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卷之四十一-八闽通志
卷之四十一
公署
郡县
建宁府
文职公署
建阳县在交溪之西北。晋太元中,创于建忠里,今保大寺址是也。唐嗣圣中,徙于今所。宋建炎初,毁于范汝为之乱。绍兴二十一年,知县傅重建。其县额则朱文公手书也。元复毁于兵。至正十四年,达鲁花赤黄火儿不花复建。国朝洪武元年,知县吴义重修。永乐十四年圮于水。十八年,知县梁溥仍旧址草创视事。宣德四年,知县张光启重建。成化十七年,知县海澄增建谯楼,规制悉复其旧。建阳税课局在县治北街。宋时建于南隅,名曰税务。国朝洪武初改为税课局。十三年大使王贞移建今所1。永乐十四年圮于水。正统六年省,十三年复置。成化十三年火。十五年知县海澄重建2。后山税课局在县治西崇泰里。宋大观三年设,名曰税务。国朝洪武三年改为税课局,后毁。三十年大使赵益谦重建,正统六年革,十三年复置。十四年大使万伯轩重建。阴阳学寓县治前谯楼上。医学在县东隅,即旧惠民药局也。建溪水驿在县南三桂里。宋时建于水南,政和间迁于县西,改名东阳驿。元因之。国朝洪武二年更今名,知县吴义重建3。永乐十四年圮于水,十八年驿丞罗复建。宣德六年4,知县张光启复新之。成化十七年,府同知李明增建后厅并驿丞廨舍。东峰马驿在县西崇泰里。宋时建于永忠里,名麻沙驿。元因之。国朝洪武二年,知县吴义移建今所,改今名。建阳递运所在县南三桂里。洪武九年,知县范子畴建。永乐十四年圮于水。宣德三年,大使胡泽丞重建。僧会司在县治西隅景福寺。旧在三桂里灵峰寺,后改今所。道会司在县治西关崇玄道院。府公馆在县治南隅,水陆寺故址也。旧在县治前之东。正统五年奉工部檄创建。天顺六年毁。成化十一年,知县项明移建今所。成化十三年又毁。十五年府同知李明檄知县海澄重建。二十二年又毁。际留仓在县治前之左。宋时建,元因之,国朝洪武初改今名。新仓二所一所在县治西福山寺门内,即旧白衣寺址也。一所在县治北驻节门内,即旧河泊所址也。申明亭在乌石街。旌善亭在申明亭之左。(上二亭俱洪武三年建。)县前铺在县治鼓楼前。洪武元年知县吴义建。白槎铺在县东南均亭里。长湍铺5黄口铺(上二铺在兴贤下里。)李墩铺桃芝铺(上二铺在三桂里。)黄陂铺在兴贤下里。(已上五铺俱县南。)大阐铺在兴贤中里。南溪铺在兴贤上里。(已上二铺俱县西南。)后山铺杭桥铺崇化铺东峰铺(上四铺在崇泰里。)虞渚铺渡头铺6(上二铺在永忠里。已上六铺俱县西。)叶墩铺江源铺(上二铺在北洛里。)转水铺河船铺(上二铺在崇仁得里。)酎口铺横金铺(上二铺在崇文里,已上六铺俱县北7。)
松溪县在东关里五斗金。五代时王审知建于皈伏里,以为松源镇。周广顺元年,南唐升为县。宋开宝元年,始迁今所8。建炎末,毁于兵。绍兴二年知县林敏元重建。元至正九年,达鲁花赤阿思兰修。国朝洪武二年,知县常钦祖重建。正统十二年复毁于兵。景泰二年,知县张绅、主簿吴岱计划重建。正厅之右为幕厅,仪门之外,东为仪仗架阁库,西为县狱,又前为谯楼。二十四都巡检司在县北豪田里二十四都。元皇庆间设为寨,国朝洪武二年,改为巡检司。东关巡检司在县南东关里五都。元皇庆间设于本里遂应场,名东关寨。国朝洪武二年移今所,改为巡检司。税课局在县治前直街之西,正统六年省,课额县兼领之。阴阳学正统十二年毁于寇。医学(上二学俱在县治西。)僧会司在普戴寺。道会司在南山观。(上二司俱县治南。)府公馆在县治南。际留仓在县治仪门之东9,即宋省仓常平仓故址也。国朝洪武十四年置,正统间圮于风雨,今并于预备仓。旌善亭申明亭(上二亭在县治谯楼之左右,俱景泰四年建。)总铺在县治之西。杉溪铺南坑铺第四铺官桥铺(上四铺俱在县西杉溪里。)水口铺岩下铺(上二铺在县东皈伏里。)寨岭铺10铁岭铺(上二铺在县东南关里。)车上铺在杉溪里。刘源坑铺在庆源里。(上二铺俱县北11。)
崇安县黄石山之麓。宋至道间创建,绍兴六年,知县蔡传素重建。其后知县王纯、诸葛廷瑞、王齐兴、赵时镖相继增广之。端平二年,知县章端子重建一新。宋季毁于兵,惟前后二厅仅存。元至元十三年,达鲁花赤任德用修建。其后知县张茂续、潘忙古、颜锐、典史林晋相继增广之。元末复毁于兵,亦惟前后二厅仅存。国朝洪武初,知县陈观、邵文昂、张子彬相继修建。典史厅在正厅之东。架阁库在正厅之西。县狱在仪门之右。分水关巡检司在县西北石雄里。古有寨,宋因之。嘉定间,郡守史弥坚重修,后废。开庆元年,郡守叶梦鼎即旧址立为大安驿,元时废。国朝洪武初,又即旧址建为巡检司。税课局在县治西营岭12之左,即旧省仓址也。宋时建于宣化坊之左名税务。嘉定十五年火,寓于民居。元因之。国朝洪武初,即旧址重建,改为税课局。二十一年圮于水,明年,知县张子彬改建今所。正统六年革,因改为布政分司。十三年复设,寓于文定书院内。阴阳学寓县治前谯楼上。医学在县治南,即旧惠民药局也。元泰定二年,县丞彭好古建。国朝洪武间,初设医学,寓于三皇庙,二十九年迁今所。