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第1部分-嘉定赤城志
第1部分
嘉定赤城志 (宋)黄(筦去元改田) 齐硕修 (宋)陈耆卿纂
目录
宋世荦序
陈耆卿序
卷一
地里门一
叙州
州境
叙县
临海
县境
黄岩
县境
天台
县境
仙居
县境
宁海
县境
卷二
地里门二
城郭
州
临海
黄岩
天台
仙居
宁海
乡里
临海
黄岩
天台
仙居
宁海
坊市
州
临海
黄岩
天台
仙居
宁海
卷三
地里门三
馆驿
州
临海
黄岩
天台
仙居
宁海
桥梁
州
临海
黄岩
天台
仙居
宁海
津渡
临海
黄岩
天台
仙居
宁海
卷四
公廨门一
先圣庙
州
临海
黄岩
天台
仙居
宁海
社稷坛
州
临海
黄岩
天台
仙居
宁海
贡院
教场
州
临海
黄岩
天台
仙居
宁海
卷五
公廨门二
州治
通判听
添差通判听
教授听
州属官听
判官听
推官听
录事听
司理听
司户听
司法听
支盐听
巡辖递铺听
卷六
公廨门三
诸县官厅
临海
黄岩
天台
仙居
宁海
卷七
公廨门四
仓库
州
临海
黄岩
天台
仙居
宁海
场务〔镇监坊附〕
州
临海
黄岩
天台
仙居
宁海
卷八
秩官门一
历代郡守
卷九
秩官门二
本朝郡院
卷十
秩官门三
通判 添差通判 教授
卷十一
秩官门四
县令
卷十二
秩官门五
州属官
州兵官
州祠禄官
州添差不厘务官
诸县属官
卷十三
版籍门一
田
学田
卷十四
版籍门二
寺观田
卷十五
版籍门三
户口
卷十六
财赋门
上供
起发转运司
起发提刑司
起发提举司
起发坑冶司
起发建宁府
卷十七
吏役门
州役人
衙前
人吏
贴司
造帐司
祇候典
散从官
院虞候
杂职
斗子搯子枰子拣子库子
拦头
县役人
人吏
贴司
乡书手
手力
斗子
库子搯子
枰子
拦头
所山
杂职
乡役人
保正长
卷十八
军防门
雄节第六指挥
威果第六十指挥
崇节第三十一指挥
牢城第十三指挥
壮城指挥
剩员
诸县弓兵
诸县寨兵
诸县铺兵
卷十九
山水门〔一〕
山〔一〕
州
临海
卷二十
山水门〔二〕
山〔二〕
黄岩
卷二十一
山水门〔三〕
山〔三〕
天台
卷二十二
山水门〔四〕
山〔四〕
僊居
宁海
卷二十三
山水门〔五〕
水〔一〕
州
临海
卷二十四
山水门〔六〕
水〔二〕
黄岩
天台
卷二十五
山水门〔七〕
水〔三〕
仙居
宁海
卷二十六
山水门〔八〕
水利
临海
黄岩
天台
仙居
宁海
卷二十七
寺观门〔一〕
寺院〔一〕
州
禅院
报恩光孝寺
兜率寺
嘉佑院
普宁院
崇法院
教院五
宁国院
延寿院
普济院
顺感院
福安院
律院
崇寿院
甲乙院十
永庆院
明庆塔院
宝城院
惠日院
妙胜院
小兜率院
祚圣院
资圣院
福圣院
胜因院
尼院二
净慧寺
演教院
临海
禅院二十有六
惠因寺
报恩衍庆院
隆恩院
褒忠显绩院
保福院
青莲院
具足院
庆恩院
昌国院
法海院
惠明院
显恩褒亲院
普安院
净安院
惠峰院
延恩院
法安院
广福院
真如院
金僊院
常乐院
崇梵院
法兴院
鸿佑院
安圣院
威神院
教院三十有一
能仁寺
白莲寺
大中祥符寺
保宁广福寺
云岩寺
保寿院
普济院
善济院
净信院
香积院
净慧院
宝严院
灵鹫院
小能仁院
真如院
无量院
广化院
大安院
延福院
净戒院
正真院
妙缘院
慈相院
上妙院
福海院
荐福院
妙智院
宝惠院
安住院
吉祥院
广福院
律院二
显孝南山寺
妙果院
甲乙院五十有五
延庆院
法安院
寿安院
净明院
无碍院
惠济院
开福院
灵鹫院
永福院
梵严院
广修院
资圣院
净严院
真空院
延福院
显教报慈院
净乐院
瑞相院
多福院
正道院
万安院
楞伽院
延丰院
定光院
禅宗院
崇福院
定业院
慧门院
慈云院
净土院
法轮院
普明院
安福院
法慧院
定明院
治平院
安禅院
澄灵院
大仁院
惠安院
净觉院
多福院
清修院
崇相院
精进院
法云院
智显院
无垢院
兴教院
清心院
光相院
保真院
仁济院
景德院
福寿院
尼院三
妙相院
宝积院
寿昌院
卷二十八
寺观门〔二〕
寺院〔二〕
黄岩
禅院三十有三
庆善寺
瑞岩净土寺
教忠崇报寺
鸿福寺
香积寺
东禅护国院
瑞相院
正等院
广化院
善法院
证法院
慈德院
善住院
崇福院
净应院
金仙院
演教院
广孝院
般若院
禅定院
惠众院
祗园院
法会院
崇国院
西安国院
明觉院
吉祥院
觉慈院
庆恩院
大明因院
治平院
天真院
悟空院
教院二十
兴善院
崇善院
威神院
国宁院
小妙智院
天长院
宝相院
常乐院
报恩院
寿安院
普信院
多福院
安国院
慈云院
慧力院
流庆院
澄照院
资圣院
显慈院
资圣院
律院二
普泽院
胜果院
甲乙院三十有四
妙智院
广慈院
鹫峰院
大仁院
化城院
清修院
定光院
永寿院
法荫院
延寿院
明寂院
寿昌院
广教院
净安院
广严院
香严院
护法院
普济院
净慧院
梵安院
广济院
资善院
演法院
灯明院
兴教院
资福院
小明因院
妙严院
普照院
梵兴院
净居院
宝严院
灵云院
永宁院
尼院二
明因寺
传法尼院
天台
禅院一十有五
万年报恩光孝寺
景德国清寺
护国寺
太平兴国寺
天封寺
净慧寺
慈云院
宝相院
净明院
西竺院
禅智院
净明院
福善院
明圣院
大明院
教院一十有二
崇善寺
大慈寺
显宁崇报院
东定慧院
天宫院
真觉院
普庆院
慧觉院
无相院
镇国院
金绳院
大智院
律院二
西安隐院
慈圣院
甲乙院四十有三
阐法寺
妙智寺
宁国寺
大梵寺
福应寺
普慈院
清心院
禅林院
东广福院
大觉院
永宁院
景福院
兴教院
仁寿院
西广福院
秀岩院
净安院
资福院
普光院
鹫峰院
广严院
宝兴院
永福院
西定慧院
善兴院
宝华院
宝相院
东安隐院
净居院
证教院
澄心院
金文藏院
瀑布寺
隐岳寺
白马寺
佛窟寺
飞霞寺
慧明院
金地庵
石桥庵
头陀庵
断桥道场
卷二十九
寺观门〔三〕
寺院〔三〕
僊居
禅院一十有六
显庆寺
兴道院
广度院
奉圣院
东宝相院
三学院
多福院
宣妙院
法明院
殊胜院
西宝相院
治平院
慈安院
兴化院
护圣院
广严院
教院三
集福院
崇教院
普信院
甲乙院二十有三
金像寺
净梵院
万安院
福延院
大兴院
正觉院
崇相院
精严院
普胜院
鹫峰院
净居院
善因院
正贞院
净乐院
广福院
明圣院
清修院
宝积院
慧门院
梵严院
普光院
漏泽院
觉海院
尼院
净胜院
大仁院
明觉院
寿宁院
宁海
禅院一十有二
崇教寺
寿宁寺
净土院
宝严院
清居院
广润院
演法院
慈源院
法安院
广福院
大觉院
妙胜院
教院一十有四
永乐院
法昌院
玉溪院
丹邱院
集福院
法海院
慈尊院
延寿院
兴梵院
慈胜院
灵峰院
多宝院
兴教院
□□院
甲乙院一十有九
崇福院
妙相院
慈云院
瑞相院
吉祥院
福兴院
广修院
明智院
大智院
永福院
普福院
明恩院
大宁院
保宁院
明因院
安住院
福圣院
护法院
天真院
尼院一
广报院
卷三十
寺观门〔四〕
宫观
州
天庆观
栖霞宫
临海
栖真观
丹邱观
灯坛观
龙兴观
景星观
黄岩
定光观
集真观
天台
桐柏崇道观
福圣观
白云昌寿观
洞天宫
元明宫
昭庆院
法轮院
妙乐院
法莲院
圣寿院
仙居
纯熙观
隐真宫
凝真宫
宁海
天庆观
桃源道院
卷三十一
祠庙门
州
城隍庙
灵佑信助侯祠
三台星祠
二官堂
元应善利真人祠
天王堂
武烈帝庙
佑正庙
大固山庙
小固山庙
郑户曹祠
义灵庙
东岳行宫
灵康行祠
祠山广惠行祠
五显灵观王行祠
平园土地庙
悟真桥土地庙
临海
城隍庙
灵康庙
德渊庙
灵洽庙
灵溥庙
灵渥庙
灵济侯庙
开济庙
通济庙
宁济庙
娑竭罗庙
灵应庙
盖竹洞庙
绚珠龙祠
平水王庙
白石梁显德王庙
孔相公庙
蔡大王庙
惠政侯庙
萧长史庙
董将军庙
邹将军庙
白马将军庙
石新妇庙
江神庙
黄岩
城隍庙
灵感王庙
灵通感应安邦王庙
昭应庙
潜济庙
灵岩庙
方山潭庙
岱石庙
徐偃王庙
徐将军庙
萧王庙
叶将军庙
潘大夫庙
张太尉庙
鲁神庙
任三子庙
穿石庙
江亭庙
永利桥庙
新安河西庙
天台
城隍庙
黄山庙
应泽明王庙
灵泽庙
惠济庙
灵峰庙
刘阮庙
黎将军庙
杨少保庙
折山庙
金相公庙
镇国大将军庙
赤城山庙
松山庙
峇(山酓)庙
峇山庙
白皇坛庙
土墙山庙
独孤庙
焦山庙
仙居
城隍庙
佑圣真君庙
慈感庙
应瑞侯庙
紫萚庙
三井庙
彭溪庙
仁济庙
韦(羌□)庙
杜蜀王庙
麻姑庙
项羽庙
支将军庙
赤城庙
石龛庙
大营庙
韦大将军庙
石桥庙
枕海庙
苍山庙
白岩庙
灵山庙
张阜庙
孤山庙
陈九郎庙
宁海
城隍庙
灵润庙
灵济庙
灵泽庙
显泽庙
梁宣帝庙
静边侯庙
贾中丞庙
左足庙
李太尉庙
窦将军庙
花楼庙
三圣堂
硖石庙
卷三十二
人物门〔一〕
历代
仕进
吴
晋
宋
唐
遗逸
汉
吴
晋
梁
唐
侨寓
晋
齐
梁
唐
卷三十三
人物门〔二〕
本朝〔一〕
仕进
进士科
赐出身
博学宏词科
上舍两优释褐
上舍该恩释褐
卷三十四
人物门〔三〕
本朝〔二〕
仕进
特科
宗室
武科
遗逸
郭琮
蒋至
吕逢时
林放
左纬
吴福
余元卿
江□□
蒋煜
黄袭明
王衡
赵占?
徐廷筠
林鼒
侨寓
洪拟
吕颐浩
綦崇礼
韩昭
成大亨
范宗尹
钱忱
钱端礼
谢克家
谢伋
郭仲荀
李擢
卢知原
张师正
贺允中
蔡向
曹勋
姜诜
王之望
桑庄
虞似良
林同
林宪
李?朋
应恕
于恕
节妇
陈氏
卷三十五
人物门〔四〕
释
东晋
昙猷
昙兰
怀玉
齐
普辽
梁
定光
陈
智顗
灌顶
普明
隋
智越
唐
丰干寒山拾得
沩山禅师
湛然
遗则
普岸
幼璋
景欣
五代
胜光和尚
大小静
圣者头陀
全宰
师简
德韶
本朝
道荣
自询
遵式
长吉
居昱
知白
清彻
处谦
如吉
智贤
禹昭
了然
本如
良弼
元照
处咸
妙机
照伯
法济
泽龛
道
周
王乔
前汉
茅盈
后汉
徐来勒
刘晨阮肇
王远
徐公
陈仲林
吴
左慈
葛元
蔡经
晋
许迈
袁根柏硕
平仲节
梁
徐则
陶宏景
唐
王远知
司马承
谢自然
甘泉先生
吴筠
贺知章
田虚应
应夷节
冯惟良
徐灵府
闾邱方远
厉归真
叶藏质
左元泽
陈寡言
王可交
杜光庭
王仙姑
黄道士
五代
朱霄外
本朝
张无梦
黄永干
张日损
屈元应
王温
张用诚
彭文昌
蛇姑
卷三十六
风土门〔一〕
土贡
旧贡
今贡
土产
谷之属
帛之属
货之属
花之属
药之属
果之属
蔬之属
草之属
木之属
竹之属
畜之属
禽之属
兽之属
鱼之属
虫之属
卷三十七
风土门〔二〕
土俗
仙居令陈密学襄劝学文
劝俗文
和郑闳中仙居诗十一首
萧守振示邦人诗
天台令郑至道谕俗七篇
孝父母
爱兄弟
睦宗族
恤邻里
重婚姻
正丧服
重本业
临海令彭仲刚续喻俗五篇
崇忠信
崇俭素
戒忿争
谨户田
修阴德
熊守克劝农十首
李守谦戒事魔十诗
卷三十八
冢墓门
临海
黄岩
天台
仙居
宁海
卷三十九
纪遗门
遗事
连理木
月桂子
五色云
瑞米
神虾
仙鹿
芝草
甘露
海鳅
遗迹
章安城
古城
汉城
孙恩城
桃都山
壕头
镇亭
砂碕
石垒寨
东西二仙源
夷洲
回浦
沸渎
洗马潭
古放生池
赤阑桥
歇亭
柔金铜柱
蔡家桥
卷四十
辨误门
跋
重刻嘉定赤城志序
文林郎知陕西凤翔府扶风县事丙子戊寅两科陕甘乡试同考官临海宋世荦撰
台郡有志自宋陈篔窗(耆卿)赤城志始积十数年参考之功纫千百载阙遗之迹词旨博赡笔法精严称杰构焉明宏治间谢方石祭酒(铎)尝重梓之版已散佚友人洪筠轩别驾(颐(火宣))郭石斋茂才((口十)寅)各得残册交互影钞遂成全帙世荦又从两家钞得之谋授剞劂未遑也戊寅官陕中有台州丛书之役此册适在箧笥亟付枣梨家山之云物如新宦海之浮沉若梦百二关之驿柳绊我折腰万八峰之枯昙向予招手行当买灵溪之棹蹑华顶之笻拨残芋于石灶灰中泛胡麻于金桥潭上问前身之瓢砵明月当头话旧事于钓游春风回首尚拟采遗闻于故老搜轶典于陈编续成先哲之书藉雪山灵之笑但使遂初可赋敢矜吾里为柴桑倘云有志竟成请以斯言为息壤时嘉庆戊寅嘉平十日
陈耆卿序
图牒之传尚矣今地隃万里县不登万户亦必有成书焉矧以台为名邦且称辅郡绵涉千岁迭更数百守而阙亡以诏难之欤抑因陋袭简不暇问欤盖昔有守四人尝廑其力于斯矣如尤公袤唐公仲友李公兼类鞅掌不克就最后黄公(筦去元改田)辱以命余偕陈维等纂辑焉会黄去匆匆仅就未备也束其稿十年矣更久则非惟不备而并与仅就者失之今青社齐公硕始至欲迄就未暇逾年报政遂复以命余于是郡博士姜君容总榷之邑大夫蔡君范以下分订之又再嘱陈维及林表民等采益之既具余为谂沿革诘异同剂巨纤权雅俗凡意所未解者恃故老故老所不能言者恃碑刻碑刻所不能判者恃载籍载籍之内有漫漶不白者则断之以理而折之于人情事立之凡卷授之引微以存教化识典章非直为纪事设也如是者半载而书成嗟夫同是州也非可成于今不可成于昔也或曰有时尔昔欧阳公论学慨述吏道以为有司簿书之所不责者谓之不急夫岂惟学哉语以图牒非不急之尤者耶然而莫奥于图牒莫渫于簿书有司之所不急固君子之所急今公之为政也剖丛涤烦烛幽洞隐于有司所急者诚井井矣而于君子所急者尤卷卷焉用能以半载之间纫千岁之阙增十年之未备洗数百年之因袭成四人之廑嗟夫此岂以其时哉书成者时也所以成者公之志也其志立则时赴之矣无其志而曰需其时者吾未之闻也岂惟一图牒为然天下事皆然
嘉定癸未十一月既望郡人陈耆卿序
赤城志卷第一
地里门一
禹别九州岛周分百县州与县之名昉此然以受地则广以居民则富非若今之州县蹙且鲜也台自汉萌芽仅号东南一尉至后汉始称县焉吴始称郡焉以迄于今上下余千载余以十道图九域志及舆地寰宇诸书考之离合废兴殆不知几变也即是以观天下之大其沿革可胜道哉然自唐以前颇号僻左本朝南渡后陶和染醇文物滋盛乃始以胜壤名天下而官守者亦乐之焉地之显晦时耶人耶余故博采以着于篇分叙州叙县
叙州
[上]台州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战国时皆为越地自王无疆为楚所并秦灭楚为闽中郡闽君摇率越人佐汉伐秦汉立摇为东海王都东瓯高帝六年为荆国十二年更名吴封刘濞为王其地属焉孝景三年濞反汉击之濞败走保东越东越杀濞濞子驹怨东瓯杀其父走闽越劝之击东瓯建元三年闽越围东瓯武帝遣严助发兵往救闽越引兵去东瓯乃举国徙江淮间以其地为回浦县属会稽郡为东部都尉【按郡国志以章安县东瓯乡为东部侯国通典云东部今临海是也二说皆云东部独汉地理志注回浦南部都尉治】光武时改回浦为章安县永建四年析县之东瓯乡置永宁县兴平四年析章安永宁置松阳始平县吴赤乌二年析永宁置罗阳县太平三年析章安置临海县以会稽东部立临海郡治临海取郡东北临海山而名属扬州寻徙治章安晋武帝太康元年改始平为始丰罗阳为安固析临海之北置宁海县【按宁海土风志县本汉回浦鄞二县太元二年裂鄞之八百户安北乡二百步置宁海县与前说微不同】四年析安固置横阳县明帝太宁元年析永宁松阳安固横阳置永嘉郡亦属扬州康帝永和三年析始丰置乐安县宋孝建元年析扬之五郡为东扬州临海与焉梁武帝改为赤城郡寻复为临海县至德元年复为郡治始丰隋开皇九年平陈郡废复为临海县属永嘉郡废始丰宁海复入临海十一年置临海镇于大固山移其县于镇大业四年沈法兴擅立为海州唐武德四年平李子通以临海县置台州取天台山而名【此按唐史系四年而壁记序乃云武德二年东南面行台仆射杜伏威改海州为台州旧经又云五年改为台州二说不同当以史为正】复置始丰宁海县六年陷于辅公祏七年贼平仍置台州省宁海入章安八年废始丰乐安章安三县入临海正观六年改隶栝州都督府八年复析临海置始丰上元二年复置永宁永昌元年复置宁海神龙二年析宁海置象山县天授元年改永宁为黄岩天宝元年改台州为临海郡干元元年复为台州隶浙江东道肃宗上元二年改始丰为唐兴析临海复置乐安至德元年郡徙治始丰二年以象山隶明州大历十四年改隶浙江西道僖宗光启三年升德化军【详见鲁洵作杜雄墓碑洵乃雄吏时为德化军判官者也嘉定中黄岩永宁江有泅于水者拾一铜印其文曰台州德化军行营朱记】唐末吴越王钱镠有其地梁开平三年改唐兴为新兴【见徐灵府天台山记注】钱氏宝正五年改乐安为永安后唐同光初改新兴复为始丰晋天福初改台兴国朝建隆初复为天台【按天台县经云梁时已改曰天台考五代史无之】太平兴国三年钱氏纳土入版图隶两浙东路前后沿革皆即临海县为州治景德四年改永安为仙居领县五与两浙道皆为南斗须女之分其境壤道里之数各附于左
