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卷七-水经注疏
卷七
○济水一
济水出河东垣县东王屋山,为沇水。
(守敬按:《前汉志》,河东郡垣县,《禹贡》王屋山在东北,沇水所出。真定国真定县下云,故东垣。《寰宇记》引《十三州志》,河东有垣,此加东,然则前汉河东郡之单称垣,无可疑者。《续汉志》亦单作垣。刘《注》引《博物记》,山在东,状如垣。即此,疑《续志》本作东垣。《说文》,沇出河东东垣王屋山。郑注《职方》,荥,兖水也,出东垣。是《後汉》河东郡,当作东垣,亦无可疑者。《三国志·杜畿传》,白骑攻东垣。《左传·襄元年》杜《注》,河东东垣县有壶邱。郭璞《山海经》注王屋山,今在河东东垣县北。是魏、晋亦作东垣县,亦无可疑者。而《晋志》河东郡垣县无东字,其为脱误,不待辨也。《水经》作於三国时人,则当作东垣。
《山海经》曰:王屋之山(朱脱此四字,全、赵、戴增。会贞按:《地形志》,苌平有王屋山。《括地志》,在王屋县北十里。《元和志》,在县北十五里,周回一百三十里,高三十里。《一统志》,在今垣曲县东北一百里,与阳城县及济源县接界。)
联水出焉,
(《山海经》联作氵联。)
西北流注於秦泽。
(朱《笺》曰:《山海经》作泰泽。全、赵、戴改泰。守敬按:《北次三经》文。毕沅曰,泰泽当即荥泽。其说似是。但荥泽在王屋之东南,与《山海经》称水西北注泽不合。《括地志》,沇水出王屋山顶崖下,石泉停而不流,其深不测。疑即《山海经》所谓泰泽。)
郭景纯云:联、沇声相近,
(朱《笺》曰:郭《注》,氵联音辇。《史记·夏纪》兖州作沇州,沇当读如兖,故声相近。)
即沇水也。
(赵据《山海经》注改作沇即济也。)
潜行地下,至共山南,
(会贞按:《怀庆府志》,山在今济源县北十三里。)
复出于东丘,
(会贞按:《海内东经》,济水出共山南东丘。胡渭曰,伏流九十里复见于东丘。)
今原城
(城详下)
东北有东丘城。孔安国
(《书传》)
曰:泉源为沇,流去为济。《春秋说题辞》曰:济,齐也;齐,度也,贞也。
(朱贞作员,《笺》曰:一作贞。戴、赵改。)
《风俗通》
(《山泽》)
曰:济出常山房子县
(守敬按:《续汉志》房子,属常山郡。《正定府志》,在今高邑县西南十五里。)
赞皇山,
(守敬按:《正定府志》,在今赞皇县西南二十里。)
庙在东郡临邑县。
(济水祠详本篇下卷。)
济者,齐也,
(朱无者齐也三字。全、赵同。戴增。守敬按:《御览》六十一引《风俗通》,有此三字。)
齐其度量也。余按二济同名,所出不同,乡流亦别,
(朱作乡源,戴改原。守敬按:源为流字之误。所谓乡者,指赞皇山、王屋山言也,所谓流者,指入氵氐、入海言也。今订。)
斯乃应氏之非矣。
(赵氏按:《汉志》引《禹贡》作?,又常山郡房子县赞皇山,石济水所出。《说文》云,?,沇也,东入海。又云,A26水出常山房子赞皇山,东入氵氐。汉人学有师承,孟坚《地志》、叔重《说文》尤精?谨严,千古取证。应仲瑗始误以出常山之济,为四渎之?,善长非之,是矣。而犹云二济同名,未免骑墙之见也。徐锴《说文系传通释》云,《汉书》房子县赞皇山,济水所出,东至陶入氵氐,此非四渎之济。四渎之济,古皆作?,今人多乱之。又云,?水今多作济,故与常山济水相乱,此则四渎之?。楚金辨?、济二字,可谓了了,足以证明孟坚,而羽翼叔重。然不云常山石济,而单云常山济水,犹有所蔽。乃吴澄《书纂言》云,《导水章》所叙冀州之济,兖州之济,实一水也。济、?二字通用。《说文》因二字而以北济、南济为二水,非也。今《说文》具在,何尝有南济、北济之分,且全不考水道之源委,果於自信,轻毁古义,厚诬前哲如此。徐坚《初学记》云,二济既南北异岸,相去亦逾千里。渠虽习尚词章,尚能别白,不以草庐解经,反致淆乱也。守敬按:?、济分别,《汉志》、《说文》尚矣。然秦、汉以来,故书雅记,四渎之?惟《毛诗》、《周礼》作?不误。他如《禹贡》、《左传》、《公羊》、《国语》、《国策》、《孟子》、《山海经》、《尔雅》、《淮南》、《史记》、杨雄《九州箴》、《汉官解诂》、《後汉书》等书,及郦氏所引《纬书》,无不以?作济者。又古币有济阴,汉碑《武氏石厥铭》、《鲁峻碑阴》有济阴,《礼器碑》侧有济国,《孔宙碑》阴有济南、《杨叔恭残碑》有济北,唐碑有《济渎庙记》,是金石文字,亦并作济。故《水经》仍以济水标目,此郦氏所以有二济同名之说,盖相承既久,不能尽改从古。赵氏未博考古籍,谓郦氏有骑墙之见,疏矣。应氏误以石济当四渎,亦由其地学之疏。其注《汉志》,往往言某县在某水之阳,望文生义,而无水以应之,每为郦氏所驳,不第此一事也。)
今济水重源出温城
(温县详下。)
西北平地。
(戴改温城作轵县。守敬按:《水经》言,东至温县西北为济水。《郡国志》,温,济不出。《书》孔《传》,泉源为沇,流去为济,在温西北平地。孔《传》虽伪书,此语必有所受 勃氏据图为书,所见与孔、马相合,故本以释《经》,且加以今字,知为目见。《初学记》六、《御览》六十一、《通鉴》周赧王二十八年《注》引《水经注》,并作温 勃氏於下文言济水又东南迳?城北而出於温,正应此文。戴氏因《汉志》孟康言原乡在轵县,遂改温为轵。不思原乡不在轵西北也。详下。《括地志》,沇水至济源县西北二里平地,其源重发。《元和志》,济水在县西北三里平地而出。考唐济源县之地,在汉轵县之北,即汉时之原乡。今济河出济源县西北,谓之济渎。)
水有二源,东源出原城东北,
(朱重一城字,全、赵、戴删。会贞按:《通鉴》周赧王二十八年《注》,引此不重城字。)
昔晋文公伐原,以信而原降,
(会贞按:见《左传·僖二十五年》。)
即此城也。俗以济水重源所发,因复谓之济源城。
(会贞按:《寰宇记》济源故城,即晋文公伐原是也。)
其水南迳其城东故县之原乡。
(戴云:《汉志》,轵县。孟康曰,原乡,晋文公所围,是也。此故县即承上文轵县言。守敬按:戴氏因误改上文温城为轵县,故以此故县为承上文,似为巧合。不知轵县在今济源县南十三里,於济水发源处为正南,何得言出西北平地?故知故县虽轵县之误,亦不得如戴氏说承上文轵县言,观守敬所为图,自了然矣。)
杜预曰:沁水县
(县详《沁水注》。)
西北有原城者,是也。
(朱沁讹作沇,又是字讹在也字下。赵改云:沇水县是沁水县之误,以隐十一年《传》注校,也是当作是也。全、戴改同。守敬按:杜《注》作在沁水县西,此《释例》周地内文,郦氏本孟康说,称轵县之原乡,又引杜说沁水县有原城,是汉时属轵,晋时度属沁水也。至隋置济源县,又在济源境矣。《隋志》,济源县有古原城。《括地志》,在县西北二里。在今县西北四里,俗呼为原村,遗迹犹存。)
南流与西源合,西源出原城西。
(朱此西字讹作而,全、赵、戴改。守敬按:《名胜志》作西。《元和志》,济水有二源,东源周回七百步,其深不测,西源周回六百八十五步,深一丈,皆缭之以周墙。李濂《游济渎记》云,济渎庙後有池,是为东池,即东源,周仅百馀步。池西有石桥,桥西为西池,周如东池。刘漪《西源辨》曰,济水二源,旧志惟以庙垣石桥为界。按:《水经注》二源,一在原城东北,一在原城西南,为地殊远,不可以一桥之界,遂分东西,而谓二源俱在是也。意此为池之东源,信矣。池西二里,又有一源,旧称为龙潭,时出时没,不关水旱,下流经济庙南,会池水於东北,当为济之西源。)
东流水注之,
(朱流讹作沇。戴、赵改。会贞按:残宋本、《大典》本作流。《初学记》六引此同。则改流是也。然另一水当云东流某水注之方合,则水字上尚有脱文,据《怀庆府志图》二源之外又有一源。当即此水也。)
水出西南,东北流注于济。
(会贞按:此济谓西源。)
济水又东迳原城南,东合北水,
(会贞按:北水即东源,谓西源合东源也。)
乱流东南注,分为二水。
(会贞按:当分於今济源县东北。)
一水东南流,
(会贞按:此一水指济水正流。)
俗谓之为衍水,即沇水也。衍、沇声相近,传呼失实也。
(戴改传作转,非。)
济水又东南,迳?城北,
(朱?讹作郄。赵改郗,云:《说文》改郗,亦作?。《郡国志》河内郡波县有?城。刘昭《补注》曰,《左传》曰,王与郑?。杜预曰,在野王县西南。胡渭曰,今河内县西南有?城。全、戴改?。《河南通志》,一名付逯城。)
而出於温矣。
其一水,枝津南流,注於氵?。
(朱《笺》曰:氵?音贝?。会贞按:枝津当在今济源县界。)
氵?水出原城西北原山勋掌谷,
(朱无氵?字,赵同,全、戴增。会贞按:《北齐书·斛律光传》,光筑勋掌城于轵关西,取此谷为名。《左传·襄十六年》杜《注》,氵?水出河内轵县。《怀庆府志》谓氵?水之源有三,并流迳济源县南不数县北之氵ζ河。考氵ζ河出县西北莽山,流迳勋掌村东,在古原城之西北,与济水相比,则莽山即《注》之原山,氵ζ河实《注》之氵?水也。)
俗谓之为白涧水。
(会贞按:今济源县东北二十里有白涧山,悬瀑如练,下注沁水,非此也。)
南迳原城西。《春秋》会于氵?梁,
(会贞按:见襄十六年,《续汉志》,轵县有氵?梁。)
谓是水之坟梁也。《尔雅》曰:梁莫大於氵?梁。
(会贞按:《释地》文。)
梁,水堤也。
(会贞按:郭《注》无水字。)
氵?水又东南,迳阳城东,
(会贞按:《方舆纪要》,阳城在今济源县西南十五里。)
与南源合。水出阳城南溪,
(会贞按:《明·地理志》,济源县西北有琮山,氵?水出焉,即今氵?水三源之北水也。《一统志》谓琮山即古原山,意以此水为古氵?水正流。然按《注》实以今氵ζ河为氵?水正流。此出琮山者,则《注》所称南源之出阳城南溪者也。)
阳亦樊也,一曰阳樊。
(会贞按:《史记·晋世家·集解》引服虔曰,阳,邑名也,樊仲山之所居,故曰阳樊。《左传·隐十一年》杜《注》,樊一名阳樊。)
《国语》曰:王以阳樊赐晋,阳人不服,文公围之。仓葛曰,阳有夏、商之嗣典,樊仲之官守焉,君而残之,无乃不可乎?公乃出阳人。
(会贞按:《晋语》文。)
《春秋》,樊氏畔,
(会贞按:《左传·庄二十九年》,樊皮叛王。)
惠王使虢公伐樊,执仲皮归于京师。
(会贞按:《左传·庄三十年》文。)
即此城也,
(守敬按:《续汉志》,修武有阳樊田 勃氏於《清水》篇不载。又《左传》杜《注》,野王县西南有阳城 勃氏後文叙奉沟水迳阳乡城,不言《春秋》之阳樊,独於此阳城下引之,盖不从旧说也。)
其水东北流,与漫流水合。水出轵关南,
(守敬按:《九州记》作慢流水,见下。今氵?水之中,南二源,并出济源县西,其南源之流较长,盖即漫流水也。轵关见《河水注》氵綦水下。)
东北流,又北注于氵?,
(朱氵?讹作漫,全、赵、戴改。)
谓之漫流口。氵?又东合北水,
(守敬按:此北水即出勋掌谷之水,对南源之水言为北水。)
乱流东南,左会济水枝渠。
(守敬按:即上所云枝津南流注氵?者。)
氵?水又东迳钟繇坞北,世谓之钟公垒。
(守敬按:《济源县志》,钟公废垒在县钟王村。魏文帝时,太傅钟繇屯兵於此,故名。)
又东南,涂沟水注之,水出轵县西南山下。
(守敬按:《怀庆府志》,即今?水。)
北流,东转,入轵县故城中,
(守敬按:《九州记》作木沟,见下。两汉、魏、晋、後魏县并属河内郡。《地形志》,轵治轵城。《怀庆府志》,在济源县东南十三里,今名轵村。)
又屈而北流,出轵郭。汉文帝元年,封薄昭为侯国也。
(守敬按:《史》、《汉表》同。)
又东北流,注于氵?。氵?水又东北,迳波县故城北,
(会贞按:两汉县属河内郡,魏废。《一统志》,在今济源县东南。)
汉高帝封公上不害为侯国。
(朱《笺》曰:孙云,波县当作汲县。按《史记·年表》,高帝十一年,封公上不害为汲侯。《索隐》云,汲,县名,属河内。赵云:按,非也。波、汲并县名,俱属河内郡。今本《史表》作汲侯,《索隐》曰,《汉表》作汲。此必古本《史表》原是波字,故小司马以汲字证之,正马、班异同处。不然,《史表》既是汲侯,又证以《汉表》之汲侯,义可通乎?道元所见,固宜无误。孙汝澄改波从汲,殆未之察耳。)
氵?水又东南流,天浆涧水注之。
(朱浆下衍水字,全、赵、戴删。守敬按:《寰宇记》引《九州记》,济源县有慢流水、玉浆涧、木沟,皆会于济。慢流此作漫流,音同。木沟此作涂沟,音亦近,惟玉浆此作天浆,形近而音不近,则必有一误。又三水入氵?以入河,而《九州记》谓皆会济,盖以济枝津注氵?,得通称矣。)
水出轵南睾,
(朱睾讹作毕,《笺》曰:宋本作睾。全改睾,非。赵改睾,云:睾与皋同。戴改皋。)
向城北。
(守敬按:《名胜志》,天浆溪在济源县南二十里。《济源县志》,向城在县西南十五里。若溪在县南二十里,则是水在向城之南矣,与郦氏称出向城北不合。观轵城在县南十三里,西水出轵南向北,则溪水出其间,如广武涧之比。)
城在睾上,
(朱脱城字,全、赵、戴增。)
俗谓之韩王城,
(守敬按:《括地志》,韩王城在河阳县西北四十里。)
非也。京相?曰:或云,今河内轵西有地名向。
(全、赵、戴改地作城。守敬按:非也,详下。)
今无。
(守敬按:无下脱城字。《路史·国名纪》称,?、预皆以河内轵西有向而无城。盖杜氏亦但言有地名向上,不言有城,故郦氏并驳之。)
杜元凯《春秋释地》亦言是矣。
(会贞按:隐十一年杜《注》,轵县西有地名向上。《释例》周地内云,县西北有地名向上。其作地不作城无疑 勃氏引京说而类及杜说,则杜与京同,足徵上地字不误。且下郦氏驳语,正以京、杜言地不言城之非。)
盖相袭之向,故不得以地名而无城也。阚る《十三州志》曰,轵县南山西曲,有故向城,
(守敬按:郦氏云天浆涧水出轵南睾向城北,明以向城在轵南,而京、杜言轵西,又但言地,则是相袭之向,而非本向,故驳之,谓向不得以地名而无城。随引阚说轵县南山之向城以证之。)
即周向国也。《传》曰:向姜不安于莒而归者矣。
(全云:按《左传》盟向之向,在周圻内,杜所云轵县者也。向姜之向,地在莒州,善长误合为一。守敬按:《春秋》之向有三,隐十一年,王与郑人之向,为苏忿生封邑,杜《注》在轵县,此周畿内之向也。隐二年,莒人入向,向姜不安于莒而归。杜《注》,向,小国也。谯国,龙亢县东南有向城。郦《注》阴沟水,载向国,亦引杜《注》,又引《世本》云,向,姜姓也。此姜姓国之向也。僖二十六年,公会莒子卫甯速盟于向,杜《注》,向,莒地。宣四年,公伐莒,取向。杜《注》莒邑。襄二十年,仲孙速会莒入盟於向。杜无《注》。《寰宇记》,莒县南七十五里有向城。又桓十六年城向,或谓莒地,而鲁暂取之,此莒地之向也 勃氏不於阴沟水向县故城下言向姜不安於莒,而於此轵县之向城引之。诚为混合。全氏不知盟向之向在莒州西,以为在周畿内,又不知向姜之向在龙亢,而以为在莒州,皆误也。)
汲郡《竹书纪年》
(守敬按:今本《竹书》周慎靓王六年。)
曰:郑侯使韩辰归晋阳及向。
(朱脱及字,《笺》曰:宋本有及字。全、赵、戴增。)
二月,城阳、向,更名阳为河雍,向为高平。即是城也。
(守敬按:《史记·范睢传》,秦昭王伐韩,拔高平,即此高平也。)
其水有二源俱导,各出一溪,
(守敬按:《济源县志》,今轵南有二涧水,一出红土沟,一出怪潭。)
东北流,合为一川,名曰天浆溪。又东北迳一故城,俗谓之冶城。
(朱冶讹作治,下同。全、赵、戴改。守敬按:此别一冶城,非《河水注》之冶坂城也。《孟县志》,冶城俗呼为冶墙,今县西北有冶墙村。)
水亦曰冶水。
(朱无上水字,全、赵、戴增。)
又东流注于氵?。氵?水又东南流,右会同水,水出南原下,
(朱原讹作源,全、赵、戴改。守敬按:《金·地理志》,河阳有同水。按《济源县志》,同水有二,一在济源,出金莎岭北,一在孟县,出金莎岭南,俱东北流至林泉村相合。此《注》但称一水,《金志》亦以水属河阳,古盖以出岭南者为同水之源也。)