长平水驿在县治南四隅里,旧溪光亭址也。元至元十六年,县尹张茂建于挹清亭之北,名崇安驿。国朝洪武元年改今名,驿丞李从议重建。八年,县丞安处善迁建今所。大安驿在县西北石雄里,宋时设。元因之。国朝洪武元年,驿丞李旺重建。兴田驿13在县南丰阳里黄亭街。初在兴田,以地不便牧养,遂迁今所。洪武元年,驿丞张克修重建。崇安递运所在长平驿之后,即元时崇安驿故址也。国朝洪武八年,县丞安处善14建。大安递运所在大安驿之后,洪武八年建。河泊所在县治南,旧接官亭也。洪武十四年设。僧会司在县治西仁义坊光化寺内。道会司在县治北里仁坊太清宫内。府公馆在县治西营岭布政分司之前。成化十一年,府通判李明买地创建。际留仓在县西兴贤坊。旧为常平仓。元改今名,国朝因之。御茶园在县武夷二曲之西,即宋希贺堂址也。元时创设。大德七年,奉御高久住以其地隘陋,乃相前冈,得石泉一泓,甚清且冽,遂取建安县北苑凤山泉以权衡度之。兹泉差重,于是辟基建殿于内,以储新贡,匾曰“第一春”。殿之前二庑:东为焙,匾曰“焙芳”;西为灶,匾曰“淳光”。前建堂三楹,匾曰“清神”。又有二亭对峙于亭前:左曰“燕嘉”;右曰“宜寂”;二亭今俱废。外设大门,匾曰“仁风”。山之右构亭以覆井匾曰“通仙泉”。门之首,作梁以跨池,匾曰“碧云桥”。南北建二门:一在第一曲,瞰大溪;一在第九曲,临星村里,匾曰“御茶园”。国朝洪武初重修,并建喊祠、思敬二亭于仁风门之左。每岁惊蛰日,县官率所属祠山神毕,令执事者鸣金鼓,扬旗同喊曰:“茶发芽。”自是龙井之泉渐发而满。造茶毕,泉渐浑而缩。武当张真人落魄,至饮其水,曰:“非武夷茶之美,乃兹泉之力也。”旌善亭申明亭(上二亭俱在县治谯楼之西。)隐泉铺15在县治左,宋颁春亭故址也。国朝洪武二年,知县陈颧立。乾溪铺举富铺杨庄铺小浆铺大安铺望仙铺分水铺(上七铺俱在北石雄里。)新洋铺16梅溪铺石鼓铺中奢铺(上四铺在会仙里。)界牌铺17兴田铺黄亭铺(上三铺在丰阳里。已上七铺俱县南。)小寺铺在大浑里。寺口铺羊角铺吴屯铺(上三铺在吴屯里。)梨口铺在石臼里。(已上五铺俱县东。)
政和县在感化上里东岸口。旧在政和西里大王寺18北,即古关隶镇之署也。宋咸平三年徙建今所。建炎末毁于兵。绍兴四年,知县张民彝重建。元至正间再毁于兵,主簿杨璿新之。国朝洪武初重修。正统十四年复毁于兵。景泰五年知县顾让重建。七年,县丞杨启建幕厅及谯楼。赤岩巡检司在县东政和东里十五都。宋为寨,在政和南里十都,国朝洪武二年移建今所。阴阳学在柔远门。医学在登俊坊。僧会司在柔远门龟岩寺。(上三公署俱县西。)府公馆在县治西六十步许。际留仓在县治南。洪武初创建,后迁城隍庙东,今仍徙旧处。旌善亭申明亭(上二亭俱在县南星溪桥南。)县前铺在县治前之西。桐岭铺在东衢里。倪屯铺在高宅里。西津铺在长城里。(上三铺俱县西。)后里铺在县西北东平里。东峰铺19池坑铺20(上二铺在感化上里。)魏屯铺胡屯铺21黄岭铺暖溪铺(上四铺在政和南里。已上六铺俱景泰六年新置寿宁县增设。)
寿宁县在镇武山之南,蟾溪之北。景泰四年22,按察佥事沈讷相地立县,邑民叶伯铭以其田十又九亩入焉。知县陈醇创建,而主簿史立正赞襄之力居多。天顺四年,知县王肃始增建官僚廨宇并土地祠。渔溪巡检司在县东官台山,旧在渔溪,属福安县,景泰四年23,奏请迁建今所,仍旧名。阴阳学在县治南街。天顺四年建。医学在县治南。僧会司在县坊隅三峰寺。景泰四年设。府公馆在县治南。成化六年府通判李明建。公馆三所渔溪公馆在县东福安里一都;鼋潭公馆在县南福安里四都;南溪公馆在县西南政和里八部。际留仓在县治南街。景泰七年建。教场在县治东。旌善亭申明亭(上二亭在县治南街,俱景泰七年建。)县前铺在县治南。叶洋铺在县治西南。(上二铺俱在坊隅。)芹洋铺尤溪铺(上二铺在十都。)平溪铺南溪铺(上二铺在八都。以上四铺俱县西南24。)
武职公署
建宁左卫指挥使司在府城中和坊行都司之东,元魏参政故第也。国朝洪武八年,指挥佥事包懋建。经历司在正堂之东。成化十四年,指挥黄文重修。镇抚厅在本卫之左25,宋添差于官厅也。国朝洪武八年,镇抚毛荣建。正厅之西为监房。监房之后为卷库。左千户所洪武八年,千户盛成建。左右两廊列十百户所。右千户所千户宋成建。中千户所千户章满建。前千户所千户方文建。后千户所即宋司理院也,千户朱钦建。(上四所亦各有十百户所,创建年岁俱与左千户所同。已上五所俱在中和坊。)仓三所俱在府城中。储积建安等县粮米,以备本卫官军俸粮。一所在宣化坊,洪武八年署卫镇抚事所镇抚毛荣建,廒六,为间凡二十有七;一所在中和坊府学之后,永乐三年卫委百户黄良等相继创建,廒五,为间凡二十又四;一所在黄华山亲贤坊,永乐三年卫委百户陈贞等相继创建,廒十二,为间凡二十又三。军器局在中和坊朱文公祠之西。洪武八年建。屯田二十一所共田地四百六顷七十三亩26四分八厘,计旗军一千三百五十五名。浦城县一所,在县南清湖里;福州府古田县一十八所,在一等都宝石等处。福宁州宁德县二所:一所在县南二都飞鸾渡,一所在县西一都白鹤岭。