州境
州在东京东南二千九百二十五里行在东五百四里东西三百九十里南北三百九十里是为提封之境东一百八十里入海西二百一十三里苍岭入处州南一百三十九里盘山入温州北一百四十五里关岭入绍兴府是为四正之境东南二百九十二里入海西南一百九十二里栝苍山入处州东北三百二十五里磕苍山入庆元府西北二百九十四里大盆山入婺州是为四隅之境多陆程西二十里至三江由江入溪八十里入仙居县九十七里入天台县南大江东南流一百里入黄岩县又八十里出海门达温福诸边海州军此水程也
叙县
临海
[望]临海县本汉回浦属会稽郡东汉改曰章安吴太平析章安置临海县属临海郡晋宋因之后省入章安隋开皇改为临海属处州后属永嘉郡唐武德复置章安县后废章安复为临海
县境
县在州东南二百三十步东西二百四十里南北一百一十五里是为提封之境东一百八十里牛头山入海西七十里黄奢岭入仙居县南四十五里黄土岭入黄岩县北六十五里杜潭岭入天台县是为四正之境东南一百二十六里海门山入海西南五十里栝苍山连灯坛山入仙居县东北六十里宁和岭入宁海县【此乃旧路今只循桐岩岭而行以岭脊为界去县五十五里】西北六十五里黄振岭入天台县是为四隅之境多陆程水程与州同
黄岩
[望]黄岩县本汉永宁县唐上元析临海置属台州天授元年更今名
县境
县在州南六十里东西三百一十里南北一百四十三里是为提封之境东六十里海门山入海西二百五十里苍山入仙居县南九十里峤岭入乐清县北一十里戍铺岭入临海县是为四正之境东南二百一十五里大闾山入乐清县西南三百里尘山入永嘉县东北六十里赤山村西北七十里义诚乡皆入临海县是为四隅之境多陆程南官塘九十里至峤岭入乐清县北大江二十里至亭山入临海县又一百里入州由永宁江东北三十五里入海口东南三百二十里至上崎入温州此水程也
天台
[上]天台县本汉始平县晋太康改始丰属临海郡宋因之隋废唐武德复置属海州后废正观复置上元改唐兴梁开平改新兴后唐同光复名始丰晋天福改台兴国朝建隆初改今名
县境
县在州西九十里东西二百二十九里南北七十二里是为提封之境东四十里筋竹岭入宁海县西一百八十三里大盆山入东阳县南二十五里杜潭入临海县北五十里石垒寨入新昌县是为四正之境东南四十里黄振岭入临海县西南一百里紫萚山入仙居县东北六十里灵墟入海西北四十里关岭铺入新昌县是为四隅之境多陆程东南由始丰溪四十七里入临海又东北七十里入州此水程也
仙居
[上]仙居县本晋乐安县宋因之唐武德废上元复置钱氏改永安国朝景德更今名
县境
县在州西九十里东西一百二十里南北一百四十里是为提封之境东三十里界岭入临海县西九十里风门入缙云县南一百里道者山入永嘉县北五十里黄榆山入永康县是为四正之境东南一百五十里五部山入黄岩县西南一百里界绕山入缙云县东北八十里卢坑山入天台县西北一百一十五里郭坦山入永康县是为四隅之境多陆程南大溪自县西五十里至石姥岭东南入临海界此水程也
宁海
[紧]宁海县本吴临海县地晋太康析置隋开皇废唐武德析临海复置属海州后省入章安永昌复置
县境
县在州东北一百七十五里东西一百九十里南北二百六十五里是为提封之境东一百三十里西溪岭入象山县西六十里筋竹岭入天台县南一百一十五里宁和岭入临海县北六十里栅墟岭入奉化县是为四正之境东南二百五十里牛头洋入临海县西南八十里白溪源入天台县东北一百二十里紫溪岭入象山县西北八十里杉木岭入奉化县是为四隅之境多陆程港自县东便风一潮过五屿洋至牛头洋小泊潮入海门一日夜至州此水程也
赤城志卷第二
地里门二
自古建郡若邑倚城以为命然必择胜地焉今章安镇侧有古城盖吾州旧迹也荒雉坠堞已随秋草然亦疑其远山比海鱼龙所腥非高垲可久之地以今城垒骋目而望据大固山介天台栝苍间巾峰对峙如入几席天台仙居二水别流至三江口而合萦纡演迤环拱其郛岩光川容吞吐掩映于烟云缥缈之际真足以奠城社表宅里聚廛市以雄跨一方矣
城郭
州
[城]按旧经周回一十八里始筑时不可考太平兴国三年吴越归版图隳其城示不设备所存惟缭墙后再筑庆历五年海溢复大坏部使者田瑜以闻诏新之乃命太常博士彭思永摄州事命县令范仲温等分典四隅从事苏梦龄等总其役三旬而毕明年元守绛至乃因新城增甓之作九门捍外水之怒十窦窗疏内水之壅又凿梁贯城厮为三支阅岁讫工是秋水不为灾至和元年复大水城不没者数尺孙守砺再加增筑嘉佑六年大水复坏徐守亿谓城南一带当水冲用牛践土而筑之每日穴所筑地受水一盂黎明开视水不耗乃止熙宁四年钱守暄又累以密石且虑水啮其足遂浚湖以其土实之干道九年火及闉淳熙二年赵守汝愚又缮筑焉先是郡有壮城遇水患令司其役已乃属役于士庶吏诛求不餍则捃摭鞭棰至有殒于非命者公从州士请归其役于壮城民用以宁三年秋大雨城又几垫尤守袤极力堤护事竟复修城城全邦人歌之按故基东自小鉴湖循清心岭而南萦抱旧放生池直接城山岭古通越门土地庙处盖今湖昔地皆闉阇中物也后乃徙而之西缩入里余众谓起元守绛今按元杂记但载修城无徙入之文后按汪泌共乐堂诗历叙城事有外遗数百家室屋鳞参差之语意其为钱守暄也【全篇见东湖】嘉定十六年齐守硕复经界有以故基为言者亟遣官吏按视则知城趾广踰四丈中有二斗门泻水遗迹具在而以居人奄据或田或囿岁久惧愈湮乃于其中酌存丈许旁揭牌以为表识其奄据者贳不治而听其承佃如官店基法焉新城既全而旧城且不泯矣城今有七门各冠以楼南曰镇宁门楼名神秀曰兴善门楼名超然东曰崇和门楼名惠风西曰栝苍门楼名集仙东南曰靖越门楼名靖越西南曰丰泰门楼名霞标西北曰朝天门楼名兴公盖自尤守以前城凡八修继是虽间修非大役故不书【吕成公祖谦修城记云临海郡南东西三方岸江湖秋水时至北限大山蹙不得骋怒啮堤足生聚凛凛恃城以为命距海余百里逋亡剽侠之所遭恶岁辄睢盱洲溆(耳卑)(耳儿)郛郭徼警者不敢弛柝故闭修之政在是郡为首务盖所以远菑害销奸萌非徒区画封表备侯邦之制也庆历之水几不为郡元章简公绛来守城复立宣和中盗发仙居闯虚(罕去干改木)入突薄欲登时则有户掾滕君膺帅厉吏士圉以方略寇不为患父老纪焉干道九年里旅不戒于火延及郡城堵颓甃弛径踰无禁菑气未格民伪不宁间一岁太史赵侯汝愚自信徙镇暇日循行廧落属丞掾而告之曰置守所以卫民顾屏蔽废撤若是其何以待不虞土功于古虽有常律传春秋者复出启塞从时之例岂非城闉之启闭实有邦之大纪随时筑治有不得而已者耶况壮城之卒月粟岁帛凡以为此益其廪而宽其程宜无不可于是军事判官苏延寿受役要司輂辇金谷之稽兵马都监胡胜督栽巡功察其勉与不勉者命群有司各保其所奠地守傅众力埤增卑薄涂塞a赎o环城诸门作新者四曰镇宁曰兴善曰丰泰曰栝苍修旧者五曰崇和曰靖越曰朝天曰顺正曰延庆起淳熙二年六月癸酉讫闰九月戊辰絫日积工凡一万五千三百七十有六大抵取具于壮城之籍闲民愿即工者厚酬之不欲勿强会其数视役兵财十之二锻斲镘塈黝垩之工畀僦值如其素醪醴之馈劳来之问相及于道其材瓦石甓之用积二十一万七千九百钱以贯计米以石计者合四千六百有奇维侯忧民急病之意既达于下而精知周虑又足以综理之故公无羡费人无留力工无余技役事首尾历再时版臿并作观堞崛兴而近郊之甿初未尝释陇亩也始侯之至诏奉计最朝十月报政之期甫半岁而赢或谓是邦特侯假道休沐之地缮营之巨者必姑存以须后乃独于入国阡陌未习之时骤举力政百年之迹成于指顾邦人德其赐而乐其成请书劳于石抑不知因事而功见已事而迹泯一垒培之绪业于侯何有哉至于不以久暂易意渺然长虑于耳目之外以无负于寄委识此者盖亦鲜矣遂书以谂台之君子】
[子城]按旧经周回四里始筑时不可考或云州治旧在大固山上有子城故趾焉后随州治徙今处其门有三南曰谯门上有楼不名东曰顺政门楼名东山西曰延庆门楼名迎春【城之南内外号里班外班旧传钱王俶守台胡进思自此迎立之有班直分寓于此故名】
临海
[城]按县须知周回二百九十五步按县治附州城他无郛郭或云今左右缭墙沿城隍庙至天台馆达上古巷其步数实合意旧有城而后易为墙也
黄岩
[城]按旧志云周回九里三十步又云周回四百五十步唐上元中筑今皆无考
天台
[城]周回四百步吴永安中筑按砖刻宣和三年重修今稍颓圯有二门东曰应台西曰通越
仙居
[城]周回六百步唐上元二年筑国朝宣和寇乱统制姚平仲张思正驻兵于此因再筑焉
宁海
[城]周回六百步旧在海游唐永昌元年徙今地【或云唐大历间】四隅旧各有门后废令陈宗仁于西北驿道立其二曰望台曰朝京
乡里
临海【一十五乡四十四里】
大固乡在县东祥符中管里一曰交里今管里六
邱祥【旧名休祥绍兴中道士费德泓得晋碑土中犹以此名里后避真庙旧讳改今名】 臣公
恩义 崇和
衮绣【庆元六年叶守籈为谢丞相深甫立】
世衮【嘉定元年李守兼为钱丞相象祖立】
兴国乡在县西北祥符中管里一曰瓦窑今管里二
庆善【旧名迎恩因陈贻范有藏书楼曰庆善后同弟(日台)序中第子师恭亦举八行故改今名】 丹邱
义诚乡在县南一十里祥符中管里一曰新城今管里三【按唐干宁间鲁洵作杜雄墓铭义字下作诚字俗呼为城者误】
正节【按杜雄墓铭云葬于义诚乡正节里则得名久矣】
丰化【按张涤作骆延威妻杜氏墓志云光化二年葬临海县官政乡风化里风与丰同音今恐伪也所谓官政乡者得非今之义诚乎】
承光
遂仁乡在县东南二十五里祥符中管里一曰江上今管里五
永固 盖竹
承明 白鹤【以山得名】
长石
清化乡在县东三十里祥符中管里一曰山后今管里二
遇明 修景
太平乡在县西三十里【分上下二扇】祥符中管里一曰若溪今管里二
善政 怀表
重辉乡在县东北三十里祥符中管里一曰油溪今管里二
合从 修谨
长乐乡在县东南四十里祥符中管里一曰碛村今管里三
正教 上义
连碧
明化乡在县东南四十五里【分上下二扇】祥符中管里一曰青令今管里二
孝逊 钦田
安乐乡在县东北五十里祥符中管里一曰路前今管里三
兴善 道德
怀善
延寿乡在县东北五十里祥符中管里一曰大东今管里三
庙善 干山
延祚
静安乡在县西北五十里祥符中管里一曰七孺今管里四【按灵鹫祖师幼璋遇异僧告云寻静而栖遇安即止璋遂为静安乡刱福田院俗以静为靖误也又此乡今有地名七孺或传古有七孺人居之祥符以此名里亦为是欤】
湖平 玉震
大石 小石
于公乡在县东六十里祥符中管里一曰泾山今管里三
清溪 北湖
纂化
保乐乡在县东南一百一十里【分西南二扇】祥符中管里一曰百家今管里二【按祥符中僧愿鸿撰光相院记云师临海宝乐人今以宝为保亦恐伪也】
永福 崇仁
承恩乡在县东一百五十里祥符中管里一曰?口今管里二
广济 磻石
黄岩(一十二乡四十里)
仁风乡在县东二百步管里二
光泽 安宁
三童乡在县西一十里管里二
建平 善政
永宁乡在县南一十五里管里二
砂门 仙山
善化乡在县北一十里管里五
善邻 亲仁
道林 石步
临海
备礼乡在县西北一十五里管里四
石步 新昌
建城 大兴
飞凫乡在县东南二十里管里七
亲仁 海门
怀礼 安仁
安乐 甘泉
青凫
靖化乡在县西南二十里管里二【按祥符图经有永泰无靖化或云永泰盖哲庙陵名意以是改为靖化也】
苦竹 浮南
灵山乡在县南三十里管里二
贵丰 塘下
驯雉乡在县西南三十五里管里五
古城 仙岩
湖南 湖北
白塔
繁昌乡在县南七十里管里三【旧名万岁政和八年以乡民陈丑儿妻一产四子州以闻诏改今名】
赞善 横屿
回浦
来远乡在县西南九十里管里二
清江 浮山
太平乡在县东南一百里管里四
三门 练溪
白水 游屿
天台(四乡一十二里)
太平乡在县东管里三
五支 三归
楢溪
永保乡在县西管里三【按崇道观元命殿前石香台镌云咸平三年天台县宝祚乡塘西保士庶置询之父老即此乡也岂吴越时乡名而咸平后易之耶塘西乃山里宋氏所居之地名】
定公 长松
两歧
祥鸾乡在县西二十五里管里三
桐柏 大固
兴正
积石乡在县西三十五里管里三
三异 曲池
同仙
仙居(六乡三十一里)
升平乡在县郭东西管里六
永欣 白水【以溪水湍流而白色故名】
新建 石牛【以有怪石状似牛横枕溪中流故名】
状元【旧名安仁开禧元年令赵汝逵以胡谦魁特科改今名】
孝义【庆元二年令赵幼闻以吴沆毋病刲股而名】
庆云乡在县东一十里管里三
浮都 班溪
甘露【按纯熙观记云葛元于栝苍洞炼丹有庆云甘露之瑞故以庆云名乡以甘露名里云】
开元乡在县西二十里管里六
(羌□)山【以韦羌神灵验故名】 莒溪
元文 高迁
灵峰 折桂【以吴给事芾兄弟子侄相继擢第而名】
归仁乡在县东南二里管里七
清湖【旧传以湖清故名】 隐贤
清河 石感
武德 诚信
吉阳
清风乡在县西四十里管里七
永昌 荐正
甘泉 (玫去王改白)政
紫岩【以紫岩山石产紫草故名】 辛昌
温泉
遂宁乡在县西六十里管里二
怀化 赤城【以山得名】
宁海(六乡一十九里)
朱开乡在县东北七里管里五
广度 辟邪
时康 堠城
横溪
连理乡在县西南一十里管里一【父老云溪南昔有栎成林一夕风雨林中作数百人声旦视枝干皆连理故以名乡】
宣阳
永康乡在县西南三十里管里三
新建 清溪
桐柏
仙岩乡在县南六十里管里三
井山 梅枝
合欢
新宁乡在县北七十里管里二
仙人【旧名阆风】 善政
宁和乡在县南七十五里管里五
清溪 怀逊
奉化 万岁
新进
坊市
州
状元坊在州东一里以陈侍郎公辅释褐第一故名
登俊坊在州东南九十步以州学在焉故名
惠化坊在州东二百步
春祺坊在州南一百三十步
移风坊在州东南二百步以临海县在焉故名
顺昌坊在州东三百步
通远坊在州东南三百五十步以税务在焉故名【嘉定十六年居人自此坊侧重甃衢路至州桥得旧砖二一镌端拱四年一镌淳化元年又石版内镌景德寺僧简琼再修今旧经有景德寺砌街记盖此时也】
延康坊在州东南一里
永平坊在州南一里
宝华坊在州东南一里二百步以报恩寺在焉故名右十坊旧有之后废嘉定四年黄守(上?下田)重修
状元坊在州南七十五步嘉泰二年吴守英隽以叶淙魁武科故名
悟真坊在州东北二百五十步庆元三年叶守籈以张平叔居此着悟真篇名今有祠
兴贤坊在州东南一里嘉定十五年齐守硕建以贡院在焉故名
美德坊在州东北一里开禧三年李守兼以钱丞相居此故名
节孝巷在州东一百五十步淳熙二年尤守袤建以朱伯履妻陈氏旌表故名
户曹巷在州东一里以唐郑虔为户曹日居此故名【杜甫寄郑著作诗云台州地阔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乱后故人双别泪春深逐客一浮萍酒酣懒舞谁相拽诗罢能吟不复听第五桥东流恨水皇陂岸北结愁亭贾生对鵩伤王傅苏武看羊陷贼庭可念此公怀直道也沾新国用轻刑祢衡实恐遭江夏方朔虚传是岁星穷巷悄然车马绝案头干死读书萤所谓穷巷即此也又有诗云天台隔三江风浪无晨暮郑公纵得归老病不识路昔如水上鸥今如罝中兔性命由他人悲辛但狂顾山鬼独一脚蝮蛇长如树呼号傍孤城岁月谁与度从来御魑魅多为才名误夫子嵇阮流更被时俗恶海隅微小吏眼暗发垂素黄帽映青袍非供折腰具平生一杯酒见我故人遇相望无所成乾坤莽回互余诗不尽载】
綦内翰巷在州东南二百八十步绍兴中綦内翰崇礼居之故名
杜家巷在州东南三百步先是杜祁公之先名叔廉者筑室于此其远孙颖复居之故名
黄甲巷在州东南三百四十步天圣中以丞听小吏王珏发愤读书同兄琥登科故名
大街头巿在州东二百步
小街头巿在州东三百步
尼巷口巿在州南三百步
税务前西巿在州南三百五十步
报恩寺西巿在州南一里二百步
朝天门内巿在州西八十步
朝天门外巿在州西一百二十步
栝苍门外巿在州西二百五十步
镇宁门内巿在州南一里五十步
镇宁门外巿在州南一里八十步
兴善门外巿在州南一里三百步
临海
上台坊在县东五里庆元六年叶守籈建以谢丞相居此故名
柘溪巿在县东二十里
路口巿在县西二十里
大田镇巿在县东三十里
绚珠巿在县东四十里
东陈巿在县东四十五里
章安镇巿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
杜渎镇巿在县东一百八十里
黄岩
清镇坊在县西二十步
钦贤坊在县北七十步熙宁中以贤良徐其姓者居之故居
仁风坊在县北八十步
新罗坊在县东一里旧志云五代时以新罗国人居此故名
右四坊熙宁九年令范世文建
通仙坊在县南八步以面直委羽山故名
岩瞻坊在县东一十八步
拱秀坊在县西二十五步
梯云坊在县东三十二步以杨似云叶应辅中第故名
庆善坊在县东三十五步
丛桂坊在县东四十步旧名桂枝以左王?毕兄弟中第故名
阜民坊在县东四十步
太平坊在县西六十步
景贤坊在县东七十步以林薡居之故名
寿宁坊在县北七十步
朝元坊在县西七十五步以定光观在焉故名
兴善坊在县北九十步
里仁坊在县南一百步
孝行坊在县南一百二十步旧名延庆以至道中郭琮居此故名
教善坊在县南一百二十步
振文坊在县南一百三十步以县学在焉故名
奎文坊在县南一百五十步以明因寺赐御书故名
右十七坊嘉定一十年令陈梦建建
