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卷二-浪迹丛谈
卷二
◎广厦
壬寅年因避海警到扬州,借居流芳巷张松郡丞容园中者三阅月,水木之胜
甲于邗江;今岁重至扬州,则松已赴官袁浦,许小琴为卜居南河下之支氏空宅
中。宅无园圃而高梁广厦,亦是邗江第一家,于逭暑为宜,而家人犹有苦热者,
因口占一律示之云:“借人广厦乐栖迟,随分都忘故土思。但舍高官何必隐,弗
耽佳句易成诗。纵横铅椠家人笑,脱略衣冠过客疑。祗惜万方同苦热,清凉心地
有何裨。”尝录呈云台师,谓末联别出一意,必如此诗方非空作。适修林少穆中
丞信,亦附呈此诗,中丞回信云:“读寄诗,甚羡甚愧,末二句尤觉深人无浅语
耳。”此宅前厅最崇敞,璧星泉制军、梁楚香抚军过访,皆讶余财力之雄,而不
知其为借居也。星泉曰:“虽是借居,然不可无一题扁,以纪一时鸿爪。”余拟
题为“随安室”,属许珊林太守篆之。后进有大楼,儿辈亦请题扁,余笑曰:
“可署为‘见一楼’乎?”或请其说,余曰:“‘相逢尽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见
一人’,拟戏摘二字耳。”或曰:“此句究出何典?”余曰:“此唐人诗也。韦
丹《寄灵彻》云:‘王事纷纷无暇日,浮生冉冉只如云。已为平子归田计,五老
岩前必共闻。’灵彻酬云:‘年老身闲无外事,麻衣草坐亦容身。相逢尽道休官
去(或作好)。林下何曾见一人。’”客曰:“既有扁矣,可无联乎?”余复戏
集唐、宋人句云:“即知远客虽多事,将谓偷闲学少年。”客为冁然。
◎棣园
扬城中园林之美甲于南中,近多芜废,惟南河下包氏棣园为最完好。国初属
陈氏,号小方壶,继归黄中翰,为驻春园,最后归洪钤庵殿撰,名小盘洲,今属
包氏,改称棣园,与余所居支氏宅,仅一墙之隔。园主人包松溪运同,风雅宜人,
见余如旧相识,屡招余饮园中。尝以棣园图属题,卷中名作如林,皆和刘澄斋先
生锡五原韵,故余亦次旧韵,率成一首云:“人生适意在邱壑,底用豪名慕卫霍?
有山可垒池可凿,闭户观书殊卓荦。何况耽耽盛楼阁,满眼金迷复彩错。二分明
月此一角,南河名胜画舫拓(《画舫录》中所未载)。永叔荷花魏公药,千载风
流春有脚。卸装我忆寄庑昨,隔墙先听鸣皋鹤。名园果冠绿杨郭,闲居永昼舆轩
乐。何必缁尘溷京洛,因依幸许芳邻托,日日从君泥杯杓。”园中有二鹤,适生
一鹤雏,逾月遂大如老鹤,余为扁其前轩曰“育鹤”,松溪问余曰:“夙闻鹤为
胎禽,而此乃卵生,何也?”余曰:“鲍明远《舞鹤赋》云:‘伟胎化之仙禽。’
明言胎化而始为仙禽也。《相鹤经》云:‘千六百年形定,饮而不食,与鸾鹤同
群,脱化而产为仙人之骐骥。’《博物志》云:‘鸿鹄千岁皆胎生。’鹤、鹄古
今字,然则未千岁以前,固依然卵生矣。”
◎小玲珑山馆
邗上旧迹,以小玲珑山馆为最著,余曾两度往探其胜,寻所谓玲珑石者,皆
所见不逮所闻。地先属马氏,今归黄氏,即黄右原家,右原之兄绍原太守主之。
余曾检《扬州郡志》及《画舫录》,皆不得其详,遂固向右原索颠末,右原为录
示梗概云:康熙、雍正间,杨城鹾商中有三通人,皆有名园,其一在南河下,即
康山,为江鹤亭方伯所居,其园最晚出,而最有名,乾隆间翠华临幸,亲御丹毫,
鹤亭身后,因欠帑,园入官。今仪征太傅领买官房,即康山正宅,园在其侧,已
荒废不可收拾,终年键户,为游踪所不到。盖康山以“康对山来游”得名,扬郡
无石山,仅三土山,平山、浮山及康山是也。康山若再过数年,无人兴修,故迹