建宁右卫指挥使司在府城中平理坊行都司之右。宋为观察推官厅,元录事司故址也。国朝洪武八年,指挥朱懋改建。经历司在正堂之左。镇抚厅在中和坊之右。洪武八年,镇抚张义建。左为监房,后为卷库。左千户所千户杨亨建。厅之右为所镇抚厅。右千户所千户徐瑞建。前千户所千户孙宁建。后千户所千户陶廷建。(上二所俱宋左司理院址也。已上四所俱在平理坊。)中千户所在中和坊,千户常俊建。(已上五所俱洪武八年建,亦各有十百户所。)仓二所俱在府城中,储积瓯宁等县粮米,以备本卫官军俸粮。一所在宣化坊,洪武十九年镇抚张翔建,为廒凡三十又六;一所在德胜坊,永乐三年,卫镇抚王贞等相继创建,为廒凡四十又二。军器局在平理坊,宋之都监仓也。元改为军器库,国朝洪武八年改为局。演武场在府城威武门外万安洲。洪武十三年,都指挥使施春建。永乐十四年圮于水。十六年都指挥佥事徐信重建。屯田七所共田地四百二十顷五十亩27五分三厘,计旗军一千四百一十二名。浦城县一所,在县西新兴里。福州府罗源县六所:一所在招贤里一册东洋;一所在招贤里二册西洋;(上二屯俱县东。)一所在罗平里洪洋;一所在善化里一册梨洋;(上二屯俱县西。)一所在新丰上里西洋;一所在林洋里水沟。(上二屯俱县西北。)浦城千户所在县西天长坊前街瑞龙庵后园地也。成化十年,巡抚副都御史滕昭奏设。十二年参政刘观、佥事高崧命府推官戴春创建。仪门之左右,列十百户所。镇抚厅在千户所东后街。成化十八年,府推官李时新、知县许澄建。军器库在镇抚厅之右。成化十八年,府推官李时新、知县许澄建。教场在县南南隅28。成化十三年建。中为演武亭。
泉州府
上司公署
察院在府治西城隍庙之左。成化十二年,知府徐源创建。外门东西各置公馆,为府卫官属候谒之所。十八年,知府陈勉复割东公馆之地,增创后堂三间。
布政分司在府治西北,旧东仓库址29也。先建于府治东南集贤坊内,成化十二年,知府徐源改建于此。同安县一所,在县治东30,正统九年,知县张节重修。成化十一年,副使刘珹命知县张逊重新修葺。安溪县一所,在县治东,城隍庙左。正统五年,知县邵公阳建,天顺间圮。惠安县一所,在县治左宾贤坊之右。正统六年,知县闭禛以税课局旧址改建。成化十八年,知县张桓重修。
福宁道31在察院东,宋观察推官厅也。元初改为提刑按察司。至元二十八年,改为肃政廉访司。至正十年,监部偰玉立修建一新。国朝洪武八年,改为按察分司。二十四年改为漳泉道。二十九年改今名。同安县一所,在县治东。正统九年,知县张节重修。成化十一年,副使刘珹命知县张逊重新修葺。德化县一所,在县治东。洪武九年,知县王禛建。景泰五年,知县李青重修,今圮。永春县一所,在县治东。洪武九年设,十三年主簿雷贤重建。正统十四年毁于寇,知县车振重建。成化十八年,为洪水所坏,知县方敏重建。安溪县一所,在县治东城隍庙右。正统五年,知县邵公阳建。成化二十一年知县方汝荣重建。惠安县一所,在县治左。洪武八年,知县安景贤创建。正统十一年,知县闭禛32增建寝堂,复于外门左右立肃政、激扬二坊。
文职公署
泉州府在行春门内。洪武二年,知府常性等以县学及风云雷雨坛、州东仓等故址改建。正堂左右为六房,并仪仗库、缮工局,后堂左右为架阁库、丰衍库。永乐十七年,正堂及右廊、仪门火。宣德六年,推官董敬重建正堂。正统十一年,知府熊尚初重建右廊及仪门。天顺三年,知府张嵓于仪门外左右建公馆二所。经历司在府堂之右。照磨所在府堂之左,旧为推官厅。司狱司在府治内西偏。旧在谯楼内东北,成化十八年,知府陈勉移建今所。税课司在府治南镇雅坊外街之左,即宋都税务也。熙宁八年创建。国朝洪武六年改今名。正统十三年,知府熊尚初重修。广平仓在府治东北,旧泉州卫军仓也。中建厅堂,东西为廒二十又八,厅后又为大廒33。正统六年更今名。织染局在府治西忠厚坊内。正统三年,知县尹宏奉例以宋南外宗正衙故址创置。景泰五年,大使李敬增建后厅及仪门。阴阳学在府治南崇阳门内左巷。旧在府西北灵感坊内,成化二年,知府李宗学移建今所。医学在府治西南崇阳门内。旧有惠民药局,在郡谯门内西偏,洪武十八年改为医学,寻移建今所。正统三年,知府尹宏重修。僧纲司在府治东承天寺。元时为僧录司。道纪司在府治南玄妙观。元时为道录司。晋安驿在府治西肃清门内,即宋之贡院也。元改为清源站。国朝洪武九年,知府张灏即其故址建晋安驿。其东为递运所,驿兼领之。正统十一年,按察佥事陈祚规措重修。公馆在府治东南集贤坊内。正统十三年,知府尹宏建为布政分司,成化十二年改为公馆。织染所在府治东南南俊坊内。宣德三年,内使阮礼督造至郡,令有司买民地创建,以为织染之所。内有清玉泉井,其水染深青为天下最。旧有二碑记其事。旌善亭申明亭(上二亭在府治外门之左右。俱正统元年知府蔡锡重建。成化十五年,知府沈海重修。)