黄肚屿巿在县西南一十五里
小沣巿在县西三十里
新安巿在县东南三十里旧名路桥
于浦巿在县东南六十里
夹屿巿在县东南七十里
天台
阜民坊在县西北六十七步以其面南取阜财之义而名
保宁坊在县西北八十七步
崇化坊在县东南二百三十一步以其通县学故名
利涉坊在县东南三百一十七步
右四坊嘉定七年令丁大荣建
惠泉坊在县南一十步以旧阐法寺井在焉故名旧名建平
访真坊在县西北六十七步以通桐柏路故名旧名集贤
旌孝坊在县东南九十七步旧传溪流夜涨有一妪惫不能逃其稚子缚木以济之故名旧名孝义
镇安坊在县东北一百三十步以其近镇安庙故名旧名福庭
玉京坊在县西北一百四十八步以其通玉京洞故名旧名祥鸾
嘉祥坊在县西南一百八十步旧名灵溪右六坊嘉定七年令丁大荣重建
县巿在县西南七步
飞泉巿在县西二十五里
仙居
阐科坊在县南一十步以梅廷瑞中乙科故名
状元坊在县南一十步以陈正大魁武科故名
折桂坊在县南五十步以吴给事芾兄弟中第故名
棣华坊在县西一百三十步以王孙震兄弟登右科故名
友于坊在县西南一百五十步以郭尧卿逊世赏于弟故名
石井巿在县西一十五里
石姥巿在县东二十五里
田头巿在县西二十五里
白塔巿在县西三十里
磻滩巿在县西五十里
宁海
振名坊在县东五步旧名仙隐以尉廨在焉
撷英坊在县东五步旧名濯缨
通德坊在县西北四十步
广度坊在县东北九十步
净因坊在县东北一百步
集禧坊在县东南一百一十步
德生坊在县东北一百三十步河岸旧名鱼乐
毓秀坊在县东北一百九十步
登俊坊在县西南二百步以学在焉故名旧名崇儒
丛桂坊在县东南一里
朝宗坊在县东北一里
港头巿在县东南一十五里
赤城志卷第三
地里门三
自城郭至坊巿居者之适也自馆驿至津渡行者之便也郡自天台径越自黄岩径温自宁海径明自仙居径栝车联毂击经行者无艺昼涉夜憩讵容顷刻失其节哉余观南方治一桥费缗钱辄十数万他郡馆舍亦辉敞相望是州独寥寥焉杰然者一二而已然因其旧而崇葺之毋俾滋坏自足以纫吾邦之阙而不必深艳乎其它也即是一端亦足以观政矣
馆驿
州
天台馆在州南一百三十步俗名行衙干道九年火淳熙三年尤守袤重建嘉定十六年齐守硕重修
丹邱驿在州东南一里旧传葛元炼丹于此故名干道九年火今为民居【按孙绰赋仍羽人于丹邱丹邱今宁海有之天台记载晋虞洪入丹邱山遇丹邱子求茗则得名旧矣今临海有丹邱观宁海有丹邱院亦此义也】
嘉祥馆在州东五十步旧号小行衙嘉泰四年废后并入添差通判听今废
临海
泰安驿在县西北四十七里庆元中叶守籈重建今废【洪文惠公适晓发此驿诗云秋梦不能晓起行山径迷小车惊宿鹭列炬误鸣鸡冷怯霜华重光瞻斗柄低金庭有佳处芳桂想幽栖】
横溪驿在县东北五十里今废
黄岩
亭山馆在县南三里濒河庆元五年令常浚孙建
仁风驿在县北三里旧名永宁干道三年令周蒙更今名
白峰驿在县南四十五里今废
天台
赤城驿在县西南二百步
飞泉驿在县西二十五里今废
灵溪驿在县东二十里旧路由此入京今亭头是也后改自东门遂废【唐郑巢夜泊有诗云孤吟疏雨夜荒馆乱峰前晓鹭栖危石秋萍满败船溜从华顶落树与赤城连已有求闲意来期在暮年】
仙居
安洲驿在县西三百步旧名栝苍绍兴二十六年令梅克明建后废嘉泰二年令林岳重建以近安洲山更今名【楼参政钥为之记】
苍岭驿在岭上今废
宁海
迎恩驿在县东一百步今废
妙相寺驿在县东五十步嘉定六年令郑如松重建
海口驿在县北一百一十里今废
县渚驿在县南七十五里今废
桥梁
州
平桥在州治小听前淳熙十五年宗守颖重建跨池为屋左右植芙蓉【曾守几有诗云浪说吾邦小清池思有余水风凉枕簟荷气馥衣裾客位经过少官曹簿领疏良辰不行乐秋水落芙蕖】
州桥一名南桥在州南八十步
顺政桥一名东桥在州东六十步因门得名
学桥在州东南一百步
卖茆桥在州东二百六十步
状元桥在州东一里陈侍郎公辅居之
永泰桥在州东一里小街直上
保宁桥在州东一里户曹巷东
白塔桥在州东南二百三十步以其侧有塔焉故名
悟真桥在州东北二百八十步旧名黄牛坊桥庆元三年叶守籈更今名【事见悟真坊】
观桥在州东北一里以近天庆观故名按庆历七年元守绛建十石梁于河以通车马询之故老谓今两州桥观桥学桥卖茆桥永泰桥保宁桥其旧迹焉余则不可考矣
临海
中津桥在县南一里修八十六丈广一丈六尺淳熙八年唐守仲友建桥之节二十有五藉舟五十规制闳缜为一时壮观先是城临三津其中最要自瓯闽道黄岩而度者肩摩袂属至此每病涉桥成如履通衢顾以潮汐降升朝撞暮簸春水至夏秋雨溢暴流吞啮久则不支自绍熙元年江守乙祖庆元元年周守(日垂)二年刘守坦之嘉定四年黄守(上?下田)六年俞守建皆重修之刘更名庆元黄仍其旧十五年齐守硕逆防其坏大加崇葺舟补旧者四十刱新者十有四布版道二十有七钩栏一百六十有二又以余材别为舟五穴南岸藏之以备异时更易视旧盖有加矣桥南有亭遇祝圣则于其地放生焉北有皇华亭世传皇华真人上升处南又有飞仙亭【唐守记云郡介栝苍天台间水源二山东南流合于城西十五里东注于海城临三津其中最要道出黄岩引瓯闽往来昼夜不绝招舟待济寒暑尤病飓风无时嚚师牟利敝船重载命寄毫发仲友以淳熙庚子来守辛丑三月常平使者循行迓于城南戊夜登舟篙工失度比晓乃汔济因问父老江可桥未作何故对以潮汐升降经营为艰食于津与濒江之巿又沮之皆中辍仲友自念承乏牧养继歉岁入境人草食赖朝廷勤恤牟麦告登病少瘳矣桥大利可毋作乃分官吏庀工徒度高下量广深立程度以寸拟丈创木样置水池中节水以筩效潮进退观者开谕然后赋役始于四月丙辰成于九月乙亥筑两堤于皇华亭之东甃以巨石贯以坚木载护以菑楗中为级道两旁为却月形三其层以閷水势南堤上流为夹木岸以受水冲堤间百十有五寻为桥二十有五节旁翼以栏载以五十舟舟置一碇桥不及岸十五寻为六筏维以柱二十固以楗筏随潮与桥岸低卬续以版四锻铁为四锁以固桥纽竹为缆凡四十有二其四以维舟其八以挟桥其四以为水备其二十有六以系筏系锁以石囷四系缆以石师子十有一石浮图二缆当道者植木为架迁飞仙亭于南岸迁州之废亭于北岸以为龙王神之祠为僧舍及守桥巡逻之室二十有一间南僧舍为僧伽之堂凡桥栏舟筏之役五邑共之黄岩预竹缆之需余皆属临海金木土石之工二万二千七百用州钱九百八十万米四百五十斛酒二百六十石桥既成因其地名之曰中津第赏官吏有差宴犒以落之命临海尉支盐官主桥事两指使同视启闭择报恩寺僧行各二人奉香火置吏属行文书番将校主巡警逻者二人守桥十有四人皆厚其廪给又以度数名物为图志禁防法守为要策田亩财用为版籍东湖岁输公帑数百缗改入焉以备葺费命临海黄岩令董葺事所以为桥计者粗备矣夫民可与乐成难与虑始方议作桥则疑中则谤既成则疑释谤弭而悦继之是皆常情尔然虑始之难未若保之之难金石至坚久犹刓而泐况他乎故记其大概使后人知其勤尚或继之且为铭曰台江之津憧憧往来桥之夫作吾民其咨岂无智谋亦阻浮议桥之既成其勤在继矜吾民兮闵吾勤兮永诏厥后视斯文兮】
怀义桥在县东二里干道六年向守(汀去丁改匀)建或云尉舒亶斩恶少于此又云僧怀义建故名
东留贤桥在县东七里本茶院桥绍熙五年为徐守子寅建
西留贤桥在县西二十里淳熙十六年为沈守作宾建
交礼桥在县东三里【一作交鲤言因开元中蛇与鲤斗而名又一作鲛鲤谓地临江浒此二鱼所出也按祥符间大固乡旧有交礼里则是以里名桥其承袭必不谬前说稍诞后说则近俗矣】
通明桥在县东三里以其路通四明故名后有十将郑者居之俗呼十将桥者误
大固桥在县东二十里一名双桥滨溪旧多梅花
于公桥在县东二十里
清化桥在县东二十五里一名下林桥
下管桥在县东四十里
五家桥在县东四十五里
吉祥桥在县西三里天禧中建以近吉祥寺故名干道六年亭其上
浮冈桥在县西一十里
八迭桥在县西二十五里
船坊桥在县东南五里旧有船场在东湖与今桥近旧传尝造船于此故名
遂仁桥在县东南二十五里一名栏界桥
茆师桥在县东南五十里旧传有巫茆其姓者建此故名
东逻桥在县东南一百二十五里
后岭桥在县西北四里旧名升仙
重辉桥在县西北三十里旧名柘溪桥
洪桥在县西北三十里
黄岩
县桥在县南一十五步宣和五年建
利涉桥在县北一里嘉定四年令杨圭建修一百丈广三丈藉舟四十功利次中津南有黄山楼【水心叶侍郎适记云嘉定四年二月黄岩县浮桥成林鼒叔和为其知县杨君言曰桥长千尺藉舟四十栏箘纤索堤其两旁捆图狻猊讫三十旬斥铁九千木石二万五千夫工六万余县东南车马担负而客之涂皆达于桥西北樵采携挈而民之巿皆趋于桥诸公跨天台陟雁宕行过黄岩皆喜曰增一桥矣盖奔渡争舟倾覆蹴踏之患既免而井屋之富廛肆烟火与桥相望不绝甚可壮也古无而今有难也桥于江之险又难也台州有桥自唐守始君一县作之抗其力如州倍难也愿子记以为君酬余病未暇也叔和又言曰桥以未成为难众人所知尔以既成为难君所自知也今岁别一囷以待异日之缺尚惧不足虽然县籍坏七十年矣君聚田百万亩筭而步析之更二载始得经界之旧君之力虽尤难而承其后者易矣易则思思无穷而桥可恃以常存也愿并着之余卧水心久往来皆村野人语不到门外不知君才乃若是郑大夫非异人耶举郑国解落整比大效小验具于春秋至捐一车则天下以为笑彼溱洧之易视今之难奚百倍翅耶岂古人于此则或有故欤世常言极今人所难不足以进古人所易而充古人所易不能为今人所难何哉叔和之论不余质也可无为书余少从叔和兄弟游每为余言县直北山爽气浮动花柳之丽雪月之胜无不在江北余间至程头必徘徊顾瞻辄阻江而返屡矣今既施桥而叔和与邑人日曳杖娱戏于北山潮生汝落随江降升悠然如泳汉浴沂以歌令君之遗德而余已老不复有四方之事徒慨想而不能从也因附见之亦以志余之不忘斯游尔】
孝友桥在县西一里修六十丈广三丈跨大江别浦元佑中令张元仲絫石为之元仲字孝友因以名桥庆元二年圯于水县人赵伯澐纠合重建筑为五洞桥面亦五折取道当中坎两旁以窍水翼栏其上视旧功十倍焉今但呼西桥
永宁桥在县东南五十步建炎二年建
桂枝桥在县东二里左(王毕)居之绍兴二十八年建
鲁神桥在县东南五里
新罗坊桥在县东北一里即清水闸桥
东浦桥在县东北一里二十步即混水闸桥
钱家桥在县东南二百五十步一名永利桥
东禅桥在县东一里
郏家桥在县东南二百步
浮桥在县南三里
三童桥在县西二里
新桥在县东三里
德胜桥在县东南三十里宣和中建以剿寇于此故名
石秋桥在县南八里
寺家桥在县东南一十里
戍浦桥在县北七里一名陈晏桥
净土桥在县东北一十里
新城桥在县西北一十里
塌水桥在县西北一十里
下仙浦桥在县东北一十里
桐屿桥在县南二十里
东鉴桥在县南二十里
下浦桥在县西南五里
下洋山桥在县南二十五里
栅泾桥在县东南二十五里
马铺桥在县南二十五里
苦竹桥在县西二十五里
龚屿桥在县西南二十五里
钱屿北桥在县南二十五里
上龚桥在县东一十七里
钱屿南桥在县西南五十里
新安桥在县东南三十里一名路桥
小沣桥在县西三十五里
石路窟桥在县东南三十七里
长浦桥在县东南四十五里
清洋桥在县东南四十里
大浦桥在县东南四十二里
下新桥在县东南四十五里
新湫泾桥在县东南四十九里
泽库桥在县南四十五里
新桥在县南四十五里
丹崖桥在县南四十五里
褊屿桥在县南四十五里
洋屿桥在县东南四十七里
新渎桥在县南五十里
鹜屿桥在县南五十里
聚石桥在县南五十里
凤城桥在县西五十里
下盈桥在县西南五十里
白塔桥在县西南五十里
三屿桥在县西南五十里
关屿桥在县南五十里
溪口桥在县南五十里
新泾桥在县南五十里
安容桥在县东南五十七里
白峰桥在县东南五十五里
夹屿桥在县东南五十里
光明桥在县东南六十里
月河桥在县东南六十里
回浦桥在县东南六十里
新湫南桥在县东南六十里
应田桥在县西南五十里
横屿桥在县南七十里
楼崎桥在县南七十里
湖亭桥在县东七十里
马巷桥在县南八十里
黄山头桥在县东南一十五里
庄土桥在县南三十一里
泾土桥在县东南四十九里
小屿桥在县东南七十里
长屿桥在县南八十里
朱村桥在县南八十里
鸡鸣桥在县南八十里
塘下桥在县东南八十里
消湖桥在县东南八十里
下湖桥在县东南九十里
天台
临川桥在县西一里旧名西桥隆兴二年令王琰絫石而建且亭其上陈知院骙以琰临川人也故名【陈知院记云临川王公琰绍兴三十二年春绾一铜章绶以荆国文公济天下之绪余济天台越隆兴元年冬十月甲戌新作桥于邑西之溪从民欲也溪距邑庭可一里源自五峰双涧北迤而至众山复绕旁流辏委会霖潦则激焉如轰涌焉如奔防堤室庐荡如也平时马涉则濡缨负涉则濡橐联彴以渡岁作岁圯编氓苦其役行旅咨怨前后尉李琰李异俱有建桥之役作百丈堤以捍冲溢功竟勿济后为令者(耳卑)(耳儿)难之迨公之来叹曰大害也不在我乎大抵锐于土功者利在亟成以要虚名莫肯为远计今我则否乃会费五百万钱出俸四十万为邑先源源而应数则充矣爰即故址相之然后奠之奠之然后营之斲者凿者陶者墁者梩者筑者从焉非驱作焉非督公曰有穑事者与乎有焉毋纳其力穹石以为楹植之屹如也巨木以为梁横之妥如也甓以培石欲其埤也灰以涂甓欲其确也尺有五十何其修之曼曼然尺一十有九何其博之衍衍然尺二十有五何其高之岌岌然复亭其上乃舄乃饬乃敞乃奕可以息行迈可以乐闲暇可以远眺望卓哉美乎疑混物初剖有此壮观非人力能为也二年闰月丙辰告成公乃率僚友会稽陆君溉金华陈君恕永嘉丁君康时沈君虞卿观焉公曰吾与诸君孰名于斯佥曰大夫之力也名则在大夫士之豪民之耆老于时咸在翕然告曰愿即以临川名表公功也请既获遂歌以落之曰壮兮沧溟跨蛟龙丽兮霄汉垂螮蝀疑若有神施磨砻巩然不动如华崧环瞻山幄凝翠空俯睨溪纹织微风夜半横浮沆瀣中朝来掩映扶桑红车马飒沓西复东宏规硕利繄谁功竞将大年寿我公愿与此桥俱无穷】
孝义桥在县东九十二步淳化元年建因坊得名
螺溪桥在县东七里景德三年建
石井桥在县东一十三里咸平五年建以其旁有石井故名
灵水桥在县东三十里淳化三年建【或引孙绰赋过灵溪而一濯之句非也绰所赋盖福圣观前之溪尔】
茅桥在县西二十里旧名通济后以地多茅姓更今名【罗提刑适未第时尝露宿桥上后持节经从有诗云京城湿墨遗相知心绕天台四散飞记得小田桥上月五更河露湿人衣今断碑尚在】
永宁通济桥在县西二十里父老云本锺氏所刱或呼锺家桥
丹霞桥在县西一十五里以近丹霞洞故名
飞泉桥在县西二十里盖取孙绰赋瀑布飞流而名
振锡桥在县北一十里国清寺东旧名东桥后寺僧亭其上以水声如振锡更今名
丰家桥在县东二里其水自螺溪分流昔僧丰干祖居处也
清河桥在县东一十五里
洪桥在县南七里以地多洪姓故名
从化桥在县西一里
迎宾桥在县西三里
清化桥在县西五里
碧水桥在县西一十五里旧名碧泉
清溪桥在县西北五里
落马桥在县西北七里
仙居
县桥在县治前景德四年建
白水桥在县东一百五十步嘉定十六年重建以溪水白色故名
迎恩桥在县东六十五步旧名东河桥嘉定元年令姚偓重建以尝迎诏书于此更今名
巿桥在县西一百三十步景德四年建以其处巿中故名
石井桥在县西一十里嘉定十四年重建
庆云桥在县东一十里纯熙观庆元元年建以其有庆云之瑞故名
社桥在县西二里以其处社坛侧故名上有倾盖亭
杜桥在县西三十里以邑人杜氏建故名
彭溪桥在县东二十里以其接彭水故名
板桥在县西四十里建炎中改甃以石云
凤仙桥在县西六十五里
新坊桥在县西五十五里
广业桥在县西六十里
长桥在县南二里以其水自盂溪入大溪故名今废
苦竹桥在县西五里以其侧多植苦竹故名
断坑桥在县东一十五里今废
宁海
县桥在鼓楼前五步
桃源桥在县东一百九十步夹岸多桃花旧传水之源出天台因取刘阮事而名北有放生池广度桥在县东八十步
通远桥在县西二十五里崇福寺西【罗提刑适有忆西桥寄昉师诗云长忆西桥避暑时天风六月袭人肌水随地脉来无尽云过山头去不知拂岸稚松应偃盖当年游子已庞眉凭师莫动溪边石留待东归题好诗】
桐山西桥在县东北二十里因山得名嘉佑八年县人应宗贵絫石而建【罗提刑适为之记】后坏淳熙十二年民张潭仍架木为之【唐守仲友为之记】
三界桥在县西溪南五里
道士桥在县东北五里旧以天庆观在焉故名
十二保桥在县西北四十里
石?溪桥在县北七十里
摘星桥在县南二十五里摘星岭下
白峤桥在县东五里
黄墈桥在县东南一十里
海游桥在县南六十里因地得名今废一名新巿桥
泗洲桥在县西三里
通德桥在丞听前五步今废
横塘桥在县西南六十里吴越时叶太傅景泰七世孙建俗呼叶家桥今废
新巿桥在县西南六十里今废
津渡
临海
邵家渡在县东北二十里
莲盘渡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
上广渡在县南九十里
家子渡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
栅浦渡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
礁头渡在县东南七十里
亭山渡在县东南六十里
石仙渡在县东南六十里
西岑渡在县东南六十里
碛村渡在县东南四十里
泾山渡在县东南一十五里
