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淞隐漫录-王韬
淞隐漫录目录:
自序
华姑
纪日本女子阿传事
许玉林匕首
仙人岛
小云轶事
吴琼仙
贞烈女子
玉箫再世
朱仙
莲贞仙子
徐麟士
何蕙仙
白秋英
郑芷仙
周贞女
杨素雯
冯香妍
廖剑仙
眉绣二校书合传
徐双芙
萧补烟
陆碧珊
龚绣鸾
心侬词史
闵玉叔
凌波女史
三梦桥
黎纫秋
鹃红女史
毕志芸
蓟素秋
药娘
仙谷
何华珍
胡琼华
女侠
李四娘
盗女
徐慧仙
海外美人
乩仙逸事
笙村灵梦记
白素秋
阿怜阿爱
四奇人合传
蒋丽娟
尹瑶仙
冯佩伯
诸晓屏
李珊臣
葛天民
夜来香
剑仙聂碧云
徐仲瑛
陆月舫
王蟾香
章志芸
李韵兰
鞠媚秋
王莲舫
胡姬嫣云小传
杨秋舫
娘再世
媚梨小传
秦倩娘
悼红仙史
姚云纤
鲍琳娘
返生草
沈荔香
蔚山庄
海底奇境
申江十美
乐仲瞻
严萼仙
桥北十七名花谱
任香初
柳桥艳迹记
骆蓉初
红芸别墅
陶兰石
梦游地狱
杞忧生
陈霞仙
倩云
鹃红女史-成都
蛇妖
钱蕙荪
清溪镜娘小传
二十四花史-居士(上)
二十四花史-居士(下)
鹤媒
十二花神
合记珠琴事
田荔裳
吴也仙
东部雏伶
东瀛才女
妙香
三十六鸳鸯谱(上)
三十六鸳鸯谱(中)
三十六鸳鸯谱(下)
名优类志
徐笠云
三怪
月仙小传
十鹿九回头记
花蹊女史小传
林士樾
燕剑秋
消夏湾
白玉楼
蓟素秋-吴江
玉儿小传
甘姬小传
画船纪艳
华胥生
海外壮游
三十六鸳鸯谱(上)
轩主,文坛中之飞将军也。以应聘衡文,侨寓岭南,虽波路迢遥,山川间阻,而河鱼天雁,消息时通。去岁从邮筒中寄余《琴梦寐语》,所列二十四花史,皆青楼中女子,与余素相识面者;今又寄《三十三天雨花》诗,凡得三十六人,人各系以一诗,而余为之注,名之曰《三十六鸳鸯谱》。以篇幅太长,区为上中下三篇。
其一曰郑桂卿。桂卿仙骨珊珊,如瑶清女侍,尘偶固不易谐。诗云:仙人鸾尾帚,日日扫琼花。
碧牖迎晨瀣,青台隐暮霞。
谁怜神女赋,不及小姑家。
甲帐霜寒夜,凝愁未有涯。
...更多
三十六鸳鸯谱(中)
三十三天雨花,区为上中下三界;散花女史,亦分三等:上界天女,中界仙女,下界神女。各管其所辖之界,每界凡十有二人。此为中界。
一曰徐润玉。润玉如经雨海棠,鲜妍中有荏弱不胜之态。诗云:昔种垂杨树,依依在汉南。
今看飞絮影,落落满江潭。
逝水年难转,飘茵志岂甘。
料迟箫史至,吹风引鸾骖。
姬本姓张,出徐宝玉门下,为高足弟子。媚骨轻躯,细腰纤趾,洵一时之秀也。工南词,每歌一阕,珠喉宛转,听者神移。有探花郎来自榕垣,偶一见姬,属意焉
...更多
三十六鸳鸯谱(下)
下界神女在离恨天外、忉利天下所管十二女子,亦海上一时之名姝也。
一曰徐顺卿。顺卿如元日屠苏,饮之却疾。诗云:李家香扇坠,何日复贻君。
娇小分眉月,温馨惹鬓云。
闲云工芍谑,软语就兰熏。
应有夷门客,桃花粲妙文。
顺卿,金阊人,桃花河畔,以船为家。轻躯鹤立,倩影鸿翔,娇小身材,真觉不盈一束。至沪,香名颇噪。姬工于酬答,雅俗兼宜。每出一语,四座为之击节。同时有李凤宝,容态丰神,雅与相埒。李已飞上枝头,而姬仍随风飘泊,亦可悲已。
...更多
名优类志