必愈湮,恐无有能指其处者,而不知当日楼台金粉,箫管烟花。蒋心余先生常主
其园中之秋声馆,所撰九种曲,内《空谷香》、《四弦秋》,皆朝拈斑管,夕登
氍毹,一时觞宴之盛,与汪蛟门之百尺梧桐阁、马半槎之小玲珑山馆,后先媲美,
鼎峙而三。汪、马之旧迹,皆在东关大街。汪、马、江三公皆鹾商,而汪、马二
公又皆应词科。汪氏懋麟,江都人,由丁未进士授中书,以荐试康熙鸿博,为渔
洋山人高足弟子。园中有百尺梧桐,千年枸杞,今枸杞尚存,而老梧已萎,所茁
孙枝,无复曩时亭苕百尺矣。此园屡易其主,现为运司房科孙姓所有。至小玲珑
山馆,因吴门先有玲珑馆,故此以小名。玲珑石即太湖石,不加追琢,备透、绉、
瘦三字之奇。马氏两兄弟,兄名曰,字ㄍ谷,一字秋玉;弟名曰璐,字半槎,
皆荐试乾隆鸿博科。开四库馆时,马氏藏书甲一郡,以献书多,遂拜《图书集成》
之赐,此《丛书楼书目》所由作也,然丛书楼转不在园。园之胜处为街南书屋,
觅“句廊透风透月”、“两明轩”、“藤花庵”诸题额。主其家者为杭大宗、厉
樊榭、全谢山、陈授衣、闵莲峰,皆名下士,有《邗江雅集九日行庵文宴图》问
世。辗转十数年,园归汪氏雪礓。汪氏为康山门客,能诗善画,今园门石碣题
“诗人旧径”者,犹雪礓笔也。园之玲珑石,高出檐表,邻人惑于形家言,嫌其
与风水有碍,而惮鸿博名高,隐忍不敢较,鸿博既逝,园为他人所据,邻人得以
伸其说,遂有瘗石之事。故汪氏初得此园,其石已无可踪迹,不得已以他石代之。
后金梭亭国博过园中觞咏,询及老园丁,知石埋土中某处,其时雪礓声光藉甚,
而邻人已非复当年倔强,遂决计诹吉,集百余人起此石复立焉。惜石之孔窍为土
所塞,搜剔不得法,石忽中断,今之玲珑石岿然而独存者,较旧时石质不过十之
五耳。汪氏后人又不能守,归蒋氏,亦运司房科,又从而扩充之,朱栏(此下衍
一“漫”字,今删)碧,烂漫极矣,而转失其本色,且将马氏旧额悉易新名,
今归黄氏,始渐复其旧云。
◎二十四桥
扬州二十四桥之名,熟在人口,而皆不能道其详。宋王象之《舆地纪胜》云:
二十四桥,隋置。并以城门坊市为名。后韩令坤者,省筑州城,分布阡陌,别立
桥梁,所谓二十四桥者,或存或亡,不可得而考。或谓二十四桥只是一桥,即在
今孟玉生山人毓森所居宅旁。玉生尝导余步行往观,桥榜上有陶文毅公题“二十
四桥”大字,询之左近建隆寺、双树庵僧人,俱未敢以为信。按杜牧之《樊川集》
云:扬州,胜地也。每重城向夕,倡楼之上,常有绛纱灯万数,辉罗耀列空中,
九里三十步街中,珠翠填咽,邈若仙境云云。则所谓“二十四桥明月夜”者,自
必罗布于九里三十步中,不得以一桥当之。沈括《补笔谈》亦云:“扬州在唐时
最为富盛,旧城南北十五里一百五十步,东西七里三十步(与《樊川集》微有不
同),所可纪者有二十四桥。最西浊河茶园桥,次东大明桥(原注:今大明寺前)。
入西水门有九曲桥(原注:今建隆寺前),次东正当帅牙南门,有下马桥,又东
作坊桥,桥东河转向南,有洗马桥,次南桥(原注:见在今州城北门外),又南
阿师桥(‘阿’原误为‘河’,据《补笔谈》改)、周家桥(原注:今此处为城
北门)、小市桥(原注:今存)、广济桥(原注:今存)、新桥、开明桥(原注:
今存)、顾家桥(此下《补笔谈》尚有‘通泗桥’)、太平桥、利园桥,出南水
门有万岁桥(原注:今存)、青园桥,自驿桥北,河流东出,有参佐桥(原注:
今开元寺前),次东水门(原注:今有新桥,非古迹也)东出,有山光桥(原注:
现在今山光寺前)。又自衙门下马桥直南,有北三桥、中三桥、南三桥,号九桥,