三江渡在县西一十五里
中渡在县东南一里
西渡在县西一里
冷水渡在县东南三里
三十六渡在县东二十里西自潮漈东至小芝凡三十有六节故名
姥窟渡在县南一十五里
下渡在县东南二里
小石渡在县西五十里
邵家渡在县东三十里
仙人渡在县西三十里
曹庵渡在县西五十里
黄岩
磊石渡在县东南一百里
黄林渡在县东北五里
白石渡在县东北一十里
断江渡在县西一十七里
西浦渡在县西门外后以建西桥废
江亭渡在县北一里后以建利涉桥废
天台
澥渚渡在县东一十里始丰水出于此其清如绀碧焉
杜潭渡在县东二十五里与临海分界
溪南上渡在县西南一里
溪南下渡在县南一里
曹家岩渡在县西三里
仙居
清口渡在县西南八里
石井渡在县西一十五里
赵墺渡在县南五里
榉溪渡在县西三十里
石牛渡在县东八里
韦羌渡在县西三十五里
河头渡在县南三里
广业渡在县西六十里
宁海
亭渡在县东二十五里
柿岙渡在县东一十里
砂碕渡在县北五十里
王公渡在县北六十里
练蛇渡在县南八十里
上白溪渡在县西四十五里【即狐啸溪渡】
下白溪渡在县南一十五里
沙头渡在县南一十五里
浮溪渡在县北四十里
夷吾渡在县西一十里
海游渡在县南六十里
赤城志卷第四
公廨门一
先圣庙社稷坛非公廨也首之者何也社稷主此土而先圣主此道无此道则无此土矣无此土而欲治此土得乎先庙次坛示有本也若学宫与贡院则为国造士教场则为国简兵士以宣道业善政治兵以昭威锐詟不轨文武二柄略具故不敢混诸官舍而附于庙社之后庶览者得详焉
先圣庙
州
庙在州东南一百步康定二年李守防即庙建学初庙在州治后景佑二年范守说徙东城之维时未建学也李守既建学于其东得故版椽舍遂以钱易之复迁庙焉自是庙学一新矣皇佑二年吕守士宗创屋五十楹寻坏绍兴十九年宗守颖三十一年黄守章干道元年黄守然七年朱守江皆重修之淳熙七年唐守仲友始大修更戟门两庑及斋舍绍熙元年江守乙祖辟县学宗学【先是赵守汝愚欲建学未果至江始成之】庆元五年叶守籈奉旨辟武学惟大成殿久欲压历三政不果造造于开禧元年叶守笺殿之后有明道堂堂之上有稽古阁阁之后有直舍有上执事位七诸生斋六【伸道敏行潜心居仁尚友育英】有肃仪位祭器司计二库而庖湢之属不预焉盖大纲略具矣嘉定四年黄守(筦去元改田)作灵星门又为两挟屋易州学额创小学【以三十人为额置教谕一员食减半】增太学生食又捐钱买田造祭服祭器先是尤守袤立思贤堂【祠毕文简公士安章文简公得象元章简公绛皆旧侯有惠政后至宰辅者也】三老堂【祠罗提刑适陈侍郎公辅陈詹事良翰皆乡之名德后进尊慕者也】后有颂禧堂【祠宗守颖黄守章朱守江唐守仲友江守乙祖皆有功于学者也】有谢丞相祠至是复建四先生祠【濂溪周先生【光宗御讳】颐明道程先生颢伊川程先生颐晦庵朱先生熹】谢上蔡祠【因上蔡子孙流落于此召至给冠带月廪其母子四人有差仍买田俾奉祭祀遂又立此祠】于思贤颂禧益二位【赵忠定公汝愚黄守然】诸祠多迁徙嘉定十三年赵守彦纾合建于明道堂之东偏仍更造直舍十五年齐守硕重造棂星门葺众斋新祭器一千二百学之庶务可谓毕举矣【唐守记云本朝以恢儒为家法自庆历讫绍兴命教益广太上皇帝首善辇毂款谒临幸亲勒石经以风厉学者圣主服慈训复举缛典桥门观听益盛肇建华阁严奉奎画增饰黉舍轮奂一新风教所被无间幽远矧在甸服敢不钦承仲友世以诸生受国恩淳熙庚子奉命假守岁丁大祲夙驾至郡既谒先圣行视学宫将就倾圯惕然念非宣化所宜顾民艰食事有叙既登麦命临海令葺大成殿易腐苴罅坚致可久至秋中熟乃议修学辟庭高门崇垣修庑论堂书阁因旧而葺鸠工度材虑吏并缘乃集乡之搢绅推其贤能者三人庀役事择僚属四人助之以吏卒谨饬者行文书给呼召如作私室官不知役始作于壬寅孟春毕于首夏庭宇夷直规制宏壮悉过于旧材良匠能可支百载夫以天子命郡置学选明师教士以德行道艺以培植风化震荡习俗使人知有礼义以胥训胥保于平康辑睦之地乃王道之本生民之命不可一朝缓养薄则不足移体居陋则不足移气青矜挑达而不孙业则风俗之苟简熟烂至于扞格而难入无怪也兹郡迩辟雍之流而以水火风旱之相仍补败不给顾视嗟咨以迄于今又因循而不修守之罪大今捐数千缗而贤士大夫乐与共成岂独守之责塞实亦成前人之志副多士之愿然乡之贤士大夫劳其心力而守蒙成此非天子之德厚而朝廷之化深欤喜其成而推其本言之不足而至于永歌诗其可无作诗曰有学之宫既久斯圯非乡之英孰葺而起伊乡之英匪为我劳辟雍之化其流滔滔有庑斯修有门斯闶多士复来居移气壮台山巍巍江流逶迤有学之宫与江山齐既安尔居既鼓尔箧青青子衿盍逊尔业我风斯移我俗斯美诏尔多士毋负于天子 刘尚书爚四先生祠堂记云嘉定五年春正月天台郡学始建四先生祠郡侯豫章黄(筦去元改田)使来言曰故侍讲文公朱先生道为世师台之士受业于其门者众淳熙间浙东大饥诏起先生为常平使者郡内赖以全活而于台人栉垢爬痒为德独厚盖尝比屋设位而祝之盍祠于学宫然先生之道濂溪周先生伊洛二程先生之道也故祠四先生焉庶几邦人有所向慕而兴起愿子有以发其端爚惟黄侯因邦人怀先生之德而欲慰其思复推原先生学道爱人之所自出以风厉之其于化民成俗之意笃矣然四先生之道孔子孟子之道也今学者孰不曰师孔孟得其言与得其所以言不入于清虚则溺于浅陋本源不止末流益远是以义利不明习俗以坏儒者遂可厌薄天下不复见古治盛时然则长民者盍亦反其本矣今侯之牧其民也芟夷暴强封植善良政既行矣侯曰未及乎德礼也乃建是祠率诸生而舍采焉执事以序雍雍如也礼成而退有进而言曰先生之容则既瞻而仰之矣先生之道可学而至乎侯曰善哉问吾尝闻之惟皇上帝降衷下民本然之性无不善也学者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验其实则施之家而顺达之国而理措之天下无所处而不得其当乃若趋其名以为高入乎耳而出乎口则非四先生之所望于后学也余既嘉侯之为邦知所本而其所以教人者又亲切而着明可尚也已于是乎书 水心叶侍郎适上蔡祠堂记云谢良佐字显道受业二程与游酢定夫杨时中立皆为高弟号上蔡先生学者宗其传谓颜冉复见也不幸遭党人禁锢未解而卒诸子避虏迸逸一死楚一死闽独克念者落台州绍兴六年给事中朱震子发奏官之寻亦死克念有子偕三子无衣食替人承符引养老母嘉定五年太守黄(筦去元改田)子耕修郡志访求故家得之请见抗宾主礼给冠带钱米买田宅祠显道于学在二程后郡人惊异曰自黄太守来他日邦赋之没于群奸者一收敛公使之消于妄费者悉减节遂能以其余兴小学作棂星门增太学生食服有珩(韦毕)器有罍簠又设熸火立养济葬丛骸政通化达生死润赖此吾等所知也惟上蔡事不可解甚或嗤笑曰奚不切若是哉夫意有远近知有难易诗曰烝我髦士近也又曰续古之人远也兴小学近而易知也祠上蔡远而难解乎道非人不行不行而天地之理不章古今大患也先王比联闾附而教其人不敢薄也然其致道而成材者几绝都矌国不一遇焉故尊之贵之珍之重之哀其死也尸祝以神之禄位以延之更世千百犹未也盖公之也若使人奋其私智家操乎异说各不相统而以已之气血所胜者为善则道德坏而义理灭矣解子耕之举者宜曰独上蔡事尤长非不切也昔正考父饘粥于鼎循墙而走其后孔子生而孟僖子命其子学礼焉谢氏之困于庸奴久矣子耕既洗沐之列于士大夫安知无达人出复佐二程之道斯可以占天意矣然则余之不切不愈甚乎 又三老先生祠堂记云学者聚道之地而仕所由出也或畔道从利苟荣其身欲复于学弗可受矣况可祠乎台州之学得祠者三人罗提刑适陈侍郎公辅陈詹事良翰提刑用不究故事不显余闻邹浩言熙宁外贵人视民甚蒿莱芟燎恨不力也是时能慷慨建白保赤子以对天命惟江都令罗适弋阳令董光庙嫌讳逸二人而邹公独谓罗公见而得之然则推于所不见其不畔道审矣方靖康忧恐惩艾已泮岂不尚合侍郎发明四肢心腹之论无过此矣竟失指远去然后彷徨宗周卒成分裂之祸及隆兴英睿愤激大势宜若遽振詹事方守绝和不弃地之策最专一也使坚志待之虏久当荡析岂遗种至今哉虽绍兴复用而已与大臣异议终不留虽干道再入而既为近习擅事迄自退二公任谏诤位从官立朝本末天下诵之岂惟不畔道而固行道道虽难行而不苟荣其身而止也士在天地间无他职业一徇于道一由于学而已道有伸有屈生死之也学无仕无已始终之也集义而行道之序也致命而止学之成也后世地或千里无学其君子以意行道晚进阔远不知所从庆历后名一功着一善往往复之于学矣今其秀人美士群萃而校处朝夕瞻顾拂拭象服如三老之存春秋盘荐饔醴芳苾如三老之飨而又仰其大节俯其细行无不皆可师也为聚道之助不既多乎或疑侍郎不右程公学术若少异然按程公亲为孔文仲排劾而与孔公并党籍史记晏婴非孔子而弟子称善与人交两贤哉】
临海
庙在县西南二十步景佑四年令范师道即庙建学崇宁中学徙附于州后废庙经干道九年火淳熙二年赵守汝愚复新之
黄岩
庙在县南二百步旧在县东三里治平三年令许懋即庙建学元丰六年令翁仲通徙今地宣和二年毁于寇五年令王然重建开禧元年火二年令赵湜又新之嘉定九年令陈梦建作直舍
天台
庙在县东南二百步旧在县西南四十步皇佑中令石牧之即庙建学后三徙至今地淳熙中令赵公植作廊庑斋庐嘉泰二年令丁大荣重新之嘉定元年令詹阜民刱明伦堂上为尊经阁十一年丞陈逵重建大成殿【学前瞰溪其流旧酾为三古谶云三水共一流此地出公侯先是举人多折北绍兴二年大水其流适合自是举不乏人云 陈密学襄记云孔子圣人之大备者也使得百里之国以为政于天下虽尧舜不可及已为天子者不以有已听命以治其天下为诸侯者不以有已听命以治其国则必期月而为东周矣惜乎天民之不遇命也自唐以来天下郡县始立孔子庙追尊王爵春秋释奠天子以下皆执弟子礼世以为尊用孔子之道如是岂其然乎生而有盛德于民死以祭礼报之如曰尊用其道则未也天下之文弊久矣自周迄于今宜黜浮伪尚忠实百物或有失职者宜正名王泽或有壅滞者宜任大臣远邪佞官政或有冗滥者宜官贤者以黜不贤者教或有未至者宜兴学校隆师儒礼或有未修者宜教民冠婚丧祭乐或有未作者宜正五声十二律放郑卫豪杰或有未出者宜拔贤才举逸民鳏寡孤独或有未养者宜弛力舍禁授田以制取财以节民之蠹或有未去者宜黜佛老夷狄之患或有未备者宜足兵孔子之道用之则必先于此数者夫能立庙以守其祭祀尚未为得礼者而况于用乎天台县有孔子庙不修县令石牧之始至岁十月相县之东南隅大作新庙为屋总六十有二楹先植正殿塑孔子南乡左右十哲曾子自为门弟子六十有一人与诸儒传经者二十有一人皆图诸壁间各以其所追爵等降如周之服冕圭璧惟孟轲荀况扬雄韩愈氏服儒服焉中立讲堂图古之舆服礼乐之器于其两壁间又设学舍师生讲习咸有位序祭器在西房庖厨在东房周回门廊环以墙宇又考古器作笾豆簠簋尊罍俎爵之属十二月庙成明年春秋释奠入而行礼生徒兴事品物如制像图尊严笾俎新嘉神明燕喜人物观化先兹邑民不识儒学又故庙湫隘与民杂居侮慢不尊至是耳目间觉始有学者嗟乎石君可谓有志矣区区一小邑而能为孔子立庙制度以礼春秋以时祀之俾民不忘是已无媿于心如其欲用孔子则天也非力之所能及也天其不欲以斯道觉斯民也则亦已矣如欲以斯道觉斯民也石君之志其必有遇矣乎】
仙居
庙在县东五十八步皇佑初令陈襄即庙建学初天圣中令陈戭止建庙襄既建学且为文劝诱学者宣和兵火庙独存淳熙七年以风雨摧压令莫洸新之十一年令徐柟重建学嘉泰二年令林岳复加崇葺嘉定元年令姚偓刱明伦堂棂星门【周丞相必大记云孔堂高弟犹分四科性与天道未尝轻言世之学者乃欲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兼而有之其不可得而闻者每求于议论之间往往名是实非言出而躬不逮此今昔通患也古灵先生陈公讳襄字述古福州候官人时方以雕篆为学独与陈烈周希孟郑穆倡道海滨乡人化之号四先生皇佑中令台州之仙居笃意学校首为文劝人读书次谕以礼义之俗又择明经之士朝夕讲说询问大义间习程试高不躐等卑不流俗示之以方期造于道而进取亦在其中士民怀之奉祀今百五十余年嘉泰辛酉夏通直郎四明林岳来治兹邑歆慕前哲凡庠序堂庑门观举新之厥初祠宇庳下迁寘中门之右极其严洁刻公遗文二十五卷得谢雨诗于断碑增寘集中学有射圃沦弃榛莽亦加薙葺别巿民居创观德亭总为钱千二百缗皆出节用籍赃田十八亩辍务场余财月万钱以赡给生员请尉簿嘉禾钱抚专主教导于是学职林宓吕咸陈颖王杰不远二千里以记为请夫教人必以圣人为师古灵学夫子者也林君晞古灵者也学者诚能各因其材孜孜弗怠尊所闻而行所知岂特无负贤令亦将无负先圣可不勉与按国史古灵传惟载其宰河阳典数郡所至必务学校而令仙居则略之是尤不可以不书也】
宁海
庙在县西南二百步旧在县东一里祥符五年令苏季成即庙建学嘉佑四年徙县驿侧绍圣四年徙县治东南绍兴六年令钱(俊去人改土)徙今地庆元三年令赵笈夫重建庙有丽泽棠憩咏归三亭【建学时有日者云山蟠水聚人物之锺也然当钝滞一甲子近世人士浸盛咸以为验焉】
社稷坛
州
坛在州西南六十步政和中李守春卿建时知襄州俞惠奏言州县坛壝率不如式乞按今格为图下诸州以故李守仿行之岁久圯近舍肆侵淳熙六年沈守揆命临海令彭仲刚撤而新之得仆碑土中盖政和所颁式也其制横立三壝门各四出中立社稷东风师西雷师雨师总为五坛坛高二尺五寸外为燎坛视他坛稍高遂悉仿其旧增筑之有屋四楹为视馔更衣所又创其一为斋洁之地其涂北出表以二柱中建门严钥以守之其制备矣嘉定三年火黄守(筦去元改田)臿新之【楼参政钥为之记】
临海
坛在县西南一百步淳熙六年令彭仲刚重建
黄岩
坛在县西南二百三十步嘉定十四年令林士逊重修
天台
坛在县南一百步嘉定元年令詹阜民重建
仙居
坛在县西三里政和元年建
宁海
坛在县西二里庆元元年令李知微重建
贡院
贡院在巾子山北干道七年朱守江建南渡初府□士未盛故以州东三百步今韩运判宅址为□后徙兜率院【按今藏殿柱间刻云终场三千人】院据山腹陟□不胜病遂徙今地有监试位一考试位六后右亭曰搴秀为会考之地重庑参错为屋三百一十楹置试案卷棚【先是人士各先输案入试并请卷纷拏汹哄上下病之今每屋一楹列三案案附柱长存一庑架二棚使坐其间者以关子附绳而上则卷子随绳而下自是无失卷若案者二事他郡所无也】自是应书者虽渐盛犹不过五六千人近岁至八千人始于报恩寺截行者寮附益之犹虑不能容嘉定十四年将大比齐守硕诹群议相其东有福安废院院后多隙土可缚屋有马氏地闑之守并得其地通为三百八十二丈垦高塞卑建八庑为屋七十三楹与正院第八庑通又益以福安余屋别为门以入且虑径涂隘蹙待试者病西辟酒务缭垣画地为衢其广四轨两旁渠道亦以石甃平之是秋应书者又多皆稳步散坐无他患先是未有也【楼少卿观为之记】解额旧制三岁五人崇宁中行三舍法岁贡一人大比贡四人宣和中复科举三岁解八人绍兴三十一年合流寓三人为十一人以今终场数绳之几于千取其一盖与温福等州最号人盛员窄处士至奔迸易乡贯去井邑求试于漕台于太学盖亦势所必至也傥均而广之使为士者不窘于较艺而又不重摇其心则岂惟一郡之幸哉【先是试无常日士有诡冒取解数州者绍兴二十四年始诏天下例以八月十五日引试】
教场
州
教场在州东北一里一百步绍兴二十二年萧守振建有听名奠发西有小听为官兵弹压之所东西二庑诸军入队或泊焉东有吏舍弓弩房嘉定四年黄守(筦去元改田)重修之易奠发为讲武听后创泊水为按阅栖息之地作外门【按路分都监州都监皆以教阅为职循习既久止委之路分路分惮于躬阅而州都监又纵不入则付之军头押教而已士骄而惰甚于他郡淳熙十二年江守乙祖奏乞以拣中禁军六百人分十二队俾三都监一押队各总其三日亲阅习总其路分知通月一拍试务在兵官尽职以举军政有旨依他州郡仿此】先是军额多阙齐守硕以次招补士为立碑【陈耆卿为之记】
临海
教场在县东北四里尉听西
黄岩
教场在县东三里
天台
教场在县东一十步
仙居
教场在尉听东五步
宁海
教场在县东六十步
赤城志卷第五
公廨门二
郡初治临海后徙章安后又徙始丰其复治临海又几年于兹矣度地既正面势亦均脉络聚而基础高于以宅邦君为称惜颇蹙陋如衙鼓二楼不正矗于前而旁峙于左是其一端也岂负山为郡其规制止若是欤然屋宅多架巉岩危轩杰阁旁涌侧出摘星辰而舞云气视阛阓百倍公退暇杖藜舆竹清赏幽讨岂不足以呼吸光润而增为政之清明哉自倅贰以下咸有舍惟兵官监当官多僦民屋不书
州治
州治在州城西北大固山下旧在山上今永庆院盖其处按州听壁记序州置大固山屈晃公居宅以其地胜立屈氏次子惠坦为太守改家为州按惠坦吴人而临海郡置于太元二年此建立之始也后以峻不可跻遂徙今地而不知其徙之岁续按白云延寿庵记【庵即今永庆院】云昔为铃阁当庵之中后人迁于山之下将二百载剌史钱昱登山而望遂置庵焉钱以干德三年来守以太平兴国二年再守逆而数之至唐大历中适二百载焉此固其徙之岁欤自仪门设听修与建各有本末今列于左
仪门在设听前列戟十二淳熙七年沈守揆重建
设听在仪门后淳熙七年沈守揆重建有御笔诏旨藏焉
小听在设听后淳熙十五年章守冲重建
签听在平桥西庑嘉定十六年齐守硕重修
