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第5部分-太平寰宇记
第5部分
冀州
冀州。信都郡,今理信都县。《禹贡》九州岛之一。毕昴之间为天街,昴星散为冀州,分为赵国,立为常山。两河之间为冀州。夏禹导河,自大坯山北过降水,至于大陆。按《地志》:“降水南自清河郡,经东武城县界,入当郡南宫县界,又东北入信都县界。”《水经注》云:“绛水故渎又东北,经辟阳亭北,入信都城东,散入泽渚。” 按:辟阳亭在今郡理东南三十五里。今郡乃汉信都国城,则郡理东入兖州之域,西入冀州之域,此是明二州之地。春秋时,为晋东阳地。三家分晋国,为赵。秦并天下,置三十六郡,属巨鹿。《汉书》:“高帝六年,分赵、巨鹿,立清河、信都、常山等郡,寻改信都为国。至景帝二年,改为广川国,立皇子彭祖为王;四年,彭祖徙封赵。中二年,封皇子越为王,子齐有罪,国除。数月,武帝立齐子去为王,去有罪,徙上庸。宣帝地节四年,立去兄文为王,文子海阳有罪,徙房陵。元帝建昭三年,改为信都国,封皇子兴为王,后兴徙中山王。哀帝二年,徙定陶王景为信都王。领县一十七,理信都。后汉初复为郡。按《后汉书》云:“王郎僭号,河北悉应光武,自蓟南行,有白头翁曰:‘努力信都,为长安守。’光武至信都,太守任光开门出迎。”即今州也。光武遂改为长安国。永平十五年,更名乐成国,以封皇子党为王,传国四世絶;延光元年,又更名安平国,以封河间孝王开子德为王,以续祀;至中平元年,有罪,国除。汉末,兼置冀州,领郡国而理于此。魏黄初中,冀州刺史自邺徙理信都。至晋泰始元年,封皇叔祖孚为安平王;太康五年,又改为长乐国,立孚曾孙佑为王;十年,割武遂、武邑、观津三县为武邑国,以封南宫王承为武邑王。惠帝时,承薨无后,省还长乐。西晋末,石赵自信都徙理襄国。至季龙,州徙于邺。慕容儁平冉闵,冀州又徙理信都。苻坚克慕容暐,州又徙于邺。后慕容垂据中山,复移冀州于信都,垂改都之。后魏平慕容氏,复为长乐郡,兼置冀州。北齐、后周皆因之。隋开皇三年,郡废,而冀州如故。炀帝初,州废,复为信都郡。唐武德四年,讨平窦建德,复改置冀州,领信都、衡水、武邑、枣强、南宫、堂阳、下博、武强八县;六年,置总管府,移治所于下博,管冀、贝、深、宗四州。贞观元年,废都督府,移州治于信都,又以下博、武强二县属深州;十七年,以废深州之下博、武强、鹿城,废观州之阜城来属。龙朔二年,改为魏州都督府。咸亨三年,复旧。先天二年,割下博、武强、鹿城三县属深州。开元二年,复以下博、武强还冀州。天宝元年,改为信都郡。干元元年,复为冀州。后汉皇甫嵩,字义贞,为冀州牧,平黄巾贼有功。后嵩请冀州一年田租以赈饥人,帝从之。百姓歌之曰:“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
元领县十,今八:信都。南宫。阜城。武邑。堂阳。枣强。衡水。蓨县。德州割到。
二县割出:武强。下博。已上入深州。
州境:东西二百六十里。南北二百三十六里。
四至八到:西南取相州路至东京七百二十里。西南至西京一千四百里。西南取相州路至长安一千九百二十里。东至德州二百一十五里。南至贝州一百三十里。正西微北至赵州一百六十里。北至瀛州二百四十里。东至博州三百里。西南至邢州二百六十里。西北至深州一百三十里。东南至博州三百里。东北至沧州三百三十里。
戸:唐开元戸:九万四千一百二十。皇朝戸:主一万八千六百三十五,客三千七百一十二。
风俗:虞植《冀州风土记》云:“黄帝以前未可备闻。唐虞以来,冀州乃圣贤之泉薮,帝王之旧地。”又张彦贞《记》云:“前有唐虞之化,后有孔圣之风。”又《十三州志》:“冀州之地盖古京也,人患剽悍,故语曰:‘仕宦不偶値冀部,其人刚狠,浅于恩义,无宾序之礼,怀居悭啬。’古语云:‘幽冀之人钝如椎,亦履山之险,为逋逃之薮。’”又许慎《说文》云:“冀州北郡以月朝作饮食为膢,腊祭也。”又山东之人性缓尚儒,仗气任侠是也。
姓氏:高阳郡五姓:许。纪。夏。伏。公孙。渤海郡三姓:吴。高。欧阳。
人物:窦婴。董仲舒。后魏有马八龙。唐孔颖达。冀州衡水人,为散骑常侍。孔巢父。字弱翁,冀州人。隐徂徕山,号竹溪六逸。高士廉。渤海蓨县人。
土产:绢。贡。绵。贡。草履子。
信都县。旧三十乡,今三乡。本汉旧县地,属信都国。又《续汉书?郡国志》:“信都县,属安平国。”后魏又属长乐郡。隋开皇六年,又于州理置长乐县。大业二年,省信都县,并入长乐;十二年,又改长乐,为信都县。《郡国县道记》云:“信都城内有曹魏冀州刺史陈留丁绍颂德碑,青龙三年立。”又有后魏刺史崔藏、李平、封隆之四碑,文皆冠絶。胡蝗:《晋阳秋》曰:“司、冀、青、雍州蝗食茅草至尽,石勒与蝗竞取民禾,河北百姓谓之胡蝗。”歴山:舜耕于歴山,是此。衡水:亦曰长芦水,即浊漳之下流也。按《信都记》云:“衡水,有袁谭渡,歴下博城北,而迤逦东北注,谓之九争曲水。味咸苦,俗称苦河,亦谓之黄漳河。”浊漳水:在州西北六十里,亦谓之白沟。降水:《禹贡》谓:“导河,北过降水。”即此。今谓之枯降渠,西南自南宫县界流入。又云:“降水枯渎在州东南二十里。”博水:源出中山望都县,南入上博县界,因为名。杨陓泽:《尔雅》谓:“秦有杨陓。”长芦枯沟:在州西二里。昌城故城:汉为县,在今郡西北五十里,属信都,后汉省。扶柳故城:在今县西三十里。按《隋图经》:“县有扶泽,内多柳,因号曰扶柳。”即汉末刘植据此城以迎世祖于此。辟阳故城:在今县东南三十五里。汉为县,后汉省。故桃城:汉为县,在今县西北四十五里,后汉省,今城存。故泽城:西晋末刘石之乱,人相率共筑此城于柳泽畔。合阳城:汉县。高帝时,以代王喜弃国,降为合阳侯。宣帝又封梁喜为侯。王莽改曰宜乡。后汉省,并入扶柳。《旧地理书》:“并失所在,盖在今郡东界。”三张宅:晋文士张协兄弟三人俱善属文,皆郡人也。语曰:“二陆入洛,三张减价。”窦冢:隋《图经》云:“观津东南三里。青冢高三十余丈,周回千步。”汉文帝窦后父青,少遭秦乱,隠身渔钓,坠泉死。景帝即位,太后于坠井泉所起大坟,号曰窦氏青山,在观津城南。煮枣故城:在县东北二十五里。汉侯国城,六国时于此煮枣油。后汉及齐以故事,每煮枣油于此城。
南宫县:西南六十二里。旧二十七乡,今四乡。本汉旧县。《汉书》云:“高后元年,封张敖子偃为南宫侯。”即此邑。《地理志》:“南宫,属信都国。”隋《图经》云:“光武自蓟南驰至南宫界,遇大雨,引车入道傍客舍,冯异抱薪,邓禹燃火,对灶燎衣而去。”即此地。高齐天保七年,省。隋开皇六年,复置。绛水枯渎:在县东南六里。 南自清河郡经城县地流入邑界。缭县:汉为县,在今县东南二十六里,故城存。后汉,省。有降水枯渎经此城北。
阜城县。东北一百四十里。旧二十七乡,今四乡。本汉旧县地,属渤海郡。故城在今县东二十二里阜城故城是也。后汉属安平国。《晋书地道记》云:“改阜邑为阜城。”高齐天保七年,自故城移于今理。隋开皇九年,改属观州。大业二年,复属冀州。唐武德四年,又属观州。贞观十七年,废观州,又隶冀州。弓高城:在县南二十七里。隋《图经》云:“弓高城,汉封韩颓当为侯国。”崔浩曰:“韩増为龙頟侯,今城中有龙頟村。”即此。晋省县。隋开皇十六年,复置,属沧州。故蒲领城:汉县,在今县北三里,蒲领故城是。后汉,省并蓨。按《水经注》云:“今沧州鲁城,县北六十里漳河西岸,又有一蒲领。人流寓于彼,遂立此城。”后汉既以蒲领并蓨,今阜城北蒲领故城与蓨相近,足明鲁城西界蒲领非汉县也。苻融垒:在县东北二十四里。沙丘:即宅阳城,一名西宅。华阳亭:即嵇康学琴于此 。
武邑县。东北九十里。旧十九乡,今四乡。本汉旧县地,属信都国。后汉,属安平国。晋太康十年,于此置武邑郡。后魏皇始三年,移郡治武强。高齐天保中,省武邑。隋开皇六年,复置。降水:《九州岛要记》云:“武邑县,降水西南自衡水县界而东,经县城西北,过衡漳河,在县北三十二里。”观津丘:在县东南二十七里。东昌故城:在县东北二十八里,汉为县。后汉末,省。观津城:在县东南二十五里。古堤尚存,即六国赵邑也。赵孝成王封乐毅于观津,号望诸君。又汉为县,景帝母窦太后,观津人也。高齐天保七年,废。武强湖:在县北三十二里。
堂阳县。西六十五里。旧十七乡,今四乡。本汉旧县地。《汉书》:“汉高帝封孙赤为堂阳侯。”即此地,属巨鹿郡。应劭曰:“县在堂水之阳。”按:长芦水亦谓之堂水,县名堂阳,盖取此也。后汉,属安平国。高齐,省。隋开皇十六年,重置,属冀州。晋改为蒲泽。唐复旧名。尧台:《郡国志》云:“信都、堂阳九门城有古台二所,并号为尧台。”长芦水:在县南二百步。
枣强县。东南六十八里。旧二十乡,今三乡。本汉旧县地。武帝封广川王子晏为侯,即此。《汉书?地理志》:“属清河郡。”按《县道记》云:“今枣强县东北十八里有广川王故城。”慕容垂于此置广川郡。后魏孝文太和十一年,废郡。高齐天保七年,省广川县。因移枣强县理此城,属长乐郡。隋开皇二年,又自故城移枣强于今理。县外城:即羌酋姚弋仲之故垒也。棘津故城:在县东北二十七里。《左传》曰:“晋荀吴帅师涉自棘津。”《史记》云:“吕望,东海人也,老而无遇,卖食棘津。”今故城东北百步有后汉黄门谯敏碑,其文相传云蔡伯喈撰也。高堤:废县,今县东北三十六里有高堤故城,一名雍氏郭城。汉为县,后汉省。平堤废县,汉宣帝封河间献王子招为侯,后汉省。《旧地理书》并失其所在,盖在今县东北高堤城侧近,以界内多古堤,因以为名。枯漳河:在今县东南十里。又东流,入蓨县界。广川故城:汉为县故城。在今县东北。古台:隋《图经》云;“城北一古台,俗传为太公卖浆台。”故枣强城:汉为邑,理故城,在今县西南十五里。后汉省。魏复置。高齐天保七年,自故城移枣强县于今县东北十八里广川城置。隋开皇二年,移于今理。复阳故城:汉县,在今县西南十八里,故城是也。高帝封陈胥为侯,即此。后汉省。莎题:汉为县,后汉省。《旧地理书》并失所在。按《郡国县道记》云:“今在贝、冀、德三州之界。”即枣强地也。
衡水县。西北四十里。旧十八乡,今三乡。本汉桃县地。隋开皇十六年,于今县置衡水县,在长芦河西则衡漳故渎也,因以为县名。长芦水:在县南二百步。蔺相如台:在县东北十二里。
蓨县。东北七十里。旧二十乡,今四乡。本汉蓨县,即条侯国也,文帝封周亚夫为条侯。蓨县,属信都国。后汉,属渤海郡。晋改蓨为条。开皇三年,废渤海郡,属冀州。五年,改条县为蓨县,属观州。唐武德亦属观州。贞观十七年,州废,改隶德州。今属冀州。九城:在县西,有邸阁,城内有晋蓨县令鲁国孔翼清德碑存焉。马颊河:经邑界。
深州
深州。饶阳郡,今理陆泽县。《禹贡》冀州之域。星分毕宿。战国时属魏。七国时为赵地。秦并天下,为上谷、巨鹿二郡地。汉为饶阳县地,属涿郡。后汉属安平国,桓帝以后为博陵郡。晋为博陵郡。北齐亦同。隋开皇十六年废郡,于饶阳县置深州,以州西故深城为名;大业二年,州废,以其地分入博陵、河间二郡。唐武德四年,平窦建德,于河间郡之饶阳县置深州,领安平、饶阳、芜蒌三县。初治安平,其年,移理饶阳。贞观元年,割故廉州之鹿城,冀州之武强、下博来属,省芜蒌县。十七年,废深州,以饶阳属瀛州,安平属定州,鹿城、下博、武强属冀州。先天二年,复割饶阳、安平、鹿城置深州,仍分置陆泽县。天寳元年,改深州为饶阳郡。干元元年,复为深州。
元领县五,今六:陆泽。饶阳。安平。武强。冀州割到。下博。冀州割到。乐寿。瀛州割到。
二县割出:鹿城。入镇州。博野。入定州。
州境:东西一百九十里。南北二百六十里。
四至八到:东至东京九百里。西南至西京一千二百三十里。西南取赵州路至长安二千一百五里。东至沧州三百十五里。南至魏州五百里。西至镇州一百八十五里。北至易州三百里东。东南至冀州一百三十里。西北至定州一百七十三里。东北至瀛州一百五十里。西北至镇州一百五十里。
戸:唐开元戸:四万二千二百一十五。皇朝户:主一万五千四百八十八,客五千八百七十三。
风俗:同冀州。
人物:苏琼。字珍之,武强人。唐魏知古。深州陆泽人,为相。
土产:布。绢。贡。石榴。
陆泽县。旧十七乡,今五乡。本汉广阿县地。隋仁寿中象城县地。唐开元中,自象城析置,以大陆泽为名。贞元中,以饶阳立深州。至长庆已后,移深州理于是邑。大陆泽:《禹贡》谓“大陆既作”是也。
饶阳县。东北三十里,旧三十乡。本汉旧县地,属涿郡。应劭注云:“在饶河之阳为名。”今有古城,在今县东北二十里饶阳故城是也。齐文宣天保五年,移于今理。按:饶阳县即后魏虏渠口,置虏口镇于此。后为县,隶深州。隋开皇三年,改属定州;十六年,属深州;大业三年,省深州,改属瀛州。唐武德四年,还属深州。枯白马渠:在县南,一名黄河,今名白马沟。上承滹沱河,东流入下博界故渎。《水经注》云:“滹沱河又东,自白马渠出。”李公緖《赵记》云:“此渠魏白马王彪所凿,俗谓黄河。”又《通典?州郡》云:“滹沱河旧在县南,即光武所渡处。魏武帝因饶河故渎决,令北注新沟,所以今在县北。后魏刺史杨贝改为清宁河。”是也。毛苌宅:注诗,为河间王博士,是邑人,今有宅存。博陵故城、饶阳故城:皆汉邑名,废城在县界。虏口镇城:今邑理也。自石赵、苻秦、后魏,并为博陵郡,理于此。州理城:晋鲁口城也。公孙泉叛,司马懿征之,凿滹沱入泒水以运粮,因筑此城。盖滹沱有鲁沱之名,因号鲁口。后魏道武皇始二年,车驾幸鲁口,即此城也。芜蒌亭:在县东北四十五里。后汉光武自蓟东南驰,昏夜至饶阳芜蒌亭,饥甚,冯异进豆粥,光武曰:“得公孙豆粥,饥寒俱解矣!”公孙,异字。芜蒌故城:在县东北四十五里,隋县也,盖因东北芜蒌亭为名。
安平县。西北五十三里,旧一十六乡,今五乡。本汉旧县,属涿郡。《汉书》曰:“高帝六年,封鄂千秋为安平侯。”后属博陵郡。今城北面有台,俗谓之神女楼。自晋及高齐,博陵郡并理此。隋开皇十六年,又于此置深州;大业三年,省州,以县还涿郡。唐武德四年,又置深州,以县属深州。州废,割属定州。至先天元年,又置州县,仍属焉。谷丘故城:在今县西南十五里。汉为县,后汉省。泒水:今名礓河,西自定州义丰县界流入。滹沱河:在县南二十三里。
武强县。东北一百三十里。旧四十乡,今六乡。古武隧地,即六国时为赵邑,故城在今县东北三十里。前汉为武隧县,属河间国。后汉属安平国。晋属长乐国。后魏属武邑郡。高齐天保七年,省。又按《郡国县道记》云:“武强故县在今县西南二十五里,汉为侯国。今县即西晋于其城置武强县,因古城名之。”高齐移于今理。有衡漳河,在今县南五里。其城即后魏武邑县。郡城,道武皇始二年筑。武隧故城:在县东北三十一里。秦破赵将扈辄于武隧,斩首十万,即此地也。武强故城: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汉书》:“严不识以击黥布功,封武强侯。”后汉王梁亦为武强侯。武强泉:即担生蛇所陷之县。