不通船,不在二十四桥之数。”然则即沈括所纪,除九桥外,亦止有二十桥,所
谓二十四桥者,究竟无由凿指其地。适玉生以《二十四桥》画卷索题,余漫应之
云:“我居扬州不识路,二十四桥定何处?桥头忽逢贤主人,手捧画图索题句。
或云此桥是陈迹,或云廿四此其一。二分明月非古时,一片彩虹岂畴昔。招提近
接建隆龛,胜迹遥连双树庵。诗禅画髓琴心并,我欲扶筇过再三。”跋云:“双
树庵僧工琴,建隆寺僧工诗,玉生则诗画并工,竹西精华萃于此地,则以二十四
桥之名专属之也固宜。”玉生亦自号树庵,盖二十四桥侧,有古大银杏一株,士
人呼为晋树,树中空处,恰可筑室。得余诗甚喜,越日即成《树庵图》,兼次余
韵云:“蜀冈山下隋堤路,旧有樊川高咏处。秋风凉夜渺余怀,时倚红兰老觅句。
题桥片石久无迹(‘烟花夜月’四字今不知所在),桥是桥非名则一。古人风雅
地因传,安见今人不如昔?诗人何日来同龛,花为四壁树为庵。于此间得少佳趣,
举杯月与先生三。”玉生曾受业于方茶山先生,故其诗笔迥不犹人。近拟于晋树
前添筑草堂三间,符南樵为作《募赀小启》,词藻甚美,迄无应者,余濒行时,
曾述之但云湖都转及许小琴分司襄成其事,亦竹西一美谈也。
◎建隆寺
建隆寺本后周李招讨重进旧宅,宋师入城,招讨力不能支,合室自焚,因敕
建为寺,即以建隆年号为名。近僧小支手辑《建隆寺志》,并绘《建隆寺图》,
征名流题咏,余次云台师韵云:“竹西讲忠义,似梅香破腊。古寺抱冬心,千载
不萧飒。支公爱神骏,怀古如响答。冷缘与俗判,胜践招我踏。阐幽合名流,好
事仗老衲。咄哉《淮海浊》,鄙词委尘劫(姜白石有《淮海浊》乐府,即咏李招
讨事,宋臣之言自应尔也)。珍兹图志传,敬伫香火接。隔邻梅花岭,贞风共猎
猎。”时小支欲于寺中西偏募建李招讨祠龛,征余楹柱之语,余集唐刘兼、陆龟
蒙诗句应之云:“万叠云山供远恨,一家烟雨是元功。”近但云湖都转亦题一联
云:“宋史何妨称叛宋,周亲毕竟欲存周。”亦有味也。
◎桃花庵三贤祠
扬州名胜以平山堂为最著,平山堂诗以王荆公“一堂高视两三州”一律为最
佳,平山堂楹联以伊墨卿太守“隔江诸山”十字为最壮。余于壬寅夏初来游,亦
曾撰一联云:“高视两三州,何论二分月色;旷观八百载,难忘六一风流。”谢
椒石同年嘲之曰:“联句实佳,然二十二字中用数目字多至七八,非古人所讥卜
算子乎?”余笑置之。丙午年重至邗上,游桃花庵,登三贤祠堂,与黄右原比部、
罗茗香茂才商撰楹帖,右原为杂举《东坡志林》、《墨庄漫录》、《避暑录事》,
为合拟一联云:“四朵兆金瓯,是二千石美谈,不因五色书云,谁识名流皆五马;
万花停玉局,惟六一堂如旧,若溯三贤谥典;合将祠额署三忠。”时罗茗香亦拟
一联云:“胜地景芳徽,卅载三贤俱典郡:同龛昭祀典,两文一献共称忠。”按
韩忠献之守扬,在庆历六年,欧阳文忠则在庆历八年,距苏文忠之元丰守扬时,
恰三十余年。此前后两联俱见典雅,非不学人所能办,当不让李兰卿独步于前矣
(李兰卿旧联有“谥并称忠”语,故即具意而衍之)。因用前联署余名,以后联
署恭儿名,悬之壁间,而疏其缘起于此。越日茗香又拟一联云:“杨柳拂堤塍,
追溯前徽于宋历仁神两世;桃花遍祠宇,传来美谥至今合文献三忠。”亦佳制也。
◎真一坛
中秋后一日,罗茗香招同黄右原、巫小咸在真一坛看桂花,并观吴道子画轴、
赵松雪行书卷,徐问松道士所宝也。吴道子所画,系真武帝法身,气象极庄严。
此外,各道教皇画像不下百十轴,末皆题“崇祯十年右都督田弘遇同妻一品夫