鼓楼在子城南门上榜曰台州干道八年赵守思重建刻漏则皇佑四年浮屠可荣所作岁久浸差绍兴三十一年黄守章重造【按可荣所建用减水铁壶二十一箭下有磁桶以受水焉皆穴其底窒以绵其最异者大寒壶不冻后欲改造添水壶则冻矣方改造时掘其磁桶牢不可动遂止不掘因得复用之又其出水铜管或为滓塞则以竹通之而历百余年管不销阙莫知其法也或曰干道八年陈旷易之】嘉定四年黄守(筦去元改田)又更箭筹治屏壶新作鼓角如旧制【州扁乃蔡待制修所书后改用徐待制竞篆书会水灾弃去复用旧额云】
衙楼在州治东南四十步嘉定四年黄守(筦去元改田)重修
手诏亭在仪门外东庑与衙楼对绍兴十八年宗守颖建
宣诏亭在州治前与仪门对宣和元年赵守资道建拜诏亭在州西永福院嘉定六年俞守建建
班春亭在仪门西庑嘉定四年黄守(筦去元改田)建嘉定十六年齐守硕重修
清平阁在节爱堂右山上旧在堂前贺参政允中以守萧洽清平而名淳熙三年尤守袤重建庆元二年刘守坦之徙今地
见山堂在宅堂后
静镇堂在小听左唐李嘉佑为守窦常南熏集赞之有雅登郎位静镇方州之句故名嘉定六年俞守建重建
君子堂在静镇堂前太平兴国三年毕文简士安来守真宗有君子人之称故名庆元元年周守睡重建【详见牧守门尤守袤诗云堂堂文简公一世夔与皋君子哉若人此言圣所褒遗爱在斯民谁能荐牲牢独有坐啸地清风仰弥高】
节爱堂在君子堂右旧名燕豫淳熙四年尤守袤重建取节用爱人之义更今名【尤诗云谁怜穷山民糠籺不自赡纷纷死沟壑往往困征敛夫惟节与爱是谓仁且俭揭兹圣人言聊用自针砭 又记云过静镇堂之左少南为方池并池而南墙壁障碍败屋倾欹公厨以积醪醴问诸故老曰此昔之燕豫堂也池旧有桥横纵齐度其东为草堂今皆毁撤后人因基筑台以望月其下枕池为小阁名曰清平台庳且隘不快登览人迹罕至亦渐颓圯余既徙台于参云亭之后榜曰匿峰以望北山平夷旧基更作堂曰乐山以望西山之秀而池光山色且蔽于阁而不得见也乃徙阁于池之南因燕豫堂之基别为堂曰节爱取节用爱人之义旁为挟廊而上与乐山堂通池之北石崖盘踞土壤所壅疏剔理脉发露呈显如枕股膊如覆囷廪如鼋鼍之背负土而出西望连冈迭嶂间厕隐显如拥鬟髻如屏旌旆如风樯阵马排闼而入其南则帢帻二峰角立朋秀若伟丈夫冠剑而坐双塔亭亭影插天半于是仰山俯池远树近石环列先后若相拱揖烟销日出层楼飞阁浮虚跨空如展图画而望蓬莱之云气也夫昔人经始莫不相山川之宜度面势之便其所建立如纪纲法度井井然悉有条理一定而不可易后人见其敝而不能复也始出已意变更之易其东则西废撤其左而右病遂使昔之胜概日就湮没今余非能有所增创也大抵无改前规无废后观便觉天宇开朗岩壑增秀林木水鸟皆有喜色而后知昔人之规模可因而不可变也爰列诸石以识颠末尚告来者嗣有葺焉始欲跨池为桥仍其旧池上有老梅惜不忍伐遂不复作】
霞起堂在静镇堂后淳熙三年尤守袤建取孙绰赋赤城霞起之句嘉定十二年喻守珪重建【尤自为记云双岩堂前踞两崖之间独得地胜其下面墙广不盈丈拥蔽心目不快人意予首辟之墙之外粪壤所潴乃垦乃夷得旧址焉撤废亭于射圃移植其上榜曰凝思取孙兴公赋所谓凝思幽岩者也亭之前有败屋数椽东面西上榱栋挠折隅隩庳仄乃改创为堂三楹南向与静镇堂相直因名曰霞起繇双岩而望静镇直若引绳其外绕以回廊上连参云以为风雨游观之备爰植美竹以经纬之于是堂成而胜益奇前所未睹披豁呈露天若开而明地若广而幽景物若增益而富晨烟夕霏万化千变近峰远岭间见层出皆可不出檐庑而尽得之噫是亦足以广心志荡尘垢而非苟以为娱也惟此邦灵仙所宅昔号胜处自经大旱遂成陋邦而山川之秀不异今昔或谓予常单乏之际顾为此不急之务然取材于旧课工于卒不巿一木不役一民而使隘者敞窒者通敝者新则亦何害于政哉第废材不足以支久尚能十稔若其革而鼎之以俟后之君子始役于淳熙三年正月己未成于二月壬午】
凝思堂在霞起堂后淳熙四年尤守袤建【尤诗云失脚随尘网牒诉装吾怀公庭了官事时来坐幽斋天风肃泠泠山鸟鸣喈喈我思在何许独对苍然(厂圭)】
双岩堂在凝思堂后庆历八年元守绛建绍兴十七年曾守(光宗御讳)增修之【谢伋诗云埋没双岩已百年班班胜事谩流传幸陪佳客挥犀麈实欠倾城舞绣筵故老风流寒似铁月卿英妙笔如椽拂衣便欲故山去复恐眼中无此贤】
乐山堂在清平阁下淳熙三年尤守袤建取仁者乐山之义庆元二年刘守坦之徙阁于今地前为堂后为挹爽【尤诗云草堂有遗基榛莽岁月久我来始经葺挹翠开户牖群山供啸傲万象皆奔走所以名乐山欲企仁者寿】
和青堂在小听右庆元四年叶守籈重建取杜甫云水长和鸟?山屿青之句
集宝斋在清平阁右旧在双岩堂左治平四年葛守闳建盖集葛元司马承仁庙御讳柳公权及近世名人翰墨刻其间故名嘉定元年李守兼徙今处罗致金石刻以实之【陈通判贻范为之记】
参云亭在双岩堂左山上庆历七年元守绛建嘉定十六年齐守硕重新之前有罗汉树颇奇怪【元自为记云州治据大固山介天台括苍之间北直大海潮汐溯江薄城而群山阨东水不得肆庆历五年夏由泐海溢踰城杀人万余漂室庐几半州既残毁明年予来守兹土拊视凋瘵戚然出涕乃循周官聚养万民之法恤孤终收介特招徕安辑之问军政昔之关戍过更疲佚不壹乃取尺籍伍符而均齐之问吏橐昔之强宗囊橐为奸积岁劳豪忽厌饫豢腴贫者挤转沟渎没齿不享升斗之泽乃为定规厘一隐括料奸摘谲牢不容罅参是数物信以谂之法以朿之故民罢者兴兵勤者休吏穷者给缮戎械治囷廪全官庐秩祠宇表厂?墨闬齐簿领平岸狱一二悉力问水害之繇昔之负城之民刳去客土日以薄圯是有水败乃因新城出帑金以购材募工砻石累甋环周表里外内九门饰之楼观缒木于门牝牡相函外水方悍以御其怒作十窦窗栽以密石内水方淹以疏其恶又凿渠贯城厮为三支达壅渟清余波距川斲十二石杠蜿蜒跨渠舟车朅来行者不病旬岁而工既于是秋水复攻城不没者三版乃循闉阇垂木阖窗或持编菅或捧篑土辅坚窒隙扞有余壮已而水无以纵遂复故道昔之刺史廨舍在山谷间滔襄之余虽不甚坏而潮波洄汨鞠为淖洿大凡署所以朝夕处君命之地不可以不葺乃培偃潴支敝阤即旧而新之廨之四隅有楼及亭列峙而五至是摧圯悉欲全之则重烦里旅然士大夫必有退公息偃之地乃取城闉剩材于二山之交作双岩堂庑缘山椒作参云亭天空地回万象在下射有长圃饮有曲水宾友衎衎哨壶雅歌日为文酒之乐粤今年春州人纵游鼓舞于庭除之下有宾击节而歌曰昔民垫昏今民庶蕃昔民赍咨今民熙熙惟君忧乐兮与民同之天惠其宁兮无以君归予闻而甚愧因训之曰予断断然一介臣素性狷直重以蹇连之分孤鸣自哀而朝廷不加诛斥名为二千石幸为僚诸君皆文学政事之选交修补察以裨不逮由是不为司败之谪耳大抵剌史能休戚千里若政之媺恶则有舆论盖春秋之法兴作始事必书予是以杂为之记以俟后之知者 曾守几诗云大暑不可避微凉安可寻云亭非浊世竹树有清阴海近风先集山高日易沉无因见明月萤火乱更深】
玉霄亭在参云亭左绍兴十七年曾守(光宗御讳)建取【玉霄峰而名嘉定十六年齐守硕修后轩(尤守袤记云台州南西北三面偪山独东望诸峰差远云烟空蒙外际溟海蓬莱方丈想见其处旧有小亭在子城之上绍兴丁卯南丰曾史君谹父改刱更名玉霄距今三十年摧败倾欹岌嶪欲压其下昔有茂林修竹今皆翦伐错为民居溷圊罗列污秽喧嚣游者叹息余乃披剃蠲疏载芟载除四为缭墙以限外途下建石柱上跨飞阁出亭之外又有六尺凡楹栋榱桷之朽挠迭瓴级甓之缺折丹黄粉漆之陊剥皆易而新之方连周阹可倚可眺晨挹颢气夕延素月山川城郭尽在几席之间凭栏四望迭嶂环绕手挥丝桐目送飞鸿飘飘乎如乘云御风身在物表州之宴游于是为胜乃刻亭柱以纪岁月云 曾和李举之诗云新亭崛起最高峰无数遥岑翠埽空恐有谢公留屐齿为开摩诘画屏风倚江杨柳自高下照水杏花能白红正欠渭川千亩竹清阴分借赖邻翁 王廉清云忆昔新亭敞玉霄使君髯舅意飘飘春风潋滟黄金盏明月参差紫玉箫歌吹旧踪空草木风流闲话属渔樵凭栏无限凄怆意寂寞寒江落暮潮)】
舒啸亭在参云亭后旧名匿峰淳熙四年尤守袤建取孙绰赋匿峰千岭之句绍熙元年江守乙祖更今名【尤有诗云山亭在山背不见山巍巍但见四面风辐辏朝宗之深藏固甚智自牧甘处卑一谦受四益是以能不危】
驻目亭在参云亭右庆历七年元守绛建取杜甫旷望延驻目之句嘉定十六年齐守硕重建【尤诗云攀梯上甓级小憩得危亭一览尽寥(今上嫌名)四山耸寒青浩若凌太虚翩如逐遐征昏花拭病目望处增双明】
解缨亭在参云亭东嘉定四年黄守(筦去元改田)重建
澄碧亭在静镇堂左庑跨池旧名兴移淳熙十年史守弥正增水阁更今名
瑞莲亭在节爱堂前池心旧名玉虹嘉定四年黄守(筦去元改田)以平桥获莲更今名
凝香阁在静镇堂左嘉定六年俞守建建且名
赤城奇观在郡圃后山上旧名览辉庆元三年刘守坦之建开禧元年叶守笺更今名
双瑞轩在赤城奇观后嘉定四年黄守(筦去元改田)以粟九穗麦两歧故名
梅台在赤城奇观前开禧元年钱守文子建下临巨壑有梅数十本焉
桃源在郡圃嘉定二年黄守(筦去元改田)建自参云亭后循双岩堂而上植桃百余盖仿刘阮故事云【黄有诗云本自深村老圃来偶分符竹到天台漫山幸可容桃李莫待刘郎去后栽】
熙春馆在手诏亭西淳熙十年史守弥正建
和丰楼在天台馆南庆元四年叶守籈建多旨楼在三酒务北庆元四年叶守籈建
推勘院在州东南二里旧在资圣寺西后废嘉定六年俞守建徙今地
济粜仓一在报恩寺一在吉祥寺嘉定四年黄守(筦去元改田)建【用缗钱二万为之本秋则籴春夏则粜粜价平岁不踊歉岁特损尝请于朝乞以此钱循环毋隶他用从之详见规画及序文】
养济院在中津桥南旧在资圣寺下嘉定四年黄守(筦去元改田)徙今地内有坊二曰安老慈幼屋总二十楹【尝以钱置官民田一十二顷有奇地山园一顷一十六亩有奇岁可得谷一千七百石有奇钱七十九贯有奇又岁以千缗给他费度可赡百口废疾者纵不入亦量给之日用什物各有差提督官吏典直卒及医职皆具尝自为之记且请于朝如济粜仓法云】
安济坊在司理院后嘉定四年黄守(筦去元改田)建先是病囚无所栖止散之城楼祠宇若僧庐三门数有死者黄乃为此以处之坐卧百用皆具【监临典直以下一如养济法米盐药饵取之赃罚钱冬给衾与薪炭】
漏泽园在城东法安院侧初奉旨建嘉定四年黄守(筦去元改田)重新之先是地止三十余亩守以僧行力不任近舍有民王姓者自为之守四缭以墙其后屡坏民死皆道攒路瘗过者恻焉黄遣于东西南三隅比城五里循古城根山宫梅花园后岭麻车衕等处括遗骸一千五百余乃先葺旧园且求园外地及威神院侧后岭庵三所置新园永为邦人聚葬之地焉【旧园内立墙墙内分为若干层层分为若干穴自东取西或自南取北每穴地广七尺修一丈比葬掘深五尺每三层横穿一沟沟广二尺深六尺仍相一低处笕沟水出溪约可瘗一千五百四十八人余三所可瘗二千五百人有地而无力者官量给其费宗室命士大五千小二千余则大三千小一千五百俗尚火化有谕而不格者亦助之钱钱稍下于瘗已化而愿以灰骨葬者听其暴露无主者一百七十余人棺损者易之瘗于旧园如前式】
右自推勘院以下非廨舍然皆系民政故附见之
通判听
听在州西五十步淳熙五年通判管锐重建
芝秀堂在听左以有紫芝产于栋故名
登瀛堂在听右庆元三年通判赵彦卫以钦庙所赐唐十八学士像刻于壁故名
景沂堂在登瀛堂右
岁寒堂在景沂堂后
莲风阁在宅堂后侧有流花渚漾花池后有翠麓
云水亭在后山上旧名观苍台庆元三年通判赵彦卫更今名
云海亭在万壑风烟右站台在宅堂右旧为双莲堂后废嘉定十四年通判何洙筑台更今名
岚关在云海亭右
梅榭在云水亭右其侧有梅峡及银谷石于菟峨眉岭四处
万壑风烟在后山上旧即云水亭万山拱揖一江演迤井邑粲然在目最为奇胜庆元三年通判赵彦卫徙亭而建且更今名
添差通判听
听在州东四十步旧为判官听绍兴十六年通判洪适改建今废【洪自记云天台之为郡环山枕海壤僻民愿牒诉简少输调有常平时从容见谓无事故分曹授政绝赘冗者中兴以来彯缨之士日进一官相承率三四辈员外置者无郡邑不有绍兴二年是邦始增治中凡五易而适至被命迟期者后复三人则兹员之设将践武不废乃裒(禾卒)名氏官秩去来龛石壁间而系之言曰昔昌黎韩公尝谓邑丞贰令位偪而嫌文书视成一不敢省有公负复归尤焉曾主簿尉之不若丞于郡者亦然厥有不蹈其中萎腇不事事玩民戚休贪残放手漫不孰何曰此太守职也吾何干夫是之谓负官否则铮铮表襮召权巿威上下相高矛盾崖异吏不确其承民情不得直夫是之谓越位负其官不可越其位又不可然则奈何能使官不负位不越清其心以求其平视着令唯谨外是而议夫何知之有】
分绣阁在听左【洪自记云淛河以东层冈峭岑盘深缭复陆自会稽道天姥又百有余里财得夷旷之地十有五顷以为天台郡郡践山作郛而余麓及屹立之峰废不可庐者亦十一二故官寺民区鲜巨丽之所十数年中监州始有以员外置者侨于城之巽隅距黄堂七百步而赢其职业之商谳僚寀之谒请吏抱簿牍袂属嚣阛隘蹊间举不以为便乃徙幕僚之舍为今所居与正员相东西焉然规恢下窄荣奥埃墨无复明轩虚牖常羊敞豁之胜独东偏有地斗大丛榛委甓蚓虺所潜前沿后仍指为弃壤则薅刜畚治培基建阁以夏四月课材阅月而斤斧论功其高四寻衡袤二十有七尺南北不及者九之一群山萦环垂光献状可以分绣名风萚云梢映烛左右目其堂曰清閟阁之后旧有蔬畦更以嘉葩中穿小池可容蒲荷方行鹜狎至占位□休登临亘望则岩姿之四时烟霏云采之隐现茂木敷阴幽禽谐声过耳娱日景与意会间日觞朋命寀奕棋援琴放歌赋诗洒然不自意其尘坌中也客有过之者曰人生在天壤间以百年为须臾况宦游弗常席甫暖而趣代今子来旬岁矣又如是而去何以兹阁为揖之曰人皆无以一生为寄则端节澡行崇勋着言期与前英联横能无以一官为不久则遵宪柅奸必有以美其政予年少质下若乘雁双凫虽去来无系于邦人然吾身朝夕于斯抑欲自适其适尔客怃然曰有是哉因泚笔而书之 曾守谹父戏洪诗云新营小阁面孱颜领客开尊紫翠间千里画图供徙倚一时名胜喜跻攀好风已破晓来暑小雨不遮湖上山老子个中殊不浅尚堪同醉看弓弯 又题诗云治中妙言语洪涛泻词源向来群玉府垂上紫薇垣佐郡沧海旁凭轩望朝暾便欲乘轻车长啸登昆仑兹楼何缥缈千岩霭云屯庭空百吏散博山炷微熏重寻羡门辈仙事渺无垠何如对妙高举手招德云 洪弟翰林迈寄诗云新阁何隆隆经营自兹岁其前山送青其下竹交翠景物日夕佳登临春秋异治中公事暇领客共留憩四坐欢相酬寿主珍重意向来蓬瀛上视此无乃媿主称客意好是事幸且置拄颊饱看山朝来殊爽致】
清閟堂在分绣阁下【翰林迈寄题云昔闻王子猷借宅亦种竹此君固可喜人亦清不俗伯氏贫而臞一饭不饱肉堂前自经始护此无尽绿一官岁强半余日如转烛待其长稚子而已牵归毂何由享嘉荫偿我志愿足应烦彼邦人日报平安福 曾守谹父诗云洪郎雅吴语不减贺季真开轩风烟上爽气朝朝新手栽渭川竹坐对北海尊平生耐久朋岁晚独此君此君不可疏亦复未易亲纷纷桃李行岂容托清尘退食静隐几微风冷衣巾乃知王子猷真是我辈人】
翠漪亭在清閟阁后
教授听
听在州学东二十五步嘉定八年教授姚自重修且建宅堂
三益堂在听右淳熙四年教授应椿年建前有松竹梅故名
隅山堂在三益堂前庆元五年教授方(田柔)建以东南闯巾峰而名
东轩在听左嘉定三年教授高松建
野思堂在隅山东南嘉定九年教授姚自建
立德亭在宅堂后射圃庆元五年教授方(田柔)因立武学而建
州属官听
判官听
听在州东七十步旧在今添差通判听绍兴十六年徙杜家巷淳熙三年以旧比较务改建
推官听
听在州东五十步嘉定三年推官赵师回重建
遗直堂在听后熙宁中孔文仲为从事手植桧于堂后越八十年其甥曾几来守揭今名【曾有诗六章用叔向古之遗直为韵诗云三孔吾渭阳犹及见仲叔堂堂舍人公再拜但乔木 长身一庭中劲气九霄上思公立朝时凛凛不可向 策登董相科赋作长卿语刘牢出外甥媿我不如古 老柏蜀人爱甘棠召南思领客清樾下作诗永歌之 元佑几阅岁诸公一无遗吾舅典型在神明力扶持 柏叶松其身在时公手植杂木谁所栽一钱初不直】
录事听
听在州南六十步州院在焉宣和三年工曹陈橐建
青青堂在听右以其前植竹取淇澳之语而名【石公孺记云昔之言好竹者莫先王子猷子猷所至必种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耶又闻人有佳竹直造其庭不见主人而去是真好竹者予谓子猷风流雅尚固足以超绝一时然知竹之为美而不知其所以为美者果真好竹也哉夫人之所如非特为耳目之玩而已犹将有所考焉故淇澳之咏自猗猗至于青青自青青至于如箦则积德为愈成任事为愈重卫武公之德如是也使子猷知所以美而考德焉则功业所建亦大矣会稽陈德应司台之工曹事听之西为小堂无他嗜好唯植竹数百竿青青然向成矣因命之曰青青堂盖德应虚缘以应物熏然而致和直节凛凛有昂霄拂云之势真知爱竹者高标凌厉久而不渝其亦有意乎武公之功业哉故予朝夕从之游相与彷徨不能去也然德应尝假黄岩临海令遗爱户有之曹事礼微小大之狱必以情台人德之甚饮食起居必为之祷惟恐其去也后之人息于斯者犹将封植此竹遂赋甘棠焉其亦何远之有】
司理听
听在州南九十步司理院在焉嘉定七年司理吴焯重建
司户听
听在州南五十步宣和元年户曹滕膺建【今堂内脊记有姓名门额亦其所书云】
司法听
听在州南一十步淳熙九年司法朱孝伦重建
支盐听
听在州东南报恩寺后开禧元年监支王栻以都监仓改建
巡辖递铺听
听在崇和门外淳熙十年巡辖赵舜举建
赤城志卷第六
公廨门三