东北流,迳白骑坞南,
(守敬按:《後汉书·朱亻隽传》,时贼有张白骑之目,云,骑白马者为张白骑。河内山谷,亦贼所起之地,故《方舆纪要》谓此坞盖张白骑所筑。《孟县志》,今名为白墙,县西北三十五里有白墙村。)
坞在原上,据二溪之会,
(朱据作为,全、赵、戴同。守敬按:《通鉴》梁大同四年,《注》引此作据,今订。《方舆纪要》,氵?水东南流至此,有同水会之,意谓二溪指氵?水、同水也。然《注》称同水迳白骑坞後,东北流迳安国城,又东北注氵?,则坞去氵?水尚远。坞北之溪,非指氵?水明矣 勃氏原书必叙坞北之水至坞东会同水,而今本脱之。《怀庆府志》,同水东北至白骑坞、冶城间,渊注氵亭蓄,方广数十亩。代远水涸,今尽变陆田。其上涓涓微流,不绝若线,俗呼冶墙洼。)
北带深隍,三面??,惟西版筑而已。
(朱版作被,《笺》曰:宋本作版。戴、赵改。)
东北流,迳安国城西,
(守敬按,《孟县志》,城在县西南,即今法雨寺安村。)
又东北,注氵?水。氵?水东南,迳安国城东,又南,迳无辟邑西,
(朱《笺》曰,无当作毋,戴、赵改。)
世谓之无比城,
(朱比作北,《笺》曰:谢云,宋本作比。戴、赵改比。守敬按:《通鉴》注作无鼻,见下。)
亦曰马髀城,皆非也。朝廷以居废太子,谓之河阳庶人。
(守敬按:《魏书·孝文帝纪》,太和二十年,废皇太子恂为庶人。《通鉴》,魏废太子恂为庶人,置於河阳无鼻城。《注》引此文云,无辟邑世谓之无鼻城。萧子显曰,在河桥北二里。在今孟县东。)
氵?水又南注于河。
(守敬按:《地形志》,温县有氵?水,据氵?不之下流言也。)
东至温县西北为济水。
(朱东上有又字,全、赵、戴同。守敬按:不当有又字,今删。)
又东过其县北。
(守敬按:前《注》云,济水重源出温城西北平地,乃预释此《经》文,戴未见及,故改前温城为轵县耳。)
济水於温城西北
(会贞按:遥接前出于温句,叙济水正流。)
与故渎分。
(会贞按:今济河至河内县西之柏香镇分为二,盖即济水与故渎分处。一自镇南东南流入河,曰猪龙河,即济水之道也。一自镇北东迳温县北,至武陟县之涧沟村入河,曰广济河,中行沙沟水之道,济水故渎尚在其南。盖今温县在古温城东北,即《注》之李城,济水故渎迳李城西,东南注河,则迳今温县南,不迳温县北也。)
南迳温县故城西,
(守敬按:两汉、魏、晋县并属河内郡。後魏天平初,属武德郡,在郦氏後。《地形志》,温有温城。《寰宇记》,东魏天平中移县於古城东北七十里。则郦氏时县犹故治也。《怀庆府志》,在今温县西南三十里。)
周畿内国,司寇苏忿生之邑也。
(会贞按:《汉志》,温,故国,已姓,苏忿生所封。周与郑人苏忿生十二邑,温其一,见《左传·隐十一年》。刘康公言,苏忿生以温为司寇,见成十一年。)
《春秋·僖公十年》,狄灭温,
(朱狄作秋,《笺》曰:宋本作狄。戴、赵改。)
温子奔卫。
(会贞按:此经文,狄上当有经书二字。)
周襄王以赐晋文公。
(会贞按:见《左传·僖二十五年》。)
济水南历虢公台西。《皇览》曰:温城南有虢公台,
(守敬按:《史记·晋世家·集解》、《御览》五百六十、《寰宇记》引《皇览》同。)
基趾尚存。
(守敬按:虢公台在温城南,虢公冢在温县郭东,截然两地。故济水南流,先迳温城西,後迳虢公台西。济水故渎东流,先迳温城北,後迳虢公冢北。而《方舆纪要》谓虢公台亦曰虢公冢,混台、冢为一,误。《一统志》谓台在今温县西南十五里,亦误。故温城在县西南三十里,台在城南,则相去尤远矣。)
济水南流注于河。郭缘生《述征记》曰:济水迳河内温县注于河,
(朱济下有脱文,全增自字,赵增出字,并非。戴增水字,亦未尽。守敬按:《寰宇记》,温县下,引《述征记》作?水经河内温县,注于河,则当据增水迳二字,今订。)
盖沿历之实证,非为谬说也。
济水故渎,于温城西北,东南出,迳温城北,又东迳虢公冢北。《皇览》曰:虢公冢在温县郭东,
(朱在作堆,《笺》曰:宋本作在。戴、赵改。)
济水南大冢是也。
(守敬按:《史记·晋世家·集解》、《续汉志》温县《注》、《御览》五百六十并引《皇览》文。《一统志》,冢在温县西南。)
济水当王莽之世,川渎枯竭,其後水流迳通,津渠势改,寻梁脉水,不与昔同。
(赵云:《通典》曰,详《水经》所作,殊为诡诞,全无凭据。按《後汉·郡国志》,济水,王莽末因旱渠塞,不复截河南过,既顺帝时所撰,都不详悉,其馀可知。景纯注解,又甚疏略。又曰,按《後汉·郡国志》,因王莽末旱,此渠枯竭,济但入河而已,不复截流而南。《水经》是和帝以後所撰,乃云南过荥阳、封邱、冤句、乘氏等县,并今县地,一依《尚书·禹贡》旧道,斯不详之甚 勃道元又从而《注》之,其所纂序及注解,并大纰缪。《禹贡锥指》解之曰,河北之济,因旱而枯,旱止则复出。河南之济,为浊河所侵,空窦尽窒,河去不复能上涌,故遂绝。自东汉以迄唐初,凡行济渎者,皆河水也,而犹目之曰济,是鹊巢而鸠居,觚名而圜实也。?守敬按:南济出于河,北济出于荥泽,非尽出河也。杜氏所疑,祗以枯後无济,非第鹊巢鸠居也。?故杜氏历诋《水经》以为不可信。然荥泽故道,犹可因是而得其十之七八,则此书不为无补焉。黄文叔云,济水虽绝,其渎犹在,虽中间经穿凿变易,或断或续,然水之附入於其渎者,犹可寻求,缉之以存禹迹,非无理也。斯言盖得其平。又曰,济渎之水,自周以来,凡数变。初为济,及导荥为川,则荥与济合。鸿沟既开,荥渎为河所乱,及荥泽又塞,则所行者惟河水矣。汴渠不通,则钜野以北,所行惟菏汶,戴村已筑,则东阿以下,所行惟山泉沟泽之水,其号为济者,袭旧名而已。《水经》所叙,渎同而水异。故李宏宪云,河南无济水。渎同,故黄文叔云,禹迹赖此而犹存。言非一端,各有所当。今与人论济水,苟以为无,则群指七十二泉,大、小清河以相难。若以为有,则又据杜佑之说,诋《水经》不当袭旧名为济。《古文尚书疏证》又为之解曰,济水当王莽时,大旱遂枯绝,不复截河南过者,晋司马彪之言也。虽经枯竭,其後水流迳通,津渠势改,寻渠脉水,不与昔同者,後魏郦道元之言也。《通典》据彪之言以折《水经》,谓济渠既塞,都不详悉,其馀可知。余读郭璞《山海经》注而叹,恐未足以服《水经》者之心。何则?璞固有言矣。今济水自荥阳卷县东,经陈留至济阴北,东北至高平,东北经济南,至乐安博昌县入海,与禹时济渎所经河南之道无异,盖枯而复通者。所谓经渠势改,昔则自虢公台东入河,出在敖仓之东南,今改流自虢公台西入河,出亦非故处与?或禹时济未必分南北,此则分为二,为不同与?又《潜邱?记》曰,黄子鸿笃信《水经注》者。忆初晤碧山堂,问曰,《後汉志》,温县,济水出,王莽时大旱,遂枯绝,是河南无济,今且千六百七十馀年,何郦道元言之详且析也?子鸿曰,新莽时虽枯,後复见,郦氏所谓其後水流迳通,津渠势改,寻梁脉水,不与昔同,是也。只缘杜君卿不信《水经》,专凭司马彪《志》,窃以为彪不过记一时之灾变耳,非谓永不截河南过也。君卿云云,遂真觉河南无济,疑误到今,尚有宗主其说者。余曰,枯而复通,既闻命矣。敢问除郦《注》外,抑别有徵乎?子鸿曰,未闻。余退而考杜预《释例》云,济水自荥阳、卷县东,迳陈留至济阴北,经高平、东平至济北,东北经济南至乐安博昌县入海。郭璞《山海经》注云,今济水自荥阳、卷县东,经陈留,至济阴北,东北至高平,东北经济南,至乐安博昌县入海。张湛《列子》注云,济水出王屋山为沇水,东经温县为济水,下入黄河十馀里,南渡河为荥泽,又经济阴等九郡而入海。?卒此三说以覆。子鸿喜获所未闻,复难余,今不见河南有济,毕竟复枯於何代?余复考得《後汉书·王景传》济渠下章怀《注》云,济水出今洛州济源县西北,东流经温县入河,渡河东南入郑州,又东入滑、曹、郓、济、齐、青等州入海,即此渠也。王莽末,旱,因枯涸,但入河内而已。似不知中有复通之事。合以许敬宗对高宗济水潜流屡绝,是自唐以前,济已复活,直至今矣。又曰,有问济水枯而复通,毕竟在何时?余曰,考《王景传》曰,初,平帝时,河、汴决坏,未及得修。建武十年,阳武令张汜上言,河决积久,日月侵毁,济渠所漂数十许县,逮後三十五年,汴渠成,明帝巡行,下诏曰,河、汴分流,复其旧迹,陶邱之北,渐就坏坟。此汴坏而济亦坏,汴治而济亦治之徵也。又考《晋书·傅只传》,武帝时为荥阳太守。自魏黄初大水後,河、济?滥。邓艾常著《济河论》,开石门而通之。至是复侵坏。只乃造沈莱堰,兖、豫无水患。《郗超传》,太和中,桓温将伐慕容氏,引军自济入河。超谏曰,清水入河,无通运理。《毛穆之传》,温使穆之凿钜野百馀里,引汶会于济。此岂竟枯绝者哉?大抵王莽世,天灾虽甚,然皆不远而复。班《注》云云,盖以目验者言也。只缘司马彪下语太重,若改遂枯绝为曾枯绝,则妙矣。潜邱、东樵之言,明白如此,足以祛君卿之惑,其无累於桑、郦也明矣。又孔颖达《左传·正义》曰,按检水流之道,今古或殊,杜既考校元由,据当时所见,戴于《释例》,今一皆依杜,虽与《水经》乖异,亦不复根寻也。观此则亦不以济水为竟枯绝也。)
屈从县东南流,过坟城西,
(赵改坟作ㄨ,云:坟城当作ㄨ城。《郡国志》河内郡修武有ㄨ城。刘《注》,《左传·隐十一年》,以坟与郑。全、戴改ㄨ同。守敬按:ㄨ城,《左传》杜《注》谓在修武北,郦氏叙於《清水》篇,是也。济水远在修武之西南,何能迳修武之北?考《尔雅》,梁莫大於氵?梁,坟莫大於河坟。郭《注》,坟,大防。此城去河甚近,即《尔雅》之所谓坟者。《经》及《注》原不误。)
又南当巩县北,
(县详《洛水注》。)
南入于河。
(会贞按:《河水经》云,东过成皋县北,济水从北来注之 勃氏云,大邳北,即《经》所谓济水从北来注之者也。是济水入河,南当成皋,不当巩县,而此《经》云,南当巩县入河,下文云,与河合流,又东过成皋县北,则谓过成皋在入河之後,与《河水》篇异。盖王莽前未改流之济水,自成皋北入河,即《注》下所云济水故渎合奉沟水注河者。王莽後,改流之济水,自巩县北入河,即《注》上所云,济水迳温县注河者。水道变迁,所谓津渠势改也。)
济水故渎,东南合奉沟水。
(守敬按:当合於今河内县南。)
水上承朱沟
(朱沟详《沁水注》。于野王城西。(野王县亦详《沁水注》。守敬按:今河内县有广济河,西自利仁河分出,盖即奉沟之上流,而自阳乡城以下至注河,则行今广济河之南也。今虽奉沟之道亦湮,然郦氏此《注》云,济水故渎合奉沟水,《河水注》又云,奉沟即济、沇之故渎,谆谆示人。後儒读安定之书,犹可即奉沟所经城地考见禹迹。不然,水经济水入河之道,千载下何从捉摹哉?)
东南迳阳乡城北,
(朱此下衍又东南流迳阳乡城北九字,全以孙潜本删,戴删同,赵删八字,存流字,以上北字下属。守敬按:赵非也。《一统志》,城在今河内县西南。晋大兴初,耿稚袭击刘粲,粲奔阳乡,即此。)
又东南迳李城西。
(守敬按:李城在故温与平皋二县之间,而与平皋为近,故属平皋。《注》引徐广说,平皋有李城,是也。北齐,二县并废。至隋但置温县,旋移治李城。故《寰宇记》谓李城,今温县城也。宋县即今县治。)
秦攻赵,邯郸且降,传舍吏子李同说平原君胜,分家财飨士,得敢死者三千人,李同与赴秦军,秦军退,李同死,
(全、赵、戴删李字。)
封其父为李侯。
(守敬按:见《史记·平原君传》。)
故徐广曰:河内平皋县
(县详下。)
有李城,
(守敬按:《集解》引徐说,《续汉志》同。)
即此城也。
(全云:七国时,赵地不得至河内,安得封其臣於平皋?恐别是一李城,或是邺之李城。守敬按:《国策》李下,高《注》在河内,是赵地已至河内。全氏盖因《洹水注》,石遵自李城北入,斩张豺于安阳,遂疑李城在邺。考《通鉴》,石遵自河内李城还趋邺。胡《注》在平皋。是李城为遵路过之地,非邺地也。全说误。)
于城西南为陂水,淹地百许顷,蒹葭萑苇生焉,号曰李陂。
(会贞按:《地形志》,怀州平皋有平皋陂。据徐广说,李城属平皋,似平皋陂即李陂。然《元和志》,平皋陂在武德县南二十三里。唐之武德在今河内县东南五十里,则平皋陂当在今温县东南。李陂在李城西南,则在今温县西南,非一陂也。)
又迳坟城西,屈而东北流,迳其城北。
(守敬按:《经》但言过城西,《注》言迳城西,又屈迳城北,与《经》不同,盖水道有变更矣。)
又东迳平皋城南,
(守敬按:两汉、魏、晋县并属河内郡,後魏属武德郡,在天平初 勃氏时仍属河内郡。《地形志》,平皋有平皋城。《怀庆府志》,在今温县东二十里。)
应劭曰:邢侯自襄国徙此。
(守敬按:《汉志》,襄国县,故邢国。)
当齐桓公时,卫人伐邢,邢迁于夷仪,
(全云,邢以狄难而迁,非以卫也。守敬按:《左传·闵元年》,狄人伐邢,齐人求邢。僖元年,诸侯求邢,邢迁於夷仪。至卫人伐邢,在僖十九年,卫人灭邢,在僖二十五年,与邢迁夷仪无涉。应劭本《左传》为说,自当作狄人伐邢,邢迁於夷仪。而今本《汉志》注作卫人,与此同,盖传抄者讹狄为卫,後人又据以改郦书也。)
其地属晋,
(守敬按:《左传·宣六年》,赤狄伐晋,围邢丘。成二年,晋人以屈巫为邢大夫。杜《注》,晋邑。又蔡声子曰,子灵奔晋,晋人与之邢。襄八年,晋会诸侯于邢丘。哀四年,齐国夏伐晋,取邢。是皆其地为晋之证。)
号曰邢邱,
(守敬按:《左传》谓之邢邱,而亦单称邢者,省文耳。然武王时已有邢邱之名,则不自晋始。)
以其在河之皋,处势平夷,
(戴乙处势作势处。)
故曰平皋。瓒注《汉书》云:《春秋》,狄人伐邢,邢迁夷仪,
(二句详上。)
不至此也。今襄国西有夷仪城,去襄国一百馀里,
(守敬按:《春秋·僖元年》杜《注》,夷仪,邢地。《元和志》、《寰宇记》并云夷仪城在龙冈县西一百四十里,俗讹为随宜城。《一统志》在今邢台县西。)
邢是丘名,
(朱依吴本作邢是丘名,赵从之。《笺》曰:旧本作平皋是邢丘。戴从之。守敬按:邢是丘名,本《汉志》文,旨意明了,郦氏自应据之。旧本未惬。瓒谓邢国在襄国与应劭同。其所以驳应劭者,盖以夷仪在邢国,而邢丘不在邢国之境,故言邢丘是名,非国名。而郦氏又不以瓒说为然,故下文历引故籍,先表其有城,後实指其为国,以明邢丘非国之谬。)
非国也。
(守敬按:以上应劭及瓒说,皆引见《汉志》颜《注》。)
余按《春秋·宣公六年》,赤狄伐晋,围邢丘。
(《左传》文。)
昔晋侯送女于楚,送之邢丘,
(见《左传·昭五年》。)
即是此处也,非无城之言。《竹书纪年》曰:梁惠成王三年,
(朱三作二,赵据《竹书》改。戴改同。今本周显王元年。守敬按:残宋本、明抄本是三年。)
郑城邢丘。司马彪《後汉·郡国志》
(平睾县下。)
云,县有邢丘,故邢国,周公子所封矣。
(守敬按:邢之封,或以为先在襄国,或以为先在邢丘。《汉志》,襄国,故邢国。《春秋·隐五年》、《庄三十二年》,是时,邢尚未迁,杜《注》并云,邢国在广平襄国。此先封在襄国之说也。《说文》,邢,周公子所封,地近河内怀。《续汉志》,平皋有邢丘,故邢国,周公子所封。此又先封在邢丘之说也。据《韩诗外传》,武王伐纣,到邢丘,更名邢曰怀,是先有邢丘之名。邢国当以邢丘得名。《玉篇》,邢,胡丁切。《左氏传》狄伐邢。杜预云邢国在广平襄国县。又轻于切,周公子所封,地近河内。盖莫能定而两存之。臣瓒言,邢迁夷仪,不在邢丘。又言,今襄国西有夷仪城。是以初封在襄国,後迁於襄国西之夷仪。谓始终皆在襄国邢丘之邢国,并无其事,则许慎、司马彪皆为妄矣,不第应劭也 勃氏但驳臣瓒非国之说,而於邢丘襄国之封,谁为後先,置之不论。而复引《郡国志》邢丘故邢国,则似以邢丘为初封之国矣。陈氏奂云,襄国为邢始封国,怀即《春秋》之夷仪,为邢徙封国。凡班《志》言故国,皆是始封国,似襄国之邢为始封,为班氏之定例。然罗国本在宜城西山,後徙枝江,而班《志》称枝江故罗国,则又何说?)
