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八闽通志-明·黄仲昭
八闽通志目录:
序
八闽通志序
八闽通志凡例
卷之一
卷之二
卷之三
卷之四
卷之五
卷之六
卷之七
卷之八
卷之九
卷之十
卷之十一
卷之十二
卷之十三
卷之十四
卷之十五
卷之十六
卷之十七
卷之十八
卷之十九
卷之二十
卷之二十一
卷之二十二
卷之二十三
卷之二十四
卷之二十五
卷之二十六
卷之二十七
卷之二十八
卷之二十九
卷之三十
卷之三十一
卷之三十二
卷之三十三
卷之三十四
卷之三十五
卷之三十六
卷之三十七
卷之三十八
卷之三十九
卷之四十
卷之四十一
卷之四十二
卷之四十三
卷之四十四
卷之四十五
卷之四十六
卷之四十七
卷之四十八
卷之四十九
卷之五十
卷之五十一
卷之五十二
卷之五十三
卷之五十四
卷之五十五
卷之五十六
卷之五十七
卷之五十八
卷之五十九
卷之六十
卷之六十一
卷之六十二
卷之六十三
卷之六十四
卷之六十五
卷之六十六
卷之六十七
卷之六十八
卷之六十九
卷之七十
卷之七十一
卷之七十二
卷之七十三
卷之七十四
卷之七十五
卷之七十六
卷之七十七
卷之七十八
卷之七十九
卷之八十
卷之八十一
卷之八十二
卷之八十三
卷之八十四
卷之八十五
卷之八十六
卷之八十七
序
闽虽为东南僻壤,然自唐以来,文献渐盛。至宋,大儒君子接踵而出,仁义道德之风于是乎可以不愧于邹鲁矣。先哲凋谢,典刑日远,士习民风,渐不如昔,此有志于世道者所为深慨叹也。
仲昭多病早衰,退处山林,窃不自揆,思欲考求前志,表章先哲之典刑,以风厉后学,庶几于世道少有所补,而不终为圣朝弃物也。顾私家无力,不能尽得八郡1之志,以备检阅;而书人笔札之属,亦无所取给,盖有志而未能者久之。适今御用监太监五羊陈公2奉命镇闽,雅好文事,藩臬诸君子因以诸郡之志久旷不修为言,公慨然曰:“谁可属笔者?”诸君子佥以仲昭为宜。公乃具书币,俾行部
...更多
八闽通志序
郡邑有志尚矣,而一藩全志,昉于近时。去离为合,寓繁于简,是亦一道也。然统属既广,该括难周,作者或详近而略远,或粹古而遗今,或为已而忘他人,观者病之。重以序述体裁,去取权度,人各异论,欲为成书之善而可以信今传后,岂不难乎?
八闽初未有通志,内监五羊陈公作镇之五年,因藩、宪二司之请,属笔于吾友今佥宪黄仲昭先生,采辑五六年始克成书,上可以资处分下可以裨咨询,其功云劳,而所补不少矣。公命亟寿诸梓,且致简于余曰:“是书之作,其文则志,其义则资治之史也。愿有序。”嗟呼!闽于天下为弹丸黑子之地,其事若省约;然自古迄于今,疆理、
...更多
八闽通志凡例
一、纂修事目俱仿《大明一统志》立例。但其书备载天下之事,其采辑不得不从简约,今之所辑者,特一方之事而已,宜加详焉。故于其已载而未悉者增之,未载而可采者补之。自其纂修之后,事有当续者,亦各随类纂入。
一、八郡事迹虽各以其类纂辑,然亦略有次第。盖建置郡邑,疆域既定,然后山川、城郭、乡市之类有所寄,故以地理为首。地理既定,然后户口、土田、贡赋之类有所属,故食货次之。既有土有人矣,如是乎建官设属,而封爵、秩官、公署次焉,于是乎育材取士,而学校、选举又次焉。国之大事在于祀神,故次以坛庙。政之所施,必先穷民,故次以恤政。若夫
...更多
卷之一
地理
闽地之见于载籍,昉自周职方氏。秦变古法,始郡县天下;闽虽为郡,犹弃不属,降君长而已。至汉,无诸国亡,乃渐置郡县,然其详亦不可得而考也。自孙吴奄有其地,迄于隋唐,郡县之制,始大备矣。历代相禅,以至于今,虽其分野之躔度,封域之形势,山川之流峙,潮汐之往来,固无古今之间,然其间郡县之废置,名号之因革,疆土之广狭,道里之远近,风俗之臧否,与夫城郭关梁之或兴或废,乡都闾井之或盛或衰,又纷然不一也。不有记载,则后之考舆图者将何所征乎?乃志地理。
建置沿革
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
