘别种。……西至大食国行六十日,东至夏州九十日。或称西州回鹘,或西州龟兹,又称龟兹回鹘。”《西域记》卷一:“从此(焉耆)西南行二百里,逾一小山,越二大河,西得平川,行七百余里,至屈支国。”《释迦方志》同。《新唐书·西域传》:“自焉耆西南步二百里,度小山,经大河二,又步七百里乃至。”近千里,与本卷合。
(13)割鹿国:即姑墨。《宋史·天竺国传》作割禄;慧琳《一切经音义》、《括地志》作未禄。《释迦方志》、《西域记》、《慈恩传》龟兹去姑墨里程为六百余里。《新唐书·西域传》:“自龟兹赢六百里,逾小沙碛,有跋禄迦,小国也,一日亟墨,即汉姑墨国。”又作拨换城,“安西西出出柘厥关,渡白马河,百八十里西入俱毗罗碛。经苦井,百二十里至俱毗罗城。又六十里至阿悉言城。又六十里至拨换城,一曰威戍城,曰姑墨州,南临思浑河。”在今新疆阿克苏附近。
(14)《新唐书·西域传》:“自拨换南而东,经昆岗,渡赤河,又西南经神山、睢阳、咸泊,又南经疎树,九百三十里至于阗镇城。”《太平寰宇记》:“姑墨国南至于阗马行十五日”。
(15)《西域记》卷十二:“从此(疏勒)东南行五百余里,济徙多河,逾大沙岭,至斫句迦国,……从此而东,逾岭越谷,行八百余里,至瞿萨旦那国。”《释迦方志》:于阗“从国都城西越山谷,行八百余里至斫句迦国南境,……又北减三百里方至都城,……又于国西北上大沙岭,度徙多河,五百里至佉沙国。”于阗去疏勒约一千六百余里。
(16)布路沙:《宋史·天竺国传》:僧行勤“以其所历甘、沙、伊、肃等州,焉耆、龟兹、于阗、割禄等国,又历布路沙、迦湿弥罗等国,并诏谕其国命人引导之。”《继业行记》同。《宋史·高昌传》作步路涉。《西域记》卷二:“健驮罗国,……国大都城号布路沙布逻。”布路沙即健驮罗。
(17)迦湿弥罗:《西域记》同。《新唐书·西域传》:“个失蜜,或曰迦湿弥罗国。”《慧超传》作迦叶弥罗国。
(18)左兰那罗:《继业行记》同。《西域记》、《慧超传》作阇烂达罗,属北天竺。
(19)佉罗理:黄盛璋认为即大曲女城,《慧超传》之中天都城葛那及城。
(20)《继业行记》:“又西行二程,有宝塔故基,又西至波罗奈国。”
《西域记》作婆罗痆S.国,《慧超传》:“又即从此彼罗痆S.国经□月至中天竺”。
(21)《西域记》卷七战主国提到旷野鬼,《法显传》有旷野伽蓝。旷野国,旷野鬼与旷野伽蓝实为一处,所经之林,即旷野林。
(22)那伽罗里:黄盛璋以为,“里”为“国”之误。那伽罗国,即《西域传》卷七之吠舍离国。《释迦方志》:“从吠舍釐城南百五十里,渡殑伽河至摩揭陀国,即常所谓摩揭陀王舍城也。”那烂陀寺在城北三十里。吠舍离国至那烂陀寺一百二十里,与本卷所记方位、里程数合。
(23)《继业行记》:“自鹿野苑西至摩揭陀国,馆于汉寺,寺多租入八树隶马,僧徒往来如归,南与杖林山相直。”“又东北十五里,至伽湿弥罗汉寺,寺南距汉寺八里许,汉寺正在那烂陀寺之东约三十里,杖林之北。”
(24)《继业行记》:汉寺南百里至孤山,“又西北百里,有菩提宝座城,四门相望,金刚座在其中。”《西域记》卷九摩揭陀国:“前正觉山西南行十四五里至菩提树,……菩提树垣中有金刚座。”
(25)宝陀洛山,黄盛璋以为即秣罗矩吒国之布咀洛迦山。《西域记》卷十:“秣刺耶山东有布洛迦山,山径危险,岩谷危 倾,山顶有池。其水澄镜,派出大河,周流绕山二十匝,入南海。”游泥若水当指此。
西州图经
P.2009号
(前缺)
道十一达(1):
赤亭道(2)
右道出蒲
碛卤虽沙(3)
新开道(4)
右道出蒲
观十六年
有泉井
之阨,今见阻贼不通。
花谷道
右道出蒲昌县(5)界,西合柳中,向庭州七百卅里(6),/丰水草,通人马。/
移摩道
右道出蒲昌县界移摩谷,西北合柳谷,向庭/州七百卅里(7),足水草,通人马车牛。/ 萨捍道
右道出蒲昌县界萨捍谷,西北合柳谷,向庭/州七百卅里,足水草,通人马车牛。/
突波道
右道出蒲昌县界突波谷,西北合柳谷,向庭州/七百卅里,足水草,通人马车牛。/
大海道
右道出柳中县界,东南向沙州一千三百六十/里,常流沙,人行迷误,有泉井醎苦,无草,行/旅负水担粮,履践沙石,往来困弊(8)。/
乌骨道
右道出高昌县界北乌骨山向庭州四百里(9),/足水草,峻崄石危,唯通人径,马行多损。/
他地道
右道出交河县界,至西北向柳谷通庭州四/百五十里,足水草,唯通人马。/
白水涧道(10)
右道出交河县界,西北向处月已西诸蕃,/足水草,通车马。/
银山道
右道出天山县界,西南向焉耆国七百里,多/沙碛卤(11)。/唯近烽足水草,通行车马。
山窟二院:
丁谷窟有寺一所,并有禅院一所。
右在柳中县界至北山廿五里丁谷中(12),西/去州廿里。寺其依山构,揆巘疏阶,鹰塔/飞空,虹梁饮汉,岩峦纷,丛薄阡/眠,既切烟云,亦亏星月,上则危峰迢,/下轻流溜潺湲,实仙居之胜地,谅栖灵之/秘域,见有名额,僧徙居焉。/
宁戎窟寺一所
右在前庭县界山北廿二里宁戎谷中(13),峭山献 三/成,临危而结拯,曾峦四绝,架回而开轩,既/庇之以崇岩,亦王畏 之以清濑,灵蒸霞郁,/草木蒙笼,见有僧祗,久著名额。/ 古塔五区:
圣人塔一区
右在州子城外东北角,古(故)老相传云阿育王之/所造也。按《内典付法藏经》云:输伽王于阎浮/提造八万四千塔。阿输伽即阿育王也。其塔/内有故碑碣,与道俗同,故此俗称圣人塔。/
(后缺)
[题解]
P.2009号,王重民《敦煌遗书总索引》、黄永武《敦煌遗书最新目录》皆定名为《西州图经》。本卷首尾俱残,仅存中间五十六行,起于“道十一达”,竟于“圣人塔”,记西州十一条道路、二所窟院及一所塔。罗振玉《敦煌石室遗书》曰:“……审其文乃西州志也。以证新旧两唐书地理志多合,惟两志均言西州领县五,为高昌、柳中、蒲昌、天山、交河;新志则有前庭元高昌,而于前庭注曰:‘本高昌。宝应元年更名。’今此卷所载凡六县:曰高昌,曰前庭,曰柳中,曰蒲昌,曰天山,曰交河。交河、高昌、前庭并载。疑唐志及诸地志误也。……又案西州本高昌,贞观十四年平高昌,置西州都督府,并置县。天宝元年改交河郡,乾元元年复为西州,至贞元六年陷于吐蕃,大中五年沙州首领张议朝逐虏守者,以十一州地图献,中有西州,后分三部:曰和州回鹘,曰阿萨兰回鹘,曰高昌。均服属于辽,此唐至五代数百年间西州之沿革也。至此志之作,窃意当在乾元以后,贞元以前。新开道下有见阻贼不通语,是作志时尚未沦于吐蕃之证。且其叙丁谷、宁戎两窟风景文字尔雅,尤非唐中叶以后所能为也;又卷中丁谷窟云:西去州二十里,圣人塔条云:在州子城外东北角,则此书之名当是西州志而非交河郡志又可知矣。”
[校注]
(1)道十一达:《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及诸地志均不载西州十一道。
(2)赤亭道:唐西州设有赤亭烽、赤亭守捉、赤亭镇。《新唐书·地理志》伊州纳职县:“自县西南经达匪草堆,百九十里至赤亭守捉与伊西路合。”赤亭道,即指经赤亭之伊西道。自赤亭西经柳中达高昌,《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西州柳中县“当驿路,城极险固。《西州都督府屯田文书》(《新疆出土文物》):“赤亭镇兵肆拾贰人”。赤亭道自西州到伊吾,取伊吾道至瓜沙。《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唐玄奘去印度取经走此道,“胡公因说西路险恶,沙河阻道,鬼魅热风,遇无免者。”“是时四顾芒然,人鸟俱绝。夜则妖魑举火,烂若繁星,昼则惊风拥沙,散如时雨。”“法师意欲取可汗浮图过,既为高昌所请,辞不获免,于是遂行,涉南碛,经六日,至高昌白力城。”《隋书·裴矩传》曰:“北道自伊吾,……”。《石染过所》(《新疆出土文物》)从瓜州西经悬泉守捉,常乐守镇,苦水守捉,盐池戍守捉十五六天到伊州。P.2005《沙州都督府图经》十九所驿从瓜沙之间的阶亭驿折向北经新井、广显、乌山、双泉、第五、冷泉、胡桐等驿到伊州柔远县赤崖驿。所指路线当即赤亭道东段。
(3)赤亭道东西两段皆有沙碛。S.碎片028号《记牧马死亡处理情形》八处提到“从伊州使回碛内死”。S.碎片031号《神龙元年四月贾才敏运马牒》提到“至伊州回至赤亭东三十里,其马先荡足,因驱行不前,遂即致死,……碛内无主可卖,遂即弃掷不收者。……府司才敏被差逐长行马六匹,送使往伊州,回至方亭戍东三十里,前件马忽患急黄致死,为在枯碛,肉无人买,皮见领来。”是赤亭道有沙碛难行之明证。
(4)新开道:《新唐书》、《旧唐书》及诸志均不载。
(5)蒲昌县:《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西州“蒲昌县,……西南至州一百八十里。”
(6)柳中:《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西州“柳中县,……西至州三十里。……当驿路,城极险固。”
(7)《新唐书·地理志》西州交河县:“自县北八十里有龙泉馆,又此入百三十里,经柳谷,渡金沙岭,百六十里,经石会汉戍,至北庭都护府城。”伊州纳职县:“……又出柳谷,经长泉、龙泉、百八十里有独山守捉,又经蒲岭,百六十里至北庭都护府。”本卷西州通庭州五道中明叙四道经柳谷,柳谷应为庭州西州间必经之地。唐于此设柳谷镇。S.碎片032号:“柳谷镇状上:西州长行马回一疋,……先从西州领得前件马,送使往至北庭,今口二十八日却回至柳谷镇,停经三日,……其马行至镇西五,忽即急黄致死。”《西州都督府屯田文书》:“柳谷镇兵肆拾……”
(8)《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西州“东南至金沙州一千四百里”,与本卷相符合,柳中县有“大沙海,在县东南九十里。”大海道当因大沙海得名。《魏书·西域传》:“自玉门关度流沙,北行二千二百里至车师为一道。”《隋书·裴矩传》:“发自敦煌,至于西海,凡为三道,各有襟带。……其中道从高昌、焉耆、龟兹、疏勒、度葱岭广,……。”当指此道。大海道难行,《新唐书·侯君集传》:侯君集征高昌,麴文泰说,“唐去我七千里,碛卤二千里无水草,冬风裂肌,夏风如焚,行贾至者百分之一,安能大兵致乎?……”《续高僧传》卷十二释道判“西度砂碛千五百里,四顾茫然,绝无水草,乘机急行,止经七夕,便至高昌国。”据S.5404、P.2652号唐末五代归义军时有人充使往西州。
(9)高昌县:《旧唐书·地理志》同。《新唐书·地理志》无高昌县有前庭县:“前庭,下。本高昌,宝应元年更名。”《元和郡县图志》,“前庭县,上。郭下。贞观十四年置高昌县,取旧高昌国为名也,宝应元年改为前庭县。”又本卷宁戎寺条有前庭县,疑诸志记载或有误。又据《元和郡县图志》前庭县北二十里有天山,乌骨道当翻越天山入庭州。
(10)《西州都督府屯田文书》中有白水镇:“白水镇兵叁拾……田陆顷。”白水镇或置于白水涧一带,因涧名镇。
(11)银山道:《新唐书·地理志》西州:“自州西南有南平、安昌二城,百二十里至天山西南入谷,经礌石碛,二百二十里至银山碛,又四十里至焉耆界吕光馆,又经磐石百里,有张三守捉。又西南百四十五里经新城馆,度淡河,至焉耆城。”《新唐书·西域传》郭孝恪自西州伐焉耆“率兵出银山道”。《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二玄奘至师父泉,“法师与众宿于泉侧。明发,又经银山。山甚高广,皆是银矿,西国银钱所从出也。”本卷之银山道,《新志》之银山碛皆由此得名。《新唐书·西域传》:“帝即命郭孝恪为西州道总管,串兵出银山道”,去焉耆。《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西州“西南至焉耆七百二十里。”西州至焉耆道经沙碛,这在出土文书中即有反映。S.碎片032号《神龙元年马死命马子理赔牒》中曰:“……被差逐送使主阿思敬往焉耆,回至银山西三十里,因疲弱致死,谨连银山镇公验如前。……银山镇状:得令狐弘宝辞称,从州逐上件马送使至焉耆,今回至此镇西三十里,前件马逐即急黄致死,……其马在镇西三十里殒死碛内,无主可买,只能剥皮将来。”《西州都督府屯田文书》有“银山戍兵……”
(12)丁谷:69TAM117:57/6《高昌午岁张阿欢上丁谷寺举价粟条记》中记有丁谷寺,该墓出土高昌时期文书最晚为延寿十七年(六四○),可证丁谷寺在公元六三四年以前已存在,为高昌王国时期所建。
(13)据《吐鲁番出土文书》高昌王国置有宁戎县,唐西州高昌县有宁戎乡,皆由宁戎谷得名。大谷2872《唐西州高昌县退田薄》:“……城北二十五里宁戎、低苦具谷(后缺)”。
兴平县地志
S.6014号
(前残)
□里。西去武功县驿十□□(里)(1)。/
祥瑞五:
连槐树/
右武德元年生槐里乡(2)。/
芝草/
右总章元年生汤台乡(3)。/
芝草/
右武德□年生龙泉乡(4)。/
(后残)
[题解]