下博县。北一百里。旧二十二乡,今六乡。本汉旧县也,属信都国。应劭注云:“泰山有博县,此故言下也。王莽改曰闰博,亦谓在博水之下,故名耳。”《后汉书》云“光武曾迷于下博”是。故县在今县南二十里。后魏移县理于衡水北,即去今县二十里,俗谓之故县城。后周建德六年,又移于今理。按《县道记》云:“下博今理,即后汉祭遵垒,北枕衡漳水。”是也。白马故沟:隋《图经》云:“魏白马王彪凿武强渊,邑人有遇一小蛇,疑其灵,持而养之。名曰担生,长而吞噬人,里内患之,遂捕系之狱。担生负而奔,邑因沦为湖,县长及吏咸为鱼矣。今县治东北半里许,落水渊水又东南结为湖。县沦之日,令之子东奔,又陷于此,故谓之郎君渊。”平泽河:在县北界,即后汉王霸言光武冰合之所,今号曰危渡。世祖庙:汉世祖自蓟北行至此,见一白头翁云“信都为长安守”,是此处,今有庙存。
乐寿县。东北□.□.□里。旧一十五乡,今四乡。本汉乐成县地,属河间国。故城在今县东南六十五里,是汉理所。城内有河间献王殿,余址尚存。《续汉书?郡国志》云:“后汉桓帝改为乐陵县。帝追尊祖父河间王开为孝穆皇帝,以此邑奉山陵,故加陵字。”曹魏又改为乐城县。后魏太和十一年,自故郡移河间郡及县西南一里乐寿亭故城。其年,郡又移理武桓城,今河间县是也。隋开皇三年,罢郡,以县属瀛州;十八年,改为广城县。仁寿元年,又改为乐寿,又取其理城为名。大业十三年,自乐寿亭故城移于今理。房渊:《九州岛记》云:“乐寿县有房渊,方三百里。石勒之建安二年,水忽变为赤。燕慕容儁二年,水忽生盐如印形,其渊一日再长再减,不失其度。居近者时见龙狗之状戏于旁,叶落于渊者,辄有群燕衔出。”故阿武城:汉县废城,在今县西北三十九里,后汉省。故中水城:汉县也,在今县西北三十里。高祖封功臣吕马童为中水侯,即此地。居两河之间,故曰中水。又《郡国县道记》云:“其城南枕滹沱,北背高河。”高齐天保七年,省。
太平寰宇记卷六十四
河北道十三
德州 棣州 滨州
德州
德州。平原郡,今理安德县。《禹贡》兖州之域,星分危宿十一度。春秋及战国并属齐地。秦灭齐,置齐郡。汉高帝分齐郡,置平原郡,领县十九,理平原。后汉又为国。殇帝延平元年,以封和帝子胜为王,子德嗣。德无子,安帝永宁元年,立河间孝王子翼为平原王,奉胜祀。顺帝永建五年,贬翼为蠡吾侯。桓帝建和二年,封弟顾为平原王,至献帝时国除。曹魏黄初三年,又为国,封皇子叡为平原王。七年,叡入为皇太子。晋武帝泰始元年亦为国,封叔父干为平原王。后魏又改为郡,仍自平原移理今聊城界畔城。文帝太和中,于今州东南三十利安德故城置安德郡,平原县属焉。隋开皇三年,罢郡,以平原属冀州。九年,于今安德复置德州,平原复属焉。大业三年,罢州为平原郡。唐武德四年,平窦建德,复置德州,领安德、般、平原、长河、将陵、平昌六县,其年,置总管府,管博、德、棣、观四州。贞观元年,废都督府,割沧州之滳河、厌次来属。十七年,废般县。以滳河、厌次二县属棣州,又以废观州之蓚县、安陵来属。天寳元年,改为平原郡。干元元年,复为德州。
元领县八,今五:安德。平原。安陵。将陵。德平。
一县割出:蓚县。入冀州。
二县废:长河。并入将陵。归化。为镇。
州境:东西一百九十五里,南北二百十九里。
四至八到:西南至东京九百五十里。西南至西京一千一百九十里。西南至长安二千五百里。东至棣州二百四十里。南至博州二百六十里。西至冀州二百十五里。正北微东至沧州二百四十里。正南微东渡河至齐州二百四十五里。西南至贝州二百三十里。西北至冀州三百三十里。
戸:唐开元戸:六万一千七百七十。皇朝户:主一万一千三百五十六,客三千五百六十八。
风俗:与冀州同。
姓氏:平原县六姓:师。雍。芮。义。华。东方。
人物:管辂。字公明,平原人,精易学,通占相之术,言辄奇中。刘峻。字孝标,平原人,着《辨命论》。王刋。平原人。刘吁。字彦度,平原人,号玄贞处士。高诩。平原人。胡僧绍。字承烈,平原人,累辟不就,齐高帝赐竹根如意笋萚冠。
土产:贡:绫。蛇床子。赋:绵。绢。
安德县。旧二十八乡。今四乡。本汉安德县也,属平原郡,后魏属安德郡。隋开皇三年废郡,属冀州。九年改隶德州。黄河,南去县八十里。滳水,在县西南八十里。鬲津枯河,在县西南七十里。《禹贡》兖州:“九河既道。”鬲津即九河之一,自鬲津至徒骇二百余里。今河虽移,不离此城也。马颊河,在县南五十里。鹿角故关,在县东七十五里。故鬲城。《郡郭县道记》云:“古鬲国,郾姓咎陶之后。”汉为县。高齐天保七年,并入安德。废城在今县西北。东方朔祠,在县东四十里,系祀典。唐大历中,刺史颜真卿重镌,夏侯湛赞,碑见存。
平原县。西南四十六里,旧十八乡。本汉旧县,属平原郡,后属平原国。后魏属安德郡。隋开皇三年罢郡,属冀州,九年改隶德州。王莽枯河,北流,经汉平原故城。黄河在县南五十里。故鄃城,在县西,后汉初分户,又置阳灵县,寻并阳灵为鄃,封马武为侯,即此地,后魏省鄃,今故城存。驲幕故城,汉县,在今县西北二十里故城是也,高齐省入平原县。按《郡国志》云:“殷至祖乙时,置驿于此。”管辂祠。在县西南一里。
德平县。东北八十里,旧二十三乡。本汉平昌县,属平原郡,故城在今县西南三十里,即汉理所,后汉改为西平昌。后魏永熈二年,又除西字,移于今县东南废平昌县。高齐天保七年,又移于今理。隋开皇三年,改属沧州,十六年,属德州,今为德平县。马颊河,在今县南十里,唐久视元年开决,又名新河。故般城,汉县,废城在今县东北二十五里,高齐天保七年省。隋开皇十六年,又置般县,于今平昌县西南三十里汉平昌城内。贞观十年被水漂毁,又移于汉平昌城东北十四里、今县西南六十里筑城,以置百姓,十七年废。重平故城,在县西北三十里,汉为县,后汉省,今有故城存。后魏宣武帝大明三年复置,高齐天保七年省,并入平昌县。
将陵县。北五十里,旧八乡,今□乡。本汉安德县地,属平原郡。隋开皇十六年于此置将陵县,取安德县界将陵故城为名,属德州。鬲津枯河,在县北二十里。王莽枯河在县东十里。废长河县,在州西北五十里,旧十五乡,本汉广川县也,属信都国。后汉属清河国。魏封裴秀广川侯,高齐省。隋开皇六年复置,属冀州,九年改隶德州。仁寿元年改广川县为长河县,今并入将陵。漳河水,自贝州漳南县界流入,西去县二十五里。永济渠,在县西十里。张公故关,在县东南七十里。
安陵县。西北一百里,旧二十乡。本汉蓚县地,属渤海郡。汉立安县,《旧地理书》但云:“蓚县并失,安县理所。”今县东七里,晋所置东安陵县城,即汉安县旧理也,后魏省东字,今微有遗址,高齐天保七年省。开皇六年,又分东光县于今县东二十二里新郭城,再置今安陵故县是也,大业二年废,唐武德四年复立。贞观十七年,废观州,与蓚县同隶德州。永隆二年移于柏杜桥,即今理。福城。唐元和二年,横海军节度使郑权奏:“德州安德县,渡黄河,南邻齐州临邑县,有灌家口草市,顷者成德军于市北十里筑城,名福城,城縁隔黄河与齐州临邑县对岸,又居安德、平原、平昌三县界,疆境阔远,易动难安,请于此置县,以归化为名。”诏从之,今废为镇。
棣州
棣州。乐安郡,今理厌次县。《禹贡》兖州之域,《郡国志》云:“本青州界”。星分危宿四度。春秋时属齐,赐太公履北至于无棣是也。秦并天下,为齐郡。汉为平原、渤海、千乘三郡地。后汉为平原郡、乐安国地。晋又为乐安、乐陵二国之地。宋并乐安为乐陵郡 ,后魏又分乐陵为二郡。隋开皇中,于郡理置厌次县,属渤海郡,又于阳信县置棣州,大业二年州废,县隶沧州,仍自饶安县移沧州,于阳信县为理。唐武德四年,置棣州,领阳信、乐陵、滳河、厌次四县,治阳信。八年,并入沧州。贞观十七年,复置棣州于乐陵县,领厌次、滳河、阳信三县,又割淄州之蒲台隶焉,而乐陵属沧州。天寳元年改为乐安郡,干元元年复为棣州。
元领县五,今三:厌次。滳河。阳信。二县割出:蒲台。渤海。以上二县入濵州。
州境:东西三百四十九里。南北一百四十二里。
四至八到:西南至东京一千一百里。西南至西京一千四百三十里。西南至长安二千二百九十里。东至滨州八十里。西至德州二百里。南至淄州一百八十里。北至沧州二百七十里。东南至青州二百四十里。西南至齐州二百五十里。东北至滨州渤海县界四十里。西北至沧州二百三十 里。
戸:唐开元戸:二万五千五百四十五。皇朝戸:主一万五千六百八十五,客四万四百九十三。
风俗:与沧州同。
人物:东方朔。平原厌次人。
土产:贡绢。地出丝、蚕。
厌次县。旧一十二乡,今四乡。本汉富平县也,属平原郡。后汉明帝更名厌次,则厌次前已废矣。相传秦皇东游厌气,至碣石,次舍于此,因为名。曹魏属乐陵国,晋乐陵理于此。泰始元年封石苞为公,后魏又徙厌次,理马岭城,即今阳信县东马岭城也。高齐天保七年省,隋开皇十七年于此复置,属沧州。唐武德四年属棣州。邵城,《郡国志》云:“后为厌次城是也”。有东方朔冢存,即晋邵纉屯兵此城,石虎擒之,因名邵平城,后即单呼邵城。黄河,在县南三里。滳河,在县四 十里,通海故关。在县四 十里。
滳河县。西南六十里。旧十乡,今三乡。本汉朸县也,属平原郡,后汉省。隋开皇十六年,于朸故城置滳河县,以县南滳河为名,属沧州,改属棣州。唐贞观元年,改隶德州,十七年还棣州。马颊枯河,在县北二十里。滳河,在县北十五里。汉成帝鸿嘉四年河水泛溢为害,河堤都尉许商凿北河通海,故以商字为名,后人加水焉,按《水经注》:“滳河水从县界流径富平故城北,分为二,东水谓之长聚沟,北水为百泊渎,东北俱注于海。”黄河。在县南十八里。
阳信县。北六十里,旧十乡,今六乡。本汉旧县也,属渤海郡。县在河曲之中,魏属乐陵国。晋东海王越斩汲桑于此,后魏属乐陵郡。隋开皇三年罢郡,属沧州,十七年于阳信置棣州。唐武德六年省州,以县属沧州。后唐同光三年,割属棣州。瑗城,汉县,故城在今县东北五里,一名运城,后汉省,废城存。富平故城,汉县,废城在今县东三十里,富平故城是也,今名邵城。按《十六国春秋》云:“内黄人邵缵自号冀州刺史,屯富平城,为石季龙所擒。”即此城也,城中有铁柱,兼有神祠。千乘、博昌,皆汉之县名,有废城,俱在邑界。钩盘河。在县北四十里,即九河之一也。
滨州
滨州。今理渤海县。本瞻国军,周显德三年三月升为州,仍割棣州之渤海、蒲台两县属焉。
今领县二:渤海。蒲台。
州境:东西二百二十里。南北一百三十八里。
四至八到:西南至东京一千一百二十一里。西南至西京一千六百九十里。西南至长安二千三百八十里。东至海一百八十里。西至棣州界四十里。南至淄州一百九十七里。北至沧州界八十里。东南至青州界一百八十里。西南至棣州八十里。东北至沧州界七十里。西北至沧州界二百六十里。
戸:旧戸:载棣州籍。皇朝管户:主九千一百八十五。
风俗:同棣州。
人物:无。
土产:同棣州。
渤海县。旧十乡,今五乡。本汉蒲台县地,唐垂拱四年,分置渤海县,以在渤海之滨为名。天寳五年,以地土咸卤,自旧县西移四十里,就李丘村置,即今理。大海,在县东一百六十里。旧黄河。在县西北六十里。景福二年后,河水移道,今枯。
蒲台县。东南五十里,旧一十二乡,今四乡。本汉湿沃县,属千乘国。《续汉书志》无湿沃县。宋复置湿沃县,属乐陵郡。隋开皇三年改属沧州。十六年改为蒲台县,取县北蒲台为名,隋末废。唐武德三年重置,八年,改属淄州,贞观十七年置棣州,割蒲台属焉。古蒲台,在县北四十里,秦始皇筑之,以望海、祀蓬莱宫,乃于台上萦蒲系马,蒲生盘如马之状。在县北二十五里。此台割入渤海县界,县因此台以为名。黄河,西南去县七十里。大海。在县东一百四十里,海畔有一沙阜,高一丈,周回二里,呼为鬬口淀,是济水入海之处,海潮与淀相荡,故名,今淀上有井可食,海潮虽大,淀终不没,百姓于其下煮盐。
太平寰宇记卷六十五
河北道十四
沧州
沧州。景城郡,今理清河县。《禹贡》冀州、兖州二州之域,《禹贡》曰:“济、河惟兖州,九河既导。”孔注云:“河水分为九道,在此州界。”虞舜及周为幽州之域,春秋时属齐、晋。七国时燕、齐二国之境,又为燕、赵、齐三国之域。秦并天下,以齐地置齐郡,以赵地置巨鹿郡,燕置上谷郡,为三郡之地。汉高帝五年,又分三郡之地,置渤海郡,理浮阳。后汉移理南皮,曹魏不改。晋武帝泰始元年,封安平王孚子辅为渤海王。宋文帝元嘉中,改置乐陵郡。孝武以其地广分其地,又置渤海郡。后魏初改渤海郡为沧水郡,太安四年郡移理今东光县城。寻又省,复为渤海郡。至熙平二年分瀛州、冀州,置沧州,取沧海为名,领浮阳、乐陵、安德三郡,理饶安,即今饶安县东千童故城是也。其浮阳郡理今浮阳县。高齐及后周渤海郡犹理东光,浮阳郡犹理浮阳。隋初三郡皆废为县,以元渤海所领县属冀州,以浮阳所领县属沧州,又以废乐陵郡之属县并属沧州。十六年,于长芦县置景州,于阳信县置棣州。大业二年废景、棣二州,以二州元属县属沧州,仍自饶安移州理于阳信县。三年,罢州为渤海郡,仍理阳信。十二年,为贼所逼,郡因徙理清池。唐武德元年改为沧州,领清池、饶安、无棣三县,治清池;其年,移治饶安;四年,窦建德分饶安,置鬲津县;五年,以清池属东盐州;六年,以观州胡苏县来属,州仍徙治之;其年,又省棣州,以滳河、厌次、阳信、乐陵四县来属。贞观元年,以瀛州之景城、废景州之长芦、南皮、鲁城三县、废东盐州之盐山、清池二县并来属;又以滳河、厌次二县属德州;以胡苏属观州,仍移州治于清池。又省鬲津入乐陵;省无棣县入阳信。八年,复置无棣县;十七年,以废观州之弓高、东光、胡苏来属;割阳信,属棣州。天寳元年,改为景城郡;干元元年,复为沧州,旧为横海军节度;唐末改为义昌军。梁干化二年,改为顺化军。后唐复为横海军。皇朝因之。
元领县七:清池。饶安。盐山。乐陵。南皮。景州割到。无棣。临津。景州割到。
二县废:长芦。并入清池。干符。并入清池。
州境:东西三百六十二里。南北三百一十二里。
四至八到:西南至东京一千二百里。西南至西京一千三百六十里。西南至长安二千二百二十里。东至大海一百八十里。正南微西至德州二百四十里。正西微北至瀛州二百里。北至干宁军九十里。北至幽州五百七十五里。东南至棣州二百五十里。西南至冀州二百九十里。西北至冀州二百六十里。东北至海口二百五十里。又至平州五百里。
戸:唐开元戸:十二万四千二十四。皇朝戸:主二万二千三百七十五,客二万七千三百一十五。
风俗:沧州,古渤海之地,属赵分居多。《汉书》云:“渤海,赵之分野,赵地薄人众,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起则椎剽掘冡,作奸巧,多弄物,为倡优。《十三州志》云:“渤海风俗鸷戾、高尚气力,轻为奸凶。”
人物:茅焦。齐人说秦始皇迎母。隽不疑。字曼倩。鲍宣。字子都,高城人。王修。字叔治,南皮人,藏书数百卷。石苞。字仲容,南皮人,官大司马,封乐陵郡公。石崇。字季伦,苞子。刁协。字景纯,沧州人,尚书左仆射。刁雍。唐袁恕已。沧州东光县人,诛张易之,封为南阳郡王。贾耽。南皮人,拜相,着《贞元十道録》。