晋江县在府治西四十余步。旧在州之子城东南,宋太平兴国七年,司谏34钱熙移建今所。绍兴五年,知县方丞增建。元延祐二年,主簿孟天祐重修。国朝洪武初,知县韩居35复修正厅之东为典史厅,后堂之后为县库并架阁库,仪门之右为县狱。成化六年,知县蒋璿36重修围头巡检司在府城南十四、五都37。宋时为宝盖寨,后废。国朝徙永春县陈岩巡检司置于此,遂更今名。乌浔巡检司在十六都。旧在安溪县大西坑,徙置于此。洋芝38巡检司在二十一都。旧在石湖,徙置于此。深沪巡检司在十六都。旧在港边,徙置于此。(上三巡检司俱府城东。以上四巡检司俱洪武二十年创建。)税课局在府城南门外新桥头。旧为晋江务,洪武六年改今名,知府张灏建。正统元年省,十二年复设。福全仓在十五都福全千户所城内。洪武二十年立为福全所军仓,正统六年改隶晋江县。河泊所在三十五都法石市,洪武十四年建。旌善亭申明亭(上二亭旧在县治外门东西。成化十六年知县吴云移置仪门内左右。)总铺在府治前之东。旧为东门铺,在仁风门外。洪武二年,移置今所。古楼铺在三十七都。洛阳铺在三十八都。(上二铺俱府城东。)双路铺在三十五都。石龟铺在三十一都。泗行铺在四都。潘迳铺在六都。(上四铺俱在府城西南。)宝月铺在二十九都。新亭铺在二十五都。白塔铺在十九都。秀山铺在二十都永宁城外。山前铺在十七、八都。苏村铺在十六都。福全铺在十五都福全城外。西湖铺在十一都。白山铺在十都。安平铺在八都。(上十铺俱府城东南。)
都转运盐分司在府治西肃清门外。宋为兵马都监厅,后改为行衙,又改为添差通判厅。元延祐七年,改为运盐分司,国朝仍之,今渐颓圮。浔美场盐课司在府城东南十七、八都。元至元十六年置管勾司,至大二年改为司令司。国朝洪武元年改为浔美场,二十五年置盐课司,所辖仓埕共二十所。南崇仓前索东仓安下仓前索西仓埕前仓青石仓39迳山下满仓40壁兜仓溪浦仓崟头仓大南仓大北仓(上十二仓俱在城东南十七、八都。)西崟仓西銮沙美仓沙美仓阜通仓阜通东仓东埕仓南埕仓北埕仓(上八仓俱在府城东南二十都。)州场盐课司在府城东南十一都,建置更改年代俱与浔美场同。所辖仓埕共十四所。东埕二仓西旧埕仓西新上埕仓西新下埕仓西新埕二仓(上七仓俱在府东南十一都。)新市上埕仓新市下埕仓蔡埭北仓围头后埭仓蔡埭南仓围头北仓围头南仓41(上七仓俱在府东南十四都。)
南安县在黄龙溪之北半里许。晋太康初建。宋大中祥符间重建。绍兴及元至正间两毁于兵。国朝洪武八年,知县王罕修。永乐九年,知县余庆修葺正厅之右为幕厅,仪门之西为县狱,外门为谯楼。成化一十八年,知县陈廷忠增建吏舍。澳头巡检司在县西十一都,正统间设。阴阳学在县治西阛阓坊外42。医学在县治西甘棠坊内。(上二学元时俱附三皇庙中。国朝洪武十八年,迁建今所。)康店驿在县南三十六都。旧为大荣驿43,宋嘉定十四年,县令宋钧重建,改今名。国朝洪武三十年,驿丞戴景宗重修。僧会司在县西延福寺。公馆二所一在县仪门右,天顺二年知县邹琏建;一在县仪门左,成化八年知县张铎建。旌善亭申明亭(上二亭在县仪门外之左右,旧在武荣坊左右,成化十七年,知县陈廷忠改建今所。)武荣铺在县前谯楼内。黄坂铺在九、十都。大姑铺澳头铺(上二铺在十一都。)塔口铺在十二都。汰口铺在十六都。涧程铺郑山铺(上二铺在十九都。)锦亭铺在二十一都。(已上八铺俱县西北。)后田铺在二十一都。大师铺在二十四都。大禹铺在二十五都。珠渊铺在二十六都。溪口铺在二十二都。(上五铺俱县西。)大盈铺在三十六都。康店铺在四十都。东岭铺在四十一都。(上三铺俱县南。)石井铺在县西南四十三都。
同安县在大轮山之南44。五代唐天成四年创建。宋大中祥符间县令宋若水、元至元间县尹苏进俱尝修建。国朝宣德十年知县张琦、成化九年知县张逊相继修葺。正厅之左为幕厅,右为际留仓。穿堂之左为预备仓,右为库房。穿堂之后为清心堂。清心堂之后为高士轩。朱文公有记。仪门左为土地祠,右为县狱。高浦巡检司塔头巡检司(上二巡检司在县南二十二都。)田浦巡检司陈坑巡检司峰上巡检司(上三巡检司在十八都。)官澳巡检司在十七都。烈屿巡检司在二十都。(已上七巡检司俱在县东南。洪武二十年创建。)苎溪巡检司在县西十三都。正统元年设。金门仓在县东南十九都金门千户所城中。嘉禾仓在县南二十三都中左千户所城中。高浦仓在县西南十四都高浦千户所城中。(上三仓俱洪武二十年创建。)阴阳学在县治南擢贤坊内。医学在县治东城隍庙之右。旧在登龙坊之左,成化十九年,知县张伋徙建今所。大轮驿在县治西。宋时为大同驿,在朝天门外,元时移今所,更名同安。国朝洪武九年改今名,知县吴铭重建。深青驿在县西南十五都。宋时为鱼孚驿,在安民铺之侧,元时移建今所。国朝洪武十四年,知县方子张修,景泰元年,主簿蔡璘重修。河泊所在县南三都浦头村。洪武十六年设。旌善亭在县谯楼之左。旧在厚德门外。申明亭在县谯楼之右。旧在县南。(上二亭,俱成化十年知县张逊买民地于此迁建。)洪塘铺在五都。沈井铺在六都。店头铺在十一都。小盈铺在十都。(上四铺俱县东。)乌泥铺在一、二都。新塘铺在九、十都。苎溪铺安民铺(上二铺在十三都。)鱼孚铺在十五都。深青铺在十六都。仙店铺在十九都。草市铺在十五都。北门铺在十四都。(上九铺俱县西。)五通铺在二十二都。永丰铺中左东门铺(上二铺在二十三都。已上三铺俱县南。)官澳铺在十七都。平林铺在十八都。金门北门铺在十八都。(上三铺俱县东南。已上一十九铺俱成化十九年知县张伋重建。)浯洲场盐课司在县东南十七都。建置更改年代俱与浔美场同。所辖仓埕共一十四所。永安仓官澳仓田墩仓沙美仓浦头仓李保仓45南珵仓古宁仓宝林仓东沙仓方山仓斗门仓烈屿仓南北二仓
