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卷八-水经注疏
卷八
○济水二
又东
(朱又上有济水二字,赵同,戴删。)
至乘氏县西,县详後菏水下。)分为二。
《春秋左传·僖公三十一年》,
(朱作二十四年,《笺》曰:孙云,《左传》是三十一年。赵、戴改。)
分於济。
(守敬按:杜《注》,济水自荥阳东过鲁之西。)
济水
(会贞按:接上卷叙南济。)
自是曹地,东传东北流,
(朱讹作北东流,赵据胡渭校改,戴改同。)
出荷泽。
(朱菏讹作巨。全、赵同,戴改钜。守敬按:《经》下方云东北流居野泽,《注》不得先言东北流出巨泽。《禹贡》,自陶邱北东至於菏,验其方位,正在此。《注》不当遗之,知巨泽本作菏泽。胡渭讥郦氏不言菏泽为疏漏,不知此巨泽为菏泽之讹。此大关目,赵、戴皆不致疑,何也?菏泽详後菏水下。)
其一水东南流,
(朱脱东字,《笺》曰:宋本水下有东字。赵、戴增。守敬按:残宋本、《大典》本有东字。《初学记》六引此,作其一东南流,惟误称《水经注》,可见《经》、《注》混淆,初唐已然。)
其一水从县东北流,入钜野泽。
(朱此十八字讹入《注》内,接出巨泽下。全、赵、戴改《经》。戴云:今考下云,《经》所谓济水自乘氏县两分,东北入於钜野也,可证此属《经》文。)
南为菏水。
(朱菏作荷,《笺》曰:克家云,当作菏。菏水详後。)
北为济渎,
(朱此八字讹作《经》。全因之,赵、戴改《注》。会贞按:《经》谓过方与县北为菏水,此不得先有菏水之目,此南为菏水,乃《注》虚提之句。後《注》云,菏水分济於定陶东北,即承此实叙菏水,则赵、戴八字作《注》,是也。全未合参下《经》、《注》,故沿朱作《经》之误。此济渎指南济。)
迳乘氏县,与济渠、濮渠合。
(朱作濮沟,《笺》曰:克家云,当作濮渠。全、赵、戴改。全、赵以此二句作《经》,并改迳为过,全移济渠二字於过乘氏上。赵删济渠二字。守敬按:皆非也。《经》明言至乘氏县西,又言从县东北流,安得复言过乘氏县?则此属《注》文审矣。迳乘氏紧承北为济渎说,句首无济字,意自明了。济渠指北济,济与濮同流,故济、濮并称,若删济渠二字,则下接称北济无根矣。《注》叙南济终此。先虚提谓南济与北济合,後方实书北济入钜野会南济。)
北济
(会贞按:三叙北济起。)
自济阳县北,东北迳煮枣城南。《郡国志》曰:冤朐县有煮枣城,
(会贞按:《元和志》,煮枣城在冤句县东北四十里。《曹州志》,在州西南五十里。)
即此也。汉高祖十二年,封革朱为侯国。
(朱《笺》曰:孙云,《史记·年表》,煮枣靖侯赤,《索隐》曰,《汉表》作革朱,革音棘,棘子成之後。会贞按:《史记志疑》云,《汉表》作端侯革朱,《索隐》本作端侯棘朱,棘、革古通,然则今本作靖侯赤,缺侯姓,而又讹其谥名耳。)
北济又东北,迳冤朐县
(县详上卷。)
故城北。
(朱此十二字讹作《经》,全、赵、戴改《注》。戴云:今考前卷《注》内,叙北济至济阳止,此复补叙济阳以下北济所迳。)
又东北,迳吕都县故城南,
(守敬按:前汉县属济阴郡,後汉废。叶圭绶《续山东考古录》,在菏泽县西南三十里。)
王莽更名之曰祁都也。
又东北迳定陶县故城北。
(县详上卷。)
汉景帝以济水出其北,东注,
(朱《笺》曰:注,宋本作流。赵改流。)
中六年,
(朱中下衍元字,全、赵、戴删。戴移中六年三字於景帝下。)
分梁,於定陶置济阴国,
(朱国讹作郡。赵云:按济阴郡当作济阴国。考《汉书·诸侯王表》,景帝以中六年封梁孝王子不识为济阴王,始有济阴之称。故《地理志》云,济阴郡,故梁。景帝中六年,别为济阴国。不识立二年而薨,无後。则是国已除,其时或仍属於梁,或立为郡,《志》不之详也。又云,宣帝甘露二年,更名定陶。是又为王国。其时以封皇子嚣,後徙王楚。迨元帝永光八年,徙皇子山阳王康为定陶王,是为恭王。王子欣即哀帝,即入继大统,立楚思王子景为定陶王,奉恭王後。二年,徙景王信都。如淳曰,不复为定陶王立後者,哀帝自以己为後。故哀帝崩,无後,徵立中山孝王之子ぅ为帝,是为平帝。其时王莽擅权,与傅、丁为仇之际,定陶国之废,必在斯时。故《续志》,济阴郡治定陶。刘昭《补注》惟以郡故梁,景帝分置为言,而其颠末亦不暇详也。独怪班固既详建国之始,乃遗立郡之由,何耶?道元亦因仍《汉书》之误矣。全、戴改国。济阴互见上卷。)
指北济而定名也。
(朱北讹作为,全同,赵疑误,戴改。)
又东北,与濮水合。
(朱上六字讹作《经》,下有脱文。《笺》曰:谢兆申云,濮水下疑有合字,或会字。赵增会字。全、戴增合字,并改作《注》。)
水
(朱无此字,赵同,全、戴增。)
上承济水於封邱县,
(守敬按:县详上卷,《方舆纪要》,濮渠在封邱县西南。)
即《地理志》所谓濮渠水首受济者也。
(会贞按:见封丘县下。)
阚る曰:首受别济,即北济也。
(守敬按:後人以北济为枝流,因阚る别济之说也。)
其故渎自济东北流,左迤为高梁陂,方三里。
(守敬按:陂当在今长垣县西南,考其北即别濮所汇之阳清湖,盖其地ㄜ下,水所分聚也。)
濮水又东迳匡城北,
(守敬按:《四书释地》,匡城在长垣县西南十五里。)
孔子去卫适陈,遇难于匡者也。
(守敬按:见《史记·孔子世家》。沈涛《交翠轩笔记》云,《论语》,子畏于匡,或以为卫地,或以为宋地,其以为宋地者,盖据《庄子》及《说苑》也。考《左传·僖十五年》,诸侯次於匡。杜《注》,匡,卫地,在陈留长垣县西南。文十一年,叔仲彭生会晋却缺於承匡。《注》,承匡,宋地,在陈留襄邑县西。是匡为卫地,承匡为宋地。《续汉志》,长垣有匡城。《注》引《陈留志》,孔子囚此。《御览》州郡部引《晋地道记》,长垣,古卫故匡城地孔子所厄处也。则唐以前皆以孔子所畏在卫之匡地,惟小司马《史记·索隐》误信王肃《家语》、《伪孔安国》注,以匡为宋邑。《寰宇记》,襄邑县,古匡城在县西三十里。昔仲尼游此城,匡人误围夫子。其城即承匡城,与春秋时之匡邑无涉。又考《孔子世家》,言孔子去即过蒲,即之云者,并不信宿之谓。《括地志》,故蒲城在匡城县北十五里。《元和志》,匡城县,故匡城,在县西南十里。是匡之距蒲,仅二十五里,故去匡即可过蒲。若襄邑之承匡,在今睢州境内,何由即过?沈说至核 勃氏叙孔子事於卫之匡城,是为有识。)
又东北,左会别濮水,受河於酸枣县。
(守敬按:此即《河水》篇所云,东至酸枣县西,濮水东出者也。下叙濮水出河东北迳棣城,又东北迳酸枣,正出酸枣之西,当出今阳武县之西北。彼篇及此篇并言无水,则郦氏乃道古耳。而《元和志》云,濮水在胙城县南二十里,西南自酸枣县流入。《寰宇记》略同,是後世又复通流。今则黄河迁决,濮水涸绝矣。)
故杜预云:濮水出酸枣县,首受河。
(会贞按:《左传·哀二十七年》杜《注》作傍河。《释例》水名内,亦作傍河,然隐四年孔《疏》引杜说作受河,与此同。受字是也。)
《竹书纪年》曰:魏襄王十年,
(会贞按:今本《竹书》周隐王六年。)
十月,大霖雨疾风,河水溢酸枣郛。
(今本脱溢字、郛字。)
汉世塞之。故班固云,文湮枣野也。
(朱讹作大堙酸枣也。赵改大作文,云:《汉书·叙传》曰,文堙枣野。全亦改大作文,又改酸枣作枣野。戴改同,删也字。守敬按:《汉书·沟洫志》,孝文时,河决酸枣,东溃金堤,於是东郡大兴卒塞之。非自魏襄时,至汉始塞之也。然《河水注》亦引《沟洫志》文,是郦氏非不知汉时有复决之事,此时因省文,致成语病。)
今无水。其故渎东北迳南北二棣城间。
(守敬按:《左传》杜《注》,陈留酸枣县西南有棣城。《元和志》,南棣城、北棣城二故城,在阳武县北十里。《开封府志》,棣城在阳武县北十五里。)
《左传·襄公五年》,楚子襄伐陈,公会于城棣以救之者也。濮渠又东北,迳酸枣县故城南,
(守敬按:两汉、魏、晋县属陈留,後魏属东郡司州。《地形志》,酸枣有酸枣城。《元和志》,在酸枣县西南十五里。唐酸枣县即今延津县治。)
韩国矣。
(守敬按:《续汉志》刘《注》引《陈留志》,城内有韩王故宫阙。《元和志》,酸枣故城,六国时韩王所理处,旧址犹存。《寰宇记》,《韩世家》哀侯即位,灭郑,遂都酸枣。又《城冢记》,韩襄子所筑。)
圈称曰:昔天子建国名都,或以令名,
(朱令讹作姓,《笺》曰:古本作或以合名,吴本改作姓名,《玉海》十五卷内引此文,亦作合名。赵改令名,云:如闻喜、获嘉之类。全、戴改同。)
或以山林,故豫章以树氏郡,
(朱郡讹作都,赵改。赵云:《寰宇记》,酸枣县下,引《风俗通》,豫章以树称郡。《困学记闻》引此文,豫章以木氏郡。何焯曰,都字乃传写之误,树为木,则宋人避讳也。)
酸枣以棘名邦,故曰酸枣也。《汉官仪》曰:旧河堤谒者居之。城西有韩王望气台,
(会贞按:《地形志》,酸枣有望气台。《寰宇记》望气台在酸枣县西南十五里,《舆地志》云,酸枣县西有韩王望气台。在今延津县西南。)
孙子荆
(孙子荆,名楚,《晋书》有传。)
《故台赋叙》曰:酸枣县门外,
(朱县讹作寺,全、赵、戴同,守敬以《寰宇记》引改。)
夹道左右有两故台,
(会贞按:《寰宇记》,韩王二台,并在酸枣县南一十六里。《一统志》引作西南十五里是也。)
访之故老云,
(朱故作国,全、赵同,戴改。)
韩王听讼观
(会贞按:《类聚》六十二引原书至此。《寰宇记》亦引之。)
台,高十五仞,虽楼榭泯灭,
(朱无榭字,《笺》曰:谢云,楼下当有榭字。戴、赵增。守敬按:残宋本、《大典》本有榭字。)
然广基似于山岳。召公大贤,犹舍某棠,
(会贞按:见《诗·召南·甘棠》篇。)
区区小国,而台观隆崇,骄盈于世,以鉴来今。故作赋曰,蔑邱陵之逦迤,亚五岳之嵯峨,言壮观也。城北,韩之市地也。聂政为濮阳严仲子刺韩相侠累,遂披面而死,
(赵云:《战国·韩策》、《史记·刺客传》并作皮面。《索隐》曰,皮面谓以刀刺其面皮,欲令人不识,披字误。守敬按:披有裂义,裂其面,使人不识。《续列女传》,聂政自披其面,与《注》合 勃氏非不知《国策》、《史记》作皮,而以作披者义长,故别据之。余疑皮字,是披字之烂脱。)
其姊哭之于此。
(会贞按:见《史记·刺客传》。又《御览》琴部,载《琴操》,又谓政父为韩王所杀,刺王以报雠。政之母,抱政尸而哭。)
城内有《後汉酸枣令刘孟阳碑》。赵云;按孟阳名熊,见赵明诚《金石录》跋尾。守敬按:《集古录》、《金石录》所见石本,孟下皆缺阳字。《隶释》戴全文。今石又佚,仅存旧扌?残缺。)濮水北积成陂,
(朱积讹作称,全、赵同,戴改。)
陂方五里,号曰同池陂。
(守敬按:陂当在今延津县西南。)
又东迳胙亭东注,
(守敬按:《左传》杜《注》,燕县西南有胙亭。在今延津县北庞固社。)
故胙国也。
(守敬按:《续汉志》,燕有胙城,古胙国。)
富辰所谓邢、
(详上卷。)
茅、
(详《洙水注》。)
胙、祭,
(守敬按:在今郑州东北。)
周公之胤也。
(守敬按:《左传·僖二十四年》载富说。)
濮渠又东北,迳燕城南,
(朱南讹作内,全、赵、戴改。)
故南燕,?吉姓之国也,
(守敬按:《汉志》燕县下,南燕国,?吉姓,黄帝後。)
有北燕,
(守敬按:武王封召公於燕,详《漯水注》。)
故以南氏县。
(守敬按:前汉曰南燕,属东郡,後汉、魏曰燕,仍属东郡。《晋志》无此县。据沈约引《太康地志》,燕属濮阳,则晋有燕县。後魏曰东燕,後属东郡。《地形志》,东燕有燕城。《延津县志》,在县东三十五里。)
东为阳清湖陂,南北五里,东西三十里,
(守敬按:当在今延津、长垣二县之间。)
亦曰燕城湖,迳桃城南,
(守敬按:《续汉志》,燕有桃城。《括地志》,桃城在胙城县东四十里。在今延津县东北。)
即《战国策》
(《秦策》)
所谓酸枣,虚、桃者也。
(朱虚桃讹作桃虚,脱者字,《笺》曰:古本作虚桃者。全、赵、戴乙、增。会贞按:《通鉴》周赧王四十二年,《注》引此文与古本同。酸枣及桃并详此篇,惟虚不言其处,所据《史记》及《秦本纪·正义》释虚云,姚虚,在濮州雷泽县东十三里。《孝经援神契》云,帝舜生於姚虚,即东郡也。然则《瓠子》篇之陶墟,即此虚矣,而彼篇不及《国策》,略也。)
汉高帝十二年,封刘襄为侯国。
(朱《笺》曰:孙云,按《史记·年表》,高帝十二年,封刘襄为桃侯。《索隐》曰,县名,属信都。全云:孙汝澄云,刘襄所封之桃在信都,今观道元於《浊漳水》篇与《索隐》合。此举以为证者,盖两存之,非忘其复也。梁玉绳《史记志疑》则以为刘襄之封国,当在东郡东阿之桃城。)
而东注于濮,俗谓之朝平沟。
(会贞按:《地形志》,白马县有朝沟。)
濮渠又东北,又与酸水故渎会。酸渎首受河于酸枣县,
(守敬按:古河水东北流,迳酸枣县之西北,酸水与濮水同受河,但濮水出河,东北迳棣城,而後迳酸枣,酸水则出河即东迳酸枣,是酸水出河在濮水之东北,当即今延津县之西北,已湮。)
东迳酸枣城北,延津南,
(延津详《河水注》。)
谓之酸水。《竹书纪年》曰:秦苏胡率师伐郑,韩襄败秦苏胡于酸水者也。
(守敬按:今本《竹书》记此事有二。一在周烈王二年,苏胡作胡苏,伐郑作代韩,韩襄作韩将韩襄。一在显王三十一年与此同。《注》云,不知何年,附在此。当是即采《水经注》为之。然则《竹书》原只烈王二年一条为郦氏所引,久之,传抄各异,後人又取此《注》,附於显王三十一年耳。)
酸渎水又东北,迳燕城北,又东,迳滑台城南,
(城详《河水注》。)
又东南迳瓦亭南。
(会贞按:《左传》杜《注》,东郡燕县东北有瓦亭。《地形志》,白马有凡豪城,凡豪乃瓦亭之误,在今滑县南。)
《春秋·定公八年》,公会晋师於瓦,鲁尚执羔,自是会始也。
(会贞按:《左传》文。)
又东南会于濮,世谓之百尺沟。濮渠之侧有漆城。
(会贞按:《寰宇记》,漆城在长垣县西二十里。漆城即宛濮亭。此《注》引杜预云,在长垣西南,亦在今长垣县西南。)
《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六年,
(今本《竹书》周隐王十四年。)
邯郸伐卫取漆富邱城之者也。
(朱作富兵,《笺》曰:谢云,当作富丘。全、赵、戴改。)
或亦谓之宛亭。
(朱宛作菀,下同,又上有濮字。全、赵、戴改宛,乙作宛濮。会贞按:据杜预说,当止作宛亭,不当有濮字,今删。)
《春秋》:甯武子与卫人盟于宛濮。
(会贞按:《左传·僖二十八年》文。)
杜预曰:长垣西南,
(朱西讹作而,赵据《左传》注改,全、戴改同。)
近濮水也。
(会贞按:杜《注》,长垣西南有宛亭,近濮水。《释例》卫地内同。有宛亭三字不可少,此脱。盖上或亦谓句,正本此为说也。)
京相?曰:卫地也。似非关究,
(朱究讹作菀,全、赵、戴改。)
而不知其所。
(会贞按:谓京不能切实指证。)
《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五年,
(守敬按:今本《竹书》周显王三年。)
公子景贾率师伐郑韩明战于阳,
(朱《笺》曰:谢云,阳一作韩。守敬按:今本《竹书》作战於韩。徐文靖谓《水经注》,战於阳,当是濮阳,而今本战於韩,盖濮阳本卫地,至是属之韩也。余谓郦氏所见《竹书》必是濮阳,故引证於此。若是韩字,非其引书之旨。)
我师败逋。泽北有坛陵亭,
(朱脱有字,全、赵、戴增。)
亦或谓之大陵城,
(会贞按:《左传·庄十四年》之大陵,在今临颍县东北二十五里,详《漯水注》,非此也。此大陵在今长垣县西境。)
非所究也。又有桂城。《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七年,
(今本《竹书》周显王十五年。)
齐田期伐我东鄙,战于桂阳,我师败逋。
(守敬按:《史记·孙子列传·索隐》,载王劭引《纪年》,作齐田忌败梁桂陵。期、忌古通用。)
亦曰桂陵。按《史记》
(《田完世家》)
齐威王使田忌击魏,败之桂陵,
(会贞按:《括地志》,故桂城在乘氏县东北二十一里,故老云,此即桂陵也。《寰宇记》亦云,乘氏县有桂城,即田忌败魏师处。但乘氏之桂陵,在今菏泽县东北二十里,与此《注》所指之地异,验此《注》所指,当在今长垣县西境。)
齐于是︹,自称为王,以令天下。濮渠又东,迳蒲城北,
(守敬按:《左传·桓三年》杜《注》,在长垣县西南。《地形志》,长垣有蒲城。《一统志》,今长垣县治。)
故卫之蒲邑,孔子将之卫,路出于蒲者也。
(朱路上衍子字,全、赵、戴同。全、赵於出下增迎字。守敬按:此乃《家语》孔子适卫路出於蒲之路,浅人以下有子路事,妄添子字。全、赵、戴均不检察,全、赵又臆添迎字,大误。)
《韩子》
(《外储说右》)
曰:鲁以仲夏起长沟,子路为蒲宰,以私粟馈众。孔子使子贡毁其器焉。余按《家语》
(《致思》)
言仲由为蒲宰,
(戴改蒲为后阝,非,见下。)
修沟渎。与之箪食瓢饮,
(二字,今本《家语》作壶浆,《说苑》夫子令赐止之,无鲁字。(全云:《韩非子》本言子路为后阝宰,故属之鲁。道元既误引,而又赘辨之。不然,是俗本误后阝为蒲也。守敬按:蒲为卫邑,后阝为鲁邑,此无可混者。今本《韩非子》作为后阝宰,郦氏所见本,必作蒲,若同今本,当辨后阝、蒲之异,不当云鲁、卫之异。《家语》各本皆作蒲,《说苑》引此事亦作蒲。戴氏改《韩非子》之蒲为后阝,犹可言也,无端改《家语》之蒲为后阝,全违郦氏卫邑之说。《韩非子》明言季氏为政,郦氏岂未之见?良由古书皆言子路为蒲宰,非鲁地而起长沟,修沟渎。《韩子》、《家语》,文小异而大同,明为一事而传闻之异,故引《家语》以驳韩非,全氏亦未悟其旨。)
又入其境,三称其善。身为大夫,终死卫难。
(守敬按:《地形志》,长垣县有子路祠。)
濮渠又东迳韦城南,
(守敬按:《滑县志》,韦城在县东南五十里。)
即白马县
(县详《河水注》。)
之韦乡也。
(守敬按:《续汉志》白马有韦乡,互见《河水注》。)
《史迁记》曰,夏伯豕韦之故国矣。
(守敬按:《史记·夏本纪》,御龙氏受豕韦之後。徐广曰,受一作更。此事《左传·襄二十四年》、昭二十九年、《晋语》、《郑语》、《竹书纪年》并载之。贾逵、韦昭,并言其更代之由。惟昭二十九年杜《注》云,更,代也,以刘累代彭姓之豕韦,累寻迁鲁县,豕韦复国,至商而灭。累之後世,复承其国,为豕韦氏。其说为简而明。襄二十四年杜《注》云,豕韦,国名。东郡白马县东南有韦城,郦氏本杜说,而追溯豕韦之先见《史记》,遂但标为史迁记,此删节之过。)
城西出而不方。城中有六大井,皆隧道下,俗谓之江井也。
(守敬按:《寰宇记》:豢龙井在韦城县古城内,市之东南,即豢龙氏豢龙之所。有古石记云,左右直殳工曰血丁下八十一口,其义莫考,今存。盖即此《注》所称之大井,而乐史不言有六井,则又非其旧矣。)
有驰道,自城属於长垣。