汉高帝七年
(朱讹作六年,全、赵云:沈氏曰,是七年。戴改七。)
封砀郡长项佗为侯国,
(朱佗讹作伯,赵据《史表》改。守敬按:残宋本、明抄本作他,他、佗通。)
赐姓刘氏。武帝以为县。
(守敬按:《史表》,元鼎五年,国除为县也。)
其水又南注于河也。
与河合流,又东过成皋县北,
(县详《河水注》。)
又东过荥阳县北,
(守敬按:荥当作荧。荧从三火,见《隋书·王劭传》,唐以前石刻,无不作荥者。《书》孔《传》,济水入河,并流十数里,而南截河,又并流数里,溢为荥泽。参观《河水经》、《注》及此篇,可知成皋以下,荥阳以上,为济与河合流之地。)
又东至北砾?奚南,
(赵至北乙作北至,云:至北二字当倒互。砾?奚只一处,不分南北。胡渭亦为此文所误,而强名之,宜其献笑後来也。说见後。全乙作北至同。戴删北字,云,北字後人所加。《汉书·沟洫志》,颜师古引《水经》?水东过砾溪,无北字可证。守敬按:戴据师古引此删北字,不知师古引亦无南字,则是钞变《经》文,不足为证。赵谓至北二字当倒互,似是,然亦与《注》称济水东南流不合。余谓《注》叙砾石溪水东北注济,则济水不得在砾水溪之南,是此《经》文本当作又东南至砾溪北,传钞者将南北二字互倒,又以北字错入至字下,遂与水道乖迕 勃氏所见《经》文已是误本,惟郦氏例不改《经》,故後文驳之。到砾?奚下《注》云,即《经》所谓砾溪,与师古引《经》作砾溪同。溪、溪本字,是郦书《经》、《注》当作溪,或作溪,此?奚字乃传钞之异。故全《经》、《注》溪、溪错出,戴俱作溪,乃赵反从《经》改《注》作?奚,失之,)
东出过荥泽北。
(朱泽讹作阳。全云:荥阳是荥泽之误,《注》云,济水又东迳荥泽北,所以释此条之《经》也。改泽,赵、戴改同。戴云:今考此即《注》内所谓荥泽在荥阳县东南者也。
《释名》(《释水》)
曰:济,济也。源出河北,济河而南也。《晋地道志》曰:济自大亻丕入河,
(会贞按:《河水注》释大亻丕,引郑玄曰,地喉也,沇出亻丕际矣。)
与河水斗,
(会贞按:二句,《初学记》六引同。)
南?为荥泽。
(会贞按:《御览》六十一引此句作溢出为荥水,盖钞变其辞。《注》後文济水自泽东出即是始矣下,亦引王隐说,与此互有详略。荥泽详後。)
《尚书》
(《禹贡》)
曰:荥波既潴。
(赵作猪,下同。)
孔安国曰:荥波水以成潴。
(全、赵、戴荥下增泽字,成下增遏字。守敬按:今本《书传》作荥泽波水已成遏潴,《史记·集解》引作孔安国曰,荥,泽名,波水已成遏都。当亦後人据今本改。考荥波,马、郑、王皆作播。《史记·夏本纪》亦作播,是今、古文《尚书》皆同,其作波者,伪孔之《古文尚书》耳。然《释文》云,荥,泽也。波如字。若传有泽字,不必释为泽矣。《正义》云,泽水大动成波浪。是皆以荥波为一水,若传文作荥泽波水,则谓荥是泽名,波是水名,不得如《正义》所说。据此《注》引孔《传》本无泽字,乃与《释文》、《正义》合。全、赵、戴不悟,反据今本《书传》增泽字,失之。)
阚る曰:荥播,
(朱荥下衍波字,全、赵、戴删。又播讹作れ,下同。全、赵亦同,戴改。说见下。)
泽名也。故吕忱云:播水在荥阳,
(县详後。)
谓是水也。
(赵云:按荥蟠之蟠当作播。《禹贡锥指》曰,荥波既猪,《史记》作播,《汉书》作波。阎百诗云,马、郑、王本并作播,播是泽名,不从山作蟠可知也。守敬按:《说文》,潘,析米汁也。其云水在荥阳者,是一曰之文。余疑是庾氏演语,故《玉篇》亦不载此训。若谓播、潘不同,故郦氏舍旃,此殊不然 勃氏好奇,故《江水》篇之氵哉氵我,《字林》、《说文》并引,是其证也。段氏玉裁谓《字林》之播,亦当作潘,以手部不应旁及水名。是又不然,荥字本作荧,从火,何以为泽名乎?王氏绍兰《说文段注订补》曰,《禹贡》某氏古文作波。马、郑、王作播,皆潘之假借。荥波、荥播,皆即荥潘。?阎百诗、胡フ明知读波为播,不知读波、播为潘。江叔氵?云,从《说文》作潘,其说较胡、阎为长。?孔《疏》以波为波浪。《史记·索隐》以播为播溢,并不知波播当作潘。《职方》贾《疏》虽亦未知读播为潘,然云,《禹贡》有播水,无波,固胜於孔及小司马矣。《索隐》引郑玄曰,荥阳人犹谓其处为荥播。《诗》疏引作荥泽。《职方》云,其川荥、雒,其浸波、溠。一为川,一为浸,则荥、波明是二水,以其泽水所都,相去不远,是以《禹贡》总言荥播,与大野、彭蠡,皆在既猪之例。是《禹贡》举其泽,故合言之,《职方》举其流,故分言之。於经例并无参杂。钱坫《新?注地理志》,以荥阳卞水为播水,并确指旧卞水,出今荥阳县南大周山,合京、索等水。绍兰按:卞即氵反,氵反即潘。《汉志》荥阳下云,卞水、冯池皆在西南。有狼汤渠,首受?,东南至陈入颖。是卞水、狼汤渠皆在荥阳。《水经》,氵反水出阴沟於浚仪县北。《注》云,阴沟即浪汤渠也。丹、沁乱流,於武德绝河,南入荥阳合氵反,此荥阳合氵反之氵反,即《汉志》荥阳之卞也。又?水东出过荥泽北,《注》云,?水与河浑涛东注,?水於此又兼必阝目。《春秋·宣公十二年》,晋、楚之战,楚军於必阝。即是水也。音卞。京相?曰,在敖北,?水又东迳荥阳县北,此?兼必阝目之必阝,必阝、卞声转,亦即志荥阳之卞也。又河水东过荥阳县北,浪汤渠出焉。《注》,大禹塞荥泽,开之以通淮、泗,即《经》所谓浪汤渠也。汉平帝之世,河、汴决坏,未及得修,汴渠东侵云云,又?水东过荥泽北,《注》云,《尚书》曰,荥波既猪至故复谓之浚仪渠。此《?水》篇之浚仪渠,即《河水》篇之汴渠,亦即《汉志》荥阳下之卞水。而郦《注》引吕忱曰,播水在荥阳,谓是水也。则氵反水、卞水、播水,明即《说文》荥阳之潘水矣。在浚仪则呼为氵反水,在荥阳则呼为卞水,为播水,亦呼为潘水,各随其方音耳。总而论之,潘、播之字,并从番得声,氵反之字,从反得声,波之字,从皮得声,必阝之字,从必得声,卞之字当为弁,弁即免冕之或字,篆文作A27,隶省作卞,读若盘。其字皆由声转,潘转为氵反,氵反转为波,波转为播,播转为必阝,必阝转为卞,又加水为汴。然则潘也、氵反也、波也、播也、必阝也、卞也,名异而实同也。《说文》既称氵反水,何又别称潘水?盖在荥阳者其泽也,在浚仪者其流也,故许於潘下云,水在河南荥阳,於氵反下云,水受陈留浚仪阴沟。而《水经》亦云,氵反水出阴沟於浚仪县北,明作荥阳为潘水,於浚仪受阴沟水而出为氵反水,一举其泽,一举其流,如《汉志》荷泽在定陶湖陵,荷水在南之例也。氵反水首受阴沟,阴沟即浪汤渠。?水洪为荥泽,故《志》於荥阳下云,卞水在西南,有狼汤渠,首受?。明荧、潘二泽同处相近矣。按王说融会贯通,甚为详核,而犹有未惬。考《谷水注》、《氵蚩水注》俱有波水。《谷水注》之波水,见《山海经》,《氵蚩水注》之波水,引马融《广成颂》,浸以波、溠。马说明本《职方》,则《职方》之波水,自别一水,虽郑《注》有波读为播之说,不过就其音言,非谓即《禹贡》之水也。又《汉志》,卞水在荥阳西南,钱坫以为出大周山,盖即此注所指之旃然水也。?观下云,济渠水断氵反沟,惟承旃然。足徵济渠未断之先,旃然水即氵反源。?其水东北流,迳荥阳城东,而北流注济。荥阳之东,正古荥泽地。窃以济?为荥,又纳卞水,故《禹贡》总称之曰,荥播既猪。王氏以荥波为二泽,未审。至《河水注》称河、汴决坏,则指济水初出河言,此《注》亦引京相?言,必阝在敖北,是汴即济,且在荥阳之西北。盖因汴水合济,遂并济之上流,亦被以汴水之名也,是过即河、汴、济言,仍不实卞在荥阳西南也。)
昔大禹塞其淫水,而於荥阳下引河东南以通淮、泗。
(赵云:《禹贡锥指》曰,河与荥渎相乱,其来已久,而荥泽在西汉时,依然无恙。故班固云,济水轶出荥阳阳北地中,谓荥泽也。至东汉乃塞为平地 勃道元云云,夫荥泽何以谓之淫水?《经》曰,荥波既猪,禹方陂之以蓄其水,何以塞之?诞妄不足深辨。全云:以鸿沟为禹迹,善长之谬也,而张洎等宗之。守敬按:自胡、全驳郦氏此说,人遂莫敢异议。戴氏亦不置一辞。《汉志》称轶出荥阳北地中,近儒以《禹贡》以溢为荥之文,因以《汉志》傅合之。按《禹贡》之溢为荥,以荥泽当之,固无疑义,而荥泽在荥阳东南,不在荥阳之北,则《汉志》荥阳北地,不专指荥泽,亦无可疑。钱坫、陈澧专释《汉志》,皆囫囵读过。今考荥阳之北地,正当济隧济渎之地。《汉志》不一一分说,但以北地括之,是《汉志》就河、济言,《禹贡》就荥泽言,地虽不同,而荥、播、河、济,往复迳通,似分实合。而胡渭则明云,轶出北地中,谓荥泽也,竟忘荥泽在荥阳南,不在荥阳北。又谓荥泽何以谓之淫水?不知《淮南》高诱《注》,平地出水谓之淫水 勃氏所云塞者,塞其散漫之水耳。通观郦氏全书,无不根据经典,从未有抹煞古训而自为臆说者,况如此大事,明明有《河渠书》、《沟洫志》言,禹治水之後,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乃置之不论,而断以为禹迹,良以《周礼》有其川荥洛之文,是荥泽已导为川之实证,而东出於陶邱北,中间未必尽属伏流。当禹时必已有济隧、济渎之流,至後世始因其迹而开广之,即器难水、太水、承水、末水、役水、沙水、氵过水、必阝水、旃然水,皆见《山海经》、《尔雅》、《左传》,固由方言递变,亦未必悉为後人所创凿。观《汉志》所云北地中以下有濮水、菏水,濮水见於《礼记》,菏水见於《禹贡》,明是三代之前。则知郦氏云云,亦必有故书雅记可凭,故本以为说,而後世失其传也。且李吉甫、乐史并地理名家,何以引以为据。宋时张洎何以言禹於荥泽下分大河为阴沟,引注东南以通淮、泗?而东坡《书传》亦非随人作计者,且何以力言鸿沟为禹迹耶?)