S.6014号,王童民《敦煌遗书总目索引》:“S.6014,残志书。说明:存□□四,祥瑞五。”黄永武《敦煌遗书最新目录·英伦所藏敦煌汉文卷子目录》亦曰:“S.6014号,残志书(武功驿)。”据《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京兆下武功县之东是兴平县,两县相去五十里。又曰:“始平原,在县北十二里。东西五十里,南北八里,东入咸阳界,西入武功界。”本卷所记三乡中有槐里乡,《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兴平县“魏丈帝改为始平。晋武帝置始平郡,领槐里县,历晋至西魏数有移易。……至德二年改名兴平。”唐兴平县又有槐里故城,槐里乡当属兴平县。据《新唐书·艺文志》有《京兆郡方物志》三十卷,又唐代志书多称地志、图志、图经、地境之类,故本卷定名为《兴平县地志》。本卷书写字体工整尔雅,记事起自武德元年,至于总章元年。又无武周所造新字,显系唐前期高宗时作品。本卷首尾俱残,记事起于武功驿,至于龙泉乡,残存七行。
[校注]
(1)西去武功驿十□□:残缺“□里”二宇。《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兴平县西去武功县五十里。唐兴平县有马嵬驿,《元和郡县图志》兴平县:“马嵬故城,在县西北二十三里。”疑本卷此条指马嵬驿。
(2)《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兴平县“槐里城,周曰犬丘,秦改名废丘,周懿王所都。项羽封章邯为雍王,都废丘,亦此城也。”又曰:“汉茂陵,在县东北十七里,武帝陵也。在槐里之茂乡,因以为名。”槐里乡,在兴平县城,统区在县东北。
(3)汤台乡:《元和郡县图志》不记此地名。
(4)龙泉乡:《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兴平县:“汉龙泉庙,在县东北二十四里,武帝庙号也。”唐兴平县龙泉乡当在此。
印度地理
P.3926号
(前缺)
更西行三百里,至迦湿弥罗国(1)。
《妙法莲花经》卷第七,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2)。
更西行三百里至东印度(3)。
[题解]
P.3926号,王重民《敦煌遗书总目索引》:“P.3926,妙法莲花经卷第七(仅存一行),又有两行印度地理。”黄永武《敦煌遗书最新目录》直定名为“妙法莲花经卷第七”。按本卷仅存三行,除第二行仅“妙法莲花经卷第七”八字外,所记内容与经无涉,属印度地理,故将此录出,暂定名印度地理,以供研究印度地理之用。本卷所记印度地理与《西域记》、《慈恩传》、《法显传》、《洛阳伽蓝记》卷五、《慧超传》皆无相关之处。
[校注]
(1)迦湿弥罗国:《西域记》、《慈恩传》并同。《慧超传》作迦叶弥罗国,属北印度。
(2)王舍城:在中印度摩揭陀国。
(3)东印度:又名东天竺,五天竺之一,因在中天之东故名。
贞元十道录
P.2522号
(前缺)
下,急(悉)州,归诚郡(1)。上三千九十五,东三千九百四十五(2)。 废。识臼(3),三,中下。左封,二,中下。归诚。一,中下(4);贡;/麝香,犛毛(牛)尾,当归,班布,蜀马(5)。/
下,柘州,逢山郡。上三千一百,东三千七百(6)。废。柘县,二,中下。乔珠。一,中下(7)。贡:麝香,羌活,当归,犛牛(8)。/
下,静州,静永(川)郡(9)。上三千四百五十;东四千二百五十(10)。废。悉唐,六,中。静居。一,下(11)。贡:与柘州同(12)。
下,保州,大(天)保郡(13)。上二千九百四十,东二千五百九十(14)。废。定廉,一,中下。归顺,一,中下。云山,一,中下。/安居。三,中下(15)。贡:与静州同(16)。/
下,霸州,静戎郡。上二千一百二十,东三千四百七十(17)。废。安信,中下。牙信,三,中下。保宁,三,中下。/皈(归)化。三,中下(18)。贡:石蜜,升麻,麝香(19)。/
下,维州,维川郡。上三千七百四十,东三千九百四十(20)。废(21)。薛城,二,下。小封。二,下(22)。姜维城(23)。/
下,直(真)州, [昭德郡](24)。上三千六百,东三千八百(25)。真符,一,下。维(鸡)川,一,下。照(昭)德,一,下。照(昭)远。 一,下(26)。废。/
下,恭州,恭化郡。上三千一百二十,东二千九百(27)。和集,二,下。 博恭,二,下。烈山。二,下(28)。[贡:]麝香,羌活,当归(29)。/
下,翼州,临翼郡。上三千;东三千六百(30)。卫山,二,下。翼水,二,下。峨和。二,下(31)。贡:麝香,当归,犛牛,大黄(32)。/ 当,恙(悉)、柘,静、直(真)、恭、翼、保、霸、维等十州并废(33)。/
下,姚州,云南郡。上四千三十,东四千八百九十(34)。姚诚(城)(35),郭,中下。长城,州北五十。中下。长明,州东十五。中下,泸南。中下(36)。/
下,协州。上三千一百,东三千九百六十(37)。安东,郭。中下。西安,州西四十七。中下。湖津。州北六十。中下(38)。/
下,曲州。上三千三百,东四千一百六十(39)。朱提,郭。中下。唐兴。中下。州东五里。下(40)。/
(后缺)
[题解]
P.2522号,罗振玉《鸣沙石室遗书》、王重民《敦煌遗书总目索引》、黄永武《敦煌遗书最新目录》皆定名为“贞元十道录”。罗振玉《雪堂校刊群书叙录》卷下曰:“残地志十六行,存剑南道十二州:曰姚,曰协,曰曲,曰悉,田拓,曰静,曰保,曰霸,曰维,曰真,曰恭,曰翼。每州之下,记所管县名、土贡、及距两京道里、与县距州之里数。取以校《通典》、《元和郡县图志》及新、旧唐书《地理志》,异同至多。………此卷不见书题及撰人名,然据卷中所记,考其时代,及以宋乐史所言定之,殆即贾耽《真元十道录》。观首行有‘当、悉、拓、静、真、恭、翼、保、霸、维等十州并废’语,是作书之年,仅存姚、协、曲三州。考《新志》载松州广德元年没吐蕃,其后松、当、悉、静、拓、恭,保、真、霸、乾、维、翼等为行州,以部落首领世为刺史,是十州之废,在代宗广德以后,《元和志》记‘协州以天宝十三年没蕃,贞元九年,南诏又以其地内属’今此卷协州未废,则作于贞元协州内属之后可知。又卷中所记诸废州中,若当,若悉,若真,若翼,《元和志》并载元和贡,是四州当元和时复内属,此尚称已废,则作于元和以前又可知。贞元、元和之间,仅隔永贞一年,则当此书作于贞元时代,可以确定。《太平寰宇记》剑南西道峨和县下言‘此邑见《贞元十道录》’,今峨和之名明记卷中,可为此卷即贾耽《贞元十道录》之确证。据《唐书·艺文志》,《十道录》凡四卷,其书本非详博,故乐史进《太平寰宇记》表,有编修太简之讥,此卷则又似略出之本。然贾耽为舆地学专家,此书殆与所撰《地图皇华四达记》、《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九州别录》诸书,当参互考证,其所记必精确;此仅存片纸,仍当宝之如球图矣。”刘师培《敦煌新出唐写本提要》亦认为“当即《贞元十道录》之属”,又曰:“《权文公集》又有《十道录》序文,序称:‘录分四卷,下三篇以十道为准。县距州,州距两都,书道里之数,与其四鄙所抵。’以此卷真证之,舍每州不标四至外,体略与符,或即编之节本。”本卷首尾俱残缺,仅存三片十六行。“悉州”段至“霸州”段为一片八行,“维州”段重“翼州”段为一片四行,“当、悉……等十州并废,”段至“曲州”段为一片四行。在排列次序上,《敦煌宝藏》、微微胶卷“悉州”段在前,“维州”段次之,“当、悉、……等十州并废”最后罗振玉《鸣沙石室佚书》影印本“当、悉……等十州并废”在前,“悉州”段次之,“维州”段最后。以敦煌文书书写常规及文义揆之,《敦煌宝藏》排列当是。
[校注]
(1)下急州归诚郡:《新唐书,地理志》:“悉州归诚郡,下。”《元和郡县图志》同。《旧唐书·地理志》:“悉州,……天宝元年改为归诚郡”。急,当为“悉”之误;
(2)《元和郡县图志》卷三二悉州“东北至上都二千三百里。东北至东都三千二百—十里。”《旧唐书·地理志》:“至京师二千七百五十里,至东都三千八百里。”《通典·州郡典》:“去西京二千九百六十四里,去东京三千七百六十里。”诸志记载不一,相差甚远。
(3)识臼:《旧唐书·地理志》、《新唐书·地理志》悉州无识臼县,《旧志》:“显庆元年,置悉州,领悉唐、左封、识臼三县,治悉唐城。……天宝元年,改为归诚郡,割识臼属临翼郡。”《元和郡县图志》卷三二悉州:“识臼县,下。郭下。显庆元年与州同置,地名识臼,因之为名。”
(4)《新唐书·地理志》:“左封,中。归诚,下”。《元和郡县图志》左封,归诚县县等为下、中下。
(5)《新唐书·地理志》:“土贡:麸金,麝香,犛牛尾,当归,柑。”《元和郡县图志》:“贡赋:开元贡:麝香,当归,羌活,犛牛酥及尾。元和贡:麝香,当归。”无蜀马。
(6)《元和郡县图志》卷三二柘州:“东北至上都二千二百六十里。东北至东都三千一百三十里。”《通典·郡典》作去西京三千五百里,去东京三千九百里。
(7)《元和郡县图志》柘州领县县等与本卷同。《新唐书·地理志》柘州二县县等皆为下。《旧唐书·地理志》柘州下不载领县。
(8)《新唐书·地理志》柘州土贡与本卷同。《元和郡县图志》开元贡中无犛牛。
(9)静水郡:《元和郡县图志》、《新唐书·地理志》并作静川郡。《旧唐书·地理志》:“静居,县界有静川也。”“水”,当为“川”之误。
(10)《元和郡县图志》卷三二:静州“东北至上都二千二百九十里。东北至东都三千一百五十里。”《旧唐书·地理志》:“至京师里数与当州里数同。”当州“至京师三千一百里,至东都三千九百里。”《通典·州郡典》作去西京三千二十里,去东京四千二十里。
(11)《旧唐书·地理志》静州领县数与本卷同。《新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二县外又有清道县。《元和志》二县县等为中下;《新志》为中。
(12)《新唐书·地理志》所载土贡与柘州同;《元和郡县图志》开元贡为麝香,犛牛酥。
(13)大保郡:《旧唐书·地理志》、《新唐书·地理志》皆作“天保郡”,“大”,为“天”之误。《元和郡县图志》不载保州。
(14)《旧唐书·地理志》:“至京师二千九百四十里,至东都三千七百九十里。”至京与本卷同,至东都相差甚远,“二千”疑为“三千”之误。
(15)《旧唐书·地理志》保州统县三,遗安居不载。《新唐书·地理志》保州统县数与本卷同,县等皆为下。
(16)《新唐书·地理志》:“土贡:麸金,麝香,犛牛尾。”
(17)《旧唐书·地理志》霸州“至京师二千六百三十二里,至东都三千二百七十一里。”
(18)《旧唐书·地理志》霸州下仅统安信一县。《新唐书·地理志》:“县四。安信,下。牙利,中。保宁,中。归化,中。”疑本卷牙信,皈化二县名有译。
(19)《新唐书·地理却霸州条不载土贡。
(20)《旧唐书·地理志》:“至京师二千八百三十里,至东郝三千五百六十三里。”《元和郡县图志》同。《通典》至东都近合而至西京为二千七百一十里。
(21)《新唐书·地理志》:“广德元年没吐蕃,大和五年收夏,寻弃其地,大中三年首领以州内附。”《旧唐书·地理志》:“上元元年后,河西陇右州县皆陷吐蓍。贽普更欲图蜀川,累攻维州,不下,乃以妇人嫁维州门者,二十年中,生二子。及吐蕃攻城,二子内应,城遂陷。吐蕃得之,号无忧城。累入寇扰西川。韦皋在蜀二十年,收复不遂。至大中末,杜棕镇蜀,维州首领内附,方复隶西川。”
(22)《旧唐书·地理志》维州领县与本卷同。《新唐书·地理志》维州领薜城、通化、归化三县,“通化,……本小封,减亨二年以生羌户于故金川县地置,后更名。”《元和郡县图志》维州统薜城、定廉、盐溪三县。
(23)《新唐书·地理志》,维州“武德七年以白狗羌户于姜维故城置”。《旧唐书·地理志》:“武德元年,白狗羌降服,乃于姜维故城置维州,……(贞观二年)移治于姜维城东。” 《元和郡县图志》卷三二维州“本徼外羌冉马 龙 之别种也,初蜀将姜维、马忠北讨北汶山叛羌,此其地也,今名姜维城,即维所筑。……武德七年,白狗羌首领内降,于姜维城置维州统之。”
(24)下直州:《新唐书·地理志》:“真州,昭德郡,下。《元和郡县图志》、《旧唐书·地理志》并同。“直”为“慎”之误,州下脱“昭德郡”。
(25)《元和郡县图志》卷三二:真州“东北至上都二千一百八十里。东北至东都三千四十五里。”《旧唐书·地理志》:“至京师三千里,至东都三千八百五十里。”
(26)《元和郡县图志》卷三二真州统有真符、昭德、昭远、鸡川四县,县等俱为中下。 《新唐书·地理志》四县:“真符,中下。鸡川,中下。昭德,下。昭远,中下。”《旧唐书·地理志》真州统真符、昭德、鸡川三县。本卷维川、照德、照远应作鸡川、昭德、昭远。