(守敬按:《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一年,郑?侯使许息来致地,平邱、户牖、首垣诸邑及郑驰地。《河水注》引之,驰地即驰道,与首垣相属,故郑并致於魏,而《竹书》简略,不详其起讫,郦氏於此,特实指之。)
濮渠东绝驰道,东迳长垣县故城北,
(守敬按:两汉、魏、晋县属陈留,後魏属东郡。《地形志》,长垣有长垣城。《一统志》,在今长坦县东北十四里。)
卫地也,
(守敬按:蒲为卫地,长垣近蒲,亦卫地,故《史记·春申君传·索隐》被以後世之名,称卫之长垣。)
故首垣矣,
(《秦策》、《韩策》。)
秦更从今名,
(全云:王应麟曰,《史记·赵世家·正义》以首垣为二邑,鲍氏《国策》亦然,当从此《注》为陈留之长垣。会贞按:《寰宇记》,秦灭魏,以为长垣县。)
王莽改为长固县。《陈留风俗传》曰:县有防垣,故县氏之。孝安帝以建光元年,封元舅宋俊为侯国。
(朱宋作来,《笺》曰:一作宋。赵云:按宋字是也。汉安帝祖母为宋贵人。《汉书·章帝八王传》云,清河王庆母宋贵人父扬,安帝追谥当阳穆侯,四子皆为列侯,食邑各五千户,俊乃四列侯之一。守敬按:残宋本、《大典》本作宋。)
县■祭城,
(守敬按:《长垣县志》,今县东北有祭城村。)
濮渠迳其北,郑大夫祭仲之邑也。杜预曰:陈留长垣县东北有祭城者也。
(会贞按:《左传·桓十一年》杜《注》,祭,郑地陈留云云。《一统志》谓此卫地,不应为郑臣采邑。又《括地志》,故祭城在管城县东北十五里,即祭仲邑。江永则据《路史》,以管城之祭,为周祭伯所封,而以中牟之祭亭为仲邑。)
圈称又言长垣县有罗亭,故长罗县也。
(会贞按:前汉县属陈留郡。《寰宇记》,在长垣县东北四十里,後谓之长罗亭。当在今长垣县东北。)
汉封後将军常惠为侯国。
(会贞按:《汉表》,宣帝本始四年封。)
《地理志》曰:王莽更长罗为惠泽,後汉省并长垣,
(会贞按:《寰宇记》,至光武时,国绝,并入长垣。)
有长罗泽,即吴季英牧猪处也。
(朱《笺》曰:?韦按:《後汉书》,吴佑,字季英,年二十,丧父,居无担石,常牧豕长垣泽中,後举孝廉,官河间相。会贞按:《初学记》二十九引《东观汉记》、《御览》四百七、九百三引袁山松《後汉书》,并作长垣泽,与范《书》本传同。然考《书钞》七十九引《续汉书》作长罗泽。袁宏《後汉纪》亦作长罗泽,则此称长罗泽有据。)
又有长罗冈、蘧伯玉冈,《陈留风俗传》曰:长垣县有蘧伯乡,
(一名新乡。)
有蘧亭、伯玉祠、伯玉冢。
(会贞按:《续汉志》长垣,《注》引《陈留志》有蘧伯玉墓及祠。《文选·曹大家〈东征赋〉》注引《陈留传》有蘧乡,在蘧伯玉冢。《魏志·中山王衮传》,伯玉冢在长垣县东。《寰宇记》,伯玉祠在县东七里,祠在墓侧。《一统志》,蘧伯乡在长垣县东,墓在县南十五里。)
曹大家《东征赋》
(会贞按:见《文选》。)
曰:到长垣之境界兮,
(今《文选》脱兮字。)
察农野之居民,睹蒲城之邱墟兮,
(生荆棘之蓁蓁,蘧氏在城之东南兮,民亦飨其邱坟。(朱向讹作飨,戴改,赵同。会贞按:残宋本、《大典》本作向,向、向同。《文选》作尚。孙志祖《考异》谓向字之误。)
惟令德之
(《文选》作为。)
不朽兮,身既殁而名存。昔吴季札聘上国,至卫,观典府,宾亭父畴,以卫多君子也。
(朱《笺》曰:《左传》云,延陵季子去郑,适卫,说蘧伯玉、史狗、史?酋、公子荆、公子发、公子朝,曰,卫多君子,未有患也。此云观典府宾亭父畴,未详。会贞按:观与说形近,父畴与史?酋形近,则观典府宾亭父畴,即说蘧伯玉、史狗、史?酋之脱误,无公子荆、公子发、公子朝,盖亦脱。)
濮渠又东,分为二渎,北濮出焉。
(会贞按:此濮详《瓠子问注》,所谓濮水枝津也。)
濮渠又东,迳须城北,
(会贞按:《寰宇记》,须城在卫南县东南二十八里。《一统志》,在滑县东南。)
《卫诗》云,思须与漕也。
(会贞按:《邶风·泉水篇》文。卫之漕邑,汉为白马县,县见《河水注》五。)
《毛傅》云:须,卫邑矣。郑
(《笺》)
云:自卫而东,迳邑,故思。濮渠又北,迳襄邱亭南。
(会贞按:当在今东明县西。)
《竹书纪年》曰:襄王七年,
(守敬按:今本《竹书》周隐王三年。)
韩明率师伐襄邱;十年,
(朱《笺》曰:十,一作九。全、赵、戴改九。守敬按:今本隐王六年,以魏计,在今王十年,今王即襄王也。)
楚庶章率师来会我,次于襄邱者也。濮水又东,迳濮阳县故城南。
(朱无又字,全、赵、戴增。县详《瓠子河注》。)
昔师延为纣作靡靡之乐,武王伐纣,师延东走,自投濮水而死矣。
(守敬按:《史记·乐书》,师旷曰,师延与纣为靡靡之乐。武王伐纣,师延东走,自投濮水之中。《寰宇记》,师延邱,在韦城县南东二十里。武王杀师延于濮水,收葬于此。在今滑县东南。)
後卫灵公将之晋,而设舍于濮水之上,夜闻新声,召师涓受之于是水也。
(朱《笺》曰:师涓於濮水,为卫灵公写师延清商之声,事见《韩非子》。守敬按:又见《史记·乐书》。)
濮水又东,迳济阴。
(朱作沛阴,《笺》曰:孙云,当作济阴。全、赵、戴改。)
离狐县故城南,
(守敬按:《元和志》,南华县,本汉离狐县。濮水在县南五里。《寰宇记》,濮水西自韦城县界入南华县,在县南五里,又东入乘氏县界。与此《注》所叙水道合。离狐县,前汉属东郡,後汉、魏、晋、後魏属济阴郡。《地形志》,离狐县有离狐城。《一统志》,城在东明县东南。)
王莽之所谓瑞狐也。
(朱作狐瑞,吴本依《汉志》作瑞狐。戴、赵改。)
《郡国志》曰,故属东郡。濮水又东,迳葭密县故城北。
(守敬按:前汉县属济阴,後汉废。《续山东考古录》,在今菏泽县西北二十里。)
《竹书纪年》,幽公
(朱讹作幽王,《笺》曰:旧本作幽公。赵、戴改作元公。守敬按:旧本是也,见下。)
三年,
(朱三上有十字,《笺》曰:宋本无十字。赵、戴删。)
鲁季孙会晋幽公于楚邱,
(朱讹作文公,《笺》曰:一作幽公。赵、戴改。)
取葭密,
(朱取讹作即,全云:《寰宇记》作取,赵、戴改。)
遂城之。
(赵云:今本《竹书纪年》,周考王十四年,鲁季孙会晋幽公于楚邱,无即葭密遂城之六字。《寰宇记》曹州乘氏县下云,《竹书纪年》,幽公十三年,季孙会晋文公于楚邱,取葭密,遂城之。则知古文本《竹书》如是。然而有大可疑者,《史记·六国年表》,周考王元年,岁辛丑,十四年甲寅,当鲁元公嘉之二年,晋幽公柳之十年,而《鲁世家》注,徐广曰,皇甫谧云,元公元年辛亥,终辛未,得二十一年,与《世表》参校,差二岁,此云三年,又差一岁。守敬按:戴、赵并作元公三年,不言所据何本。赵氏并据《史记·表》,差一岁相驳诘,不知《竹书》以晋、魏纪年,无以鲁纪年者,不得妄改,仍以作幽公为是。又晋字当在幽公三年上为合。)
濮水又东北,迳鹿城南。
(守敬按:城当在今菏泽县东北。)
《郡国志》曰:济阴乘氏县有鹿城乡。
(朱城讹作乘,赵据《郡国志》改,全、戴改同。)
《春秋·僖公二十一年》,盟於鹿上。
(守敬按:此《经》文。)
京、杜并谓此亭也。
(守敬按:杜《注》,鹿上,宋地。汝阴有原鹿县。《释例》同。是杜无以济阴鹿城乡为鹿上之说,且郦氏於《汝水》篇明引杜预《释地》文,《淮水注》亦以原鹿为《春秋》之鹿上,足见郦氏从杜说,则此是引京说以存异闻,当作京相?谓此亭也。杜并二字,乃相?之误。又《史记·宋世家·索隐》,汝阴原鹿,其地在楚,僖二十一年,宋人、楚人、齐人,盟於鹿上,是也。然宋公求诸侯於楚,楚纟?许之,计未合至汝阴鹿上。今济阴乘氏县北有鹿城,盖谓此也。考济阴在宋之北,汝阴在宋之南,汝阴於楚为近。宋公求楚,不於近楚之地与楚盟,乃越宋而北,与楚盟,於情事不合。小司马左袒京氏,究不如杜之惬也。)
濮水又东,与句渎合,
(朱无渎合二字,戴增,赵以下渎字上属,增会字。会贞按:戴是也。)
渎首受濮水枝渠
(会贞按:即上北濮。)
于句阳县,东南迳句阳县故城南,
(守敬按:两汉、魏、晋县并属济阴郡,後废。《寰宇记》,在乘氏县北三十五里。在今菏泽县北。)
《春秋》之谷邱也,
(守敬按:桓十二年《经》,公会宋公、燕人盟于谷邱。)
《左传》以为句渎之邱矣。
(守敬按:《传》,公及宋公盟于句渎之邱。杜《注》,句渎之邱即谷邱。据杜《注》,但云谷丘,宋地,未实指所在。《释例》,宋地下,亦云,谷邱、句渎之邱,二名,阙 勃氏系之於此者,盖隐从应劭说。《汉志》句阳,颜《注》引应劭曰,《左传》句渎之邱也。又《续汉志》考城,刘《注》引《陈留志》,有谷亭,古句渎之邱,与应异。)
县处其阳,故县氏焉。又东,入乘氏县,左会贞濮水,
(守敬按:句渎自今菏泽县西北,受濮水枝渠,至县东北会濮水,已湮。)
与济同入钜野。故《地理志》曰:濮水自濮阳南入钜野,
(守敬按:《汉志》,濮阳,颜《注》引应劭曰,濮水南入钜野。故赵氏以此为应劭说,非班固元文。濮阳之濮水,即自封邱之濮水分出,此《注》以入钜野者为正流,《瓠子注》以入羊里者为枝津,当因水之大小为说。汉时水之大小,与後世盖相反,故班氏只载入羊里之水,而不载入钜野之水,犹《瓠子注》之时水枝津,即《汉志》临淄之如水,而《淄水注》叙时水正流,《汉志》不载也。然则濮阳之濮水,乃应劭补出,郦氏引《汉志》,间以应《注》当《汉志》元文,引《山海经》,间以郭《注》当《山海经》元文,皆节省之过。以今地言之,濮水自今封邱县西南,东北迳县北,至长垣县西境,已湮。又迳县北至东明县西境,今涞河,盖其故渎,又东迳县南菏泽县北,下合济入钜野,已湮。)
亦《经》所谓济水自乘氏县两分,东北入于钜野也。
(会贞按:叙北济终此。北济入钜野与南济会,至是南北二济合流。验《经》,自乘氏分入钜野者南济,《注》上称济渎迳乘氏县云云,正释《经》文谓南济入钜野也。至此复以北济附於《经》,故云然。以今地言之,北济自今东明县南,东北迳菏泽县南,至县东北境,今赵王河盖其故渎,又东北至郓城县界入钜野,已湮。)
济水
(会贞按:以下叙钜野之济水。)
故渎又北,
(会贞按:《通鉴》晋太和四年,《注》引此北上有东字,义熙十二年《注》引无东字。)
右合洪水,
(朱此十字讹作《经》,全、赵、戴改《注》。赵云:以《通鉴》注校。全云:胡三省《通鉴》注引《水经》曰,济水北至东燕县与河合。《注》曰,济水自乘氏两分,东北入巨野,济水故渎又北,右合洪水。按胡氏所引《经》乃《河水》篇中之《注》文,流俗本误以为《经》,而胡氏信之,又割裂引入,与此篇之《注》牵连补缀,不知《河水》篇中之济,乃滑台之石济,非四渎之济也,冬烘甚矣!守敬按:《河水注》,河水又迳东燕县故城北,则有济水自北来注之,济水乃清水之误。胡氏不悟,故引作济水北至东燕云云,全氏知纠胡氏之失,而不觉《河水》篇之济为讹文,皆为疏也。详见《河水》篇。)
水上承钜野薛训渚,
(朱无水字,全、赵、戴增。薛训渚互见後黄水下。)
历泽西北流,
(朱作西北渚,全、赵、戴删渚字。会贞按:渚乃流之误,今订。)
又北迳阚乡城西,
(会贞按:《释例》鲁地内,须昌县东南有阚城,即下《郡国志》之阚亭,又即《皇览》之阚乡城,在今汶上县西南南旺湖中。)
《春秋》桓公十有一年,《经》书,公会宋公于阚。《郡国志》曰:东平陆有阚亭。
(会贞按:见东平国下,此言在东平陆下。《皇览》言寿张,异,杜预言须昌,又异,盖诸书各就当时所属言也。东平陆、寿张俱详《汶水注》,须昌详下卷。)
《皇览》曰:蚩尤冢在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中,
(朱无平字,赵、戴同。守敬按:《汉志》,寿良属东郡。《续汉志》,寿张属东平国。据《魏志·张邈传》,东平寿张人,《东平王徽传》,青龙二年,徽使官属挝寿张县吏折足,则魏寿张亦属东平国。《史记·集解》引作东平郡,是也。此脱平字,今订。)
冢高七丈,
(朱丈作尺,赵、戴同。守敬按:《史记·集解》引作七丈,《类聚》四十、《寰宇记》、《路史·蚩尤传》引同。《续汉志》注引,虽讹七为五,而作丈则同。此尺字误。《御览》五百六十引亦误,盖七尺不足为异也,今订。)
常十月祠之,有赤气出,如匹绛帛,
(朱无匹字、帛字,赵、戴同。守敬按:《史记·集解》引作如匹绛帛,《御览》五百六十引亦作如一匹绛帛,则此有脱文,今订。)
民名为蚩尤旗,
(守敬按:《汉书·天文志》,蚩尤之旗,类彗而後曲,象旗。见则王者征伐四方。是民因星有蚩尤旗而取以为名,名之为旗,足证上文当有帛字。以上并《皇览》文。《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至绛帛句止,不如此全。)
《十三州志》曰:寿张有蚩尤祠。
(赵云:《汉志》东郡·寿良县,蚩尤祠在西北?上。会贞按:《汉书·郊祀志》,祠蚩尤於寿良。又《续汉志》注引《地道记》,与阚说同。)
又北,与济渎合。
(朱无与字,赵依孙潜校增,全、戴增同。守敬按:後黄水下言,洪水西北入泽,即此,则济渎谓钜野之故渎也。)
自渚迄於北口,一百二十里,名曰洪水。桓温以太和四年,率众北入,掘渠通济。
(会贞按:《桓温传》,太和四年,北伐慕容?,进次金乡,凿钜野三百馀里,以通舟运,自清水入河。又《毛穆之传》,桓温伐慕容(?使穆之监凿钜野百馀里,引汶会於济川。)
至义熙十三年,刘武帝西入长安,又广其功。自洪口已上,又谓之桓公渎,
(朱《笺》曰:《宋书》,义熙十三年八月,沈田子大破姚泓於蓝田,王镇恶克长安,生擒泓。九月,宋公至长安。会贞按:《通鉴》系此事於十二年,《注》引《水经注》作十三年。据《晋书·安帝纪》,十二年秋,刘裕帅众伐姚泓,十三年秋,克长安,则到此在十二年,入长安在十三年,《注》叙广其功於入长安之年,於事稍戾。《元和志》,桓公沟源出任城县西四十里萌山下。引《宋武北征记》,桓宣武以太和四年,率众平赵、魏时,遗冠军将军毛彪生凿此沟,因号桓公沟。于今四十九年矣,沟已填塞,公遣朱超石更凿通之。又云,桓水在中都县西八十里。守敬按:此桓公沟与後黄水之桓公沟,南北异流。彼水南流入菏,此水北流入济,盖均为桓温所凿,故通得桓公之名。考《元和志》之萌山,在今嘉祥县城内。唐中都县,即今汶上县治,则《注》所云薛训渚,为今嘉祥县地,洪口在今汶上西,此水自嘉祥北,至汶上西入济,已湮。)
济自是北注也。《春秋·庄公十八年经》书:夏,公追戎于济西。
(守敬按:庄三十年杜《注》,济水历齐、鲁界,在齐界为齐济,在鲁界为鲁济。高士奇曰,杜氏所谓历齐、鲁界者,即东北分流一支。其在钜野、寿良、须昌,则穿曹、鲁之境,谓之鲁济。其在谷城以下,则穿齐、卫之境,所谓齐济也。僖三十一年,取济西田。《左传》分曹地也。追戎济西,即已氏之戎,在今曹县境者。隐二年会戎于潜,七年戎伐凡伯,皆此戎也。)
京相?曰:济水自钜野至济北,是也。
(守敬按:济北国详後卢县下。)
又东北过寿张县西界,安民亭南,汶水从东北来注之。
济水又北,汶水注之,
(别详《汶水》篇。)
戴延之所谓清口也。
(会贞按:通鉴》,宋元嘉二十七年,萧斌使申坦、垣护之据清口,即此。当在今东平州西南。)
郭缘生《述征记》曰:清河苜受洪水,
(会贞按:《初学记》八引《述征记》,钜野县有清水。)
北注济,
(朱注作流,赵据孙潜校,流下增入字,全增同,戴改注。)
或谓清即济也。
(朱即作则,全、赵、戴改。守敬按:《通鉴》宋元嘉七年,《注》引此正作即。)
《禹贡》:济东北会於汶。今枯渠注巨泽,巨泽北则清口,
(朱口讹作水,赵据胡渭校改口,全、戴改同。)
清水与汶会也。桑钦
(朱讹作李钦。守敬按:《汉志》,泰山郡莱芜县下云,《禹贡》汶水出西南入?,桑钦所言。则李钦为桑钦之误无疑,而全、赵、戴皆不觉,何耶?今订。(曰:汶水出太山·莱芜县,(县详《淄水注》。)
西南入济是也。
济水又北,迳梁山东。
(守敬按:《史记·梁孝王世家》作良山,《汉书·孝王传》作梁山,良、梁通。《初学记》七、八、引《述征记》,梁山祭清水。《地形志》,寿张有梁山。《括地志》,山在寿张县南三十五里。《一统志》,在东平州西南五十里,接寿张县界。)
袁宏
(宏字彦伯,见《晋书·文苑传》。)
《北征赋》曰:背梁山,截汶波,
(会贞按:《初学记》六引《北征赋》同。)
即此处也。刘澄之
(守敬按:《隋志》,《永初山川古今记》二十卷,齐都官尚书刘澄之撰。)
引是山以证梁父,
(梁父山详《汶水注》。)
为不近情矣。山之西南,有吕仲悌墓。
(朱《笺》曰:《晋阳秋》,吕安字仲悌,东平人,志量开旷,有拔俗风气,与嵇康为友,每一相思,千里命驾。)
河东岸有石桥,桥本当河,河移,故侧岸也。
(戴侧作厕。)
古老言,此桥,东海吕母起兵所造也。
(守敬按:《初学记》七引《述征记》,梁山东北过水,吕母梁积石犹存。《兖州府志》,吕母桥在东平州西南。)
山北三里,有吕母?,
(朱作宅,《笺》曰:《东观汉记》,海曲吕母之子为县令所杀,母破产结诸少年,得数百人,入海,自称将军,遂破海曲,执县宰斩之,以其首祭子冢。守敬按:《初学记》七引《述征记》亦云,吕母宅在梁山北。然考《元和志》,吕母?在寿张县东南三十五里。後汉东海吕母合众于此。兖州人谓城实中曰?。《寰宇记》,须城县下亦称吕母?则作宅者误也,今订。)
?东三里即济水。
济水又北,迳须朐城西。
(朱此九字讹作《经》,全、赵、戴改《注》。会贞按:下引《地理志》,寿良有朐城。在今东平州西。)
城临侧济水,胡须朐国也。
(朱作故须国,风姓也。全、赵、戴增朐字。戴删风姓二字。会贞按:《公羊》作须朐,《左氏》作须句,《谷梁》同。)
《春秋·僖公二十一年》,子鱼曰:任、宿、须朐、颛臾,风姓也,实司太?与有济之祀。
(朱《笺》曰:《左传》,秋,楚执宋公以伐宋。冬,会於薄以释之。子鱼曰,祸犹未也,未足以惩君。则子鱼之语,已卒于此。其任宿须朐等语,别自更端,为邾人灭须朐张本。此子鱼曰三字宜删。)
杜预曰:须朐在须昌县
(县详下文。)
西北,非也。
(守敬按:此驳杜《注》西北之误。寿良之朐城,是未迁之朐,故只称朐。须朐之朐,是已迁之朐故名须朐,如楚之鄢郢是也。观後文引京相?说,最为分明。此未迁之朐,杜称须朐,郦氏亦称须朐城,皆蒙以已迁之名也。)
《地理志》曰:寿良
(朱良误张,全、赵、戴同,今订。县详《汶水注》。)
西北有朐城者是也。
(守敬按:《汉志》,寿良,蚩尤祠在西北?上。有朐城。上字断句,判然二事 勃氏误读《汉志》,蒙上蚩尤祠,加西北二字於有朐城上,非也。又按《汉志》系朐城於寿良,经《经》先叙济水东北过寿张,後北过须昌。《注》亦先叙迳须朐城,後叙须昌县,则须朐在须昌南,不得在须昌西北,亦可据以订杜说之讹。)
济水西有安民亭,
(会贞按:《魏志·荀?传》,太祖就谷东平之安民。《李典传》,典屯安民。《水道提纲》,东平州西南十里安山镇,即古安民亭。亭在安民山南,则去州不止十里矣。)