济水分河,
(守敬按:鸿沟首受河处,一名蒗荡渠,亦名汴渠,後世又名通济渠。《水经》则直谓之济水。《注》称渠口在敖城西北,是济水分河处在今荥泽县之西北。)
东南流。汉明帝之世,司空伏恭
(伏恭字叔齐,琅琊东武人,见《後汉书·儒林传》。)
荐乐浪人王景,
(守敬按:景本《传》辟司空伏恭府,时有荐景能理水者。是荐景者非伏恭,郦氏盖浑言之。字仲通,好学多艺,善能治水。显宗诏与谒者王吴(朱吴作昊,下同,全亦同。赵、戴改。守敬按:盖据《後汉书·明帝纪》及景本传,又《御览》七十五引亦作吴。)
始作浚仪渠。吴用景法,水乃不害,此即景、吴所修故渎也。
(朱吴讹作作,赵同,全删,戴改吴。)
渠流东注浚仪,
(浚仪县见《渠水》篇。)
故复谓之浚仪渠也。
(守敬按:即《渠水》篇所谓汉氏之浚仪水。)
明帝永平十五年,东巡至无盐,
(无盐县详《汶水注》。)
帝嘉景功,拜河堤谒者。
(守敬按:自汉明帝以下,约《後汉书·循吏·王景传》文,中惟此即景吴以下三句,为郦氏语。)
汉灵帝建宁四年,于敖城西北,
(敖城详後。)
垒石为门,以遏渠口,谓之石门。
(守敬按:《禹贡锥指》,此即贾让所谓荥阳漕渠也。其水门但用木与土,至是,始垒石为之。)
故世亦谓之石门水。门广十馀丈,西去河三里。
(会贞按:刘昭曰,石门在荥阳山北一里。《一统志》,在今荥泽县西北。此石门在下荥口石门之西南。)
石铭云:建宁四年十一月黄场石也。而主吏姓名,磨灭不可复识。
(此下朱《笺》引《玉海》录《渠水注》及本篇之文,殊觉无谓。赵氏丑诋之,戴氏又全载之,岂亦忘前半是《渠水》篇文而表异同耶?今删。)
魏太和中,又更修之。
(守敬按:曹魏明帝,元魏孝文俱有太和年号。《晋书·傅只传》,自魏黄初大水後,河、?泛溢、邓艾尝著《济河论》,开石门而通之。太和在黄初後,疑《注》所谓更修者,即开石门事,则似指曹魏言。然郦氏上称建宁四年云云,则是目睹其铭,此复谓撤故增新,字不复在,明明元魏更修矣。)
撤故增新,石字沦落,无复在者。水北有石门亭,
(守敬按:《地形志》,荥阳有石门城。)
戴延之
(守敬按:《隋志》,《西征记》二卷,戴延之撰。)
所云:新筑城周城三百步,
(全、赵、戴周城乙作城周。)
荥阳太守所镇者也。
(荥阳郡详後荥阳县下。)
水南带三山,
(朱《笺》曰:一作三皇山,全作皇山,赵、戴三下增皇字。守敬按:宋本无皇字。)
即三皇山,
(朱作皇室山,全、赵、戴同。守敬按:皇室山不见记载,盖当时有以三皇山作三山者,故郦氏先书之,随以三皇山、三室山释之。三皇又作三室,俗人遂合三皇、三室而创一皇室之名,非也。今订。)
亦谓之为三室山也。
(朱《笺》曰:《郡国志》注引《西征记》云,荥阳有广武城,在三皇山上,或谓之三室山。会贞按:《汉书·高帝纪》,孟康曰,广武城,在敖仓西三室山上。《史记·项羽本纪·集解》引孟说,三室作三皇,故三皇山有三室之异名。)
济水又东迳西广武城北。
(朱此十字讹作《经》。全、赵、戴改《注》。戴云:考广武二城,敖山及荥渎所入,皆值荥阳县之西,不得与《经》淆紊,今改正。)
《郡国志》:荥阳县有广武城,
(会贞按:《地形志》同。)
城在山上,
(会贞按:《汉书·高帝纪》注,孟康曰,於荥阳筑两城而相对,名为广武城。《史记·项羽本纪·正义》,《括地志》,东广武,西广武,在荥阳县西二十里。戴延之《西征记》云,三皇山上有二城,东曰东广武,西曰西广武,各在一山头,相去百步。汴水从广武涧中东南流,今涸无水。城各有三面,在敖仓西。汴水即济水,延之似即以广武涧水当济水,不知济水迳广武北,不迳广武涧中,不得混济水、广武涧为一,当以郦《注》正之。)
汉所城也。
(守敬按:此谓西广武也。据《史记·范睢传》,秦昭王四十三年,城河上广武,则秦已筑城。郦氏盖专就刘、项战争时言之。)
高祖与项羽临绝涧对语,
(守敬按:《史》、《汉》并作临广武间而语。据此注则《史》、《汉》间并当作涧。故《类聚》九引《汉书》作涧,何义门据孟《注》,两城相对,谓《史》、《汉》当作如字读,非也。)
责羽十罪,羽射高祖中胸处也。
(守敬按:见《史记·高祖本纪》。)
山下有水,北流入济,世谓之柳泉也。
(守敬按:郦氏叙广武涧之水为柳泉,足徵戴延之以广武涧水当济水之误。)
济水又东,迳东广武城北,
(朱此十字讹作《经》,全、赵、戴改《注》。)
楚项羽城之。汉破曹咎,羽还广武,为高俎,
(朱讹作祖,《笺》曰:宋本作俎。全、赵改俎。戴改坛。守敬按:《大典》本、明钞本作坛。考《史》、《汉》作俎。观如淳、李奇之《注》,皆明释俎字,则当本作俎。其作坛者,乃後人因下有今名其坛之文而臆改,非也。戴不察耳。)
置太公其上,曰,汉不下,吾烹之。高祖不听,将害之。项伯曰:为天下者不顾家,但益怨耳。羽从之。
(守敬按:自汉破曹咎以下,约《史记·项羽本纪》文。)
今名其坛曰项羽堆。
(守敬按:《括地志》,东广武城有高坛,即是项羽坐太公俎上者,今名项羽堆,亦呼为太公亭。)
夹城之间,
(朱夹作亦,《笺》曰:当作夹。赵、戴改夹,全改作两。)
有绝涧断山,谓之广武涧。
(守敬按:《括地志》郭缘生《述征记》云,一涧横绝上过,名曰广武,相对皆立城堑,遂号东、西广武城。《寰宇记》,广武涧在荥泽县西二十里。)
项羽叱娄烦於其上,娄烦精魄丧归矣。
(守敬按:见《项羽本纪》。)
济水又东,迳敖山北,
(朱此八字讹作《经》,全、赵、戴改《注》。守敬按:《汉志》,敖山在荥阳西北。《元和志》、《寰宇记》并云山在荥县西十五里。《一统志》,山在荥泽县西北,河阴废县境内。《注》叙济水东流,先迳广武,後迳敖山,则广武在西,敖山在东,准之土地志皆合。乃《方舆纪要》谓广武山在河阴县东北十里,敖山在县西二十里,是广武在东,敖山在西矣,与古说相反,误也。)
《诗》
(《小雅·车攻》篇)
所谓薄狩于敖者也。
(戴云:今《诗》作搏兽于敖,以表异同。会贞按:《初学记》、《後汉书·安帝纪》注引《诗》皆作薄狩,与此同。又《文选·东京赋》薛《注》引《诗》薄兽于敖,盖音近通用。)
其山上有城,即殷帝仲丁之所迁也。皇甫谧《帝王世纪》曰:仲丁自亳,徙嚣于河上者也,或曰敖矣。
(会贞按:《御览》一百五十五引《帝王世纪》仲丁徙嚣。或曰,今河南之敖仓是也。)
秦置仓于其中,故亦曰敖仓城也。
(会贞按:《汉书·高帝纪》,二年,筑甬道,属河,以取敖仓粟。《史记·黥布传·索隐》,引《太康地记》,秦建敖仓于成皋。《元和志》引《宋武北征记》,敖山,秦时筑仓於山上。《寰宇记》,敖仓城在荥泽县西十五里,秦置城以屯粟。)
济水又东,合荥渎,
(朱此七字讹作《经》,又荥渎讹作荥泽。戴改《注》,改荥渎。全、赵同。守敬按:残宋本、《大典》本作荥渎,《通鉴地理通释》引同。)
渎首受河水,
(朱首讹作水。赵改云:胡渭校改首。全、戴改同。)
有石门,谓之为荥口石门也。
(守敬按:《禹贡锥指》,上石门,汉建宁四年立,在敖城西北。此石门,汉阳嘉三年立,在敖山东。时地各别,近志混而为一,大缪。两石门相去数十里。余谓建宁之石门,在敖城西去河三里,阳嘉之石门,在荥口河滨,安得混而为一。)
而地形殊卑,盖故荥、播所道,
(朱《笺》曰:孙云,《书》作荥波。赵云:按孙汝澄之言,盖不知马、郑、王本波皆作播,亦不记《夏本纪》荥播既都之文,而为此辞也。)
自此始也。
(会贞按:《国策》,苏代曰,决荥口,魏无大梁。知必先有此口而通塞不常,故苏代云然。但称荥渎,又称荥口,必与荥、播通,故郦氏言故荥播所道自此始。以下文济隧证之,济隧上承河水,绝出河之济,南会荥泽,并言济水自荥泽北流与出河之济会,盖荥、播、河、济,往复迳通矣。因与荥、播之水通,遂并其上承河水谓之济隧。由此知荥渎当亦然,而此叙渎受河水东南注济,不及通荥、播之道,略也。)
门南际河,有故碑云:惟阳嘉三年二月丁丑,使河堤谒者
(会贞按:《宋书·百官志》,都水使者一人,掌舟航及运部。秦、汉有都水长、丞,主陂池灌溉,保守河渠,属太常。汉东京省都水,置河堤谒者。)
王诲,疏达河川,?荒庶土。
(朱?讹作述,《笺》曰:疑作遂。全、赵改遂,戴改?。)
云大河冲塞,
(戴改云:作往。)
侵扌采金堤,以竹笼石葺土而为?曷。
(戴删苇字。守敬按:不当删。)
坏ㄨ无已,功消亿万,请以滨河郡徒,疏山采石,垒以为障。功业既就,徭役用息,辛未
(朱辛未作未详,全、戴同。赵改。《笺》曰:《玉海》二十一卷内,引此文无未详二字,疑衍。赵云:按《隶释》载此文,有未详二字,盖误文也。当作辛未。详字之半似辛,其文又互易。盖诏书以辛未日下,去丁丑才四十五日,即在阳嘉三年二月之明月,故不再书年月也。下文岁在甲子,初癸丑诏书,及《氵寇水注》幽、冀二州,郡县分境,立石标界,亦云戊子诏书。事在熹平四年是其切证。戊子,今本《水经注》讹作代子,据《隶释》校改。此未详二字,盘洲既不能发明斯义,厚齐竟节去之,无惑乎朱氏以为疑衍也。全云:愚以辛字亦不应变为详字,当作天降诏书为是。守敬按:未详二字,赵作辛未极是。全谓当作天降,臆说无据。)
诏书,许诲立功,府卿
(朱卿讹作乡。赵改云:府乡当作府卿,谓少府卿也。汉都水旧属少府,全、戴改同。)
规基经始,诏策加命,
(朱策讹作荥,《笺》曰:疑作策。全、赵、戴改。)
迁在沇州。乃简朱轩,授使司马登,令缵茂前绪,称遂休功。登以伊、洛合注大河,南则缘山,东过大邳,
(大邳详《河水注》。)
回流北岸,其势郁忄蒙涛怒,湍急激疾,一有决溢,弥原淹野,蚁孔之变,
(守敬按:堤溃蚁孔,见《後汉书·陈忠传》。)
害起不测。盖自姬氏之所常蹙,昔崇鲧所不能治,我二宗之所劬劳。
(守敬按:《後汉书·王景传》,平帝之世,河、汴决坏,未及得修,汴渠东侵,日月侵毁。《明帝纪》,永平十三年诏,亦言自汴渠决败六十馀岁,加顷年以来,雨水不时,汴渠东侵,日月益甚。)
于是乃跋涉躬亲,经之营之,比率百姓,议之于臣,伐石三谷,水匠致治,立激岸侧,以捍鸿波,随时庆赐,说以劝之。川无滞越,水土通演,役未逾年,而功程有毕,斯乃元勋之嘉课,上德之弘表也。昔禹修九道,《书》录其功;
(九河既道,见《禹贡》。)
后稷躬稼,《诗》列于《雅》。
(后稷之穑,见《大雅·生民》篇。)
夫不惮劳谦之勤,夙兴厥职,充国惠民,安得湮没而不章焉?
(朱安讹作亦,《笺》曰:当作安。全改不,赵、戴改。)
故遂刊石记功,垂示于後,其辞云云。使河堤谒者山阳东缗司马登,
(朱缗讹作?。会贞按:《汉志》陈留郡有东?,山阳郡有东缗,此云山阳,则当作东缗。据後菏水下引《十三州记》山阳有东缗县,足徵此为传抄之误。)
字伯志,代
(会贞按:谓登代王诲为河堤谒者。)
东莱曲城王诲,
(朱作典城,赵改曲城,云,《汉书·地理志》,东莱郡曲成县,曲城字误。会贞按:成、城古通用,惟曲误作典。)
字孟坚。河内太守安城向豹,
(朱讹作守城向豹,赵据《隶释》改作宋城向豹。戴改同。守敬按:宋汝阴郡始有宋城县,又隋改睢阳为宋城,後汉向无宋城之名《隶释》作宋城,当是洪氏以意改。考《续汉志》,汝南郡有安城县,安与守形近,守城当安城之误,今订。)
字伯尹。丞汝南邓方,字德山。怀令刘丞,字季意。河堤掾匠等造。陈留浚仪边韶字孝先颂。
(边韶,《後汉书》有传。)
石铭岁远,字多沦缺,其所灭,盖厥如也。荥渎又东南流,注于济,
(朱济讹作浦,全、赵、戴改。)
今无水。
(会贞按:《河水注》云,荥口石门,水断不流。)
次东得宿须水口,
(全、赵须改胥,下同,详下。)
水受大河,渠侧有扈城。
(戴改城为亭,而以下水字上属。全、赵城下增亭字。会贞按:此称城,下又变称亭,犹上称水,又变称渠,正郦氏故为错综处,不必改。戴以下水字上属,尤非。自亭东南注济者,即宿须水,如戴读,是别有一水注济,而宿须水无归矣。《续汉志》,卷有扈城亭,全、赵增亭字,似是。然古书城亭互用,实不必增也。扈亭详《河水注》。)
水自亭东南流,注于济,今无水。宿须在河之北,
(守敬按:有宿胥口,旧河水北入处,见《河水注》。胥、须字异而音同。)
不在此也,盖名同耳。
(守敬按:宿胥即禹河之道,至周定王时河徙,遂在河之北。此宿须出河南流注济,则在河南。《水经》称,河水东北过武德县东,今则大河经武涉县南,改从东南流。考渠侧之扈亭,在今原武县西北,则宿须故渎在今原武西境,大河之北矣。)
济水与河,浑涛东注,
(朱此八字在亦有通否句下,全、赵、戴同。守敬按:与下文不相按,今移转此,盖应《经》文自成皋与河合流总结之语。)
自西缘带山隰,秦、汉以来,亦有通否。
(守敬按:所谓通者,秦以前有济隧、济渎之水,汉有两石门之水。所谓否者,两石门皆湮塞无水,故接下文桓温等开石门之事。)
晋太和中,桓温北伐,将通之,不果而还。
(守敬按:《晋书·桓温传》,太和四年,北伐慕容?,使袁真开石门以通运,真不能开石门,温遂退。又《晋书·宣帝纪》,正始三年,穿广漕渠,引河水入汴。又《傅只传》,自魏黄初大水後,河?泛溢,邓艾尝著《?河论》,开石门而通之。则桓温以前,时有通之者。)
义熙十三年,刘公西征,
(守敬按:征姚泓,见《晋书·安帝纪》及《宋书·武帝纪》。)
又命宁朔将军刘遵考仍此渠而漕之,始有激湍东注,而终山崩壅塞,刘公于北十里,更凿故渠通之。
(守敬按:《宋书·武帝纪》及《刘遵考传》皆不载此事。《括地志》自宋武北征之後,复皆湮塞。)
今则南渎通津,
(朱今讹作合,戴改,赵据孙潜校改。会贞按:残宋本、《大典》本作今。)
川涧是导耳。
(守敬按:谓刘公所开之渠在北,故称济为南渎。当郦氏时,刘公所开者已塞,惟有南渎通流耳。)
济水于此,又兼必阝目。《春秋·宣公十二年》,
(朱讹作十三年全、戴同,赵改。)
晋、楚之战,楚军于必阝,
(会贞按:见《左传》。)
即是水也,
(会贞按:《通典》,故必阝城在管城县南,晋、楚战处。《元和志》,《寰宇记》并言、必阝城在管城县东六里,晋、楚战于必阝,即此城。《一统志》必阝城在郑州东。《注》叙军必阝于荥阳之前,则在今荥泽县境,盖因京说水在敖北,而概言之。)
音卞。
(朱音讹作昔,赵据孙潜校改。全、戴改同。全云,二字注中注。守敬按:残宋本、《大典》本作音。《释文》,必阝,扶必反,一音弼。此音卞者,盖据《汉志》之卞水为说也。《宋史·河渠志》三,必阝,又音氵反,即汴字,古人避反字改耳。)
京相?曰:在敖北。
(守敬按:《汉志》荥阳下,卞水在西南,敖山在西北,则卞水在敖山之南。京相?云,水在敖北,与《汉志》不合。据《注》下文云,济渠水断氵反沟,惟承旃然。旃然即索水,在荥阳西南,是《汉志》盖就济渠水断後言,京氏则指济渠言也。)
济水又东迳荥阳县北,
(朱此九字讹作《经》,全、赵、戴改《注》。戴云:今考自济水分河,东南流至此,则《经》所谓过荥阳县北也。县详後。)
曹太祖与徐荣战,不利,曹洪授马于此处也。
(朱《笺》云:《魏志》云,太祖起义兵,讨董卓,至荥阳,为卓将徐荣所败。太祖失马,贼追甚急。曹洪下以马授太祖,渡汴水,奔谯。)
济水又东南,砾石溪水注之。
(朱此十一字讹作《经》,赵、戴改《注》。戴删南字。赵云:胡渭《禹贡锥指》,以上文误本《经》文又东至北砾?奚为北砾?奚,而不知至北二字之倒互也,以此条济水又东为句,南砾石?奚注之为南砾?奚注之,而不知此条之非《经》也。其言曰,蔡《传》曰,周定王五年,河徙?奚砾,不知在何处。按《沟洫志》,贾让《治河奏》有荥阳漕渠。如淳曰,今砾?奚口是也。师古曰,砾溪,溪名,即《水经》所云?水东过砾?奚者。阿谁读误本《汉书》,以今为令,又加石作?奚,殊足使人喷饭。即以砾?奚言之,《水经》济水东至北砾?奚南,东出过荥阳县北,又东,南砾?奚水注之。砾?奚口即南砾?奚水入济处也。古之决口,皆在大亻丕之东,金、元时所决,渐西。至明天顺中,河自武陟徙入原武,而获嘉之流遂绝,变斯极矣。荥阳今为荥泽县,与获嘉相对。周时河徙,宁遽在此耶?惟汉平帝之世,河侵汴、济,谓徙从砾?奚口则可,然亦无?奚砾之名也。此说当必有所本。顷阅王伯厚《河渠考》,引程氏曰,周时河徙,?奚砾,至汉又改顿邱东南流。程氏疑即大昌。及检《禹贡论》,其第十一篇有云,周定王五年,河徙故渎,汉元光三年,河水徙从顿邱东南流入渤海,却无?奚砾字。又《图说·莨荡渠口辨》引如淳《注》,亦作今砾?奚口,不作?奚砾,则二字明系杜撰,绝无根据,诞妄乖缪,莫此为甚,而学者宗之。以王伯厚之淹博,亦不能正其失,而且及程氏,地理之学,谈何容易,东樵之口,可谓辩矣。然砾溪只一水,别无南北之分,既强读又东为句,以是为砾?奚矣,顾何以又云北砾?奚未详,盖在河南济北,其水西注於河者耶?苟不知所在,亦不当强为立名,以疑误後学也。全云:蔡九峰虽误以今为?奚,然犹只是一砾?奚,东樵乃分为南北二砾?奚,其缪又甚於九峰。戴云:《禹贡锥指》上有北砾溪,此为南砾溪,石字衍。考下云世谓之砾石涧,则石字非衍明矣。经言砾溪於荥阳县下,此亦言於荥阳县下,岂有两荥阳乎?後人不察前属《经》文后属《注》文,故妄加南北二字耳。守敬按:全、赵、戴三家辨驳胡氏,允矣。惟戴谓《经》北字、《注》南字,为後人所加而删之,则非。盖《经》有倒错,而《注》固无羡文也,正当据《注》东南字以订《经》,何反删南字耶?互见前。)
水出荥阳城西南李泽。
(守敬按:索水迳虢亭南,砾石溪迳虢亭北,则溪在索水之北。索水东迳大索城南,又东迳虢亭。大索城即今荥阳县,在古荥阳之西南,此水出荥阳城西南,则所出之泽,当与今县近矣。)
泽中有水,即古冯池也。《地理志》曰:荥阳县冯池在西南,是也。
(会贞按:《说文》,冯阝,姬姓之国,冯阝通作冯。《韩策》宛冯,《索隐》云,宛人於冯池铸剑,故号宛冯。《方舆纪要》冯池在荥阳县西。池果在今县西,则水东北流当迳大索城北。而《注》不言迳大索,故知非也。惟钱坫谓在县北,是矣。)
东北流,历敖山南。
(敖山详上。)
《春秋》,晋、楚之战,设伏於敖前,
(会贞按:即《左传·宣十二年》必阝之战事。)
谓是也。迳虢亭北。
(虢亭详下。)
池水又东北,迳荥阳县北,断山东北,注于济,世谓之砾石涧,即《经》所谓砾溪矣。《经》云:济出其南,非也。
(戴云:按济东流而砾溪东北注之,则济至其北,《经》不当云又东至砾溪南,故道元辨之。)
济水又东,索水注之。
(朱此八字讹作《经》,全、赵、戴改《注》。)
水出京县西南嵩渚山,
(会贞按:《一统志》称旧志云,《水经注》索水出京县西南嵩渚山,器难水出小陉山,本二山二水。《元和志》,索水出荥阳县南三十五里小陉山。是合器难、索水为一水。《寰宇记》,嵩渚山一名小陉山,俗名周山,在县南三十五里。是并合嵩渚、小陉为一山矣。《明一统志》,大周山在县南三十五里,嵩渚山在县东南二十五里,一名小陉山,又与《寰宇记》不同。今据舆图,荥阳县山势绵延,峰峦错列,皆在城南一带,分之则名目众异,合之亦未始不可相通。故《水经注》、《元和志》、《寰宇记》、《明一统志》所载各殊。按如《元和志》则以小陉当嵩渚,如《寰宇记》,则嵩渚,小陉混而不分,而复有周山之称。如《明一统志》,则另标大周之目,又移嵩渚、小陉之号於东北,殊为歧出。而《方舆纪要》云,嵩渚山在县东南二十五里,一名小陉山,俗亦名周山,《水经注》以为黄堆山也。所云嵩渚、小陉、周山之名,与《寰宇记》同,所指嵩渚、小陉之地,则与《明一统志》近,而更牵入《注》之黄堆,则益纷乱矣。考《注》诸山,方位有定,名称毫不相假。今县南大周山即嵩渚山,出此山者,东为索水,西为东关水。山之东则器难水所出之少陉山也,又东则黄水所出之黄堆山也。)
与东关水
(东关水详《河水注》。)
同源分流,即古旃然水也。
(朱上句讹作与东关分水,下句脱然字。赵改、增云:《寰宇记》引此文作与东关水同源分流,即古旃然水也。全、戴改,增同。旃然水详後。)
其水东北流,器难之水注之。《山海经》曰:小陉之山,
(原书小作少,全、赵、戴改。守敬按:少、小二字古通用,不必改,後同。)
器难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侵水。
(朱无此水字。《笺》曰:侵下脱水字。孙云,《山海经》作役水,郭《注》,一作侵。全、赵、戴侵下增水字。守敬按:《中次七经》文,役水详《渠水注》。)
即此水也。其水北流,迳金亭,
(守敬按:此亭无考,以下京县证之,当在荥阳县南三十馀里。)
又北,迳京县故城西,
(守敬按:两汉、魏县属河南。晋、後魏属荥阳。《方舆纪要》,在今荥阳县东南三十里。)
入于旃然之水。
(朱旃作梅,《笺》曰:当作旃。全、赵、戴改。守敬按:残宋本、《大典》本作旃。旃然水东北流,器难水北流入之,则旃然水在西,器难水在东。今荥阳县索河有数源,出西者旃然水,出东者则器难水也。)
城故郑邑也。
(会贞按:《左传》杜《注》,京,郑邑,今荥阳京县。)
庄公以居弟段,号京城太叔。祭仲曰:京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赵云:按《传》文是都城。此句是祭仲泛言先王建侯之制,故曰都城。道元删去今京不度句,直改都城为京城也。会贞按:见《左传·隐元年》。)
城北有坛山罡,
(全、赵、戴罡作冈,下同。会贞按:《一统志》,檀山冈在荥阳县东十里,山多檀木,绵亘三十馀里。《水经注》之檀山冈即此。《一统志》虽变坛为檀,然可谓《注》所指之地。)
《赵世家》,成侯二十年,魏献荥阳,因以为坛台罡也。
(赵云:沈氏曰,《史记》,魏献荥椽,赵因以为檀台。荥椽木材,非地也。檀台是屋,非冈也。道元不知何以有此误?考檀台在襄国,见于《续汉志》,而荥阳乃韩地,後之为《荥阳图经》者,因造为檀山以相附会,益更缪矣。会贞按:《史记·赵世家·索隐》引刘氏曰,荥椽盖地名,其中有一高处,可以为台。说与此《注》颇合,而小司马驳之。守敬按:以坛台为冈,犹有说,以荥椽为荥阳,则大惑不解矣。)
其水乱流,北迳小索亭西。
(守敬按:《元和志》,小索城,宋南平王铄遣王阳儿据小索破魏,即此城也。)
京相?曰:京有小索亭。《世语》
(守敬按:《隋志》,《魏晋世语》十卷,晋襄阳令郭颁撰。)
以为本索氏兄弟居此,故号小索者也。
(守敬按:《左传》但称索氏,而京相?言,京县有大索亭、小索亭,大小索氏兄弟居之,故有小大之号。引见《括地志》及《通鉴》宋元嘉二十九年《注》。《寰宇记》称六国时二索,盖本?说。杜预《左传》注则云,河南成皋县东有大索城 勃氏於下文大索亭,亦谓即《春秋》之索氏,而此小索,则节取?小索句,随引《世语》以证之,盖不从?大小索氏之说,而以《春秋》之索氏为大索,以此为後之索氏兄弟所居,谓之小索,以别於大索。至下大索亭,又引《晋地道志》,连言大索、小索,则故示搜采之博耳。)
又为索水。
(守敬按:《续汉志》京县《注》引《北征记》,有索水。《地形志》同。)
索水又北,迳大栅城东。晋荥阳民张卓、董迈等
(守敬按:《十六国春秋·後秦录》,皇初四年,晋华山太守董迈降。未知即此注所称之人否?)