(27)《旧唐书·地理志》恭州至京师与本卷同。《元和郡县图志》卷三二:恭州“东北至上都三千三十里。东北至东都三千一百五十里。”。《通典·州郡典》作去西京三千一百二十里,去东京三千九百五十里。
(28)《新唐书·地理志》与本卷同,《元和郡县图志》县等俱为中下。
(29)《新唐书·地理志》恭州“土贡:麝香,当归,升麻,羌活。”
(30)《元和郡县图志》卷三二翼州:“东北至上都二千四百二十里。东北至东都三千二百七十里。”引《旧唐书·地理志》:“在京师西南二千九百三十里,至东都三千二百七十八里。”《通典·州郡典》作“去西京二千四百四十里,去东京三千二百七十里。”
(31)《新唐书·地理志》翼州县等卫山作中下,翼水、峨和同本卷。《元和郡县图志》皆作中下。《旧唐书·地理志》翼州三县无峨和而有鸡川。
(32)《新唐书·地理志》:“土贡:犛牛尾,麝香,白蜜。”
(33)《新唐书·地理志》:松州“广德元年没吐蕃,其后松、当、悉、静、柘、恭、保、真、霸,乾、维、翼等州为行州,以部落首领世为刺史、司马。”十州之废,当在此时。《旧唐书·吐蕃传》下:“(大历)五年,徙置当、悉、柘、静、恭五州于山陵要害之地,以备吐蕃。”
(34)《元和郡县图志》卷三二:姚州“东北至上都四千三百里。东北至东都四千八百九里。”《旧唐书·地理志》:“至京师四千九百里。”
(35)姚诚:《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皆作“姚城”。 “诚”,为“城”之误。
(36)《旧唐书·地理志》姚州有长明、泸南二县,“泸南,县在泸水之南。”《新唐书·地理志》载有姚城、泸南、长明三县,县等为下,“泸南,本长城,垂拱元年置,天宝初更名。”《元和郡县图志》卷三二:“姚城县,下。郭下。长明县,下。西南至州十五里。长城,下。南至州五里。”
(37)《元和郡县图志》卷三二协州至两京里数与本卷同。《旧唐书·地理志》:“在京师西南四千里。”
(38)《元和郡县图志》卷三二:“安东县,下。郭下。西安县,下。东南至州二十七里。胡津县,下。南至州六十里。”
(39)《元和郡县图志》卷三二曲州至京师与本卷同,“东北至东都四千三百三十里。”《旧唐书·地理志》:“在京师西南四千三百三十里。”相差甚远。
(40)《元和郡县图志》卷三二:“朱提县,下。郭下。唐兴县,下。西至州五里。”
诸道山河地名要略第二
P.2511号
(前缺)
今州即(1)
武于此州置
为总管府,四年
晋州(2),今为晋州刺
(史理所)(3)。
平阳也。晋永嘉之乱,
于此州(4)。
城昼兴作,夜即有崩,
□韩有子名礻厥儿,年
裹灰随蛇依遗,
入一穴,掘之□□
为龙子祠(5)。
原,春秋晋穆侯战于千亩,即其所也(6)。
汾水、氵矞 水(7)。
一名壶口,《尚书》云:壶口,理梁及岐是之也(8)。
人俗:其俗刚强,
与河中、太原同(9)。
赋:麻布。
北都太原府,赤府(10)。并州。去上都一千二百六十里(11)。/《禹贡》冀州之域。《释名》云:并者,兼也(12)。不以/卫水为号,不以常山为称,而云并者,两谷之/间也(13)。又为唐国,帝尧为唐候所都也(14)。/春秋时为晋国(15),西南距河,北尽朔陲,背地/也。昔高辛氏子实沉及金天氏子台骀之/所居也(16)。魏黄初中置并州,又为太原/国(17)。后魏为太原郡。武德元年罢郡为并/州,又改为大都督府(18)。今为河东节度使理所(19)。/
事迹:
秦庄襄二年蒙骜攻赵,空(定)太原(20)。晋荀/吴败狄大卤,即[此]地也(21)。随(隋)季陵迟,盗贼充斥(22)。/大业三年炀帝以高祖神尧皇帝为山西/河东道抚慰大使、太原郡留守(23)。开元十一年玄/宗行幸至太原,以此州王业所兴,又建北都,改并州为太原府,立起业堂碑,以记其事(24)。/天宝元年改北都为北京。
晋祠,周唐叔虞祠也。北齐文宣帝时大起/楼观,穿筑池溏,自高洋已下,皆游集焉,迄今为北都之[胜]也(25)。
介子推祠(26),/俗名子推,《后汉书》云:周举为并州刺史,旧以子推焚死,忽其日,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也,土(士)人至冬中辄月寒食,[莫敢]烟爨,老/少不堪,多死者。周举乃作书以置子推之庙,言盛冬去火,残损人,非贤者之意,使温食,尔惑稍解,风俗颇革(27)。/
台骀马,《春秋》子产曰:其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生台骀,马 共 业其官,宣汾、洮,漳太原泽,帝/用宗之封汾川,故立庙于此(28)。
郡望地名:太原郡,太夏,春秋地名,曰:/置太原,/一名太夏也。
中都,后魏曰中书都,为太原郡也。太卤,夏墟,晋阳(29)。
水名:晋水,(智)P.遏晋水明灌晋阳城是(30)。晋泽,溉稻田四十余里也(31)。洞濄水,刘琨/与刘元海合战于此也(32)。汾水,汉武帝幸河东《秋风辞》曰:泛艛舡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徐水(33)、护甲水(34)、滹沱水。
山名:蒙山(36),《赵录》曰:刘聪征刘琨,/不克,逾蒙山而归是也。牢山,刘聪遣子粲袭据晋阳,遂猎于牢山,陈阅皮肉,山为之赤(37)。/白马山,其驎(阴)多玉,其阳多钢铁也(38)。 原仇山,出人参,铁矿(39)。介山,有介子推庙是也(40)。/
人俗:《汉书·地理志》云:其人有尧之遗教,君/子深思,小人俭陋。又多晋公族子孙,以诈力/相倾,矜夸功名。嫁娶送死,例皆奢靡(41)。/
物产:甘草,龙骨,持生石(42),黄石矿,/柏子人;蒲(葡)萄,人参,麻布(43)。/ 代州,中府,雁门郡。去上都一千六百里(44)。/古并州之域也,春秋时为晋地,战国属赵,赵/与韩、魏灭智P.,三分晋地,则赵有代、句注之/地(45)。案句注在州西北雁门县界陉山是也(46)。秦/置雁门郡,汉因之。后汉末匈奴侵边,其/地荒废。周宣帝自九原城移肆州于今/理。随(隋)开皇中改肆州为代州,大业中改为雁/门郡(47)。随(隋)代丧乱,陷于寇境。武德四年平,/置代州都督府,今为刺史理所。兼置代北水/运使院(48)。
事迹:
赵襄子击杀代王,遂平代地。《史记》:赵襄子北登夏屋山,诱代王,使厨人操铜斗以食代[王],阴令击杀之,遂兴兵平代地。/襄子姊为代王夫人,闻之泣而呼天,摩笄自杀,代人怜之,名所死地为摩笄山(49)。/汉高帝械系刘敬于广武。汉高帝欲击匈奴,使刘敬奴还/报曰:“必使奇兵以争利,不可击也,是时汉兵卅余万已逾/句注,上怒:“敬妄阻吾军!”械系敬于广武,遂往平城。匈奴果/出奇兵,围高帝白登,七日乃解。帝至广武,赦敬曰:“吾/不用公言,因于平城。”乃封敬二千户为关内侯。注云:句注山,/在雁门广武县,亦属雁门郡之是也(50)。/汉高帝击陈豨音喜使周勃入定代地。《汉书》云:代/相国陈豨反,高祖曰:“代地吾所急,故令豨以相国守代,今乃劫掠地”。上自将而往,问豨将,皆贾人,乃多以/金购,豨将多降。使太尉周勃道太原入定代地,免降员,诛豨,乃立文帝为代王也。
郡望地名:雁门,代州门雁(雁门)郡也。广武,汉县名,高帝赦刘敬/封侯之所。参合,汉时代郡之县,柴武击斩韩信于此地(52)。/武州塞。在雁门,汉时武时单于将十万,入骑(骑入)武州塞是也(53)。水名:滹音呼/沱音陀河,在唐林县界(54)。虑音闾虒音夷水,在五台县界,汉因此水置雁/门县,西平地,其大三轮,泉源沸涌,以巨石投之,辄喷出也(55)。常溪,水在雁门县界(56)。浑河,出拨逻回山也(57)。/
山名:夏屋山,赵襄子诱击代王处,在汉广武县也(58)。句注山(59),汉兵卌(卅)万余(逾)/句注击匈奴也。(60)晋句注碑曰:北方之险有卢龙、飞狐、句注为之,号天下之阻,所以分别外内也(61)。汉高不从敬之说,/困于平城也。案句注在雁门县界,即今西陉山是(62)。/五台,在五台县东北,《道经》以为紫府,《内经》清凉山也(63)。晋永嘉中,百姓避乱入此山,见仙人为之克驱,因之不返,寻/访莫知,故俗以此山为仙人者之都(64)。塞曰:百山 聂 ,偏岭,东尖,覆寇,/一名牛心山也。大王石井,叠头,西峨,巳上并塞上山名,在雁门界是也。/凤凰,石鼓,山下有石鼓,卧一丈八尺,腰细之过绳处也。连枷棒,/西陆山,马头,乌堆。已上亦塞上山名,在唐林县界(65)。/
人俗:雁门,并州属郡也,其风俗与太原略同。/然自代北至云、朔等州,北临绝塞之地,封略之/内,杂虏所居,戎狄之心,鸟兽不若,歉馑则剽/劫,丰饱则柔从,乐报怨仇,号为雠掣,不惮/攻杀,所谓衽金革死而不厌者也。纵有编户,亦/杂戎风。比于他邦,实为难理(66)。/
物产:雕翎,麝香,豹尾,麻布(67)。/
《汉书》曰:并州重利布帛,人二男三女,畜宜五扰/,马、牛、羊、犬、猪也。谷宜五种,木唯文瓜,厥药性九。/甘草、麻黄、苦参、草薜、黄芩、大黄、芍药、芦、秦胶(68)。/ 云州,下,云中郡。去上都一千九百六十里(69)。/
《禹贡》冀州之域。周属并州(70),春秋时为北狄地,/战国时属赵,今州即秦雁门之地也,在/汉为雁门之平城县。汉末大乱,匈奴侵边(71),/云中、雁门、西河遂空。曹公鸠集荒散,立平/城县(72)。后魏道武又于此建都,/孝文改为司州牧,置代尹(73)。孝昌之际,离乱/尤甚,常、代之北(74),尽为丘墟。齐文宣帝置/常安镇(75),自周迄隋乃为镇也。/贞观十四年自朔州北界定襄城移云州及/定襄县于此,后为默啜所破,移百姓于朔州,/开元十八年后置云州及云县,今为刺史理所。/
事迹:
汉文帝赦魏尚为云中守。魏尚得罪,方/赏罚作,是时,匈奴大人入朝那,杀北地都尉,文帝以胡寇问冯唐,[冯唐]曰:“魏尚为云中守,军吏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文帝悦,是日令唐持节赦魏尚,复为云中守(76)。猗卢都平城。晋乱,并州刺史刘琨表封猗/卢为代王,都平城,今即云中(77)。齐文宣置东州城。后魏之末,乱离尤甚,常、代之北,尽为丘墟,齐/文宣天保七年置常安镇,徙豪杰三千家以实之,今名东州城也(78)。卫青休士马于/云中、雁门。汉武帝元朔中,匈奴入代杀都尉,大将军卫[青]将兵十余万出定襄,斩首三千余级,还休士马/于云中、雁门(79)。
郡望地名:云中,云州郡名。平城,汉高/帝用陈平秘计得出匈奴所围是此地,今云州是也(80)。单于台,在云州县西北,汉武帝元封/四年勒兵十八万骑,出长城,北登单于台,即此地是也(81)。休胡,云州是古云[中]郡之[地],赵武灵王北破林胡、楼烦而置此(82)。/紫塞。在北界,土多紫色(83)/。
水名:御河水。流入桑乾(84)。
浸曰:乙速孤(85)。/
山名:白登山,上有台名曰白登台(86)。火山,在云中县西,山有火井,深不见底,以/草投之,则烟腾火发,有火井祠,山南有风穴不测,风常不止也(87)。奚望山,在郡东一百里(88)。/采凉山。后魏孝文采凉处也,在郡东北八十里也(89)。
[风]俗:州人与代州同(90)。/
物产:雕翎,草羊(91)。所出药物与代州同。/
朔州,下,马邑郡。去上都一千七百廿里(92)。/
《禹贡》冀州之域。周为并州地,春秋时为北狄地(93)。/秦为雁门郡地,在汉即雁门郡之马邑县也。/汉末大乱,郡遂荒废。曹公又立马邑县,晋改为/雁门郡(94),晋乱,其地为猗卢所据。/后魏都代,为畿内之地。/孝文帝迁洛,于定襄故城置朔州,后又废(95)。/齐文宜帝又于马邑城置朔州,即今理。/随(隋)大业中罢州为马邑郡。皇朝改为朔/州,今为刺史[理所]。
事迹:
韩信请理马邑,/即今朔州也,汉[高]帝以韩王信壮武,乃以太原郡为韩国,徙信/从备胡,故信以晋阳去塞[远],请理马邑,上许之。匈奴大入围信,信数/求和,上赐书责让,信恐诛,以马邑降胡;却与胡骑居参/合。汉军柴武遂屠参合,斩信,参案(案参)合,代郡县是也(96)。/聂壹请诈降以诱匈奴。汉武帝时雁门马邑豪帅聂壹言:“匈奴可诱以利袭/击之。”王恢议:“可击。”上从之。阴使壹为门(间)(97),亡入匈奴,诱禅(单)于曰:“吾/能斩马邑令丞,以城降。”禅(单)于以为然,穿塞将十万骑入武州塞,是/时,汉末(亦)伏兵匿马邑傍谷中,单于觉之,还去,上怒王恢逗挠不击禅(单)于辎重,恢闻自杀(98)。/
郡望地名:马邑,朔州郡名也。州城本汉末(马)邑城也,昔秦人筑城于武州塞,以备胡,城将成而崩者/数矣,有马驰走,周旋反复,父老异之,因依走处筑城,乃不崩,遂名马邑之也(99)。/大同军城。开元五年分善阳于州东卅县也(100)。
水名:桑乾。河名,在马邑县东(101)。
山名:壶口。山在故北,屈东南(102)。
人俗:与代州同(103)。
物产:白雕翎(104)。所出药物与代州同。