亭北对安民山,
(会贞按:《明·地理志》,东平州西南有安山,一曰安民山。《一统志》,山在东平州西南三十五里。)
东临济水,水东即无盐县界也。
(县详《汶水注》。)
山西有《冀州刺史王纷碑》,汉中平四年立。
(赵云:赵氏明诚《金石录·跋尾》曰,冀州刺史王纯碑,延熹四年立。《水经》云,济水迳须句城西 勃道元《注》,济水西有安民山,山西有冀州刺史王纷碑,汉中平四年立。按地理书,须句即今中都县,此碑在中都,又其官与姓氏皆合,疑其是也。然以纯为纷,以延熹为中平,则疑《水经》之误。叶氏奕苞《续金石录》曰,《汉冀州刺史王纯碑》云,君讳纯,字伯敦,年五十九,延熹四年八月二十八日甲寅陨殂,五年十一月十八日丙申葬,而立此碑也。按《水经》王纷碑立於中平四年,去延熹已二十馀年,或别有王纷,非王纯也。且隶书纯、纷二字绝不类,而此碑纯字完好,更无残泐。若赵氏所云,乃好奇之过。守敬按:孙星衍《京畿金石考》,汉冀州刺史王纯碑,延熹四年八月立,见《天下金石志》,在昌平州。是王纯碑在今直隶,与王纷碑所在,相去甚远,赵明诚混而一之,疏矣。叶氏悟王纷王纯各一人,但未实考得王纯碑所在耳。王纯碑久佚,余据临川李氏旧本,刻入《望堂金石》中。)
济水又北迳微乡东。
(朱此句讹作《经》,无北字。全、赵、戴改《注》,增北字。守敬按:下引亦说寿张西北三十里有微乡。《方舆纪要》,谓在今寿张县南,误,在今东平州西。)
《春秋·庄公二十八年经》书:冬筑?。
(守敬按:此《左氏经》文,《公羊》、《谷梁》注并云,《左氏》作麋。)
京相?曰:《公羊传》谓之微
(。守敬按:《谷梁》亦作微。?音眉,眉与微通。《仪礼·少牢馈食礼》,眉寿万年,郑《注》,古文眉为微。)
东平
(朱东上有在字,全、赵同,戴删。)
寿张县西北三十里,有故微乡,鲁邑也。
(守敬按:庄二十八年,杜《注》但云,?,鲁下邑。《释例》鲁地内,则云?,阙。而僖六年微,《释例》,小国地内,谓寿张西北有微乡,与京略同。若不知?、微一地者,是其偶疏也。)
杜预曰:有微子冢。
(守敬按:杜语见《释例》小国地内。又《地形志》,留县有微山、微子冢。《隋志》,留县有微山。《元和志》,山上有微子冢,去沛县六十五里。《通典》,沛县微山,微子葬处。又《续汉志》薄县刘《注》,西有微子冢。梁玉绳从之。而《寰宇记》云,聊城县有微子城,纣之庶兄封邑於此。《地形志》则谓壶关县有微子城。《路史·国名纪》微,本扶风之?县,纣徙畿内,则不在聊城。今故城在潞。徐氏《史记测议》主此说,岂城与冢不同地欤?)
济水又北,分为二水,其枝津西北出焉,
(戴删焉字。)
谓之马颊水者也。
(马颊水详下。)
又北过须昌县西。
(守敬按:《元和志》须,昌县,济水南自郓城县界流入,去县西二里。)
京相?曰:须朐,一国二城两名,盖迁都须昌,朐是其本。
(守敬按:《汉志》,须昌,故须句国,寿良有朐城。所云,须句国,指迁都之城也,所云朐城,指其本城也。分别言之,是京说之确证。)
秦以为县。
(守敬按:前汉县属东郡,後汉、魏属东平国。宋、後魏属东平郡。《地形志》,须昌治须昌城。《方舆纪要》,在今东平州西北十五里。)
汉高帝十一年,封赵衍为侯国,
(朱无封字,戴、赵增。守敬按:残宋本、《大典》本有封字,《汉表》同。)
济水于县,赵沟水注之。
(赵沟水详下。)
济水又北,迳鱼山东,左合马颊水。
(朱此十三字讹作《经》,又鱼讹作渔。《笺》曰:克家云,渔山作鱼山者是。全、赵、戴改《注》,并改作鱼。守敬按:《隋志》,卢县有鱼山。《元和志》,在东阿县东南二十里。《方舆纪要》,在今东阿县西八里。《通鉴》,唐乾宁三年,朱全忠遣庞师古伐郓州,败郓兵於马颊。即此马颊也。《明·地理志》东阿西有马颊河,俗名小盐河。)
水首受济,西北流,历安民山北,又西流,赵沟出焉,东北注于济。
(守敬按:沟在今东阿县西南,已湮。)
马颊水又迳桃城东。《春秋·桓公十年经》书,公会卫侯于桃丘,
(会贞按:下引杜说,东阿东南有桃城,在今东阿县西南。)
卫地也。
(会贞按:卫地二字,杜《注》文。)
杜预曰:济北东阿县东南有桃城,
(朱脱城字,赵据《左传》注增,戴增同。)
即桃丘矣。
(杜《注》有桃城。会贞按:《释例》作有桃丘,是桃城即桃丘,郦盖兼采之。《方舆纪要》,今东阿县西南六十里有安平镇。镇东十八里为桃城铺,旁有一丘,高可数仞,即桃丘。)
马颊水又东北流,迳鱼山南,
(朱无鱼字,赵据胡渭校增,全、戴增同。会贞按:《通鉴》唐乾宁三年,《注》引此有鱼字。)
山即吾山也。
(会贞按:《史记·河渠书·集解》引徐广曰,鱼山或是吾山。又《御览》四十二引郭缘生《述征记》曰,鱼山一名吾山。)
汉武帝《瓠子歌》
(会贞按:见《史记·河渠书》。)
所谓吾山平者也。山上有柳舒城,
(朱柳讹作抑,全、赵、戴改。会贞按:《地形志》,卢县有柳舒城,是抑舒当作柳舒无疑。《寰宇记》,柳舒故城,《左传》,晋伐郑,齐陈成子救之,及留舒,去谷七里,谷人不知。是乐史直以柳舒当留舒。《路史·国名纪》亦谓,即《春秋传》之留舒。引杜预曰,留舒,齐地。留、柳声相近,则柳舒之为留舒审矣。而赵氏非之,据《寰宇记》西华县下云,柳城本名娲城,魏邓艾营稻陂时,柳舒为陂长,後人因目为柳城。此城疑亦是其所筑。不知此城特与魏之柳舒名偶同耳,不得漫为附会,以为即柳舒所筑,而驳柳舒之非留舒也。)
魏东阿王
(东阿县,详《瓠子河注》。)
曹子建每登之,有终焉之志。
(会贞按:《魏志·陈思王植传》,太和二年,徙对东河,登鱼山,临东阿,喟然有终焉之志,遂营为墓。)
及其终也,葬山西,
(守敬按:《御览》五百五十六引《述征记》,鱼山临青河。东阿王曹植葬於山西,有二石柱,犹存。杭世骏曰,《名胜志》称子建墓在通许县之七里冈,成化九年大水,墓崩二穴,居民入视,隧表碣曰,曹子建墓。植曾徙封雍邱,雍邱今之杞县,距通许四十里而近,岂植真葬斯地耶?考隋立曹子建碑,亦在东阿。通许之墓,恐是附会。)
西
(朱《笺》曰:宋本无西字。赵云:西字不宜衍。会贞按:残宋本有西字。)
去东阿城四十里。
(朱城讹作水,戴、赵改。会贞按:残宋本、《大典》本作城。)
其水又东,注于济,
(朱济上有清字,全、赵、戴删。会贞按:《通鉴》唐乾宁三年,《注》引此无清字。今东阿县西,黄河行古济水之道,今运河於县西南绝河西北出,盖即马颊水受济西北流之故渎。今马颊渠自运河出东北入黄河,则与此《注》所叙之下流合也。)
谓之马颊口也。
(会贞按:《新五代史·范延光传》,唐庄宗筑垒马家口,即此。)
济水自鱼山北,迳清亭东。
(朱此十字讹作《经》,全、赵、戴改《注》。守敬按:下引京说,东阿东北四十里有清亭,在今东阿县西北大清河岸。)
《春秋·隐公四年》,公及宋公遇于清。
(朱此下有者也二字。全、赵同,戴删。守敬按:此《经》文隐公上,当有《经》书二字。)
京相?云:今济北东阿东北四十里有故清亭,即《春秋》所谓清者也。
(守敬按:此清《释例》卫地内,济北东阿县东北有清亭,与京说合。又哀十一年,齐国书伐我,及清。杜《注》,齐地,济北卢县东有清亭,是跨济水左右,皆有清亭也。)
是下济水通得清水之目焉。
(朱脱下字,全、赵、戴增,又朱无下水字,全、赵同,戴增。)
亦水色清深,用兼阙称矣。是故燕王
(《燕策》)
曰:吾闻齐有清济浊河以为固。
(朱浊讹作济,全、赵、戴依《战国策》改。)
即是水也。
又北过谷城县西。
济水侧岸,有尹卯垒。
(守敬按:《通鉴》宋永初三年,兖州刺史徐琰弃尹卯南走。又宋景平元年,魏刁雍留镇尹卯。《一统志》,尹卯垒在东阿县西北。)
南去鱼山四十馀里,是谷城县界,
(守敬按:後汉置县,属东郡,魏、晋、宋属济北,後魏属东济北。今东阿县治。)
故春秋之小谷城也。
(守敬按:《续汉志》,谷城,春秋时小谷。杜《注》,小谷,齐邑,济北谷城县。乃郦所本。)
齐桓公以鲁庄公三十二年城之,
(朱讹作二十三年,全、赵、戴同。守敬按:《春秋经·庄公三十二年》城小谷,今订。)
邑管仲焉,
(守敬按:《左传》城小谷,为管仲也。)
城内有夷吾井。
(守敬按:杜《注》,城中有管仲井。又《寰宇记》谷城南山有管仲井。)
《魏土地记》曰:县有谷城山,
(守敬按:《元和志》,谷城山在东阿县东三十二里。《一统志》,在东阿县东北五里。)
山出文石。
(会贞按:《御览》五十二引《石虎邺中记》,谷城山有文石,石文鲜明。)
阳谷之地,《春秋》:齐侯、宋公会于阳谷者也。
(守敬按:僖三年《经》文。杜《注》,阳谷,齐地,在须昌县北。《元和志》,阳谷亭在东阿县东南四十二里。)
谷有黄山台,
(全、赵、戴改谷为县。会贞按:非也。黄石公言,谷城山下黄石即我。又《括地志》,谷城山一名黄山。《寰宇记》,谷城山一名黄石。则黄山台即在谷城山,不得别言县有,以区为二。)
黄石公与张子房期处也。
(会贞按:见《史记·留侯世家》。)
又有狼水,出东南大槛山狼溪,
(守敬按:《初学记》八引此《注》作大鉴山。《隋志》东阿县下,又作?监山。《方舆纪要》,?监山在东阿县东南三十里,稍北有狼山,狼溪水发源於此。《注》称水出大槛山,则狼山即大槛之北阜也。朱此下有西狼溪三字,全、赵、戴删。)
西北迳谷城西,又北,有西流泉,出城东近山,西北迳谷城北,西注狼水,以其流西,故即名焉。
(赵云:赵秉文《滏水集·双溪记》,东平黄山之下曰浪溪 勃道元《水经注》所谓狼溪者是也。狼、浪同声,因以名之。狼溪东二十里而近,有佛屋,溪源於此。筑堰汇水为溪,溪广百亩,上纳天光,下侵山根,中植亭馆,莳以花竹,命之曰云溪。一清按:云溪似即《注》中所谓西流泉也。)
又西北,入济水。
(朱作清水,全、赵同。戴改。)
城西北三里,有项王羽之冢,半许毁坏,石碣尚存,题云项王之墓。
(守敬按:《括地志》,项羽墓在东阿县东二十七里,谷城西三里。引《述征记》云,墓在谷城西北三里,半许毁坏,有碣石项王之墓。《兖州府志》,在东阿县城北。)
《皇览》云,冢去县十五里,
(守敬按:《史记·项羽本纪·集解》引同。)
谬也。今彭城谷阳城
(会贞按:谷阳县见《淮水注》,汉谷阳县,魏废,故《注》称谷阳城但两汉县并属沛郡。据《寰宇记》,谷阳城在蕲县东七十里。後魏蕲属谯郡,《注》不得称彭城谷阳城。又考《隋志》,彭城郡有谷阳县。此彭城二字当後人所改。)
西南又有项羽冢,非也。余按《史迁记》,
(守敬按:见《项羽》及《高祖本纪》。)
鲁为楚守,汉王示羽首,鲁乃降,遂以鲁公礼葬羽于谷城,宁得言彼也。
(会贞按:《寰宇记》,项羽墓在蕲县东七十里,汉高祖葬羽於谷城,今济北谷城有项羽冢,此又有墓,按《汉纪》,斩羽东城,楚悉定,独鲁不下,乃持羽头示其父兄云云。《项羽传》,杨喜等五人,各分其一体,岂此葬其体,谷城葬其头也。守敬按:後文引《皇览》,亦云蚩尤身体异处,故别葬,阚冢之外有肩髀冢。但羽之葬,一在谷城,一在谷阳,未必如此巧合,恐谷阳之冢,出於传会,当以郦氏之说为定。)
济水又北,迳周首亭西。
(朱此九字论作《经》,全、赵、戴改《注》。会贞按:《左传》杜《注》,济北谷城县东北有周首亭。在今东阿县东北。)
《春秋》文公十有一年,
(朱一讹作二,全、赵、戴改。)
左丘明云:襄公二年,王子城父获长狄侨如弟荣如,埋其首於周首之北门,即是邑也。
(朱《笺》曰:按《左传·文公十一年》,晋之灭潞也,获侨如之弟焚如,齐襄之二年,叟阝瞒伐齐,齐王子城父获其弟荣如,埋其首於周首之北门。会贞按:顾炎武《左传杜注补正》、《史记·鲁世家》、《齐世家》及《十二诸侯年表》,皆作齐惠公二年,即鲁宣之二年也,《传》作襄公,当传写之误。是郦氏亦沿《传》之误,襄上又脱齐字。)
今世谓之卢子城,
(会贞按:《地形志》,卢县有卢字城。)
济北郡治也。京相?曰:今济北所治卢子城,
(会贞按:後汉、魏济北国,治卢县,晋移国於此,宋为郡,徙废。)
故齐周首邑也。
(会贞按:杜《注》,周首,齐邑。)
又北过临邑县东。
(县详《河水五》邓里渠下。)
《地理志》
(东郡临邑下。)
曰:县有济水祠,
(朱有也字,赵同,全、戴删。会贞按:《地理志》作有?庙。《郊祀志》,宣帝改元神爵,祠济於临邑界下。)
王莽之谷城亭也。水有石门,
(会贞按:下引京说卢县故城西南有石门。在今平阴县北,长清县西南,圮於河。)
以石为之,故济水之门也。
(会贞按:《左传》杜《注》,或曰济北卢县故城西南,济水之门。《释例》齐地内作卢县故城西南,济水以石为门。)
《春秋·隐公三年》,齐、郑会於石门,郑车偾济,即于此也。
(朱三作五,偾作愤,《笺》曰:按《左传·隐公三年》,齐、郑盟於石门,郑伯之车偾於济。赵改三,改偾,戴改偾,而仍作五年,失之)
。京相?曰:石门,齐地。
(会贞按:杜《注》同。)
今济北卢县故城西南六十里,有故石门,去水三百步,盖水渎流移,故侧岸也。
(会贞按:谓石门本在水中,今去水远,因水道迁徙也。)
济水又北,迳平阴城西。
(朱此九字讹作《经》,全、赵、戴改《注》。会贞按:下引京说平阴在卢县故城西南十里,在今平阴县东北。)
《春秋·襄公十八年》,晋侯沈玉济河,会於鲁济,寻氵?梁之盟,同伐齐,齐侯御诸平阴者也。
(会贞按:见《左传》,鲁济详本卷上,氵?梁之盟在襄十六年,详《济水》一。)
杜预曰:城在卢县故城东北,非也。
(会贞按:杜《注》无故城二字。《释例》齐地内同。然隐三年石门,杜俱称卢县故城,与京合。疑此平阴杜亦俱有故城二字与京合,今本杜书均为後人所删 勃氏叙济水,先北迳平阴城西,又东北至垣苗城西,而後迳卢县故城北,是平阴在卢县西南,不在东北,故辨杜之非。)
京相?曰:平阴,齐地也,在济北卢县故城西南十里。
(会贞按:《续汉志》,卢县有平阴城,《地形志》同,不知其所指同杜,同京,《元和志》、《寰宇记》在平阴县东北三十五里,与京合。)
平阴城南有长城,东至海,西至济。河道所由,名防门,去平阴三里。
(会贞按:《秦策》,苏代曰,齐有长城巨防。《续汉志》,卢县有长城至东海,有防门。《括地志》,长城西北起济州平阴县,缘河,历泰山北冈上。经济州淄川,东至密州琅邪台入海。《元和志》,故长城首起平阴县北二十九里。互详《汶水注》。)
齐侯堑防门,
(会贞按:《左传》,堑防门而守之广里,此与下分引之。杜《注》城南有防,防有门,於门外作堑。)
即此也。其水引济,故渎尚存。今防门北有光里,
(会贞按:《续汉志》,卢县有光里。)
齐人言广,音与光同,
(全氏曰:八字《注》中《注》。守敬按:《书》之光被四表,亦作广被四表,则不独齐音然。)
即《春秋》所谓守之广里者也。
(何氏曰:杜氏以为防门之堑,其广一里耳。善长则以广为里名。全云:杜说是也。郦氏以声音之变为证,非矣。守敬按:《通鉴》,梁中大通六年,魏齐州刺史侯渊出走,行及广里,则亦以广为名,况又有光里相证,则郦说是也。)
又云:
(守敬按:上引京相?说,此又云者,亦京说也。)
巫山在平阴东北,
(守敬按:杜《注》,巫山在卢县东北,因言平阴,地望误,而言巫山,地望亦误。故郦氏复引京说正之。在今肥城县西北六十里。)
昔齐侯登望晋军,畏众而归。师旷、邢伯闻乌鸟之声,知齐师潜遁。
(会贞按:师旷曰,鸟乌之声乐,齐师其遁。邢伯曰,有班马之声,齐师其遁。此所举师旷事,邢伯二字当是衍文,否则鸟乌下当有班马二字。又按:朱作乌鸟,残宋本、《大典》本、黄本、吴本并作乌鸟,与《左传》作鸟乌异,鸟乌不解,据襄十八《传》城上有乌之文,疑本作乌鸟,传钞倒作鸟乌也。当以郦注正之。)
人物咸沦,地理昭著,贤于杜氏东北之证矣。今巫山之上有石室,耆老言,郭巨葬母处,
(朱无此八字,戴同,全、赵据《名胜志》引增。守敬按:《名胜志》郭巨上尚有孝子二字。)
世谓之孝子堂。
(守敬按:《地形志》,卢县有孝子堂。《御览》四十二引《齐地记》,巫山一名孝堂山。今孝堂山有郭巨石室画像。)
济水右迤,遏为湄湖,
(朱遏讹作过,全、赵删,戴改遏。)
方四十馀里。
(《元和志》,湄湖泊在长清县西南五里,东西三十里,南北二十五里,水族生焉,数州取给。会贞按:在今县西南,已湮。《左传·定九年》,齐侯致禚、媚、杏于卫。杜《注》,三邑皆齐西界。余疑此湄湖即《左传》媚邑地。)
济水又东北,至垣苗城西,
(朱此十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又至,赵据胡渭校改迳,戴、全同。守敬按:下引《北征记》言,流至洛当,故此变迳作至,不必改也。《魏书·显祖纪》,皇兴元年,征南大将军慕容白曜拔垣苗戍。《地形志》,太原县有垣苗城。在今长清县西南。)
故洛当城也。伏滔《北征记》曰:济水又与清河合流至洛当者也。宋武帝西征长安,令垣苗镇此,
(朱作桓遵,全、赵改桓为垣,戴改垣苗。)
故俗又有垣苗城之称。
(朱作故俗人有垣苗之称,戴、赵桓改垣,增城字,戴并改人为又。赵云:《宋书·垣护之传》,伯父遵,父苗。高祖围广固,遵、苗逾城归降,并以为太尉行参军。二人皆从武帝西征,故城镇遂留其名也。又云:按垣遵、垣苗伯仲,岂可兄镇此城,弟袭其号乎?且一城亦未必二人居守,而城有垣苗之称,则垣遵为误引也。又按《通鉴·宋纪》,孝武大明三年,以义兴太守垣阆为兖州刺史,阆,遵之子也。胡三省《注》曰,垣遵即垣苗也。武帝西征长安,使遵守洛当城。城据河、济之会,人谓之垣苗城。此是全袭郦《注》之误,忘却晋安帝义熙五年,刘裕伐慕容超,超尚书略阳垣遵及弟京兆太守垣苗逾城来降之文。遵乃苗之兄,不审梅?间何以失检乃尔?守敬按:《通鉴》宋泰始三年,《注》引此作令垣苗镇此,则已觉垣遵镇洛当之误矣。)
河水自四渎口东北流而为清。
(朱四讹和泗,清讹作蒲,全、赵改。赵云:泗渎口当作四渎口,见《河水注》,蒲是清之误。《河水》篇云,河水东分济,亦曰?水受河也,然荥口水断,石门不通,始自是出东北流,迳九里与清水合,故?渎也。自河入济,自?入淮,自淮达江,水径周通,故有四渎之名也。彼文讹?作沛,此又讹清作蒲也。戴亦改泗为四而改蒲为济。守敬按:戴盖以《河水注》有河水东分济亦曰?水受河之说。然《注》下引《魏土地记》言,河与清水合,又详言黑白异流,正证明此句,则作清是也。)
《魏土地记》曰:盟津河别流十里,
(会贞按:《河水注》作九里,而此作十里,必有一误。)
与清水合,乱流而东,迳洛当城北,黑白异流,泾、渭殊别,而东南流注也。
又东北过卢县北。
济水东北,与湄沟合,
(守敬按:《魏书·显祖纪》、《慕容白曜传》,并作麋沟。《地形志》太原县下,作靡沟。《通鉴》宋泰始三年作糜沟。糜与湄通,靡、麋与糜,形声并近。)
水上承湄湖,北流注济。
(守敬按:水当在今长清县西。)
《尔雅》