土产:盐。绵。绢。五色柳箱。绫。莞席。水葱布。细文苇簟。糖蠏。鳢鮬。兔毫。牡蛎。蜃蛤。
清池县。旧三十乡,今十三乡。本汉浮阳县,属渤海郡,以在浮水之阳。隋开皇十八年改为清池县,因县东南仵清池为名。浮水,源自东光县西界,永济渠分出,东北流经州理南十里,又北经州城东一里,又东北入于海。故《土地十三州志》云:“浮水所出,东入海。”徒骇河,九河之一,与清池相接。永济河,在县西三十里,自南皮县来,入干宁军,今亦呼为御河。迎河,在县西南二十三里,从南皮来,《舆地志》云:“南皮北有迎河,分漳河,入浮水。”毛河,在县西南五十七里,从南皮来,《舆地志》云:“毛河,漳水各分,从毛州来,又呼为棣河。”仵清池,在县东南十九里,其水澄味咸,未尝枯涸,《舆地志》云:“浮阳城南有大运淀。”魏延兴二年,水溢,注破仵清村,因以为池,池内时有鲻鱼,言与海濳通。沧州旧城,唐贞元十三年,増筑外城,东南隅先有古墓,高二丈,人莫知名,因掘得铭,铭记云,是六国时赵武灵王墓,遂置祠祭。刘炫碑,后周人居此,炫博通经史,后学之人为立碑,见存。废长芦县,州西北四十四里,本汉参戸县,今县西北四十六里有参戸故城是,后汉省,俗亦谓之木门城,按本县理即周宣帝大象三年于参戸故城东南置长芦县,属章武郡。隋初于今理西北三里置漳河郡,以县属焉,三年罢郡,仍移县于郡界,属瀛州。十六年,于县置景州,隋大业三年废。唐武德四年,又于此置景州。贞观初省,以县属沧州。县元在永济渠西,开元十四年大雨,城邑漂沈,十六年移于永济渠东一里,即今县是也。皇朝干德二年,割入清池县。长芦水,在旧县西南五里,按《水经》:“长芦水,出洺州列人县,以其水旁多芦苇为名。”薛摩陂,在县北周回五十里,民有蒲鱼之利。中邑,汉县,高后封吕相朱进为侯,王莽改曰检阴,后汉省,并浮阳,《旧地理书》:“并失其所在。”即今县地是也。盟亭,《郡国志》云:“长芦县有盟亭”,即为燕、齐二界。五垒城,在县西南二里,《舆地志》云:“汉宣帝封河间献王子雍为景城侯,五子分居城中,俗呼五垒城”。古木门城,在县西北四十六里,《春秋》襄二十七年:“卫侯之弟鱄出奔晋,托于木门。”盖此城也,《舆地志》云:“中有大树,因名木门”。参戸侯陵,在县西北三十六里,高一丈,《汉书》:“河间献王子免封参戸侯”。废干符县,在州北一百里,本汉章武县地,属渤海郡,今县东南盐山县西北章武故城是也。后魏于今理置西章武县,高齐省,隋开皇十六年,又于西章武县故城置鲁城县,遥取长芦县北平虏城为名,仍改虏为鲁者,尽恶胡虏之字也,属景州。唐贞观元年废,景州来属。干符元年,县东北有野稻、水谷,连接二千余顷,东西七十里,南北五十里,北至燕,南及魏,悉来扫拾,俗称圣禾,甚救济民。至二年,勅改干符县。皇朝显德二年,并入清池县。城头将军祠,在此县也。平虏渠,在县南二百步,魏建安中于此穿平虏渠,以通军漕、北伐匈奴,又筑城在渠之左。大海,在县东十四里。衡漳河,在县西六十里。故蒲岭县,按《郡国县道记》:“蒲领,汉县,在冀州阜城县北三里,蒲领故城是也,后汉入蓚县”。又按《水经注》:“今县西北六十里 。”漳河西岸又北有蒲领故城,盖汉末黄巾之乱,有蒲领人流寓于此,遂立此城,后汉既以蒲城与蓚相近,足明今县西北界有此城,非后汉理所。麻姑城。《郡国志》云:“即汉武东巡至此祀麻姑,故有此名”。
乐陵县。南一百二十五里,旧十八乡,今五乡。本汉旧县,属平原郡。曹魏封曲阳王茂为乐陵王,后魏初又为乐陵郡理所,至永平二年,又徙县于今县东五十里乐陵故城。唐贞观元年,自乐陵故城移县于今理。鬲津枯河,《尔雅》云:“九河之一”,在县西三里,东北流入饶安县界入海。重合城,汉县故城,在今县东二百步。《汉书》:“有功臣,封重合侯”,即此地,高齐天保七年省。振陂,后魏太武所筑,在今县西。燕留城,《郡国志》云:“即齐桓公割地与燕处”。马颊河,在县东六十里,从滳河县北界来,《舆地志》云:“笃马河,亦马颊也,《尔雅》九河也,言马颊上阔下狭如马颊也。”钩盘河,在县东南五十里,从德州平昌县来,河势曲如钩盘。东方朔庙。《汉书》:“东方朔,平原厌次人也。”厌次分为乐陵郡。
南皮县。旧十三乡,今三乡。本汉县,属渤海郡,以章武有北皮亭此,故曰南皮。《汉书》:“项羽封陈余为南皮侯。”《魏书》云:“文帝为五官中郎将,射雉于南皮。”皆此地也,县东有观台,即袁谭所筑,魏武擒谭于此。唐武德元年,置景州,贞观十七年,州废,来属沧州。长庆二年,于弓高县复立景州,以县属焉。周显德二年,州废,县归沧州。曹公固,即汉京兆尹隽不疑葬所。魏太祖因冢为固,以攻袁氏,因名曹公固焉。高乐故城,汉县,后汉省,故城在今县东南三十里,今谓之思乡城,亦曰西乡城。古皮城,在县北四里,《史记》:“齐桓公北伐山戎至此,缮修皮革,因筑焉”。燕友台,在县东二十五里,《魏志》云:“魏文帝为五官中郎将,与吴质重游南皮,筑此台燕友,故名焉。”又名射雉台。隽不疑墓,在县东南二里,高五丈,《汉书》:“隽不疑,渤海人也,以明《春秋》闻,为青州刺史”。石苞台,在县南一十三里,高二丈。苞,南皮人也,按《城冢记》云:“南皮有石苞墓。”此是也。尹吉甫墓,在县西三十里,高三丈,又《耆老传》云:“吉甫墓上有树二株,有墓以来,即有此树,修条郁茂,不觉其老,俗云年长树。”寒冰井。在县西一里,按《魏志》:“文帝与元城令吴质书云:‘忆昔南皮之游,诚不可忘,驰骋北场,旅食南馆,浮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冰。’”即此井是也。
无棣县。东北一百二十里,旧二十二乡,今五乡。本齐之北境汉阳信地,今县东南三十里阳信故城存,高齐天保七年,自此城移于今阳信县东马岭城置,隋开皇六年,于今所置无棣县,取县南无棣沟为名。唐贞观元年,并入阳信,八年,复置。马谷山与老乌山,皆邑之山名。月明沽,在县东界,西接马谷山,东滨海,煮盐之所。无棣沟,《周礼》:“川曰河。”泲河,在今无棣县,按其沟水东流经县理南,又东流,与鬲津枯沟合而入海,隋末,其沟废,唐永徽元年,薛大鼎为刺史,奏开之,引鱼盐之利于海,百姓歌曰:“新河得通舟楫利,直达沧海盐鱼至。昔日徒行今跨驷,美哉薛公德滂被。”黄河,在县东南一百六十里,东北流经马谷小山,东南注于海。千童城,秦始皇遣徐福将童男女千人入海,求蓬莱不死之药,置此城以居之,汉曾为县。蒲萦台,《郡国志》云:“始皇东游海上,于台萦蒲絷马。”今犹有蒲,似水杨,而劲堪为箭。赤河。在县西南三百步,自饶安县来一百里入海,其水赤浑色。
饶安县。南九十里,旧十五乡,今六乡。本汉千童县,属渤海郡。后汉改为饶安县。隋因之。唐武德元年,移治故千童城,仍移州治于此;六年,州移胡苏;贞观十二年,移县治故浮水城,即今理。鬲津河,在县南三十里,自乐陵来。无棣河,一名赤水,在县北二十五里。故定城,汉县,后汉省,在今县东南四十里,废城。章乡城,按《郡国县道记》云:“章乡,汉县,后汉省,并入饶安”。又《十三州志》云:“饶安县,东南二十里有童乡亭”,即故县。童即章,字相类,章乡,盖在饶安县东南二十里童乡亭。古胡苏河,一名赤河,从胡苏县来。
盐山县。东六十里,旧二十四乡,今四乡。本春秋无棣邑也,汉置高城县,故城在今县南四十里,《左氏》管仲曰:“昔召康公,赐我先君太公履,北至于无棣。”伏琛《齐地记》:“无棣,今渤海高城县也,属渤海郡。”有平津乡,即《汉书》:“武帝封公孙弘为侯,亦此邑。高齐天保七年,移于今理。隋开皇十八年,改为盐山县,以东南八十里盐山为名。箧山,一名峡山,在县东南四十里。阔山,在县东南九十里,按《郡国县道记》云:“此山及盐山,二山并低小,无峯峦树木”。大海,在县北一百二十里。屯氏河,在县南十步,东北注海。浮水,《水经》云:“浮水,东北径高城县之宛乡城”,即过今邑界。故柳城,在今县东七十里,汉为县,后汉省,一名柳城亭。汉武台,在邑界。咸土,在县东七十里,东南西北一百五十里,地带海滨,其土咸卤,海潮朝夕所及,百姓取而煎之为盐。
临津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旧一十八乡,今三乡。本汉东光县地。《汉书?地理志》云:“东莞有胡苏亭,隋开皇十六年,于此置胡苏亭为名。”天寳元年,改为临津县,属沧州。小天台山,其山在县界古传台,星陨而结此山。临乐,《汉书》云:“武帝封中山靖王子光为侯,后至玄孙,王莽簒絶,改曰乐亭。”后汉省。旧地理书并失其所在,今邑界即其地。东莞,汉为县,隋省,并入临津县,唐开元以前犹此额,后复废。茅焦冢,《郡国志》云:“秦时人劝始皇与母相见者”。胡苏古亭,在县西南二十三里,在古胡苏河边,《汉书?地理志》云:“东光有胡苏亭。”即此也。欧阳建墓。在县东南二十七里,建,渤海重合人,石崇之甥,为郡豪族也。
太平寰宇记卷六十六
河北道十五
瀛州 莫州
瀛州
瀛州。河间郡。今理河间县。《禹贡》冀州之域,星分毕宿一度。虞舜十二州,则为并州之域,在周为唐叔所封之邑。春秋时属晋,晋开太行之东,又为晋东阳地。七国时,三家分晋,为赵地,亦燕、赵二国之境。秦并天下,为邯郸郡地。汉为河间国,后汉亦如之。魏文黄初二年,封弟干为河间王,寻改封乐城县王。晋永嘉乱后,地没苻、石。后魏太和十一年,分定州河间、高阳、冀州章武三郡,置瀛州,以瀛海为名,其河间郡自乐城移理于今乐寿县西一里乐寿亭城置。歴高齐及周郡不改。隋开皇三年,废郡,置瀛州。炀帝初,州废为河间郡。唐武德四年,平窦建德,改为瀛州,领河间、乐寿、景城、文安、东城、丰利六县。五年,又置武垣、任丘二县。贞观元年,省丰利入文安,省武垣入河间,割蒲州之高阳、鄚、故景州之平舒,故蠡州之博野,清苑五县来属,又以景城属沧州。景云二年,割鄚、任丘、文安、清苑四县属鄚州。天寳元年,改为河间郡。干元元年,复为瀛州。
元领县六,今四。河间。束城。高阳。景城。景州割出。
三县割出:乐寿。入海州。博野。入深州。平舒。入霸州。
州境:东西一百七十里,南北七十一里。
四至八到:南至东京一千一百里。西南至西京一千五百五十五里。西南取深州路至长安二千一百九十五里。东至沧州一百八十里。南至冀州二百三十里。西至定州二百八里。北至莫州一百八里。东南至德州三百七十里。西南至深州一百五十里。西北至易州三百里。东北至霸州一百九十里。
戸:唐开元戸:九万八千一十八。皇朝戸:主,一万一千三百六十四,客,四千一百。
风俗:与冀州同。
姓氏:缺。
人物:汉河间献王刘德。景帝子。许询,字玄度,高阳人,有才藻。邢峦,河间莫县人。邢邵,字子才,任丘人,少游洛阳遇雨,乃杜门读《汉书》五日 ,悉强记无遗。官太常卿、摄国子祭酒。刘炫,河间人,与刘焯读书十五年。炫眸子精明,视日不眩,强记黙识,左画圆、右画方、口讲、目数、耳听五事同举,无遗失。唐齐映,瀛州人。李纲。字文纪,景城人,官拜詹事。李义府。瀛州饶阳人,祖为梓州射洪县丞,因家于永泰。
土产:丝。布。绢。人参。蔓荆子。
河间县。旧五十一乡,今九乡。本汉州乡县,今县东北四十一里有故州乡城,即汉理也。《汉书》云:“武帝时,望气者云西北有女极贵,遂访之,得钩弋夫人于是邑。”后汉省州乡县为武垣郡地。隋开皇三年,罢郡,武垣县属瀛州。十六年,移武垣县居其旧城,乃于此置河间县。大蒲淀,又名大廉陂,在县西南四十一里。《水经注》云:“大蒲下导,陂沟竞奔,咸注滹沱,是故人因决之处,谓之百道口,盖有此浦。”滹沱河,《舆地志》云:“滹沱河在今县西二十里。”按河经武垣北,后魏太和□年 ,刺史王质掘直之,杨真改为清宁河。此水常有蛟入,五月恒暴,逆变为人,于岸上与人并行,至悬崖处,推与俱下。乞活城,《郡国志》云:“太安中,并州刺史东瀛公司马腾掠羯胡万戸于山东,卖为生口,值俭难售,恐其有叛,不听入州郡,筑此城以居之,任自乞活。”《晋书》云:“乞活帅陈仵归晋。”即此地也。马领城,秦使蒙恬筑以防河水,因地以名之。故州乡城,在今郡东北四十里古城是也。汉为县理于此,后汉省,并入武垣县。东武垣城、西武垣城:在今郡西南三十八里,有故城存,即秦所置,其故城东微北三十里,又有一武垣故城,时人谓之东武垣城,即当今郡南二十五里,盖因魏武凿渠引滹沱水,遂移西武垣县城于此,置武垣县。开皇三年,又移武垣理州城,此城因废。十六年,改武垣为河间县,仍于东武垣故城再置武垣县。大业二年,省。按隋《图经》云:“河间东武垣城即武帝元封元年巡狩至此,望气者言有异女,使访之,得赵氏女,两手拳上,自披之,即舒。因筑此城以为禁卫。”今县西南楼上有夫人神,即钩弋遗像也。三女陵,《隋图经》云:“后汉光禄大夫刘鯈、音由与。窦武谋诛宦官,为曹节等所害,三女营葬,故曰三女陵也。”欻许勿切起冢 ,隋《图经》云:“欻起冢阔百余步,长六七里,深数丈云。”晋永嘉四年十月,昼昏十日方解,冢忽然具成,左右方一里,牛咸疲汗,车皆有土而无辙。”鲍叔牙冢,在齐桓公城。毛苌宅,郡人,汉时为博士,今郡有宅冢,俱存,今号其处为毛精垒。董永冢,汉景帝时孝子,卒葬于此。傅咸冢,晋之文士,葬于此。琴高冢,高,河间人也,入涿水三月,乘鲤而出,衣服不濡。
束城县。东北六十五里,旧二十一乡,今五乡。本汉束州县,属渤海郡。《续汉书》:“属河间国。”今县东北十四里有束州故城,即汉为理所。西晋移束州于城南三十五里。魏明帝孝昌二年,复理汉故城。高齐天保七年,省,并文安。隋开皇中,置束城县于今理,因束州为名。按《四夷县道记》云:“其束城故城今有三重县城,周五六里,故州外城周约二十里。”迄今宛然不改。
高阳县。西北七十里,旧二十一乡,今三乡。本汉旧县,属涿郡。应劭《注》云:“在高河之阳。”后汉高阳郡领高阳县。隋开皇三年,罢郡。十六年,又于县理置蒲州。大业中,废州。唐武德四年,又置蒲州。贞观初,州废,以县隶瀛州。滹沱河,在今县东北十四里。易水,今名南易水,又名雹水,西自易州遂城县界流入。王尊冢,隋《图经》云: “冢原在武垣城东北隅,为东郡太守而卒,其躯一夜自归。”今犹祀之,呼为东郡河翁神。蔡仲冢,《九州岛要记》云: “汉南阳太守高阳侯蔡仲冢在城北,仲晓厌胜之术。”其冢至今无狐狸之穴。圣姑祠,邢子颙《记》云: “圣姑姓郝,字女君。魏青龙二年四月下旬,与邻女采樵于滱、徐二水合流之处,忽有数妇人从水出,皆着连腰裙,若今之青衣,至女君前曰:‘东海公聘女君为妇,故遣相迎。’因敷连茵褥于水中,置女君于茵上,青衣者侍侧,顺流而下,其家大小皆走往看,惟得涕泣,遥望莫能就,女君怡然,曰:‘今幸得为水仙,愿勿忧忆。’语讫,风起,遂遥,因为立祠。”桓翊以大臣子为尚书郎,试高阳长,主簿丁馥白县有圣姑祠,前后守令皆谒而后入,翊曰:“何浮言之甚?”遂立杖而教,曰:“若祀者有罪。”未经月余,在厅事忽见十余妇人各持扇从门入,谓翊曰:“今古既殊,何相妨害,而断吾路。”翊性方直,教断更甚。未经旬,无病暴卒。今水岸上有郝女君招魂葬处,时人呼为元姬冢,亦名圣母陵。
