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大明会典-明·李东阳
大明会典目录:
会典凡例
续纂凡例
重修凡例
重修表
重修职名
大明会典卷之一
大明会典卷之二
大明会典卷之三
大明会典卷之四
大明会典卷之五
大明会典卷之六
大明会典卷之七
大明会典卷之八
大明会典卷之九
大明会典卷之十
大明会典卷之十一
大明会典卷之十二
大明会典卷之十三上
大明会典卷之十三下
大明会典卷之十四
大明会典卷之十五
大明会典卷之十六
大明会典卷之十七
大明会典卷之十八
大明会典卷之十九
大明会典卷之二十
大明会典卷之二十一
大明会典卷之二十二
大明会典卷之二十三
大明会典卷之二十四
大明会典卷之二十五
大明会典卷之二十六
大明会典卷之二十七
大明会典卷之二十八
大明会典卷之二十九
大明会典卷之三十
大明会典卷之三十一
大明会典卷之三十二
大明会典卷之三十三
大明会典卷之三十五
大明会典卷之三十六
大明会典卷之三十七
大明会典卷之三十八
大明会典卷之三十九
大明会典卷之四十
大明会典卷之四十一
大明会典卷之四十二
大明会典卷之四十三
大明会典卷之四十四
大明会典卷之四十五
大明会典卷之四十六
大明会典卷之四十七
大明会典卷之四十八
大明会典卷之四十九
大明会典卷之五十
大明会典卷之五十一
大明会典卷之五十二
大明会典卷之五十三
大明会典卷之五十四
大明会典卷之五十五
大明会典卷之五十六
大明会典卷之五十七
大明会典卷之五十八
大明会典卷之五十九
大明会典卷之六十
大明会典卷之六十一
大明会典卷之六十二
大明会典卷之六十三
大明会典卷之六十四
大明会典卷之六十五
大明会典卷之六十六
大明会典卷之六十七
大明会典卷之六十八
大明会典卷之六十九
大明会典卷之七十
大明会典卷之七十一
大明会典卷之七十二
大明会典卷之七十三
大明会典卷之七十四
大明会典卷之七十五
大明会典卷之七十六
大明会典卷之七十七
大明会典卷之七十八
大明会典卷之七十九
大明会典卷之八十
大明会典卷之八十一
大明会典卷之八十二
大明会典卷之八十三
大明会典卷之八十四
大明会典卷之八十五
大明会典卷之八十六
大明会典卷之八十七
大明会典卷之八十八
大明会典卷之八十九
大明会典卷之九十
大明会典卷之九十二
大明会典卷之九十三
大明会典卷之九十四
大明会典卷之九十五
大明会典卷之九十六
大明会典卷之九十七
大明会典卷之九十八
大明会典卷之九十九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一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二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三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四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五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六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七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八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九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十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十一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十二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十三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十四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十五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十六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十七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十八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十九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二十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二十一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二十二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二十三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二十四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二十六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二十七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二十八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二十九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三十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三十一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三十二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三十三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三十四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三十五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三十六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三十七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三十八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三十九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四十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四十一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四十一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四十二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四十三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四十四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