(《释水》)
曰:水草交曰湄。
(《释丘》曰。)
通谷者微。犍为舍人
(守敬按:注《尔雅》者,《经典释文序录》有犍为文学《注》,诸书引作犍为舍人,或作舍人。《文选》注问称为郭舍人,疑即一人也。)
曰:水中有草木交合也。
(朱无中有二字,《笺》曰:水上疑脱中有二字。按《尔雅》疏,李巡云,水中有草木交会曰湄。全、赵、戴改增。)
郭景纯曰:微,水边通谷也。
(守敬按:今本《尔雅·释丘》,谷者微,郭《注》,通於谷。《经》、《注》,皆有脱漏,当以此《注》订之。)
《释名》
(《释水》)
曰:湄,眉也,临水如眉临目也。
济水又迳卢县故城北,
(朱此九字讹作《经》,全、赵、戴改《注》。)
济北郡治也。汉和帝永元二年,分泰山
(泰山郡详《汶水注》。)
置,
(会贞按:此《续汉志》济北国下文。前汉县属泰山郡,後汉、魏、济北国治,晋、宋属济北,後魏属太原郡。《方舆纪要》,城在长清县西南二十五里。又《寰宇记》长清县下,後魏孝昌二年,自山茌故城,移东太原郡於此。後魏尚无长清县,故《一统志》谓移郡治卢县,然去郦氏被害仅一年,当在成书後,故《注》下文言郡治山茌。)
盖以济水在北故也。
济水又迳升城北城际水湄,故邸阁也,祝阿人孙升,将家居之,以避时难,因谓之升城焉。
(守敬按:《魏书·显祖纪》皇兴二年,征南大将军慕容白曜攻升城,戍主房崇古遁走。《通鉴》宋泰始三年载此事,亦作升城。又《地形志》太原郡太原县治升城。而《十六国春秋》言,慕容隆兵至斗城,此《注》又作什,皆与升形近致误。《方舆纪要》,升城在长清县东北。)
济水又东北,与中川水合。
(朱此十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
水东南出山茌县之分水岭。
(朱讹作县,《笺》曰:宋本作岭。全、赵、戴改。两汉县曰茌,属泰山郡。魏、晋曰山茌,仍属泰山郡,宋、後魏为太原郡治。在今长清县东南三十里,中川水即今长清县之北沙河,出泰安县西北,泰山西麓。)
溪一源两,分泉流半,解亦谓之分流,交半水,南出太山,入汶。
(会贞按:此半水即北汶水,详《汶水注》。)
半水出山茌县,西北流,迳东太原郡南。
(朱东字讹在迳字上,戴改。赵据黄本校正。《方舆纪要》,刘宋元喜十年,割济南泰山郡立太原郡。泰始三年,为後魏慕容白曜所陷。《地形志》云,太原郡,刘义隆置,魏因之是也。时又谓之东太原郡。会贞按:残宋本、《大典》本作迳东,《地形志》,齐州之太原郡即此,无东字。然《隋志》长清县下云,有东太原郡,後齐废。《寰宇记》长清县下称,後魏孝昌二年,自山茌故城移东太原郡於此。盖对并州之太原郡言,故称东太原郡也。)
郡治山茌。
(朱山茌讹作山炉,《笺》曰:孙云,当作山茌。全、赵改。戴仍作炉。守敬按:《寰宇记》长清县,後魏孝昌二年自山茌故城,移东太原郡於此。是孝昌二年以前,东太原郡治山茌有明徵。全、赵依改,是也。戴沿朱之误,谓山炉地名,乃臆说也,不意戴氏有此失。)
西北,
(朱西讹作固,《笺》曰:谢云宋本作西。全、赵改。守敬按:改西,是也。戴承朱之误,以固字上属,谬矣。)
与宾溪谷水合。
(朱讹作与汉宾合水合。赵改云:《方舆纪要》作宾溪谷水,全、戴改同。)
水出南格马山宾溪谷,
(朱宾上衍汉字,又脱谷字。全、赵、戴删、增。会贞按:《地形志》,山茌县有格马山。《元和志》,隔马山在长清县东南三十五里。《左传》,夙沙卫杀马于隘以塞道,後因名。《方舆纪要》,隔马山在长清县东南六十里。南沙河在县南二十里,源出隔马山。即此《注》之水也。格马山亦见《汶水注》。)
北迳卢县故城北,
(县详前。)
陈敦戍南,
(会贞按:陈敦戍无考,当在今长清县西南。)
西北流,与中川水合,
(朱无水字,全、赵、戴增。会贞按:今南沙河於长清县西南入黄河,不与北沙河会,则水道有变迁矣。)
谓之格马口。其水又北,迳卢县故城东,
(会贞按:上已言宾溪水迳卢县故城北,西北与中川水合,则中川水已至卢城西北,此安得中川水又北,反迳卢城东耶?疑此故城东与上故城北互讹。)
而北流入济,俗谓之为沙沟水。
(会贞按:《通鉴》宋大明二年,败魏兵於沙沟,即此。济水又东北,右会玉水。(朱此九字讹作《经》,全、赵、戴改《注》。)
水导源太山
(《汶水注》作泰山。)
朗公谷,
(朱无水字,重谷字。全、赵、戴增、删。守敬按:今玉符河出泰山北,诸溪水合而成流。)
旧名琨瑞溪。有沙门竺僧朗,少事佛图澄,
(守敬按:佛图澄,详《高僧传》。)
硕学渊通,尤明气纬,隐於此谷,因谓之朗公谷。
(守敬按:《魏书·释老志》,沙门僧朗与其徒隐於泰山之琨瑞谷,太祖遣使致书,以缯素、旃?、银钵为礼。今犹号曰朗公谷。《元和志》,神通寺在历城县东七十里,琨瑞山中,苻秦时,沙门竺僧朗隐居也。朗少事佛图澄尤明气纬,隐于此谷,因谓之朗公谷。《方舆纪要》,玉符山东南有朗公谷。《一统志》,朗公山在长清县东南九十里,一名朗公谷。)
故车频《秦书》
(守敬按:车频《秦书》三卷,《隋志》不著录。《史通·外篇》,先是,秦礻必书郎赵整参撰国史,值秦灭,隐於商洛山,著书不辍。有冯翊车频助其经费。整卒,频纂成其书,定为三卷。)
云:苻坚时,沙门竺僧朗尝从隐士张巨和游。
(守敬按:张巨和名忠,中山人,见《晋书·隐逸传》。)
巨和常穴居,而朗居琨瑞山,大起殿舍,连楼累阁,
(朱累作叠,全、赵改累,戴改累。)
虽素饰不同,并以静外致称,即此谷也。
(守敬按:《高僧传》五,竺僧朗,京兆人,前秦时居泰山,与隐士张忠为林之下契,後於金舆谷昆仑山中立精舍云云。)
水亦谓之琨瑞水也。其水西北流,迳玉符山,
(守敬按:《地形志》,奉高县有玉符山。《隋志》,博城县有玉符山。《一统志》,方山在长清县东南九十里,《齐乘》,疑即玉符山也。)
又曰玉水。
(守敬按:《寰宇记》,玉水自历城县流入长清。)
又西北,迳猎山东,
(守敬按:《一统志》,猎山在长清县东北四十里,今讹作腊山。)
又西北,枕祝阿县故城东,
(守敬按:两汉县属平原郡,魏、晋属济南郡,宋、後魏属太原郡。在今长清县东北三十许里。)
野井亭西。
(守敬按:《春秋》杜《注》,济南祝阿县东,有野井亭。在今长清县东北四十里。)
《春秋·昭公二十五年经》书,齐侯唁公于野井是也。《春秋
(《经》)
·襄公十九年》,诸侯盟于祝柯,
(朱柯作阿,《笺》曰:《春秋》作柯。全、赵、戴改。守敬按:此《经》文,诸侯上当有《经》书二字。)
《左传》所谓督阳者也,
(守敬按:《传》称盟于督扬,杜《注》督扬即祝柯。又成十六年伐郑,我师次於督扬。杜《注》督扬,郑东地,则非此祝柯也。)
汉兴,改之曰阿矣。
(守敬按:《公羊》作祝阿。《通典》春秋时亦曰祝阿,犹古东柯,後为东阿。)
汉高帝十一年,封高邑为侯国,
(朱邑作色。赵改云:《史表》作邑。全、戴改同。守敬按:《汉表》作{刀巴},{刀巴}、邑形近致误。)
王莽之安成者也。故俗谓是水为祝阿涧水,北流注于济。建武五年,耿?东击张步,从朝阳桥济渡兵,
(赵云:按《後汉书·耿?传》,从朝阳桥河以度。章怀《注》云,朝城在济水北,有漯河 勃氏以济渡连称,词义乖舛。会贞按:《?传》本作从朝阳桥济河以度,郦氏引之,节去河字,所云桥济者,桥济水也。乃赵援《?传》删济字,而讥郦氏济渡连称为非,疏矣。)
即是处也。济水又东北,泺水入焉。
(朱此九字讹作《经》,入讹作出。全、赵、戴改《注》。全、戴改出作入,赵仍作出。守敬按:作出者,赵本刊刻之误。)
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
(朱水上衍泺字,全、赵同,戴删。又历下脱城字,赵据《汉志》增,全、戴增同。守敬按:《释例》,乐水出历城县故城西。两汉、魏、晋县属济南。?今本《晋志》无历城县。按:《左传·桓十八年》杜《注》称,济南历城。《地形志》,历城,晋属济南,则晋有。?晋永嘉後为济南郡治。宋、?《宋志》,历误广。?後魏同。在今县治西南隅。)
泉源上奋,
(朱作旧,《笺》曰:谢云,旧疑作奋,一本无旧水二字。全、赵、戴改奋。)
水涌若轮。
(守敬按:曾南丰《齐州二堂记》,自渴马崖以北,至於历城之西,盖五十里,而有泉出,高或数尺,曰趵突之泉,其注而北,则谓之泺水,达於清河以入海。)
《春秋·桓公十八年》,公会齐侯于泺
(守敬按:此《经》文,公上当有《经》书二字。)
是也。俗谓之为娥姜水,
(朱有也字,《笺》曰:娥姜一作娥英。?按《寰宇记》引此作娥英。?全、戴删也字。赵云:《地形志》,济南郡历城县有娥姜祠。《路史》,祝阿故县又有泺水,俗呼姜水,源有锇英之庙,姜字不误。)
以泉源有舜妃娥英庙故也。
(守敬按:《书·尧典》,?降二妇於妫?。《列女传》,二女,长曰娥皇,次曰女英。《地形志》但云有娥姜祠。《寰宇记》,娥英庙又谓之罗姜祠,罗、娥音近,亦谓娥姜也,皆偏举之,娥姜水之称亦以此。)
城南对山,山上有舜祠。
(会贞按:《地形志》,历城县有舜祠。)
山下有大穴,
(《寰宇记》引此,大作泉。)
谓之舜井,
(会贞按:《初学记》八引《续述征记》,历山有井,无底,与城西南涌泉相通。又《寰宇记》,舜井在历城县东百步,舜所穿之井也。则与《注》所指之地异矣。)
抑亦茅山禹井
(详《渐江水注》。)
之比矣。《书》
(《大禹谟》)
舜耕历山,亦云在此,
(会贞按:《淮南·原道训》高《注》,历山在济阴城阳,一曰济南历城山。《寰宇记》,历山在历城县南五里。宋历城县即今县治。)
所未详也。其水北为大明湖,
(会贞按:《明一统志》,大明湖在济南府城内西北隅,源出舜泉,其大占府城三之一。由北水门出,与济水合,弥漫无际。遥望华不注峰,若在水中,盖历下城绝胜处也。《历城旧志》,今泺水绕城北流而不入城,舜泉在城内,亦止成一井,不流,惟北珍珠、濯缨诸泉,北流入湖耳。湖境亦多居民填塞,仅成曲港,可通小舟。)
西即大明寺,寺东北两面侧湖,此水便成净池也。池上有客亭,
(守敬按:《一统志》,北渚亭,即《水经注》池上之亭也。宋晁补之有赋,曾巩、元郝经皆有诗。)
左右揪桐,负日俯仰,目对鱼鸟,
(朱此下有极字,《笺》曰:极下脱一字,或是极望。赵云:按依文自足,无烦增补。戴删极字。守敬谓是俯仰鱼鸟,与上句作对,衍目对二字及极字。)
水木明瑟,可谓濠梁
(守敬按:见《庄子·秋水》篇。)
之性,物我无违矣。湖水引渎东入西郭,东至历城西而侧城,北注陂。
(朱陂讹作湖,赵同,戴改。会贞按:此即下所云在水西北为陂之水,则作陂是也,作湖则与上湖混。)
水上承东城历祠下泉,
(朱祠作祀,戴同。《笺》曰:李云,祀疑作祠。赵改祠。)
泉源竞发。
(朱无泉字,赵同,戴增。守敬按:《寰宇记》,历水在历城县东门外十步。晏谟《三齐记》云,历水出历祠下,泉源竞发,与泺水同入鹊山湖。《注》变出为承,故当重一泉字。)
其水北流,迳历城东,又北,引水为流杯池,州僚宾燕,公私多萃其上。分为二水:右水北出,
(会贞按:此即下所言枝津。)
左水西迳历城北。西北为陂,谓之历水,与泺水会。又北,历水枝津
(朱此六字讹作自水枝津合水。戴改。全、赵删上会字,及此自水二字,作与泺水枝津合,以末水字下属。会贞按:非也。此水首受历水,不从泺水出,何以谓之泺水枝津?盖此枝津即指上右水北出者,乃历水之枝津也。当以戴改为是。)
首受历水于历城东,东北迳东城西而北出郭。
(会贞按:西而二字当互倒,上左水在西,西迳历城北,此枝津为右水,不得迳历城西也。)
又北注泺水,又北,听水出焉。
(听水详後巨合水下。)
泺水又北流注於济,谓之泺口也。
(守敬按:《齐乘》曰,古泺水自华不注山东入大清河。伪齐刘豫乃导之东行,为小清河。《历城县志》,小清河自明永乐以後,屡塞屡?,久之复淤。盖小清惟时泺水为源,堰东有阻,则泺水仍自华不注东北入大清河。会贞按:今泺水於历城东北二十里,下泺堰,入黄河,似复《水经注》之道。但堰在华不注东北。《注》叙泺水北流注济,济水又东北,方叙华不注,则古泺口在堰之西矣。)
济水又东北,
(朱《笺》曰:此下脱一迳字。全、赵增。戴云:据华不注山乃华水之源,非济水所迳,《笺》说非也。)
华不注山,
(朱此上九字讹作《经》,全、赵、戴改《注》。守敬按:《地形志》,历城县有华不注山。《元和志》,华不注山一名华山,在历城县东北十五里。)
单椒秀泽,不连邱陵以自高,虎牙桀
(守敬按:《寰宇记》引此作杰,《名胜志》引作桀。)
立,孤峰特拔
(守敬按:《御览》四十二引作特起,《寰宇记》引作突起,《名胜志》引作特拔。)
以刺天,
(守敬按:《通典》,华不注山,直上如笋。)
青崖翠发,
(守敬按:《御览》引作发翠,《寰宇记》作翠发。)
望同点黛。山下有华泉,
(守敬按:《地形志》历城有华泉。)
故京相?《春秋土地名》曰:
(朱曰字讹在春字上、名下,复衍也字。全、赵、戴改,删。)
华泉,华不注山下泉水也。《春秋左传·成公二年》,齐顷公与晋却克战於鞍,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逢丑父与公易位。将及华泉,骖纟圭於木而止。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齐侯以免。韩厥献丑父,却子将戳之。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於此,将为戮矣。却子曰: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戳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乃免之。
(守敬按:以上《左传》文。)
即华水也。北绝听渎二十里,注於济。
又东北过台县北。
巨合水南出鸡山西北,
(会贞按:《地形志》,卫国县有鸡山。《寰宇记》,鸡山在章邱县西十里。晏谟《齐记》云,昔有神鸡,晨鸣於此,有人候之,获一石,洁白如玉,因以为名。《一统志》,鸡山在章邱县西南四十里。巨合水源出鸡山,北流迳历城县东。)
北迳巨合故城西,耿?之讨张步也,守巨里,即此城也。
(会贞按:《後汉书·耿?传》,步大将军费邑,遣弟敢守巨里。?进兵胁巨里,多伐木,扬言以填坑{渐土}。邑来救,?分三千人守巨里,自引精兵与邑战,斩邑。此《注》三面等句,确凿言之,别有所本。《续汉志》,历城有巨里,聚。章怀谓巨里,聚名,一名巨合城。《地形志》,肥乡有巨合城。《元和志》,巨合城在全节县东南二十三里。在今历城县东七十里。)
三面有城,西有深坑,
(戴和?冗。)
坑西即?所营也,与费邑战,斩邑于此。巨合水又北合关卢水。
(守敬按:《一统志》,关卢水在历城县东,旧志一名盘水,又名全节河。)
水导源马耳山,
(朱水上有关卢二字,全、赵同,戴删。守敬按:《通鉴》晋义熙三年,南燕主超迎母、妻于马耳关。《地形志》,赢县有马耳山祠。)
北迳博亭城西,
(会贞按:《地形志》,平陵县有洛盘城。《寰宇记》引《齐记》作乐盘城,谓即平陵王与章邱侯饯送处。博亭与洛盘音近。博亭城在平陵东南,又关卢水有盘水之名,当以近洛盘城故,则博亭城盖即洛盘城。)
西北流至平陵城,
(朱陵讹作陆,全、赵、改平陵城,详下。会贞按:下言武原水北迳东平陵故城西,又北迳巨合城东,方合关卢水,则此关卢水与武原水合,已至平陵城北,《注》城下当有北字。)
与武原水合。
(守敬按:《齐乘》以武原水为巨合水之东源。)
水出谭城南平泽中,世谓之武原泉。
(戴改泉作渊。守敬按:《齐乘》,出龙山镇南十馀里曰江水泉。)
北迳谭城东,
(会贞按:《续汉志》,东平陵有谭城。《春秋释例》,平陵县西南有谭城。《寰宇记》,在废全节县东南十五里。在今历城县东南七十里。谭国见下。)
俗谓之布城也。
(朱布讹作有,赵改古,云:《齐乘》,东平陵故里在济南东七十五里。春秋谭国,齐灭之。古城在西南龙山相对,有当作古。戴改布。会贞按:残宋本、《大典》本作布。)
又北,迳东平陵县故城西,
(守敬按:两汉、魏、晋县曰东平陵。?今本《晋志》无此县,《宋志》,平陵,汉至晋并云东平陵。《地形志》同,则晋有。?晋永嘉後改曰平陵,宋、後魏同。《续山东考古录》,在历城县东北七十五里。)
故陵城也,後乃加平,
(守敬按:《寰宇记》引《十三州志》,本东陵,後改为平陵,此陵城当作东陵。又《说苑》,齐桓公之平陵,已见于春秋。《齐乘》,扶风有平陵,故此加东,与此说异。)
谭,国也。齐桓之出,过谭,谭不礼焉。鲁庄公九年,即位,又不朝,十年,灭之。
(守敬按:见《左传·庄十年》。)
城东门外,有乐安任照先碑,
(赵云:按《名胜志》引此《注》云,城东有汉赵相刘衡碑,又有乐安任昭先碑,今本无刘衡碑之目,盖有脱失矣。守敬按:《魏志》,任昭先附《王昶传》。《世说新语·注》、《御览》八百二十二引《任嘏别传》,并作昭先,而《御览》四百三又引《嘏别传》作照先,与此《注》同。《後汉书·郑玄传》注作任照光,盖昭因避晋讳作照,其作昭者,後人改之,光又先之误也。)
济南郡治也,
(朱脱郡字,全、赵、戴增。)
汉文帝十六年置为王国,景帝二年为郡,王莽更名乐安。
(朱安下衍郡字。全、赵、戴删。守敬按:此三句,《汉志》济南郡下文。王念孙曰,二年当作三年。後汉为国。魏、晋复为郡,并治此。晋永嘉後,郡徙历城,县属焉。宋、後魏同。)
其水又北,迳巨合城东,汉武帝以封城阳顷王子刘发为侯国。
(朱发下衍于字,《笺》曰:孙云,按《史记》钜合侯刘发。赵云:沈氏曰,《史》、《汉表》俱无于字。又按《汉表》云,平原,《索隐》亦云,皆为误也。)
其水合关卢水,西出注巨合水,
(朱西讹作而,全、赵、戴改。)
西北
(会贞按:西上当有又字。)
迳台县故城南。
(守敬按:两汉、魏县属济南。晋省。《地形志》,聊城县有台城。在今历城县东北三十里。)
汉高帝六年,封东郡尉戴野为侯国。
(赵云:按《高祖功臣表》,台定侯戴野。《日知录》,《汉书》济南郡之县十四,一曰东平陵,二曰邹平。三曰台,四曰梁邹。《续汉志》,济南郡十城,其一曰东平陵,其四曰台,其七曰梁邹,其八曰邹平,後人读《汉书》误从邹字绝句,因以邹为一县,平台为一县。《齐乘》遂谓汉济南郡,有邹县,後汉改为邹平。又以台、平台为二县,此不得其句读而之说也。《汉志》,常山郡有平台县,是史子叔封邑,亭林之说是也。守敬按:《史》、《汉表》作都尉,无东字,误也。《百官公卿表》,郡守,秦官,景帝中二年更名都尉。野封於高帝六年,固当为东都尉。又《史》、《汉表》只称台侯,而《索隐》以为临淄郡之台乡,岂小司马所见《汉志》已误连为平台乎?然何不考郦《注》?)