遭荒,鸠聚流杂堡固,
(朱杂讹作离。全、赵、戴改。全、戴改堡作保。会贞按:《沔水注》云,万石城宿是流杂聚居,谓之流杂城。又云,遨头有戍,统领流杂。则此离为杂之误无疑。《集韵》,堡,障小城也。固即下卷黄巾固,《易水》篇石泉固之固。此堡固并称,谓聚流人於堡固也,堡字不误,不必改。)
名为大栅坞。
(守敬按:《史记·项羽本纪》京索,《集解》引晋灼曰,索音栅,则大索即大栅。故《元和志》大索城下云,晋末,荥阳人张卓、董遇,鸠集流散,守固此城,因名大栅坞。叙晋事与《注》文同,即以大索城为大栅坞。《注》下叙大索,此先别出大栅,未详孰是。)
至太平真君八年,豫州刺史崔白
(朱无八字,豫作颍。赵引全氏曰:《地形志》,太平真君八年,荥阳省并属县,则移治或在是年,但是豫州,非颍州。戴增八字,改颍作豫。)
自虎牢移州治此,
(守敬按:虎牢之豫州,详《河水注》成皋下。)
又东开广旧城,创制改筑焉。太和十七年,迁都洛邑,
(守敬按:见《魏书·孝文帝纪》。)
省州置郡。
(全云:按胡三省曰,太和十九年,罢北豫州,置东中府。非郡也,郡固先州置,亦非十七年。守敬按:《寰宇记》荥阳县下云,晋泰始二年,分河南立荥阳郡。後魏太和十七年,荥阳自汉故理移於今所。以此《注》考之,当郦氏时,荥阳县尚水移治,然则太和时但移置荥阳郡於此,故郦氏言省州置郡也。)
索水又屈而西流,与梧桐涧水合。水出西南梧桐谷,东北流注於索。
(兰会贞按:《隋志》,荥阳县有梧桐涧,当在今荥阳县南。)
斯水亦时有通塞而不常流也。索水又北屈东,迳大索城南。
(会贞按:《通鉴》宋元嘉二十九年,鲁爽与魏豫州刺史拓跋仆战於大索,破之,即此。《括地志》、《元和志》并云,荥阳县即大索城,小索城在县北四里。《寰宇记》略同。唐、宽阔荥阳县,即今县治,今荥阳正在成皋之东。证以杜预言大索城在成皋东,《括地志》诸书说,是也。惟谓大索在南,小索在北,与此《注》叙索水北流,先迳小索,後迳大索不合。《方舆纪要》又云,大索城在故京城西二十里,东北四里为小索城。所指小索在故京城西北,与《注》叙器难水先北迳京城旃然水,後北迳小索合矣。而以大索在故京城西,则远在故成皋之东南,不在其东也。)
《春秋传》曰:郑子皮劳叔向于索氏。
(朱氏讹作水,赵据《左传》改,戴改同。守敬按:见《左传·昭五年》。)
即此城也。
(守敬按:杜《注》,河南成皋县东大索城。)
《晋地道志》所谓京有大索、小索亭,
(守敬按:《汉书·高帝纪》颜《注》引应劭曰,荥阳有大索、小索亭,《地道志》所本。)
《汉书》,京、索之间也。
(守敬按:《高帝纪》,二年,与楚战荥阳南京、索间,破之。)
索水又东,迳虢亭南。
(守敬按:亭在今荥阳县东北。)
应劭曰:荥阳,故虢国也,
(朱国上有之字,《笺》曰:虢下脱公字。全、赵增公字,删之字。戴增公字之字。会贞按:《汉志》注作故虢国。《文选·曹大家〈东征赋〉》注引同,则此衍之字耳,非脱公字,今订。《左传·隐元年》,制,岩邑也,虢叔死焉。杜《注》,虢叔,东虢君也。虢国今荥阳县。《汉志》陕下,东虢在荥阳。)
今虢亭是矣。
(会贞按:《汉志》颜《注》引应说。)
司马彪
(朱三字讹作故马渊。赵删改云:故字衍文,马渊是司马彪之误。戴删、改同。)
《郡国志》
(河南郡下)
曰:县有虢亭,俗谓之平?兆城。
(全云:按平?兆,六朝时曰平桃,见《魏书》盖虢脱其半为?,?又变而为平,而?兆又转而为桃也。赵据黄省曾本改平作乎。守敬按:全说是也。黄作乎,亦?之变文。)
城内有大冢,名管叔冢,
(《地形志》,荥阳有管叔冢。)
或亦谓之为号?兆城,非也。盖号、虢字相类,字转失实也。《风俗通》
(守敬按:今《风俗通》脱此文,引见《类聚》九十二及《御览》九百二十一。)
曰:俗说高祖与项羽战于京、索,遁于薄中,
(《类聚》、《御览》于作丛。)
羽追求之。时鸠止鸣其上,
(《类聚》、《御览》止作正。)
追之者以为必无人,遂得脱。及即位,异此鸠,
(《类聚》、《御览》作异此鸟。)
故作鸠杖以扶老。
(《类聚》、《御览》作以赐老者。)
案《广志》,
(守敬按:《隋志》,《广志》二卷,郭义恭撰。)
楚鸠一名嗥啁,
(朱嗥作??,全同。赵云:当作嗥,嗥音豪,若??音绎,非其义矣。戴改嗥。守敬按:《文选·宋玉〈高唐赋〉》注引《广雅》,楚鸠一名哔啁,今《广雅》无此文,则李《注》广雅为广志之误。哔与嗥,亦形近致误也。嗥又作皋?,《广雅》良?皋?,鸠也。《方言》,役?鸠谓之?皋?,是也。)
号?兆之名,盖因鸠以起目焉,所未详也。索水又东北流,须水右入焉。水近出京城
(城详前。)
东北二里榆子沟,
(会贞按:今荥阳东四十里有须河,与索河中隔京河。考《注》,须水即在索水东,则今京河乃古须水。京河有二源,其西源较短,即须水出京城东北者也。)
亦曰柰榆沟也。又或谓之为小索水,东北流,木蓼沟水注之。水上承京城南渊,世谓之车轮渊。
(会贞按:今京河东源较长,即木蓼沟水出京城南者也,其初出曰瓦灌泉。)
渊水东北流,谓之木蓼沟。
(会贞按:《名胜志》、《东京赋》自《注》,以蓼沟为九沟之一,盖即此沟。)
又东北,入于须水。须水又东北流,于荥阳城西南,北注索。索水又东,迳荥阳县故城南。
(守敬按:两汉县属河南郡。魏置荥阳郡,寻废,仍属河南。晋、後魏为荥阳郡治。《方舆纪要》,在荥泽县西南十七里。按《寰宇记》荥阳县下云,今县所理,即大索亭。後魏太和十七年,荥阳自汉故理移于今所。而《注》叙冯池水,东北迳虢亭北,又东北迳荥阳县北;叙索水东迳虢亭南,又东迳荥阳县故城南,则荥阳县即荥阳县故城。且叙索水迳虢亭之先,迳大索城,亦不言县治,知郦氏时尚未移治。《寰宇记》之说未足据。而《地形志》言,荥阳有荥阳城,则移治盖在郦氏後矣。)
汉王之困荥阳也,纪信曰:臣诈降楚,王宜间出。信乃乘王车出东门,称汉降楚,楚军称万岁,震动天地。王与数十骑出西门,得免楚围。
(朱无围字,赵同,戴增。守敬按:残宋本、《大典》本有围字。)
羽见信大怒,遂烹之。
(守敬按:见《史记·项羽本纪》,无震动天地句,烹作烧杀。)
信冢在城西北三里,
(守敬按:《地形志》,荥阳有纪信冢。《宋史·真宗纪》,景德四年,幸西京,经将军纪信冢,赠信太尉,即《注》所指之冢。《一统志》,在今荥泽县西南是也。而《寰宇记》谓新郑有纪信冢,信绐楚,羽怒烧之,高祖使葬此,已与《注》异。《地形志》又云,昌国有纪信冢。《寰宇记》又云,在咸阳县北四十里,则相去尤远,并属附会。)
故蔡伯喈《述征赋》
(守敬按:蔡邕《述征赋》见《古文苑》。又《文选·陆机〈前缓声歌〉》注引,亦作《述征》,而本集及《魏都赋》、《雪赋》、《舞鹤赋》注,并作《述行》。)
曰:过汉祖之所隘,吊纪信于荥阳。其城跨倚冈原,居山之阳。王莽立为祈队,
(朱祈讹作新,赵改云:新当作祈,以《汉书·王莽传》校。会贞按:《莽传》云,以陈留以西付祈隧,祈隧故荥阳。刘奉世曰,此祈隧即莽六队之一也。莽盖分河南之荥阳置郡。)
备周六队之制。
(会贞按:《王莽传》,分河东、河内、弘农、河南、颍川、南阳为六队郡。周寿昌曰,此莽仿《周官》之制,略为沿革。大司徒属乡老,二乡则公一人。乡大夫,每乡卿一人。《疏》云,司徒掌六乡者,郑《注》,王置六乡,则公有三人也。郑司农云,百里内为六乡,外为六遂。遂人,郑《注》,六遂之地,自远郊以达于畿中,有公邑、家邑、小都、大都焉。《疏》云,以其六乡为正,六遂为副。莽之六队,即六遂也。古遂、队字通。《易·震卦》,震遂泥。《释文》荀本作队。《书·费誓》,鲁人三郊三遂。《史记》作隧,队是隧省文。《考工记》,匠人,广二尺,深二尺谓之隧。《释文》,隧本作遂,知莽以六遂作六队也。)
魏正始三年,岁在甲子,被癸丑诏书,割河南郡
(赵、戴郡下增县字。会贞按:非也。盖诏割河南郡连下巩阙以东为句,隐有县在其中,若增县字,是泛言割河以南之郡县矣,反失其意。)
自巩、阙以东,
(朱作巩自,赵乙云,二字当倒互,谓巩县及伊阙也。全、戴乙同。)
创建荥阳郡,
(守敬按:《晋志》、《宋志》皆言,晋泰始初,置荥阳郡。《寰宇记》同。盖魏建郡旋废而晋复置也。《魏志·傅嘏传》,为荥阳太守,在正始末年。又《晋书·魏舒传》,迁宜阳、荥阳二郡太守,在晋文王时。考晋荥阳郡领荥阳、京、密、卷、阳武、苑陵、中牟、开封八县。又荥阳东北有原武县,晋初省。似魏荥阳郡当领此九县,但巩县之东有成皋,伊阙之东有缑氏,亦当属荥阳,?观後文引杜预旃然水出荥阳成皋县知之。?而《晋志》二县属河南,不属荥阳,则魏荥阳之所领,亦未必与晋同。魏、晋荥阳郡治荥阳,据戴延之说,东晋荥阳太守尝镇石门亭,後魏太和中,徙治大栅城,见上。)
并户二万五千。以南乡筑阳乡亭侯
(朱筑作筑,阳下有城字。赵改、删云。《晋志》,筑阳县属顺阳郡,故魏武之南乡郡也。太康中改今名。筑字误,城字衍。全亦改筑为筑,而不删城字。戴亦改删是而并删乡字。守敬按:魏时,筑阳未废,不得称筑阳城,乡亭属筑阳,亦不得称筑阳亭也。筑阳详《沔水注》。)
李胜字公昭,
(朱昭作照,赵改云:《魏志·曹爽传》注,李胜,字公昭。照字误也。全、戴改同。)
为郡守,
(魏志·曹爽传》注引《魏略》,曹爽辅政,胜为洛阳令,累迁荥阳太守。)
故原武典农校尉,
(朱故讹作顾,全、赵、戴改。守敬按:《魏志·武帝纪》注引《魏书》,建安元年,曹公用枣只、韩浩议,始兴屯田,州郡例置田官。其时原武有典农,毛曾为原武典农,见《后妃传》。考典农有中郎将,有都尉,此称典农校尉,即典农都尉矣。)
政有遗惠,民为立祠于城北五里,号曰李君祠。庙前有石?,?上有石的。
(朱《笺》曰:按《会稽记》,县东有射的山,山有石壁,方二丈,的的如射侯,则此石的,即其类也。)
石的铭具存。其铭曰:百族欣戴,咸推厥诚,今犹祀祷焉。索水又东迳周苛冢北。
(会贞按:《地形志》,荥阳有周苛冢,在今荥泽县西南。)
汉祖之出荥阳也,令御史大夫周苛守之。项羽拔荥阳,获苛,曰:吾以公为上将军,封三万户侯,能尽节乎?苛?目骂羽,羽怒,烹之。
(会贞按:《史记》,周苛附《张苍传》,又详《项羽本纪》。)
索水又东流,北屈西转,北迳荥阳城东,而北流注济水。
(会贞按,今索水东迳荥泽县南,会於贾鲁河。)
杜预曰:旃然水出荥阳成皋县,东入氵反。
(守敬按:此《左传》杜《注》文,杜作汴,郦改作氵反。盖因《氵反水》篇作氵反,故改以与下氵反受旃然句合。汴、氵反字异义同。《续汉志》成睾有旃然水,今在荥阳县南三十五里,北流入京水。)
《春秋·襄公十八年》,楚伐郑。右师涉颍,次于旃然。
(守敬按:《左传》文。)
即是水也。济渠水断,氵反沟惟承此始,故云氵反受旃然矣。
(朱此句氵反字作吸,赵改云:《氵反水注》云,阴沟即蒗荡渠也。亦言氵反受旃然水,又云,河、济水断,氵反承旃然。吸是氵反字之误。全、戴改同。)
亦谓之鸿沟水,盖因汉、楚分王,指水为断故也。
(守敬按:《史记·项羽本纪》,羽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者为汉,鸿沟以东者为楚。裴る、司马贞引文颖说,以官渡水当鸿沟。刘昭、颜师古并以为据。考渠水出荥阳北河,东南迳阳武县为官渡水,又迳大梁城东南入颍。言楚、汉事者,或主荥阳,应劭注《汉书》,谓鸿沟在荥阳东南二十里是也。或主大梁,张华谓始皇凿渠引河水以灌大梁,谓之鸿沟,楚、汉会此处是也。盖鸿沟之约,未几即爽约,故人无定说 勃氏於此篇叙荥阳鸿沟,於《渠水》篇叙大梁鸿沟,并有汉、楚指水之说,乃两存之。至旃然水亦谓之鸿沟者,则因济渠水断,汴沟惟承此水,并渠水之上流,被以鸿沟之名耳。)
《郡国志》
(河南郡下。)
曰:荥阳有鸿沟水,是也。盖因城地而变名,为川流之异目。
济水又东,迳荥泽北,
(朱泽上有阳字,赵据《通鉴地理通释》删。全、戴删同。戴云:按此即《经》所谓东出过荥泽北也。)
故荥水所都也。
(朱《笺》曰:都疑作潴。赵云:古都、猪字通用。《史记·夏本纪》大野既猪,作既都,孟猪作明都,是也。守敬按:《禹贡》,荥波既猪,郑氏《周礼·职方》注引作荥播既都。)
京相?曰:荥泽在荥阳县东南,
(会贞按:《书》疏引郑《注》,泽在县东。《左传·宣十二年》杜《注》同。在今荥泽县治南。)
与济隧合。济隧上承河水于卷县北河,
(会贞按:渠水出荥阳北河,与此称济隧承卷县北河同。古河水迳今原武县西北,河之南即卷县,济隧承河水於卷县北,则出今原武之西北。)
南迳卷县故城东,
(县详《河水》五。)
又南迳衡雍城西。
(衡雍即垣雍,见下,又详《阴沟水》篇。守敬按:《释例·土地名》云,卷县,治垣雍城。《括地志》亦云,故卷城即衡雍。此《注》则分卷城、衡雍城为二。济隧南流,先迳卷城东,後迳衡雍城西,则衡雍在卷县东南。《方舆纪要》,在今原武县西北五里。(《春秋左传·襄公十一年》,诸侯伐郑,西济于济隧。杜预阙其地,而曰水名也。(朱讹作而名之水也,赵同。戴改。会贞按:《释例》郑内,地济隧阙。是年,杜《注》,水名,此兼采之。)
京相?曰:郑地也。言济水自
(朱无自字,赵、戴同,全增。)
荥泽中北流,至垣雍西,
(朱垣作恒,《笺》曰:当作衡。戴改衡。全、赵改垣。赵云:按春秋时衡雍,後改垣雍。《史记》,秦昭王四十八年。韩献垣雍以和。《战国策》,魏王曰,秦许我以垣雍。魏公子无忌谓秦有郑地得垣雍,是也。恒、垣字近,致讹。会贞按:《春秋》之衡雍,《国策》、《史记》作垣雍,盖衡与恒音近,或作恒雍,后又讹恒为垣耳。就既讹以后言,《国策》、《史记》并作垣雍,京氏当本之作"垣雍",而传钞者又转讹垣为恒,则当作垣,不当作衡也。)
与出河之济会,
(朱《笺》曰:济水伏流,自河而出,故谓之出河之济。守敬按:《阴沟水注》京相?以为出河之济,又非所究,指此语。)
南出新郑百里。
(守敬按:京说止此。新郑详《洧水注》。)