人吴氏造”。按弘遇之女即田妃,以崇祯元年册为礼妃,旋加贵妃,弘遇以女贵,
继妻吴氏有才艺,妃似之。居扬州新城田家巷,东起东关大街,西至缺口门大街。
《吴梅村集》中《永和宫词》所谓“扬州明月杜陵花”,即咏其事。崇祯十年正
田氏贵盛之日,然此蘸多轴,亦非田氏夫妻所能创为,盖道教盛于嘉靖,京师
道藏殿观必多传流,田氏所奉最伙,后载回扬州,又经流落各处,今问松道士陆
续收回,故成此大观,遂为邗城一巨迹也。是日小咸为余写真,庭前有三鹤迭鸣
迭舞,坐桂香馥郁中,观游人如织,因得一律云:“暂辞入烟萝,欲界仙都
足浩歌。怪伟丹青吴道子,纤妍翰墨赵鸥波。尘容愧写头陀老,香味浑忘鼻观和。
坐听庭阶声一一,明心虽迥待如何?”云台师曰:“结句别有寄托,可谓情深于
文。”按吴道子画迹,生平所未见,此会实关眼福,故特纪以诗。适问松索书楹
联,因即以诗中“怪伟丹青”十四字应之。
◎水仓
扬州城内街巷多设水仓,其法甚善,他郡县所宜仿行也。相传乾隆五十九年
四月,新城多子街一带,不戒于火,每延烧彻昼夜,有余观德者,人颇豪侠,视
而悯之,因创设水仓。其地在人烟稠密距河稍远之区,买屋基一所,前设门楹,
中为大院,置水缸百十只,满贮以水,复置水桶百十只,兼设水龙一二具,扬州
俗语谓之水炮,设有左近报火者,汲桶可以立集,炮夫可以即行。孙春洲为作门
联云:“事有备以无患,门虽设而常关。”余尝过皮市街,见有广济水仓,门上
勒石扁,字极佳,询之,则鲍崇城所作也,字体极得诚悬法,因增其名,入《随
安室书录》中,罗茗香云,水仓门联原本出句系“井用汲以受福”,后始改“事
有备以无患”。余又改为“事前定则不合”,又别拟一联云:“玉瓒何烦裨灶
禳,金莲永免祝融灾。”近日各衢路增设愈多,章程愈密,可谓法良意美。
◎喜雨唱和诗
扬州今年之热倍于往年,正在郁蒸不可解间,闻但云湖都转设坛祈雨,甫下
令而浓云倏布,旋沛甘霖,彻三日始止,喜之不胜,因口占四截句简云湖,并约
同人和作。云:“广陵使者久宜民,牲璧关心果有神。侧耳灌坛才肃令,阿香早
已走飚轮。”“三日为霖信不差,滂沱声里杂欢哗。南河庑客犹飞舞,何况芜城
十万家!”“但快祛炎见尚低,三农从此洽群。放晴待上平山望,何处新秧不
插齐?”“游宦何如听雨眠(陆放翁句),三家村里好相怜。荷衣云阵真堪恃,
亟献新诗祝有年。”扬州人以云台师相、饴原总宪及余为南河三老,以同居南河
下街故耳,故末首有“三家村”语。饴原总宪和诗云:“只合相公成二老,我惭
诸葛大名齐。”云湖都转和诗云:“共传邗上耆英会,夏气先清三老家。”皆答
此句意也。吴笏庵京兆和云:“扬州民本是公民,催雨诗成笔有神。公自不居归
使者,非关使者始随轮。”“应是龙行点不差,天瓢夜半泻声哗。扬州万户连云
起,此雨偏宜是小家。”“晓起油然势尚低,望云心果慰民。丰年岂独占淮楚,
一熟还应及鲁齐。”“洗足关门听雨眠(东坡句),独家村里自相怜(公诗以
“三家村”自比三老,故即以独家村为比)。遥知三老风流剧,定说予今尚少年。”
此外和韵者尚十余家,而此四诗最脍炙人口云。
◎下河舟中杂诗
余与杨竹圃亲家别已五年,今夏挈眷属来扬州,本拟即可把晤,乃竹圃于今
春抱重恙,虽已痊愈,而气体虚羸,惮于远涉,且时方酷暑,祗宜养疴于安丰场
署中,余因渴欲相见,遂于初秋四日,买舟径为东淘之游。住署斋者十日,时竹
圃已健胜如常,复拿舟同游海陵,访魏笛生观察,又盘桓三日,始分手归舟。时
竹圃年七十一,余年七十二,笛生则年七十五,皆轻健无龙钟态,海陵城中观者
