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四十九-大明会典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四十九
驛传五 符验 洪武二十六年定、凡在内公差人员、係军情重务、及奉 特旨差遣给驛、兵部填给勘合、所差人员、转赴 内府、关领符验、给驛前去。事完就便销缴 凡符验。洪武二十三年重造、给发各 王府、及山西、北平、山东、陜西、广东、福建、辽东、贵州、等处、都司、布政司、各六道。云南都司、布政司、陜西凉州卫、各十道。浙江、江西、湖广、四川、广西布政司、及金齿卫、各五道。都司不与。如有军务、以多桨快船飞报。 中都留守司、各道按察司、陜西寧夏卫、各四道。山海、密云、永平、河州、岷州、洮州、大理、临安、普安、松潘、建昌、茂州诸卫、各三道。毕节、乌撒、永寧、普定、平越、楚雄、曲靖、洱海、五开、镇远、兴隆诸卫、各处宣慰使司、及衍圣公、张真人、各二道。其餘衙门、及腹里军卫、运司、俱不给 ○二十四年、令各处布按二司符验、各减一道。云南布政司、及凉州卫、减二道。四川都司给起马符验三道。瀘州卫原领仍许存留。衍圣公张真人停给。永乐后、增给浙江寧波卫、宣府都司、符验各一道。陜西绥德卫、二道 ○宣德四年奏准、在外有符验官司、岁终具给驛起数、及所干事、造册缴部、以凭稽考 ○弘治九年、申明旧例、凡 钦命文武大臣、出外公干、该请符验者、兵部具手本赴尚宝司、转行印綬监、於宝簿内填註所领官员职名、亲领应用。还日径自奏缴。本部仍用手本赴监註销。其镇巡等官、在外更调陞用者、本部即於原拟本内、将该用符验奏准、行令就彼交收、俟其回奏、復用手本、赴监对号转註 ○嘉靖三十七年题准、镇巡参游等官、原领有符验、遇陞调事故等项、止许就彼交用、不必另请。其新设应有符验衙门、仍照例请给 凡南京凤阳守备内外官、并各处镇守总兵巡抚、及各守一方、不受镇守节制内外守备、并领符验奏事 凡分守协守副参游击、并内外官、受镇守等官节制者、所领符验、止许用於本境传报声息、及谢 恩一事。餘事不许 凡监鎗整飭兵备、并一城一堡守备等项官、不许关领符验 勘合【火牌附】 凡勘合。旧例公差往回填行、会同馆起关应付。在外者皆以符验分关。嘉靖三十七年、改设内外勘合。部中给者、為内号。该应付者、兵部填给编发。南京兵部各处抚按等衙门者、為外号。各照地方大小、酌量多寡、编发收贮。遇有公差员役、及境内大小衙门差人例该应付者、许给一道。填用将尽、先期开报差人姓名、公差缘由、缴部酌量再给 ○万历三年、改用大小勘合。公差官员例该。应付廩给夫马车船者、照旧填用大勘合、仍给长单。此外如齎 敕、及部差舍人、各衙门奏带书吏、与监生当该、齎奏舍人吏承、南京天文生、各 陵坟等役远方杂职等官、俱另立一式、比旧差小、不开人夫廩粮、随宜给发。俱付兵科、及经由衙门掛号外号者亦如之 ○又题准、公差勘合、俱填实职实名。不许假借 ○又题准、禁革假勘合。行厂卫五城、严加缉访。兵部仍悬赏格、首实者给之。復设小票、预发良乡、涿州、通州、各驛收照、比对勘合相同。如无小票、及数目不同、即将勘合缴回、以凭查究 凡关领勘合。嘉靖九年奏准、在外各衙门差来奏事进贡等项人员、赴该衙门告领印信手本 内府差遣人员、给与兵部原编送 内府兵字号半印勘合。或印信揭帖。及赴部查照应付。若奉黑字传帖、兵部遵例应付。仍具本奏缴 ○三十七年题准、 王府勘合、旧例俱赴各该抚按衙门告领。今议路隔远者、 亲王不过十二道。不甚远者、及 郡王、皆止七八道。俱咨行彼处巡抚衙门、每年总给长史教授官、收贮候用 ○三十九年题准、 亲王初封之国、编印勘合一百道、送长史收贮应用。完日、照例移文、另行印给 ○万历二年议准、陜西行太僕寺、苑马寺、差人奏事、照管粮郎中例、每年量发勘合四道 ○三年题准、分发抚按等衙门、不过二十五道。