斯盖荥、播、河、济,往复迳通矣。
(全、戴迳作径。会贞按:上云济隧南迳衡雍西,又引京说,济水自济北流迳垣雍西,下又云济隧南会荥泽,时南流,时北流,所谓往复迳通矣。)
出河之济,即阴沟之上源也,
(《阴沟水》篇见後。)
济隧绝焉。
(互见《阴沟水注》。)
故世亦或谓其故道为十字沟,
(守敬按:黄?谓以上并京说,误。)
自于岑造八激堤于河阴,
(于岑事详《河水注》。)
水脉径断,故渎难寻。又南会于荥泽,
(守敬按:此句遥接前南迳衡雍城西句,叙济隧之流,又南上当有济隧二字,方明。)
然水既然,
(全、赵然上增旃字。守敬按:旃然水即索水,索水入济水,未尝断也。此盖因上叙荥泽,指济入河不复截流而南言耳,与旃然水无涉,戴不增旃字为有识矣。)
民谓其处为荥泽。
(守敬按:《史记·夏本纪·索隐》引郑玄曰,今塞为平地,荥阳人犹谓其处为荥、播,《禹贡》及《桧风·正义》引作荥泽。《续汉志》,荥阳有泽,《地形志》同,皆称故名。)
《春秋》,卫侯及翟人战于荣泽,而屠懿公,宏演报命纳肝处也。
(朱《笺》曰:《吕氏春秋》曰,狄人杀卫懿公,食之,遗其肝。宏演使反,报命肝下,自剖其腹,纳懿公之肝。全云:按杜预曰,战处当在河北,非此荥泽也。又宣十二年楚潘党逐魏,及荥泽。即此矣。守敬按:荥泽之战,在《左传·闵二年》,略宏演纳肝事。)
有垂陇城,
(守敬按:以下文沙城、水城例之,有上当有泽际二字。)
济渎出其北。
(会贞按:此济渎即上东迳荥泽北之济水,济水、济渎通称,详後。)
《春秋·文公二年》,晋士谷盟于垂陇者也。
(朱作三年,《笺》曰:《左传》是二年。全、赵、戴改。守敬按:此《经》文,文公上当有《经》书二字。)
京相?曰:垂陇,郑地。今荥阳东二十里有故陇城,
(全、赵、戴陇上增垂字。会贞按:杜氏《释例》郑地内称,荥阳县东有垂陇城。然是年《注》作有陇城,又《续汉志》,荥阳有陇城,皆称陇城,与此合,足徵垂陇城亦有称陇城,京说本无垂字,不当增。在今荥阳县东南。)
即此是也。世谓之都尉城,盖荥阳典农都尉治,
(守敬按:《献帝起居注》,建安十八年省州并郡,豫州得河南荥阳都尉。《魏志·孙礼传》,太祖时,迁荥阳都尉,是汉末置荥阳典农都尉於此。至魏正始三年乃升为郡。)
故变垂陇之名矣。泽际又有沙城。
(全、赵、戴改泽作渎。守敬按:非也。此郦氏言荥泽之旁城名,上之垂陇城,下之水城亦然。左佩济渎者,与上文垂陇城济渎出其北意同,特变文耳。若改泽际作渎际,则既言渎际,又言左佩济渎,不可通矣。至下节济水自泽东出,即是始矣,方为北济之源。)
城左佩济渎,
(守敬按:在今荥泽县东北。)
《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九年,
(会贞按:今本《竹书》周显王七年。)
王会郑?侯于巫沙者也。
(朱无也字,赵、戴增。)
泽际有故城,
(朱泽讹作渎,此与上二节一例,当作泽际无疑。全、赵、戴不改此字,反改上文泽际作渎际,试问所谓渎际者,是指何水?全失郦氏之旨。)
世谓之水城。
(朱无之字,又此句下有非也二字,戴增、删。守敬按:增删是也。盖《注》凡言世谓之某城,未有无之字者。下云俗言水城非矣,此不当先有非也二字。全、赵增之字而不删非也二字,失之。)
《史记》:
(《穰侯传》)
秦昭王三十二年,
(朱讹作四十二年。全云,沈炳巽曰,是三十二年事。赵、戴改。)
魏冉攻魏,走芒卯,入北宅,
(朱《笺》曰:《竹书》宅作它。赵云:按系俗本误字,不当引。会贞按:见《穰侯传》。)
即故宅阳城也。
(守敬按:《竹书纪年》沈约《注》,宅阳一名北宅。《括地志》,宅阳城在荥阳县东南十七里。在今荥泽县东北,近出土宅阳弊甚多。)
《竹书纪年》曰:惠王十三年,
(朱《笺》曰:今《竹书》,巫沙之盟是显王十一年事。赵云:按《竹书》,惠王是梁惠成王,周显王十一年,正梁惠成王十三年,朱氏因刻本失去成字,遂以周显王证之,非矣。守敬按:《孟子》、《史记》作惠王。杜预《春秋後序》古书《纪年》篇,惠王三十六年改元,至十六年而称惠成王卒,即惠王也。是惠王、惠成王通称。故此《注》引《纪年》亦往往名称错出。)
王及郑?侯盟于巫沙,以释宅阳之围,还?于郑者也。
(守敬按:《史记·魏世家》,惠王五年,与韩会宅阳城,即此事。而年岁乖迕,盖《史记》往往与《纪年》不合也。)
《竹书纪年》,晋出公六年,
(会贞按:今本《竹书》周元王七年。)
齐、郑伐卫,荀瑶城宅阳。
(守敬按:《今本《竹书》脱荀瑶以下五字。沈炳巽曰,荀瑶是年城南梁耳,非宅阳。考瑶城南梁在贞定王七年,非元王七年,沈说误。)
俗言水城,非矣。
济不自泽东出,即是始矣。王隐曰:河?为荥。
(朱?作决,全、赵、戴同。会贞按:本卷前文,引《晋地道志》南?为荥泽,与《史记·夏本纪》?为荥合,此决为?之误无疑,今订。)
济水受焉。故有济堤矣,为北济也。
(戴改为北作谓此。守敬按:後《注》文自荥泽出者为北济,此四字划分了然,戴反以为误而改之,疏矣。初叙北济至此暂止。)
济水又东南迳?城东。
(守敬按:此遥承上济水又东迳荥泽北。接叙济水为南济之上流,盖济水分河,东南流只一水,至东迳荥泽北,有自荥泽出之水,绝此济水而行於北,为北济。此济水则绝北济而行於南。下文叙济水入阳武,後言济水又东南流,南济也,即此水,故此为南济之上流,但《注》尚未提明耳。此《注》引京说荥阳东四十里有?城,在今荥泽县东南)
《春秋经》书:公会郑伯于时来,会贞按:此隐十一年文。)杜预所谓?也。
(朱作《左传》所谓?也,全、赵、戴同。会贞按:《左传》作来阝,不作?。杜《注》,时来,来阝也。荥阳县东有?城,则是杜《注》谓之来阝,此《左传》二字为杜预之误,今订。)
京相?曰:今荥阳县东四十里,有故?城也。
(守敬按:此就说称?与杜同,而确指在荥阳东四十里则尤密,郦氏复引之以示博。)
济水右合黄水,
(朱右作又,全、赵同,戴改。)
水
(朱水上有黄字,全、赵同,戴删。)
发源京县黄堆山,
(朱讹作黄淮止,《笺》曰:止一作山,宋本作上。赵改黄堆山,云:《寰宇记》引此作黄堆山。《方舆纪要》,嵩渚山,一名小陉山。《水经注》以为黄堆山也。全依改,云:亦即黄雀山。戴改同。守敬按:《御览》六十三引此作黄堆山。顾祖禹谓黄堆即嵩渚、小陉,虽误,然足徵山与小陉接,在今荥阳县之东南。黄水出此山,盖即今县东之须河也。须河有数源,黄水出山东南流,则须河之西也。)
东南流,名祝龙泉,
(守敬按:《御览》六十三引此龙作东,盖以音近致误。)
泉势沸涌,状若巨鼎扬汤。
(朱作汤汤,赵改扬汤,云:《御览》引此作扬汤,上汤字误,全、戴改同。)
西南流谓之龙项口,世谓之京水也。
(会贞按:《地形志》,京县有京水。)
又屈而北注,鱼子沟水入焉。
(朱《笺》曰:谢云,宋本作北注于济,鱼水入焉。全、赵依改。会贞按:黄水注济在後,此不得先言注济,全、赵依朱氏所称宋本增于济二字,非也。影钞宋本无于济二字,至鱼子沟水、鱼水可通称。)
水出石暗涧,东北流,又北,与氵瑟々水合。水出西溪,东流,水上有连理树,其树柞栎也。
(朱其下无树字。《笺》曰:脱树字。全、赵、戴增。)
南北对生,凌空交合,溪水历二树之间,东流注于鱼水。
(朱流作注,《笺》曰:当作流。全、赵、戴改。)
鱼水又屈而西北,注黄水。
(会贞按:今须河之东源有二水,盖即鱼子沟及氵瑟々水,而一西北流,一东北流,方位稍异。)
黄水又北,迳高阳亭东。
(会贞按:《地形志》,京县有荥阳城,在今荥阳县东南。)
又北至故市县,
(县详下。)
重泉水注之。水出京城西南小陉山,
(朱《笺》曰:小,宋本作少。全、赵、戴改少陉山,详前。会贞按:今须河之西有一水,东北流来会,盖即重泉水,但出故京城东南,不出西南,或上源有湮塞矣。)
东北流,又北流,迳高阳亭西,东北流注於黄水。又东北,迳故市县故城南,
(前汉县属河南郡,後汉废。《一统志》,在今郑州西北三十五里。)
汉高帝六年封阎泽赤为侯国,
(朱赤上有母字,《笺》曰:按《史记·年表》,高帝六年,故市侯阎泽赤封,三年薨,九年母害嗣侯,是父子二人也。此母字衍,全、赵、戴删。)
河南郡之属县也。
(朱脱河南之三字,赵增。戴增四字。)
黄水又东北到荥泽南,分为二水,一水北入荥泽,下为船塘,俗谓之郏城陂,东西四十里,南北二十里。
(守敬按:荥泽久塞,此称一水北入荥泽,下为船塘,则塘在荥泽南,计周数十里,当在今郑州之西境,荥阳县之东境。)
《竹书·穆天子传》
(五)
曰:甲辰,天子浮於荥水,乃奏广乐,是也。
(赵改辰作寅,云:《穆天子传》是甲寅。全、戴改同。守敬按:《穆天子传》原是甲辰,赵氏谓是甲寅,乃误本也。盖下雀梁距荥水不远,壬寅先至雀梁,甲辰後至荥水,由南而北,相去二日,若甲寅则相去十二日矣。)
一水东北流,即黄雀沟矣。
(守敬按:《地形志》,阳武有黄雀沟。黄雀沟互见《渠水注》,今郑州西有小贾鲁河,盖即黄雀沟,但小贾鲁河上源不自须河出,与古异矣。)
《穆天子传》曰:壬寅,天子东至於雀梁者也。又东北与不家沟水枝津合。
(朱作与靖水枝津合,赵、戴同,全改靖作清,谓即《渠水注》之清池水。会贞按:清池水在东,相去甚远,不与黄水通流,全改,非也。考《渠水注》,不家沟水迳管城西,又东北分为二水,一水东北流,注黄雀沟,即此水也。则是不家沟水枝津,《注》脱不家二字,沟又与靖形近致讹耳,今订。)
二水之会
(朱会作合,赵同。戴改。会贞按:残宋本、明抄本并作会。)
为黄渊,
(朱渊作泉,全、赵同,戴改渊。会贞按:黄渊互详《渠水》篇,在今郑州北。)
北流注於济水。
(会贞按:黄水至此始注济,足见前鱼子沟入处注济之误。)
又东过阳武县南。
(朱作县北,全、赵同。戴改南,云:考南济在阳武南,其在阳武北者,乃北济。观道元于此下叙南济所迳,而北济则追叙于後封丘下,《经》本作县南明矣。守敬按:《汉志》垣县下,叙沇水,但言轶出荥阳北地中,无北济之分,然封丘下言,濮渠水首受?。阚る谓首受别济,即北济也。又济阴国以北济出其北而定名。?亦见下卷。?其济阳县,亦当以南济出其南而定名。是汉时济有南北二流审矣。《水经》浑言过阳武南,过封丘济阳北,过冤朐、定陶南,观《注》叙北济迳阳武、封丘、济阳、冤朐、定陶之北,叙南济迳阳武、封丘、济阳、冤朐、定陶之南,则《经》所云过阳武南者,南济之道也。所云过封丘、济阳北者,北济之道也。所云过冤朐、定陶南者,又南济之道也。错互言之,似觉乖舛。且南济自河出,由西而东,北济自泽出,由西南而东北,在荥阳东北两相绝流,而《经》、《注》皆不明言,尤难索解。按《禹贡》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据唐许敬宗言,济γ地过河而南出为荥,又γ而至曹濮,散出于地。又言,古者五行皆有官,水官不失职,则能辨味与色,潜而出,合而更分,皆能识之,故济水自阳武以上有γ流,不嫌於两绝。自阳武以下辨味色,不嫌於两分,证以济南之趵突泉,而後知济水之伏流於兖、豫之境,随地涌出,忽南忽北,不可以寻常之水道概论矣。)
济水又东南流,入阳武县,
(赵县下增北字,云:《名胜志》引此有北字。全增同。守敬按:济水将入阳武县地,尚未迳阳武县城,无南北之可言,况下文明云,南济迳阳武县南,亦不得迳城北。凡《注》文言入某县者,皆但入其属地,尚未至其城也。)
历长城,
(长城详後北济下。)
东南流,蒗{艹砀}渠出焉。
(详《渠水注》。)
济水又东北流,南济也。
(会贞按:初叙南济起。)
迳阳武县故城南,
(朱此十六字讹作《经》,戴改《注》,云:今考上下文,乃《注》内叙南济所迳,而此句则释《经》所谓东过阳武县南也。全、赵亦改作《注》。全改流南济也四字作济水又三字,云:乐史曰,南济水即菏水。予谓南济水至定陶方有菏水之目,前此尚未也,流俗本扌?入南济也三字,谬矣。赵又改南济作北济,云:当作北济,济至定陶斯有南称。守敬按:南济字不误。注接叙南济迳阳武,封丘等县之南,後叙北济迳阳武、封丘等县之北,则南北二济,截然分流,全氏混为一水,非。赵氏以南为北,尤误。阳武县,两汉、魏属河南,晋属荥阳。後魏属广武郡,在天平初,郦氏时乃属荥阳。《地形志》,阳武有阳武城,则魏有移徙。《寰宇记》云,故城在阳武县东南二十八里。高齐天保七年称治汴水南一里。宋阳武县即今县治。)
王莽更名之曰阳桓矣。
又东为白马渊。
(会贞按:《地形志》,原武有白马渊。当在今阳武县东南。)
渊东西二里,朱无西字,赵增云:《名胜志》引此作东西二里。全、戴增同。)南北一百五十步,渊流
(朱渊作泉。全、赵同。戴改。)
名为白沟。
(赵白下增马字,云:当作白马沟,落马字。全、戴增同。会贞按:增马字似是,但考《地形志》封丘有白沟,即此。又《新唐·地理志》,开封,载初元年,引汴注白沟。《金·地理志》,阳武有白沟河。足徵此本无马字。)
又东迳房城北。
(会贞按:当在今封丘县西南。)
《穆天子传》
(五)
曰:天子里甫田之路,
(朱作圃田,《笺》曰:圃一作甫。戴改甫,下同。会贞按:残宋本、《大典》本并作甫。圃田详《渠水》篇。)
东至于房。疑即斯城也。郭《注》
(朱《注》下有云字,赵、戴删。)
以为赵郡房子也。
(守敬按:郭《注》,房子属赵郡。《一统志》,在高邑县西南。)
余谓穆王里郑圃,而郭以赵之房邑为疆,
(朱《笺》曰:而当作田。赵云:按,《周礼·职方》,豫州薮曰圃田。然亦可单称圃。《诗》云,东有甫草。《传》曰,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史记》,魏公子无忌曰,秦七攻魏,五入囿中,边城尽拔。刘伯庄曰,囿读作圃,即圃田泽也。朱氏改而为田,非。)
更为非矣。
(守敬按:自《隋志》有郭璞《水经注》,《通志》亦言之,如果有其书,郦氏何必引《穆天子传》注以驳之?)