景城县。北七十二里,旧十三乡,今五乡。汉旧县,属渤海郡。后汉省。后魏延昌二年,自今县南二十里徙成平县来理之。隋开皇十八年,改成平为景城,复汉旧名也。唐大中之后,割属瀛州。建成故城,在今县东南三十里,汉为县,后汉省,城尚存。成平故城:汉县在今县南二十里成平故城是也。后汉属河间国,徙理景城,因而荒废。
莫州。文安郡,今理鄚县。其地歴代所属与瀛州同。汉,鄚县。后魏孝昌三年,移理阿陵城。周武宣政元年,复还今理。唐景云二年,于县置鄚州,割瀛州之鄚、任丘、文安、清苑、幽州之归义等五县属焉。其年,归义复还幽州。开元三十年,以鄚字类郑改为莫字。天寳元年,改为文安郡。干元元年,复为莫州。
元领县六,今三:鄚县。任丘。长丰。
二县割出:文安。割入霸州。清苑。割入保州。
一县废:唐兴。并入鄚县。
州境:东西八十里,南北六十里。
四至八到:东至东京一千一百里。西南至西京一千四百四十五里。南取瀛州路至长安二千二百九十五里。东至大海二百八十里。西至易州界雾山一百七十里。南至瀛州一百八里。北至涿州一百六十里。又北至幽州二百八十里。东南至沧州二百六十里。西南至定州二百五十里。西北至易州一百九十里。东北至平州八百里。
戸:唐开元戸:五万三千四百。皇朝戸:主,四千五百三十,客,六百五十
风俗:同幽州。
土产:苁蓉。人参。贡绢。
鄚县,旧十六乡,今三乡。本汉旧县,属涿郡。后汉属河间国。唐于此立郡。《史记》云:“扁鹊,此地人也。”滹沱水,东流经县南二里,至莫州金口分界,东北流入文安县界。易水,在县北二十里,东入文安县界,合滹沱水。掘鲤淀,在县西二十里,俗名掘柳淀。左太冲《魏都赋》云:“掘鲤之淀,盖节之渊。”易京城,《郡国志》云:“城在鄚县西北三十里。后汉末,公孙瓒筑京以自固,围壍十二里,以铁为门,诸将家家作楼,楼以千计,并高五六丈,寻为袁绍所攻,其楼皆陷没。”蔺相如冢,在涿鹿山东,即属郡界也。涿水出焉,东入海,昔黄帝战蚩尤于此山。韩婴冢,《舆地志》云:“韩婴,燕人,汉为常山太傅,作《诗内外传》。”濡水,在县西二十里,向东合易水。《左传》:“齐侯伐北燕,盟于濡上。”即此是也,与易水合 。废鄚县城,在县东北三里。邢子颙《三郡记》云:“颛顼所造。”高郭故城,在县西南二十六里。《汉书》:“宣帝封河间献王子瞌为高郭侯。”此城是也。滹沱河,经高郭城南面,东流过后称裹角城,以水裹其角而过。闾丘台,在县南十六里。《汉书》:“闾丘寿王,涿郡高阳人也。” 《耆老传》云,此台是闾丘寿王读书之处。废唐兴县,在县西北五十里。本汉高阳县地,旧名葛城乡,一名依城。唐如意元年,析河间县,置武昌县,隶瀛州,至神龙初,改为唐兴县。景云二年,改为鄚州。石晋改为宜州县,后复旧。周显德六年,并入鄚县。
任丘县。南四十三里,旧十九乡,今四乡。本汉鄚县地,属涿郡。隋初,废。至开皇十六年,又置。大业末,又废。唐武德五年,置复旧名,属瀛州。景云中,自瀛州隶莫州。狐狸淀,在县西北二十里。《水经注》云:“鄚县东南隅,水有狐狸淀,俗亦谓之掘鲤淀。非也,按淀中有蒲柳,多葭苇。” 滱水枯渎,在县西一里。故阿陵,在县东北二十里阿陵故城是。后汉省。后魏曾徙鄚县理此。周武帝宣政元年,废。神臼,邢子颙《三郡记》云:“县南三十里有一石臼,受物一石二斗,昔有沙门移之至寺 ,经宿血满其中,乃移旧处,复净如人扫。”今见存。任丘古城,在县南二十六里。《三郡记》:“汉元始二年,巡检海使中郎将任丘筑此城以防海寇,即以为名。至后汉桓帝崩,无子,太后使校尉窦武诣河间迎灵帝,乃居此城,群臣至此朝谒,又谓之谒城。”
长丰县。东六十里,旧十乡,今四乡。本秦汉之利丰县也。高齐天保中,遂废。至唐开元十年,于文安南三十里复立利丰县,又以县北有长丰渠,遂改名曰长丰,仍析文安、任丘之二县以实之,今理所是也。长丰渠,自县西南从瀛州束城县界入城,西北与古漕河合。
太平寰宇记卷六十七
河北道十六
易州 雄州 霸州
易州
易州。上谷郡,今理易县。《禹贡》冀州之域,星分尾宿一度。虞舜分易州,又为并州之地。《周官?职方氏》:“正北曰并州,其浸涞易。”按春秋时,分属燕赵。《汉书?地理志》云:“燕南得涿郡之易、容城、范阳、北新城、故安。”又《续汉书?地理志》:“赵分晋,得中山,秦并天下,是为上谷郡地。”汉置涿郡,今州即汉涿郡之故安县也。晋为范阳国。后魏又为上谷郡。隋开皇元年,自今遂城所理英雄城移南营州,居燕之侯台,仍改名为易州,取州南易水为名。炀帝初,州废,复为上谷郡,遥取汉上谷以为名。唐武德四年,讨平窦建德,改为易州,领易、涞水、永乐、遂城、遒五县。五年,割遒县,置北义州,州废,仍以遒来属。开元二十三年,分置五回、楼亭、板城三县。天寳元年,改为上谷郡。干元元年,复为易州。
元领县八,今二:易县。满城。二县割出:容城。入雄州。遂城。建威虏军。
四县废:涞水。入易县。五回。同上。楼亭。旧废。板城。旧废。
州境:东西二百里,南北三百九十五里。
四至八到:西南至东京一千四百四十六里。西南至西京一千四百七十五里。西南至长安二千三百三十五里。东至幽州二百一十四里。南至莫州一百八十里。西至蔚州飞狐县东界一百四十里。北至妫州怀戎县南界废故城镇二百里。西南至定州北平县界一百四十七里。西北至蔚州取飞狐路三百六十里。东北至幽州良乡县界八十里。
戸:唐开元戸:四万四千三十五。皇朝管主客户二千六百四十三。
风俗:同幽州。
人物:祖纳,字士言,范阳遒人,能清言,有名理,为光禄大夫,门施行马。祖逖,字士雅,纳弟也,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夜闻荒鸡鸣,蹴琨曰:“此非恶声也。”二人并有英气,每语时事,辄中宵起坐,逖北征济江,中流击楫曰:“祖逖不清中原而济,有如大江。”
土产:人参。墨。绵。紫草。丹参。今进墨五百锭入翰林院。
易县。旧十九乡,今十二乡。本汉故安县也。《汉书》:“文帝封申屠嘉为故安侯。” 《地理志》:“故安县属涿郡。”《晋地道记》:属范阳国。按故城在今县东南七百步,武阳故城东南隅,故安故城是也。高齐天保七年,省其武阳故城,即是燕之南鄙。隋开皇十六年,于故安故城西北隅置易县,即今理。龙山,《隋图经》云:“易县西南三十里,龙山石上往往有仙人及龙迹,四麓各有一洞,大如车轮,春则风出东,夏出南,秋出西,冬出北。有沙门法猛,以夏日入其东穴,见石堂石人,欲穷诸穴,有一人厉声曰:‘法师,其余三穴皆如东者,不宜更入。’猛仍意不息,不觉身在外穴也。”盖神异难测。孔山,在州西南四十五里。《水经注》云:“易水又东,径孔山北,其山有孔,表里通澈,故名。山下有穴,出锺乳,尤佳。”白马山,在县北一十八里。《郡国志》云:“周时人多学道于白马山。”天寳六年,勅改为燕丹山。送荆陉,《九经记》云:“易县西南三十里,即荆轲入秦之路也。”驳牛山,《郡国志》云:“山色黑白斑驳,形如牛,故以为名,易水出其东。”北易水,一名安国河,亦名北易水,源出县西北穷独山中,东南流经武阳故城南,又东入漆水县界。中易水,《水经注》云:“出故安阎乡城谷中,东经五大夫城,又东经易京城,与北易水合流入巨马河。” 《史记》云:“燕太子丹遣荆轲刺秦王,祖送易水之上。”即此处也。鱼丘水,《竹书纪年》云:“晋荀瑶伐中山,取穷鱼之丘。” 《水经注》云:“鱼水出鱼山,山有石如巨鱼,水发其下。”濡水,源出县西穷独山南谷。雹水,一名南易水,源出县西南石兽冈。漆水河,一名巨马河,西自蔚州飞狐县界入。《水经注》云:“巨马河即涞水也。东北经郎山西望,众崖擎举,若鸟翼立石,崭岩似剑戟之杪,又南流刀山,崭岩直上干霄,远望崖侧,若积刀环。”紫石水,《水经注》曰在易县南。大黉岭,霍原隠此教授之所在,州北一百九十里。荆卿城,在县西七里,周回二里。《九州岛要记》云:“荆轲城北临濡水,即轲以金圆投龟处。轲入秦,樊于期刎头付轲于此城。”高渐离城,在县南十六里。《史记》云:“荆轲死,秦始皇得高渐离,惜其善击筑,重赦之,渐离复进得近,乃以铅置筑中,举筑扑秦皇,不中。”此即渐离所居。长安城,在县东南二十七里。《汉书》云:“宣帝时,幽州刺史李宣尚范阳公主,主忆长安,乃筑此城像长安,故以为名。”城中有枣树,花而不结,皆向西南,而引俗谓之思乡枣。斜安城,《郡国志》云:“易县有斜安城,传冈不正,因以名之,东隅上有班姬祠是也。”范阳故城,汉范阳县理于此,故城在今县东南六十里,古城即秦置,一名故城。后魏明帝孝昌二年,为杜洛周攻破。高齐后主武平七年,又移范阳于东故城北十七里。伏图城,一名小范阳是也,西北去州四十五里。隋初,自伏图城移范阳名于今涞水县,又于伏图城别置遒县,以属昌黎郡。大业十年,又移遒县于伏图城西南,即今州东南三十四里故遒城是。十三年,陷于寇,二城俱废。五公城,在废县东三十里,去州西三十里,《河北记》云:“易县有五公城,王潭不从。王莽谭子舆生五子避隠于此。世祖并封为侯。元才,北平侯;显才,蒲阳侯;益才,安熹侯;仲才,新市侯;季才,唐侯,所谓中山五王。”其西三十里有五大夫城,说与此同。嘉夷城,在废城西北四十里,去州六十里。《水经注》云:“巨马水东流经加夷山,即睒子于山中养无目父母之所也。” 《舆地志》云:“易县加夷城有坑,阔三丈,深五丈,俗呼睒子窟。”金台,在县东南三十里,燕昭王所造,置金于上,以招贤士。又有西金台,俗呼此为东金台。古野狐城,在县东三十里,《耆老》云:“昔有狐于九荆岭,食五粒松子后得仙,谓之飞狐县,其狐常来至此城,时人呼为野狐城。”西金台,在县东南六十里,即燕王以金招贤士之所。小金台,在县东南十五里,燕昭王所造,即郭隗台也。按《春秋后语》云:“郭隗谓燕王礼贤先从隗始,乃为碣石馆于台前。”阑马台,在县东南十五里,《水经注》云:“小金台北有阑马台。”候台,在州子城西南隅,高三层,燕昭王所筑,以候云物。三公台,在县东南十八里,其台相去三十六步,并高大,燕昭王所立,乐毅、邹衍、剧辛所游之处,故曰三公台。石柱,在县东南三十里,临易水,《州郡志》云:“易州义石柱,后魏末,杜、葛乱杀人,骸骨狼藉如乱麻,至齐神武,起兵扫除凶丑,拾遗骸骨葬于此,立石柱以志之。”废涞水县,在州北四十二里,十四乡。本汉遒县,属涿州。《汉书?年表》:“景帝封匈奴降王六疆为遒侯。”今县北一里故遒城是也。后汉,移于故城南,即今涞水县所理。后周大象二年,省入涿县。隋初,自伏图城移范阳,名于此。六年,又改为故安县。九年,又移故安于涿县东界,今涿州故安也。十年,又于此置永阳县。十八年,改为涞水县,以近涞水为名,按县地即周封召公于此也。皇朝太平兴国六年,并入易县。巨马河,在县东北二里。郎山,在易县西南四十里。
满城县。西南一百里,旧七乡,今三乡。本汉北平县,属中山国。《汉书》:“高帝封张苍为北平侯。”后魏武帝永熙二年,置永乐县,属易州。唐天寳元年,改为满城县。赵简子祠,按《城冢记》:“赵简子筑北平城以拒燕。”今满城是也,其祠在城北一百步咷山下,晋永康元年立。张苍墓,汉丞相北平侯张苍,本武阳人,因封于此,子孙相继,至今见存。废五回县,在州西七十里,本汉易县地。唐开元二十三年,刺史卢晖奏析易县地置,在五回山东麓,以界内五回岭名之。二十四年,刺史田琬以旧县所居险隘,遂东迁于古五公城,即今县理是。五公城,已解在易县。五回山,在今县西九十里。《州郡志》云:“易县五回岭,高四十里。”《水经注》云:“委折五回下,望层山若蚁垤也,下有三碑,即后魏所立。文云:‘皇帝大延元年,车驾东巡,援弓而射,飞矢逾于岩山三百余步。后镇军将军定州刺史乐良公乞文于射所,造亭立碑,中山安喜贾聪书。’”斗鸡台,在县东南八十里。《水经注》云:“五回山南七里有斗鸡台。” 《传》曰:“燕太子丹鬬鸡于此。”废楼亭县、废板城县。此二县唐开元二十三年刺史卢晖奏置,天寳复废。
雄州
雄州。今理归义县。本涿州归义县之瓦子济桥,在涿州南,易州东,当九河之末,旧置瓦桥关。周显德六年,收复三关,以其地控扼幽、蓟,建为雄州,仍移归义,并易州之容城等二县于城中。
领县二:归义。容县。
州境:东西一百五十里。南北八十五里。
四至八到:西南至东京一千二百里。西南至西京一千六百五十里。西南至长安二千四百五十里。东至莫州新镇七十里。西至定州二百五十里。南至莫州三十里。北至新城县七十里。东南至莫州长丰县九十里。西南至定州保塞军一百里。东北至霸州一百里。西北至易州一百五十里。
戸:皇朝管主客户四千四十。
风俗:同易州。
土产:古战争之地,绢布之外别无药物。
归义县。旧十二乡,今十乡。本涿州之属邑,在州北。唐末,移于瓦桥关,晋建军城。周世宗收复三关,立雄州于此。易河,在城南门外,从秦州流入,下至霸州。巨马河,在州北三十里,西北从易州流入,下至霸州。台胡淀,在县北一十五里。襄子淀,在县北巨马河北,东西八十里,南北三十里,半属新城县。
容城县。五乡。战国时,其地属燕。本汉容县也,《汉书?地理志》曰:“燕南得涿郡之容城。” 后汉省。《晋地理志》:“涿地复为容城县,属范阳国。”高齐天保七年省,并入范阳。唐武德四年,讨平窦建德,置北义州,仍改为遒县,以属焉。贞观元年,废北义州县,归本属。圣历二年,契丹入寇,固守得全,改名全忠县。天寳元年,改为容城,复汉旧名也。巨马河,在县北。南易水,在县南流入瀛州高阳县界,与滱水合流。废县城,在州西北五十里。大泥淀、小泥淀,并在县南三十里。《水经注》云:“易水东流容城,大泥淀注之,泥同口之谓也。”浑泥城,在旧县南四十里。《水经注》云:“泥同口有浑泥城,汉景帝改为亚谷城,封东胡降王卢它之为亚谷侯。”即此也。三台城,在县南三十五里。按《城冢记》云:“燕、魏二国各据一方,分易水为界,燕筑三台,登降耀武。”汉赤眉贼起兵于此,亦増筑三台。
霸州
霸州。今理永清县。本上谷郡地,星分箕尾,幽州之古益津关。晋天福初,陷虏庭。周显德六年,收复,因置霸州,并永清县,仍割莫州之文安、瀛州之大城二县隶焉。
领县三:永清。文安。大城。
州境:东西七十五里。南北一百七十三里。
四至八到:南至东京一千二百里。西南至西京一千六百里。西南至长安二千五百里。东至干宁军界八十里,接淀泊,至雄州八十里。南至瀛州一百九十里。北至幽州二百里。东南至干宁军一百四十五里。西南至莫州七十里。东北至当州永清县界孟村三十里,接幽州北界西北至当州县界宋村二十五里,接幽州北界。
戸:皇朝户:主,三千六百六十三,客,一千二百四十四。
风俗:同瀛州。
土产:丝。绵。绢。无药物。