德化县在丁溪之北。五代唐长兴四年,以旧善业寺址创建。越八十年,宋县令陈居方重建。绍兴十三年,县令吴崇年凿山以开拓之。自淳熙至于元至治,凡一百四十六年,一厄于火,二毁于寇,修建不一。国朝正统十三年,复毁于寇。明年,典史王志安重建。厅之左为幕厅,右为际留仓、仪仗库,仪门两旁为县库。景泰五年,署县事安仁、巡检李海倡民乐助,重建二门及六房,渐复旧观。高镇巡检司在县北东西团。安仁巡检司在县西黄认团。(上二巡检司俱正统间典史李昌奏请创设。)阴阳学医学(上二学俱在县治西,今圮。)僧会司在县治东南程田寺。道会司在县西南永丰里崇道宫。旌善亭申明亭(上二亭在县治谯楼外左右,俱洪武八年建,后圮于水。成化十九年,府知事狄钟重建。)县前铺在县治前之东。茭洋铺在县东南灵化里。
永春县在康山之南。五代晋天福间始建。宋开宝初迨元至正末,县令林滂、姜明、安答儿等修建者八。国朝洪武四年,知县蔡暹重建。正厅之左为幕厅,右为库房、谯楼,门之左为际留仓,右为县狱。永乐十五年,知县温琇重修。正统十四年毁。景泰五年,典史陈受重建谯楼、仪门。天顺二年,知县张铭复建正厅、后堂46。成化十八年,后堂并六房俱圮于水,知县方敏重修。阴阳学医学(上二学俱在县治南。旧皆附于县东三皇庙内,洪武十八年,始移建今所。)僧会司在县东十五都太平寺。旌善亭洪武十六年,主簿张文升建。申明亭洪武八年,县丞崔岩建。(上二亭在县治前之左右,俱成化十八年重修。)县前铺旧名官田铺,在县仪门外之东。长安铺旧名小姑铺,在县东南十三都。剧头铺在县西二十都。
安溪县在凤山之下。五代周显德二年,南唐建为清溪县。宋宣和三年改名安溪。绍兴、淳祐及元至元间,县令韦能惠、黄坚瘦47、赵夫、何克名48相继修建。国朝洪武、正统间,知县侯士举、潘靖复相继修建。正统十四年49毁于寇,惟仪门独存。景泰间,上官巡检李森捐资建正厅。天顺间,知县杨纪复建后堂谯楼,并修葺六房。天顺七年,典史谢日新始建幕厅并幕廨。源口渡巡检司在县西龙兴里。旧尝裁省,正统五年,知县邵公阳奏请复设,巡检马郁创建。医学在县治西50,即旧为惠民药局也。今圮。僧会司在县西51清水寺。道会司在县南龙津观左。成化十九年,道士刘时静重修。丁溪书院在县学前溪上。景泰五年,知县李青建,以为往来缙绅憩寓之所。旌善亭申明亭(上二亭在县门左右,俱正统三年建。)
惠安县在螺山之阳,宋太平兴国六年建。县门外东西为丞、簿、尉厅。元后至元二年毁于兵。至正五年重建正厅。国朝洪武四年,知县时汝楫辟正厅之东建幕厅,西为库房,东南为县狱,仪门之前为谯楼。宣德、正统间,知县高显、闭珍52相继修建后堂及廨舍。成化十九年,知县张桓重建一新。峰尾巡检司在县北八都。旧在十都沙格,徙置于此。成化十八年,巡检刘森重修。獭窟巡检司在县南二十五都53。旧在南安县芦溪54,徙置于此。成化十八年,巡检俞琮重修。黄崎巡检司在县东南三十二都。旧在德化县清泰里,徙置于此。成化十九年,巡检孙约重修。小岞巡检司在县东三十都。旧在小兜,徙置于此。成化十八年,巡检孙约重修。(上四巡检司俱洪武二十年创建。)崇武仓在崇武千户所城中之西北。洪武二十三年建,廒八,为间凡二十又七。永乐二年,千户钱忠增建。阴阳学在县治南。医学在县治北文明坊之右,即旧惠民药局也。锦田驿在县治西南一里许。旧为皇华驿,在县东郭,宋太平兴国中创。元元贞间迁今所,更名龙山驿,又置龙山站,国朝洪武八年更今名。其西为递运所,驿兼领之。河泊所在县东北三十四都辋川澳,洪武十六年设,后圮。今寓海潮庵视事。僧会司在县治东北乾峰寺内。道会司在县治东北东岳宫之东。旌善亭在县治北登龙坊内。洪武十六年建。申明亭在县治南名贤坊内。洪武八年建。(上二亭俱正统六年知县闭祯重建。)惠安铺在县治北忠厚坊。旧名牛场铺,洪武四年移建于此,更今名。居仁铺驿坂铺(上二铺在三、四都。)涂岭铺白水铺(上二铺在十二、三都。已上四铺俱县北。)盘龙铺在一都。前埔铺在二十都。(已上二铺俱县南。)上田铺在县西南二十都。黄田铺在二十五都。青山铺在二十六都。崇武铺在二十七都崇武千户所城中。(已上三铺俱县东南。)惠安场盐课司在县东南二十二都,建置更改年代俱与浔美场同。所辖仓埕共八所。广运仓西湖仓林内仓(上三仓在二十二都。)前坂仓在二十二都。板西仓上仓(上二仓在二十五都。)下仓下坂仓(上二仓在二十六都。)
武职公署