王莽之台治也。其水西北流,自野泉水注之。水出台城西南白野泉,北迳留山,西北流,
(朱流讹作留,《笺》曰:古来和流。全、赵、戴改。守敬按:残宋本、《大典》本作流。)
而右注巨合水,又北,听水注之。水上承泺水,
(守敬按:《齐乘》,听水即今之响河。《一统志》六,在历城县东北二十里。)
东流北屈,又东北流,注於巨合水,乱流又北,入于济。
济水又东北,合芹沟水。
(朱此九字讹作《经》,全、赵、戴改《注》。)
水出台县故城东南,
(守敬按:《齐乘》,十二芹沟,俗名西麻湾,出章邱县南明水驿,流三百馀,入绣江。《一统志》,芹沟水在章邱县南。)
西北流迳台城东,又西北,入于济水。
又东北过菅县南。
济水东,迳菅县故城南。
(朱无菅字,戴同,赵增。守敬按:两汉、魏县并属济南,晋废。《地形志》,聊城县有菅城。《方舆纪要》,在章邱县西北三十里。)
汉文帝四年,
(朱讹作景帝二年,全云,是文帝四年。)
封齐悼惠王子罢军为侯国。
(朱《笺》曰:按《汉表》管共侯罢军,《经》文菅字当作管,师古《注》曰,罢音皮波反。赵云:《史》、《汉表》皆作管共侯罢军,误也。管城县自汉迄隋皆为中牟县地,开皇十六年,始立管城县,是以班《志》仅於中牟县注云,?叔邑。《续志》亦于中牟下云,有管城而已。罢军王子,必有封邑,故非乡亭可知。且属齐地,菅字为是。《齐乘》云,菅城在章邱临济镇。《北征记》引《晋太康志》,以管叔之後封于此,齐灭管,故其子孙仕齐。按《书》称致辟管叔,古史谓管叔鲜罪大无後。管夷吾出自周穆王,至夷吾始显,岂管叔之後耶?郑州管城乃管叔所封,鲁有管邑,大夫采地,惟齐无管城,此即汉之菅县,而传写致误,于氏之言,切而当矣。)
右纳百脉水,
(朱此下有百脉二字,全、赵同,戴删。)
水出土鼓县故城西,
(朱鼓讹作谷,全、赵、戴依《汉志》改。守敬按:两汉、魏县属济南,晋废,宋复置,仍属济南。後魏同。《续山东考古录》,在章丘县东南二十五里。《一统志》,氵育河在章丘县东一里,亦曰绣江,其源即百脉水也。)
水源方百步,百泉俱出,故谓之百脉水。
(会贞按:《寰宇记》引晏谟《齐记》,水源方百步,百水之脉俱合流,因以为名。)
其水西北流,迳阳丘县故城中。
(朱阳作杨,下同,全、赵、戴依《汉志》改。守敬按:前汉县属济南,後汉废。在今章丘县东南十里。)
汉孝文帝四年,
(朱文帝讹作景帝,戴改。)
以封齐悼惠王子刘安为阳丘侯。
(赵云:按《汉表》,阳丘侯安以文帝四年封,而《史表》无之。《史表》有瓜丘侯宁国,《索隐》曰,县在魏郡。《地理志》,魏郡无瓜丘,则斥丘之误也。《汉表》云,氏丘侯宁国,氏丘亦斥丘之讹。又按,氏丘侯封十一年而薨,十五年,侯偃嗣,十年为景帝三年,反诛。杨丘侯封十二年而薨,十六年,侯偃嗣,十一年为景帝四年,坐出国界,耐为司寇。嗣侯名为偃,其封薨与嗣总差一年,一似氏丘之即杨丘者,未知《史表》脱一人也,抑《汉表》多一人也。)
世谓之章邱城,非也。
(守敬按:《地形志》,平陵县有章丘城。《寰宇记》,隋改高唐县为章丘,因县东南章丘为名。《方舆纪要》,女郎山下,引《三齐记》章亥妾溺死,葬此,谓之章丘。是章丘即指女郎山,因阳丘城与章丘近,世遂误以阳丘城为章丘城,故郦氏辨之。)
城南有女郎山,
(守敬按:《寰宇记》,女郎山引《齐记》,章侯有三女,溺死,葬于此。《齐乘》,一名小田山。山在章丘县东南七里。)
山上有神祠,俗谓之女郎祠,
(守敬按:《地形志》,平陵有女郎山祠。)
左右民祀焉。其水西北出城,北迳黄巾固,
(朱巾讹作中,《笺》曰:谢云,当作巾。戴、赵改。守敬按:残宋本、《大典》本作中。)
盖贼所屯,故固得名焉。
(守敬按:《通鉴》晋太元十三年,燕青州刺史陈留王绍为平原太守辟闾浑所逼,退屯黄巾固。《元和志》,章丘县理城即黄巾城,汉建安中,黄巾贼张角之所守。在今章丘县治。)
百脉水又东北流,注于济。
济水又东,
(朱讹作东又,赵同,戴乙。)
有杨绪沟水,
(朱作杨渚沟水,全、赵、戴同。守敬按:《寰宇记》引此作杨绪水,云,杨绪水在章丘县东十里。《齐乘》引亦作杨绪水。《金·地理志》,章丘县有杨绪水,此渚为绪之误无疑,今订。《一统志》,獭河在章丘县东北七里,即古杨渚沟也。)
出逢陵故城西南二十里,
(朱出逢陵讹作迳於陵,又脱二十里。赵改、增云:《寰宇记》引此文作出逢陵故城西南二十里。於陵,汉县,後魏改曰逢陵。《地形志》,齐州济南郡逢陵县有於陵城。道元盖从其新制书之,後人据班《志》,改曰於陵,非矣。全、戴改、增同。守敬按:宋置逢陵县,属济南郡,後魏因之,赵氏谓後魏改於陵为逢陵,误。《地形志》博平有逢陵城,在今淄川县西北。)
西北
(赵删此二字,非。)
迳土鼓城东,又西北迳章丘城东,又北迳甯戚城西。
(朱脱戚城二字,戴增,全、赵增同。守敬按:《寰宇记》,甯戚城在章丘县东北三十里。其两引此《注》,并作甯戚城,又云,齐为甯戚食邑。此为戴氏所改,而刊全、赵书者袭之,不然,何不云以《寰宇记》校增邪?)
而北流,注于济水也。
(赵删而字。)
又东北过梁邹县北。
泷水
(朱泷作陇。《笺》曰:孙云,当作泷水。泷有笼、双二音。赵云:按,陇水字不误。《地形志》,东清河郡绎幕县有陇水。《寰宇记》,淄州淄川县有笼水,古名孝水。引《舆地志》云,齐孝妇颜文姜缉笼盖泉。则知笼水古名,後更为陇耳。若作泷水,则是岭表之昌乐泷矣,孙汝澄之说非也。又按,《方舆纪要》,孝妇河在邹平县东。引《舆地志》云,战国时齐人彦文妻,事姑孝,常远汲以供姑嗜。一旦,甘泉涌於室内,常以绩笼盖之,笼发而泉涌,因名笼水。《集异记》作彦文姜,误。《寰宇记》文亦有讹脱。守敬按:《类聚》八、《初学记》八、《御览》五十九、四百一十五、《事类赋》七引《续述征记》言齐孝妇事,并作笼水。笼、泷音同。朱本下文泷水凡六见,惟此作陇,盖传抄偶误。《地形志》作陇,亦以形近致误,不得反据以改此,缘陇、笼音不同也,则当以孙说为是,乃赵氏不悟,而牵涉岭表之泷水,殊为辞费。又宋熙宁八年六月日敕,淄川孝妇颜文姜特封顺德夫人,仍赐灵泉庙为额。碑牒见存,在山东博山,则作颜文姜是也。)
南出长城中,
(守敬按:《御览》四百一十五引《续述征记》,笼水发源长城山。《通典》,淄川县有古齐长城。《一统志》,长城在淄川县南。又云,孝妇河源出博山县颜神镇孝妇祠下,即古泷水。盖淄川、博山之南山,皆长城也。)
北流至般阳县故城西南,
(守敬按:前汉县属济南郡,後汉、魏属齐国。)
《宋志》,般阳令,《晋太康地志》属齐。《地形志》盘阳,晋属齐郡。《寰宇记》,晋省,盖太康後省也。今淄川县治。)与般水会。水出县东南龙山,
(会贞按:《齐乘》,般水出龙山龙湾洞。《一统志》,苍峡龙在淄川县东南三十里,即般水所出之龙山也。)
俗亦谓之为左阜水,
(会贞按:《齐乘》,俗名鱼头河,则又变名矣。)
西北迳其城南,王莽之济南亭也。应劭曰:县在般水之阳,
(会贞按:《汉志》般阳,颜《注》引应说同。)
故资名焉。
(朱故作县,全、赵同,戴改。)
其水又南屈,西入泷水,北迳其县,
(会贞按:北上当有又字。)
西北流,至萌水口。
(朱此下有萌字,全、赵同,戴删。)
水出西南甲山,
(朱《笺》曰:孙云,甲山当作萌山。赵云:按,《方舆纪要》云,明水亦曰萌水,出淄川县西南夹谷山。又云,夹谷山一名祝其山,又谓之甲山,其阳即齐、鲁会盟处,萌水出焉。《济南府志》云,甲山在淄川县西南四十里,萌山在县西北二十五里。盖甲山,萌水所出,而萌山其所经也,孙说非是。守敬按:《初学记》八引此作甲山。)
东,北迳萌山西,东北入於泷水。泷水又西北,至梁邹,东南,
(此是故县,详下。)
与鱼子沟水合。
(守敬按:《地形志》,东魏郡安阳县有鱼沟。)
水南出长白山东
(守敬按:《地形志》,东魏郡博平县有长白山。《一统志》,长白山在邹平县南二十里,东北属长山,北属邹平,折而西属章丘,南则淄川,盘绕四县。)
柳泉口,
(朱柳讹作抑,赵改云:抑泉当作柳泉。《淄川县志》云,柳泉在县北十五里,旁植高柳,可饮可憩。《汉书·地理志》,北海郡有柳泉县,即其地也。全、戴改同。会贞按:作柳泉是也。但考《一统志》,乾沟河在长山县西南三十里,或谓即古鱼子沟。又云,白条沟河在邹平县东七里,即古鱼子沟。又云,沙河在邹平县西一里,《齐乘》,蒙水,俗名沙河,《水经注》谓之鱼子沟。说虽参差,然皆在陇水之西,长白山之东,与此《注》合。若在淄川县北,则在泷水之东,与长白山中隔泷水矣。是《淄川志》所指之柳泉,出於後世傅会,不足为此《注》之证。又梁邹汉属济南郡,在今邹平县东北。若北海郡之柳泉,则在今益都县东,与梁邹中隔?川国及齐郡,尤风马牛不相及也。)
山即陈仲子夫妻之所隐也。
(会贞按:《元和志》引《齐记》,於陵城西三里有长白山,陈仲子夫妻所隐也。《寰宇记》引顾野王《舆地志》亦云,长白山,陈仲子夫妻所隐处。)
《孟子》曰:仲子,齐国之世家,兄戴,禄万钟,仲子非而不食,辟兄离母,家于於陵,即此处也。其水又迳於陵县故城西,
(会贞按:两汉、魏、晋并属济南,今本《晋志》脱此县,据《左传·昭十年》杜《注》,有济南於陵。《宋志》引《永初郡国》济南有於陵。《一统志》谓永初後省入逢陵。《方舆纪要》,今长山县西南二十四里。)
王莽之於陆也。世祖建武十五年,更封则乡侯侯霸之子昱为侯国。
(朱脱之子昱三字。赵云:按《後汉书·侯霸传》,建武十三年薨,帝亲自临吊,下诏追封谥则乡哀侯,何缘有十五年更封之事?本传又云,子昱嗣,昱後徙封於陵侯,是霸之子,非霸也,善长误矣。戴增之子昱三字。)
其水北流注于泷水,泷水即古袁水也。故京相?曰:"济南梁邹县有袁水"者也。
(守敬按:袁水无考。《春秋·成二年》,盟於袁娄。《谷梁》作爰娄,云去齐国五十里。《续汉志》注引《博物志》,临淄西有爰娄,或曰在淄川境。袁娄当以水得名。此《注》叙泷水流迳般阳,古之般阳为今之淄川,在临淄西南数十里,则袁娄在淄川北无疑,泷水即袁水,亦无疑矣。京说其释《春秋》袁娄之文乎?袁娄西即梁邹,故京氏谓梁邹有袁水也。)
泷水又西北,迳梁邹县故城南,
(守敬按:两汉、魏县并属济南。《晋书·乐安平王鉴传》,咸宁初,以齐之梁邹益封乐安国。《宋书》言,晋太康六年三月,乐安、梁邹等县殒霜,伤桑、麦,则晋初梁邹属齐,继属乐安,而今本《晋志》乐安国下但作邹。考《续汉志》,济南郡梁邹、邹平连书二县,西晋并有。)
邹平
(详《河水注》,其地相接,当同度属乐安,然则《晋志》之邹,乃梁邹、邹平之脱略。《一统志》谓邹即前汉之故东邹,非也。《寰宇记》,邹平,永嘉之乱始废,梁邹当同。在今邹平县东北二十里。)
又北,屈迳其城西,汉高祖六年,封武虎为侯国。
(朱《笺》曰:《史表》作武儒,《汉表》作武虎。)
其水北注济。
(守敬按:古泷水由今邹平县之东北入济,今孝妇河,自长山县西折而东北,至新城县西北二十里,入小清河。)
其
(戴删其字。)
城之东北,又有时水,西北注焉。
(会贞按:此时水枝津也。洋《瓠子河注》,亦见《淄水注》。)
又东北过临济县南。
县故狄邑也
(守敬按:《续汉志》,临济本狄,前汉狄县属千乘郡。此狄邑即《史记》田单攻狄三月不下之狄,又即田儋狄人也之狄,非《左传》狄伐卫之狄。《续汉志》临济《注》引《地道记》,狄伐卫懿公,误。《史记正义》亦误。)
王莽更名利居。《东观汉记》
(守敬按:惠栋云,《东观记》。)
安帝永初二年改从今名。
(守敬按:《续汉志》但言安帝更名,《宋志》与此同。)
以临济故。《地理风俗记》云:
(朱此下衍有字,赵云,当作古,孙潜校改,全、戴删。)
乐安太守治。
(守敬按:《续汉志》,乐安国治,质南帝时国除为郡,故《风俗记》称乐安太守。魏、晋、宋县属乐安,後魏属东平原郡。)
晏谟《齐记》曰:有南北二城,隔济水,
(守敬按:临济在济水北,即晏谟所谓北城。《方舆纪要》,在高苑县西北二里。)
南城,
(朱南字在水字上,《笺》曰:一本作水南。全、赵、戴改。)
即被阳县之故城也,
(守敬按:前汉县属千乘郡,後汉废。《续山东考古录》,在高苑县西八十步。)
北枕济水。《地理志》曰:侯国也。
(千乘郡被阳县下。)
如淳曰:一作疲,音罢军之罢也。
(朱脱一作疲三字,音下有减字。《笺》曰:《汉志》注,如淳曰,被一作疲,音罢军之罢,减字疑衍。又曰,孙云,按《史记》,刘燕封披阳侯,《索隐》曰,披音皮,刘氏音皮彼反,戴依《笺》增、删,赵删同。守敬按:汪远孙校《汉志》云,据如《注》及《史·建元以来表》作披阳,疑被字误。)
《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
(守敬按:《太史公自序》无建元以来四字,《汉书·司马迁传》同,承前《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省之。此《注》及《淇水》、《沭水注》引,并有建元以来四字。《史记》他本题篇,亦有。梁氏玉绳谓依後人所加而书之,并非。)
曰:汉武帝元朔四年,封齐孝王子敬侯刘燕之国也,
(守敬按:《史表》封披阳,《汉表》同。)
今渤海侨郡治。
(守敬按:《宋志》渤海太守,孝武侨立。《地形志》渤海郡,故临淄地,刘骏置,魏因之,故谓之侨郡。)
济水又东北,迤为渊渚,谓之平州?冗。
(朱平州以上十三字讹作《经》,全、赵、戴改《注》。赵据《齐乘》引此作平州况,谓况是?冗之误,增?冗字。全增同。守敬按:《禹贡锥指》,今高苑县东南十里有麻大泊,一名鱼龙湾,周五六十里,盖即古济水所汇之平州也。又《左传·宣元年》,公会齐侯於平州。杜《注》,平州,齐地,在泰山牟县西,则又一平州,非此也。)
漯沃县侧有平安故城,
(朱漯作湿,县字在安字下,《笺》曰:湿沃,县名,属千乘郡,而平安县在春次。赵云:按氵?沃当作湿沃。县字,全氏校移湿沃之下。全、戴作漯沃。守敬按:汉漯沃县在河水北,故郦氏叙漯沃县故城於《河水》篇,河水南为漯水,漯水南为济水,此平安县为济水所迳,去汉漯沃县甚远。考《地形志》有两湿沃县,一属青州乐陵郡。晋为国,後改称县,前汉属千乘,後罢。晋复属。是郡与县皆因晋之旧,乃《河水》篇之漯沃也。一属青州乐陵郡。《志》称郡,刘义隆置,魏因之。盖宋於南置乐陵郡,并置湿沃县,而魏亦因宋之旧,即此《注》之漯沃也。此漯沃与平安城近,当在今新城、高苑二县之间。方志与《河水》篇之故城混为一地,非也。)
俗谓之会城,非也。
(赵云:按《漯水注》伏琛曰,千乘城在齐城西北一百五十里,隔会水,即漯水之别名。故漯沃县侧之城,俗谓之会城也以此。会贞按:平安县不近漯水,赵释会城,牵涉会水,失之。)
按《地理志》,千乘郡有平安县,侯国也,
(全云:《地理志》有此语,而《侯表》中无以平安封者,盖失之。赵云:按《孝成许皇后传》,后姊子平安刚侯谒,则是平安之封邑可知,但《侯表》中无之耳。)
王莽曰鸿睦也。应劭曰:博昌县
(县详《淄水注》。)
西南三十里,有平安亭,
(朱作安平,全、赵、戴乙。守敬按:乙作平安,是也。胡渭不知其误倒,乃以临淄东淄水所迳之东安平城当之,误甚。县後汉废。《续山东考古录》,在新城县东北四十里。)
故县也,世尚存平州之名矣。济水又东北,迳高昌县故城西。
(守敬按:《续山东考古录》,城在今博兴县西南五里。)
按《地理志》曰:
(戴删曰字。)
千乘郡有高昌县,汉宣帝地节四年,封董忠为侯国,
(守敬按:县,後汉废。)
世谓之马昌城,非也。
(朱非讹作此,《笺》曰:旧本作北。赵据孙潜校改非,戴改同。)
济水又东北,迳乐安县故城南。
(朱此十二字讹作《经》,全、赵、戴改《注》。守敬按:城在今博兴县北。)
伏琛《齐记》曰:博昌城
(博昌县详《淄水注》。)
西北五十里,