总兵等官、不过四五道其勘合行使入境、悉听抚按掛号、据法减革 凡投缴勘合。万历三年议准、在京人员、差出、给内勘合。有往回者、回日赴部投缴。到彼住起者、就便投各抚按衙门、年终类缴。其自外入京、於抚按等衙门告给外勘合者、赴部投缴。有往回者、回日换给内勘合、应付到彼、类缴。仍行抚按衙门、一应公差人员勘合、俱要查缴。其请给勘合、亦要具数具名、从实缴报、以便再给 凡勘合掛号。嘉靖十一年题准、各 王府、并边方大小有符验衙门、除机密重情、及南京内外守备、各处抚按、径自起关应付。其餘各衙门、及各 王府进贡类奏等项、应给关文者、赴巡抚都御史、无巡抚处、赴巡按御史、查例无碍、方许掛号应付。每年终、南京内外守备、及各处抚按衙门、通将本衙门差人给驛起数、及掛过各 王府镇守总兵三司等衙门、差人给驛号数、开具 御览揭帖、具本题知、另造清册、送部查考。如 王府与抚按隔远、不便掛号者、府州县查例相应、方许应付 ○万历三年议准、奉差人员、经过镇城者、驛传该道查验。在直隶地方、抚按亲验。真正无偽、方准掛号应付。沿途兵备官验发、即於勘合空白处填写。不许仍用号票浮贴、以致添换 ○十一年题准、抚按各官领出勘合、照例造册、年终尽数奏缴。如有见用未回者、明开册内、勿得遗漏 ○十二年令、抚按官不许将勘合私给亲故。及滥给牌票、致扰驛递。违者、听本部并科道官参究 凡勘合长单。万历三年议准、大勘合外、另置长单、随同给发。自起程至公干地方、各经过官司、填註供应数目于各项之下、用印鈐盖、送使客亲註对同二字、俟类缴之日、兵部委主事、同兵科查对。有违例者、指名参奏 凡番夷勘合。正德十二年议准、各处番夷进贡回还、兵部出给俭字勘合、付伴送人等、定与每站程、限二日、经过驛递、查同应付、不许稽迟。勘合到原差衙门交割。查验有无违限、及改添等弊。就将到彼日期、註写明白、每年终同岁用马骡文册、差人缴送本管都司、类总造册送部收查。前项有违、将伴送人提问 ○又议准、今后夷人入贡、务要预呈巡抚、选差甘州左等卫汉人官舍、量数多寡、分批起送。不许错乱顶换。其批文由巡抚衙门掛号定限。若有违改添易等弊将伴送人员提问 陜西都司、陆路二千六百五十里、计四十三站、限八十六日 秦州卫、陆路三千三百二十里、计五十五站、限一百一十日 岷州卫、陆路四千一百里、计六十一站、限一百二十日 河州卫、陆路四千二百里、计六十三站、限一百二十六日 洮州卫、陆路四千二百二十里、计六十三站、限一百二十七日 阶州守御千户所、陆路三千七百里、计五十九站、限一百一十八日 文县守御千户所、陆路四千二百四十里、计六十七站、限一百三十四日 西固城、陆路四千五百里、计六十一站、限一百二十日 陜西行都司、并甘州后卫、陆路五千四百里、计八十七站、限一百七十四日 西寧卫、陆路四千五百七十里、计七十五站、限一百五十日 庄浪卫、陆路四千四百六十里、计七十站、限一百四十日 四川都司、陆路五千一百八十五里、计八十六站、限一百七十二日 松潘、陆路五千七百六十五里、计九十六站、限一百九十二日 凡湖广土夷批文。嘉靖七年题准、庆贺朝贡、俱要经由都布二司、照礼部定数、将该支廩给口粮脚力、填註原发号纸批文空閒格内。各布政司仍差承差、或有职人员一名伴送。原来通事人等、领执前批、遇到驛递、照例应付、依填印盖。到京、将批送部查收。回还、照例倒换给大批。原来伴送通事、执往前途、一体应付填註。到彼、仍送本布政司收、候年终类缴。有不该朝贡、而擅自起批来京、及假捏批文、迂途经扰腹里地方者、听其拏解。故犯夷人、分派辽东甘肃地方、永远安置种田。纵容伴送人役、一体重治 凡火票旧例用牌。万历三年议准、兵部照依牌或刊票、印发各沿边沿海总督镇巡衙门收用。专备飞报声息、爪探贼情、或三十张、或二十张、用完缴报、再发。其各衙门纸牌纸票、概不许行。有滥用者、以故违 明旨论 急递铺 洪武二十五年、令急递铺接送公文、须辨认果是前铺铺兵、方许交领。