县视州秩小位卑而于民最近民有事未有不由令之室而能径达于守之庭者也州尊总其纲县卑厘其目纲简而目众故凡狱讼若财赋漫漶轇轕丝棼苇积者咸先萃于县县能缉理位置则昼帘寂寂否则民肩吏足相与拥于门溢于庭散于庑充斥于狴犴如哄如巿岂不削其体亵其居哉按五县治黄岩最闳壮临海号附郭今改选注京秩且以命朝士寄加重矣而其居亦未称也然则居与人称而政与居称其自今日始乎
诸县官厅
临海
县治在州南二百三十步按听事皇佑二年令崔黄臣建【章望之为之记】干道九年火淳熙六年彭仲刚重新之【尤守袤为记云干道癸巳秋九月临海居民不戒于火爁烂扇延以及县治燔爇俱尽当官者因陋就简仅能建三椽于煨烬之中以听狱讼吏民无所托足案牍无所栖列一遇风雨则沾渍暴露叫呼讙呶讼牒计簿散匿吏胥之家最易甲乙莫可质考县日以不理后三年予来为州有意兴之而无与任其责者淳熙丁酉秋永嘉彭君仲刚来主县事予闻彭名旧矣心固望其有为彭乃言曰夫环百里之地而为之长聚万室之众而听其令民社所寄视古子男治必有所一邑之条教于是乎出而司存弗备无以施政废之当举舍此孰先然役大用伙非受命于郡则令不得擅敢以为请予乃畀钱三十万使营度之是冬予罢官归踰年则彭以书来告成矣外为重门以严启闭上建层楼以敛敕书治事有听燕居有室翼以修廊挟以外庑吏直宾次环列有序奥者为藏爽者为狱为亭于大门之外以班诏令为阁于东庑之上以藏案牍为堂为斋为轩以备宴休游息之地下至于庖湢之所微至于什器之末杂至于丹雘甃甓之事纤悉毕具规模坚壮工用精密总为屋八十有一楹中凿五池潴水为备复以其余力建丞簿之舍而新社稷之坛向之荆榛瓦砾之场今乃为高明宏丽之观民始识有官府之严而称其所以为邑大夫之居者问其经费之所出则曰未尝巧取而奇敛也凡财之隐于吏而亡籍木之讼于官而愿献者悉取而拘之钩校奇赢积累铢寸故费广而不阙问其工役之次第则曰未尝厉民而强使也籍境内之为工者若干官出僦佣率如其私之直居处饮食先为规画使极安便率旬有五日而迭休之其用夫只及于附邑之三乡家止一人人役三日番无过十夫而亦与之佣省督工程无苟简怠惰之患谨视给散无稽留朘削之弊民之与官为巿为役者若私家然故役大而不扰盖经始于丁酉之冬而落成于己亥之秋问其所以久则曰不敢仓卒而趣办也作于农隙而弗夺其时休其力而弗尽其用慰谕其勤而策其不勉民咸劝趋故功成而不劳夫聚财有方用民有节举事有渐顾何往而不济哉予常谓今之士莫难于为邑弱者不足以有为而健者或以病民幸而得强弱之中则积负困之奸民挠之欲兴事造业有其志而不克成者多矣又幸而不为积负之所困奸民之所挠而在上者或不察不得自展其才者亦多矣当君之始至赋乱政厖隐户移税弗可究诘乃考质剂乃正疆理逋租匿役披露首服吏奸民瘼检柅济理四野欢呼讼日以简故能不困于积负不挠于奸民不抑于当路而兴旧起废不扰而集非庶几于古之所谓循吏者乎夫裒聚赢羡于单乏之余可以观俭谨用民力于偪仄之中可以观仁积累工役于迟久之后可以观智是皆足以为吏法而不可使之无传予既嘉彭君之有成而因其请故遂着其实使后之人得以考而法之非以誉彭君也】
鼓楼在县门上
手诏亭在县治前
虚照堂在听后【仲刚诗云宇空发天光所患在自窒机乘不容穟事至纷若栉是中有物横满眼皆黑漆斯堂亦空欤为我作虚室】
平心堂在听西【仲刚诗云一泓不盈寸天地同其流微风相倾欹浩浩怀山邱牛马已不辨况能鉴微不我欲称物施舍是将安求】
琴堂在虚照堂后【令孙祖德题云一曲重弹子贱琴三年风月总知音休言无补公家事留得堂前竹树阴】
拥青轩在琴堂后
悦斋在虚照堂左
□轩在听后嘉定十二年令朱中直建取宓子贱荅有若之语而名
丞听在县东一十步旧在今主簿听干道九年火淳熙六年令彭仲刚徙今地
扫溉轩在县东嘉定十年丞王森建
主簿听在县西一十步旧在今丞听干道九年火淳熙六年令彭仲刚徙今地庆元元年主簿苏霖重建
孔先堂在听前嘉定七年主簿赵汝駉建水心叶侍郎适名之【且为铭曰非籍不有惟籍乃守先圣所正后学敢缪临海之邑龠米寸帛必信必实以作民极】
尉听在州东北四里旧在下洋嘉佑元年徙今地宣和中毁于寇明年复建【地据形胜其前秀峦环峙旷埜平铺后有峰屹然龙渊水泻出其右阴阳家以为善吏隐者多通显云】
隐轩在听东绍兴二十二年尉王淮建
景枢堂在听内淳熙六年尉叶(上占去口下呙)建以先是王丞相淮为尉后位西府故名今名阜堂
一锋亭在听前淳熙六年尉叶(上占去口下呙)建旧以舒亶为尉斩殴从毋者赋诗有一锋不斩奸邪首万古安知将相材之句故名
杜渎场听在县东一百二十里
押袋听在杜渎场听侧
黄岩
县治在城内宣和五年令王然重建
鼓楼在县治南一十步前跨石桥【尉郑伯熊诗云飞甍郁峥嵘万井交错综俛仰各有则静以驭群动平时心匠微斤斧袖不用少施见其余规画已惊众姬公昔营洛道德作梁栋东家有余材凤衰无复梦帝方议明堂行矣与君共】
宣诏亭班春亭在县治前三步旧在鼓楼前东西后废开禧元年令赵湜徙今地
清心堂在民和堂后旧名清畏绍兴二十一年令杨炜建三十一年令胡琏改名清轩嘉泰二年令刘鼎孙更今名【初孙尚书觌尝赋诗有所贵知我希已及鱼与豚之句琏谓清固不当求人知亦不必畏人知遂去畏字直揭曰清尉郑伯熊诗云树蕙余百亩艺兰当路歧清风一披拂香气无不之纫为楚累佩辱我幽靓姿小草生涧底雨露无恩私不入儿女玩岁晚得自持所以古君子清德畏人知】
民和堂在县圃嘉定二年令刘鼎孙重建
摘星楼在燕堂后嘉定四年令杨圭重建
仁政阁在县治东庑嘉定四年令杨圭重建
舫斋在民和堂西开禧三年令赵汝伯建飞盖亭在舫斋西嘉定九年令陈梦建建净凉亭在飞盖亭北嘉定五年令赵湜建
丞听在县东一十二步嘉定三年丞顾元龙重建
香远堂在听东旧名紫翠轩绍兴五年丞赵子英建嘉定十五年丞赵彦珽更今名【左纬诗云试卷珠帘看青山有几重峥嵘秋色老苍莽暮烟浓未辨清猿处遥知白鸟踪蓝田无此景痛扫只双松】
真清亭在香远堂南绍兴三十一年丞李昱建今废
宜雪亭在香远堂东庆元四年丞何坦建
哦松亭在香远堂后嘉定三年丞顾元龙重建
主簿听在县治东二十步隆兴二年主簿赵仁夫重建后废今僦民居
尉听在县治西一十五步庆元五年尉徐士表重建
见山堂在听西
传香亭同
岁寒亭同
射亭在听东南
右嘉定四年尉杨璘重建
买纳场听在县东南六十里干道三年监官戚大辩建嘉定十五年潘周伯重建
押袋听在监场听侧嘉定十一年押袋鲍埜重建
天台
县治在县城之中庆元元年令常建重修
鼓楼在县门上
班春亭在县治东
宣诏亭在县治西
静治堂在听东嘉泰元年令丁大荣建上有阁榜曰标霞【楼参政钥为之记】
平心堂在宅堂西淳熙三年令薛洪建
瑞粟堂在观政堂北旧名瑞萱干道二年令李异重建嘉泰二年令丁大荣以得粟一茎六穗更今名
观政亭在县圃内淳熙七年令刘孝常?心建嘉泰二年令丁大荣名
问松台在宅堂后旁有大松如偃盖旧为松风亭嘉泰三年令丁大荣筑为台更今名
多锦亭在县圃内嘉定十四年令邵继元建
丞听在县门西干道五年丞朱皆建旧与主簿尉分处县治内及是辟县圃为之
主簿听在县东二百步淳熙十三年主簿杜纯孝以县吏没官屋建
尉听在县西北一百六十步绍兴二十五年尉李异建
仙居
县治在城东建炎二年令张亨重建
鼓楼在县门上绍兴二十六年令梅克明建开禧二年令姚偓重建
岩老堂在听事东皇佑元年令陈襄建【按陈仙居诗自注云尝凿池引水经竹林间以环流钓翁名台习坎嘉鱼名亭未知在县治何处今不可考矣岩老堂诗云手持养性书此地学樵渔身类蛇龙蛰情深木石居先迷成远复正静得中虚何必求深隐幽蒙是所庐 徐融和云大老富诗画不烦耕与渔岩同傅说筑人学仲尼居静性观三极穷神味六虚欲知休复意仁义是蘧庐 章望之和云岩前未老客期在老樵渔拊俗多闲暇开轩适起居读书明治乱学易体盈虚频许相从否吾将当故庐】
安乐堂在县治后绍兴十二年令杜师旦建
秀歧堂在安乐堂东庆元二年令尤棐以民献瑞麦而建
爱山堂在安乐堂左嘉定五年令董履道建
真趣亭在安乐堂东嘉定六年令董履道建取陶潜是中有真趣之句
丞听在县治西建炎二年令张亨重建
倚松亭在听后淳熙十二年丞赵善宿建
三益亭在听东嘉定十二年丞林访建
主簿听在县治东南五十步嘉定六年主簿赵彦儋建
尉听在县治东一十步建炎二年令张亨建
宁海
县治在城内皇佑二年令李纯师建
鼓楼在县治前景佑元年令张大蒙建【 世荦按秩官门作章大蒙】
敕书楼在县前大门上后废今为大门
架阁楼在县治东庑嘉定十年令陈宗仁建
宣诏亭在县治西
班春亭在县治东旧为茶盐亭嘉定十六年权令张修重建
均政堂在听东旧名问政嘉定十年令陈宗仁重建
岸帻亭在县圃北建炎元年令魏贲建
舫斋在读书径北
读书径在县圃西面水旧名风漪隆兴二年令薛抗建朱舍人翌寄诗以出宰山水县读书松竹林为韵遂更今名
书林在听东隆兴二年薛抗建
松竹林在县圃东下瞰官河庆元二年令李知微建
横翠阁在云锦亭后今废
云锦亭在县圃莲池中今废
丞听在县西五步政和四年丞刘倚友建绍熙四年丞耿开重建【刘自为记云崇宁甲申大观戊子是邑两置丞皆踰年诏罢政和壬辰复置予以初第承乏兹任前此虽阅两政皆以中废而公廨不克治予至则僦舍编民隘陋苦之既而得地于县之西隅以岁在癸巳九月经营越明年正月告成址而柱者凡二百二十有二他木称是又辟县之垣以跨桥曰通德因听之余以(高庙御讳)堂曰松吟亦足以资出入宴息之便也一日落成士民纵观有惊视夸(耳儿)若见赏者有俯眉颦语若见劳者又有欲笑而颐不解欲言而声不扬若见诮者夫见赏者予知其乐此基(高庙御讳)之成也见劳者予知其恤此造为之勤也求其见诮者不可得窃思之固有在矣得非以仕宦所寓比传舍为稍久今基(高庙御讳)造为之功非不知其备且至也然斧墨未干爨突未黔代者告至徒役役为后人资耳况继而居者未必察察而未必德也虽然彼见诮者固有理而所以诮者乃予志也士之有为于世期以身任天下之重要皆使人人获安利而后已况朝夕从事无非尽其所以为人者于一室劳逸又何较焉若夫察与不察德与不德尤非所问也虽然继是居苟能坏者思全敝者思新毋毁我窗牖毋毁我器用毋以一时苟简而忘后人长久之利使向之见诮者于予心为无媿亦仁人之赐也因其落成故序此以俟贤者】
松吟堂在听南今名壮观
不负轩在宅堂南今废
主簿听在县治西五步绍兴中废徙于迎恩驿淳熙五年令方杲徙今地
三瑞堂在听西政和四年主簿洪皓建时以荷花桃实竹干有连理之瑞已而生子适故名【绍兴十六年适以贰车行县题诗云久矣驰魂梦今登三瑞堂故山有乔木近事话甘棠展骥惭充位占熊忆问祥白云留不住极望是吾乡】
交翠亭在听右池南政和五年主簿洪皓建【子适后有诗云三十年前事鸾栖筑小亭寒声长新萚清閟拂疏棂水转前时绿山浓远处青重来勤问讯此别记秋萤 左纬诗云地胜多乔木亭幽阚古墉春梢经雨合晚色过烟浓影落琴书遍声穿户牖重鸾栖应不久枳棘若为容】
适志亭在听西庆元四年主簿胡宗建今废
尉听在县治东五步宣和五年尉王允成建
清风楼在听东旧名一览绍兴二年尉马迥建
梅轩在听西嘉定十年尉叶象翁建
赤城志卷第七
公廨门四
仓库财用之所藏也场务以下财用之所出也古者山泽之利与民共之后世既专之官而茶盐酒税之禁日涌月溢虽明知其朘削而郡国之百须在焉欲罢盖不能也台濒海故有盐负山故有茶民力役劳生故不能无酒昔固笼而之公上矣近岁茶场既废二盐监改隶他郡所谓酒坊败阙亦累累有之独官酤仅行商税尚亡恙均节剂量使州用无匮而民力不伤此固善为政者之所乐闻也
仓库
州
都米仓在州东北二里至和二年孙守砺建
糯米仓在州东三里旧在州南演教院侧干道九年火附惠济院嘉定十四年赵守彦纾徙今地
都盐仓在州东南二里崇法院旧在报恩寺后又于子城里置北仓今有庙存焉后废并徙今地
手诏库在州治设听东
军资库
常平库在州治西庑
省库同
籴本库同
经总制库在通判听西
公使库
酒库在听东
钱库在使院东
银器库在小听西
帐设库在军资库西
设厨在设听东
甲仗库在州治西庑楼上
架阁库在州治东庑楼上
百物库在州治西庑
牙契库在通判听西
盐本库同
诸司库同
都醋库在鼓角楼下街西
抵当库在州治西二十步合同茶场左嘉定四年黄守(筦去元改田)建先是军民当春冬雪寒质贷多弗售公乃捐钱二千缗为此以便之【自十月至三月每质不过五百拘息一分为簿书油索费】今废
临海
省库在县治东庑淳熙六年令彭仲刚建
常平库同
茶监库同
章安酒库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章安桥西【旧系人户买扑后因败阙淳熙二年州申上司兴复拨付本县自备本造酒补发籴本等钱续以补酒扰民民户陈乞以家活均抱州从之】
章安醋库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章安镇侧今废【旧例州委巡检管干敷船户纳钱兵级乘以扰觅令彭仲刚乞并委酒库官以糟水造卖月纳醋库钱一十七缗】
黄岩
米仓在县治东二十步庆元元年令卢永年重修
常平仓在县治西庑嘉定八年令胡衍重建
省仓在县治西庑二十步今废
天台
米仓在县东七步
助济仓在县西七步嘉泰元年令丁大荣建【朱阁学之瑞为之记】
续食仓在崇报院西嘉泰三年令丁大荣建今废
省食常平仓在县治东庑旧在县东嘉定三年令詹阜民徙今处
省库常平库在县治左
仙居
米仓在县东六步
麦仓在县仪门东
省仓常平仓在县仪门东
经总制库同
物帛库同
醋库在县治门右开禧三年令姚偓建后废
宁海
米仓在县西四十步
县渚仓在县南七十五里
港头仓在县东南一十五里后省罢
省库在县治西庑
常平库在丞听北庑
场务〔镇监坊附〕
州
合同茶场在通判听东今废
都酒务在州东南一里房廊务造曲库附焉干道九年火尤守袤重建
商税务在州南一里抵当库平准务附焉干道九年火尤守袤重建
临海
大田税场在县东三十里元丰中建淳熙六年省罢未几复建嘉定元年又罢二年复建
章安镇税场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今废
杜渎盐场在县东北一百二十里熙宁五年建【按每岁旧纳正盐二万一千八百石续增明州寄买六千一百石总计盐二万八千石其始置盐军八十人崇宁元年以课额不足胡提举申请汰盐军减盐四千三百石令亭户承认二万八千石每一石五十斤请钱八百文省其耗盐八千四百石不请官钱总为三万六千四百石每岁八月后即拆灶住煎不妨农务绍兴中因官吏希赏申增二分正盐五千六百石耗盐一千六百石通前额总计四万三千六百八十石自后终岁煎炼穷日鞭笞终不足以登其数是时管栅一十有八亭户二百三十有六灶五十有四淳熙元年刘提举奏陈额重得旨将灶座减并作三十有五终岁正耗盐减作二万五千石每旬合买六百九十四石五斗每六石为一袋零一石五斗候支发增衍日复额上司委官遍往监拆仍呼亭户供认内有力厚而递年登足者减一分其无力者均减五分六厘九毫总不过二万五千之数自后遂为定额矣】
归溪铁场在县西六十里
大石铁场在县西北五十里今废
雉溪铁场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今废
昋公铁场在县东南一百五十里今废
广济铁场在县东南一百五十里今废
高梁银场在县西北六十里今废
茶场在县东南一百三十里今废
新亭盐监在县东南六十里今废【按武烈帝庙记干符二年新亭监给官莫从易重建堂宇又九国志亦载元德昭知台州新亭监】
曷浦酒坊在县东南二十里
长石酒坊在县东南二十里
燥溪酒坊在县东南二十里
柘溪酒坊在县东北二十里
半坑酒坊在县西北二十里
楼石酒坊在县东南四十里
白茆酒坊在县西北四十里
涌泉酒坊在县东南五十里
黄奢酒坊在县西北六十里
常风酒坊在县西北六十里
潮漈酒坊在县东北六十里
大小石酒坊在县西北六十里
石新妇酒坊在县东南八十里
上广酒坊在县东南九十里
归溪酒坊在县西北九十里
外有家子城门开石南(汀去丁改封)江口西岑新亭鱼西泾山绚珠大田章安肯步一十三处今败阙
黄岩
于浦盐场在县东南七十里咸平三年建【今盐额隶温州】
酒税务在县东北一里绍兴二十一年令杨炜重建侧有云波亭
路桥镇在县东南三十里旧名新安后省罢
峤岭镇在县南一百二十里后省罢
石塘酒坊在县东南一百里
赏头酒坊在县南一百三十里
东镇酒坊在县南一百三十里
外有长屿峤岭溪口紫高夹屿监北岸桐岭宁化汉城备礼十坊今败阙
天台
赤岩银场在县西一十里元佑四年因矿发而建今废为铅坑【旧置巡检监场监镇等官按净慧寺碑政和三年有秉义郎充赤岩场巡检张绶是也又尝开运河一带与大溪相接入州后居人占为田有遗迹焉】
楢溪铁坑在县东三十里
天柱山铅坑在县西九十里
税务在县东一百二十步旧兼酒及茶盐后以行万户废酒务惟存税务嘉定元年令詹阜民重修【详见净慧寺碑】
孟岸酒坊在县北一十五里
鲍岸酒坊在县东二十里
鼻山酒坊在县南二十里
飞泉酒坊在县北二十五里
下泉酒坊在县西四十里
上泉酒坊在县西五十五里
仙居
安仁铁场在县西一百二十里开禧元年建
酒税务在县东五十步
柯村酒坊在县东一十五里
下角酒坊在县东南一十五里
后陈酒坊在县西三十五里
皤滩酒坊在县西四十五里
岩前酒坊在县南六十里
宁海