啧啧,以为老人星聚,殆不虚也。余有《下河舟中杂诗》十二首纪之,他日或可
编入方志乎?诗云:“席帽山头秋气清,扁舟飞出绿杨城。来已厌筝琶耳,要
作听风听水行。”“闽江邗水路三千,凤泊鸾飘又几年!谁信抟沙仍得聚,好风
吹到月华圆。”“宦海前尘不倦谈,家常情话转讠南讠南。助君儿女团栾趣,记
取当年老退庵(时三子妇亦挈小孙归宁)。”“借人官阁避尘嚣,豆架瓜棚亦足
豪。绕座素兰如客淡,倚墙红蓼比人高。”“不妨终夜听滂沱,欹枕喧传屋漏多。
我正归舟要新水,东淘涨接海陵波。”“官舍融融子舍春,不嫌地僻不忧贫。累
君小试调羹手,一醉饕翁动浃旬(谓雪峰世讲)。”“承明旧侣猛回头,海角天
涯一聚沤。樽酒匆匆快谈艺,便将三日抵千秋(谓笛生观察)。”“连日欢筵杂
醉醒,三人二百十余龄。海城童叟齐骧首,信有天边小聚星。”“此间刺史旧同
官,助我清游续古欢。爱读剑南碑记好,碧云香雨一庭宽(张东甫州牧招游光孝
寺,寺建于晋义熙,南宋奉敕改今名,陆放翁为碑记。香雨楼在大殿后;方丈额
“碧云”二字,为宋宁宗所书)。”“关形势实Лヴ,往事迷离付浩叹。眼底
胸中今了了,何人真措泰山安(登泰山墩望见山关,即当年英夷由海入江之路。
山因州为名,山顶有岳忠武庙,盖忠武尝知泰州也。,市缘切,音遄;又是为
切,音垂,皆古音,并见《唐韵》及《集韵》。今江南皆呼山为“徐山”,则
因垂音而转耳)。”“归海归江路不明,桑麻井里总关情。须知得守真须守,两
害相衡但取轻(近闻运河各坝齐开,所过下河低田,未免淹浸,为之慨然)。”
“茱萸湾外最喧う,壁虎桥边听溯洄。旧日布帆无恙在,兼旬访戴已归来(初由
湾头进下河,即茱萸湾也。归途仍坐去时原舟,由壁虎桥出运河,以避湾头闸之
险浪)。”附录竹圃和作云:“滨海衙斋冷,长年无客临。径先荒草满,门掩白
云深。忽见故人刺,如传空谷音(七月初六日阍人走报公来,始以为误也,既见
名柬乃信)。趋迎真倒屣,狂喜自难禁。”“语笑分明是,相逢岂梦中。何期居
僻地,竟得挹清风。话旧供鸡黍,称觞荐韭菘(是日为公诞辰)。更怜娇弱女,
随侍省衰翁。”“已下悬陈榻,还乘访戴舟(公在安丰住十日,复偕公同往泰州
访魏笛生观察)。高情方外约,遗迹箧中搜(张东甫招饮光孝寺,时公方有《师
友文钞》之刻,笛生为搜罗丛残附益之)。童叟各青眼,主宾皆白头。古欢只三
日,良会足千秋。”“同是他乡客,他乡又别离(十九日公即由泰州回扬州,余
亦归安丰)。一江分去路,两地系相思。泥雪飞鸿迹,蒹葭白露诗。论文重剪烛,
尊酒更何时?”
◎重阳
今年重阳,初拟步游平山堂,因阻雨不能出,遂闭门与家人煮酒持螯以遣之,
适佳年孙背诵杜老《重阳诗》,余因戏借杜老诗句为发端,得七截二首云:“重
阳独酌又何妨,苦忆横冈第一堂。满拟扶藤微步上,满城风雨正迷茫。”“老去
悲秋别有因,支离早是挂冠身。茱萸酒熟霜螯美,何必相寻落帽人。”回忆仕宦
中外数十年,遇重阳日无有不出游者。或作宾,或作主;或盛集,或独游;或有
诗,或无诗。惟在京师,戊寅重阳日,与顾南雅、龚季思二同年登西山上戒坛之
游,为最奇绝,曾有句纪之云:“谁能重九辰,真造大千表。”此外游事皆平平
无奇耳。其有故而不出者,则扈跸辽、沈时,以寒疾兀坐行帐中,又前数年提兵
上海时,以军务倥偬不暇出,及此次邗上阻雨而三云。重阳多晴,此雨亦数十年
来所未见,故不可不记。吾乡黄莘田先生诗云:“谁能令节都无负。”信然。
◎喜雪唱和诗
邗江一冬无雪,农民望泽孔棘,粮艘需水尤殷,乃于立春前数日,祥广布,
厚至一尺有余,喜舞之余,漫成四截句以纪之云:“一冬望眼忽眉轩,乱舞横飞