但有诈冒、押解赴京 ○凡在外衙门有应递公文、令铺兵当官交领。其差使人员、遇有公文、亦须经由所在官司辨验、方许入递 ○凡有於中途铺分、投下公文、不係知识者、许本铺司兵、拏解赴京 ○凡有司官吏、铺长、司兵、有公文不行明白辨验、轻易接递、致令别生事端者、治罪 ○二十六年定、凡十里设一铺。每铺设铺长一名。铺兵、要路十名。僻路或五名。或四名。於附近有丁力田粮一石五斗之上、二石之下点充。须要少壮正身。每铺设十二时日晷一箇、以验时刻。铺门首置立牌门一座、并牌额全。常明灯烛一副。簿历二本。铺兵每名合置夹板一副。铃襻一副。缨鎗一把。棍一根。回历一本 ○一、递送公文、照依古法。一昼夜通一百刻、每三刻行一铺、昼夜须行三百里。但遇公文到铺、不问角数多少、须要随即递送。无分昼夜、鸣铃走递。前铺闻铃、铺司预先出铺交收、随即於封皮格眼内、填写时刻该递铺兵姓名。速令铺兵用袱包裹夹板拴繫、齎小回历一本、急递至前铺交收、於回历上附写到铺时刻、以凭稽考。毋致停滞差迷。如是公文到来、不即递送、停积等待、因而失误事机者、问罪 ○一、各州县於额设司吏内、选充铺长一名。专一巡点所辖铺分。督令各铺司兵、如法走递。亲临府州县提调官、常加检点。铺长失於整点、随即问罪。每月置立文簿、当该提调官署押。附写递过公文时刻角数、以凭稽考 ○一、无印信文字、不许入递。其各衙门、但有入递公文、须要坚厚好纸封裹转递各铺、明白附历、於上开写并无破损、并不曾拆动原封。但有磨擦破坏、及拆动原封者、就将来文封皮上、写记原递铺兵姓名递发、及将递来铺兵拘捉解官、有司即為追究 ○一、铺舍损坏、什物不完、铺兵数少、及有老弱之人在铺当役者、有司提调官吏、即便修理僉点补替 ○正统三年奏准、各铺添设铺司一名。两京总铺添设三名。各布政司总铺添设二名。专一齎送 旨意公文。如有稽违、依律问罪 ○七年议准、及铺递送簿历。该管官司、每月一次巡视刷勘。有将公文毁坏、增改沉匿者、问拟明白、发口外充军 ○弘治十三年奏准、各铺司兵、若有无藉之徒、不容正身应当、用强包揽、多取工钱、致将公文稽迟沉匿等项、问罪。旗军发边卫、民并军丁人等、发附近、俱充军。其提调官、该吏、铺长、各治以罪 ○万历三年议准、各衙门公文、悉照铺递之法、不得差人传送、及马上飞递、以致骚扰驛传。违者、抚按访实参革 马快船 洪武初、置江淮、济川二卫马快船。南京锦衣等卫风快船、以备水军征进之用。既建北京、逐专以运送 郊庙香帛。 上供品物、军需器仗、及听候差遣。俱属南京兵部掌管、轮流差拨。遇有损坏、及夫甲在逃、行移各该衙门、勾补修造 凡马快船原额、共一千一百四十六隻。嘉靖三十七年、减去餘数、止存留一千隻。仍将水夫丁甲、通融拨补、足一千之数。外有餘剩、始编银两。其水夫、太平、寧国、安庆三府、及湖广、江西、查原编分数、以十分為率、量减一分 ○万历二年议准、南京快船、止存五百隻。餘一百五十一隻、减去二十一隻、将一百三十隻、改為马船。即以见在、及添募水夫拨领撑驾、併原额马船、共四百八十隻 凡马快船差拨。正统六年、令编排各船、以五十号為一班、轮赴北京听用半年一替。合用口粮於南京仓总领。其该班船、前班以四月初到。后班以十月初到。兵部拘收勘合、发后府转发通州守备官收掌点视、限满得替、或遇差拨、仍齎勘合、赴兵部批迴 ○天顺八年、令除轮班听用外、其餘有运物到京者、并将勘合投部、以听差拨。或日久无差、仍将原勘合批迴 ○成化十年奏准、南京马快船到京有顺差、兵部给印信揭帖、备开船数、及小甲姓名、付与执照、预行整理河道郎中等官、督令沿途官司查帖验放。若无官帖、而擅投势豪之人坐回、及私自回者、治罪 ○正德四年题准、南京差来内臣、顺押内犯回还者、一名至二名、拨快船一隻。每二名、加一隻。今后一应内外官、应付马快船隻、俱听兵部临时酌量拨给、不许滥行奏讨 ○嘉靖十年议准、针工巾帽等衙门、讨要船隻、听兵部委官、查照併省贡船例、如鍼工局等料、每船定装五十五扛。