长亭盐场在县东一百二十里旧在港头大观三年徙今地【今盐额隶庆元府】
浮溪税场在县北三十五里后省罢
文溪铅场在县东北七十里今废
梅岙铁场在县南一百里
一都铁场在县北六十里今废
六都铁场在县西一百里今废
酒税务在县东二十步前有熙春楼
港头务在县东南一十五里嘉定十四年省罢
县渚镇在县南七十里唐武德中建
塘下酒坊在县西四十里
砂碕酒坊在县北五十里
石马林酒坊在县南六十里
马筋酒坊在县北过海难以里计
外有柘浦亭旁紫溪铁场黄肚严坛桐山东仓须岙九坊今败阙
赤城志卷第八
秩官门一
自罢侯置守更累世之承袭而为三年之迁易事大异矣然得其人则治否则乱亦无以异也台自汉置回浦厥后或郡或县废置不等长民之吏虽零落千载而其磊磊落落以治行着闻者光芒注射亦曷尝有古今哉按曾守会刱壁记起唐武德赵逵前此弗着而后此亦多遗误乃随本年序次而博采传记补其逸者五十有三人其岁月异同则各附见于其末盖郡之司命在守当(言芊)实不可遗也事难备载摘其要以列于下方云
历代郡守
郡守
秦 始皇既并天下乃平百粤以其地为闽中郡【今州以南皆为闽中郡地见元和郡县志寰宇记】
吴 屈惠坦【按听壁记序云正观六年改温台二州隶栝州都督府故台州置在大固山上屈光公故宅以其地胜故立屈氏次子惠坦为太守改家为州或者因之以为屈惠坦为刺史在正观时也审如此言则壁记当于本年之下直书屈惠坦名氏今于五年下书严德八年下书毕操而惠坦初无名焉岂偶忘之耶及安宁海玉溪碑则云吴尚书屈晃生子曰坦唐武德置台州始以屈氏故居为州治以是考之则置州治自在唐初而惠坦为守乃在吴时所谓光公者必晃之字而坦即惠坦壁记序文则自为漫漶以滋后学之惑也今定屈坦为吴人而冠于郡守之首焉】
范平【钱塘人该览百籍尝举茂才有异政见吴志】
晋 王述【太原人司徒王导所辟莅政清肃尽日无事】 郄愔【以黄门侍郎来守高平人在郡优游颇称简默后以疾去职乃筑宅章安有终焉之志子超除为守不拜】 李成【有人望卒于郡今有墓存】 陶浚【丹阳人璜之弟见璜传】 贺隰【会稽人循之子见循传】 罗彦【耒阳人含之曾祖见含传】 羊固【过江时来守见晋书】 陆劭【吴郡人澄之祖见澄传】 王崇【隆安三年来守时孙恩陷会稽弃官而遁见晋纪】 辛景【隆安四年孙恩寇临海景击斩之】 陆万载【终秘书郎见宰相世系表】 顾相【和之祖见和传】 蒋秀【请任【神庙御讳】为功曹见任传】 仇馥【永宁初来守荐任神庙御讳见本传】
义熙□年 周【 失其名 以廷尉来守见韦羌山旧记】
永兴元年 朱泛【义乌人安帝永兴元年以太守归所居号赤岸见义乌县图经】
元兴元年 【大饥富姓多衣纨怀玉闭门相守死】 王穆【临沂人导之曾孙见王劭传】 辛德远【有集五卷见隋经籍志】
宋 李式【有平素之誉】 江秉之【济阳人以简约称所得廪散之亲故而妻子常饥寒人有劝其营田者正色对曰食禄之家可与农人竞利耶】 臧喜【东莞人善绥辑散而归者千余家】 王筠【七岁能属文尝为司徒左长史寻为守自次其文以一官为一集自洗马中书中庶吏部至临海各十卷右见宋书】 王琇【按谢灵运传灵运自始宁南山伐木开径直至临海从者数百琇骇为冠至已乃知为灵运也灵运要之游不可赠诗有邦君难地险旅客易山行之句】 阮长之【元嘉中来守陈留人常拥败絮有风绩所至人思之】 钱道戢【元嘉中来守吴兴人时陈侯安都讨留异道戢帅军士出松阳以断其后异平以功拜都督右见南史】朱夔【历中书郎转州剌史后居四明且葬焉见宋书及四明图经】阮录【元嘉中来守】蔡撙【见本传】张略【种之父见种传】阮裕【景平中来守以德业知名】伏曼容【见宋书】
齐 孔琇之【会稽山阴人有吏能自奉清约罢郡献干姜二千斤武帝以为薄后知其清】范述【号称廉平见梁书萧景传】沈昭略
梁 刘潜【时宪令疏阔百姓多不遵业潜绥御有术俗为之变简文帝有诗饯其行】萧洽【下邳人清政不猛民安之】傅昭【灵平人郡有蜜岩前后守皆自封固专其利昭戒不封右见本传】程文季【灵洗之子灵洗为王琳所执武帝召陷贼诸将子弟厚遇之文季以礼容见赏文帝立迁太守见梁书】
隋
开皇尽二十年 柳大隐【肃之子见唐世系表】【右自屈惠坦以下总四十政壁记皆不载】
唐
武德元年 【戊寅】
二年
三年
四年 【李子通反州陷】
五年
六年 【辅公祏反州及越衢婺皆陷】
七年 赵逵【壁记始此】
八年
正观元年 【丁亥】
二年 元修义
三年
四年
五年 严德
六年
七年
八年 毕操
九年
十年 韦庆
十一年
十二年
十三年
十四年 房环
十五年
十六年 闾邱(太祖御讳下一字)
十七年
十八年
十九年
二十年
二十一年 郑神举
二十二年
二十三年
永徽元年 【庚戌】
二年 来济【先为同中书门下三品高宗将以武氏为后济谏曰立后以承宗庙宜择礼义名家以副四海之望上怒移台州刺史见本传】
三年 宋神膺
四年
五年
六年 席义恭
显庆元年 【丙辰】
二年 高择言
三年
四年
五年
龙朔元年 【辛酉】
二年 李元【壁记作李元真按临海黄岩二旧志皆无真字但一云正观八年一云上元元年皆不可晓今姑从其旧云】
三年
麟德元年 【甲子】
二年 孔仁庙嫌讳
干封元年 【丙寅】
二年 赵瑰【干封尽二年壁记作三年】
总章元年 【戊辰】
二年
咸亨元年 【庚午】
二年 墨贻知退
三年
四年 李璠【壁记作李播今按唐宰相世系表云李璠历房郢台三州刺史是壁记伪为播也又咸亨尽四年壁记作五年】
元年元年
二年
仪凤元年
二年 梁仁昭
三年
调露元年 吐突知节【调露尽元年壁记作二年】
永隆元年
开耀元年
永淳元年 窦仪说【永淳尽元年壁记作二年】
宏道元年
光宅元年
垂拱元年
二年 裴琎
三年
四年 沈福
永昌元年
天授元年 【本载初元年】
二年 韦思义
长寿元年
二年
延载元年 成琰【延载尽元年壁记作二年】
天册万岁元年
万岁通天元年 张元瞿神功元年
圣历元年
二年
久视元年 韦锐
长安元年
二年 张思义
三年
四年
神龙元年
二年 廉琏
景龙元年
二年 卓【太祖御讳下一字】
景云元年 【庚戌】
二年 张诜【景云尽二年壁记作三年】
先天元年 【壬子】
开元元年 【癸丑】
二年
三年 李英
四年
五年
六年 杨翌
七年
八年
九年
十年 郑俦
十一年 康希铣【以银青光禄大夫来守会稽人有集二十卷见唐艺文志及越州香岩寺碑壁记不载】
十二年
十三年 邵升
十四年
十五年
十六年 马袭
十七年
十八年
十九年 康神庆
二十年
二十一年
二十二年 崔叔度
二十三年
二十四年
二十五年 韦坦
二十六年 敬诚【自州授会稽守见会稽志壁记不载】
二十七年
二十八年 吴沅
二十九年 裴光庭【按唐史以开元中贬守姑附此壁记不载】
天宝元年 【壬午】 贾长源【有道化人有德养物见桐柏观碑】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高继之
六年
七年
八年 李竞
九年
十年
十一年 孙践由
十二年
十三年
十四年 袁光孚【按沈佺期集有饯台州袁刺史入计序其略云公四代衣冠一门忠鲠大才沉毅雅度温良又云凭熊下□建隼之台甘雨随传于往还仁风交扇于期月观此可为良吏矣】
至德元年 【丙申】
二年 李仲宜【至德尽二年壁记作三年】
干元元年 【戊戌】
二年
上元元年 【庚子】
二年 李嘉佑【有诗名所谓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者是也诗一卷刊郡斋然按栝苍志作上元二年】
宝应元年 【州贼袁晁反僭号改元宝胜】 郭英翰【见国清寺记壁记不载】
广德元年 【晁伏诛给复一岁】
二年 李景宣【壁记作陈景宣今按唐世系表载李景宣为台州刺史栝苍志亦然则壁记以为陈恐误然栝苍志言景宣以上元二年自台州为处州刺史壁记乃云广德二年又不可晓也】
大历元年 【丙午】
二年 李岵
三年
四年
五年
六年
七年 郭叙
八年
九年 英瑜
十年 韦卿绍
十一年
十二年
十三年 王光冑
十四年
建中元年
二年 崔鼎
三年
四年 邢招济【按唐僧清昼有送邢济牧台州诗即无招字恐壁记误又建中尽四年壁记乃作五年】
兴元元年
正元元年 【乙丑】
二年
三年 郭符
四年
五年
六年 独孤汜【及之弟见大唐说纂】
七年
八年
九年 陈偕
十年 陆滂
十一年 第五峰
十二年
十三年
十四年
十五年 庐国因
十六年
十七年
十八年 韦(口十)
十九年
二十年
永正元年 【乙酉】 徐裕【永正尽元年壁记作二年刘禹锡赠衢州徐史君诗云闻道天台有遗爱人将琪木比甘棠注云徐自台还衢】
元和元年
二年 李逢
三年
四年
五年 陈岵
六年 徐放【以朝散大夫来守见佛陇智者碑壁记不载】
七年 焦悱
八年
九年
十年
十一年
十二年 王建侯
十三年 柳泌【自复州石门山诏授至则不入州便止山下领务修药唐史及徐灵府山记皆作十三年壁记乃作九年】
十四年 王仲涟
十五年 陆质【吴人明春秋传啖赵之学尝历信台二州刺史终给事中太子侍读所著书甚众门人谥曰文通先生见唐书本传壁记不载】
长庆元年
二年 苗藏位 王仲周【按旧唐书长庆二年仲周以奉使缓命贬州刺史壁记不载而载苗藏位于本年之下殊不可晓】
三年
四年
宝历元年 【乙巳】
二年 韦衡
大和元年 【丁未】
二年 颜颙【真卿之侄见大慈寺智顗画像赞】
三年
四年
五年
六年 郑仁弼【见唐佛窟禅师塔铭壁记不载】
七年 郑申
八年
九年 周鲁宾
开成元年 【丙辰】
二年 李文举
三年
四年 滕迈
五年 颜从贤【开成尽五年壁记作六年】
会昌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郭诠
六年 乔庶 郑熏【擢进士第会昌九年为刺史后迁吏部侍郎既老号所居为隐岩莳松于庭号七松处士见本传尝挈家游桐柏观有诗见天台集】【 右二政会昌尽六年壁记乃载乔庶七年郑熏九年恐误】
大中元年 【丁卯】
二年 罗昭权【见会稽志壁记不载】
三年 韩宾
四年
五年 窦【宣祖御讳上一字】余
六年
七年 李肇【有国史补三卷翰林志一卷经史释题三卷见唐艺文志】
八年
九年 裴谟【按元稹桐柏碑棱云谟以此年五月十五日宿此之郡壁记作十一年误】
十年
十一年
十二年
十三年 李师望【按元稹桐柏观碑棱师望十四年以刺史至州讨贼战于天台观前收复唐兴县】
咸通元年
二年 奚【失其名 见僧怀玉传碑云咸通二年太守奚公重送寺额壁记不载】
三年 李虔
四年
五年 吴敬章
六年
七年 董赓
八年
九年 袁从
十年
十一年 姚鹄【擢进士第有诗集行于世见唐艺文志亦有寻赵尊师诗见天台集】
十二年 谭洙【见隋陈司徒碑壁记不载】
十三年
十四年 封彦卿【咸通尽十四年壁记作十五年】
干符元年 【甲午】
二年
三年 裴琏
四年
五年 崔葆
六年 罗虬【干符尽六年壁记作七年】
广明元年 【庚子】
中和元年 【辛丑临海贼杜雄反州陷】
二年 刘文【壁记作刘文宗今按九国志云郡人刘文与杜雄同攻越为刘汉宏所败故降之汉宏以文知明州而杜雄墓碑亦云与刘文起事刘改刺四明如此则刘但名文壁记误增宗字耳】
三年 杜雄
四年
光启元年
二年
三年
文德元年
龙纪元年
大顺元年
二年
景福元年 【壬子】
二年
干宁元年 【甲寅】
二年 沈仁绾【见惠济院记是年知州沈仁绾舍基为寺壁记不载】
三年
四年 【钱镠陷州】 骆团
光化元年 【戊午】
二年 李振【抱真之孙壁记不载】
三年 骆延训【十国纪年云骆延训正明二年因父团卒嗣为太守按正明二年乃梁氏年号今灵鹫院记云光化中郡守骆延训改为隐然此说与壁记同纪年误也又按夏英公竦延庆院记开平中刺史骆延训改为龙潭院开平盖梁高祖初即位年号果尔则是延训为守自唐至梁或者光化中满去而开平正明再守也】
天复元年
二年
三年
天佑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曹(宣祖御讳上一字)达【按九国志曹仲达临平人钱镠以妹俪焉授台州刺史意史避宣祖讳故改为仲云】孙琰 张从保 钱镒【镠之弟】【右四政天佑尽三年壁记乃作十年至十九年】
后梁
开平元年 【丁卯】
二年
三年
四年
干化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正明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六年
龙德元年
二年
唐
同光元年
二年
三年
天成元年 【丙戌削钱镠王爵】 吴全义
二年
三年
四年 阮文卿 陈卞【壁记作宝正六年盖吴越年号也】
长兴元年 【庚寅】
二年
三年
四年
清泰元年 钱元映
二年
晋
天福元年 【丙申】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六年 杨晊
七年
八年 沈承礼
开运元年
二年
三年 潘承规 钱俶【镠之孙治郡吏不敢欺官至太师邓王封淮海国王】潘审燔【右二政开运尽三年壁记皆作四年】
汉
天福十二年
干佑元年
二年 钱元(王亢)
三年
周
广顺元年
二年 金训
三年 钱宏仰【广顺尽三年壁记作五年】
显德元年 【甲寅】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陆仕弢
六年 钱惟治
封君〔诸使等附〕
秦 闽君摇
前汉 高帝三年 立闽粤王无诸惠帝三年别立摇为东海王 闽粤王郢【无诸死郢立】 东粤王余善【建元六年郢弟余善杀郢请所立帝欲虎闽粤弗置立繇君丑为繇王奉无诸祀余善乃自立为闽粤王帝闻之因立为东粤王元封元年朱买臣等击东粤人之繇王杀余善以其众降帝以其阻捍迁其民江淮间且于塞上置治县以处近境之民又以回浦置南部都尉皆隶会稽郡】 南部都尉
后汉 东部都尉【宋志汉末分东南二部都尉东部临海南部建安未详自是郡守或为刺史】
吴 太平二年以会稽东部为临海郡立孙奋为齐王徙章安县尉封章安侯【见吴志本传】
晋 裴楷封临海侯惠帝女为临海公主下嫁曹纯 武帝第七子(神庙御讳)封临海王【并见晋史】
宋 昭秀封临海王【见何昌裔传】
齐 高帝女为临海公主【见梁王彬传】
陈 宣帝子叔显为临海王
隋
开皇尽二十年 【上州有刺史郡置太守寻罢郡置州刺史曰太守】
大业尽十二年 【三年罢州为郡改刺史曰太守】
唐
武德元年 【戊寅】【改郡为州改太守曰刺史】
永徽元年 【庚戌】新罗王仁敏封临海公【见唐书】
景云二年 【 分天下置十四州都督隶越州七月罢都督】
开元元年 【癸丑】 张嘉【仁庙嫌讳 壁记作韦嘉正今按唐书张嘉正开元间贬守台州盖壁记误以为韦也又旧唐书作开元十三年】
天宝元年 【改刺史为太守改台州属江南东道】
至德二年 【改太守复为刺史置浙江东道节度使领台越等八州又建靖海军使统台及余州】
上元二年 浙江东道越福十二州招讨海贼使晁唐
大历五年 【罢本道节度使署都团练守捉及观察处置等使领州如故】
大历十四年 【 废浙江东道以所管州隶浙江西道】
建中元年 【分台为浙东西二道后隶浙西】
正元三年 【复分台为浙东西二道】
后梁
开平元年 【丁卯】 封钱镠为吴越王州属焉
晋
天福元年 【丙申】 王继恭为临海王【按十国志在晋高祖时今附此】
赤城志卷第九
秩官门二
余既序前代姓氏次及本朝按太平兴国三年吴越归版图自钱昱以前九人皆吴越所置自是而后皆命于王朝而选遴寄专守得展布以乳赤子视昔有光矣如毕公士元章公得象元公绛赵公汝凭辅相事业发轫此州其风绩最着自近世至今日每以文伯或吏师主之多循良少威刻有兴作无仆坏民得婆娑起卧以养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德与侯之力哉盖总其姓氏得一百五十有七人其日月则加详焉远难考近易核也
本朝郡院
国朝 郡守
建隆元年 【庚申】
二年 余仁德
三年
干德元年 【癸亥】 裴迎
二年
三年 钱昱【以德化军节度使本路安抚使兼知按永嘉旧志及法明寺碑系四年壁记作三年】
四年
五年 杜叔詹
开宝元年 【戊辰】
二年
三年 钱郁
四年
五年 裴祚
六年
七年 王俨
八年
太平兴国元年 【丙子】 王通
二年 钱昱【再知】
三年 【吴越纳土】 毕上元【以大理寺丞知代州人时吴越入朝以善抚摩得誉奏言钱氏所上图牒皆张侈赋数不可信愿一用旧籍以辑新民诏从之后改名士安景德中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谥文简】 【以吴越两浙福建并为两浙路台属两浙东北路】
四年
五年 韩范【以赞善大夫知】
六年
七年