(守敬按:伏琛以乐安城为博昌北城,谓去博昌南城三十里。此先言博昌南城所在,博昌城下,当有在齐城三字,证以郦氏驳语,薄姑去齐城云云,可见。博昌城见《淄水注》时水下。)
有南北二城,相去三十里,隔时、济二水,
(守敬按:博昌在时、济之南,乐安在时、济之北。)
指此为博昌北城,非也。乐安与博昌、薄姑
(薄姑详下。)
分水,俱同西北,薄姑去齐城六十里,乐安越水差远,
(会贞按:据下薄姑在济水南,乐安则在济水北,故言越水。)
验非尤明。
(会贞按:此藉薄姑驳伏琛以乐安为博昌北城之非。盖乐安与博昌、薄姑俱在齐城西北,则三城南北相值,博昌之北为薄姑,薄姑之北为乐安,博昌与乐安中隔薄姑。乃伏琛指乐安为博昌北城,其误显然。)
班固曰:千乘郡有乐安县。应劭曰:取休令之名矣。
(守敬按:师古不载应说。)
汉武帝元朔五年,封李蔡为侯国。
(全云:按《汉表》,李蔡封安乐,是?郎琊之昌县,非千乘之乐安也。《史表》作乐安,而《索隐》曰,《表》在昌可证也。赵云,按全说非也。李蔡封乐安侯,《史》、《汉·李广传》、《功臣表》、《卫青传》及《百官公卿表》凡七见,惟《汉书·功臣表》作安乐耳。故师古以《表》为误。盖封在乐安,而食邑于昌,抑或是博昌与乐安同属干乘,并非?郎琊之昌,转写者脱失耳。《禹贡锥指》曰,乐安故城,在今博兴县东,隋改乐安曰博昌。五代、唐曰博兴。《元和志》,博昌县,济水在北,去县百步。按此《经》旧在高昌下,今据薄姑、利县俱南直临淄,而乐安故城在博昌县东北,则此《经》乃错简,故移于利县之後,甲下邑之前。一清按:东樵不知此条是《注》,所谓先经起事乃有错简之疑,即实非也。今仍其旧。守敬按:後汉、魏县属乐安。《舆地广记》,晋省。)
城西三里,
(《齐乘》作二里。)
有任光等冢,光是县人,
(全、赵、戴县上增宛字。守敬按:《一统志》,任光墓在博兴县北,引《齐乘》,光,南阳宛人,封阿陵侯,子隗,又传三世至孙,徙封北乡侯,始为齐地,光何缘有墓在此?余谓《注》辨乐安非博昌,无论光墓不足凭,光是宛县,又何得据以驳博昌?前东平陵县有乐安任昭先碑,此县人即指乐安,则任光为任昭先之误,无疑。全、赵、戴县上增宛字,证成其误,尤非。又按:《魏志·王昶传》注引任嘏《别传》,是乐安博昌人,非乐安县人,然乐安与博昌相接,正无妨葬乐安。此《注》则以为乐安县人,岂因《後汉书·郑玄传》称乐安任嘏,误以郡国为县目欤?)
不得为博昌明矣。
济水又迳
(朱作《经》,戴同,全、赵改。)
薄姑城北。後汉《郡国志》
(乐安国下。)
曰:博昌县有薄姑城。
(守敬按:《地形志》,乐陵郡乐陵县有姑城,脱薄字。)
《地理书》
(守敬按:此当是陆澄《地理书》,赵改书作志,非。)
曰:吕尚封於齐郡薄姑。
(守敬按:郡字当都字之误。《史记·齐世家》,武王封师尚父于营丘,後胡公徙薄姑,最为可据 勃氏先引《地理书》吕尚封于薄姑,似太公初封即在此。下又引《史记》胡公徙薄姑,盖两存之。)
薄姑故城在临淄县西北五十里,
(临淄县详《淄水注》。守敬按:临淄即齐城,上言薄姑去齐城六十里,此作五十,必有一误。《方舆纪要》,在博兴县东北十五里。)
近济水,史迁曰:胡公徙薄姑。
(赵云:《齐世家》是献公。戴改献公。守敬按:《齐世家》是胡公自营丘徙薄姑,献公又自薄姑徙临淄,原文不误。)
城内有高台。
(会贞按:《左传》谓之遄台 勃氏叙薄姑,接云,城内有高台。江永中其说谓晏子言蒲姑氏因之,盖指其所在之地。但晏子历举爽鸠氏、季?、逢伯陵、蒲姑、太公,皆就齐国概言之。景公时都临淄,观《左传》此条,首言齐侯至自田,则是已反都城。《肇域记》谓在临淄县东一里,似为可信。)
《春秋
(《左传》)
·昭公二十年》,
(朱作二十二年,《笺》曰:孙云,按《左传·昭公二十年》全引。赵、戴删下二字。)
齐景公饮於台上,曰:古而不死,何乐如之?晏平仲对曰:昔爽鸠氏始居之,季?
(守敬按:《汉志》作﹀,《诗》疏作讠则,此同《左传》。)
因之,有逢伯陵因之,
(戴因上增又字。)
薄姑氏又因之,
(《左传》薄作蒲,古字通。)
而後太公又因之,
(戴删又字。)
臣以为
(《左传》无此三字。)
古若不死,爽鸠氏之乐,非君之乐。
(《左传》,之乐作所愿。)
即于是台也。济水又东北,迳狼牙固西
(狼牙固无考。)
而东北流也。
又东北过利县西。
《地理志》曰:
(戴删曰字。)
齐郡有利县。王莽之利治也。
(守敬按:後汉、魏、晋并属乐安,宋废。)
晏谟曰,县在齐城北五十里。
(朱齐讹作济。全、赵、戴改。戴里下增也字。守敬按:《齐乘》,在乐安县西北二十里。《方舆纪要》,在博兴县东南四十里。)
又东北过甲下邑,入于河。
济水东北至甲下邑南,
(守敬按:甲下邑,世谓之仓子城,见《河水注》。)
东历琅槐县故城北。《地理风俗记》曰:博昌东北八十里,有琅槐乡,故县也,
(守敬按:前汉县属千乘郡,後汉废。《一统志》百三十五,在乐安县东北一百十里。县亦见《淄水注》。)
《山海经》曰:济水绝钜野,
(守敬按:《初学记》六,亦引作钜野,今本《山海经》作钜鹿泽,误。)
注渤海,入齐琅槐东北者也。
(朱齐讹作济,赵据原书改,戴改同。守敬按:《海内东经》文。)
又东北,河水枝津注之。
(枝津详《河水注》。)
《水经》以为入河,非也。斯乃河水注济,非济入河。
(会贞按:《河水经》称济水注河,与此篇同,郦氏已驳之。)
又东北入海。
(朱此五字讹作《经》,全、赵同。戴改《注》,云:今考《经》言济水入河,其文已终,观此下仍辨《经》济水入河之非,可证五字属《注》文甚明。)
郭景纯
(《海内东经》注)
《曰:济自荥阳
(荥阳县详本篇。)
至乐安博昌
(博昌县详《淄水注》。)
入海。
(会贞按:《汉志》济水东至琅槐入海,与《山海经》合。後汉省琅槐,入博昌。故杜预《左传》注言,济水至博昌入海。景纯说同。《元和志》,高苑县,济水北去县七十步。博昌县,济水北去县百步,又东北入海,水口谓之海浦,在县东北二百八十里。蒲台县,海在县东一百四十里。海畔有一沙阜,俗呼为关口淀,是济水入海处。海潮与济相触,故名。博昌之东北,即蒲台之东,此济水由高苑北,迳博昌、蒲台入海之道,犹是故道。胡渭谓唐时先至博昌入海,後改从蒲台东北,与河合而入海,非也。《乐安县志》,宋南渡後,刘豫导泺水东行,入济水故道,为小清河,仍迳高苑县北,至乐安县入海。及金皇统中,高苑令高通改由县南长沙沟,至博兴,合时水,又东北至乐安,由马车渎入海。)
今河竭,
(守敬按:今本《山海经》注作今碣石也,不可通 勃氏所见郭《注》如此,郭意与《水经》同,谓济水注河。盖当时河水枝津断流,故有河竭之说。)
济水仍流不绝,
(守敬按:此郦氏正郭语,谓河水枝津注济,济水大而河水枝津小,枝津虽绝,而济仍流。)
《经》言入河,二说并失。
(守敬按:郦谓《水经》济水注河,失之,郭云河竭,亦失之。)
然河水于济、漯之北,别流注海,今所缀流者,惟漯水耳。
(朱缀作辍,赵云:当作缀。师古注《汉书》曰,缀,言不绝也,缀流,微涓氵幕注而已,辍流则竟绝矣,其义非矣。守敬按:郦氏所谓注海者,乃河水之正流,则不得言河竭,其缀流者漯水耳。而郭概称河竭,殊为鹘突。)
郭或以为济注之,
(守敬按:郭虽未明言济注河,而以今河竭系於济水入海之下,是以济水为注河也。)
即实非也。
(朱即作事,赵同,戴改。)
寻经脉水,不如《山经》之为密矣。
其一水东南流者,
(朱无南字,全、赵同,戴增。守敬按:此即前所谓其一水东南流也,无南字则不相应,戴增是。)
过乘氏县南。
(朱脱南字,戴增,赵据吴本增,会贞按:残宋本、《大典》本有南字。)
菏水分济于定陶东北,
(朱菏讹作河,下同。胡渭校改。赵云:按《汉志》济阴郡下云,《禹贡》,菏泽在定陶东。傅寅《尚书集解》云,许氏《说文》,菏水出山阳湖陵南,正与孔《传》同,而班固以为在定陶,何也?盖在定陶者,其泽也,在湖陵者,其流也。其流与泗合,正在单州之鱼台。鱼台在单州东北百里而近,正古湖陵地也。而孟猪在睢阳东北,则所谓被孟猪者,导菏流之在定陶、鱼台间者,以被之於南也。守敬按:此承前南为菏水《注》叙菏水。)
东南右合氵反水枝流,
(朱作黄汲枝流,《笺》曰:李云,疑作黄沟。全、赵、戴改。会贞按:作黄沟枝流是也。说见《泗水》篇黄水下。)
俗谓之界沟也。
(会贞按:盖以此水北流或东北流,如鸿沟之东西分界,故谓之界沟。)
北迳已氏县故城西,朱已讹作元,《笺》曰:孙云,与常山别。戴改已。赵云,按此是戎州已氏邑,前汉置已氏县。孙汝澄不察,云与常山别,盖不悟元氏之非矣。会贞按:明抄本作已氏。县详《泗水》篇。)又北迳景山东,《卫诗》所谓景山与京者也。
(《诗》语详下。)
毛公曰:景山,大山也。
(全云:按此非《卫诗》之景山。《与地广记》,今拱州楚邱,非卫之所迁,县有景山、京冈,皆後人附会。守敬按:《寰宇记》景山在楚丘县北三十八里,京冈在县北三十里。《方舆纪要》,景山在曹县东南四十里。)
又北迳楚丘城西。
(守敬按:下引杜说,楚丘在城武西南。《元和志》、《寰宇记》并云,在楚丘县北三十里。详见下。)
《地理志》曰:成武县有楚丘亭。
(朱作《郡国志》,全、赵、戴同。守敬按:《郡国志》无此文。《地理志》,成武县有楚亭,今订。县详《泗水注》黄沟下。)
杜预云:楚丘在成武县西南,
(守敬按:此《左传·隐七年》注文。)
卫懿公为狄所灭。卫文公东徙渡河,野处曹邑,齐桓公城楚丘以迁之。
(守敬按:见《诗·?风·序》,事在《左传·闵二年》、僖二年。《诗·序》作漕,《左传》作曹、卫之曹邑,汉为白马县,县见《河水注》五。)
故《春秋》称邢迁如归,卫国忘亡。
(朱作志云,《笺》曰:当作忘亡。全、赵、戴改。守敬按:《左传·闵二年》文。)
即《诗》所谓升彼虚矣,以望楚矣,望楚与堂,
(守敬按:《寰宇记》十二,堂水在楚丘县北四十五里,从单州城武县入界,南行五里,合泡沟。谓即《诗》之堂,亦属附会。)
景山与京。
(守敬按:《?风·定之方中》篇文。)
故郑玄言观其旁邑及山川也。《诗》郑《笺》但言夹于济水,未实指景山之地,又今本《笺》作观其旁邑及其丘山。赵云:程氏公说《春秋分记》,戎州已氏邑,在今拱州楚丘县。戎盖昆吾之後,别在夷狄,周衰入于此。天王使凡伯聘鲁,由雒邑道楚丘,至仙源。逮其归,戎乃要而伐之。楚丘在河南,宜为周、鲁往来之地,以其逼近宋都,故在二汉、晋属梁国。杜误以此为即僖二年卫所城之邑,于隐七年释云,在济阴城武县,于僖二年城楚丘则释云,卫邑。是以城楚丘为前日戎伐王使之楚丘矣。《水经》亦以戎伐凡伯于楚丘,为卫文公徙居于此。按济阴城武县,即今开德之卫南,盖隋大业初,改从此名,谓梁郡有楚丘县,故以别之。卫为狄所灭,东徙渡河,野处曹邑,文公徙居楚丘。曹邑在今滑之白马,卫南为近,二邑不出邦域之中,斯文公所由徙也。又卫南之楚丘在河北,凡伯安有逾河北道卫南而使于鲁耶。故卫南之楚丘,为卫所灭之邑,而拱州之楚丘,则戎州已氏邑云。顾氏炎武《日知录》曰,《春秋·隐公七年》,戎伐凡伯於楚丘以归。杜氏曰,楚丘,卫地,在济阴城武县西南。夫济阴之城武,此曹地也,而言卫,非也。盖与僖公二年城楚丘同名而误。按卫国之封,本在汲郡朝歌,懿公为狄所灭,渡河而东,立戴公以卢於漕,杜氏曰,漕。卫下邑,《诗》所谓思须与漕庐者,无城郭之称,而非曹国之曹也。僖公二年,城楚丘。杜氏曰,楚丘,卫邑,《诗》所谓作于楚宫,而非戎伐凡伯之楚丘也。但云卫邑而不详其地,然必在滑县、开州之间,滑在河东,故唐人有魏、滑分河之录矣。《水经注》乃曰楚丘在城武西南,即卫文公所徙,误矣。彼曹国之地,齐桓安得取之而封卫乎?以曹名同,楚丘之名又同,遂为一尔。一清按:亭林之见,与克齐合,前辈立说,大氐必有依仿,克斋邃於《春秋》之学,本《史记》体制,撰《分记》九十卷,疆理书尤称精?,然谓济阴城武县即开德之卫南,误也。济阴郡,宋时为曹州地。《方舆纪要》云,曹州曹县东南四十里,有楚丘城,春秋时戎州已氏之邑。《左传·隐公七年》,戎伐凡伯於楚丘。又襄公十年,宋享晋侯於楚丘,盖在曹、宋间。汉置已氏县,属梁国。是即杜氏所云在济阴城武县者也。楚丘在汉为已氏县,属梁国,後汉属济阴郡,隋属梁郡,开皇六年,改从今名。唐属宋州,宋建州为应天府,号南京,楚丘县隶焉。拱州,崇宁四年建于开封府襄邑县,领县二,襄邑、柘城。克斋云,今拱州楚丘,盖当日曾以楚丘属也。迨元始属曹州。明初省入曹县。卫南属滑州,後改隶澶州。《文献通考》云,崇宁四年,建州为北辅,五年,升为开德府。《太平寰宇记》澶州卫南县下云,卫文公自曹邑迁楚丘,即此城。汉为濮阳县地。隋开皇十六年,于此置楚丘县,後以曹州有楚丘县,改名卫南,此在卫之南垂,故以名县。又云,楚丘城在县西北四里。《诗》云,定之方中,作于楚宫。《城冢记》云,齐桓筑楚丘之城,即此也。是即亭林所谓不详其地,必在滑县,开州之间者也。两地悬殊,何乃混而为一乎?杜《注》于隐七年,戎伐凡伯之邑,释曰卫地,在济阴武城县西南。于僖二年所城,则曰卫邑,本自不错。惟於戎伐下多卫地二字为不合耳。然郦氏之说,亦本《汉志》,山阳郡成武县下云,有楚丘亭,齐桓公所城,迁卫文公于此。子成公徙濮阳。东郡濮阳县下云,卫成公自楚丘徙此,故帝丘颛顼墟。盖笃信班固而不暇详审耳。《泗水》篇《注》云,又东迳山阳郡城武县之楚丘亭北,而不别具一语以释之。于《瓠子水》篇濮阳西南十五里之Θ丘亭,以沮、楚音同,以为楚丘,非也,了之。合而观之,真可谓滑突矣。)又东北迳成武县西,
(县详《泗水注》黄沟下。)
又东北迳后阝城东,疑后阝徙也,所未详矣。
(全云:后阝是鲁邑,如何徙此。盖郜城之误。会贞按:后阝见《汶水注》,郜见《泗水注》黄沟下,准以地望,此城在郜城之西北,即谓后阝为郜之误,亦是郜徙。)
又东北迳梁丘城西。
(朱丘讹作山,全、赵、戴改。会贞按:下文梁丘城在梁丘乡。《续汉志》,昌邑有梁丘城。《地形志》,乘氏有梁丘城。《括地志》,城在成武县东北三十二里。在今成武县东北二十五里。)
《地理志》曰:昌邑县有梁丘乡。
(会贞按:见山阳郡昌邑县下,县详後。)
《春秋·庄公三十二年》,宋人齐人会于梁丘者也。
(朱《笺》曰:孙云,按《春秋》,宋公、齐侯遇上梁丘。)
杜预曰:高平昌邑县西南有梁丘乡。
(会贞按:杜《注》,梁丘在昌邑县西南,此《释例》文。)
又东北,于乘氏县西而北注菏水。
菏水又东南,迳乘氏县故城南,
(守敬按:两汉、魏、晋县属济阴,後魏徙废。在今钜野县西南。)
县即《春秋》之乘丘也。
(守敬按:《左传·庄公十年》,公败宋师於乘丘。《注》,鲁地。)
故《地理风俗记》曰:济阴乘氏县,故宋乘丘邑也。
(全云:乘丘非乘氏,乘丘亦非宋地,乃鲁地。守敬按:《汉志》济阴乘氏下,应劭曰,《春秋》败宋师于乘丘,是也。又《续汉志》引《博物记》,乘氏,古乘丘。是以乘氏为乘丘,非应劭一人之说 勃氏不引杜预鲁地,而引应劭宋邑,是不以杜说为然也。全氏则专主杜说,观《左传》先言齐师、宋师次于郎,後言败宋师,郎为鲁邑,是师已入鲁境,败亦当以鲁地为是,况明明有泰山之乘丘,何庸牵涉济阴之乘氏?乘丘县见《洙水》篇。)
汉孝景中五年,
(朱中下衍元字。赵删,云:景帝称元年,又称中元年、二年,以至六年,改後元年,凡中後字下,不得别加元字也。此不学人所妄添,故前後有加元字者,悉删去之。全、戴删同。)
封梁孝王子买为侯国也。
(《史表》。)
《地理志》曰:乘氏县,泗水东南至睢陵入淮。
(济阴郡乘氏下。守敬按:乘氏乃济水分出之菏水。东去方与之泗水数百里,此泗水为菏水之误无疑。然云东南至睢陵入淮,是有菏水,无泗水,与《禹贡》浮于淮、泗,达于菏不合。阎若璩谓,《汉志》当合卞县、乘氏之泗水为一条,是有泗水,无菏水,与《禹贡》达于菏亦不合。余谓《汉志》卞县下,泗水西南至方舆入?,即菏也,无可疑者。而《汉志》湖陵下又云,菏水在南。是泗也、济也、菏也三水合流,互受通称。因知《汉志》乘氏下,当云菏水东至湖陵入泗,以《水经》云菏水至湖陵入泗定之)