永清县。二乡。本幽州会昌县地。唐天寳中,改为永清县,即古益津关。周显德六年,收复三关,遂于益津关建霸州,仍置永清县。瓦河水,在县西南三百步。平曲城。在县东三十二里,汉景帝封公孙浑邪为平曲侯,即此也。
文安县。西北去州五十里,旧二十二乡,今四乡。汉文安县属渤海郡,后汉属河间国,至和帝二年,置瀛州县,属焉。晋分瀛州之东平舒、东州、文安、章武四县,置章武国,县在古文安城。至后魏太和十一年,置瀛州,以统章武郡,县遂归瀛州。北齐,废章武,入文安。隋大业七年,征辽途经于河口,当三河合流之处,割文安、平舒二邑戸于河口,置丰利县。隋末乱离,百姓南移,就是城。唐贞观元年,以丰利、文安二县相逼,遂废文安城,仍移文安,名就丰利,城置文安县,即今理也。周朝改属霸州。五渠水,今名长鸣沟,《邢子厉志》云:“后魏延兴初,文安县人孙愿捕鱼于五渠水中,有群鱼从西来,共以柴塞之,忽有人谓愿曰:‘须臾当得大鱼,若愿多求,宜勿杀也。’愿与共食,唯觉出气少腥,而衣衫多衤取,及去,愿送之以鱼,固辞不受,去后,愿下网,果得大鱼,其状如鲤而大,愿以为异物,遂杀之食。俄然,风雨昼昏,闻鸟飞声,比风息雨霁,有人乘舟至者云,前见群鱼无数,飞入海,愿遂不复渔矣,因呼入海之处为飞鱼口。”滹沱河水,在今县西北三十里,又东,溢为赵淀。狐狸淀,《隋图经》云:“文安狐狸淀,俗谓之掘鲤淀,非君子淀,君子淀在博野界。”急流口,在县北十七里通永清界。赵君祠,按《图经》:“赵夔,汉武帝时为文安县令,好神仙,值文安大旱,乃自焚,土人感慕,乃立祠焉。”古文安城,在今县东北三十里。古三角城,在县西北二十里,后赵石勒筑以备燕。古南北卢蒲城,在县西二十七里。《左传》:“齐侯放卢蒲嫳于此。”燕末,入燕境,权置二城在鄚县界。乐巨叔墓,在县东南二十五里,《春秋后语》:“乐毅伐齐后,从燕入赵。”毅生闲,闲生巨叔,毅封昌国君,至汉高祖求毅之后,又封巨叔为华城君,卒葬于此。
大城县:西北去州九十五里,旧二十三乡,今四乡。本汉东平舒县,属渤海郡。后汉属河间。晋于此置章武国。后魏为章武郡。北齐废郡,为平舒县。隋开皇十六年,于长卢县置景州、平舒县属焉。大业末,刘黑闼兵乱河朔,侵吞郡县。唐武德四年,贼平,县属景州。贞观元年,州废,归瀛州。平舒者,以人性寛舒为县名。周显德六年,割隶霸州,今改名大城县。平陵城,在县东北一百一十里。《汉书》:“苏建封平陵侯。”即此地也。凤凰台,在县东北一十五里。石勒四年,凤凰现于此,因筑台。滹沱河,在县北一百三十里。永济渠,在县东五十里。
卷六十八
河北道十七
保州 定远军 干密军 破虏军 威虏军 平塞军 静戎军 宁边军 保顺军 平戎军
保州。今理清苑县。本莫州清苑县地,石晋初割属契丹,蕃戎立为泰州。至少主开运元年,克复泰州;二年,以满城县路当冲要,宜立郡庭,用威戎虏,其泰州宜移理于满城,其旧泰州复为清苑县,满城所置泰州寻废。皇朝初,却于清苑县置保塞军。太平兴国六年,升为保州,仍割清苑县属焉。一本泰作秦。
领县一:清苑。
四至八到:东至东京一千二百里。西南至西京缺。东至唐口七十里。西至满城五十里。南至望都缺。北至静戎军四十里。东南至博野宁边军一百里。西南至望都九十里。东北至静戎军四十里。东北至威虏军四十里。
户:旧户在莫州。皇朝户:主二千七百七十五,客一千。
风俗:与莫州同。
土产:与莫州同。
清苑县。旧二十五乡,今十一乡。本乐乡县也。《史记》云:“汉高祖过赵,问乐毅有后乎?对曰:‘有乐叔,封于乐乡。’”即此,属信都国。后汉省,后魏复置,属高阳。高齐天保七年省,仍自易州满城界移永宁县理此城。隋开皇十六年,改为清苑县,因后魏易州满城县界清苑河为名。沈水,在县北 。汉县废城,在今县东南三十里,后汉省。 樊舆城,汉樊舆县也。武帝封中山靖王子修为樊舆侯,后汉省。废城在今县东南三十五里,一名隅城是也。柏陵城。汉为县,《前汉帝纪》云:“孝武帝封赵敬肃王子终古为柏陵侯。”废城在今县南。广望城。汉广望县也。武帝封中山靖王子忠为广望侯,是后汉省。故城在今县西南五十里。圣女祠。《舆地志》云:“清苑县樊城西南隅有圣女祠。”女姓薛,字义姜,鉅鹿人。嫁为樊舆王文妻,死于此城之隅,就而祭之,俗名祭隅城。汉元帝元初三年,有天渊玉女、鉅鹿仙人者是也。
定远军
定远军。今理东光县。本景州汉高县,属平原郡。隋置弓高县,属渤海郡。唐武德四年,于县置观州,领高弓、蓨、阜城、东光、安陵、胡苏、观津七县;六年,以胡苏属沧州。贞观元年,省观津县,复以胡苏来属;十七年,废观州,以东光、胡苏属沧州,蓨县、安陵属德州,阜城属冀州。贞元二年,又于弓高县置景州,又以弓高、东光、胡苏来属。长庆元年,废景州,四县亦还本属;二年,复于弓高置景州。太和四年,废县,属沧州。景福元年,复于弓高置景州,管东光、安陵二县。天佑五年,移州治于东光县。周显德二年,废景州为定远军,县属沧州;至六年,并弓高县入东光县。皇朝太平兴国六年,割东光县属军。
元领县五,今一:东光。
三县割出:南皮。入沧州。临泽。入沧州。景城。入瀛州。
一县废:弓高。并入东光。
军境:东西八十里。南北七十三里。
四至八到:西南至东京八百二十里。西南至西京一千二百四十里。西南至长安二千一百里。东至临津县八十五里。西至阜城县六十五里。南至安陵县四十五里。北至瀛州一百四十里。东南至临津县四十七里。西南至蓨县六十五里。东北至沧州一百二十里。西北至景城县九十里。
户:唐开元户:一万一千三百。皇朝户:主二千九百八十四,客一千二百三十九。
风俗: 与沧州同。
土产:旧贡水葱布 。茅簟。海蛤。绢。
东光县。旧十四乡,今四乡。本汉旧县也,属渤海郡,故城在今县东十里东光故城。高齐天保七年,移于今县东南三十里陶城故城。隋开皇三年,又移于此。后魏废渤海郡郡城,即今县理。《郡国志》云:“胡苏河在东光县。”永济渠,在县西二百步。鸣犊河。即窦鸣犊所过之处,故云鸣犊河,在县东南。废弓高县。在军东四十里,旧二十一乡,汉县也,属河间国。汉文封韩颓当之邑,莽曰乐成。按:弓高今属阜城县界,弓高故城是也。晋废。隋开皇十六年,复置,移于今理。长庆二年正月,沧州弓高县宜置景州,仍属沧州。周朝废,州县入沧州,寻又废入东光。浊漳水。在故城北三十里,今邑西一里。 候井。按《郡国县道记》云:“汉县,旧地理书并失其所在。”以理推之,盖在今弓高县西北三十里房将池侧近。旧传此池水每日再增再减,疑其与相通,又池侧窄小,有似于井,以其增减不失时候,因于池侧置县,谓之候井。岁月既久,今按其水,不复有増减之候。或云“今弓高县即汉候井县”,莫详所的。西光城。《隋图经集记》曰:“后魏孝昌三年,葛荣略取其地,对东光筑之。”
干宁军
干宁军。理冯桥镇。本古卢台军地,后为冯桥镇。临御河之岸,接沧、霸二州之界。幽州割据,伪命升为宁州。周世宗显德六年,收复关南,却为干宁军,仍置干宁县。
领县一:干宁。
州境:东西五十里。南北一百五十九里。
四至八到:南至东京一千三百里。西南至西京一千七百里。东至沧州界二十五里。西南至长安二千七百五十里。西至霸州大城县界二十里。南至沧州界九里。北至东城西湖河一百五十里,河北是幽州界。南至沧州界三十四里。西南至霸州大城界十八里。西北至沧州九十三里。西北至霸州大城县明沟一百五十里。
户:皇朝户:主一千七百八,客二百九十九。
风俗:与沧州同 。
土产:潮水所侵,惟生蒲苇。
干宁县。四乡。旧名永安县,与军同置在城下。太平兴国七年六月,改为干宁县。御河。在城南一十步,每日潮水两至。其河从沧州南界流入本军界,东北一百九十里入潮河,合流向东七十里,于浊流口入海水,此水西通淤口、雄、霸等州水路。卢台军古城。在御河南七十步,周回二里,基址犹存。
破虏军
破虏军。古淤口关。周显德六年,收复关南,于此置塞。至皇朝太平兴国六年,割霸州永清、文安县三百一十七户属焉。
四至八到:南至东京一千四百里。西南至西京一千六百五十里。西南至长安二千五百里。东至狼城口三十里。南至文安县五十里。西至霸州五十里。北至幽州二百里。东南至大城界八十里。西南至平戎军七十里。东北至界河三十步。西北至界河二十步。
戸:皇朝户:主三百一十,客八十二。
永济河。自霸州永清县界来,经军界下入淀泊,连海水。平曲子。去军西南二十里。汉《功臣表》云:“景帝三年,封公孙浑邪为曲平侯。”即此也。
威虏军
威虏军。本遂城县。皇朝太平兴国六年置,从县西南至满城县内浮图峰合陵山峰为一路,仍领遂城县。是时修营,掘得石棺一具,上有唐贞观年记,棺有五重:石、铁、铜、银、金,次第冶贮之,中有琉璃瓶盛舍利。本军以闻。冶原作野。
领县一:遂城。
军境:东西六十五里,南北五十里。
四至八到:东至雄州一百里。西至易县七十里。南至保塞军四十里。北至平塞军三十五里。东南至莫州一百三十里。西南至满城四十里。东北至雄州容城县七里。西北至易县界二十五里。
戸:皇朝户:主客一千三百一十。
风俗:同易州。
土产:同易州。
遂城县。旧二十三乡,今四乡。战国时武遂县也。《史记》:“赵悼襄王二年,李牧将攻燕,拔武遂。”是也。本汉北新城县。《汉书?地理志》云:“燕南得涿郡之北新城。”后汉属中山国。《土地十三州志》云:“河间有新城,故加‘北’字。”后魏武帝永熙二年,于此置南营州,改为新昌县。隋开皇十六年,改为遂城县,今理釜山村。长城。秦筑长城,起首于此邑之界。遂城山。旧名龙山,在县西二十五里。《括地图》云:“其山往往有仙人,游龙翔集。”天寳七年,勅改为遂城山。南易水。历县界,燕时谓之武遂津,又东流,过梁门,引易水为陂塘,以溉田。
平塞军
平塞军。理平塞县。皇朝太平兴国六年六月,改为易州。南三十五里太保村塞为平塞军,仍割易县侯台、凌云两乡,白沟河已南人户及满城县玉山乡人户以属焉。至七年,又于军城置平塞县。
领县一:平塞军。
军境:东西三十七里,南北一十里。
四至:东至军城壕垠,属易县界。西至易州易县普通镇三十七里。南至东京一千四百一十五里。北至军壕垠外,属易县。至易州三十五里。
户:皇朝户:主八百一十,客二十。
风俗:与易州同。
土产:无。
平塞县。三乡。皇朝太平兴国七年置,以军额名县。
静戎军
静戎军。本易州宥戎镇。周为梁门口塞,在州东南九十里。皇朝太平兴国六年二月,升为静戎军,寻割遂城三乡人户属焉。
军境:东西四十里,南北四十五里。
四至八到:《图经》未有至东西二京里数。东至雄州八十里。西至威虏军三十五里。南至保州四十五里。北至易县八十里。东南至莫州一百里。东北至雄州容城县六十里。西南至保州四十五里。西北至平塞军四十五里。
户:
宁边军
宁边军。本定州博野县。皇朝雍熙四年,于此建宁边军,以县属焉。
领县一:博野。
军境:东西八十二里,南北七十里。
四至八到:新置军未有至京里数。东至瀛州一百里。西至蒲阴县四十二里。南至安平县五十里。北至保塞军八十里。东南至饶阳县六十里。西南至蒲阴县四十二里。东北至高阳县七十八里。西北至望都县五十里。元无官路。
户:皇朝户:主五千八百八十三,客三百六。
风俗:同定州。
土产:同定州。
博野县。旧三十乡,今十乡。本汉蠡吾县地,属涿郡。后汉分置博陵郡。《十三州志》云:“本初元年,蠡吾侯志继孝质,是为孝桓帝。追尊皇考蠡吾侯翼为孝宗皇帝,陵曰博陵。”因以为郡。晋于此立博陵国。后魏宣武帝景明元年,改博陵为博野,以地居博水之野。唐武德五年,置蠡州,领博野;八年,州废,县还本属;九年,复立蠡州,复领。贞观元年,州废,复隶瀛州。永泰中,割入深州。周显德二年,割属定州。皇朝雍熙四年,割属军。滹沱河在县东南三十五里。
保顺军
保顺军。本沧州无棣县之保顺镇。周显德六年,建为军,以旧镇为名。
四至:南至棣州一百二十里。东南至滨州一百里。西南至德州二百五十里。西北至沧州一百七十里。
戸:皇朝户:主三千九十三,客六百七十七。
平戎军
平戎军。本莫州新镇之地。皇朝太平兴国六年,升为平戎军,以扼边陲之喉。
四至:东至霸州三十里。西至莫州七十里。南至瀛州一百二十里。北至幽州一百五十里 。
太平寰宇记卷六十九
河北道十八
幽州
幽州。武帝元狩六年,又封皇子旦为王,旦诛,国除。后置十三州,改为幽州,领郡国十,治于此。寻开拓东边,又置玄菟、乐浪二郡。昭帝元凤元年,改燕国为广阳郡。宣帝本始元年,更为国,以封燕剌王太子建为王,领县四,都蓟。建曾孙嘉王莽时絶。后汉光武二年,封叔父良为广阳王;十五年,徙王赵,省广阳合上谷。和帝永元元年,复立为广阳郡,幽州刺史与郡国同理。至献帝,又废郡,复立幽州,治于蓟,即今郡是。寻辽东人公孙度以中国扰攘,保据燕地,分辽东郡为辽西、中辽郡。魏明帝景初元年,公孙渊自立为王于燕;二年,司马宣王征燕,斩渊父子,辽东悉平。太和六年,封叔父宇为燕王。晋太始初,封文帝子机为燕王。机薨无子,国除。寻改范阳郡曰范阳国,分上谷置广宁郡,仍隶范阳国。改右北平曰北平,而幽州存焉,领郡国七,而治于涿,今范阳县是也。晋永嘉后,陷于石勒,勒僭号襄国,于蓟置幽州,于幽置燕郡。石氏败,歴慕容隽都之,隽为苻坚所灭。坚乱,慕容垂得其地,州郡之名如故。至后魏道武破慕容宝,复于蓟立燕郡,领县五。又于郡理置幽州,领郡三。至北齐,于州置东北道行台。后周改置燕、范阳二郡,兼立总管府于州。隋开皇三年,废郡,所领五县复属州总管如故。炀帝初,废总管;三年,罢州以其地并入涿郡。唐武德元年,改为幽州总管府,管幽、易、平、檀、燕、北燕、营、辽八州,领蓟、良乡、潞、涿、固安、雍奴、安次、昌平八县;二年,又分潞县置玄州,领一县,隶总管;四年,窦建德平,以固安县属北易州;六年,改总管为大武帝元狩六年,又封皇子旦为王,旦诛,国除。后置十三州,改为幽州,领郡国十,治于此。寻开拓东边,又置玄菟、乐浪二郡。昭帝元凤元年,改燕国为广阳郡。宣帝本始元年,更为国,以封燕剌王太子建为王,领县四,都蓟。建曾孙嘉王莽时絶。后汉光武二年,封叔父良为广阳王;十五年,徙王赵,省广阳合上谷。和帝永元元年,复立为广阳郡,幽州刺史与郡国同理。至献帝,又废郡,复立幽州,治于蓟,即今郡是。寻辽东人公孙度以中国扰攘,保据燕地,分辽东郡为辽西、中辽郡。魏明帝景初元年,公孙渊自立为王于燕;二年,司马宣王征燕,斩渊父子,辽东悉平。太和六年,封叔父宇为燕王。晋太始初,封文帝子机为燕王。机薨无子,国除。寻改范阳郡曰范阳国,分上谷置广宁郡,仍隶范阳国。改右北平曰北平,而幽州存焉,领郡国七,而治于涿,今范阳县是也。晋永嘉后,陷于石勒,勒僭号襄国,于蓟置幽州,于幽置燕郡。石氏败,歴慕容隽都之,隽为苻坚所灭。坚乱,慕容垂得其地,州郡之名如故。至后魏道武破慕容宝,复于蓟立燕郡,领县五。又于郡理置幽州,领郡三。至北齐,于州置东北道行台。后周改置燕、范阳二郡,兼立总管府于州。隋开皇三年,废郡,所领五县复属州总管如故。炀帝初,废总管;三年,罢州以其地并入涿郡。唐武德元年,改为幽州总管府,管幽、易、平、檀、燕、北燕、营、辽八州,领蓟、良乡、潞、涿、固安、雍奴、安次、昌平八县;二年,又分潞县置玄州,领一县,隶总管;四年,窦建德平,以固安县属北易州;六年,改总管为大总管,管三十九州岛;七年,改为大都督府,又改涿县为范阳;九年,改大都督为都督,管幽、易、景、瀛、东、盐、沧、满、蠡、北义、燕、营、辽、平、檀、玄、北燕等十七州。贞观元年,废玄州,以渔阳、潞二县来属,又废北易州,以固安来属;八年,又置归义县,督幽、易、燕、北燕、平、檀六州。干封二年,置无终县。如意元年,分置武隆县。景隆三年,分置三河县。开元十三年,升为大都督府;十八年,割渔阳、玉田、三河三县,置蓟州。天寳元年,改为范阳郡,属范阳、上谷、妫川、密云、归德、渔阳、顺义、归化八郡 。干元元年,复为幽州。