岚州,下,楼烦郡。去上都一千五百八十里(105)。/本并州之域,春秋时为晋,复属赵,本楼烦胡/之地也,赵武灵王破以为县(106)。秦太原郡地,在汉/即汾阳县之地(107),汉末遂空(108)。曹公立新兴郡,/后魏置岚州,即今理也。随(隋)大业中于静东(乐)县界/置楼烦郡(109),武德四年平刘武周置东会州,/六年废,重置岚州,今为刺史理所。/
事迹:
后魏置岚州,因以岢岚山为名也。岚州/故城武德中为岢岚镇,大足中加兵三千,其后/李逈秀又加兵至六千人,号为岢岚(110)。开元后废,论者皆以地/为突厥之北冲,不可久废。
郡望地名:楼烦,岚州郡名也,隋置楼烦郡,因汉末楼/烦为名之也。秀容城,在宜芳县南,刘元海所筑也。元海因感神而生,姿容美秀,因以名其城是也(111)。/汾阳宫,随(隋)汾阳故宫在静乐县北一百二十里(112)。蔚汾关,在合河县东七十里(113)。/长城,随(隋)因古迹修筑长城,起合河县北卌里,东经幽州,延袤千余里(114)。/三堆城。静乐县城内有堆阜三,俗名三堆城也(115)。
水名:天池,在静乐县界。燕京东山上(116),周回八里。/阳旱不耗,阴霖不滥,尝有人乘车风飘堕池,有人获车轮于桑/乾泉,后魏孝文帝以金珠穿鱼七头放此池,后亦于桑/乾泉得之,炀帝尝于池南置宫,每夜/风雨吹破,宫竟不成。今池侧有祠,谓之天池祠(117)。合河,蔚汾水与黄河合地,曰合河,合/县界城下(118)。/
山名:岢岚,在岚谷县城东,岚州之西,后魏置岚州,因此山[为名],高二千余丈(119)。/管涔音芩山,在静乐县北。初,刘曜隐于此山,山神献剑于曜也(120)。/总林、玉龙,二山名,山在岢岚军西北三百里,上多松木,所谓岚腾之木是之也(121)。/
人俗:与代州同(122)。
物产:熊皮,麻,食蜜(123)。/
蔚州,下,兴唐郡。去上都二千里(124)。/
《禹贡》:冀州之域。周属并州。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赵(125),赵武灵王置云中、雁门、代郡,秦亦为/代郡。东魏静帝于此置北灵丘郡,/周宣帝置蔚州。罢州置雁门郡(126)。/武德四年平刘武周,重置蔚州,今为刺史/理所。
事迹:
横野军,在州东一百卅里,开元十二于军城置安/边县,至德二年改为兴唐府(127)。三河冶。在飞狐县,元和七年以此冶旧有/铸钱炉,铜山数十里,铜矿至多,遂置五炉铸钱,成一万八千贯(128)。/ 郡望地名:兴唐,蔚州郡名也。《周礼》:并州,川曰沤夷,濅曰莱/易(129)。今沤夷在灵丘县,莱易在飞狐县,皆在州境之内也。飞狐道。入妫州界古飞狐口也,《汉书》郦食其/说汉王曰:塞飞狐之口,言其阨也,即此地可之也(130)。
水名,瓠卢瓜 河,即沤夷河也,在兴唐界县。/此河上槽狭下槽阔,有似瓠卢瓜,因以名(131)。兹水。出灵丘县西南杖回山(132)县界,此河五丈(133),湍激之声,响动山谷也。/
山名:倒刺山,在兴唐、飞狐两(县)界,亦号雪山,俗传灵仙所居,出佳大黄也(134)。太白山,一名大茂山,在灵丘县南,此[山]/有钟乳穴,其深不测。即望穴中乳如悬穗之也(135)。石铭陉岭,在灵丘县界,上有石铭题曰:“冀州北界”。故谓之石铭陉也(136)。/隘门,山名,亦曰隘口,壁立忧直上(137),层崖刺天,有古道极险狭(138),后魏置义仓之所也。/摩笄。山名,昔赵襄子姊为代王夫人,闻赵襄子击杀代王,摩笄自杀,代人怜之,名所死之地为摩笄山(139)。/
人俗:与代州同。
物产:熊皮,豹尾。赋:/麻布(140)。山野多大韭,圃陉大韭多生于山野及平川,本后魏孝文所种,以济军须,沃壤/处皆长三尺,叶广于蔺,但味少耳也(141)。太白山有钟乳,倒刺山出大黄。/
处分语:兴唐郡北临朔漠,东接渔阳,并/部咽喉,边庭亭襟带,宜多方控守,俾息/难虞(142)。
潞州,上府(143),上党郡。[去上都]二(一)千二百卌六里(144)。/
《禹贡》冀州之域,殷时为黎国,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韩,后降赵,又为赵地。秦为上党郡/也,后周置潞州于襄垣县,随(隋)移于壶关,今/州之理所。开元十七年置大都督府,今为昭义军/节度使理所(145)。
事迹:《尚书》云:西P.戡黎,在/上党东北,即黎侯国也。春秋时赤狄潞子所居/之国(146),潞子婴儿为晋所灭,遂属晋。/后汉董卓作乱,上党郡移理壶关。玄宗皇/帝尝为州别驾,所坐厅事,似睡之时,官吏咸见/赤龙据案,及朝京都后,所居寝堂上有紫气/氛氲,七日不散,旧居后为龙飞宫(147)。/
郡望地名:上党,壶关,山名,形似壶,古乃于此置关(148)。/井谷关。在天井谷之内,深邃如井,因以为名(149)。
水名:浊漳水,一名潞水(150),/清漳水(151),尧蓝水(152),鸡鸣水(153)。
山名:鹿台山(154),/石梯山(155),黄阜山(156),太行山,五龙山,慕容永于此山上置五龙祠(157)。/羊头山,上有神农城,即神农得嘉谷之所(158)。熊耳山,上有孤峰有类熊耳(159)。/紫团山。出人参(160)。
人俗:《汉书·地理志》云:[上]党,/本韩之别郡(都),去韩远,去赵近,后乃降赵。土广(犷)俗/杂,其人大率精急,高气势,轻为奸。丈夫相看游/戏,悲歌慨慷,女子弹弦,游媚富贵(161)。/
物产:人参,麻布,黑(墨)(162)。
处分语:壶关势临燕赵,/屏卫洛京,表里山河之固,实为朝庭重寄。□宜勉弘/仁化,以叶佥语(163)。
诸道山河地名要略第二
八年七月戊辰记(164)。
[题解]
P.2511号,首部残缺,尾题曰:“诸道山河地名要略第二”,《新唐书·艺文志》史部地理类;“韦澳《诸道山河地名要略》九卷。一作《处分语》。”《宋书·艺文志》:“韦澳《诸道山河地名要略》九卷,一名《处分语》,一名《新集地理书》。”此书撰于唐宣宗时,《新唐书·韦贯之传》附《韦澳传》曰:“为学士时,帝尝曰:‘朕每遣方镇刺史,欲各悉州郡风俗者,卿为朕撰一书。’澳乃取十道四方志,手加紬次,题为《处分语》。后邓州刺史薛弘宗中谢,帝戒州事,人人惊服。”是澳书有三名并称。罗振玉《雪堂校刊群书叙录》卷下曰:“《诸道山河地名要略》第二残卷,开首断缺,存河东道州府八:曰晋,曰太原,曰代,曰云,曰朔,曰岚,曰蔚,曰潞。其体例,前述建置沿革,次事迹,次郡望地名,次水名,次山名,次物产,为后世地志体例所自眆。《唐书·艺文志》史部地理类著录凡九卷,韦澳撰,一作《处分语》。今以校《元和郡县图志》,卷中所记建置沿革,皆本《图志》,其事迹,山川,风俗,物产,则有所损益。物产后或附‘处分语’,然此八州府中,唯蔚州潞州有之。此为全书中一门目,《唐志》径以为‘一作处分语’,认为书名,误也。澳仕宣、懿两朝,卓然为一代名臣。宣宗励精图治,洞知外事,是书颇简略,或澳撰以供几余之览者耶。”此卷残存二百五行,末题“八年七月戊辰记”,当是本卷抄录年代(或著录之年代)。
[校注]
(1)今州即:《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二晋州:“在秦为河东郡地,今州即汉河东郡之平阳县也。”
(2)《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二:“后魏太武帝于此置东雍州,孝明帝改为唐州,寻又改为晋州,因晋国以为名。高齐武成帝于此置行台,周武帝平齐,置晋州总管。义旗初建,改为平阳郡,武德元年罢郡,置晋州,三年改为总管府,四年为都督府,贞观六年废府,复为晋州。”
(3)今为晋州刺:据本卷其他州条,应作“今为晋州刺史理所”。
(4)《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二:“即尧、舜、禹所都平阳也。……永嘉之乱,刘元海僭号称汉,建都于此地。”
(5)《搜神记》卷十四:“晋怀帝永嘉中,有韩媪者,于野中见巨卵,持归育之,得婴儿,字曰‘撅儿’。方四岁,刘渊筑城平阳不就,募能城者。撅儿应募,因变为蛇,令媪遗灰志其后。谓媪曰:‘凭灰筑城,城可立就。’竟如所言。渊怪之,遂投入山穴间,露尾数寸,使者斩之,忽有泉出穴中,汇为池,因名‘金龙泉’。”《魏书·地形志》晋州平阳郡平阳县有“龙子城”。《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二晋州临汾县有“龙子祠,在姑射山东平水之源,其地茂林蓊郁,俯枕清流,实晋之圣境也。”平山“在县西八里,平水出焉。”
(6)(前缺)原:《续汉书·郡国志》:“界休……有千亩聚。”刘昭注曰:“《左传》曰‘晋为千亩之战’,在县南。”《史记·晋世家》穆侯“十年,伐千亩,有功。” 《集解》:“杜预注曰:‘西河介休县南有地名千亩。’”《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二晋州霍邑县“千亩原,在县北九十里。周回四十里。”
(7)《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二晋州有汾水、氵矞 水。
(8)《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二晋州临汾县:“平山,一名壶口山,今名姑射山,平水出焉。《尚书》曰:‘壶口治梁及岐。’”《续汉书·郡国志》:河东郡“北屈有壶口山。”《元丰九域志》卷四河东路晋州临汾县有壶口山。
(9)《汉书·地理志》:“其民有先王遗教,君子深思,小人俭陋。”《隋书·地理志》:“河东、绛郡、文城、临汾、龙泉、西河,土地沃少塉多,是以伤于俭啬。其俗刚强,亦风气然乎。”
(10)北都太原府赤府:唐代府不分等级,诸志亦不载太原府为赤府。
(11)《元和郡县图志》与本卷同。《旧唐书·地理志》作“一千三百六十里”,疑《旧志》有误。
(12)并者兼也:《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引《释名》云:“并,兼也,言其州或并或设,因以为名。’”
(13)常山,《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作恒山:“《太康地记》曰:‘并州不以卫水为号,又不以恒山为名,而言并者,盖以其在两谷之间乎?’”恒改为常,避唐穆宗讳。
(14)帝尧为唐侯所都也:《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按今州又为唐国,帝尧为唐侯封,又为夏禹之所都也。”唐侯后疑有脱文。
(15)春秋时为晋国:《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今州春秋时为晋国,战国时为赵地。”是本卷“晋国”后疑有脱文。
(16)《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按今州本高辛氏之子实沈,又金天氏之子台骀之所居也。”实沈,本卷作“实沉”。
(17)《元和郡县图志》:“魏文帝黄初元年,复置并州,改太原郡为太原国。”
(18)《旧唐书·地理志》:“北京太原府,隋为太原郡,武德元年,改为并州总管,……七年改为大都督府。”《元和郡县图志》同。
(19)《新唐书·方镇表》开元十八年“更太原府以北军州节度为河东节度。”《旧唐书·地理志》:河东节度使治太原府。《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又于边境置节度使以式遏四夷,河东最为天下雄镇广,……掎角朔方天兵军。太原府城内。”
(20)空太原:《史记·秦本记》、《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并作“定太 原”。“空”“定”之误。
(21)晋荀吴败狄大卤即地也,“即”。后有脱文。《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春秋》晋苟吴败狄于大卤,即太原晋阳县也。”
(22)随季陵迟盗贼充斥:《元和郡县图志》作“隋季陵迟,寇盗充斥。”据改正。
(23)大业三年炀帝以高祖神尧皇帝为山西河东道抚慰大使太原留守:此处记载有误。《旧唐书·高祖纪》:“(大业)十一年,炀帝幸汾阳宫,命高祖往山西,河东黜陟讨捕。……十三年为太原留守,……”《新唐书·高祖纪》:“十一年,拜山西河东抚慰大使,击龙门贼母端儿,……十三年拜太原留守。”本卷此句当由《元和志》卷十三“大业元年废总管,三年罢为太原郡。隋季陵迟,寇盗充斥,炀帝以高祖为山西河东道抚慰大使,太原郡留守”改动而来,因之致误。
(24)《元和郡县图志》同。《旧唐书·地理志》:“开元十一年,又置北都,改并州为太原府。” 《旧唐书·玄宗纪》:“十一年春正月,……辛卯,改并州为太原府,官吏补授一准京兆、河南两府。……上亲制起义堂颂及书,刻石纪功于太原府之南街。”