。湖陵下当云泗水东南至睢陵入淮,则菏、济、泗皆源委周匝,於《禹贡》无不合矣。但讹误已久,郑康成、司马彪所见《汉志》,已同今本,故近儒仍多附曲。)《郡国志》曰:乘氏有泗水。
(济阴郡乘氏下。)
此乃菏济也。
(朱菏讹作河,全、赵、戴改,又改济作泽。守敬按:惟菏误作河,济字不误。盖菏从济分出。观《汉志》卞县下,泗水东南至方与入?,可知菏、济并称,故以菏、济并举为名。後文云,黄水,菏、济别名也,亦菏、济并举之证。全、赵、戴因下连言菏泽,改此济作泽,非也。)
《尚书》
(《禹贡》)
豫州下有导菏泽之说,
(守敬按:《汉志》济阴郡,《禹贡》,菏泽在定陶东。《括地志》,菏泽在济阴县东北九十里,定陶城东,今名龙池,亦名九卿陂。即今之夏月湖。)
自陶丘北,
(陶丘详上卷。)
东至于菏,无泗水之文。又曰:导菏泽,被孟猪。孟猪在睢阳县之东北。
(守敬按:《汉志》,梁国睢阳,《禹贡》盟诸泽在东北。泽详见《泗水注》。)
阚る《十三州记》曰:不言入而言被者,明不常入也,水盛方乃覆被矣。泽水淼漫,俱钟睢泗,
(戴改睢作淮。)
故志有睢陵入淮之言,以通苞泗名矣。然诸水注泗者多,不止此,未可以终归泗水,
(朱脱未字,全、赵、戴同,今增。)
便得擅通称也。或更有泗水,亦可,是水之兼其目,所未详也。
(守敬按:郦氏每驳《水经》,而於《汉志》之误者,犹曲附如此。)
又东过昌邑县北。
菏水又东,迳昌邑县故城北。
(守敬按:《方舆纪要》,城在金乡县西北四十里。)
《地理志》曰:县故梁也。汉景帝中六年,
(朱中下衍元字,全、赵、戴删。)
分梁为山阳国,
(守敬按:《汉志》山阳郡,故梁,景帝中六年别为山阳国。)
武帝
(朱武上衍汉字,全、赵同,戴删。)
天汉四年更为昌邑国,以封昌邑王?。
(朱讹作贺。赵云:按《诸侯王表》,天汉四年封者,是哀王?,亦见《武五子传》,乃贺之父也。)
子贺嗣。
(朱无此三字,全、赵、戴同,今增。)
贺废,国除,以为山阳郡,
(守敬按:《汉志》,武帝建元五年别为郡。)
王莽之钜野郡也,後更为高平郡,
(赵云:按《晋志》,高平国,晋初分山阳置。《宋志》,晋武帝泰始元年更名。)
後汉沇州治。
(朱脱治字。赵增云:《续汉志》,兖州山阳郡昌邑,刺史治,落治字。全、戴增同。会贞按:沇与兖通,《汉书·天文志》作沇州,後汉兴平二年州徙鄄城,见《河水注》。)
县令王密怀金谒东莱太守杨震,震不受,是其慎四知处也。
(会贞按:见《後汉书·杨震传》。)
大城东北有金城,城内有《沇州刺史河东薛季像碑》。
(朱季讹作棠。戴改。赵云:棠,《隶释》载此文作季,下称表勒棠政,言纪薛甘棠之政,棠非薛名。何焯亦云。守敬按:《大典》本作季。)
以郎中拜剡令,
(剡县,见《渐江水注》浦阳江下。)
甘露降园。熹平四年迁州,明年,甘露复降殿前树。从事冯巡、主簿华操等,相与α树,表勒棠政。次西有《沇州刺史茂陵杨叔恭碑》,
(朱陵作阳。赵改云:茂阳是茂陵之误。两《汉志》,右扶风有茂陵县。戴改同。)
从事孙光等,以建宁四年立。
(守敬按:杨叔恭碑今残缺,出山东鱼台。)
西北有《东太山成人班孟坚碑》。建和十年,尚书右丞,拜沇州刺史。从事秦闰等
(朱闰作,《笺》曰:字似误,当作?。戴改闰,赵据《隶释》载此文改。守敬按:残宋本、《大典》本作闰。)
刊石颂德政,
(文见《隶释》二十。)
碑咸列焉。
(守敬按:前汉成县属泰山郡,後汉属济北国,无东泰山之目。即云《续汉志》以顺帝为限,或桓帝後有此郡,而成县在泰山郡西南,亦不得属东太山,况桓帝建和只三年安得云十年?种种谬误,洪氏《隶释》载此碑文,亦无说。赵氏已检及《隶释》,乃毫不致疑,全、戴因之。可知博极群书,不能无目睫之失,校书之难如此。)
又东过金乡县南。
《郡国志》曰:山阳有金乡县。
(守敬按:《元和志》,後汉於今任城县西南七十五里,置金乡县,属山阳郡。魏仍属山阳。晋、宋、後魏属高平。)
菏水迳其故城南,世谓之故县城。
(会贞按:《地形志》,济阴郡乘氏有大乡城,大盖金字之脱烂。观此《注》明言有故县城,则後汉之金乡,当北魏,已移治。《续山东考古录》,故城在今嘉祥县南四十里。则北魏为今治矣。或谓後汉即今治,非也。)
北有金乡山也。
(会贞按:《地形志》,高平郡金乡有金乡山。《一统志》,山在金乡县西北三十七里,接钜野县界,亦见後黄水下。)
又东过东缗县北。
济水
(戴改济作菏。守敬按:非也。《汉志》湖陵下,《禹贡》,浮于淮、泗,达于菏。水在南。《水经》,济水东过方与县北为菏水。方与之东即湖陵,其地实相接也。《水经注》则称菏水分济于定陶东北,亦本《禹贡》,盖《禹贡》云,济水东至于菏,菏原与济通也。然菏自济分出,则菏水即济水,故《注》上文既连称菏水,自此以下,又三称济水,後复菏水、济水互称,乃故意错出。如《谷水》篇忽称谷水,忽称阳渠,以见一水而二名。戴将此以下三济水尽改作菏,未达郦意。)
又东迳汉平狄将军扶沟侯淮阳朱鲔冢,
(朱此十八字讹作《经》,全、赵、戴改《注》守敬按:《後汉书·岑彭传》,建武元年,拜鲔为平狄将军,封扶沟侯。鲔,淮阳人。《一统志》,朱鲔墓在金乡县西五里。)
墓北有石庙。
(孙星衍曰:《笔谈》云,今之衣冠非古,惟朱鲔石室所刻衣冠,真汉制也。末幅有朱长舒之墓五字。)
济水
(戴改济作菏,非。)
又东,迳东缗县故城北,
(守敬按:两汉县属山阳郡,後废,即金乡县治。)
故宋地。
(守敬按:《春秋》杜《注》,缗,宋邑。昌邑县东南有东缗城。)
《春秋·僖公二十三年》齐侯伐宋,围缗。)守敬按:此《经》文,齐侯上当有《经》书二字。)《十三州记》曰:山阳有东缗县。)守敬按:郦氏不引两《汉志》,而引《十三州志》,盖故示博。)邹衍曰:余登缗城以望宋都者也。
(未详所出。)
後汉世祖建武十三年,封冯异长子璋为侯国也。
(朱作十一年,全、赵、戴同。守敬按:《後汉书·冯异传》,异薨,长子彰嗣。十三年,封东缗侯。此一为三之误,今改。彭、璋音同。)
又东过方与县兖州北为菏水。
(守敬按:两汉、魏县属山阳。晋、宋、後魏属高平。《一统志》,在鱼台县北。)
济水
(戴改济作菏,非。)
东迳重乡城南,
(朱此八字讹作《经》,全、赵、戴改《注》。守敬按:《左传》杜《注》,方与县西北有重乡城。在今鱼台县西北十一里。)
《左传》所谓臧文仲宿于重馆者也。
(守敬按:见僖三十一年。)
菏水
(朱菏作河,《笺》曰:当作菏。全、赵、戴改。)
又东迳武棠亭北,
(会贞按:《春秋·隐二年》,公及戎盟于唐。杜《注》,方与县北有武唐亭。五年,公矢鱼于棠。杜《注》同。《释例》唐、棠二名,唐即棠也。故武唐亭。此作武棠亭,下称在方与县北十里,在今鱼台县北十二里。)
《公羊》以为济上邑也。
(会贞按:《公羊·隐五年》,棠者何?济上之邑也。守敬按:济水迳武棠,则是已到方与,故称菏水 勃氏特引《公羊》济上邑者,仍明菏、济同流也。)
城有台,高二丈许,
(朱台字在高字下,全、赵同,戴乙。会贞按:杜《注》,方与县北有鲁侯观鱼台。《寰宇记》:台高一丈五尺,周回一里。)
其下临水,昔鲁侯观鱼于棠,
(会贞按:《左氏》作矢,《公》、《谷》并作观。)
谓此也,在方与县故城北十里。
(会贞按:杜氏《释地》全书之例,但标方位,不举里数。惟京相?实指在某方若干里,郦氏屡引之,此当京氏说也。《元和志》,观鱼台即武唐亭,在鱼台北十三里。)
《经》所谓菏水也。
菏水又东迳泥母亭北,
(朱无菏字,全、赵、戴增。)
《春秋左传·僖公七年》,秋,盟于甯母,谋伐郑也。
(会贞按:《传》作谋郑故也。杜《注》,方与县东有泥母亭,泥音如甯。《续汉志》,泥母亭,或曰古甯母。《一统志》,泥母亭在鱼台县东十二里。)
菏水
(朱菏作河,《笺》曰:当作菏。全、赵、戴改。)
又东,与钜野黄水合,菏济别名也。
(全、赵、戴改济作泽。守敬按:非也。)
黄水上承钜泽诸陂。
(句。)
泽有?淀,
(戴改淀。)
育陂,
(朱《笺》曰:谢云,育,一作昔。全改育,戴改盲。)
黄湖。
(句。会贞按:叶圭绶云,嘉祥县南长澹河,即黄水故道。钜野县北有莲花、石碑、?稻诸泊,亦即所谓诸陂也。)
水东流谓之黄水。又有薛训渚水,
(薛训渚互见前。)
自渚历薛村前分为二流,一水东注黄水,一水西北入泽,即洪水也。
(洪水详前。)
黄水东南流,水南有汉荆州刺史李刚墓。刚字叔毅,山阳高平人,
(朱平讹作车,《笺》曰:按《郡国志》,山阳郡有高平县,此作高车误。戴、赵改平。守敬按:残宋本、《大典》本作平。)
熹平元年卒,见其碑。有石阙,祠堂石室三间,椽架高丈馀,镂石作椽瓦,屋施平天,造方井,侧荷梁柱,
(朱荷讹作菏。赵改云:《隶释》载此文,作荷,全、戴改同。)
四壁隐起雕刻,为君臣、官属、龟龙凤麟之文,
(朱脱麟字。赵云:龟龙下落麟字,《隶释》校增。刘昭《郡国志补注》,《北征记》云,彭城北六里,有山临泗,有宋桓?石椁,皆青石,隐起龟龙麟凤之象。与此相似。古人制作,多如此也。全、戴增同。)
飞禽走兽之像,作制工丽,不甚伤毁。
(赵云:洪氏适《隶图》曰,右荆州刺史李刚石室残画象一轴,高不及咫,长一丈有半。所图车马之上,横刻数字云:君为荆州刺史时。前後导有驺骑,有步卒,标榜皆湮没。在後一车,碑失其半,止存东郡二字。向前一车,车前有榜,惟郡太守三字可认。前後亦有驺骑、步卒,及没字榜。又一车仅存马足泰半,无,碑少前六骑,形状结束,胡人也。其上亦刻数字,惟乌桓二字可认。汉长水校尉主乌桓骑,又有护乌桓校尉,此以乌桓为导骑,必二校中,李君尝历其一,所图《列女传》三事,其一。三人,车一,为一,无盐丑女、齐宣王、侍郎凡三榜。车前一榜无字,其一,四人,三榜,惟梁高行、梁使者二榜有字。此二列女,《武梁碑》中亦有之。其一,四人,樊姬、楚庄王、孙叔敖、郑女凡四榜。後有一榜而阙其人。予闻闽人李丙仲南得此碑於西州。冯方圆仲宛转假借,书欲绝笔而得之 勃氏所载古碑百馀,惟李刚、鲁峻二墓有图画。赵氏虽云曾得鲁君画像,而碑录中无其目,此碑自来好古之士未之见也。《隶释》所有,仅七种,除武梁之外,馀碑他无别本,数十年後,纸敝墨渝,耽古之士,抚卷太息,亦犹今之阅《水经》也。)
黄水又东,迳钜野县北,
(此宋移置之县,详下。)
何承天曰:钜野湖泽广大,
(会贞按:《禹贡》,大野既猪。《周礼·职方》,兖州薮曰大野。《史记·夏本纪·集解》引郑玄曰,大野在山阳钜野北,名钜野泽。《左传·哀十四年》杜《注》,大野在钜野县东北。《元和志》,泽在县东五里,南北三百里,东西百馀里。《一统志》,在县北五里。《县志》,五代以後,河水南徙,汇於钜野,连南望、属山诸湖,方数百里。元至元末,为河水所决,遂涸。)
南通洙泗,
(会贞按:洙入泗,见《洙水》篇,黄水承钜泽入菏以入泗,见上下文。)
北连清济,
(会贞按:清即济,巨泽北则清口,见前。)
旧县故城正在泽中,
(会贞按:两汉、魏县属山阳,晋属高平,宋移治,仍属高平,後魏属任城。《地形志》,钜野有钜野城。《续山东考古录》,汉县,在今钜野县东北,宋县在县南一里。)
故欲置戍于此城。
(会贞按:何说见《宋书》本传,《宋书》青济作青齐,末句戍字作式,皆误,当以此正之。)
城之所在则钜野泽也。衍东北出为大野矣,
(会贞按:因下引《春秋》事,此句专从杜《注》,见上。)
昔西狩获麟于是处也。
(会贞按:《春秋·哀十四年》,西狩获麟。《左传》,西狩於大野,叔孙氏之车子Θ商获麟。《史记·孔子世家·正义》引《宗国都城记》,钜野故城东十里泽中,有土台,广轮四五十步,俗云获麟堆。在今钜野县东十二里。)
《皇览》曰:山阳钜野县
(朱野讹作泽,赵改云:《汉书·地理志》校。全、戴改同。按,《皇览》作野。)
有肩髀冢,
(守敬按:《元和志》,蚩尤墓在钜野县东北九里。在今县东北八里,俗称麟冢。)
重聚大小与阚冢等。
(朱阚作阙,《笺》曰:《史记》注引《皇览》作阚。全、赵、戴改。阚冢详本卷上文。)
传言蚩尤与黄帝战,克之于涿鹿之野,
(涿鹿战详《漯水》篇。)
身体异处,故别葬焉。
(守敬按:以上并《皇览》文,引见《史记·五帝本纪·集解》)
黄水又东,迳咸亭北,
(会贞按:《春秋》杜《注》,钜野县南有咸亭,《释例》同。《续汉志》注引杜作县西,误。在今钜野县东。)
《春秋·桓公七年经》书,焚咸丘者也。水南有金乡山,
(朱脱山字,赵增云:下言焦氏山东,即金乡山,此落山字。全、戴增同。山互见前金乡县下。)
县之东界也。金乡数山皆空中穴口,谓之隧也。
(会贞按:《书钞》一百五十八引郭缘生《述征记》,金乡县有焦氏山,穴中谓之燧口,遭乱则民庶逃难於此穴。)
戴延之《西征记》
(守敬按:《御览》五百六十引《西征记》,比此稍略。)
曰:焦氏山北数里,
(朱里讹作山,全、赵、戴改。)
有汉司隶校尉鲁峻冢,
(朱峻讹作恭,下脱冢字。赵云:按鲁恭当作鲁峻。其墓碑云,君讳峻,字仲严,山阳昌邑人。《金石录·跋尾》云《鲁峻碑》。其他地理书如《方舆志》、《寰宇记》之类皆作峻,惟《水经》误转写为恭。又引《隶释》曰,《汉故司隶校尉忠惠父鲁君碑》,在济州任城县,鲁君名峻,历郎中、谒者、河内丞、侍御史、邱令、九江守、议郎、太尉长史、御史中丞、司隶校尉,遭母忧,自乞拜议郎,服竟、还拜屯骑校尉。灵帝熹平元年,卒。明年葬,门生于直等三百二十人,谥之曰忠惠。其子?立石作铭。《水经》亦载此碑,但误以为名恭尔。守敬按:《鲁峻碑》今尚存,在山东济宁州学。)
穿山得白蛇、白兔,不葬,更葬山南,凿而得金,故曰金乡山。
(赵删乡字,云:此乡字衍文。刘昭《郡国补注》引《晋书地道记》,县多山,所治名金山。山北有凿石为冢,深十馀丈,隧长三十丈,傍却入为室三方,云得白兔不葬,更葬山南,凿而得金,故曰金山。故冢今在,或云汉昌邑所作,或云秦时,其言与《西征记》异。而是《注》下亦云,有冢谓之秦王陵,即所谓秦时冢也。守敬按:《御览》五百五十七引王隐《晋书》,称金乡县北,凿石为冢,云得白蛇、白兔,及得金,故曰金乡。乃泛言之,与《晋书地道记》同,而《西征记》则属之鲁峻。考《汉书·王子侯表》有金乡侯不害,东平思王孙。後汉遂立金乡县,盖取金乡山为名。鲁峻之碑,立於熹平中,则谓斯时以得金名山,不足据。至《晋书地道记》称金山,而王隐《晋书》称金乡,皆金乡山之省称,赵据《地道记》删乡字,非也。)
山形峻峭,冢前有石祠、石庙,四壁皆青石隐起,自书契以来,忠臣、孝子、贞妇,孔子及弟子七十二人形像,像边皆刻石记之,文字分明。