济水又东迳封丘县南,
(朱此九字讹作《经》,戴改《注》,云:今考此《注》内叙南济所迳。全、赵改同。守敬按:凡《注》释《经》文,必先叙《经》之上流,至到《经》文之域,或过其境止,绝不逾越《经》之下流,此通例也。惟济水则不然。此叙南济所迳之封丘,及後济阳二县,其地已出北济《经》文之下流,势使之然,若不变例,更为繁碎。凡《注》有叙南岸之水,间有出于北岸之下流,叙北岸之水,间有出於南岸之下流者,均视此。封丘县详下。)
又东迳大梁城北,
(城详《渠水注》。)
又东,
(朱作东左,《笺》曰:谢云,左,宋本作南,一作又。全、赵、戴改又东。)
迳仓垣城,
(城详《氵反水注》。)
又东,迳小黄县之故城北。
(守敬按:两汉、魏、晋、後魏县并属陈留。《地形志》,小黄有小黄城。《方舆纪要》,在今陈留县东北三十里。)
县有黄亭近济,
(朱作说济,戴同。《笺》曰:孙云,疑作临沟。赵改亻免济云:案《春秋·哀公十三年》,公会晋侯及吴子於黄池。杜预曰,陈留封丘县南有黄亭,近济水。说济当是亻免济之误。全改同。守敬按:孙、赵说皆非 勃氏即本杜《注》,说济即近济之误。今订。《续汉志》,平丘有黄池亭。刘昭《注》引《陈留志》,黄亭在封丘。《元和志》,黄池在封丘南七里。在今封丘县西南。)
黄水出焉,又谓之曰黄沟。
(戴云:此句之上,当有脱文,未详。守敬按:黄沟详《泗水注》,据彼文,黄水出小黄县黄乡黄沟,此句上当有黄水出焉四字,今增。)
县故阳武之东黄乡也,故因水以名县。
(朱无因字,戴同。《笺》曰:克家云,故下疑脱因字,全、赵增。守敬按:《陈留风俗传》正作因。)
沛公起兵,野战,丧皇妣于黄乡。天下平定,乃使使者,以梓宫招魂幽野。于是丹?也自水濯洗,
(朱?也作?,《笺》曰:当作蛇。《陈留风俗传》云,有丹蛇在水,自洒濯,入于梓宫。全、赵、戴改蛇。)
入于梓宫,其浴处有遗发焉,故谥曰昭灵夫人,
(守敬按:自故阳武句以下,《陈留风俗传》文,引见《类聚》九十六,《御览》五百五十五、九百三十四。)
因作寝以宁神也。
(守敬按:《汉书·高帝纪》,即皇帝位,追尊先媪曰昭灵夫人。如淳曰,《汉仪注》,高帝母,兵起时,死小黄北,後於小黄作陵庙。)
济水又东,迳东昏县故城北,
(朱此十一字讹作《经》,戴改《注》,云:今考亦注内叙南济所迳。全、赵改《注》同。守敬按:两汉县属陈留郡,後省。《地形志》,济阳有东缗城。在今兰仪县东北。)
阳武县之户牖乡矣。
(朱讹作武阳,全、赵、戴乙。)
汉丞相陈平家焉。平少为社宰,以善均肉称,今民祠其社。
(会贞按:蔡邕有陈留东?《库上里社碑》,见《御览》五百三十二。又《续汉志》刘昭《注》引《陈留志》,故户牖乡,有陈平祠。)
平有功于高祖,封户牖侯。
(会贞按:《御览》五百三十二引《陈留风俗传》,东?县者,故武阳之户牖乡也,汉相陈平家焉。少为杜注宰,今民祀其社。比此为略。而均肉封侯,见《史记·陈丞相世家》,此盖兼采之。)
是後置东?县也。
(会贞按:《史记·陈丞相世家·集解》,汉以户牖为东?县。)
王莽改曰东明矣。
济水又东,迳济阳县故城南,
(朱此十一字讹作《经》,戴改《注》,云:今考亦注内叙南济所迳。全、赵改《注》同。守敬按:两汉、魏、晋县属陈留,後魏属阳夏,在今兰仪县东北。)
故武父城也,
(守敬按:後文叙北济,分武父城、济阳城为二,此谓济阳城即武父城,似为参错。考《地形志》,济阳有济阳城,则济阳有二城,所云济阳者,新城也,所云有济阳城者,故城也。此是故城,为故武父城。後是新城,乃别一城。惜郦氏叙南、北济皆称济阳故城,使人疑为一城。若如《河水注》东武阳县,区别新城、故城,於此称济阳故城,而後称济阳新城,则分明矣。武父详後。)
城在济水之阳,故以为名,王莽改之曰济前者也。光武生济阳宫,光明照室,
(会贞按:《东观汉记》,济阳有武帝行过宫,常封闭。光武帝将生,皇考开宫後殿居之,夜生,有亦光,室中尽明如白昼。)
即其处也。《东观汉记》曰:光武以建平元年生于济阳县,是岁,有嘉禾生,一茎九穗,大于凡禾,县界大熟,因名曰秀。
(会贞按:范《书·光武纪论》略同。初叙南济,至此暂止。)
又东过封丘县北。
(全改过为迳,以此句作《注》。守敬按:非也,详下。)
北济也,
(朱此三字讹作《经》,戴改《注》云:考济自荥泽流出,有南济、北济之分。南济行阳、武封丘、济阳、冤朐、定陶之南,而不迳其北。北济则行阳武、封丘、济阳、冤朐、定陶之北,而不迳其南。作《水经》者,叙济水东过阳武南、封丘北、平丘南、济阳北,冤朐、定陶南,道元不显言其非,因於过阳武南下,叙南济迳阳武、封丘、济阳南,于过封丘北、平丘南、济阳北下,皆以北济释下;于过冤朐、定陶南下,又叙南济所迳。其北济之迳冤朐、定陶北,则补叙于从乘氏县东北流入钜野泽下;《经》虽舛误,《注》内分南济、北济,各有条理。自《注》多讹为《经》,于是愈益淆紊不可读,今详为订正。赵亦改作《注》,全改为《注》文,而又改北济也三字为济水,以之下属。守敬按:《经》文济水,本无南北之分,而所叙水道,实有南北之异 勃氏以南济、北济分释《经》文,如重规叠矩,不失分寸,而《经》、《注》混淆,又复如重雾昏?毛,得戴氏条分缕析,旷若发蒙。守敬因与熊生崮芝为图,以还旧观。全、赵之本,亦改《经》作《注》,此关系之大者,当必有说以明之。而全氏又改封丘句《经》文为《注》,并改北济为济水,赵氏又改前南济为北济,是於郦氏叙南济、北济,地望皆未了然。余因疑全、赵之原本,皆沿朱氏以《注》为《经》之讹。其全氏改为《注》者,是王梓材据戴本之所为,而以北济为济水者,是全氏之原本。其赵氏改《经》作《注》者,是梁氏兄弟据戴本之所为,卢抱经之说不诬也。而改南济作北济,则是赵氏之原本,以示与戴氏同而异,而不知大旨不明,均留破绽。由此疑他处全、赵改《经》作《注》,亦未必非袭戴氏,恨不得起段茂堂、张石洲而告之。)
自荥泽
(会贞按:上已言济自泽出者为北济,此下再叙北济,故重提自荥泽以豁目,因近泽之垂陇城,沙城、水城,已叙于前,故下叙所迳,从卷县之武修亭起也。)
东迳荥阳卷县
(县详《河水注》。)
之武修亭南,《春秋左传·成公十年》,郑子然盟于修泽者也,
(朱作十五年,《笺》曰:孙云,《左传》是十年,赵、戴删五字。)
郑地矣。杜预曰:卷东有武修亭。
(赵云:《方舆纪要》,原武县有武修亭,或以为修鱼也。《秦纪》,惠文王後七年,韩、赵、魏、燕、齐率匈奴,共攻秦,秦使樗里疾与战於修鱼。今本《左传·成十年》注作修武。修武在河北,汉属河内郡,卷在河南,汉属河南郡。则此宜是武修亭,而非修武县,板本为误也。守敬按:《释例》,郑地内亦作修武亭。又《续汉志》注引杜《注》作修武,然河南之修武,别无所见,当由传抄者习见修武,少见武修,讹杜书武修为修武,而刘昭因之。惟郦氏所见杜书是善本,作武修,故据以作《注》,而顾氏从之。乃《一统志》引此《注》作修武,江永亦然。若以《注》作武修为误者,失之。在今原武县东。)
济水又东,迳原武县故城南,
(朱此十一字讹作《经》,全、戴改《注》。戴云:考原武在阳武封丘之西,乃《注》内叙北济所迳,不得与《经》淆紊,今改正。赵亦改《注》,而改济水作济渎,云:济水当作济渎,所谓北则济渎是也。守敬按:赵氏之意,以南济为济水,北济为济渎,故于此叙北济,改济水为济渎,于後叙南济,济渎自济阳县故城南句,改济渎为济水。不知当郦氏时,济水时,通时塞,所谓济水,皆济渎也,但有北济、南济之分流,而无济水、济渎之异义,故於北济多称济渎,而亦称济水,南济多称济水,而亦称济渎,故意错综其词,使人知济水即济渎,济渎即济水。观後菏水、酸水,亦称菏渎、酸渎,可证。赵氏未能了然,故以意改。且下卷所云,南为菏水,北为济渎,对菏水言,浑称济为济渎,以济渎在菏水之北,故谓北为济渎,非专指北济为济渎也,亦不足为北济称济渎之据。戴不改,盖微会其意矣。原武县,两汉属河南,魏末为原武郡治,晋废,後魏复置,其属广武郡在天平初,郦氏时属荥阳郡。《地形志》,原武有原武城,盖非故治。《一统志》,今阳武县治。)
《春秋》之原圃也。
(按《左传·僖三十三年》,皇武子曰,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杜《注》,中牟县西有圃田泽。泽详《渠水》篇。)
《穆天子传》
(五)
曰:祭父自圃郑来谒
(天子)
。夏庚午,天子饮于洧上,
(朱《笺》曰:洧一作涌。赵云洧字不误。)
乃遣祭父如圃郑,是也。王莽之原恒矣。
济渎又东迳阳武县故城北。又东绝长城,魏筑也。
(朱筑也上有脱文,戴遂以筑也二字为衍。赵依全氏校增郑字。守敬按:皆非也,只当增魏字,今订。)
按《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一年,
(今本《竹书》周显王十年。)
龙贾率师筑长城於西边。自亥谷以南,郑所城矣。
(自亥谷以下九字,今各本《竹书》皆无。)
《竹书》云:
(戴云:上增纪年二字。守敬按:上文已引《纪年》,故此省,不必增。惟既言惠成王十二年筑,复言十五年筑,不可通,当作《竹书》又云,盖两存之。)
是梁惠王十五年筑也。
(全、赵、戴惠下增成字。全云:郑即韩也。梁城乃惠成王十二年筑,而韩成则惠成王十五年筑也,故两言之。然据《史记·世家》、《年表》则梁城以十九年始筑,与《竹书》戾。守敬按:全意盖以再引《竹书》,承上郑城言,谓自亥谷以南,郑所城者,是惠成王十五年事,故上增字作郑筑也,以相照应。然考惠成王十五年,郑无筑城事。惟《元和志》、《寰宇记》引《竹书纪年》曰,惠王十五年,遣将龙贾筑阳池以备秦。是十五年筑者,仍是魏事,非郑事。全氏未得此事所出,故误。但十二年筑长城,十五年筑阳池,《竹书》是两事,郦氏似以为一事,亦未合。《郡国志》(河南尹卷县下。)
曰:长城自卷迳阳武到密
(密县详《洧水注》。)
者是矣。
(会贞按:《日知录》以龙贾所筑者,为魏自郑滨洛之长城,以《续汉志》卷县之长城,为韩之长城。考阳池即今原武县治,正汉卷县地。依《注》此长城为魏、韩所分筑,自卷县至阳武为魏所筑,自阳武至密为韩所筑,故引《郡国志》总结之。)
济渎又东,迳酸枣县
(县详下卷。)
之乌巢泽,
(朱泽下有北,此十三字讹作《经》。戴改《注》,以北字入下句,云,考乌巢泽在阳武东,封丘西,亦《注》内叙北济所迳。全、赵改《注》同。全仍以泽北断句。赵云:北字衍。)
泽北
(戴以上北字入此句,乙作泽北,赵同。)
有故市亭。
(朱无市字,赵增云:故下落市字。《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云,袁氏辎重有万馀乘,在故市乌巢屯,是也。故市,前汉为县,後汉省。全、戴增同。守敬按:故市县故城见前黄水下,去此颇远,不得在乌巢泽北。此故市盖後汉末所移置,不久施废,故地有故市亭。《方舆纪要》混为一处,谓汉县至晋始废,非也。赵氏亦未能分析。)
《晋太康地记》曰:泽在酸枣之东南,
(朱脱在酸二字,《笺》曰:谢云,宋本作泽在酸枣,全、赵、戴增。守敬按:《通典》,乌泽在酸枣县东。在今延津县西南。)
昔曹太祖纳许攸之策,破袁绍军处也。
(全、赵、戴改军作运。守敬按:《魏志·荀攸传》,攸言於太祖曰,绍运车旦暮至,击可破也。乃遣徐晃及史涣邀击,烧其辎重。会许攸来降,言绍遣淳于琼等将万馀兵迎运粮,将骄卒惰,可要击也。《武帝纪》亦荀攸、许攸二人共策,此专属之许攸,乃据《武帝纪》注、《曹瞒传》。)
济渎又东,迳封丘县北,
(朱无北字,全同。赵以下南字上属。戴增北字。守敬按:《经》云,东过封丘县北,《注》上叙南济迳封丘县南,则此北济当迳封丘县北,以应《经》,封丘县下脱北字它无疑。戴增北字,是也。全不敢增北字,其未能合《经》、《注》水道定可知。赵不顾北济行於何方,但见下文南燕有南字,遂截南字上属。以不可移易之水道,随意位置,竟同儿戏。况南燕之县,郦氏於本篇下卷明云,以南氏县,何得割除南字。会贞按:封丘县,两汉、魏、晋、後魏并属陈留。《地形志》,封丘治封丘城。则魏以前县未移治。《元地理志》,金时,河水湮没,迁治新城。元初,仍迁治故城。故《一统志》谓封丘故城即今封丘县治。但考今封丘在浚仪县之东北,而《注》上叙南济东迳封丘,又东迳大梁城,则封丘在今浚仪之西北,当在今封丘之西,魏县治非即今县治也。盖金以前尝移治,地志失载耳。)
南燕县
(县详《河水注》五及本篇下卷。)
之延乡也,
(会贞按:《书钞》四十八引《陈留风俗传》,封丘者,故燕之延乡。)
其在《春秋》为长丘焉。应劭曰:《左传》,宋败狄于长丘,获长狄缘斯,是也。
(会贞按:《文选·东征赋》李《注》,引应说较略。宋败狄在《左传·文十一年》。)
汉高帝封翟?于
(戴作盱。)
为侯国。
(朱脱此三字,全、赵同。戴增。赵云:《史》、《汉表》,衍简侯翟?于以十一年七月。封衍地阙 勃氏以?于封在延乡,未知所据。考《地理志》封丘县《注》,孟康曰,《春秋传》败狄于长丘,今翟沟是。《封丘县志》,翟沟因翟母得名,母墓在县西南,沟当墓前。《陈留风俗传》,高祖与项氏战,厄于延乡,有翟母免其难,故以延乡为封丘县,以封翟母。见《类聚》五十一。然则封于延乡者,是翟母,非翟旰也。又按《史》、《汉表》,侯功状,?于以汉二年为燕令,又坚守燕,侯。岂燕即衍,声音之转,字从而变乎?守敬按:衍、延声近。郑康成读望衍为延,是也。或谓?于即翟母之子,岂初封翟母,至十一年没,而以?于嗣封欤?)