领县八:蓟。幽都。良乡。永清。安次。武清。潞。昌平。
四至八到:南至东京一千二百八十五里。西南至西京一千六百八十五里。西南至长安二千五百四十五里。东至蓟州二百一十里。南至莫州二百八十里。西至易州二百一十四里。北至妫州二百一十里。东南至沧州五百五十里。西南至涿州一百二十里。西北至妫州二百里。东北至顺州八十里。
户:唐天寳户:六万七千二百四十二。
风俗:《郡国志》云:“箕星散为幽州,分为燕国。其气躁急。南通齐、赵,渤、碣之间一都会也。”又《汉书》云:“愚悍少虑,轻薄无威仪,亦有所长,敢于赴人之急难,此燕丹之遗风。”“燕之为言燕也,其气内盛。燕俗贪,得阴性也。”又曰:“幽州在北,幽昧之地,故曰幽也。”“燕太子丹爱宾客、养勇士,不爱后宫美人,化为风俗,宾客相遇,以妇人侍宿。”又曰:“幽、冀之人钝如锥。”
人物:左伯桃。燕人。羊角哀。燕人。蔡泽。燕人,相秦昭王,号刚成君。郭隗。徐乐。韩婴。燕人,文帝时博士。寇恂。字子翼,昌平人,有牧民才。卢植。字子干,涿人。少从马融学,融左右多列女,乐植侍讲,积年未尝转盼。性嗜酒,一石不醉。累官尚书,时董卓会百官议废立,众皆唯唯,独植抗议。子毓,亦才士。田豫。字国譲,武清人。郦炎。张华。字茂先,博极古今,着《博物志》,封广武侯。张缵。字伯绪,方城人,官吏部郎。郦道元。字善长,涿人。注《水经》。卢玄。涿人,授中书博士,卒,谥宣。卢辩。涿人,为太学博士,注《大戴礼》。张曜。昌平人也,官右丞,谥贞简。卢思道。涿人。卢谌。唐卢承庆。范阳人,相高宗。孙藏用。卢照邻。字升之,范阳人,与王、骆齐名,时号四杰。蔡廷玉。昌平人。南齐云。范阳人。卢群。字载初,范阳人。贾岛。字浪仙,初事浮屠,后以诗名举进士。刘蕡。字去华,昌平人。卢鸿。范阳人,徙家洛阳,隠嵩山,征至不拜。高崇文。幽州人,七世不异居。李景略。良乡人。
土产:绵。绢。人参。瓜子。贡。范阳绫。琉璃。《史记》云:“燕、秦千树栗,与千户侯等。”士马所生、鱼盐桑枣之利;又银、锡二穴,密云郡都管筋角是劲,又有水晶,是宝出昌平县。
蓟县。二十二乡。本汉旧县也。《水经注》云:“蓟城西北隅有蓟丘,故以为名,犹鲁之曲阜,齐之营丘也。”《礼记》云:“武王克商,封黄帝之后于蓟。”《汉书?地理志》云:“蓟,故燕国名,召公所封之地。”垣墙山。一名万安山,在县西五十里,山有铁鼎,其下有旧铸冶处。笄头山。《隋图经》云:“笄头山有温泉,可治百病。”千延水。《隋图经》云:“千延水经马城、高柳 ,俗谓为 ‘阿头河’,又于大宁北注。”雁门水。《隋图经》云:“雁门水出雁门山,又北入羊门水。”神泉。《隋图经》云:“神泉经北,连羊门泉水,一名托台水。”高梁河。在县东四里,南流,合桑干水。桑干水。西北自昌平县界来,南流,经府西;又东流,经府南;又东南,与高梁河合。《州郡图》云:“蓟县北有雁上里。”又《水经注》云:“桑干水东与洗马沟水合。”泽水。按《隋图经》云,即桑干河也。至马陉山为落马河,出山谓之清泉河,亦曰千泉,非也。至雍奴入笥沟,俗谓之合口。高梁水、渤海、碣石,皆在郡界。磨室 。《战国策》云:“乐毅与燕惠王书,云 :‘大吕陈于元英故鼎反于磨室。’”《郡国志》云:“在蓟县界。”碣石宫。接平州界,《史记》云:“邹子之燕,昭王拥彗前驱,请列弟子之坐而受业,筑碣石宫以处,邹子亲往师之。”蓟城。《郡国志》云:“蓟城南北九里,东西七里,开十门。”慕容儁铸铜为马,因名铜马门。今大厅前石函长二尺,高一尺,历代不敢开,铭曰:“泰建元年造铜虎符。”幽都山。北方大阴,故曰幽都。《尔雅》谓“北方之美者,幽都之筋角焉” 。督亢亭。荆轲以地图献秦王处。紫渊水。《幽都记》云:“紫水,其泥亦紫。”燕昭王冢。《九州岛要记》云:“古渔阳北有无终山,上有昭王冢。”前有千岁狐,化为书生,谒张华,华识之,因以昭王冢前华表木照之,遂变。蜀先主宅。《幽都记》云:“刘备,郡人,幼时,宅中有桑树如车盖,云我当乘此宝盖。后果王蜀。”卢植冢。植事马季长为弟子,仕至北中郎将,邑有冢存,系祀典。薛琡梦,《三国典略》云:“东魏张亮与薛琡善,琡梦亮山上持丝,寤而告,亮占之曰:“山上丝是幽字,君必为幽州牧乎。”后果如之。”阴乡。汉县名,后汉省。旧地理书幷失其所在,盖蓟县南界良乡县,东界固安县,北界三县交入之地。君子城。《郡国志》云“箕子城”,石勒每破一州,必简别衣冠,号为君子城。洎平幽州,擢荀绰、裴宪等还襄国经此,后俗讹为箕子城。雍奴县故城。《郡国志》云:“雍奴县即汉执金吾寇恂侯雍奴。”亦泽薮之名,四面有水曰雍,澄而不流曰奴。张华冢。华,郡人也。有宅、墓。《郡国志》云:“今有张华村,临桑干河。”
幽都县。十二乡。县旧即蓟县地,今邑理蓟西界,按《郡国县道记》云:“建中二年,于罗城内废燕州廨置。”在府北一里。其燕州,本国因粟末靺羯首领突地稽当隋开皇中领部落归化,处之于营州界。炀帝八年,为置辽西郡,以突地稽为太守,理营州东二百里汝罗故城。后遭边冦侵掠,又寄治于营州城内。唐武德二年,改辽西郡为燕州,仍置总管;六年,自营州徙居幽州城内,累代袭燕州刺史。建中初,为朱滔所破灭。寻州废,立此县于故城。
良乡县。西南八十里,十二乡。在燕为中都,汉为良乡县,属涿郡。北齐天保七年省,入蓟县。武平六年复置。唐圣历元年,改为固节县。神龙元年,复旧为良乡。大防山。在县西北三十五里,山下有石穴。《水经注》云:“圣水东南流经大防岭下。”又有小防山,亦与大防相近。《隋图经》云:“防山上有仙人玉堂”。孔水,出大防山,其水冬暖夏冷,出美鱼。防水。《隋图经》云:“防水在良乡县界。”有石穴,东北洞开,春、秋有白鱼,珍美非常味。东经羊头阜,俗谓羊头溪是也。圣水。《郡国志》云:“俗名回城水,源出县西北玉石山,东流经县北四里,又南流入范阳县界。又有清定水,出固安界,东注圣水,谓之刘公口。”广阳故城。在今县东北三十七里,汉为县。高齐天保七年省入蓟县。
永清县。东南一百五十里,十乡。本汉益昌县地。隋大业七年,于今县西五里置通泽县,隋末废。唐如意元年,于今理置武隆县。景云元年,改为会昌县。天寳初,为永清县,以边境永清为名。桑干水。在县北十里,东南流。
安次县。东南百里,十六乡。本汉旧县,县东枕永济渠,汉武帝以属燕王,旦有罪,削以属渤海郡。《续汉书?郡国志》:“安次属渔阳郡。”唐武德四年,移于城东南五十里石梁城置。贞观八年,又自石梁城移理今县西五里魏常道城置。开元二十三年,又自常道城东移就耿桥行市南置,即今县治是也。楼桑村。《郡国志》云:“安次县楼桑村,即蜀先主刘备宅于此村。”今有庙存。
武清县。东南一百五十里,十乡。本汉雍奴县也。《水经注》云:“雍奴,薮泽之名。四面有水曰雍,水不流曰奴。”《汉书?地理志》:“雍奴县属渔阳郡。”《魏志》:“张合从击袁谭于渤海,兵围雍奴,大破之。”谓此邑也。唐天宝初,改为武清县。
潞县。东六十里,十乡。本汉旧县也,属渔阳郡。唐武德二年,于此置玄州,仍置临泃县。玄州领潞、临泃、渔阳、无终四县。贞观元年,废玄州,省临泃、无终二县,以潞、渔阳归幽州。汹河水。东自渔阳县界流入。潞河,一名沽河,一名鲍丘水;北自檀州宻云县界流入。《水经注》云:“鲍丘水东历夏渔泽。”《后魏诸州记》云:“城西三十里有潞河,源出北山,南流,谓此水也。”平谷故城。汉县,在今县北。安乐故城。汉县,废城在今县西北。
昌平县。西北九十五里,四乡。本汉军都县,属上谷郡,后汉改属广阳郡。晋《太康地记》云:“军都县属燕国。”后魏移军都县于今县东北二十里,即故城在其南也。更于今县郭城置东燕州及平昌郡昌平县,后郡废,而县隶幽州。军都山。又名居庸山,在县西北十里。《后汉书》云:“尚书卢植隠居上谷军都山,立黉肆教授,好学者自远方而至。”居庸关。在今县西北,北齐改为纳款。《淮南子》云:“天下九塞,居庸是其一也。”七度水。《隋图经》云:“七度水在昌平界。”接虎眼泉,俗谚云:“高梁泉无上源,清水泉无下尾。”盖以高梁微,流凭借泉,所在分流散漫。芹城。《隋图经》云:“昌平有芹城。”
太平寰宇记卷七十
河北道十九
涿州
涿州。涿郡,今治范阳县。古涿鹿之地,星分尾宿十六度,《史记》:“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即此地。舜分十二州,为幽州地,《禹贡》冀州之域,春秋及战国俱为燕国之涿邑,秦灭燕,以其都及西境为上谷郡地。汉高元年,项羽入关,又立燕国,封臧荼为王。三年,韩信用广武君策,发使于燕,燕王臧荼降。五年,反,汉诛荼,立卢绾为王。六年,分燕,置涿郡,领县二十九,理此。后汉为涿郡,魏初因之,至黄初七年,文帝改为范阳郡,取汉涿县在范水之阳以为名,以此地追封武帝子矩为王。晋武泰始元年,又改为范阳国,封宣帝弟馗子绥为范阳王,传国至孙黎,没胡。永嘉之乱,陷于河北,其间建置莫能详悉。后魏又为范阳郡,领县七。至高齐,唯领涿、遒、范阳三县,后周省遒县,领县二。隋开皇初,改范阳县为遵县,隶昌黎郡,又于古遒城别置范阳郡,惟领涿、范阳二县。二年罢郡,移涿县入故郡,廨属幽州。大业三年,以幽州为涿郡,县仍属焉。又《隋书》云:“四年正月,开永济渠,引沁水达于河,又自沁水北开二十余里,以通涿郡。”大业七年,自江都乘龙舟往涿郡,亲征辽。唐武德元年郡废,复为幽州之属邑。七年,改涿县为范阳县。大历四年,幽州节度使朱希彩奏请于范阳县置涿州,仍割幽州之范阳、归义、固安三县以隶之,属幽州都督府。
领县五:范阳。固安。归义。新昌。新城。
州境:东西:缺。南北。缺。
四至八到:南至东京缺。西南至西京一千五百六十五里。西南至长安二千四百二十五里。东北至幽州一百二十里。南至莫州一百六十里。余以幽州取则不逺。
户:唐开元、长庆户口并为幽州属邑。
风俗:同幽州。
人物:王商。涿郡蠡吾人。单于谒商,仰视大畏之,却退。天子闻曰:“此真汉相也”。刘先主备 。范阳人。张飞。涿郡人,与关羽俱事刘先主,初奔江夏,曹操追至长阪,飞将三十骑,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 我张翼德也,可来决战。”无一人敢近前者。崔瑗。字子玉,涿郡人,作座右铭入《文选》。
土产:绫。
范阳县。二十乡。本汉涿郡也,取涿水以为名。汉立郡于此,魏文帝改曰范阳。白带山,在县西北四十里。涿水,源出县西土山下,东北流经县北五里,又东流注圣水,应劭注《汉书》:“涿水,出上谷涿鹿县,水西入海。”《土地十三州志》云:“涿郡南有涿水,北至上谷,为涿鹿河,其支入匈奴中者谓之涿耶水。”故广阳国城,汉置,今废故城在今县西南。西乡城,汉县,故城在县西北二十里,一名都乡城。督亢陂,在县东南十里,刘向《别录》:“督亢,燕膏腴之地。”孙畅之《述书》曰:“燕太子丹使荆轲赍督亢地图,入秦谋刺秦王,寻为秦灭也。”《郡国志》云:“陂,见有海龙王神祠在焉。”
固安县。东六十里,十二乡。本汉方城县地,属广阳国。隋开皇九年,自今易州涞水县移固安县于此,属幽州,取汉固安县以为名。唐武德四年,又移理归义县界章信堡,贞观元年,又移今理。巨马河,在今理西一百一十里。圣水,在县北五十步。曲洛沟,源自督亢陂,经县南,东注方城东。督亢亭,《郡国志》引徐野云:“方城县有督亢亭。”新昌城,汉县,故城在今县南三十里,后汉省,其地下湿,俗亦谓之陷城。故方城,《郡国志》云:“在今县南十五里。”故方城即六国时燕之旧邑也,汉改为涿郡,高齐天保七年省,入涿县,此城尚存。益昌故城,汉县,故城在今县东南五十里,后汉省,并入方城。周武帝宣政元年于城内置堡城。临乡故城,汉县,故城在今县南五十里临乡故城是,后汉省,并入方城县也。阳乡故城,汉为县,故城在今县西北二十七里是,后汉省,晋复置,为长乡。高齐天保七年省,并入涿县,其城亦谓之长乡故城。
归义县。南一百二十里,十二乡。汉易县之地,属涿郡。按今县东南十五里有大故城,是燕桓侯之别都。魏移理于故城西北十五里故易城,按故易城,今县所理,高齐天保七年省,入鄚县,自周及隋其地并属鄚。 唐武德五年,置归义县,于县置北义州。贞观元年废义州,并县。八年,归义县仍旧置,改属幽州,即今理也。至大历中,析隶涿州。易水,在县南。易京城,在县南十八里,其城南临易水,按范晔《后汉书》曰:“献帝初,公孙瓉据幽州,先是,有童謡曰‘燕南垂,赵北际,中央不合大如砺,惟有此中可避世。’ ”瓉以易京北当之 ,乃筑京城以自固,曰“易京”。按瓉修营垒楼,观临易河,通辽海,以铁为门,乃曰:“《兵法》:‘百楼不攻。’今吾垒楼橹千重,积谷三百万斛,足以待天下之变。”寻为袁绍所破,后石季龙征慕容隽回,而恶其固,因毁之,即此城也。小易城,在大易城北二里。
新昌县。汉县名,后废。唐大历四年,析固安县置。
新城县。南六十里。后唐天成四年,析范阳县置。
蓟州
蓟州。渔阳郡,今理渔阳县。《禹贡》冀州之域,星分尾宿三度。春秋及战国俱属燕。秦于此置渔阳郡,二汉因之。魏晋以降,陷于河北,只为幽州属邑。前 燕慕容隽、前赵刘渊所都,至隋开皇初,徙玄州于此,立总管府。炀帝初,府废,置渔阳郡。唐武德以后,废郡,复为幽州属邑。至开元十八年,析幽州之渔阳、三河、玉田三县,置蓟州,取古蓟门关以名州。天寳元年改为渔阳郡,干元元年复为蓟州。
领县三:渔阳。三河。玉田。
四至八到:南至东京。缺。西南至西京一千八百九十里。西南至长安二千七百五十里。东至平州三百里。南至会海口一百八十二里。西至幽州二百一十里。北至废长城塞二百三十五里。东南至平州石城县二百八十五里。西南至幽州雍奴县界一百二十五里。西北至檀州二百一十七里。东北至平州石城县界废卢龙戍二百里。戍据开皇长城置。
户:唐天寳户:五千三百一十七。
土产:鹿角胶。人参。远志。白朮。