泉州卫指挥使司在府治西镇雅坊之北,即宋州治也。元改为泉州路总管府。国朝洪武元年改为卫署。三年,指挥同知李山重建,正堂之东为架阁库,谯楼之东为钟楼。宣德十年,指挥使王浚修。天顺三年,指挥使王振、指挥佥事赵立复相继修建。经历司在卫堂之东,架阁库之后。洪武三年,指挥同知李山建。成化十五年,指挥佥事丁远重建。十七年,指挥使王炫复建经历廨舍于卫仪门外之东。镇抚厅在卫仪门外西南,即宋通判厅也。洪武六年改为镇抚厅。镇抚曹义重修,岁久而圮。成化十八年,指挥王炫督镇抚徐祝重建,未克就。左千户所在卫仪门外东南,宋佥书判官厅故址也。国朝洪武九年,千户周勋创建。东西两廊列十百户所。成化十八年,副千户何祯购工修葺。右千户所在左千户所之东,亦宋佥书判官厅故址也。景泰二年,千户方清重修。成化十二年,重建仪门。中千户所在镇抚厅之东。正统十二年,正千户武成重建正厅。成化十二年,副千户李景寿重建仪门。十八年,正千户宋安重修正厅及两廊。前千户所在右千户所之东,宋市舶司库故址也。景泰元年,正千户秦杰重建正厅及后堂。成化十二年,副千户章钦重修两廊。十八年,正千户秦升重建两翼及仪门。后千户所在前千户所之东,宋司法参军厅故址也。宣德十年副千户赵立、景泰五年正千户翟纪相继修葺。成化十九年,千户江宏同百户汤泉重建东廊,工未克就。收料库在卫西廊。成化十三年,巡按监察御史戴用命指挥童源创设,以贮出海休息并军器等料银。军器局在卫署之东,宋南天王堂故址也。元时为军器库,后废。国朝洪武初,即其址建军器局。正统二年,指挥使王浚修建。教场在府城南门外天妃宫东北,中为演武亭。洪武三年,指挥同知李山创建。宣德十年,指挥王璿重修,并建五所官厅于亭之东西。十六年,指挥同知陶琨重修。十七年,指挥使王炫复增建后厅并东西南北四隘门。营五处俱洪武初创建,后每所各拨六百户半军士屯种,旧营遂多颓圮。左千户所营六百三十间,在通淮门左右,沿城边建置,今仅存三百一十间。右千户所营七百一十间,在东门内左右,沿城边建置,今仅存二百二十间。中千户所营七百一十二间,在南门及水仙门左右,沿城边建置,今仅存三百三十间。前千户所营六百九十间,在西门及临漳门左右,沿城边建置,今仅存三百一十间。后千户所营七百七间55,在北门左右,沿城边建置,今仅存三百一十间。寨二处俱在惠安县北十二都白水寨。其地甚峻险。元季扰攘,乡人因垒石为寨以自固。国朝正统十三年,邻境盗起,知县闭祯重修,建门楼其上,晨昏启闭,召兵守之,邑人因呼寨岭。东坑寨,其地亦险固,元季兵乱,邑人多避难于此,因为寨以自卫。屯田新旧共四十二所左所屯新旧九所,共田地二百一顷三十八亩六分,计旗军七百二十八名。晋江县三所:一在四十一都,一在四十二都官洋,一在四十五、六都微口(俱县北)。南安县一所,在县西北十七都芦溪。同安县一所,在县西安仁里地倍。德化县三所:一在县西归化里窑头山,一在小尤中团,一在黄认团(俱县西南)。惠安县一所,在县西十五、六、七都大中。右所屯新旧七所,俱在德化县,共田地二百一顷三十八亩六分,计旗军七百二十八名。一在东山,一在窑头,一在宋祠,一在董坂,一在茭洋(俱坊隅),一在杨梅中团割坑,一在东西团法林寺前(俱县东北)。中所屯新旧九所,共田地二百一顷三十五亩六分一厘,计旗军七百二十八名。德化县七所:一在泊竹,一在小溪,一在什二岸(俱坊隅),二所在县西新化里上洋,一在杨梅上团,一在清泰里东漈(俱县东北)。漳州府南靖县二所:一在县东南田义里北坑,一在县西北习贤里铜山院。前所屯新旧八所,共田地二百一顷七分七厘,计旗军七百二十八名。德化县五所:一在大地,一在黄西坑(俱县坊隅),三所在清泰里高际焦溪湖边56(俱县东北)。漳州府龙溪县二所:一所在马岭,一所在龙山。漳浦县一所,在县南八都南洋。后所屯新旧九所,共田二百一顷二十四亩五厘,计旗军七百二十八名。德化县七所:一在石磔,一在程田(俱坊隅),一在县东北清泰里郑地,一在东坑,一在湖岭,一在吉岭,一在石坑(俱县西新化里)。漳州府长泰县二所:一在苏坂,一在杨山(俱县西北仁和里)。
永宁卫指挥使司在晋江县东南二十都。宋为水澳寨,元改为永宁寨。国朝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改创为永宁卫。架阁库在仪门内之东,军器库在仪门内之西,鼓楼、钟楼俱在卫之左。经历司在卫堂之左。镇抚厅在卫北门内之右,监房在西廊之后。左千户所在卫西谯楼之左,东西两廊列十百户所。宣德五年火。景泰四年,正千户张俊重建。工未克就。天顺八年,复坏于风雨。右千户所在卫西门内之右,景泰间圮,惟仪门仅存。中千户所在卫东南小东门内。前千户所在卫南门之右。(上二千户所皆圮。)后千户所在卫西谯门之右,亦景泰间圮,惟仪门仅存。公馆在卫城西门内。正统十二年指挥同知钱辂创建。以为上司及使客馆寓之所。收料库在卫西廊。成化十三年,巡按监察御史戴用令指挥使杨晟创设。军器局在卫城中城隍庙左,岁久圮坏。成化间,指挥使杨晟移于卫之西廊。