濮水出焉。
(濮水详本篇下卷。)
济渎又东,迳大梁城
(城详《梁水注》。)
之赤亭北,
(守敬按:此赤亭,各地志皆无考。《方舆纪要》,赤冈在开封府东北十二里,《水经注》,渠水东南迳赤城北,即赤冈也,今名霍赤冈。《一统志》,赤冈在祥符东北二十里,《水经注》,渠水东南迳赤城北,即赤冈也。是所云赤冈,不出大梁城北二十里,尚在南济之南,谓渠水迳其北且不可,何论北济?余谓郦氏所称赤亭,当在南迳之北,南去大梁城可四五十里,故北济能迳其北,不惟非後世之赤冈,亦非《渠水注》之赤城,良由赤亭毁废已久,各地志遂不能实指其处,因以赤冈当赤城。而《水经注》不可通矣 勃氏据图作书,安得不分南北,率然下笔?後世方志附会,不足依据,大率类此。)
而东注。
又东过平丘县南。
(守敬按:两汉、魏县并属陈留,晋废。《长垣县志》,在今县西南五十里。)
北济也,
(朱此三字讹作《经》,全、赵、戴改《注》。)
县故卫地也。
(会贞按:《释例》卫地内,长垣县西南平丘城。《寰宇记》,引《陈留风俗传》,平丘城,卫灵公邑。)
《春秋·鲁昭公十三年》诸侯盟於平丘,
(会贞按:鲁昭上当有《经》书二字。)
是也。县有临济亭,田儋死处也。
(守敬按:此二句,《续汉志》文。《史记·田儋传》,秦将章邯围魏王咎於临济,齐王田儋将兵救魏,章邯杀田儋於临济下,即此。而《史记·正义》曰,临济,今齐州临济县。不知彼临济,乃汉之狄县,安帝始改为临济,此时尚无临济之名,胡三省已辨其误。)
又有曲济亭,皆临侧济水者。
(朱此句六字截下三字讹作《经》,全、赵、戴改《注》。全、赵删者字。二亭俱当在今长垣县西南。)
又东过济阳县北。
北济也,
(朱脱北字,下二字讹作《经》,赵、戴增北字,改《注》,全知为《注》而作济水二字。守敬按:全非也。)
自武父城北,
(朱此下有圈称曰三字,《笺》曰:三字衍。戴云:因下文即引圈称《陈留风俗传》,故讹而致衍。)
阚る
(守敬按:《隋·经籍志》,《十三州志》十卷,阚る撰。)
曰:在县西北,
(会贞按:《春秋·桓十二年》,公会郑伯,盟于武父。杜《注》,陈留济阳县东北,有武父城。《释例》同作东北,与阚る西北之说异 勃氏叙北济东流,先迳武父,後迳济阳,则以武父在县西北,故专从阚说而引之。《续汉志》刘《注》,济,阳有武父乡,在今东明县西南。)
郑邑也。
(会贞按:《春秋》杜《注》,郑地,《释例》同。《谷梁》注亦同。高士奇云,或谓郑地不及此,疑为宋地 勃氏盖不以郑邑为定,故下又引《陈留传》宋地之说。)
东迳济阳县故城北。圈称《陈留风俗传》
(守敬按:《隋·经籍志》,《陈留风俗传》三卷,汉议郎圈称撰。)
曰:县故宋地也。《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三十年,
(会贞按:今本《竹书》周显王二十八年。)
城济阳。汉景帝中六年,
(朱中下衍元字,全、赵、戴删。)
封梁孝王子明为济川王。
(《史》、《汉》《表》同。)
应昭曰:济川,今陈留济阳县
(朱脱留字,全、赵、戴增。)
是也。
(守敬按:钱大昕云,济川国除,在武帝建元三年,其时当为济川郡,至元狩初,移治陈留,乃改为陈留郡。《汉志》不详言济川王国所在,亦阙文也。然则此济川国,与吕后时济川国异。再叙北济,至此暂止。)
又东过冤朐县南。
(赵云,按《汉志》作冤句。师古曰,音劬。守敬按:《史记·惠景间侯者表》作冤朐,《汉书·卢绾传》作宛句。)
又东过定陶县南。
南济也。
(朱此三字讹作《经》,全、赵、戴改《注》。)
济渎
(赵改济渎作济水。守敬按:非也。详前再叙南济志。)
自济阳县故城南,东迳戎城北。
(下据杜说在济阳县东南,在今菏泽县西南。)
《春秋·隐公二年》,公会戎于潜。
(守敬按:隐公上当有经书二字。)
杜预曰:陈留济阳县东南有戎城是也。
济水又东北,菏水东出焉。
(朱此十字讹作《经》,全、赵、戴改《注》,改河作菏。守敬按:《禹贡》,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是菏在定陶之东,班《志》、《水经》并同。此尚在定陶之前不过一小水,安得遽称菏水?与《禹贡》、班《志》、《水经》皆不合 勃氏依据故书,虽逞博好奇,未尝轻下雌黄,岂有煌煌经典,颠倒错乱如此乎?或由当时乡俗鄙称,郦氏随俗载之耳。
济水又东北,迳冤朐县故城南。(守敬按:两汉、魏、晋、後魏县并属济阴郡。《地形志》,冤句治冤句城。在今菏泽县西南。)
吕后元年,封楚元王子刘执为侯国。
(朱《笺》曰:孙按,《汉表》景帝封。守敬按:《史》、《汉表》俱景帝元年封。执当作?。《索隐》,?音艺。)
王莽之济平亭也。
济水又东,迳秦相魏冉冢南。
(朱上十字讹作《经》,无南字。《笺》曰:宋本冢下有南字。全、赵、戴改《注》,增南字。戴云:今考魏冉冢、恭王陵,皆值冤朐之东,定陶之西,亦《注》内叙南济所迳。守敬按:《史记·穰侯传》,益封陶。《集解》,徐广曰,一作阴。《索隐》,陶即定陶。徐广云,作阴,陶、阴字本易惑也。王劭云,定陶见有魏冉冢,作阴,误也。今考曹县冉?固,有冉子仲弓墓,《山东考古录》谓是秦相魏冉墓,非冉子也。或疑定陶时属齐,秦不得越境以封冉。据《史记·魏世家》安?王时,无忌日,秦长驱梁北,东至陶、卫之郊。《正义》,陶,曹州定陶也。卫,宋州楚丘县,卫文公都之。秦兵历取其郊也。魏昭王元年,当秦昭王十二年。《六国表》,魏冉为相,在秦昭王时,观《魏世家》言,可为陶地属秦之证。)
冉,秦宣太后弟也,代客卿寿烛为相,封于穰,益封于陶,号曰穰侯。
(守敬按:《寰宇记》,穰侯城在济阴县西北十七里。)
富于王室,范睢说秦,秦王悟其擅权,免相,就封,出关,辎重千乘,卒于陶而因葬焉。
(守敬按:以上《史记·穰侯传》文。)
世谓之安平陵,墓南崩碑尚存。济水又东北,迳定陶恭王陵南,
(朱此十二字讹作《经》。全、赵、戴改《注》。守敬按:陵在今曹县西北五十里。袁帝追尊王为恭皇,周邱为城,以为陵邑。)
汉哀帝父也。帝即位,母丁太后建平二年崩。上曰:宜起陵于恭皇之园。遂葬定陶,
(朱遂作送,全、赵、戴同。守敬按:《汉书·哀帝纪》作,此盖以形近致误。今订。陵在今曹县恭皇陵侧。)
贵震山东。
(守敬按:《哀帝纪》称,发陈留、济阴近郡国五万人,穿复土。此句郦氏约言之。)
王莽秉政,贬号丁姬,开其椁户,火出,炎四五丈,吏卒以水沃灭,乃得入,烧燔椁中器物。
(守敬按:《太平广记》三百八十九引此,椁中作冢中。)
公卿遣子弟及诸生、四夷十馀万人,操持作具,助将作掘平共王母
(全、赵共作恭。)
傅太后坟,
(傅太后陵详《渭水注》。)
及丁姬冢,二旬皆平。莽又周棘其处,以为世戒云。时有群燕数千,衔土投于丁姬?中,
(守敬按:自王莽秉政以下,《汉书·外戚传》文。?,传作穿。《太平广记》引此亦作穿,此注作?,殆郦氏意改。《说文》,?,穿地也。)
今其坟冢,巍然尚秀,
(疑当作存。)
隅阿相承,列郭数周,面开重门。南门内,夹道有崩碑二所,世尚谓之丁昭仪墓,又谓之长隧陵,盖所毁者,傅太后陵耳。丁姬坟墓,事与书违,不甚过毁,未必一如史说也。
(《一统志》称书志云,盖後汉时改葬。)
坟南,
(朱坟讹作渎,赵改云:渎南当作坟南,即丁姬坟也。全、戴改同。)
魏济阴郡治也,
(朱作魏郡治也,全、赵、戴同。会贞按:郡上有脱文。《一统志》,汉袁帝时,葬定陶恭王处,世谓之左城,後魏谓之孝昌城。《地形志》,西兖州,孝昌三年置,治定陶城,後徙左城,领沛郡、济阴郡。又云:沛郡,兴和二年置,治孝昌城。是《一统志》以左城为即孝昌城,故表谓魏沛郡,治左城。然此《注》叙南济,先言迳左城,後言迳定陶县,而下先叙汜水迳济阴郡,後叙菏水迳定陶县,不云汜水迳沛郡,则沛郡不在此。《续山东考古录》谓魏济阴郡治左城,沛郡治孝昌城,孝昌在西四十里,即沛郡治,是也。此郡治上,脱济阴二字,今订。)
世谓之左城,
(会贞按:城在今曹县西北六十里。)
亦名之曰葬城,盖恭王之陵寝也。
济水又东北,迳定陶县故城南,
(朱此十二字讹作《经》,全、赵、戴改《注》。守敬按:《寰宇记》济阴县下,济堤,即济水之故堤也。《国都城记》曰,自复通汴渠以来,旧济遂绝,今济阴定陶城南,唯有济堤及枯河而已,皆无水。两汉、魏、晋县为济阴县郡治。後魏郡治县之左城。《地形志》定陶有定陶城,城在今县西北四里。)
侧城东注也。
(朱《笺》曰:也字似讹,疑当作此。赵云:也字不误。)
县故三?国也。汤追桀,伐三?,即此。
(会贞按:《尚书·大传》,夏师败绩,汤从之,遂伐三?。孔安国《传》,即今定陶。《续汉志》,定陶有三?亭。《元和志》在济阴东北四十九里。在今曹县西南。)
周武王封弟叔振铎之邑,故曹国也。
(朱也字讹在邑字上,《笺》曰:宋本作叔振铎之邑,故曹国也。全、赵、戴依改。二句,《汉志》定陶下文,本《史记·曹世家》。)
汉宣帝甘露二年,更济阴为定陶国。
(会贞按:《汉志》济阴郡下文。《宣帝纪》、《楚孝王嚣传》及《世系表》并同,互详下卷。)
王莽之济平也。战国之世,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变姓名,寓之于陶,
(戴删之字。)
为朱公。以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之所交易也。治产数千金,富好行德,子孙修业,遂致巨万,故言富者,皆曰陶朱公也。
(会贞按:《史记·货殖传》文。)
又屈从县东北流。
南济也。
(朱此三字讹作《经》,全、赵、戴改《注》。)
又东北,右合河水,
(全、赵、戴改河作菏,下同。赵云:以《御览》、《寰宇记》引此文校。守敬按:此即上文河水东出之水,不当改菏,且《御览》引《晋书地道记》,所谓济水与菏水会在过定陶之後,今本《寰宇记》从钞本出,亦浅人所改也。)
水上承济水,
(朱水下有渎字,全、戴删。)
于济阳县东,世谓之五丈沟。
(守敬按:此河水自济阳东承济水,至定陶东北注济,盖自今菏泽县西南至定陶县北,源流不过数十里,世所谓五丈沟者,专指此。而《元和志》鱼台县下云,菏水即济水,一名五丈沟,则并济水下流分出之菏水而加以五丈之称矣。《九域志》,五丈河即《禹贡》之菏泽,从京都北历陈留及郓,其广五丈,旧名五丈河,则又并济水之流而被以五丈之名矣,与此《注》所指之水不合。《方舆纪要》,五丈沟在曹县西南五十里,今涸。亦指後世之五丈河言也。)
又东,迳陶丘北,
(会贞按:钱坫云,陶丘在今定陶县西南七里。)
《地理志》曰:《禹贡》定陶西南有陶丘。
(戴改作《禹贡》陶丘在定陶西南。)
陶丘亭在南,
(赵云:按《地理志》,定陶县《禹贡》陶丘在西南,陶丘亭。今《注》以《禹贡》二字冠定陶之上,非是。又陶丘亭下,似今本《汉书》脱在南二字,当以此文补之。守敬按:《汉志》定陶,《禹贡》陶丘,读在西南陶丘亭,谓定陶之陶丘亭,即《禹贡》之陶丘也。陶丘本无亭,後人作亭以表识之耳 勃氏分陶丘、陶丘亭为二地,以陶丘在西南断句,因改为《禹贡》定陶西南有陶丘,又于陶丘亭下增在南二字,实与《汉志》通例不合。赵氏谓郦氏置《禹贡》字於定陶上,非是,不思以《汉志》在西南断句,即以《禹贡》置定陶上,亦无不合。戴改作《禹贡》陶丘在定陶西南,仍与郦改无异,故不能定下句在南为衍文。赵氏乃欲以在南补《汉志》之缺,证成其误,谬矣。或疑郦氏素墨守《汉志》,其所见本,或与今本异,不知分陶丘、陶丘亭为二,即有其本,亦是误书,不足据也。)
墨子以为釜丘也。
(守敬按:今本《墨子》无此文。)
《竹书纪年》,魏襄王十九年,
(会贞按:今本《竹书》周隐王十五年。)
薛侯来会王於釜丘者也。
(守敬按:《注》引《竹书》最後之年止此,以今本照之,即所谓今王也。杜预《春秋後序》称《纪年》终哀王。徐广、司马贞引今王,皆称哀王。考《史记·魏世家·集解》荀勖曰,和峤云,《纪年》终於魏之今王,今王者,魏惠成王子。按《太史公书》,惠成王但言惠王。惠王子曰襄王,襄王子曰哀王。惠王三十六年卒,襄王立十六年卒,并惠、襄为五十二年。今按古文,惠成王立三十六年,改元称一年,改元後十七年卒,《太史公书》为误分惠成之世,以为二王之年数也。《世本》,惠王生襄王而无哀王,然则今王者,魏襄王也。据此则郦氏称襄王,是也。杜预等云哀王者,盖为《史记》所惑。)
《尚书》
(《禹贡》。)
所谓导济水自陶丘北,
(朱济讹作河。赵云:按《尚书·禹贡》导沇水下,是东出於陶丘北,又东至於菏,善长所引,颠倒之矣。守敬按:《禹贡》,济水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於菏,则此河为济字之误无疑。赵改作菏,是菏水在陶丘之上矣,逞臆武断,反诬郦氏为颠倒《禹贡》,全、戴修改,亦不致疑,不可解也。)
谓此也。菏水东北,出於定陶县,北,屈,左合泛水。泛水西分济渎,东北迳济阴郡南。
(守敬按:此指魏治左城之济阴郡,详前。)
《尔雅》
(《释水》)
曰:济别为濋。吕忱曰:水决复入为泛,
(戴云:按《尔雅》乃泛字,音似,与此处泛水下云,取其泛爱者异。道元误引。守敬按:《通典》济阴有泛水,即汉高祖即位之地。泛音泛。又《金·地理志》,济阴有泛水,即泛水,足徵此泛字非似音。)
广异名也。泛水又东,合於河渎。
(守敬按:《元和志》,泛水在济阴县南。此《注》叙泛水分济,在河水承济之下,未迳定陶,即入河,则其流较河水尤短。《方舆纪要》,泛水在曹州西南三十里,又在定陶县西北十里,今湮。)
昔汉高祖既定天下,既帝位於定陶泛水之阳。
(会贞按:《汉书·高帝纪》,但云即皇帝位於泛水之阳。《叔孙通传》曰,为皇帝於定陶,此兼采之。《寰宇记》,汉祖坛在济阴县东北二十里,汉高祖五年,即位於定陶泛水之阳,故立坛。)
张晏曰:泛水在济阴界,取其泛爱弘大而润下也。
(会贞按:《汉书·高帝纪》颜《注》引张说,《史记·高祖纪·正义》亦引之。)
泛水之名,
(朱脱之字,全、赵、戴增。)
于是乎在矣。河水又东北,
(朱河作泛,全、赵同。戴云:菏,原本讹作河,近刻误作泛。会贞按:戴所谓原本,《大典》本也,足徵本作河。浅入因上言泛水这名,谓此,是接叙泛水,臆改为泛,不知上已言泛合河渎,汉祖一段,乃申言泛水故事耳。此遥承泛合河渎句,更叙河水之流也。)
迳定陶县南,又东北,右合黄水枝渠,渠上承黄沟。
(会贞按:渠当在今定陶县东。)
东北合河,而北注济渎也。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明·王起隆
南北朝·杨衒之
唐·道宣
宋·浦江吴氏
宋·周去非
清·董诰
宋·钱时
(唐)上官仪
明·许三阶
春秋·伍子胥
清·梁溪坐观老人
清·薛雪
明·陆采
宋·吴侯
(清)顾祖禹
宋·李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