肃不喧(“乱舞横飞岂有涯”,朱文公咏雪句也)。千尺遗蝗万家麦,欢声早已
浃郊原。”“坐看名园玉戏奇(是日张松郡丞招同陆梦坡藩伯饮容园中),红
灯绿酒照霜髭。琼思瑶想吾何有,漫与当场喜雪诗。”“闻说联樯督罢难,京江
定许助银澜。同云漠漠连朝合,更盼天膏万里宽。”“居然盈尺表年丰,脉脉惟
归造物功。几辈裹头作吟事,先应挑动笏庵翁(谓吴西谷山长)。”时以诗呈云
台师,师即命驾过访,并袖和诗见示,中一首云:“一冬无雪麦苗干,况复多藏
逼岁残。赖有丰年先表瑞,老夫拂袖不知寒。”盖日内正有票盐验赀之役,邗城
积金至千余万,甫于日前散出,而瑞雪旋来,此吾师所以喜中加喜也。翼日吴笏
庵山长和诗云:“亦知喜雪共凭轩,早有诗人笑语喧。却道清游更多兴,不辞一
片踏寒原。”“我亦思吟句未奇,空教捻断数茎髭。儿童为报缄函到,说是先生
又送诗。”“素怯尖叉和句难,东坡借雪每生澜。公今幸未来相斗,差喜拈时韵
脚宽。”“也如喜雨庆歌丰(公前有《喜雨诗》),应是诗催笔有功。后辈敢争
前辈句,笏庵终让退庵翁。”又叠韵云:“虚皇昨夜降瑶轩,下界无闻鸟鹊喧。
侍从都教骑白凤,纷纷齐过乐游原。”“曼衍鱼龙戏自奇,烂银点额玉垂髭。若
教剖出冯夷蚌,更得明珠缀入诗。”“莽莽沉沉欲视难,太阴昼合海翻澜。不因
滕六能施逞,粉本何由得范宽。”“见来姑射已占丰,捧出黄人与献功。试为举
头应更喜,白漫漫作碧翁翁。”余亦叠韵和答云:“欣闻陋巷迓高轩,又报诗
往复喧。一雪顿关飞动兴,更思蹑屐走寒原。”“敢学尖叉斗韵奇,几人同我捻
吟髭。从今好约延陵叟,但遇佳题莫负诗。”“咄咄盐赀聚敛难,漫藏真怕起狂
澜(用云台师诗意)。朱提甫散祥至,且喜财源万里宽。”“身闲但祝屡绥丰,
诗退还余酒有功。喜雨未几旋喜雪,长年惟学信天翁。”腊雪未消,集同人作坡
公生日,再叠前韵答笏庵云:“诗晴佳想共轩轩,乐事良辰笑语喧。客子光阴真
率会,不妨高宴续平原。”“行藏异趣各矜奇,满座华貂照雪髭。坡诞饱看坡字
画(是日以坡公《定惠院月夜偶书》诗册并墨梅轴示客),可无数字打油诗?”
“寓公那复识时难,有客能翻舌本澜(笏庵诗云:“千万商银聚不难,堆银天更
助添澜。若教捏得都成铤,我欲先开笑口宽”)。玉戏天公果成铤,底须崇论问
桓宽?”“老去衰颜借酒丰,闲中铅椠亦论功。联华素发成诗话(王荆公《咏雪
诗》:“素发联华惊老大”),便署扬州十一翁(笏庵诗云:“八三太傅貌犹丰,
刻镂无妨摄养功。翁少阮翁年十一,我还十一小于翁。”故戏答其意)。”或问:
“近年京师祈雪之事频烦,外直省亦间有之,此礼于古有考否?”余曰:“祈雪
之典起于北宋,《宋史》祈报礼曰:凡旱、蝗、水潦、无雪,皆祷焉。其见于
本纪者,自乾德元年十二月,始命近臣祈雪,直至绍圣元年十二月,终北宋之世,
祈雪、祷雪事凡十五见。《周礼》中虽无祈雪之文,而《左氏传》昭公元年明载
子产之言曰:‘雪霜风雨之不时,于是乎之。’此即三代祈雪之明证,今《文
献通考》只有祈雨、祈晴,并无祈雪,则马氏之束耳。”
◎师友集
余撰《师友集》十卷,凡二百六十余人,脱稿于道光壬寅冬月,嗣为儿辈匆
匆付梓,未及细加校勘,错误不免,挂漏尤多。今冬始以刻本呈云台师鉴定,吾
师遽宠以序云:“丙午岁除前,梁ぇ邻大中丞送到《师友集》,读之竟日不倦。
古人云,老见异书犹眼明,夫以日接红纸细书之函,老目更昏,对此安得不顿明
也。历数六十年间举世交游,有一人能诗能笔、议论又皆公允如此者乎?胜于良