(25)《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太原府晋阳县:“晋祠,一名王祠,周唐叔虞祠也,在县南十二里。……《序行记》曰:‘高洋天保中,大起楼观,穿筑池塘,自洋已下,皆游集焉。’至今为北都之胜。”又《明太原县志》卷一曰:“唐叔虞祠,县西南悬瓮山麓晋水发源处,叔虞始受剪桐之封为唐侯,至子燮因晋水更国号曰晋,祠亦以名。……昔智P.遏晋水以灌晋阳,后人因之蓄为池沼,建祠水侧,结飞梁于池上,北齐天保中,大兴营建,为北都之胜。”本卷之字后夺“胜”字。
(26)《魏书·地形志》太原郡晋阳县“有介子推祠。”《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太原府晋阳县:“介子推祠,在县五十里。”据《嘉庆重修一统志》太原府条,该祠在清太原县东五里。
(27)《续汉书·郡国志》刘昭注补曰:“《左传》曰晋文公以绵上为介之推田。介山,推焚死之山,故太原俗有寒食。”《后汉书》卷六十一《周举传》:“举稍迁并州刺吏。太原一郡,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莫敢砚烟爨,老小不堪,岁多死者。举既到州,乃作吊书以置手推之庙,言盛冬去火,残损民命,非贤者之意,乃宜示愚民,使还温食。于是众惑稍解,风俗颇革”校以本卷,不举火,应作“不乐举火”,“烟爨”前夺“莫敢”二字,土,应作“士”。
(28)《左传·昭公元年》:“晋侯有疾,郑P.使公孙侨如晋聘,且问疾。叔向问焉,曰:‘寡君之疾病,卜人曰:实沈,台骀为崇。史莫之知。敢问此何神也?’子产曰:‘昔高辛氏有二子,P.曰阏P.,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千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P.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其季世曰唐叔虞。当武邑姜方震大叔,梦帝谓己,余命尔子曰虞,将与之唐,属诸参,而蕃育其子孙。及生,有文在手曰虞,遂以命之。及成王灭唐,而封大叔焉。由是观之,则实沈,参神也。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宜汾、洮,障大泽,以处太原,帝用嘉之,封诸汾川,沈、姒、蓐、黄实守其祀。今晋主汾而灭之矣。由是观之,则台骀,汾神也。抑此二者,不及君身。山川之神,则水旱疠疫之灾于是乎禁之;日月星辰之神,则雪霜风雨不时,于是乎禁(待查)之。’……”《史记·郑世家》引子产言曰:“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生允格、台骀。台能业其官,宜汾、洮,障大泽,以处太原,帝用嘉之,国之汾川。”以校本卷;玄冥后夺“师”字。玄冥,《元和郡县图志》引作“元真”,误。联(待查)其官:《左传》作“台骀能业其官”,《史记·郑世家》、《明太原县志》均作“骀能业其官”,可见本卷有伪误。漳大泽:《史记》、《左传》、《明太原县志》并作“障大泽”。太原有台骀庙:《太平广记》卷三○七党国清条曰:“晋阳东南二十里,有台骀庙,在汾水旁。……元和中,王锷镇河东时,有里民党国清者,……出都门,行二十里,至台骀神庙。”《明太原县志》卷一:“台骀庙,俗呼道庙。”“汾水川祠,一名台骀神庙,在县南晋泽南。后人立祠祀之,节度使卢钧不欲名之,改以是名,晋封昌宁公”。晋泽,又名台骀泽,泽南有昌宁公庙,即台骀神庙。原字下有衍字符号卜。
(29)《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中国曰太原,夷狄曰大卤。按晋,太原、大卤、大夏、夏墟、平阳、晋阳六名,其实一也。”《魏书·地形志》太原郡统有中都县。
(30)P.遏晋水明灌晋阳城是:此句有夺文误字。《水经注·晋水注》:“晋水出晋阳县西悬瓮山。……昔智P.之遏晋水以灌晋阳。”《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引《水经注》亦作“昔智P.遏晋水灌晋阳”。本卷“P.”前夺“智”字。“明”,“以”字之误。
(31)《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太原晋阳县:“晋泽,在县西南六里,隋开皇六年,引晋水溉稻田,周回四十里。”
(32)《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洞过水,东白太原县界流入,西入于汾,晋水下口也。……今按此水出沾县北山,沾即今平乐县也,水经县西二十五里入汾水。”《水经注·洞过水》:“刘琨之为并州也,刘曜引兵邀击之,战于洞过,即是水也。”校曰“一作刘渊”。《元和郡县图志》作刘元海。
(33)徐水:《魏书·地形志》太原郡阳邑县“有……徐水。”《水经注》、《隋书·地理志》、《元丰九域志》并作“涂水”,《水经注·洞过水注》亦涂水“出阳邑东北大嫌(待查)山涂谷西南。”《嘉庆重修一统志》:作“涂水”。
(34)护甲水:《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祁县条:“胡甲水,一名太谷水,东南自潞州武乡县流入,又南入汾州平遥县界。”卷十五潞州武乡县作“护甲水”。《水经注·汾水注》作侯甲水,“水出祁县胡甲山”。《元丰九域志》卷四武乡县“有胡甲山”。《嘉庆重修一统志》:“胡谷水,在太谷县西南,西北入祁县界,合侯谷水。” “侯谷水,在祁县南,源出沁州武乡县北,……一名胡甲水。”罗振玉以为护甲水是,愚以为胡甲为是。
(35)《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盂县“滹沱水,西自代州五台县界流入,南去县百里。”
(36)蒙山:在唐晋阳县西北十里。
(37)牢山:《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太原县:“牢山,一名看山,在县北四十五里。《后魏书》曰:‘刘聪遣子粲袭晋阳,猗卢救之,遂猎牢山,陈阅皮肉,山为之赤。’其山出金矿。”本卷“袭据晋阳”,“据”,衍字。
(38)《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盂县:“白马山,在县东北六十里。《山海经》曰:‘白马之山,其阳多玉石,其阴多铁及赤铜,木马之水出焉。’山上有白马关,后魏所置。”本卷记载有误,“驎”,当为“阴”之误。
(39)原仇山:《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盂县“原仇山,在县北三十里。出人参、铁矿,县取此山为名。”
(40)介山,据《元和郡县图志》、《元丰九城志》等在汾州介休县,又据S.529《诸山圣迹志》,介山又名抱腹山,周回三百里,其山脉东北延伸至太原府境。
(41)《汉书·地理志》:“河东土地平易,……有盐铁之饶,本唐尧所居,……其民有先王遗教,君子深思,小人俭陋。”又曰:“太原、上党又多晋公族子孙,以诈力相倾,矜夸功名,报仇过直,嫁取送死奢靡。”《明太原县志》:“风俗:土穷理学,兼集辞章,敦厚不华,淳俭好学,工贾务实,人物辈出,皆有文武全才。其民勤俭质朴,有唐尧遗风。”
(42)持生石:《元和郡县图志》作“特生草”。
(43)《元和郡县图志》又有铜镜。
(44)《元和郡县图志》同。《旧唐书·地理志》:“在京师东北一千五百五十里”。
(45)句注之地:《元和郡县图志》作“句注之北”。《史记·赵世家》:“于是赵北有代,南并知氏,强于韩、魏。”
(46)雁门县界陉山是也:《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代州:“今按句注在州西北三十五里,雁门县界西陉山是也。”本卷“界”后夺“西”字。
(47)《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隋开皇五年改肆州为代州。大业三年改为雁门郡。”
(48)代北水运使院:《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等均不载。唯《新唐书·卢坦传》、《册府元龟》卷四九八记有代州置有代北水运使。
(49)《史记·赵世家》:“襄子姊前为代王夫人,简子既葬,未除服,北登夏屋,请代王。使厨人操铜枓,以食代王及从者,行斟,阴令宰人各以击枓杀代王及从官,遂兴兵平代地。其姊闻之,泣而呼天,摩笄自杀。代人怜之,所死地名之为摩笄之山。”校以本卷:“诱代王”,《元和郡县图志》同,《史记》作“请代王”,“以食代”,“代”后夺“王”字。
(50)《汉书·娄敬传》:娄敬以建议都关中功赐姓刘,“上使刘敬复往使匈奴,还报曰:‘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羸臂胔老弱,此必欲见所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是时汉兵以逾句注,三十余万众,兵已业行。上怒,骂敬曰:‘齐虏!以舌得官,乃今妄言沮吾军。’械系敬广武。遂往,至平城,匈奴果出奇兵围高帝白登,七日然后乃得解。高帝至广武,赦敬,曰:‘吾不用公言,以困平城,吾已斩先使十辈言可击者矣。’乃封敬二千户,为关内侯,号建信侯。”师古曰:“句注,山名,在雁门。”
(51)《汉书·高祖纪》:高祖十年“九月,代相国陈豨反。上曰:‘豨尝为吾使,甚有信,代地吾所急,故封豨为列侯,以相国守代,今乃与王黄等劫掠代地!吏民非有罪也,能去豨、黄来归者,皆赦之。’……问豨将,皆故贾人。上曰:‘吾知与之矣。’乃多以金购豨将,豨将多降。十一年冬,……太尉周勃道太原入定代地广……燕王綰、相国何等三十三人皆曰:‘子恒贤知温良,请立以为代王,都晋阳。’”
(52)《汉书·韩王信传》:“十一年,信复与胡骑入居参合。汉使柴将军击之,……遂战,柴将军屠参合,斩信。”
(53)《史记·匈奴列传》汉武帝使马邑人聂翁壹诱单于,“单于信之,而贪马邑财物,乃以十万骑入武州塞。”《索隐》“苏林云在雁门也”。本卷“武”前衍一“时”字。
(54)滹沱河:据《元和郡县图志》,源自代州繁峙县泰戏山,流经雁门、崞、唐林、五台入太原府盂县界。《明史·地理志》:代州“又南有滹沱河,源自繁畴入州界,西南流经崞、忻、定襄,又东经五台、盂,入真定界。”本卷注曰“在唐林县界”,不确。
(55)《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繁峙县“本汉虑篪(待查)县,属太原郡,因虑魔(待查)水为名也。……隋大业二年改为五台县,因山为名也。” “虑藐(待查)水,在县北
十五里。”本卷“汉因此水置雁门县”,误,雁门县,应作“虑篪(待查)县”。
(56)常溪:诸志均不载。
(57)浑河:诸志均不载。
(58)夏屋山:据《元和郡县图志》在唐雁门县东北三十里。
(59)《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代州雁门县:“句注山,在县东北三十五里。”
(60)汉兵三十万余句注击匈奴也:余,《汉书·娄敬传》作“逾”;《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汉高祖欲伐匈奴,不从娄敬之说,械系于广武,遂逾句注,困于平城,谓此地也。”
(61)《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晋咸宁元年句注碑曰:‘盖北方之险,有卢龙、飞狐、句注为之首,天下之阻,所以分别内外也。’” 首本卷作“号”。
(62)即今西陉山是:“是”字后夺一“也”字。
(63)《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代州五台县:“五台山,在县东北百四十里。《道经》以为紫府山,《内经》以为清凉山。”校本卷:“紫府”后夺“山”字,“内经”后夺“以为”二字。
(64)《古清凉传》卷上:“郦道元《水经[注]》云:其山五峦巍然,迥出群山之上,故谓五峰。晋永嘉三年,雁门郡镬(待查)人县百余家,避乱入此山,见山人为之步驱而不返,遂宁居岩野。往还之士,时有望其居者,至诣寻访,莫知所在,故人以为是山为仙者之都矣。”步驱,本卷作“克驱”。
(65)以上诸塞诸志多不载。西陆山:应作西陉山,《宋史·地理志》代州雁门县有西陉砦。石鼓:《明史·地理志》:代州崞县“东南有石鼓山”。《金史·地理志》雁门县有西陉镇,崞县有石鼓山。