渔阳县。三乡。本汉旧县,古北戎无终子国也。按杜预注《左传》:“山戎、北戎、无终三名,其实一也。”其后晋灭山戎,即为晋境。七国时属燕,后以为右北平郡。唐武德二年,置玄州,改属焉。贞观元年,州废,还属幽州。开元中,置蓟州于此。无终山,一名翁同山,又名阴山,在县西北四里。《神仙传》云:“仙人白仲理者,辽东人也,隠居无终山中,合神丹,又于山中作金五千斤以救百姓。”又《搜神记》云:“无终山,有阳翁玉田。昔雍伯,洛阳人,父母终葬于无终山。山上无水,雍伯汲水作义浆,行者皆饮。三年,有一人就饮,以石子一升遗之,使于高平好地有石处种之。有徐氏者,为右北平着姓,有女,人多求之,不许,雍伯试求,徐氏笑以为狂,乃云:‘以白璧一双,当可为婚。’雍伯至种石处,得五双白璧,徐氏大惊,即以女妻之。”燕山,在县东南七十里,悬崖侧有石鼓,去地百余丈,望之若数百石囷,左右石梁贯之,鼓东南有石人援桴,状同击势,云:‘燕山石鼓,鸣则有兵。’”沽结水,《水经注》云:“沽结水,在渔阳故城南,合七度水。”沽结水,一本名沽水。鲍丘水,潞水,一名潞河是。北平故城,《隋图经》云:“渔阳有北平故城,即汉将军李广为郡守,出猎,遇草中石,谓是伏虎,引弓射,没羽 。”即是此处。
三河县。西六十里。三乡。唐开元四年,分潞县,置属幽州。十八年,改隶蓟州。
玉田县。东南八十里,二乡。汉无终县,属右北平。唐干封二年,于废无终县置,名无终,属幽州。万岁通天二年,改为玉田县。神龙元年,割属营州。开元四年,还属幽州。八年,又却属营州。十一年,又还属幽州。十八年,隶蓟州。
平州
平州。北平郡,今理卢龙县。《禹贡》冀州之域,虞十二州,为营州之境。《周官?职方》又在幽州之地。春秋时为山戎孤竹、白狄肥子二国地。《史记》:“齐桓公北伐山戎,至孤竹。”《尔雅》云:“孤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战国时斯地属燕,秦兼天下,为右北平及辽西二郡之境。汉因之,为辽西郡之肥如县。后汉末,公孙度自号平州牧,擅据,及子康、康子渊,俱得辽东之地,东夷九种皆伏焉。晋属辽西郡,后魏亦然。隋开皇初为右北平郡,十年改为平州。炀帝即位,又废州,复为郡。唐武德二年废郡,为平州,领临渝、肥如二县,其年自临渝移治肥如,仍改肥如为卢龙县,更治抚宁县。七年省临渝、抚宁二县。天宝元年改为北平郡,干元元年复为平州。
元领县三:卢龙。石城。马城。
四至八到:南至东京。缺。西南至西京二千一百九十五里。西南至长安三千五十五里。东北至榆关守捉一百九十里,自关东北至营州五百里。南至海二百里。西至蓟州三百里。北至上谷八十里。西南至马城县一百八十里。西北至石城县一百四十里。西北至卢龙塞二百里。东北至营州七里。
戸:唐开元户:二千二百六十三。
风俗:同幽州。
人物:伯夷、叔齐。夷,名墨允,字公信,谥夷;齐,名墨智,字权达,谥齐,俱孤竹君之子,隠首阳山,采薇食之。唐阳城。北平人,征拜谏议大夫。田弘正。卢龙人,封沂国公。
土产:蔓荆子。
卢龙县。五乡。本汉肥如县也,属辽西郡。应劭曰:“肥子奔燕,封于此。”唐武德三年省临渝,移平州置此,仍改肥如县为卢龙县,复隋开皇之旧名。蓝山,后魏《舆地风土记》云:“卢龙西四十九里有蓝山,其色蓝翠重垒,故名之。”碣石山,《山海经》云:“碣石之山,绳水出焉。”在县南 二十三里,碣然而立,在海傍,故以为名。《晋太康地志》云:“秦筑长城,起自碣石。”在今高丽旧界,非此碣石也。临余山,本名临渝山,音讹为余,有关,通胡之路,在今县东一百八十里。新妇山,《九州岛要记》云:“卢龙柳羌城南有新妇山。”卢水,一名大沮水,今名小濡水,北自营州柳城县界流入,《水经注》云:“玄水出肥如县北,一名玄子溪。”黄洛水,《水经注》云:“水出卢龙山南,流入于濡水。”卑耳溪,《隋图经》:“按管子云:‘齐桓公北征孤竹,未至卑耳之溪,见一人,长尺,人物具马冠,右袪衣,走马疾前,管仲曰:‘登山之神有俞儿,霸王之君兴,而登山之神见,且走马前导也,袪衣示前有水也,右袪衣示从右方涉也。’至卑耳之溪,有赞水者,曰:“从左方涉,其深及冠;右方涉,其深至膝。”已涉,桓公拜曰:“仲父之圣至此。”素河水,《水经注》云:“素河水,出令音零支音歧县蓝山南,与新河合。”黄洛城,殷诸侯之国。令支城,汉县,属辽西郡,废城在今县界。孤竹城,在今县东,殷之诸侯,即伯夷、叔齐之国,又按《县道记》云:“孤竹城,在肥如县南十二里。”《史记》谓:“齐桓公伐山戎,北至孤竹。”又《隋图经》云:“孤竹城,汉灵帝时,辽西太守廉翻梦人曰:‘孤竹君之子,伯夷之弟,辽海漂吾棺,闻君仁善,愿见蔵覆。’明日,水际见浮棺于津,收之,乃为改葬,吏人嗤笑者,皆无疾而死。”今改葬所尚存,祠在山下极岩。朝鲜城,即殷箕子受封之地,今有废城。辽西城,汉为都 于此,废城在今郡东。秦长城,秦使蒙恬辅其子扶苏之所筑,东西长万里。杞梁妻哭,城崩,得夫骨,即此城也。卢龙道,《魏志》云:“曹公北征乌丸,田畴自卢龙道引军出卢龙塞,堑山堙谷五百余里,经 檀,歴平冈,登白狼,望柳城,即此道也。一谓之卢龙塞,在今郡城西北二百里。望海台,汉武所立,登之以望海。
石城县。西一百四十一里,二乡。汉旧县,取碣石立如城以名之,属右北平。唐贞观十五年,于故临渝县城置临渝县,万岁通天二年,改为石城,复汉旧名。碣石,始皇使燕人卢生求羡门,刻碣石。汉武登之望海,当山有大石,如石柱,号曰天桥柱,往往望而立于巨海之内,状如人造,然非人力所能成也。
马城县。南一百七十二里,二乡。唐开元二十八年,析卢龙县置。
太平寰宇记卷七十一
河北道二十
妫州 营州 檀州 燕州 威州自威州以下三十二州,废。
妫州
妫州。妫川郡,今理懐戎县。《禹贡》冀州之域。星分尾宿。虞舜暨周,则为幽州之域。《帝王世纪》云:“涿鹿于《周官》,幽州之域也。”春秋、战国并属燕国。《汉书?地理志》云:“燕有上谷,秦置三十六郡,为上谷郡地。汉为潘县地。”晋属广宁郡。后魏孝明帝废之。北齐置北燕州。隋废,属涿郡。唐武德七年,讨平高开道,置北燕州,因齐旧名,领懐戎一县。贞观八年,改为妫州,因其中妫水为名。长安二年,移治旧清夷军城,兼管清夷军兵万人。天寳元年,改为妫川郡。干元元年,复为妫州。
元领县二 , 今一:懐戎。
一县废:妫州。
四至八到:南至东京缺。西南至西京一千八百五里。西南至长安二千七百四十五里。东至檀州二百五十里。南至幽州二百九十里。西至蔚州二百九十里。北至张说新筑长城九十里,又云至广辽城旧名白云城一百八十里。东南至幽州一百五十里。西南至蔚州二百四十里。东北至长安城为界九十八里。
户:唐天寳户二千二百六十三。
风俗。同幽州。
人物:公孙凤。字子鸾,上谷人,隠居,陶然自得。张恂。字洪让,上谷沮阳人。张长年。为汝南太守。郡人兄弟分析,争一牛讼之。长年曰:“脱有二牛,各应得一。”以家牛与之。
土产:麝香。桦皮。胡鹿。人参。
懐戎县。二乡。本汉潘县也,属上谷郡。《晋太康地志》:“潘县更属广宁郡。”魏孝昌中废。高齐天保六年,于此置懐戎县。唐武德七年,改置北燕州。贞观八年,改北燕州为妫州,县属不改。鸡鸣山。在县东北七十里,本名磨笄山。昔赵襄子杀代王,夫人曰:“代已亡矣,吾将何归?”遂磨笄于此山而自杀。代人怜之,为立祠焉,因名其山为磨笄山。每夜有野鸡羣鸣于祠屋上,故亦谓为鸣鸡山。后魏武成帝太后葬于麓。歴山。后魏《舆地图风土记》云:“潘城西北三十里有歴山,形如覆釡,故以名之。”其下有舜祠瞽瞍祠存。桥山。山有祠,黄帝葬此。《山海经》云:“大荒内有轩辕台,射者不敢西向,畏轩辕故也。”梁湘东王临终诗云:“寂然千载后,谁畏轩辕台。” 大翮山、小翮山。上有王仲庙。仲字次仲,年少入学而远,常先到,其师怪之。谓不归,使人候焉,实在家。等辈常见次仲捉一小棘木,长三尺余,至,着屋闲,欲取辄不见。及年弱冠,变苍颉旧文,为今隶书。秦始皇时,官务繁多。次仲为文简畧,赴急用之。大喜,使征,不至。始皇大怒,诏槛车送之,次仲吟咏,化为大鸟,出车外,翻翻然高飞,徘徊长引,至宇西门山,落二翮,因名二山。今水旱祭之。蔡邕文曰:“上谷王次仲,变古成隶,终古行焉。” 涿鹿山。山下有涿鹿城,亦涿水出焉。羹颉山黄帝祠,有泉湛而不流,卽古阪泉也。今在城东二百步。 小宁城。本大宁中,班丘仲班或作瑕居于延水侧,常卖药于宁百余年,后地动宅壊。仲与里内数十家皆死。人有孔氏入取仲尸,弃于延水;收其药,卖之。仲被裘,从而诘之,此人大恐怖,叩头求哀。仲曰:“恨汝使人知我耳,吾去矣!”遂为夫余王驿使,后乘来至宁,北方人谓之谪仙。 地裂沟。《水经注》云:“晋时地裂,遂成沟壑,俗谓之分界水。”在今县东北。涿山。出冢山。 阪山。《史记》:“轩辕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又《周书》曰:“黄帝杀蚩尤于中冀,名曰絶辔之野。”燕长城。《史记》云:“燕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造阳卽妫之地名也。 舜井河。东亦有此井。 造阳。按《汉书》,武帝破匈奴,取河南地,汉亦弃上谷之斗辟县造阳地以与胡。韦昭云:“地名,在上谷。”《晋太康地志》云:“在五原塞之北九里,谓之造阳。”此疑误矣。
妫川县。一乡。唐天寳后析懐戎县置,寻废。
营州
营州。柳城郡今理柳城县。按《唐开元十道畧》云:“舜筑柳城,卽知虞舜以前已有柳城之地。”在《禹贡》冀州之域,在十二州因有营州之称,《尔雅》云:“齐曰营州。”又《郡国志》云:“地当营室分,故曰营州。殷时为孤竹国,春秋时为山戎之地。战国时,其地复属燕。”《史记》云:“燕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辽西、右北平郡。”秦并天下,置辽西郡,两汉因之。前汉《地理志》:“辽西郡领临渝、且虑音闾等十四县。”《后汉书》云:“辽西郡,乌丸、鲜卑、蹋顿所居。”又《十六国春秋?慕容皝传》云:“柳城之北,龙山之南,所谓福德之地也。可营制规模,筑龙城,构宫庙。”改柳城县为龙城。九年,遂迁都龙城,入新宫。十二年,号新宫曰和龙宫。皝子儁迁都于邺,儁子暐为苻坚所灭。后燕慕容垂又居焉。慕容熙为北燕冯跋所杀,至冯弘太兴元年,省辽西郡。弘为后魏所灭 ,又于平州界立辽西郡,属平州。周建德中,平齐,其地犹为高寳宁所据。隋开皇三年,讨平寳宁,复以其地置营州。炀帝初,州废,又置柳城郡。唐武德元年,改为营州总管府,领辽、燕二州,领柳城一县;七年,改为都督府,督营、辽二州。贞观元年,又督昌州;三年,又督师崇二州;六年,又督顺州;十年,又督慎州。今督七州。万岁通天二年,为契丹李万荣所陷。神龙元年,移府于幽州界置,仍领渔阳、玉田二县。开元四年,复移还柳城。八年,又往就渔阳;十一年,又还柳城旧治。天寳元年,改为柳城郡。干元元年,复为营州皝音幌。
领县一:柳城。
四至八到:东至东京缺。西南至西京四千二百一十里。西南至长安五千里。东至辽河,南至大海三百四十里。西至平州七十里十,一作百。北至秦长城二百七十里,至契丹界湿水四百里。东南至保定军旧安东都护府一百七十里一作二百。西南至平州七百里。西北至契丹界七十里。东北至契丹界九十里,自界至契丹牙帐四百里。
户:唐天寳户九百九十七
风俗:同幽州。
人物:后魏谷浑。字符冲,昌黎人,父衮,勇冠一时。屈遵。字子度,昌黎徒河人,为中书令。 唐李光弼。营州柳城人,侍中,临津王。弟光进,太子太保、凉国公,双节在门,养母以孝闻。
土产:豹尾。麝香。绢。畜宜牛马羊豕。
柳城县。四乡。汉柳城地。属辽西郡,室韦、靺鞨诸部并在东北,远者六千里,近者二千里。西北与奚接界,北与契丹接界。慕容皝改为龙城县。隋文改为龙山,寻又改为柳城县。 龙山。在郡东南。《十六国春秋》:“慕容皝十二年,黑白龙各一,见于龙山。皝亲率羣寮观龙,去二百余步,祭之以太牢。二龙交首嬉翔,解角而去。皝大悦,赦境内,号新宫曰‘和龙宫’。”又筑苑,因起景云殿。扶黎故城。在今县东南,其地带龙山,卽慕容祭龙之所。鲜卑山。在县东南二百里。《十六国春秋》:“慕容廆代居辽左,号曰东胡。其后雄昌,与匈奴并盛。秦汉之际,为匈奴所败,分保鲜卑山,因复以山为号。”棘城之东塞外,又有鲜卑山,在辽西之西北一百里,与此异山而同号。白狼山。《魏志》:“曹公引军出卢龙塞,堑山堙谷五百余里,未至柳城二百里,袁尚、袁熙与蹋顿将数万骑逆军。操登白狼山,卒与虏遇。操登高望虏阵不整,纵兵击之,虏众大溃,斩蹋顿及名王已下,胡降汉者二十余万口。”《郡国志》云:“白狼山一曰鹿首山。魏武于此山逢狮子,使格之。狮子哮吼奋越,左右咸惊。王忽见一物从林出如狸,超上王车轭上,狮子将至此,兽跳上狮子头上,狮子卽伏不敢起,于是杀之,得狮子而反。未至洛阳四十里,鸡狗皆不鸣吠。”马首山。度辽之要路经此。 泊滋山。孙凤隠此。长谷。《十六国春秋》云:“冯跋弟弘为乱,而跋惊死,弘葬之长谷。”卽此。白狼水。《魏氏风土记》云:“黄龙城西南有白狼河,东北流,附城东北下,卽此水也。”彭卢水。一名卢河水,卽唐龙水也,后魏《舆地图风土记》云:“水至徒河入海,与地平,故曰平卢。今语讹为彭卢水。徒河城。汉县,有废城,在今郡东北。有山曰青山,在东北九十里。棘城。卽颛顼之墟也,在郡东南一百七十里。 交黎城。汉县也,属辽西郡。后汉改为昌黎县。 营丘城。后魏《舆地图记》云:“舜分齐营州之域,燕西置营丘郡于其城内。”《十六国春秋》:“慕容廆东迁徒河县,置营郡北镇。 室韦、靺鞨诸部。并在东北,远者六千里,近者二千里。斯地西北与奚接,正北与契丹接畛。医巫闾山祠。 在县东五十里。
檀州
檀州。密云郡,今理密云县。《禹贡》冀州之域。春秋及战国并为燕国,北戎所居。《汉书?地理志》云:“燕东有渔阳,秦并天下,渔阳郡不改。”在汉领白檀等十二县,历魏、晋如之。《汉书》云:“将军李广弭节白檀。”又《魏书》云:“曹公越北塞,歴白檀,破乌丸于柳城。”按《续汉书》云:“白檀县卽右北平,今州是也。”至后魏,因置密云郡,兼置安州,取懐安之义也。后周改安州为玄州。《隋图经》云:“开皇初,徙玄州于渔阳。”今渔阳郡是也。至十八年,又割幽州燕乐、密云二县于旧玄州置檀州,取汉白檀县为名。大业三年,罢州为安乐郡。唐武德元年,改为檀州。按《开元十道要畧》云:“以斯地为幽燕之边陲 ,管障塞军五千。”天寳元年,改为密云郡。干元元年,复为檀州。
领县二:密云,燕乐。
四至八到:东至东京缺。西南至西京一千八百三十五里。西南至长安二千六百九十五里。东至蓟州二百一十七里。南至幽州潞县界五十五里。西至幽州昌平县一百五十里。北至长城四十五里。东南至蓟州一百九十里。西南至幽州一百九十里。西北至妫州二百五十里。东北至长安障塞一百一十里。
户:唐天寳户六千六十四
风俗。同幽州。
土产:贡安东府人参。