史,胜于佳集,此他日必传之作也,因喜而缀言于简端。道光二十六年颐性老人
阮元识。”按此书至扬州始分布,尚有沈鼎甫侍郎、程晴峰中丞、彭咏莪副宪、
但云湖都转、吴红生太守、黄右原比部各题词,拟汇刊卷首,以志雅谊云。
◎少穆尚书赠联
三儿恭辰五上公车,依然故我,近缘福州旧宅不能安居,奉余出游,并悉索
敝赋纳赀作郡大夫,指省浙江,以便迎养,非得已也。时陕、甘捐输之事,少穆
尚书主之,余作手函恳其照拂,捐事已成,少穆复书相贺,中有“哲嗣以二千石
氵存登通显,台端以八十翁就养湖山”云云,余谢不敢当,而心艳其语,嘱少穆
就此演成长联,将悬挂于武林寓斋,以为光宠。甫逾月,少穆果手制二十八字长
联见寄,并缀以长跋,词翰双美,感愧交并。时方辑录《楹联余话》,得此又增
一美谈,不禁眉飞色舞也。句云:“曾从二千石起家,衣钵新传贤子弟;难得八
十翁就养,湖山旧识老诗人。”跋云:“ぇ林中丞老前辈大人,自出守至开府,
常往来吴、越间,今哲嗣敬叔太守,又以一麾莅浙,迎养公于西泠。公游兴仍豪,
吟情更健,此行真与湖山重缔夙缘矣。昨书来索楹帖,以则徐前书有‘二千石’、
‘八十翁’对语,嘱广其意为长联,并欲识其缘起。忆公昔历封圻,距守郡时才
一纪耳。今悬车数载后,复以儿郎作郡,就养于六桥、三竺间,此福几生修得?
若他日再见封圻之历,承此衣钵之传,岂不更为盛事,敬叔勉平哉!道光丁未人
日同里馆侍生林则徐识于青门节署,时年六十有三。”少穆由西域赐环后,先权
陕、甘总制,旋抚关中,绥辑番民,理捐务,公私具举,欢颂载途,而不知其
三年塞上开恳屯田,厥功尤伟!以逐臣而犹为民为国,岂复是寻常报称之情!近
虽因病陈情,行将感激复出,且闻已饬哲嗣楫之编修还朝供职,其为心存君国,
实远迩所同钦。适承公以长联寄赠,不揣固陋,亦勉成数语报之,虽不足以揄扬
盛美,而情往似赠,兴来如答,亦聊纪一时翰墨缘也。句云:“麟阁待劳臣,最
难西域生还,万顷开荒成伟绩;凤池诒令子,喜听东山复起,一门济美报清时。”
(按:此联书就,缄寄关中,适公已擢移滇、黔总制,未知得达与否,而公所惠
寄之联,则早已装治完美,悬诸杭州三桥址新宅中,众目快瞻,且脍炙人口矣。)
◎焦山纪游
扬州同人盛称钟立斋太守大志洲宅之美,拟于花时往游。清明前一日,立斋
遂招同邹公眉观察、程柏华别驾光治先为焦山之游,由钞关门登小舟出大江,换
坐红船,是日东风甚大,兼有微雨,顺流逆风,用满帆折数十戗始抵焦山。别已
十余年,山中风景不殊,而不无今昔之感。晚饭后,看秋、松明对弈,忆乙未
年夏与逢儿、映儿信宿松寥阁,亦看二僧对弈,其一即秋也。是夜宿水晶庵中,
明晨散步山门外,观对岸石公山形势(即象山),登三诏洞,手剔陆放翁、米海
岳磨字,凡山中诸胜迹,扪历略遍。复回水晶庵,向寺僧索观戊子岁所交藏杨
文襄公玉带并诗画卷,玉带如旧,而匣边已裂,诗画卷为披阅者多,装池尤损,
因与柏华商另制匣并重装卷,柏华慨然任之。是日饭后,仍坐红船,不数里即达
翠屏洲,登岸入立斋宅。洲旧为江中浩淼之区,相传观音大士卓锡所成,故名佛
感洲,后为诗人王柳村豫居之,改名翠屏洲。立斋卜宅于此,已数十年,柴门临
水,杂树环之,亭榭参差,溪流英带,时桃花盛开,一重一掩,迤逦可数百步,
想武陵源不过如是也。是夜宿江村读书处,明晨饭后用肩舆约廿余里达扬城,途
中桃花尚十余里不断,高柳间之,古人所谓“别有天地非人间”者,信有之矣。
山中得诗四首,时《焦山还带涛画卷》题者已满,柏华为装第二卷,因即录诗于
卷端,以志缘起云:“来屡游地,自别十三年。江海镇如此,风云防未然。吉