(66)《汉书·高帝纪》:“代地居常山之北,与夷狄边,赵乃从山南有之,远,数有胡寇,难以为国。”《汉书·地理志》:“钟、代、石、北,迫近胡寇,民俗慎(待查)忮,好气为奸,不事农商,自全晋时,已患其剽悍,而武灵王又益厉之。故冀州之部,盗贼常为它州剧。”《嘉庆重修一统志》代州直隶州:“民淳讼简,节俭劝农,无游惰之习,绝浇薄之风。质野勇悍,地无平原,多武少文,勤耕稼,无蚕桑。”
(67)《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代州开元贡赋中无豹尾。《新唐书·地理志》土贡又有“蜜、青碌彩”。
(68)《汉书·地理志》:“正北曰并州,……其利布帛,民二男三女;畜宜五扰,谷宜五种。”五扰,颜师古注曰:“马、牛、羊、犬、豕。”
(69)《元和郡县图志》同。《旧唐书·地理志》:“在京师东北一千九百四十里。”
(70)周属并州:《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作“虞及周属并州。”
(71)《元和郡县图志》匈奴侵边后有“自定襄以后”句。
(72)《元和郡县图志》“立平城县”后有“属新兴郡”。
(73)《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云:州“后魏道武帝又于此建都,东至上谷军都关,西至河,南至中山隘门塞,北至五原,地方千里,以为甸服。孝文帝改为司州牧,置代尹。”
(74)常代之北:常,《元和郡县图志》作“恒”,此避唐穆宗讳也。
(75)常安镇:《元和郡县图志》、《新唐书·地理志》、《辽史·地理志》并作“恒安镇”,避穆宗讳也。
(76)《汉书·冯唐传》:“当是时,匈奴新大入朝那,杀北地都尉印,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冯唐,……唐对曰:‘今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军市 租尽以给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杀牛,以饷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尝一入,尚帅车骑击之,所杀甚众。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且云中守尚坐上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文帝悦,是日,令唐持节赦魏尚,复为云中守……”。
(77)《晋书·愍帝纪》、《晋书·刘琨传》并有简载。《魏书·序帝纪第一》猗卢六年“修故平城以为南都,……八年,晋愍帝进帝为代王,置官属,食代、常山二郡。”
(78)《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云州条同。
(79)《汉书·武帝纪》、《汉书·卫青传》、《汉书·匈奴传》、《史记·匈奴列传》并载元朔年间卫青出击匈奴两次,元朔元年出雁门,元朔二年出云中至陇西,本卷作“出定襄”,误。十万,并作三万。《汉书·匈奴传》:“又入雁门杀略千余人。于是汉使将军卫青将三万骑出雁门,李息出代郡,击胡,得首虏数千。其明年,卫青复出云中以西至陇西。”还休士马于云中雁门当指元朔元年战事之后。
(80)《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云州条:“《史记》曰:汉七年,韩王信亡走匈奴,上自将逐之。遂至平城,为匈奴所围,用陈平秘计得出是也。”云中县“本汉平城县,属雁门郡。……贞观十八年,改置云中县,属云州。”
(81)汉武帝元封四年勒兵十八万骑出长城北登单于台:“四年”,《元和郡县图志》、《汉书》并作“元年”。《汉书·武帝纪》:元封元年“行自云阳,北历上郡、西河、五原,出长城,北登单于台,至朔方,北临河,勒兵十八万骑,旌旗径千余里,威震匈奴。”四年通回中道,出自萧关,“……自代而还,幸河东。”登单于台在元年,本卷叙为四年,误。《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云中县“单于台,在县西北四十余里。汉武帝元封元年,勒兵十八万出长城,北登单于台,即此也。”
(82)《史记·赵世家》:赵武灵王破林胡、楼烦后“二十六年复攻中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
(83)紫塞:诸志不载。《明史·地理志》:大同府大同县“又西北有金河,又有紫河,皆流入大河。”《辽史·地理志》:大同府德州宣德县“高齐置紫阿镇”。
(84)《明史·地理志》大同府大同县:“又东有街河,一名如浑水,南有十里河流合焉,即武州川也,俗曰合河,南入桑乾。”如浑水,又名御河,《金史·地理志》大同府大同县有“御河”。《嘉庆重修一统志》大同府山川条:“如浑水,在大同县东北四十里,自塞外南流入,又南至县东南,入桑乾河,今名御河。”《清大同县志》亦名为御河,疑《明史》之“街河”当为“御河”之误。据《水经注·凝(待查)水注》如浑水流经北魏都平城内,灌注诸池苑,御河之名,当起于此。
(85)诸志皆不载。
(86)《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云中县:“白登山,在县东北三十里。”
《金史·地理志》大同府白登县有白登台。《水经注·瀑(待查)水注》:“今平城东十七里有台,即白登台,台南对冈阜,即白登山也。”
(87)《辽史·地理志》:“白登山,亦曰火烧山,有火井。”《水经注·瀑(待查)水注》:火山“上有火井,南北六七十步,广减尺许,源深不见底,炎势上升,常若微雷发响,以草内之,则烟腾火发。……火井东五六尺,又东有汤井,广轮与火井相状,热势又同。以草内之则不燃,皆沾濡露结,故俗以汤井为目井。又东有井祠,以时祭祀焉。”《嘉庆重修一统志》:“火山,在大同县西。”
(88)《金史·地理志》大同县有奚望山:《嘉庆重修一统志》“奚望山,在大同县东。”
(89)采凉山:又作采掠山。《金史·地理志》:大同府白登县“有白登山,采掠山。”《嘉庆重修一统志》:“采掠山,在大同县东北。……旧志在县东北四十里,一名采药山,其山多产药材。”
(90)《隋史·地理志》:“皆连接边郡,习尚与太原同俗。”
(91)《元和郡县图志》、《新唐书·地理志》皆无草羊。
(92)《元和郡县图志》同。《旧唐书·地理志》“在京师东北一千七百七十四里。”
(93)《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朔州:“虞及周为并州之地,春秋时为北狄地,战国属赵。”
(94)晋改为雁门郡:《元和郡县图志》作“晋改属雁门郡”。《晋书·地理志》雁门郡治广武统有马邑县。本卷“改为”应作“改属”。
(95)后又废:《元和郡县图志》作“葛荣之乱,州郡又废”。
(96)《汉书·韩王信传》:“六年春,上以信壮武,北近巩、洛,南迫宛、叶,东有淮阳,皆天下劲兵处也,乃更以太原郡为韩国,徒信以备胡,都晋阳。信上书曰:‘国被边,匈奴数入,晋阳去塞远,请徙治马邑。’上许之。秋,匈奴冒顿大入围信,信数使使胡求和解。汉发兵救之,疑信数间使,有二心。上赐信书责让之曰:‘专死不勇,专生不任,寇攻马邑,君王力不足以坚守乎?安危存亡之地,此者朕所以责于君王。’信得书,恐诛,因匈奴约共攻汉,以马邑降胡,击太原。”“十一年信复居参合,汉使柴将军击之,……柴将军屠参合,斩信。”汉代郡统有参合县,在今山西阳离县境。
(97)阴使壹为门:“门”,《汉书·韩安国传》作“间”。
(98)汉使聂壹诱单于击之,事在汉武帝元光二年,《史记·匈奴列传》、《史记·韩长孺列传》、《汉书·匈奴传》、《汉书·韩安国传》并有详载。《史记·韩长孺列传》:“其明年,则元光元年,雁门马邑豪聂翁壹因大行王恢上言:‘匈奴初和亲,亲信边,可诱以利。’阴使聂翁壹为间,亡入匈奴,谓单于曰:‘吾能斩马邑令丞吏,以城降,财物尽可得。’单于爱信之,以为然,许聂翁壹。聂翁壹乃还,诈斩死罪囚,县其头马邑城,示单于使者为信。曰‘马邑长吏已死,可急来。’于是单于穿塞将十万骑,入武州塞。当是时,汉伏兵车骑材官三十余万,匿于马邑旁谷中。……王恢、李息、李广别从代主击其辎重。于是单于入汉长城武州塞。未至马邑百余里,行掠卤,徒见畜牧于野,不见一人。单于怪之,攻烽燧,得武州尉史。欲刺问尉史。尉史曰:‘汉兵数十万伏马邑下。’……乃引兵还,出塞,……王恢等兵三万,闻单于不与汉合,度往击辎重,必与单于精兵战,汉兵势必败,则以便宜罢兵,皆无功。天子怒恢不出击单于辎重,擅引兵罢也。……于是恢闻之,乃自杀。”《史记·匈奴列传》:“汉以王恢本造兵谋而不进,斩恢。”《汉书·匈奴传》同。
(99)《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曰:“《晋太康地记》云秦时建此城,辄崩不成,有马周旋驰走反覆,父老异之,因依以筑城,遂名马邑。”《续汉书·郡国志》梁刘昭注:“干宝《搜神记》曰:‘昔秦筑城于武州塞内以备胡,城成而崩者数矣。有马驰走一地,周旋反覆,父老异之,因依以筑城,城乃不崩,遂名马邑。”《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朔州州城条记载与刘昭注同。《水经注·漯水注》引干宝《搜神记》后又曰:“或以为代之马城也,诸记纷竟,未识所是。”又见《搜神记》卷十三。
(100)开元五年分善阳于州东三十县也:此句“三十”后有脱文。《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朔州马邑县:“开元五年于州东三十里大同军城内置马邑县”。《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马邑……开元五年析善阳于大同军城置。”皆述唐马邑县之设置而非大同军之置。
(101)《元和郡县图志》十四马邑县:“桑干河,在县东三十里。”
(102)诸志不载朔州有壶口山。
(103)《隋书·地理志》同。《嘉庆重修一统志》:“风俗:节用勤农,士务淳实。”
(104)《元和郡县图志》开元贡、《新唐书·地理志》土贡中并有白雕翎。
(105)《元和郡县图志》同。《旧唐书·地理志》:“在京师东北一千二百九十五里。”
(106)《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岚州:“《禹贡》冀州之域。周并州之域。春秋时属晋,晋灭后为楼烦王所居,赵武灵王破以为县。”
(107)在汉即汾阳县之地:《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作“在汉即太原郡汾阳县之地”。
(108)汉末遂空:《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汉末大乱,匈奴侵边,自定襄已西尽云中、雁门、西河之间遂空。”
(109)静东县,《隋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皆作“静乐县。”本卷误。
(110)《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岚州宜芳县:“岢岚镇。在县西北九十八里。”《旧唐书·地理志》:“岚州,在太原府西北二百五十里,管兵三千人。岢岚军,在岚州北百里,管兵一千人。”《新唐书·地理志》岚州岚谷县:“有岢岚军,永淳二年以岢岚镇为栅,长安三年为军,景龙中,张仁亶徙其军于朔方,留者号岢岚守捉,隶大同。”李迥秀加兵事据《新唐书》、《旧唐书》当在中宗景龙中出任朔方道行军大总管时。
(111)《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岚州宜芳县:“秀容故城,在县南三十里。刘元海感神而生,姿容秀美,因以为名也。”
(112)《元和郡县图志》同。《隋书·地理志》、《新唐书·地理志》静乐县有隋汾阳宫。
(113)《元和郡县图志》同。《新唐书·地理志》合河县“东有蔚汾关”。
(114)《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合河县:“隋长城,起县北四十里,东经幽州,延袤千余里,开皇十六年因古迹修筑。”
(115)《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静乐县:“本汉汾阳地,城内有堆阜三,俗号三堆城。隋开皇三年,自今宜芳县北移岢岚县于三堆城,十八年改为汾源县,大业二年,改为静乐县。”