教场在卫城西门外坡上。旧在大东门之东,永乐四年,指挥佥事沈瑾移置今所,中为演武亭。成化十七年,指挥杨晟增建左右翼房,绕以周垣。营五处俱洪武二十年创建,后多颓圮。左千户所营八百五十间,在海宁门东街,今仅存四百七十八间。右千户所营八百四十间,在永青门57西直街,今仅存四百三十间。中千户所营八百四十九间,在东瀛门东南街,今仅存五百一十三间。前千户所营八百四十间,在金鳌门南街,今仅存四百八十九间。后千户所营房八百四十九间,在玉泉门北街,今仅存五百二十六间。垾寨一十五处洪武间创建本卫,拨军士守瞭,以备要害。俱在晋江县东南。吴山寨、中寨、坑尾寨、沙堤寨、新寨、尾寨、古云寨、沙浦寨、仓后寨、东店寨(上十寨在二十都)、龙婆寨、湖边寨、东浦寨、深芦寨、龙尾寨(上五寨在二十一都)。屯田新旧共一十四所左所屯二所,在安溪县,共田地三十三顷六十亩,计旗军一百一十二名。一在县西光德等里,一在县西南永安等里。右所屯四所,共田地六十七顷二十亩,计旗军二百二十四名。晋江县一所,在县西南一、二都磁灶。南安县一所,在县西三十都八尺。安溪县二所:一在县西新溪等里,一在县东北来苏等里。中所屯二所,共田地三十二顷六十亩,计旗军一百一十二名。同安县一所,在县东一、二、三都丰塘等处。安溪县一所,在县西北新溪等里。前所屯二所,俱在安溪县东北崇善等里,共田地三十三顷六十亩,计旗军一百一十二名。后所屯四所,俱在安溪县西北,共田地六十七顷二十亩,计旗军二百二十四名。二所在崇信等里,二所在龙涓里三洋南斗。烽燧二处俱在晋江县南二十都龙坡、古云。
福全千户所在晋江县东南十五都。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创建。两廊列十百户所。成化五年,正千户蒋辅重建。教场在所城东门内北偏。营八百五十三间在本所城中,今仅存五百八十一间。垾寨一处在晋江县南十都潘径。洪武二十一年创建。屯田新旧二所共田地六十七顷二十亩,计旗军二百二十四名。南安县一所,在县北九、十都东埔。惠安县一所,在县北二、三等都涂岭等处。烽燧十处俱在晋江县。安平(在县西八都)、坑山(在十六都)、东门外、洋下(上二处在十五都),陈坑(在十一都)、石悃58、潘径、隘埔59、石头、萧下(上五处在十都。已上九处俱县南)。金门千户所在同安县东南十九都。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创建。两廊列十百户所。教场在所城北门外。营八百六十间在本所城中,今仅存五百六十五间。垾寨八处俱在同安县。洪武二十一年创建。刘五店寨60、澳头寨(上二寨在十七、八都)、牛岭寨、秽林寨(上二寨在三、四都)、瓯山寨(在五都。已上五寨俱县东)、洪山寨(在七、八都)、西山寨(在一、二都)、天宝寨(在九、十都。上三寨俱县西)。屯田一所在漳州府龙溪县南二十一等都,共田三十五顷三十亩,计旗军一百三十名。烽燧六处南安县四处:石井(在四十三都)、溪东(在四十五都)、街内、下吴(上二处在四十六都。已上四处俱县西南)。同安县二处:白石头(在县南十都)、叶了(在县东南十九都)。高浦千户所在同安县西南十四都。洪武二十三年徙永宁卫中右千户所创建,更今名。两廊列十百户所。教场在所城北门外。营一千二十五间在本所城中,今仅存八百八十五间。垾寨三处俱在同安县西十五、六都。洪武二十三年创建高浦寨61、大员堂寨、马銮寨。屯田新旧二所共田地六十六顷二十二亩,计旗军二百二十四名。南安县一所,在县东南三十二都三峰等处;同安县一所,在县西一、二、三等都萧田等处。烽燧五处俱在同安县。下崎(在三都)、东关浔、亭泥(上二处在四、五都。已上三处俱县北)、刘山、西卢(上二处俱在县南十一都)。中左千户所在同安县西南二十三都。洪武二十七年,都指挥谢柱徙建宁卫中左千户所创建。两廊列十百户所。教场在所城南门外。营九百八十七间在本所城中,今仅有七百一十四间。垾寨二处俱在同安县西南二十二等都。洪武二十七年创建东澳寨、伍通寨。烽燧八处俱在同安县西南。厦门、高浦62、径山(上三处在二十二都)、东渡、下尾、流礁(上三处在二十三都)、井上、龙渊(上二处在二十四都)。崇武千户所在惠安县东二十七都。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以小兜巡检司旧址创建。两廊列十百户所。教场在所城东门外。营九百八十七间在本所城中,今仅存七百一十七间。垾寨一处在惠安县东南二十六都青山。洪武二十一年创建。屯田新旧二所共田地七十二顷,计旗军二百四十四名。晋江县一所,在县北四十一都下庄;惠安县一所,在县西北十五都大中。烽燧二十二处俱在惠安县。海头(在六都)、下头(在七都)、后黄、峰尾(上二处在八都)、大山、高山(上二处在九都)、萧山(在十都)、炉头、下朱(上二处在十一都)、后任(在三十四都。上十处俱县东北)、白沙(在县西南十九都)、白崎(在二十三都)、柯山(在二十四都)、獭窟(在二十五都)、大岞、古雷(上二处在二十七都)、赤山(在二十八都)、程埭、小岞(上二处在三十都)、尖山(在三十一都)、青山、马头(上二处在三十二都。已上一十一处俱县东南)。浯屿水寨在府城西南同安县嘉禾。旧设于浯屿,后迁今所,名中左所。每岁分永宁、漳州二卫军士更番备倭于此。永宁卫官二十六员,旗军二千二百四十二名。漳州卫官一十二员,旗军六百五十六名。