四十五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四十六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四十六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四十七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四十八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四十九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五十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五十一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五十二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五十三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五十四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五十五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五十六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五十七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五十八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五十九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六十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六十一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六十二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六十三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六十四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六十五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六十六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六十七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六十八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六十九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七十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七十一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七十二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七十三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七十四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七十五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七十六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七十七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七十八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七十九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八十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八十一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八十二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八十三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八十四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八十五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八十六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八十一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八十八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九十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九十一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九十二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九十三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九十四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九十五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九十六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九十七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九十八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九十九
大明会典卷之二百
大明会典卷之二百一
大明会典卷之二百二
大明会典卷之二百三
大明会典卷之二百四
大明会典卷之二百五
大明会典卷之二百六
大明会典卷之二百七
大明会典卷之二百八
大明会典卷之二百九
大明会典卷之二百十
大明会典卷之二百十一之一
大明会典卷之二百十二
大明会典卷之二百十三
大明会典卷之二百十四
大明会典卷之二百十五
大明会典卷之二百十六
大明会典卷之二百十七
大明会典卷之二百十八
大明会典卷之二百十九
大明会典卷之二百二十
大明会典卷之二百二十一
大明会典卷之二百二十二
大明会典卷之二百二十三
大明会典卷之二百二十四
大明会典卷之二百二十五
大明会典卷之二百二十六
大明会典卷之二百二十七
大明会典卷之二百二十八
会典凡例
弘治间凡例 一、会典之作、一遵 敕旨。以 本朝官职制度為纲。事物名数仪文等级為目。凡有籍册可据者、先后具载。其因革损益、间与见行不同者、亦存其旧 【如五军都督府断事官之类】 一、 本朝旧籍、惟诸司职掌、见今各衙门遵照行事。故会典本职掌而作。凡旧文皆全录、而诸书所载、事有相关者、亦并录之。若 大明律已通行天下、尤当遵奉。故於刑部、照职掌律令条下、分类备载。而限制图、则附於礼部一、凡事有纲有目。於目之中、又有分类。多不能悉举、则各以类书、而总注其后曰、已上某事。 【如已上支给之类】 或注於本目之下曰、某事附。 【如铁券附之类】 其类注有