八年 郑元?【以著作郎知】
雍熙元年 【甲申】 王源【以右补阙知】
二年 【分两浙福建二路州属两浙】
三年
四年
端拱元年 【戊子】 张蔚【以殿中侍御史知】
二年 涉纬【以监察御史知】
淳化元年 【庚寅】
二年
三年 解损【以水部员外郎知】
四年
五年 上官知十【以屯田员外郎知】
至道元年 【乙未】
二年 查陶【以兵部郎中知】
三年
咸平元年 【戊戌】
二年 曾会【以太常博士直史馆知】
三年
四年 王有孚【以比部员外郎知】
五年
六年 曲苹【以比部员外郎知】
景德元年 【甲辰】
二年 【发州兵五千救福州】 康秉【以虞部员外郎知】
三年
四年
大中祥符元年【戊申】赵昂【以户部郎中直昭文馆知】
二年
三年 康孝基
四年 章得象【以屯田员外郎知泉州人简重有实政宝元初以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谥文简】
五年 刘起【以太常博士知】
六年
七年
八年 王式【以驾部员外郎知】
九年
天禧元年 【丁巳】 丁顾言【以比部郎中知】
二年
三年 刘照【以司勋郎中检校秘书监知】
四年 潘华【以职方郎中知】
五年
干兴元年 刘有方【以虞部员外郎知】
天圣元年 【癸亥】
二年 刘希元【以屯田员外郎知】
三年
四年
五年 毕世长【以虞部郎中知】
六年
七年 刘有方【以比部郎中再知】
八年
九年 刘嗣隆【以屯田郎中知】
明道元年 【壬申】 胡晏【以都官员外郎知】
二年
景佑元年 【甲戌】 范说【以祠部员外郎集贤校理知迁庙学】
二年
三年 王兰【以虞部郎中知】
四年
宝元元年 【 戊寅】 李防【以都官员外郎知重迁庙学】
二年
康定元年 【庚辰】
二年
庆历元年 【辛巳】
二年 张益之【以虞部郎中知按般若台题名右中散大夫虞部员外郎前知台州张友之盖庆历三年也壁记皆作益之未详】
三年
四年 周越【以主客郎中知起之弟】
五年 【夏海溢城杀人万余】 彭思永【以太常博士通判严州权筑新城壁记不载】
六年 元绛【以屯田员外郎知钱塘人时郡大水民庐荡析绛为屋数千区居之期三岁偿费流冗复业又增甓城垒以御湍流民歌之熙宁中拜参知政事谥章简】
七年
八年 关鲁【以都官员外郎知】
皇佑元年 【己丑】
二年 吕士宗【以司农少卿知修学】
三年 马仲甫【以都官员外郎知】
四年
五年 孙砺【以库部员外郎知】
至和元年 【甲午 大水】
二年 刘宗孟【以比部郎中知】
嘉佑元年 【丙申】
二年
三年 李颀【九月以屯田郎中知】
四年
五年
六年 【大水】 徐亿【四月以职方员外郎知修城】
七年
八年 燕卞【十月以驾部员外郎知】
治平元年 【甲辰】
二年
三年 周延隽【四月以职方郎中知五月改温州】葛闳【八月以职方郎中知在任迁光禄卿】
四年
熙宁元年 【己酉】
二年 【二月替】 吴可几【二月以都官郎中知】
三年
四年 钱暄【十一月以光禄少卿知吴越人惟演之子修城浚东湖官至宝文阁待制性嗜学尝着后汉功臣表藏秘阁见本传】
五年
六年
七年 【七月替】 江宽【七月十一日以比部郎中知】
八年
九年
十年 【二月六日替】柳安道【二月六日以比部员外郎知见何执中草庵记】
元丰元年 【戊午】
二年 【八月二十二日替】陈公琰【八月二十二日以朝请郎知】
三年
四年
五年 【九月二十二日替】吴安度【九月二十二日以朝请郎知】
六年
七年
八年 【九月二十九日替】李抚辰【九月二十九日以朝奉大夫知】
元佑元年 【丙寅】
二年
三年 【二月二日替】叶康弼【二月二日以朝散郎知】陆长倩【十月二十八日以朝请郎知】
四年 【三月二十一日转朝奉大夫】
五年 【十一月替】 石赓【十一月以朝散郎知】
六年
七年
八年 【六月替】 张(上矛下心)【六月十五日以朝奉大夫知】
绍圣元年 【甲戌】
二年 【十二月二十八日替】沈迥【十二月二十八日以朝奉大夫知】
三年
四年 【二月五日替】王柄【二月五日以承议郎知绍圣尽四年壁记作五年】
元符元年 【戊寅】
二年
三年 楼常【七月二十三日以朝奉大夫知按普济院记作朝奉郎知与壁记异】
建中靖国元年 【辛巳】
崇宁元年 【十二月一日替】杨固【十二月一日以朝散大夫知】
二年
三年 李孝节【八月三日以朝散郎知九月十七日改常州】李谔【十二月二十八日以奉议郎知】
四年
五年 【二月十五日替】吕康卿【二月十五日以朝散郎知九月丁母忧】
大观元年 【丁亥】 李春卿【九月二十八日以朝请大夫知】
二年
三年
四年 【二月八日乞致仕】
政和元年 【辛卯】 石悈【十二月三十日以朝奉大夫知】
二年 【壬辰】 【二月十五日召】
三年 孙实【四月二十二日以朝散郎知】
四年
五年
六年 【六月十九日替】范祖述【六月十九日以朝散大夫知】
七年 【七月四日替】 赵资道 【 七月四日以朝请郎直秘阁知政和尽七年壁记作八年】
重和元年 【戊戌】
宣和元年 【己亥】
二年 【仙居贼吕师囊攻城】
三年 【五月二十七日替】李景渊【五月六日以朝奉大夫直秘阁知壁记云以前此为通判守御有功奉御笔就差及按滕户曹守台录乃云吕寇之难滕欲死守而太守赵资道通判李景渊皆弃城而遁与前说不类盖滕逊功于李而有此命也替日月未详】
四年 李纁【十二月二十日以奉直大夫知】
五年【十一月十八日罢】
六年 黄滂【正月十五日以朝奉大夫知】
七年
靖康元年 【丙午】 【七月五日替】
建炎元年 【丁未】 刘光【七月五日以朝散大夫知】
二年 【八月二十九日替】段敏学【八月二十九日以中奉大夫知十二月七日替】谢克家【十二月七日以朝奉大夫龙图阁待制知上蔡人吏治精明人不敢犯先是为谏议大夫言蔡京事甚力又明元佑党籍之枉公论韪之后参知政事以资政殿学士知衢州终于衢遗命以朱邑事为比俾葬黄岩灵石山子孙因家焉】
三年 【六月六日召】方誾【闰八月二十七日以朝奉大夫秘阁修撰任二十五日丁母忧】段敏学【九月三日以中奉大夫再知十一月二十八日替】晁公为【十二月二十八日以朝奉大夫直显谟阁知】
四年 【正月二十四日车驾巡幸三月十八日回銮】
绍兴元年 【辛亥】【六月六日罢】孙近【九月五日以朝议大夫秘阁修撰知十一月七日替官至参知政事】秦梓【十一月七日以左宣义郎直秘阁知闰四月二十八日改秀州】
二年 虞沆【闰四月二十九日以左朝请大夫直秘阁知八月十一日罢】 王昴【八月十一日以左承议郎徽猷阁待制知十月四日替】钱稔【十月四日以右朝请郎知十一月九日罢】刘棐【十二月十九日以左朝奉大夫右文殿修撰知】
三年
四年 【九月八日罢】赵思诚【十月十三日以左朝散郎徽猷阁待制知十一月四日替】陈橐【十一月四日以左承事郎知余姚人宣和间为工曹左纬赠诗有孝悌人皆劝平反狱屡空之句尝摄临海黄岩令及是有政誉官至吏部侍郎】
五年【四月二十日丁母忧】王居正【六月十八日以徽猷阁直学士左丞议郎知维扬人尝任兵部侍郎俄补外高宗曰台州陈橐治郡有绩吾难其继者无以易卿二十九日罢】曹戬【七月三日以右中散大夫知】
六年【三月二十一日丁母忧】逊逸【四月十六日以左朝请大夫直徽猷阁知】
七年
八年【五月十二日替】黄子游【五月十二日以右朝奉大夫知】
九年
十年【六月十二日替】李弥纶【六月十二日以右朝奉大夫知】
十一年【三月十五日替】胡交修【三月十五日以端明殿学士左朝奉大夫知晋陵人】
十二年【正月十三日卒】张秀王讳 【二月二十九日以右朝请郎直秘阁知】
十三年
十四年【四月八日替】吴以【四月八日以右朝请大夫知】
十五年
十六年 曾【光宗御讳 四月十七日以右朝散郎知建昌人有诗集刊郡斋】
十七年
十八年 【行经界法】 【五月二十七日替】宗颖【五月二十七日以右朝奉大夫直秘阁知修学】
十九年 【九月十五日罢】吴温彦【十一月十三日以左中大夫知】
二十年 【四月二十一日得祠】萧振【六月九日以左承议郎徽猷阁待制知永嘉人莅政精明盗无敢犯因举黄岩令杨炜炜坐忤时宰谪池州官至敷文阁直学士四川制置使】
二十一年
二十二年
二十三年 张昌【三月三日以右朝散大夫知十二月十一日得祠】
二十四年 苏策【七月十三日以左朝奉大夫知】
二十五年 【正月二十二日丁母忧】刘景【十二月八日以右奉议郎知】
二十六年 【二月五日罢】曾几【三月二十日以左朝请大夫知赣州人政尚简静赋诗有帘影垂昼寂竹阴生夏寒之句有诗集刊郡斋】
二十七年 【二月十七日召四月八日除直秘阁回任九月二十一日再召】沈介【十二月二十三日以左朝散郎知为政有声雨晹祷辄应】
二十八年 凌哲【九月十一日以左朝奉大夫敷文阁待制知】
二十九年
三十年 曾(纟聿)【六月二十四日以右朝散大夫知十一月二十七日得祠】
三十一年 黄章【四月十一日以左朝奉郎知修学】
三十二年【九月除福建路提举常平茶事】赵伯圭【十二月二十日以右奉议郎敷文阁待制知霅川人官至太师中书令嗣秀王】
隆兴元年 【癸未】
二年 【十月六日改明州】黄然【十一月二十七日以右朝请郎知豫章人买田养士】
干道元年 【乙酉】
二年 李浩【十二月六日以左朝请郎直秘阁知临川人为政严明会禁卒以部辖贪残欲谋变露刃庭下浩徐曰汝等敢为乱乎推其首四人立斩之将校哀请乃从远窜事闻进直秘阁官至吏部侍郎】
三年
四年 陈岩肖【二月二日以左朝请大夫集英殿修撰知东阳人】
五年 【十一月二十四日得祠】向(汀去丁改匀)【 十一月六日以右朝请大夫直秘阁知开封人政号明肃】
六年 【十一月八日改湖州】
七年 朱江【正月八日以左朝散郎知姑苏人建贡闱修学七月九日召】
八年 赵思【七月二十四日以左奉议郎知姑苏人民有即山迭石以耕者或请籍其赋思奏除之诏简卒赴行在所有不乐者欲为变思善诱其主徐物色为倡者黥之孝宗谓措置得体记名御屏上】
九年【秋九月州城火】【六月除淮南路转运判官七月二十九日替】陶之真【七月二十九日以右朝散郎知□□人九月二十八日罢】詹仪之【建安人持正善拊养】
淳熙元年 【甲午】
二年【二月十六日改信州】赵汝愚【三月二十一日以左奉议郎自信州改知番阳人有惠政大修城壁十月二日除江西路转运判官绍熙中拜右丞相谥忠定】尤袤【十月三日以承议郎知毗陵人政敏而肃官至礼部尚书谥文□】
三年
四年 【十二月十三日满除淮东路提举常平茶盐】李宗质【十二月十三日以朝奉郎知四明人】
五年 【十月除本路提举常平茶盐】
六年 沈揆【正月二十二日以朝奉郎知嘉兴人号儒者之政官至礼部侍郎】
七年 【十二月一日召】唐仲友【十二月二十四日以朝奉大夫知东阳人修学建中津桥】
八年
九年 【八月十八日除江西路提点刑狱】史弥正【八月十八日以承议郎知四明人太师越王之子】
十年
十一年 【正月二日除沿海制置司参议官】熊克【三月四日以朝请郎知建安人】
十二年 【正月以进九朝通略转朝奉大夫】
十三年 【正月二日召】王明发【二月八日以朝奉大夫知四明人七月二十四日丁母忧】岳甫【闰七月二十日以朝奉郎提举本路常平茶盐搉池阳人鄂王飞之孙八月二十五日回】朱儋【八月二十五日以朝议大夫知姑苏人十一月得祠】
十四年 章冲【正月二十六日以奉直大夫知霅川人】
十五年
十六年 【二月一日替】沈作宾【二月一日以承议郎知吴兴人初至有政誉四月二十二日罢时民拥其辙不得行且请留于朝】江乙祖【五月十四日以朝奉大夫知严陵人】
绍熙元年 【庚戌】
二年 【五月二十二日替】叶簨【五月二十二日以朝散大夫知霅川人】
三年 【七月二十日得祠】徐子寅【八月二十日以中大夫直秘阁知四明人】
四年
五年 【四月十日除广东路提点刑狱】周(日垂)【六月二十二日以朝请大夫知东阳人】
庆元元年 【乙卯】
二年 【秋大水】 【六月二十二日替】刘坦之【六月二十八日以朝请大夫知霅川人】
三年 【十二月七日除湖北路提举常平茶盐】叶籈【十二月七日以朝奉郎知霅川人簨之从弟英敏无留事能治财赋创酒楼】
四年
五年 【十月除直秘阁再任】
六年 【九月二十一日除本路提举常平茶盐】谢俨【九月二十一日以朝奉大夫知昭武人十二月十一日得祠】
嘉泰元年 【辛酉】 吴英隽【正月四日以承议郎知钱塘人】
二年 【闰十二月十五日除都太提点坑冶】
三年 江文振【正月十二日以朝散郎知新安人政号通练】
四年 【十月六日召】钱文子【十二月十二日以朝奉郎知永嘉人】
开禧元年 【乙丑】【四月十八日改常州】叶笺【六月二十八日以朝奉大夫知霅川人簨之从弟籈之从兄】
二年【十月二十三日召】赵筠夫【十二月二十日以奉议郎知四明人】
三年【二月十六日得祠】李兼【三月三十日以朝请郎知宣城人简重有清操】
嘉定元年【戊辰】【 九月二十一日除宗正丞未行卒】常建【十月四日以朝请郎知栝苍人】
二年
三年【十一月一日改常州】黄(筦去元改田)【十一月一日以朝请郎知豫章人兴利起废最众】
四年
五年【五月十一日改袁州】俞建【五月十一日以朝散郎知嘉兴人通楮券修中津桥】
六年
七年【四月十九日除工部郎官】郑抗【五月二十日以奉议郎知钱塘人及月卒】康仲颖【七月二十日以朝散郎知东阳人】
八年
九年【闰七月二十日召】喻珪【十二月十八日以朝散郎知毗陵人】
十年
十一年【十月二十八日除本路提举常平茶盐十二月十三日转朝请郎】
十二年【二月初六日转朝奉大夫】卢宪【闰三月二日以承议郎知霅川人五月二十二日丁母忧】赵彦纾【九月十日以承议郎知钱塘人】
十三年
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二日除福建路提举常平茶事】齐硕【十二月十七日以宣教郎知青社人辟贡闱修中津桥复经界补军额】
十五年【四月十七日转通直郎】
十六年【九月二十四日除本路提举常平茶盐】王梃
赤城志卷第十
秩官门三
国朝干德初诏诸州各置通判【艺祖下湖南命所管州各置此官以刑部郎中贾玭等充惩藩镇之弊也建隆后大郡置两员余置一员元佑中知通并兼管句劝农事崇德三年行三舍带管句学事宣和三年罢绍兴十三年带主管学事淳熙三年复罢】宣和初诏特置添差【初置无常员或以特恩或以宗室戚里绍兴八年始命州各一员近岁多阙不除】熙宁初诏于举人最多州郡置教授【初乃转运司辟充至是始属吏部建炎三年罢绍兴三年复置四十四州十二年诏阙官处通置若试教官则始于元丰七年添差教授则始于政和三年】是时诸方建置后先不齐若天台则又未知始何时也余谓郡贰之设所以佐侯宣化赘员同正置若文学掾则风教系焉皆不容以无述也稽遗刻谂故牍盖自端拱以后始略有可纪者然多壁记所未载今参附为一编而以前朝位司马者冠诸其首亦存古之意也
通判 添差通判 教授
通判
唐
孟诜【累迁凤阁舍人以武后不悦而出】陈谏【自河中少尹至见唐史及佛陇禅林寺碑】
先天年 韩光乘【以正议大夫至昌黎人见司马承【仁庙御讳】真赞】
开元年 骞杲【以朝请大夫至见真容应见碑】
天宝年 蔡钦宗【与守贾长源同时见唐桐柏观碑】
宋璋【自汉东太守至见唐史】
会昌六年 李敬方【按桐柏山题名云是年三月台州长史员外置李敬方自寒山回游此文苑英华有敬方喜晴诗注乃云左迁台州刺史当以碑为正】吴【失其名 以侍御史至武元衡尝送以诗】【右自孟诜以下八政皆在唐为长史或司马即今通判也壁记皆不载】
国朝
端拱二年 樊证【以殿中丞至见(水□)军营碑】
咸平三年 赵【失其名 见永庆院题碑】
大中祥符□年 夏竦【以著作郎至江州人后相仁宗封郑国公谥文庄】朱正辞【以光禄寺丞至见三官堂记】朱有方【以赞善大夫至】
天禧三年 辛若济【以卫尉寺丞至引东北流瀑入城以济民用人歌之】
五年 夏侯昱【以朝奉郎太子中舍至见光相院记】
景佑三年 阎鼎【以屯田员外郎至见文宣王庙记】
康定元年 李晋卿【见李公防学记】【 右自樊证以下九政壁记皆不载】
庆历元年 杨抗【以驾部郎中至】
二年 王贲【以太常博士至】
三年
四年 谢郛【以太常博士至】
五年 马元康【以秘书丞知定海县权见新城记壁记不载】
六年 黄瑊【以太子中舍至时郡大水瑊佐守元绛悉心赡恤民用以宁陈密学襄令仙居有送瑊序官至虞部郎】
七年
八年 江钺【以屯田员外郎至】
皇佑元年
二年 钱仲基【以国子博士至时郡大水请发官廪且丐粟当路以济民饥陈密学襄有诗美之】
三年
四年
五年 李宗闵【以比部员外郎至】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五代宋·刘若拙
清·吴砚丞
宋·高似孙
宋·正受
清·杨钟宝
(元)吴亮
(宋)吴处厚撰
清·赵濂
(清)吴广成
宋·谢伋
(清)丘逢甲
張立齋
清·王先谦
清·文康
清·袁世俊
清·章学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