...更多
卷之二
地理
郡名(邑名附)
福州府
七闽按《职方氏》注:“闽子孙有七种,故曰七闽。”又按《三山志》:“七者,所服国数也。”闽中1宋曾巩《道山亭记》:“福州治侯官,于闽为土中,所谓闽中也。”晋安晋衣冠士类多避地于此,故名。2长乐《闽中记》:“地名长乐,居者安之。”三山九仙、乌石、越王三山,俱在城中,故名。福唐按《三山志》:“绍兴二年,诏福唐缮修城池”,则福州古亦称福唐也。合沙郭璞迁城谶:“南台沙合,河口路通。先出状元,后出相公。”东冶以越王冶铸得名。东瓯旧经:“闽越地,即古东瓯
...更多
卷之三
地理
风俗(岁时附)
福建布政司
其俗颇同豫章。《隋书 地理志》:“豫章之俗,君子善居室,小人勤耕稼。衣冠之人,多有数妇,暴面市廛,竞分铢以给其夫。建安俗颇同豫章。”按隋建安郡,即今八闽之地也。民安土乐业《宋史 地理志》:“民安土乐业,川原浸灌,田畴膏沃,无凶年之扰。”向学喜讲诵,好为文辞。同上。信鬼尚祠,重浮屠之教。同上。硗确之地,耕耨殆尽。同上:“土地迫陿,生籍繁夥;虽硗确之地,耕耨殆尽。亩直寝贵,故多田讼。终岁勤动,仅足给食。元贡师泰《送李尚书序》。
<
...更多
卷之四
地理
山川
福州府
闽县
九仙山旧名于山。世传何氏兄弟九人仙于此,故号九仙山。《闽中记》云:“越王无诸,九日尝宴于此,大石樽尚存。亦号九日山。”曾巩《道山亭记》云:“城之中有三山:西曰闽山,北曰越王山,其东即此山也。”宋陈轩诗:“城里三山古越都,相望楼阁跨蓬壶;有时细雨微烟罩,便是天然水墨图。”浴鸦池。仙人床。跃马岩。棋盘石。金积园。鳌顶峰。在旧嘉福院内,宋状元陈诚之读书于此。宋王逵诗:“眼看沧海近,身与白云高;回影连三岛,盘根压六鳌。”又李尚文诗
...更多
卷之五
地理
山川
福州府
福清县
鹫峰山在北隅。乃县治后来龙之山也。五代汉乾祐三年,有异禽来集,五色炳焕。或曰此灵鹫也,因以名山。上有鹫峰。海坛山在县东南大海中。南北长,东西狭,周遭七百里,居民布散,村落不一。南曰黄崎、紫兰牧、上砦头、小鳌网、大鳌网、沆头、大场、小场、浒头、钱藏;西曰水马山、霸前、金崎头;北曰苏澳、钟门、沙溪;东曰浚门、獭步、军山1、流水、广州埕。山势远望如坛,故名。洪武二十年,以倭寇猝难备御,尽徙其民于县,至今尚有遗畜,自相孕窅。网山
...更多
卷之六
地理
山川
建宁府
浦城县
皇华山宋时建皇华馆于其侧,因名。油果山“油”一本作“游”。唐末占星者云:“山有异气。”凿之,经宿复合。已而用方士术,以油果祀之,遂不复合。宋时有周霞者尝修炼于此,丹灶犹存。渔梁山旧志:“天下十大名山,渔梁其一也。”山之水源:南流为建溪,北流为保溪1。百向山俯临大溪,共势挺拔,四面皆见之,故名。(上三山在长乐里。)盖仙山在毕岭里。一名“浮盖山”。界衢信处三府之间,周围三十里。失名氏诗:“涵澄泉泻东西涧,矹2山蟠南北州。”仙
...更多
卷之七
地理
山川
泉州府
晋江县
泉山一名北山,一名齐云山。在棠阴里三十九都。周环四十里,为郡之主山。颜师古注《汉书 朱买臣》所谓越王所保之泉山是也。宋钱熙诗:“巍峨堆压郡城阴,秀出天涯几万寻,翠影倒时吞半郭,岚光凝处滴疏林。”龟岩。在泉山之半,巨石如龟,中空可居。唐林藻、林蕴、欧阳詹皆尝读书于此。有石砚见存。又有崇秀坞、醉月石。狮子岩。在龟岩之畔,有石然,如狮子状。清源洞。在泉山,有上、下二洞。上洞名纯阳,在山巅,乃东瓯王避汉兵处。后有石室,宋裴道人仙
...更多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南宋)洪迈撰
唐·神清
明·张岱
明·徐继善
(明)董越
(魏)杨衒之
趙超 編
五代·李光玄
元·王惟一
(晋)陶渊明著
清·毛奇龄
唐·李延寿
清·王永彬
清·薛绍元
宋·秦观
清·毕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