...更多
续纂凡例
嘉靖间续纂凡例 一、会典续纂、钦奉 敕諭、体例一遵旧典。但正其差讹。补其脱漏。及将弘治十六年以后事例、随类附入 一、旧所立事目、有宜分而合者、 【如审决恤刑之类】 有宜合而分者、 【如河渠闸坝之类】 有类次未当者、 【如以殿试次有司科举之类】 有增立未尽者、 【如庆成仪文臣总督之类】 所载之事有未详者、 【如漕运盐法之类】 有详而失实者、 【如东官朝仪之类】 俱查补改正。其旧有目、而今无其事者、削其目、而附。见於别目之下。 【如奉慈殿附奉先殿之类】 若文义讹漏、而载籍案卷无可考者、姑从旧文 一、旧分类总注、有前后互异者、 【如曰右某
...更多
重修凡例
一、会典重修、遵奉 敕諭、将弘治嘉靖 两朝旧本、校订补辑。及嘉靖己酉以后、六部等衙门见行事例、分类编集、审订折衷。但年岁久远。条件繁多。体例宜有变通。事目不无增损。务期考究详确、不失 敕旨折衷之意。其册籍散亡、无可考据者或闕疑、或从旧、不敢臆说 一、会典旧列诸司职掌於前、歷年事例於后。然职掌定於洪武二十六年、而洪武事例、有在二十六年之前者、不无先后失序。今皆类事编年。凡职掌旧文、俱称洪武二十六年定。其弘治旧本所载、有凡字而无年分者、则称弘治间定 一、颁降群书、俱准职掌例。如 大明令、则称洪武元年令。 大誥、则称洪武十二年誥。及 大明集
...更多
重修表
进重修 大明会典表 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臣申时行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臣许国资善大夫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臣王锡爵等诚惶诚恐稽首顿首 上言。伏以 鸿謨啟佑、貽万年定保之徵。 鉅典裁成、备一代经纶之跡。述作兼资乎 明圣。信从允协於臣民。克绍前休。永垂后法。粤自 高皇肇造、陈纪立纲。暨夫 列圣嗣兴、覲光杨烈。盖歷承□之百载。始成 会典之一编。远倣虞书、列九官而亮采。近参周礼、标六职以提衡。政刑明张弛之宜。文武揭修攘之要。图籍藏诸 天府。章程播在人寰。顾脱稿於弘治壬戌之冬、嗣后科条未备。
...更多
重修职名
奉 敕重修 大明会典官员职名 总裁 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臣申时行 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臣许国 资善大夫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臣王锡爵 副总裁 资善大夫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臣沉鲤 嘉议大夫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臣沉一贯 通议大夫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臣朱賡 嘉议大夫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臣王弘诲 嘉议大夫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臣张位 臣於慎行 嘉议大夫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掌院事臣徐显卿 纂修 右春坊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读臣赵用贤 左春坊左諭德
...更多
大明会典卷之一
宗人府 国初、置大宗正院、秩正一品。洪武二十二年、改為宗人府。设宗人令、左右宗正、左右宗人、掌 皇九族之属籍。以时修其 玉牒。书宗。室子女嫡庶名封生卒婚嫁諡葬之事。凡 宗室有所陈情、即為 上闻、听 天子命。初以 亲王领之。后但以勋戚大臣摄府事。不备官凡 东宫亲王位下、各拟名二十字。日后生子及孙、即以 上闻、付宗人府。所立双名、每一世取一字以為上字。其下一字、临时随意选择。编入 玉牒。至二十世后、照例续添。永為定式。下字俱用五行偏傍者、以火土金水木為序。惟 靖江王府不拘 东宫位下 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 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秦王位下
...更多
大明会典卷之二
尚书、左右侍郎、掌天下官吏选授勋封考课之政令。其属初有四子部、曰总部、曰司封、曰司勋、曰考功。后改总部為选部。又改选部為文选、司封為验封、司勋為稽勋、考功仍旧。俱称清吏司。建置沿革、详见官制
文选清吏司
郎中、员外郎、主事、掌天下官吏班秩品命。凡銓综选授之典、注拟黜陟之法、各参伍而分理之
【官制一】
国朝建官。初置中书省、设左右丞相等官。其属有四部、分治钱穀、礼仪、刑名、营造之务。洪武元年、始置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秩正三品、设尚书侍郎等官、仍属中
...更多
大明会典卷之三
【官制二】 【南京官】 南京官裁减不一、今止书其见设者 南京宗人府 经歷一员 南京吏部 尚书一员 右侍郎一员 【万历三年革、十一年復设】 司务一员 文选清吏司郎中一员主事一员 验封清吏司郎中一员 【旧有主事一员、隆庆四年革】 稽勋清吏司郎中一员 【旧有主事一员、后革】 考功清吏司郎中一员主事一员 南京户部 尚书一员 右侍郎一员 【嘉靖二十六年、革南京粮储都御史、以本部侍郎督理粮储】 司务一员 照磨所 照磨一员 浙江清吏司郎中一员员外郎一员 主事一员 江西清吏司郎中一员 员外郎一员 【隆庆四年革、万历十一年復设】 主事二员 【旧一员】
...更多
大明会典卷之四
【官制三】 【外官】 各承宣布政使司 正官 左右布政使各一员 【贵州止设左布政使一员】 左右参政 【旧各一员、后因事添革不一。今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广西、四川、河南、山西、陕西、云南、贵州、左参政各一员。山东、左参政二员。福建、广东、广西、四川、陕西、山东、云南、右参政各一员。浙江、江西、湖广、河南、山西、右参政各二员。贵州无】 左右参议 【旧各一员、后因事添革不一。今浙江、福建、湖广、广西、四川、河南、山东、山西、云南、贵州、左参议各一员。江西、广东、陕西、左参议各二员。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右参议各一员。
...更多
大明会典卷之五
【选官】 国初设贤良方正、聪明正直、孝弟力田、通经孝廉等科。或从耆民、及税户人材、与科贡之士并用。多出 亲擢。其后始定銓选之法。每岁有大选。有急选。有远方选。有岁贡就教选。间有拣选。有举人乞恩选。其授官。则有署职、试职、实授。有截替、改降、併省。有徵召、考选、荐起。有带俸、添註、遥授。事例甚详、具列於后 凡官员作缺。洪武二十六年定、内外官员考满、侍亲、致仕、丁忧、残疾、极刑、考功司勋来付。案呈本部、立案作缺。类写缺本、赴 内府銓注。如遇本科迁。调改降、及内外衙门开到為事提问等项官员、本部立案作缺。仍连送选部、移付司勋照勘明白、开附转
...更多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汉·崔寔
(宋)李焘
宋·刘牧
宋·行霆
明·董其昌
(宋)灌圃耐得翁
元·陈栎
范成大
唐·李善
清·倪在田
(清)徐世溥
明·佚名
明·吕坤
宋·严羽
唐·苏瑰
明·熊大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