(赵云:《隶续》,《鲁峻石壁残画像跋》,右二石,并广三尺,崇二尺,此石上下三横,首行一榜云,祠南郊,从大驾出时,次有大车、帐长骑、鲜明、小史骑,凡十六榜。大车之上一榜三字,上两字略有左畔偏傍,似是校尉骑字。车前两旁,鲜明八骑,步于中者四人,一榜铃下二字,三十馀骑如鱼鳞然,列两行,横车之後,後有驸马二匹,榜曰持驸马。又帐下一骑小史,持幢四骑。次横榜曰,荐士,一人有榜。秦曹、书佐、主簿车各一榜,有车马。又骑史仆射二骑,铃下二骑,各有榜。第三横,冠剑接武十有五人。人一榜,盖阙里之先贤也,字而不名。次石,上横两榜云,君为九江太守时。车前导者八人,後骑石损其半。少前一榜云,功曹史导,有车马,车前二骑,其榜湮灭。中横但刻云气,下横十有六人,形像标榜与前石同。《後汉志》,大驾卤簿,五校在前。按《鲁峻碑》,尝历九江太守,终于屯骑校尉。从驾南郊,乃屯骑之职,藏此者不知为何人?碑既有九江标榜,又有屯骑职掌,更有先贤形像,定为鲁峻石壁所刻,其谁曰不然?考《孔子家语》、《史记·七十子传》わ子佥?名巽,梁子鱼名?,商子木名瞿,左子行名郢,县子期名成,樊子迟名须,颜子柳名辛,冉子产名季,颜子路名无繇,叔子其者,叔仲会也,《史》作子期。子鲁者,姓冉名孺。子象者,姓县,名?。子景伯者,子服何也。唐刘怀玉作《孔圣真宗录》,以子服景伯在七十子之间。求子佥?者,疑是漆雕哆。《地皇候钲书》七作{十来}。《韩敕碑》书漆作{汁来}。漆雕哆,字子佥?,恐此求字是漆之省文。县子期《史》作子祺。姓驷者恐是坏驷赤。子偃恐是言游。如颜子思、襄子鲁、襄子思数人,姓氏分明,与史家异同,家不能次以为两。鲁枨,《史记》作申棠,《家语》作申缭,《檀弓》以申详为颛孙子张之家不能次以为两地音声如此,则传闻异辞,无足疑者。又二石,长过于前,其一之上横,画图人物,如武梁画象,主坐客拜,侍于前後者六人,又主客三人列坐,侍者四人。中横三车,如雍邱令,画一车,导骑二,一车,两人在前,一车,一人在後。屋下之人三五,宾主三车有标榜,皆湮灭。下横十有七人,如前石所图圣门高弟,人亦一榜,一字不可认。其一则上横七骑,皆右驰。中横二车,一有一导骑,一则倍之,末有五人在屋下,二稚子在屋上。下横两毡车,皆驾以一马。又一车有导骑二。末有五人在屋下立,车皆有榜,惟四导骑者,上下各一字粗可认,上曰君,下曰郎。鲁君再为议郎,岂谓是乎?以其冠剑人物,绝类九江石壁所画,疑此二石亦是鲁祠四壁者。汪圣锡家有此碑。《後汉志》,列侯会耕祠,导从中有鲜明卒。米氏《画史》朱浮墓石壁人物,有鲜明队,或者不能细认先贤姓氏,但见有鲜明数榜,遂谓是朱浮墓画象,非也。)
又有石床,长八尺,磨莹鲜明,叩之,声闻远近。时太尉从事中郎传珍之,谘议参军周安穆,折败石床,各取去,为鲁氏之後所讼,二人并免官。
(守敬按:《御览》七百六引《西征记》,金乡焦氏山北,有汉司隶校尉鲁峻冢,前有石床,长八尺,莹摩鲜明,叩之即鸣。时太尉从事中郎传珍之、谘议参军周安穆折石床,各取一头,为鲁氏之後所讼。)
焦氏山东,即金乡山也。有冢,谓之秦王陵。山上二百步得冢口,堑深十丈,两壁峻峭,广二丈,入行七十步,得埏门。门外左右皆有空,可容五六十人,谓之白马空埏。门内二丈得外堂,外堂之後,又得内堂。观者皆执烛而行,虽无他雕镂,然洽石甚精,或云,是汉昌邑哀王冢,所未详也。
(守敬按:昌邑王葬於豫章。《一统志》,海昏侯刘贺墓在新建县北,昌邑城内。未必复葬於此,故郦氏疑之。)
东南有范巨卿冢,名件犹存。
(朱名件作石柱,全、赵同,戴改。赵云:《隶释》载此文,作名件犹存,自记云,范巨卿碑至今尚在,恐名件二字,《水经》有误也。守敬按:名件亦通,谓翁仲、石兽之类,故戴仍作名件。《地形志》,高平郡金乡有《范巨卿冢碑》。《隶释》云,《故庐江太守范府君之碑》,在济州任城。魏明帝青龙三年,县长薛君、县人翟循等所立。《一统志》,范式墓在嘉祥县南二十五里,大鼎山前。其碑今移置济宁州学内。)
巨卿名式,山阳之金乡人,汉荆州刺史,与汝南张劭、长沙陈平子石交,号为死友矣。
(张劭、陈平子并太学生,为范式死友,见《後汉书》范式本传。)
黄水又东南,迳任城郡之亢父县故城西,任城县
(朱无此三字,全、赵、戴同。会贞按:下三句皆指任城县言,必先提明此县无疑,各本脱,今增。)
在北,
(朱此二字在别为任城下,全、赵,戴同。会贞按:郦氏叙亢父而带叙任城,任城在亢父之北原,文必是谓此县在北,传钞错入别为任城下,今移此。)
夏后氏之任国,
(朱此下有也字,全、赵、戴同。今删。)
王莽之延就亭也。
(会贞按:《汉志》,任城县故任国。莽曰延就亭。)
汉章帝元和元年,别为任城国。
(朱此句在王莽句上,国作在北。全、赵、戴同。会贞按:此句当在王莽句下,文义方顺,今移,并还在北二字於上,增国字。《续汉志》刘《注》,章帝元和元年,分东平为任城国。)
县有诗亭,《春秋》之诗国也。
(按:《左氏经·襄十三年》取寺阝。《?梁》同。《说文》亦云,寺阝,附庸国。《公羊》作诗,《汉志》从之,云,亢父有诗亭,故诗国。在今济宁州东南。)
王莽更这曰顺父矣。《地理志》,东平属县也。
(守敬按:後汉、魏、晋县属任城,宋属高平,後魏复属任城。)
世祖建武二年,封刘隆为侯国。
(守敬按:见《後汉书·刘隆传》。)
其水谓之桓公沟,
(朱水讹作中,全、赵同,戴改。桓公沟详前洪水下。)
南至方与县,入于菏水。
菏水又东,迳秦梁,夹岸积石一里,
(朱里作旦,《笺》曰:谢云宋本作里。全、赵、戴改。)
高二丈,言秦始皇东巡所造,因以名焉。
(会贞按:《初学记》五引郭缘生《述征记》,秦梁,圮名也。或云,秦始皇东巡,弗行旧道,过此水,率百官以下,人投一石填之,俄而梁成。今睹所累石,无造作之处。)
又东过湖陆县南,
(会贞按:此承上菏水言,不必再标菏水,此因《汉志》水在南申言菏水东过湖陆县南也。)
东入于泗水。
(会贞按:《泗水》篇,菏水东与泗水合于湖陆县西六十里,则郦氏时之水道也,详《泗水》篇。)
泽水所钟也。
(守敬按:此说非也,详《泗水》篇。)
《尚书》
(《禹贡》)
曰:浮于淮、泗,达于菏,是也。
(朱菏作河,全、戴改。赵云:按达于河之河,当依《说文》改作菏字。黄公绍《韵会举要》曰:菏或作荷。余按旧《注》,《尚书》导菏泽,被孟猪,《集韵》亦作菏。按淮泗入河,必导于汴,世谓汴是隋炀帝始通,而疑《禹贡》有浮于淮、泗,达于河之文。说者牵合傅会,或指鸿沟引河水入泗,安知非禹之迹?或谓当时必有可达之理。蔡氏《书·传》亦莫知所折衷。今按:《说文》,菏是音柯,《注》引《禹贡》浮于淮泗达于菏,与导菏泽同,则是达于菏,非达于河也。许慎所见,盖《古文尚书》,後人传写之误,不知从草,例以《禹贡》上下文达于河为句,改菏为河。陆德明又以河音如字,遂启後人淮、泗不能达河之疑。然陆氏于菏泽下《注》,徐音柯,又工可切,于浮于淮、泗达于河下,亦《注》云,《说文》作菏,工可切,水出山阳湖陆南。则非九河之河明矣。如字之音,陆氏误也。王炎《尚书全解》曰,济入河,溢为荥,会于菏,注于泗,则河为菏益明矣。《古文尚书疏证》曰,按浮于淮、泗达于菏,今本作河,二孔无《传》、《疏》。止陆德明引《说文》作菏。余考之,菏字是也。盖菏者泽名,为济水所经,又东至于菏者,是在豫之东北,即徐之西北,舟则自淮而泗,自泗而菏,然後由菏入济,以达于河,此徐之贡道也。或曰,曷不详言之?余曰:以上文兖州浮于济、漯达于河,次青州,便浮于汶,达于济,不复言达于河矣。又次徐州,浮于淮、泗,达于菏,亦不复言达于济矣。至扬州则沿于江、海,达于淮泗,且不复言达于菏矣。不复言者,蒙上文也。一层脱卸一层,虽由当日水道之自然,而其叙法从变,字法从简,真属圣经之笔,直言达于河,不识其何途之从,惟言达于菏,而水道历历然在目,一字之长,有助不小。《禹贡锥指》曰,青承兖曰达于济,则由济入漯可知矣。徐承青曰达于菏,则由菏入济可知矣。扬承徐曰达于淮、泗,则由淮入泗,由泗入菏可知矣。淮通泗,泗通菏,菏通济,济通河,四州之贡道无不由济者。盖阎以顺推,胡以逆溯,可互相发明也。《锥指》又曰,《汉志》山阳郡湖陵县下云,《禹贡》浮于淮、泗达于河,水在南,汉时湖陵县安得有黄河?此河字明系菏字之误。水在南,谓菏水在南也 勃道元《泗水注》引此文云,菏水在南。《水经·济水》篇言菏水过湖陆县南,东入泗,皆确证,不独《说文》作菏也。)
《东观汉记》曰:苏茂杀淮阳太守,得其郡,
(淮阳郡,详《渠水注》。)
营广乐。
(广乐即长乐,长乐固见《获水注》。)
大司马吴汉围茂,茂将其精兵突至湖陵,
(朱作陆,全、赵同,戴改。县详《泗水注》。)
与刘永相会济阴,
(济阴郡详上卷。)
山阳,
(山阳郡详本卷上文。)
济兵于此处也。
(守敬按:略见《大典》本《汉记·苏茂传》。)
又东南过沛县东北。
(守敬按:县详《泗水》篇。)
济与泗乱,故济纳互称矣。
(朱故济讹作故沛,互讹作于。戴改。全改于为互而仍沛字,云:沛亦水名,乃济、泗二流之间,所互变通称者,故善长于此言之。而《泗水》篇亦曰,许由隐于沛泽。赵仍沛字,而改于为两,云,即上文所谓济与泗乱也。守敬按:下称留县故城,翼佩泗、济,则泗济并称,此谓济纳泗之称,沛乃?之讹也。上文《经》言菏水既入泗水,此不言菏与泗乱流,而言济与泗乱者,言济即包有菏。《水经》以济水立篇,以济为主也。)
《东观汉记·安平侯盖延传》曰:延为虎牙大将军,
(守敬按:《大典》本《汉纪·盖延传》,延为虎牙将军。《後汉书》本传同,此大字衍。)
与刘永等战,永定反走,
(朱讹作与战水军反走,《笺》曰:水军一作永等,即刘永也。赵与下增永等二字,水改永,云:当作永军,军字不误。)
溺水者半。复与战,
(朱复讹作後,全、赵、戴改。)
连破之,遂平沛,
(沛郡详《睢水注》。)
楚、
(楚郡详《获水注》。)
临淮
(临淮郡详下。)
悉降。延令沛修高祖庙,
(高祖庙详《泗水注》。)
置啬夫、祝宰、乐人,因斋戒祠高庙也。
(守敬按:以上并《东观汉记》文,《後汉书·盖延传》较略。)
又东南过留县北。
留县故城,
(守敬按:前汉县属楚国,後汉、魏、晋、宋、後魏并属彭城。《括地志》,故留城在沛县东南五十五里。在今沛县东南五十里。)
翼佩泗济。
(守敬按:因泗、济同流,故《注》泗、济并称。)
宋邑也,《春秋左传》所谓侵宋吕、留也。
(守敬按:襄元年,楚子辛救郑,侵宋吕留。吕详《泗水》篇。)
故繁休伯
(守敬按:《魏志》,繁钦附《王粲传》注引《典略》,钦字休伯。)
《避地赋》
(《避地赋》今佚。)
曰:朝余发乎泗洲,夕余宿于留乡者也。张良委身汉祖,始自此矣,终亦取封焉。
(守敬按:见《史记·留侯世家》。)
城内有张良庙也。
(会贞按:《宋书·武帝纪》,义熙十三年,军次留城,经张良庙。《郡国志》刘《注》引《西征记》,城中有张良庙。《地形志》,留县有张良冢、祠。)
又东过彭城县北,犭隹水从西来注之。
(朱犭隹讹作睢,《注》同。全、赵沿其误。戴改获,云:原本讹作犭隹。守敬按:《大典》本作犭隹,明抄本同。即二十三卷之获水也。彼云入泗,此云入济,泗济乱流,故得通称。据《说文》,睢阳有犭隹水,则此当作犭隹,自《汉志》误作获,後人遂以改《水经注》,幸《大典》本於此,尚有作犭隹之一字。此校改之不尽者。戴氏不因以考《说文》,乃谓犭隹为讹字,断然改作获,遂使《说文》之犭隹水俄空焉。吁!又按《广韵》雒水名,在梁郡,雒亦犭隹字之误。《玉篇》邑部,犭阝,胡灰切,睢阳乡名。亦犭隹字之异文也。今订。)
济水又南,迳彭城县之
(戴删之字。)
故城东北隅,
(彭城故城,详《获水注》。)
不东过也,
(会贞按:此先驳经东过之文。)
犭隹水自西注之,
(详《犭隹水》篇。)
城北枕水湄。济水又南,迳彭城县故城东,
(朱此十一字讹作《经》,全、赵、戴改《注》。)
不迳其县北也,
(戴删县字。)
盖《经》误证。
又东南过徐县北。
《地理志》曰:临淮郡,汉武帝元狩五年置,
(守敬按:今本《汉志》作六年。)
治徐县。王莽更之曰淮平,
(守敬按:《後汉书·侯霸传》,初为王莽淮平大尹。)
县曰徐调,故徐国也。
(朱脱故徐二字,赵增云:《汉志》徐,故国,莽曰徐调,《寰宇记》引班《志》故徐国也,此落故徐二字。全、戴增同。守敬按:後汉废临淮郡,徐县属下邳,魏因,晋属临淮,後省。《一统志》,在旧泗州城西北。)
《春秋·昭公三十年》,吴子执钟吾子,遂伐徐防山以水之,遂灭徐。徐子奔楚,楚救徐,弗及,遂城夷以处之。
(守敬按:《左传》文。钟吾见《沭水》篇,夷即城父,见《淮水》篇夏肥水下。)
张华《博物志》录著作令史茅温所为送。
(戴云:按此三字当有脱误,未详。)
刘成国《徐州地理志》
(守敬按:《後汉书·刘芳传》,为徐州大中正,行徐州事,撰《徐州人地录》二十卷。《新唐志》有刘芳《徐地录》一卷,但芳字文伯,非成国。成国,刘熙字,不闻有《徐州地理志》,而此条皆《博物志》文,不过字句小有异同,则又以刘成国为是,刘芳非张华所及也。)
云:
(朱作曰,全、赵同,戴改。)
徐偃王之异,言徐君宫人娠而生卵,以为不祥,弃之于水滨。孤独母
(会贞按:《後汉书·东夷传》注引亦作孤独。而今本《博物志》作独孤,《史记·秦本纪·正义》、《御览》三百六十引同。)
有犬,名曰鹄仓,
(会贞按:今本《博物志》仓作苍。又类聚九十四、《御览》五百五十六引《述征记》,并作后苍,后字当是鹄字之脱烂。)
猎于水侧,得弃卵,衔以来归。孤独母以为异,
(朱脱孤字,全、赵、戴增。)
覆暖之,遂成儿。生时偃,故以为名。徐君宫中闻之,乃更录取。长而仁智,袭君徐国。後鹄仓临死,生角而九尾,实黄龙也。偃王葬之徐中,
(朱葬作昔,《笺》曰:昔字误,谢云,疑作厝。?韦云,当作葬。按《博物志》云,偃王葬之徐梁界内,是也。全、赵作厝,戴改葬。会贞按:《御览》三百六十引《博物志》,作葬之徐界中。而《初学记》八引作徐里中,里乃界之误。然则此徐下当有界字。)
今见有狗垄焉。
(会贞按:今本《博物志》垄作袭,误。《类聚》九十四引《述征记》,彭城东岸有一邱,俗谓之狗葬,或云,斯则徐偃王葬后苍者也。)
偃王治国,仁义著闻,欲舟行上国,
(守敬按:《御览》七十五引《博物志》作周行,考杞梁华周,《说苑》周作舟,古音同。)
乃通沟陈、蔡之间,
(朱通作导,全、赵同,戴改。守敬按:残宋本、《大典》本作通,《博物志》作通,《御览》七十五,三百四十七引亦作通。)
得朱弓矢,以得天瑞,遂因名为号,
(守敬按:今本《博物志》号作弓,误。)
自称徐偃王。江淮诸侯服从者三十六国。周王闻之,遣使至楚,令伐之。
(守敬按:《史记·秦本纪》称,周穆王时,徐偃王作乱。《後汉书·东夷传》,穆王令楚文王灭之。张守节引《古史考》,徐偃王与楚文王同时,去周穆王远矣。然则《博物志》但称周王,但称楚,皆不著其名,盖慎之也。《韩非子》云,徐偃王行仁义,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伐徐,灭之。)
偃王爱民,不斗,遂为楚败,北走鼓城武原县东山下,百姓随者万数,因名其山为徐山。山上立石室庙,有神灵,
(郦氏於《泗水注》武原县下,叙徐山、徐庙。)
民人请祷焉。
(守敬按:以上《博物志》文。)
依文即事,似有符验,但世代绵远,难以详矣。今徐城外有徐君墓,昔延陵季子解剑於此,所谓不违心许也。
(朱《笺》曰:季子解剑事,见刘向《新序》。会贞按:已见《史记·吴太伯世家》。《续汉志》徐县《注》引伏滔《北征记》,县北有大冢,徐君墓,延陵解剑之处。《地形志》,高平郡朱沛有徐君墓。《元和志》,徐君墓,在徐城县北三十二里。《一统志》,墓在旧泗州城北九十里,安湖北界。)
又东至下邳睢陵县
(县详《睢水注》。)
南,入于淮。
济水与泗水浑涛东南流,
(朱浑涛讹作泽淘,《笺》曰:泽,宋本作浑。赵云:按淘当作涛,朱氏失笺。全、戴改作浑涛。会贞按:上卷称济水与河浑涛东注,是其证。)
至角城,同入淮,
(守敬按:《泗水》篇,泗水迳角城注于淮,济水亦至角城入淮,故郦氏言济与泗浑涛东南流,同入淮,以见泗济合流,其委同也。角城亦见《淮水》篇。)
《经》书睢陵,误耳。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陈鑫
清·尤怡
松滋山人
清·冒广生
宋·李景元
陈守真
唐·施肩吾
清·韩菼
元·陈梦根
(清)范咸纂輯
(漢)荀悅
宋·赵师秀
清·毛大瀛
清·卢光履
(宋)郑文宝撰
清·石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