(116)在静乐县界:《元和郡县图志》作“天池,在县北燕京山上。”
(117)《元和郡县图志》、《水经注·漯水注》、《太平寰宇记》记载并同。《新唐书·地理志》岚州静乐县“有天池祠”。
(118)《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合河县:“……贞观四年改为合河县,以城下有蔚汾水西与黄河合,故曰合河。”
(119)《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岚州:“后魏于今理置岚州,因州西岢岚山为名也。”宜芳县“岢岚山,在县北九十八里。高二千余丈,西北与雪山相接。”
(120)《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静乐县:“管涔山,在县北一百三十里。汾水源出焉。初,刘曜隐于此山,山神使二童子献剑于刘曜曰:‘管涔山使谒赵皇帝献剑。’”
(121)恕林山、玉龙山:诸志并不载。
(122)《隋书·地理志》同。
(123)《元和郡县图志》同,唯食蜜作“石蜜”。
(124)《元和郡县图志》同。《旧唐书·地理志》作“一千八百一十里”。
(125)战国时赵:《元和郡县图志》作“战国时属赵”,据之补正。
(126)罢州置雁门郡:本卷“罢”前有脱文。《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蔚州:“隋大业三年,罢州置雁门郡。”
(127)兴唐府:《元和郡县图志》、《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皆作“兴唐郡”。《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蔚州兴唐县:“本灵丘县也,开元十二年于州东北一百三十里横野军子城南置安边县。天宝元年改为安边郡,仍自灵丘移州理于安边城。至德二年改为兴唐郡。仍改安边县为兴唐县。”“横野军,置在州城内。”《新唐书·地理志》蔚州:“贞观五年破突厥,复故地,还治灵丘。开元初徙治安边。至德二载更郡名,复故治。”
(128)《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蔚州飞狐县:“三河治,旧置炉铸钱,至德以后废,元和七年,中书侍郎平章事李吉甫奏:‘臣访闻飞狐县三河冶铜山约数十里,铜矿至多,去飞狐钱坊二十五里,两处同用拒马河水,以水斛销铜,北方诸处,铸钱工绝省,所以平日三河冶置四十炉铸钱,旧迹并存,事堪覆实。今但得钱本,令本道应接人夫,三年以来,其事即立,救河东困竭之弊,成易、定援接之形。制置一方,久长获利。’诏从之。其年六月起工,至十月置五炉铸钱,每岁铸成一万八千贯。时朝廷新收易、定,河东道久用铁钱,人不堪弊,至是具受利焉。”
(129)濅:《元和郡县图志》作“浸”。《水经注·寇水注》寇水“即沤夷之水也,出(灵丘)县北高氏山上。”《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同,兴唐县又有“沤夷河,亦曰瓠卢瓜 河,上槽狭,下流阔,有似瓠卢瓜 ,因名。”
(130)《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蔚州飞狐县“飞狐道,自县北入妫州怀戎县界,即古飞狐口也。郦食其说汉王曰:‘杜白马之津,塞飞狐之口’,此育皆一方之阨也。又刘琨自代出飞狐口奔于安次,即谓此道也。”
(131)见(129)注。
(132)西南枚回山,《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作“西枝回山”,《校勘记》:“考证:赵一清引……枝作‘枚’。今按:毕源《山海经新校正》引作‘兹水出县西枚回山’。”
(133)县界此河五丈:《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作“悬河五丈,湍激之声,响动山谷……”。
(134)《水经注·漯水注》:倒刺水“水出倒刺山西,山甚层峻,未有升其巅
者。《魏土地记》曰:‘代州城东五十里有倒刺山,山上有佳大黄也。’”《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蔚州兴唐县:“倒刺山,在县东七十里。亦号雪山,俗传灵仙所居,与五台山略等。”飞狐县:“倒刺山,在县东北一百二十里。出佳大黄。”
(135)《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灵丘县:“太白山,在县南十里。山有钟乳穴,其深不测,仰望穴中,乳如悬穗也。”
(136)《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同,在灵丘县西北八十里。
(137)壁立忧直上,《元和郡县图志》作“壁立直上”。隘门山,在灵丘县南十五里。
(138)古道:《元和郡县图志》作“石道”。
(139)摩笄山:据《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在飞狐县东北一百五十里。《元和郡县图志》、《水经注·漯水注》、《史记·赵世家》及《史记集解》并有载,大体相同。
(140)《元和郡县图志》开元贡同。
(141)《元和郡县图》卷十四兴唐县:“大韭多生于山及平野,魏孝文所种,以济军须,后沃壤处皆长三尺,叶广于马蔺,但味少短耳。”本卷耳 前夺“短”字;“蔫”同“马”。
(142)本卷“亭”前衍“庭”宇。《嘉庆重修一统志》宣化府:“前控京都,后控沙漠,左挹居庸之险,右拥云中之固。飞狐紫荆控其南,长城独石枕其北。群山环抱于东北,洋河萦绕于西南,居道里之中,为要会之地。”
(143)上府:《元和郡县图志》、《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潞州为“大都督府”,不云上府。
(144)二千二百四十六里:《元和郡县图志》作“一千三百三十里”;《旧唐书·地理志》作“一千一百里”。本卷“二千”疑为“一千”之误。里程前 又夺“去上都”三字。
(145)《旧唐书·地理志》:“昭义军节度使,治潞州,领潞、泽,邢、洺、磁五州。”
(146)《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五:“春秋时属晋,又兼有潞子之国。”《旧唐书·玄宗纪》:景龙二年兼潞州别驾,“州境有黄龙白日升天,尝出畋,有紫云在其上,后从者望而得之,……上所宅外有水池,浸溢顷余,望气者以为龙气。”开元十一年春正月幸潞州“别改其旧宅为飞龙宫。”《新唐书·玄宗纪》亦作飞龙宫。《新唐书·地理志》:“有启圣宫,本飞龙,玄宗改第,开元十一年置,后又更名。”
(148)《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五潞州壶关县:“山形似壶,于此置关,故名口壶关。”《明史·地理志》潞安府长治县:“东南有壶关山,旧置壶关于山下。”
(149)《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五襄垣县:[天]井(谷)关,在县东南四十里,置在天井谷内,深邃似井,因以为名。魏武初迁邺,于此置关,周建德六年废。”校勘记以为应作“天谷关”。《新唐书·地理志》同本卷作“井谷故关”,可纠《元和志》校勘记之误。
(150)《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五浊漳水发源于发鸠山,流经长子、上党、潞城、黎城、涉县入相州界。“漳水,一名潞水。阚骃曰:‘潞水在县北,为冀州浸,即漳水也。’……故土俗谓浊漳为潞水也。”《太平御览》卷六四漳水载:浊漳水,在(邺)县西。水北津,有永乐浦。浦西五里,俗谓为紫陌。河北处,即俗巫为河P.娶妇处也。
(151)清漳水:据《元和郡县图志》发源于太原府乐平县,南流入潞州涉县入浊漳水。
(152)《魏书·地形志》:上党郡寄氏县“有盘秀山,蓝水出其南,东南合浊漳。”《隋书·地理志》上党郡长子县有尧水。《嘉庆重修一统志》潞安府有尧水、蓝水。二水合称为尧蓝水。
(153)《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五不记此水,唯上党县“鸡鸣山,……在县东南七里。”《嘉庆重修一统志》“鸡鸣水,源出长治县鸡鸣山。”
(154)鹿台山:据《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五在襄垣县南二十里。
(155)石梯山:据《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五在铜辊(待查)县西三十里。有石梯水出此山流入漳水。
(156)黄阜山:据《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五在潞城县西北二十五里。
(157)《新唐书·地理志》上党县“有五龙山”。《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五上党县:“五龙祠,在县东南二十五里五龙山上。慕容永所立,以祠五方神。”
(158)《续汉书·郡国志》刘昭注:“《上党记》曰:‘有羊头山,沁水出焉。”《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五长子县:“羊头山,在县东五十六里。”“神农城,《后魏风土记》曰:‘神农城在羊头山上,山下有神农泉,即神农得嘉谷之所。’”《魏书·地形志》亦曰“羊头山下神泉,北有谷关,即神农得谷之所。”
(159)诸志不载。
(160)紫团山:《太平寰宇记》记载上党县有紫团山,出人参。《元丰九域志》卷四潞州壶关县有紫团山。《嘉庆重修一统志》潞安府:“紫团山,在壶关县东南一百五十里。……《府志》:山顶常有紫气,团围(待查)如盖,旧产人参,名紫参,今无。
(161)《汉书·地理志》:“上党,本韩之别都,远韩近赵,后乃降赵,皆赵分也。”又曰:“赵、中山地薄人众,犹有沙丘纣淫乱余民。丈夫相聚游戏,悲歌忼慨,起则椎剽掘冢,作奸巧,多弄物,为倡优。女子弹弦跕屣,游媚富贵,遍诸侯之后宫。”“邯郸,……其土广俗杂,大率精急,高气势,轻为奸。”以校本卷,“党”前夺一“上”字,“别郡”为“别都”之误;“土广”,应作“土犷”。
(162)《元和郡县图志》载开元贡赋同,唯“黑”作“墨”。《新唐书·地理志》土贡中亦有墨。
(163)《嘉庆重修一统志》潞安府形势:“上党四塞之固,东带三关,据天下肩脊,当河朔咽喉,肘京洛而履蒲津,倚太原而跨河朔。太行瞰其面,并门负其背。”
(164)八年七月戊辰:王仲荦认为是懿宗咸通八年,这年七月丁卯朔,初二为戊辰。
S.2052《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一卷并序》
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一卷并序
夫人立身在世,姓望为先,若不知之,岂为人子?虽即博学,姓望殊乖,晚长后生,切须披览,但看注脚,姓望分明,谨录元出州郡,分为十道如右:
第一关内道[八]郡
雍州京兆郡,出四十姓:车、杜、段、严、黎、宋、秦、钟、雍、车(韦)、田、粟、於、米、冷、支、员、舒、扈、皮、昆、申屠、廖、别、夫蒙、郜、丰、杼、史、伦、邢、
金、成公、第五、宋、宜、狄、粟、计。
雍州始平郡,出四姓:冯、庞、宣、阴。
雍州武功郡,出四姓:苏、韩、是、殳。
歧州扶风郡,出十一姓:窦、马、曾、鲁、万、寇、井、苏、惠、班、辅。
邠州新平郡,出四姓:古、异、附、虢。
泾州安定郡,出八姓:梁、皇陠(甫)、席、伍、胡、安、蒙、程。
同州冯翊郡,出八姓:鱼、吉、凳(待查)、雷、印、合、力、寇。
同州郃阳郡,出四姓:支、奉、公丸,骨。
第二陇右道四郡
凉州西平郡,出三姓:申屠、段、池。
凉州武威郡,出六姓:索、石、贾、安、廖、阴。
渭州陇西郡,出十三姓:李、牛、时、辛、董、艾、彭、关、骞、闵、万、氾、边。 秦州天水郡,出二十姓:赵、姜、尹、别、严、龙、权、秦、上官、捣(荔)、桂、庄、那、皮、双、智、呙(待查)、琴、蓼、玠。
第三山南道五郡
襄州襄阳郡,出五姓:荔非、蒯、辅、骞、蹇。
邓州南阳郡,出十七姓:白、韩、胜、乐、邓、宗、叶、穰、岑、翟、矌、井、赵、姬、仇、鹿。
荆州江陵郡,出五姓:能(熊)、县、仵、戎、酒。
朗州武陵郡,出五姓:伍、龚、卜、冉、华。
鄂州江夏郡,出七姓:李、黄、程、费、任、卫、喻。
