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周髀算经
周髀算经
《周髀算经》是中国流传至今的最早的一部数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天文学著作。
中国古代按所提出的宇宙模式的不同,在天文学上曾有三种学说。“盖天说”是其中之一,而《周髀算经》是“盖天说”的代表。这派学说主张:天象盖笠,地法覆盆(天空如斗笠,大地像翻扣的盆)。
据考证,现传本《周髀算经》大约成书于西汉时期(公元前一世纪)。南宋时的传刻本(1213)是目前传世的最早刻本。历代许多数学家都曾为此书作注,其中最著名的是唐李淳风等人所作的注。《周髀算经》还曾传入朝鲜和日本,在那里也有不少翻刻注释本行世。
从所包含的数学内容来看,书中主要讲述了学习数学的方法、用勾股定理来计算高深远近和比较复杂的分数计算等。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明清)朱子素 述
明·冒襄
周·吕尚
王守仁
唐·李翱
(元)张昱撰
宋·欧阳修、宋祁
唐·孟献忠
唐·温大雅
(宋)朱熹 吕祖謙
陶元珍
姚秦·佛陀耶舍
明·陆时雍
范甯、杨士勋
清·海宁
苏庵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