校注
1嘉靖《建宁府志 公署》作“大使王员移建县西”。
2嘉靖《建宁府志 公署》作“知县张津重建”。
3嘉靖《建宁府志 公署》作“移建今所”。
4嘉靖《建宁府志 公署》作“宣德八年”。
5嘉靖《建宁府志 公署》及康熙《建宁府志 公署》均作“长滩铺”。
6康熙《建宁府志》作“渡口铺”。
7嘉靖《建宁府志 公署》及康熙《建宁府志 公署》尚有白塔、油源两铺,本志未录。
8嘉靖《建宁府志 公署》及康熙《建宁府志 公署》均作“宋开宝八年始迁东关里”。
9康熙《建宁府志 公署》作“在县治后”。
10嘉靖《建宁府志 公署》作“寨头铺”。
11嘉靖《建宁府志 公署》尚载有石桥、长演、花桥、刘屯、官路下五铺。
12嘉靖《建宁府志 公署》作“西营头”。
13嘉靖《建宁府志 公署》及康熙《建宁府志 公署》均作“兴田水驿”。并云“洪武八年重建”。
14嘉靖《建宁府志 公署》作“安处若”。
15嘉靖《建宁府志 公署》作“允浆铺”。
16康熙《建宁府志》作“新阳铺”。
17康熙《建宁府志》作“界碑铺”。
18嘉靖《建宁府志 公署》及康熙《建宁府志 公署》均作“天王寺”。
19嘉靖《建宁府志 公署》作“九峰铺”。
20嘉靖《建宁府志 公署》及康熙《建宁府志 公署》均作“地坑铺”。
21嘉靖《建宁府志 公署》及康熙《建宁府志 公署》均有“新坑铺”,无“胡屯铺”。
22嘉靖《建宁府志 公署》康熙《建宁府志 公署》均作“景泰六年”。
23嘉靖《建宁府志 公署》作“景泰六年”。
24嘉靖《建宁府志 公署》尚有青竹岭、竹管龙、武曲三铺;康熙《建宁府志公署》尚有大洋、青竹岭、三澄、龟潭、武曲五铺。
25嘉靖《建宁府志 公署》作“在本卫之右”。并称系“毛营改重新建立”。
26嘉靖《建宁府志 公署》作“四百七十二顷四十九亩四”。
27嘉靖《建宁府志 公署》作“五百二十一顷一百四亩”。
28此疑有误。府县各志无可考。
29万历《泉州府志 规制上》作“旧为西仓库址”。
30万历《泉州府志 规制上》作“同安县布政司在县西”。
31万历《泉州府志 规制上》及乾隆《泉州府志 公署》均作“兴泉道”。
32乾隆《泉州府志 公署》作“闭祯”。
33万历《泉州府志 规制上》作“厅后三廒”。
34乾隆《泉州府志 公署》作“郡守”。
35乾隆《泉州府志 公署》作“韩居庸”。
36乾隆《泉州府志 公署》作“蒋璿”。
37万历《泉州府志 规制上》作“在县东”。
38万历《泉州府志 规制上》“洋芝”作“祥芝”。
39万历《泉州府志 规制上》及乾隆《泉州府志 公署》均作“清石仓”。
40万历《泉州府志》及乾隆《泉州府志》均作“径山下浦仓”。
41万历《泉州府志 规制上》及乾隆《泉州府志 公署》均作“围头后村”。
42万历《泉州府志》及乾隆《泉州府志》均作“在县治南应魁亭”。
43万历《泉州府志 规制上》作“大盈驿”。
44万历《泉州府志 规制上》及乾隆《泉州府志 公署》均作“在三秀山南”。
45万历《泉州府志 规制上》及乾隆《泉州府志 公署》均作“季保仓”。
46万历《泉州府志 规制上》作“景泰四年,知县车政复建正厅、后堂六房”。
47乾隆《泉州府志 公署》作“黄坚叟”。
48乾隆《泉州府志》作“何克明”。
49乾隆《泉州府志 公署》作“十三年”。
50乾隆《泉州府志 公署》作“在县治东”。
51乾隆《泉州府志 公署》作“在县北”。
52乾隆《泉州府志 公署》作“闭祯”。
53乾隆《泉州府志 公署》作“二十二都”。
54乾隆《泉州府志》作“沪溪”。
55万历《泉州府志 武卫上》作“七百七十间”。
56万历《泉州府志 版籍下》作“在清泰里高漈蕉溪湖边”。
57乾隆《泉州府志 军制》作“水陆门”。
58万历《泉州府志 武卫上》作“石菌”。
59万历《泉州府志》作“塧埔”。
60万历《泉州府志 武卫上》作“欧山寨”。
61万历《泉州府志 武卫上》作“下崎寨”。
62万历《泉州府志 武卫上》作“欧舍”。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潘永因
(唐)房玄龄 等
宋·徐天麟
明·缪希雍
(明)沈德符撰
清·陈洵
宋·张邦基
唐·段公路
(清)杨恩寿
元·刘一清
(唐)陆广微
新竹县采访册
明·张孚敬
无名子
(明)倪谦
明·韩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