密云县。九乡。本汉厗音狄奚切奚县也。《汉书?地理志》:“厗奚属渔阳郡。” 桃花山。《郡国志》云:“桃花山在渔阳西北一十五里。” 螺山水。亦名赤城河,卽沽水也。东北塞外流入。 桑溪。《水经注》云:“三城水经伏凌山,南与石门水合,是水有桑溪之名,盖源出桑溪故也。右经鲍丘水。”鲍丘水。《水经注》云:“鲍丘水又东南,龙刍溪水注之。”是也。
燕乐县。东北七十五里,今四乡。本汉厗奚县地也,属渔阳郡。按厗奚县今密云县是也。后魏于此置广阳郡,有长城,隋改为长阳郡,后废,旧治白檀故城。唐长寿二年,移治新城,卽今治也。 石门水。《水经注》云:“石门水在燕乐县北,与桑溪水合。”
燕州
燕州。归德郡,今理辽西县。星分尾宿。秦为上谷郡地。历代土地所属,与范阳同。《释名》云:“燕,宛也,在涿鹿山南,宛宛然以为国都也。”置在幽州,领靺鞨,本栗末靺鞨别种也。隋《北蕃风俗记》云:“初开皇中,栗末靺鞨与高丽战不胜,有厥稽部渠长突地稽者,率忽使来部、窟突始部、悦稽蒙部、越羽部、步护赖部、破奚部、步步括利部凡八部,胜兵数千人,自扶余城西北,举部落向关内附。处之柳城,乃燕都之北。”炀帝大业八年,为置辽西郡,并辽西、懐远、泸河三县以统之,取秦、汉辽西郡为名也。唐武德元年,改为燕州总管府,领辽西、泸河、懐远三县;其年,废泸河县;六年,自营州南迁,寄治于幽州城内。贞观元年,废都督府,仍省懐远县。开元二十五年,移治所于幽州北桃谷山。天寳元年,改为归德郡。干元元年,复为燕州。
领县一:辽西。
四至八到:东南至东京缺。西南至西京一千八百七十六里。西南至长安二千六百一十三里。东至檀州八十里。西至幽州九十里。西至幽州昌平县五十里。北至大山五里。西南至沂河五里。东南至后魏废易京城四十里。西北至干河山五里。东北至宋城镇二十五里。
户:唐天寳户:二千四十五。
风俗:《春秋说题辞》云:“箕尾为燕,阴气生,俗贪利,地宜栗。”
土产:豹尾。绵货。栗。《货殖传》云:“燕、秦千树栗。”
辽西县。四乡。隋大业八年置,属辽西郡,与郡同在汝罗故城之间 ;十一年,寄理柳城。唐武德元年,郡为燕州,县属不改;六年,燕州寄理幽州县,亦迁于今所置。
威州。自威州以下三十二州废。
威州。今理威化县。唐武德二年,置辽州总管,自燕支城徙寄治营州城内;七年,废总管府。贞观元年,改为威州,隶幽州大都督。所领户,契丹内稽部落。
领县一:威化。
四至八到:两京道路与涿州同。
户:唐天寳户六百一十一。
威化县。后契丹陷营州,乃南迁寄治于良乡县石窟堡,为威化县,幽州治也。
慎州
慎州。今理逢龙县。唐武德初置,隶营州,领洓沬靺鞨乌素固部落。万岁通天二年,移于淄青州安置。神龙初,复旧隶幽州。
领县一:逢龙。
四至八到。未详。
户:唐天寳领户:二百五十。
逢龙县。契丹陷营州后,南迁,寄治良乡县之故都,乡城为逢龙县州所治。
思顺州
思顺州。顺义郡,今理宾义县。唐贞观六年置,寄治营州南五柳城。天寳元年,改为顺义郡。干元元年,复为顺州。
两京及四至八到,并与范阳同。
领县一:宾义。
户:唐天寳户:一千六十四。
宾义县。三乡。郡所治在幽州城内。 北镇医巫闾山,广宁祠,接营州界
归顺州
归顺州。今理懐柔县。其地乃燕之北境。燕太子丹使荆轲献地图,盖谓此地,卽元顺州之北境。唐开元四年置,为契丹松漠府弹汗州部落,领懐柔一县。天寳元年,改为归化郡。干元元年,复为归顺州。自禄山之乱,此地因陷入胡。
领县一:懐柔。
四至八到:东至东京缺。西南至西京一千八百五十里。西南至长安二千七百里。东至蓟州二百一十五里。南至幽州八十五里。西至妫州二百里。北至檀州七十五里。东南至蓟州同上。西南至幽州同上。西北至妫州缺。东北至檀州缺。
户:唐天寳户:一千三十七。
懐柔县。州所治。
玄州
玄州。今治静蕃县。隋开皇初置,处契丹李去闾部落。万岁通天二年,移于徐宋州安置。神龙元年,复旧。今隶幽州。
领县一:静蕃
户:唐天寳户:六百一十八。
静蕃县。州治所范阳县之鲁泊村。
崇州
崇州。今理昌黎县。唐武德五年,分饶乐郡都督府,置崇州、鲜州、处奚可汗部落,隶营州都督。
领县一:昌黎。
户:唐天寳户:二百。
昌黎县。唐贞观二年,置北黎州,寄治营州东北废阳师镇;八年,改为崇州,置昌黎县。契丹陷营州,徙治于潞县之古路城为县。
夷宾州
夷宾州。今理来苏县。唐干封中,于营州界内置,处靺鞨愁思领部落,隶营州都督。万岁通天元年,迁于徐州。神龙初,还隶幽州都督。
领县一:来苏。
户:唐天寳领户:一百三十。
来苏县。自徐州还,寄治于良乡县之古广阳城为县。
师州
师州。今理阳师县。唐贞观三年置,领契丹、室韦部落,隶营州都督。万岁通天元年,迁于青州安置。神龙初,还隶幽州都督。
领县一:阳师。
户:唐天寳户:三百一十四。
阳师县。贞观初,置州于营州东北废阳师镇,故曰师州。神龙初,自青州还,寄治于良乡之故东闾城,为州治,县在焉。
鲜州
鲜州。今理宾徒县。唐武德五年,分饶乐郡都督府奚部落置,隶营州都督。万岁通天元年,迁于青州安置。神龙初,改隶幽州。
领县一:宾徒。
户:唐天寳领户:一百七。
宾徒县。初治营州,自青州还,寄治潞县之古路城。
带州
带州。今理孤竹县。唐贞观十九年,于营州界内置,处契丹乙失革部落,隶营州都督。万岁通天元年,迁于青州安置。神龙初,还隶幽州都督。
领县一:孤竹。
户:唐天寳户:五百六十九。
孤竹县。旧治营州界,营州陷契丹后,寄治于昌平县之清水店,为州治也。
黎州
黎州。今理新黎县。载初二年,析慎州置,处浮渝靺鞨乌素固部落,隶营州都督。万岁通天元年,迁于宋州管治。神龙初,还改隶幽州都督。
领县一:新黎。
户:唐天寳户:五百六十九。
新黎县。自宋州还,寄治于良乡县之故都乡城。
沃州
沃州。今理滨海县。载初年中,析昌州置,处契丹之松漠部落,隶营州。州陷契丹,乃迁于幽州,隶幽州都督。
领县一:滨海。
户:唐天寳领户:一百五十九。
滨海县。沃州本寄治于营州城内,州陷契丹,迁于蓟县东南回城,为治所。
昌州
昌州。今理龙山县。唐贞观二年置,领契丹松漠部落,隶营州都督。万岁通天二年,迁于青州安置。神龙初,还隶幽州。
领县一:龙山。
户:唐天寳戸:二百八十一。
龙山县。唐贞观二年,置州于营州东北,废静蕃戍;七年,移治于三合镇。营州陷契丹,乃迁于安次县,古常道城为州治。
归义州
归义州。今理归义县。总章中置处海外新罗,隶幽州都督。
领县一:归义。
戸:旧领户:一百九十五。
归义县。在良乡县之故广阳城,州所理也。
瑞州
瑞州。今理来远县。唐贞观十年,置于营州界,隶营州都督。处突厥乌突汗达于部落。咸亨中,改为瑞州。万岁通天二年,迁于宋州安置。神龙初,还隶幽州都督。
领县一:来远。
户:唐天宝户:一百九十五。
来远县。旧县在营州界,州陷契丹,移治于良乡县之故广阳城。
信州
信州。今理黄龙县。唐万岁通天元年置,处契丹乙失活部落,隶营州都督;二年,迁于青州安置。神龙初,还隶幽州都督。
领县一:黄龙。
户:唐天寳户:四百一十四。
黄龙县。州所治,寄治范阳县。
青山州
青山州。今理青山县。唐景云元年,析玄州置,隶幽州都督。
领县一:青山。
户:旧领户:六百三十二。
青山县。寄治于范阳县界水门村。
凛州
凛州。唐天寳初置于范阳县界,处降胡。
户:旧领户:六百四十八。
安东都护府
安东都护府。唐总章元年,九月,司空李绩平高丽。高丽本五部,一百七十六城。户六十九万七千。其年十二月,分高丽地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置安东都护府于平壤城以统之。用其酋渠为都督刺史、县令,令将军薛仁贵以兵二万镇安东府。上元三年二月,移安东府于辽东郡故城置。仪凤二年,又移于新城。圣历元年六月,改为安东都督府。神龙元年,复为安东都护府。开元二年,移安东都护于平州置。天宝元一作二年,移于辽西故郡城置,至德后废。
四至:南至东京缺。西南至西京三千八百二十里。西南至长安四千六百二十五里。
户:领户:一千五百八十二。
新城州都督府。
辽城州都督府。
哥勿州都督府。
建安州都督府。
南苏州。木底州。盖牟州。代那州。仓岩州。磨米州。积利州。黎山州。延津州。安市州。
凡此十四州,并无城池。是高丽降户散在诸军镇,以其酋为都督、刺史,羁縻之。
户:唐天宝户:五千七百一十八。
右自燕州以下十七州,皆东北蕃降胡,散处幽州、营州界内,以州名羁縻之,无所役属。禄山之乱,一切驱之为冦,遂扰中原。至德之后,入据河朔,其部落之名无存者。今记唐天宝之故迹地理焉。
太平寰宇记卷七十九
剑南西道八 戎州
戎州,南溪郡。
今治南溪县。《禹贡》梁州之域春秋为“僰侯国”。秦惠王破滇池,此地始通五尺道。汉武开置,故使唐蒙治道如此而破?牱、夜郎,立犍为郡十三州。《郡志》有犍为山也,因置僰道县以属焉。历后汉、晋、宋、齐皆因之。
梁大同十年,于此置六同郡,以“六合所同”为郡之名。寻又置戎州,以镇抚戎夷也。隋初,郡废而州存。炀帝初,废州,以其地为犍为郡。
唐武德元年,复改为戎州,领僰道、犍为、南溪、开边、郁邬五县。贞观四年,以开边属南通州,于州置都督府,戎、即、昆、曲、协、黎、盘、会、钧、分分、户、厈、褒、宗、靡、姚、徽十七州。八年,置抚来县,仍改南通州为贤州。又废贤州,以开边来属。
天宝元年,改为南溪郡,依旧都督。羁縻三十六州,一百三十七县。并荒便,无户口。干元元年,复为戎州。贞元中,会治于僰道县。至长庆中,复理于此州。
元领县五,今三:僰道、南溪、宜宾。
二县废:开邉、归顺。已上二县并入僰道县。
州境
东西一百五十里,南北一百二十里。
四至八到
东北至东京四千三百五十里。 东北至西京三千九百五十里。 东北取嘉、眉二州水路至长安二千七百里。 东至泸州富顺监界三百八十七里,西至僰道县开边团界连覊縻武昌州二千五百七里。 南至南溪县覊縻马湖江蛮界武昌州三千三百十七里。 北至荣州三百十里。 东南至泸州绵县界一百五十四里。 西南至马湖江蛮界一千里。 东北至泸州水路三百十里,陆路二百四十里。 西北至嘉州五百六十八里,至玉津县三百二十四里。 西南取曲、协州并南宁州安宁监井路至南诏所居羊咀咩城二千三百里。
户
唐开元户四千五百;皇朝管户夷、汉主客都五千二百六十三。
风俗
其土有四族:黎、蒯、虞、牟。夷夏杂居,风俗各异。其蛮獠之类,不识文字,不知礼教,言语不通,嗜欲不同。椎髻跣足,凿齿穿耳,衣绯布、羊皮、莎草。以神鬼为征验,以杀伤为戏笑。少壮为上,衰老为下。男女无别,山冈是居。
人物
任永。僰道人,长于厯数,公孙述征之,托盲。
隗相。字叔通,养母至孝。母好食江中流水,有横石生江中成桥。汉征为郎。
吴顺。字叔和,至孝。赤乌巢其门。后为永昌太守。
土产
荔枝煎、半夏、升麻、狨皮暖座。按《郡国志》云:“僰道有兽,名獑猢。似猿而四足短,一腾一百五十步,如迅鸟之飞。取此皮为狐白之用,盈百方成。”又段氏《蜀记》云:“戎人进猓燃褥,皂、碧、褐三色相间。元出马湖江石门两路蛮界内。”
僰道县
元六乡,本汉武伐?牱,始道路于此,亦旧夷国。故为僰道,汉置。县有夷狄曰道。梁武因加“县”字而立郡于此。隋移郡于南溪。唐开元、长庆犹治于彼。贞元中,复治于此。会昌二年,遭马湖江水漂荡,隋移州在此岸。今治所。
黑水。从胡监生獠界出东海,流入蜀江。唐天寳六年改为“皂水”。按《地舆志》:“华阳黑水惟梁州。”《注》云:“黑水出今南宁州南广县汾关山北,至僰道县入江也。”
黄鱼山。山水莹静,岩中惟生女贞树也。
亡起山。岑起亡于此,故曰亡起山。
龙溪。源出南溪县伏犀滩,《益州记》云:“伏犀滩东南六十里有黄牛像。其崖峻险,远望斑斓,颇像黄牛。”又《水经》云:“昔
有黄牛从棘溪而出,上此崖,乃化为石,是名伏犀滩。”
荔枝滩。《益州志》云:“荔枝滩东南二十里山岭上有一冡,惟生女贞树。树上常有白猿栖息。《郡国志》云‘僰道有玉女冡’是也。
荔枝园。《郡国志》云:“僰住施,夷中最贤者。古所谓僰僮之富。多以荔枝为业,园植万株,树收一百五十斛。”
兰山。在邑界。
张仪同祠。古老相传张仪同祠。
犍为郡故城。在青衣江七里。
贞妇石。在县七里旧州岸。古老旧传:昔有贞妇,夫殁无子,事姑甚孝。姑抑而嫁,竟不从之,终姑之世。后身没,其居之室有一大石涌出。后人爱其贞,参号其石为“贞妇石”。
宜宾县西北一百六十里
元六乡。本汉南安县地,属犍为郡。蜀诸葛亮南征,于此置郁邬戍。后改为郁鄢县。唐开元十七年,为义宾县。后移于狼川,即今治也。皇朝开宝九年,改为宜宾县。
可无山。在邑界。
南溪县东一百二十里
元六乡。汉犍为郡之南广县。后废为南武戍。隋仁寿二年,改为龙源戍,避讳,后改为南溪县。在僰溪之南,因为县名。
鱼津。按《郡国志》云:“南溪县西三十里有津,津南有鸳鸯圻”是也。
鸳鸯山。《益部耆旧传》曰:“僰道有张真者,娶黄氏女名帛真,因乘船过江,船覆,没。帛求夫尸不得,于溺所仰天长叹,遂自沉焉。积十四日,帛乃扶夫尸出于滩下,因名鸳鸯岸孝子石。”
蜀中故老云:隗叔通,僰人,性至孝。母食必须江水,通每汲江中。石为之出,今江口有石,号“孝子石”。
青衣水。在县南一里四步。从僰道城东流至县界多棱口至泸州绵水县。地名龙腾溪。
黑水。《地舆志》:“华阳黑水惟梁州。”《注》云:“黑水今出南宁州南广县汾关山,北至僰道县入江。”
马湖江。从州西南流出东郭,与蜀江合,下达于荆南。源出云南而来。诸葛亮云“五月渡泸”,即此水之上流也。蜀号泸水。
乞子石。在州南五里。两石夹青衣江树,对立如夫妇之相向。故老相传:“东石从西乞子将归。”故《风俗记》云:“人无子祈祷有应。”
废开边县。在州西南六十五里,亦僰地道。隋开皇六年于此置。以开拓边疆为名。在马湖、朱提两江口置。
大黎山、小黎山。绾开边县界,四时霖霪不绝。俗人呼为“大漏天”、“小漏天”,其诸山自嘉州以来,每峰相接,高低隐伏,奔走三峡。其石状妙而难名。
乳洞山。亦名乳洞峰。有泉如乳,在开边县。或有隐者饮此得仙。
波凌池。在州西开边县,去州一千余里。其地长五十里,阔七里,深十余丈,古老相传,号曰“波凌池”。风雷一动,波浪凌山,谓此也。一名“天池”、一名“滇池”。
废归顺县。在州西北三十里。亦僰地道。唐贞观中,郡獠归服,因于此立镇以抚之,以“归顺”为名。圣历三年,分郁鄢县,就废镇置县,以处生獠。皇朝并入僰道县。
越溪。去县四十里,流至荣州旭川县界。
可云山、夷都山。俱在县界。
元管蛮夷州县今并废存而有去不去者。要知古迹而已。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祝庆祺
宋·邵雍
宋·陆佃
(明)陈继儒
樊树志
(宋)真山民撰
南北朝·谢赫
太公金匱
钟瑶
战国·吴起
逯钦立
明·赵秉忠
沈既济
清·纪昀
娥川主人
許之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