巾帽局等料、每船定装四十五扛。其餘空板箱、及袍袱毡套等、不係工料、每八十扛。与船一隻。不许泛滥多讨 ○二十一年议准、南京兵部差拨快船照例差官同科道官验扛。儘船装载、不许违例夹带私货。合用人夫、除冰鲜紧急等差酌量加增外。其餘一遵旧例拨给、逐项於开报箱扛咨内、填写船隻、人夫、廩给、口粮、各数目、咨兵部知会。仍填给该司印信空白勘合一纸、付该船小甲收执、自仪真起、将前单投入该县驛递、填写奉到日时、应付过廩粮人夫实数、用印鈐盖、仍付收执、沿途州县驛递、一体填印。到京之日、将前勘合送司查对。若有司阿諛奉承、及应付稽迟、一体究治。进贡事毕、顺差拨船回还。兵部该司仍给印信勘合、沿途填写、到彼、车驾司收查 ○隆庆元年、令南京兵部遇进贡品物、兵部司官、会同科道官、查验扛柜数目、酌量拨船、儘其装载。将合用发行船隻、并 上用扛数、註定勘合、预先移文各府州县、查照上下水例夫名应付。不许听其希求、多拨船隻 ○二年题准、内外守备、并科道司官、会同查验箱扛、满装饱载。户工管仓管闸官、亦须查验、不得听其夹带客货。其杉条竹木、行令照旧找簰起夫撑运、不用快船装载。止拨马船、与内官押坐 凡马快船禁例。天顺元年令、马快船装运官物。其私载及求索之物、尽数入官 ○四年、令兵部出榜禁约管船官、索要船夫银两等项。不遵者、重罪不饶 ○成化四年奏准、马快船、不许附带私盐客货。若於关文外、多索一夫一军、及分关前驱、逼取钱物者、巡河御史、按察司官、将随从人役、并附船各商拏问、民解口外、军发边卫、盐货入官 ○六年奏准、马快船附载私货者、本船小甲、并附船之人、俱发口外充军。其空身附搭者、以违制论 ○弘治十三年题准、沿河一带、省亲、省祭、丁忧、起復、并陞除外任、及内外公差官员、若有乘坐马快船隻、兴贩私盐、起拨人夫、并带去无藉之徒、辱骂锁绑官吏、勒要银两者、巡抚、巡按、巡河、巡盐、管洪、管闸等官、就便拏问。干碍应奏官员、奏请提问。其军卫有司驛递衙门、若有惧势应付者、参究治罪 ○嘉靖七年议准、马快船管押内官、敢有将船甲需索拷弔者、许南京守备官、奏闻处治。或南京科道官劾奏。其沿途科索、许被害小甲、到京奏诉 ○三十七年题准、南京差拨赴京马快船、节有题准定例、遵照施行、不许紊乱。其进贡马快船、如有夹带货物人口、许经过抚按河道等官、即行拏问、照例发遣 ○四十五年题准、过关不许驛所兼支。军夫止许贡船兼用。仍革赶牵马匹、官船鼓吹 凡南京快平船小甲、例於南京锦衣等四十卫所餘丁内、十年一编。隆庆六年题准、照近年差数量编。仍查歷过三年、全未出差、每年量追餘丁银六两、以為造修之费。未经出差、通融均撘定差。领船、方许关支月粮。交船截日住支 凡应付马快船。 钦差内臣公侯伯出外公干、如操江镇守之类、应从水路者 ○每年 钦差公侯伯郎中等官、赴各 王府册封者 ○在京大臣以礼致仕、有 旨驰驛还乡、及丁忧病故者 ○袭封衍圣公、嗣教张真人、朝覲回还 ○南京内外官进贡回还 ○安南日本等国使臣朝贡回还 凡 亲王之国、用船不过五百隻。其军校人等、自雇车辆、装至通州上船所。嘉靖三十九年题准、兵部先差官往通州、督同分守等官、整理见在听差马快船隻、如有不敷、将附近卫分、顺回粮船、及张家湾至德州、一带湾泊军民船、催来协济。军民船有五百料者、给脚价米十石。四百料者、八石。三日料者、七石。二百料者、六石。一百料者、五石。仍计程给与口粮。俱行户部、於通州直沽等仓关支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韩邦庆
宋·吴侯
唐·净觉
清·富察敦崇
清·褚华
(东汉)刘珍等,吴树平 校注
(宋)阮阅
清·郑方坤
晋·戴凯之
清·汪昂
邓析
明·沐昻
三国·刘徽
清·张璐
明·王士性
清·吴楚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