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百战奇略-明·刘基
百战奇略目录:
百战奇略
目录
前言
编写说明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
第七卷
第八卷
第九卷
第十卷
百战奇略
《百战奇略》》(原名《百战奇法》)总结了前人的战争经验,是中国古代享誉很高的一部著名军事理论书籍在中国军事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这本书依据现代通行的文体,平实浅显地对它进行翻译,古代著名兵书,随即为现代人所容易接受。
《百战奇略》(原名《百战奇法》)作为一部以论述作战原则和作战方法为主旨的古代军事理论专著而问世,这无论是在宋以前或是宋以后,都是不多见的。因此,从其产生以来,就为兵家所重视和推崇,给予很高评价,并一再刊行,广为流传。《百战奇略》一书所采用的以单音词设条立目的编纂体例,以古代兵法为立论依据、以古
...更多
目录
第一卷
1.计战 2.谋战 3.间战 4.选战 5.步战
6.骑战 7.舟战 8.车战 9.信战 10.教战
第二卷
11.众战 12.寡战 13.爱战 14.威战 15.赏战
16.罚战 17.主战 18.客战 19.强战 20.弱战
第三卷
21.骄战 22.交战 23.形战 24.势战 25.昼战
26.夜战 27.备战 2
...更多
前言
《百战奇略》(原名《百战奇法》)作为一部以论述作战原则和作战方法为主旨的古代军事理论专著而问世,这无论是在宋以前或是宋以后,都是不多见的。因此,从其产生以来,就为兵家所重视和推崇,给予很高评价,并一再刊行,广为流传。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陕西布政使司左参政李赞,称该书是“极用兵之妙,在兵家视之,若无余策”①;他认为:只要“握兵者平时能熟于心,若将有事而精神筹度之,及夫临敌,又能相机而应之以变通之术”,那就可以建“成凯奏之功”。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骠骑将军王鸣鹤认为:该书“殊足以启发后人,而战道略备矣”②。崇祯间邹复认
...更多
编写说明
《白话百战奇略》由提示、译文、原文、注释、附录五部分组成,现依次逐项说明如下:(一)、“提示”: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扼要概括每篇“论述”的中心内容和精神实质,指出其所论与古典兵学理论的渊源关系以及其可取性或局限性。二是着重剖析每篇“史例”在作战指导上的得失与作战成败的关系,以及可供借鉴的经验教训。由于该书所引史例多数比较简略,故笔者一般都以史例原著进行分析,而分析中的引文,凡与《百战奇略》相同的,不再注明出处,不同或为其所无者,均括注出处。 (二)、“译文”:在忠实于原意的前提下,力求做到准确无误、通俗畅达、生动可读,符合军事用
...更多
第一卷
1。计战【提示】
《计战》是《百战奇略》的开宗首篇,它取义于《孙子兵法·计篇》,着重从战略高度阐述实地战争谋划对于赢得作战胜利的重要性。这里的“计”与其下的“计料”义同,是分析、判断情况的意思。它认为,在对敌交战之前,首先要摸清敌我双方将帅的优劣、力量的强弱、兵员的多少、地形的险易、粮草的足乏。只有对上述诸多情况首先分析、判断准确清楚了,然后再出兵攻战,就没有不打胜仗的。战争是敌对双方在一定客观条件下,运用主观指导的一种以武力解决胜负的斗争活动。战争双方的任何一方,要想战胜对方,必须首先分析和研究敌我双方
...更多
第二卷
11。众战【提示】
本篇以《众战》为题,旨在阐述在我众敌寡情况下作战应当注意掌握的原则。它认为,对敌作战中,若兵力对比处于我众敌寡时,不能在险狭之地与敌决战,而须选择开阔平坦地域作战,这样才便于兵力展开,进退开合灵活机动。在冷兵器为主要作战武器的古代,兵力数量的多少无疑是战胜攻取的基本条件,但地形条件的好坏利弊,也是克敌制胜的重要客观因素。一个善于用兵的指挥员,不但应当懂得有什么兵力打什么仗,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还应懂得根据兵力和武器状况,选择适于己而不适于敌的有利地形条件。
在
...更多
第三卷
21。骄战【提示】
本篇以《骄战》为题,旨在阐述对于强而易骄之敌的作战方法问题。它认为,对于强敌而不能一下战胜它的时候,应采取“卑词厚礼”之法,以助长敌人骄傲情绪,待其弱点充分暴露而为我可乘之时,再出兵击之,就能一举打败它。本篇这里所引“卑而骄之”,乃是孙子著名的“诡道十二法”之一。结合《骄战》全文看,其意思是,对于卑视我方的敌人,要设法使其更加骄傲麻痹。骄兵必败,这是为中外战争实践所一再证明了的一条客观真理。一般说来,强兵易骄,胜兵易骄。强兵、胜兵之所以易骄,主要由于为将者不能正确分析和认识敌我双方力量
...更多
第四卷
31。斥战【提示】
本篇以《斥战》为题,旨在阐述作战中实施敌情侦察的重要性。它认为,只有通过侦察摸清敌人的实际情况,才能使自己预有准备,从而确保作战的胜利。本篇引自《孙子兵法·谋攻篇》的“以虐待不虞者胜”,虞,准备,防范;全句意思是:以有准备的我军来对付没有准备的敌人,就能取得胜利。历史的经验告诉人们,战争的准备是以侦察和掌握敌情实际为根本前提的,而战争的准备工作,不仅在于战前要通过侦察摸清敌情,并据此进行周密的战略谋划,而且还要在战争实施过程中,继续运用侦察手段,随时了解和掌握敌情动态,采取相应对策,做
...更多
第五卷
41。奇战【提示】
本篇以《奇战》为题,旨在阐述作战中如何运用出奇制胜的原则和方法问题。它认为,在对敌作战中,为了达成“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作战效果,应当采用“惊前掩后,冲东击西”的佯动惑敌的战法,使敌人对我无从防备。这样,就能战胜敌人。“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这是我国春秋末期大军事家孙武最早提出的战争名言,其实质是强调进攻的突然性问题。而要达到对敌实施攻击的突然性,则必须采用隐密而巧妙的战法,在敌人未曾意想之时,突然攻击其没有防备的薄弱环节,才能一举置敌人于死地,从而达成出奇制胜的作战目的。三国时期的
...更多
第六卷
51。死战【提示】
本篇以《死战》为题,旨在阐述将帅对作战中缺乏信心、“未肯用命”的士卒所应采取的处置措施。它认为,凡此情形,都必须“置之死地”,以“绝去其生虑”,使其抱定必死之志去战斗。只有这样,才能奋勇杀敌,死里获生。“陷之死地然后生”(见《孙子兵法·九地篇》),这是孙子首倡,而为历代兵家所常采用的激励部队奋勇杀敌的一种办法。
这在一定条件下,无疑也是可行的。然而,从根本上讲,士卒的勇敢精神,是由战争的性质、目的以及士卒的军政素质决定的。明确为正义事业而战,士卒必定能拚死搏斗
...更多
1
2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冯梦龙
元·完颜纳丹
曹组
明·王大纶
明·蒋大鸿
(民国)荫余轩放
(宋)郑文宝撰
袁昂
明·孙梅锡
明·谢榛
宋·孟元老
清·杭世骏
宋·王栐
金富轼
潘重规
醒世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