第四河东道十郡
蒲州河东郡,出十五姓:裴、柳、薛、储、蒲、卫、聂、悠(待查)(应)、廉、麦、扈、、昏、满、朗、贾。
汾州西河郡,出十姓:撕(待查)(靳)、卜、宋、林、植、相里、任、临、栾、通。 晋州平阳郡,出十二姓:汪、隽(待查)(隽)、余、乘、平、柴、圣、景、句、贾、晋、风。
泽州高平郡,出五姓:范、巴、翟、过、独孤。
泽州晋昌郡,出五姓:唐、杜、乜、爨、炅
潞州上党郡,出六姓:鲍、包、陈、樊、苞、尚。
并州太原郡,出二十七姓:弘、王、郭、郝、温,尉迟、祁、令狐、武、阎、宫、邬、孙、伏、咎(待查)、霍、问、弓、师、义、招(待查)、酉、廖、易、龙、韶、光。
p325
岱(代)州雁门郡,出五姓:续、解、田、文、狄。
虢州弘农郡,出七姓:杨、谭、强、晋、虢、裘。
第五河北(道)十七郡
冀州渤海郡,出二十八姓:高、吴、欧阳、赫连、詹、喻、李、施、区、金、卿、甘、訾、覃、封、刁、纥干、童、扇(待查)、冀、S.、衡、居、仓、关、风、郯。
冀州中山郡,出六姓:甄、焦、蔺、仲、郎、官。
冀州高阳郡,出五姓:许、耿、纪、公孙、jie。
洺州广平郡,出八姓:游、程、宋、谈、藉、噪(待查)(谈)、理(待查)、焦。
幽州范阳郡,出九姓:卢、汤、祖、郢、范、简、张、厉、童。
易州上谷郡,出六姓:侯、荣、麻、燕、寇、谷。
定州博陵郡,出五姓;崔、颐、寿、幸、濮阳。
瀛州河间郡,出八姓:刑(邢)、俞、家、玄、尧、邓、詹、祝。
相州内黄[郡],出四姓:路、骆、扈、库。
贝州清河郡,出十九姓:张、房、崔、戴、靳、聂、孟、傅、盖、卓、隋、尚、汲、楞(待查)、且、贵、革、舒、路。
邢州鉅鏕郡,出六姓:魏、耿、特、莫、时、邰(待查)(舒)。
德州平原郡,出七姓:莘、憋(待查)、孟、常、东方、师、内、义。
赵州赵郡,出六姓:李、司徒、睦、朗、乜、问、闵。
魏州魏郡,出六姓:申、暴、栢、烁(待查)(畅)、顿、苌。
卫州黎阳郡出四姓:琚、桑、卫、桴疲(二字待查)。
怀州河内郡,出十七姓:司马、尚、甲(待查)、向、贺、王、车、舍、宋、文、淳于、怀、茹、古(待查)、枝、屈、容。
第六淮南道四郡
p326
[扬]州广陵郡,出十姓:高、支、钱、盛、庆、于、立、戴、辨(待查)(游)、贡、莉。
楚州山阳郡,出六姓:曲、楚、鞏、念、郝、蹇。
庐州卢(庐)江郡,出四姓:何、况、门、俞。
舒州同安郡,出二姓:舒、仆固。
第七河南道廿二郡
洛州河南郡,出二十三姓:褚、穆、独孤、丘、祝、元、闻、人、贺兰、慕容、商、南宫、古、山、方、蔺、庆、闾丘、
利、芮、侯、奠(待查)、陈、房、膚、宇文。
许州颖川郡,出十一姓:陈、荀、庾、库、钟、栢、许、韩、豆卢、鲜于、焉。 郑州荥阳郡,出六姓,郑、潘、毛、阳、牟、郏。
滑州白马郡,出三姓:成公、费、上官。
汴州陈留郡,出十五姓:阮、何、谢、卫、殷、郎(待查)(那)、蔡、典、虞、边、申屠、伊、智、曲、全。
宋州梁国郡,出四姓:商、宋、葛、宾。
亳州谯郡,出十姓:曹、丁、娄、戴、夏侯、嵇、奚、桓、薄、汝。
豫州汝南郡,出二十六姓:周、殷、荆、项、盛、和、宜、南、蔡、梅、袁、爨、贝、应、磨(待查)、汝、矣、言、昌、蓝、肚、沙、满、构(待查)、宇、仲。
曹州济阳郡,出八姓:丁、卞、江、左、蔡、单、曹、郁。
濮州濮阳郡,出六姓:吴、文、扶、黄、庆、濮。
兖州鲁国郡,出二十姓:唐、吕、孔、齐、俞、曲、再、万、宰、曾、邹、夏、车、颜、栗、仙、濮、韶、巢。
兖州太山郡,出四姓:鲍、羊、胡、斛S.。
兖州平昌郡,出四姓:管、盖、牟、孟。
郓州东平郡,出六姓:魏、吕、万、平、[](待查)(戢)。
青州北海郡,出二十六姓:史、成、盛、倪、盖、谭、郎(待查)(郵)、晏、查、莫、柯、凡、尽、花、左、宁、终、庾、然、范、娥、开、营、彭、鞠。
青州乐安郡,出十二(四)姓:孙、任、陶、国、长孙、薛、蒋、种、公孙、供、阎、房、贺、曹。
齐州济阴郡,出四姓;卞、单、东门、信都。
徐州彭城郡,出十二姓:刘、朱、到、徐、庄、宛、支、宋、政、龚、巢、幸、□、魄(待查)。
徐州兰陵郡(96),出四姓:萧、缪、万俟、端木(97)。
泗州下邳郡,出八姓:关、余、沈、邳(祁)、谷、国、皮、滑(98)。
沂州瑯琊郡,出十二姓:王、颜、诸葛、缪、胥、葛、艾、千、惠、畅、苻(99)。
海州东海郡,出十姓:徐、匡、戚、竹、喻、关、基毋、麇、楚、茅(100)。
第八江东(南)道二十郡(101)
润州丹阳郡,出八姓:甘、纪、那、洪、左、洗、鄢、广(102)。
宣州宣城郡,出四姓:旷、贲、苘(待查)、聚。
苏州吴郡,出五姓:朱、张、顾、陆、暨(103)。
杭州钱塘郡(104),出七姓:范、岑、褚、盛、仰(105)。
杭州盐官郡(106),出五姓:翁、戚、束、阚、忽延(107)。
杭州余杭郡,出四姓:暨、隗、戢、监(108)。
湖州吴兴郡,出十六姓:沈、钱、姚、吴、清、丘、放(施)、宣、萌(待查)、金、银、阴、洗、钮、木、丘明(109)。
常州晋陵郡,出四姓:蒋、苻、莫、周。
越州会嵇郡,出十四姓:夏谁(侯)、贺、康、孔、虞、
盛、资、钟、离、骆、兹、俞、荣、沉(110)。
处州松阳郡(111),出五姓:劳、赖、叶、瞿、昙(112)。
台州临海郡,出六姓:屈、冷、靖、谭、戈(弋),叶(113)。
婺州东阳郡,出七姓:蓟、习、苗、姚、泉、难(114)。
歙州歙郡,出五姓,俶(叔)、孙、方、谏、授、汪(115)。
洪州豫章郡,出八姓:罗、雷、熊、除、琚、谌、洪(116)。
饶州鄱阳郡,出四姓:饶、芮、铎、甓(待查)(117)。
江州浔阳郡,出六姓:陶、翟、淳、瞿、骞、步(118)。
素(袁)州宜春郡(119),出四姓:袁、彭、易、S.(待查)(120)。
谭州长沙郡,出六姓:曾、吴、罗、彭、茹、秦(121)。
虔州南康郡,[出四姓]:赖、叶、银、寻。
泉州南交[安]郡(122),出四姓:林、仇、弘、单。
第九剑南道二郡
益州蜀郡,出五姓:郄、文、费、任、郗(123)。
梓州梓潼郡,出四姓:绵、景、文、麋。
第十岭南道五府邕容桂广安南等都管七十州并下出人姓望。
北8418《姓氏录》
(前缺) □(晋)阳郡三姓:并州。仪、景、鱼。
雁门郡三姓:岱(代)州。续、薄、解。
太原郡十一姓:□□(并州)(中缺)郝、温、阎、鲜于、令狐、尉。
中山郡一姓:恒州。甄。
上党郡五姓:潞州。包、鲍、连、赫连、樊。
广平郡四姓:冀州。宋、焦、啖、游。
勃海郡四姓:冀州。吴、欧阳、高、刁。
高阳郡四姓:冀州。纪、公孙、耿、夏。
上谷郡四姓:燕州。寇、荣、侯、麻。
范阳郡三姓:幽州。卢、邹、祖。
清河郡七姓:贝州。崔、张、房、向、傅、路、勒。
河间郡一姓:瀛州。邢。
锥(钜)鹿郡三姓:邢州。莫、魏、时。
内黄郡一姓;相州。扈。
平原郡三姓:德州。师、雍、封。
赵郡二姓:赵州。李、睦。
河内郡九(八)姓:怀州。宋、司马、苟、向、浩、淳于、车、寻。
黎阳郡二姓:卫州。慷(待查)(璩)、桑。
河南郡七姓:潞(洛)州。贺兰、丘、士、穆、祝。
弘农郡四姓:虢州。杨、刘、张、晋。
南阳[郡]十姓:[邓]州。张、乐、赵、滕、井、何、白、邓、姬。
荥阳郡四姓:郑州。郑、毛、潘、阳。
颖川郡七姓:许州。陈、苟(苟)、韩、钟、许、庚(庾)、库。
陈留郡四姓:汴州。元、谢、卫、虞。
东来(白马)郡三姓:[滑]州。费、成公、上官。
梁国郡三姓:宋州。宋、乔、张。
谁(谯)国郡八(七)姓:毫州。戴、夏侯、桓、嵇、曹、娄、庞。
济阳郡三姓:曹州。蔡、丁、江。
汝南郡七姓,(豫)州。殷、昌、袁、应、和、荆、梅。
濮阳郡六姓:濮州。吴、徐、袁、扶、黄、庆。
济阳(阴)郡五姓:济州。董、卞、丁、都、苗。
高平郡五姓:兖州。郤(郗)、檀、徐、曹、孙。
济北郡一姓:洺(济)州。氾。
东平郡三姓:兖州。万、吕、毕。
山阳郡三姓:兖州。功、革、郡。
鲁国郡七姓:兖州。夏、孔、车、唐、曲、栗、齐。
平阳郡一姓:究州。孟。
太山郡四姓:兖州。胡、周、羊、鲍。
平昌郡一姓:兖州。管。
乐安郡七姓;青州。孙、任、商、元、薛、门、蒋。
千乘郡一:青州。倪。
临淄郡三姓;青州。史、宁、左。
成阳郡二姓:[青州]。成、盖。
澎(彭)城郡五姓:徐州。刘、曹、袁、引、受。
沛郡三姓:徐州。朱、张、周。
瑯琊郡六姓:沂州。王、颜、诸葛、惠、苻、徐。
兰陵郡一姓:徐州。萧。
下邳郡四姓:泗州。陈、邵、谷、囝(待查)(国)。
东莞郡四姓:海州。咸、关、竹、刀。
广阳(陵)郡三姓:扬州。戴、高、盛。
长城郡一姓:湖州。钱。
会稽郡七姓:越州。虞、孔、贺、荣、盛、钟、离。
吴郡四姓:苏州。朱、张、顾、陆。
吴兴郡七姓:湖州。姚、明、丘、钮、闻、施、沈。
徐(余)康(杭)郡三姓:杭州。金、褚、花。
盐官郡三姓:杭州。岑、邬、戚。
丹阳郡四姓:润州。纪、甘、许、左。
东阳郡五姓:婺州。茢、姚、习、黄、留、难。
临海郡四姓:台州。屈、谭、谭、弋。
松阳郡四姓:括州。黄、濑、曲、豆。
浔阳郡二姓:江州。陶、翟。
豫章郡五姓:洪州。熊、罗、章、雷、湛。
武陵郡二姓:[朗]州。供、仵。
长沙郡四姓:潭州。刘、茹、曾、秦。
武都郡一姓:果州。乘(待查)(冉)。
南安郡五姓:泉州。黄、林、单、仇、盛。
以前太史因尧置九州,今为八千(十)五郡,合三百九十八姓。今贞观八年五月十月壬辰,自今已后,明加禁限,前件郡姓出处,许其通婚媾。结婚之始,非旧委怠必须精加研究,知其囊谱相承不虚,然可为疋。其三百九十八姓之外,又二千一百杂姓,非史籍所载,虽预三百九十八姓之限,而或媾官混杂,或从贱入良,营门杂户慕容商贾之类,虽有谱亦不通。或有犯者,则除籍。
光禄大夫兼吏部尚书许国公士廉等奉敕令臣下等定天下氏族,若不别条举,恐无所凭,准令详事讫。件录如前,敕旨依奏。
大蕃岁次丙辰后三月庚午朔十六日乙酉鲁国唐氏苾萏(艹刍蒭)悟真记。
P.3191《郡望姓望》
(前缺)
□□,□□,李、睦。
□□,□□□,江、勃、葛。
魏州,魏郡,申、暴、柏、畅、苌。
怀州,河内郡,宋、向、车、常、寻、苟、司马、淳于。
卫州,黎阳郡,璩、桑、卫、柘。
第六[河南道]二十八郡
洛州,河南郡,贺、褚、穆、祝、蔺、丘、窦、南宫、独孤。
齐州,济阴郡,四姓:苗、董、卞、郁。
许州,颍川郡,八姓:陈、韩、钟、苟、于、许、库、鲜于。
郑州,荥阳郡,四姓:郑、毛、潘、阳。
汴州,陈留郡,五姓:阮、谢、虞、蔡、何。
滑州,东平(白马)郡,三姓:费、成公、上官。
宋(亳)州,谯国郡,九姓:戴、李、石、醮、曹、安、桓、庞、夏。
徐州,彭山(城)郡,三姓:焉、张、宋。
[徐州],沛国郡,三姓:周、张、朱。
[徐州],兰陵郡,□姓。
沂州,瑯邪郡,六姓:王、颜、惠、畅、乾、苻。
泗州,下邳郡,三姓:陈、祁、谷。
□□,□□□,□□:盛、关、何、公孙。
□□(淮南)道一郡
(扬州,广陵郡,三姓:)戴、高、盛。
(后缺)
S.586l《姓氏书》
(前缺)
海州东菀郡,□□
第七淮南道
扬州广陵郡,□□
第八江南道
越州会稽郡,七[姓]:
湖州二姓,长城郡
洪州豫章郡,五姓:能
潭州长砂(沙)郡,五姓:刘
泉州南安郡,七姓:黄
蚌(待查)州武阳郡。□姓:
鄂州江夏郡,三姓:
第九剑南道(后缺)
果州武都郡,二姓:
益州蜀郡,二姓:
太史因尧置九州,今分
□□□五月十日,□
定偶,其三百九十八姓之外
并非史籍所载,或恐
户,商价(贾)之类。上柱国
甫等奏,敕令
各别为条举,□
听进。
宋姓三望
京兆郡宋,河内郡宋,广平[郡宋]。
阳姓二(三)望
中山郡阳,荥阳郡阳,河□[郡阳]。
车姓二望
河内郡车,鲁国郡车。
贾姓三望
河东郡贾,平阳郡贾,武□(威) [郡贾]。
□□□望
(后缺)
P.3421《氏族志残卷》
(前缺)
于段,
意之子,颛顼
□氏,承帝喾之苗裔,文王之[后]。
□氏,承帝颛顼之苗裔,夏禹后。
□氏。
□氏。
始平郡出四姓,雍州:冯、庞、宣、阴。
冯氏,承姬姓周文王裔,毕公高之后。
庞氏,承帝之苗裔,若□之胤绪,楚王子庞之后。
阴氏,承帝喾之苗裔,商武丁封为阴氏,遂有阴氏兴焉。
宣氏。
扶风郡出六姓,歧州:马、窦、班、辅、曾、惠。
马氏,承颛顼之苗裔,绪P.益之后。
窦氏,承颛顼之苗裔,夏禹之胤。
班氏,承后稷之苗裔,周文王之胤。
辅氏,承姬姓周文王之苗裔,武王之胤。
曾氏,承周成(文)王之苗裔,曾之胤绪,曾P.禽之后。
惠氏,承姬姓周文王之苗[裔],鲁周公旦之胤绪,鲁P.禽之别族,柳下惠之后。
新平郡出一姓,幽(邠)州:古。
古氏,承帝颛顼之苗裔,□□之胤。
(后缺)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恵栋
清·褚瑛
葛胜仲
明·吴承恩
吴兴白云道人
(元)周致中
清·王先谦
(宋)王贵学
元魏·般若流支
宋·欧阳修、宋祁
汉·孔安国
宋·杜绾
(唐)王洙
元·曹世荣
明·曹昭
宋·志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