金剩周汉,旧雨杳齐钱(谓齐梅麓、钱梅溪。)玉带还山久,重来缔夙缘。”
“灵山一回棹,便入翠屏洲。宅以诗家重,名仍佛子留。福人宜福地,良日况良
俦。谁信芜城外,江村事事幽。”“为践寻芳约,游山复看花。绕身习池水,泼
眼武陵霞。荷沼还成约(绕屋皆荷塘,主人有花时重来之约),桃庵那足夸(平
山堂下之桃花庵,花事逊此远矣)。竹西富园馆,让此野人家。”“难得苔岑合,
还饶翰墨缘。寻诗浑似梦,读画莫非禅。郑重新书好(李兰卿所修《焦山新志》,
板闻在苏州某家,住持僧□□恳余理还之),沉吟长物编(钱梅溪曾约余同撰
《焦山长物志》)。更须铭瑞室,惜少笔如椽(立斋乞题斋扁,因用六朝钟记室
语应之)。
◎颜柳桥
道光二十二年六月初七日,英夷兵船闯入山关,将犯扬州,周子瑜观察
札委余东场盐大使颜柳桥崇礼驰往招抚,颜有胆略,素喜任事,遂与办事商人包
恪庄计议,禀商但云湖都转,许即相机办理。颜即于初八日随带羊酒鸡豚等物赴
瓜洲,渡江至象山,纤道望。值夷船飞帆驶进,势甚凶猛,象山与焦山紧对,
颜伺其抵焦山马头,以礼招呼,效郑商人弦高故事,头顶说帖,跪献江干,因得
上夷船,见其头目郭士利,引与郭富相见。词色慷慨,晓以敬天心保民命诸语,
郭漫应之。次日,复带金币等物以婉词导之,时夷人已将瓜洲民房占踞,并遍树
亦帜,将江路全行堵截,无一民船往来,而火轮船及三板船已有七八十只,尽拦
入金山、北固之麓。颜探闻郭酋主战,仆酋主和,正在设法谋见仆、酋,而
镇江已破。传闻驻防海都统闭城锢民,尽遭屠戮,颜心胆俱碎,即欲为脱身计,
而包以扬城危在旦夕,力怂恿之,颜亦以扬州若失,则夷船必溯江而上,金陵、
皖江一带俱不可问,遂激于义愤,幡然复出,因吗利逊见仆酋。吗能通汉语,
颜晓以战争之害,和议之利,转述于仆酋,始有献银百万,不入扬城之议。归
复于包,包为转请于都转,时城中人人危惧,移徙者十之七八,颜复上夷船,嘱
吗酋与仆酋,允为减银数,往复数四,议定给洋银五十万元,每元作银七钱一
分,遂面与仆酋定约,旋即分次送给,而扬城安保无恙,居民亦旋定安辑矣。
余初闻颜柳桥之名,住扬州半载,未见其人,故无由详其通款之事,后遍询同人,
得包松溪、程柏华所述,其胆略识力颇有过人处,柏华复嘱颜来谒,因悉其颠末
而叙次之如此。是役固由但都转、周观察主持,而颜与包之功亦不可没也。包现
为总商,家门鼎盛,颜亦得运同衔,其子某孝廉,且以郡守候选矣。
◎云台师寿联
英夷之不犯扬州,京师士大夫以云台阁老之居邗江,比汉郑康成之居高密,
而以英夷比黄巾之保郑公乡也。逾年,值八十寿辰,恭蒙赐寿,彭春农学士以
楹联寄贺云:“新恩又见临裴野,近事争传保郑乡。”即指此事。
◎但都转寿联
英夷初犯京江,扬郡人家已纷纷逃窜,赖但云湖都转竭力防堵,加意抚循,
不一月即各安其居。扬人其德之,值都转九月诞辰,各制楹帖以致其颂祷之忱,
然语或过当,甚有以郭汾阳、李西平为比者,则亻疑于不伦矣。惟云台师撰七字
联云:“菊花潭里人同寿,扬子江头海不波。”落落大方,恰如身分,不能不推
为大手笔也。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哈达清格
阮逸
虞龢
嵇康
(魏)杨衒之
(宋)张拟
唐·房玄龄 等
唐·释玄觉
明·毕坤
清·徐大椿
清·李渔
元·叶留
宋·朱肱
王利器
宋·王佐
(南北朝)傅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