戏院之闳丽,优伶之美备,征色选声,多材善艺,莫如上海,他省悉弗及焉。客有自汴州返者,述及汴中向有“两天”之谣,一为酒馆天景园,一为伶人天凤也。天景园烹饪得宜,颇具江浙间风味,人多乐就之。天凤隶福庆班,为豫省第一名旦,诸曲皆工,而色尤冶艳。凤年未及冠,貌如处女,当装束登场,一种秀逸之态,媚之情,真足荡魂摄魄。曾在北帝庙演剧,有小家女见之,心大爱慕,垂注良殷,归而眠食俱废。其母苦加研询,则曰:“此生不嫁则已,嫁非某伶不可。”其母不许,女涕泣求死。不得已,遣人往询天凤,而凤室固有妻在,还告女。女曰:“得嫁某伶,虽居妾媵之列,亦所愿也。宵
...更多
徐笠云
滦阳徐笠云,武世家也。父为固原提督,战功彪炳,有闻于时。笠云少即从军,挽弓射日,跃马云,意气豪放,不可一世。尝从父猎于深山,臂鹰牵犬,纵其所如。忽有一兔,起于马前。犬逐之不得,生发一矢,中其背。兔带箭而逸,生不能舍,策马往追之。入山渐深,兔倏不见。徘徊四顾,暮色苍然。欲出山,迷其路径。勉行数百武,觉离旧程渐远。正傍徨间,遥见一老扶杖而来,鹤发童颜,类有道者。既近,生揖问:“何路可出山?”老者笑曰:“君从何处入,即从何处出,奚问为?”生见其语涉机锋,必非凡品,拱立道旁,意态转恭,复询山中可有驻足处,得以少息行踪否。老者曰:“敝庐距此
...更多
三怪
山东陆锟,字虎臣。幼习于少林,以拳勇名天下。走齐鲁燕蓟间,启箧夜行,无敢犯者。自谓生平从未逢敌手,惟逢官聘,力除三怪,至今思之犹悸。
其一为济南李大,业负贩。捷足善走,自南诣北,往往不藉舟车。一日为衙役代递文移,贪程忘往宿处,地僻日暮,无可栖止,不得已,宿一古庙中。窗毁坏,佛像剥落,佛龛中帷幕亦无,四顾踌躇,无所为计。忽见壁间悬一巨鼓,败革半存,中空仅可容身,思借此暂作栖息,当无不可。爰即攀援而上,枕衣包以寝焉。奔走既倦,遽入睡乡。及醒,闻佛殿中人声喧杂,奇甚,略探首出视,则见庭内月明如水,蹲聚诸人,须发皆见
...更多
月仙小传
月仙,一字月纤,姓刘氏,家住吴江城南垂虹钓雪之间,素为松陵望族。父芳,名列胶庠。有负郭田数顷,岁收二百斛,纳太平租税外,颇足自赡。生丈夫子四,而女惟月纤一人,父母特钟爱之。将诞之夕,母梦桂子自月中落,举袖承之,旦遂分娩,时仲秋之三日也,以故名以桂娥,而字以月纤云。髫龀时,聪慧过人。诸兄弟自塾中归,篝灯傍父读,月纤从旁静听,即能了了。学作小诗,不敢径呈父前,嫁名于兄,使就师是正,师大称赏。有咏绿萼梅句云:“小谪犹居处士家,罗浮梦醒月痕斜。碧绡自爱铢衣薄,浪被人称绿萼华。”诗格超妙,当是瑶台仙子暂谪人间者,宜其年之不永也。既长,姿色妍
...更多
十鹿九回头记
云间为人文渊薮,以功名显者,代不乏人。盖九峰三泖,山水清淑,灵秀所锺,人才间出。国初,三王以兄弟同朝,二张以伯侄继起,噫嘻!盛矣!至咸同年间,多起而隐去者。或曰,此十鹿九回头之验也,谶语相传,盖已久矣。按《华亭县志》,十鹿九回头碑在普照寺桥侧,刻十鹿于上,阳纹隆起,头角峥嵘,其一顺向,余俱返顾,故松人以作事不前谓之十鹿九回头。或曰,否,不然。鹿者,禄也;迩日诸贤,却禄鸣高,其迹类是。以余所知者,凡有九人,例得连类而书之,为斯碑之左证。
姚光发,字衡堂。由拔贡任高邮州训导,肄业门墙者,多知名士。奉府檄勘验水灾,
...更多
花蹊女史小传
花蹊女史,姓迹见,名泷摄,津国西成郡人。其父重敬,列于士族,通书史,工词章,有声于时。女史性明慧,生三岁,已不与群儿嬉戏,惟好书画,偶执管挥洒,便有法度。尝作枯木寒鸦图,神致毕肖。父奇之,特择名师授以八法。女史偶书纨扇,字迹娟秀,为父友所见,曰:“此卫夫人簪花格也。精进不已,当以书名当代。”女史闻之,潜心力学,昕夕不倦,其诣益造乎极,远近闺秀殆无与抗衡者。居西京有年,名闻辇毂,群以不栉才人目之,咸曰:“班姬蔡女,复见于今矣。”
明治五年壬申春,始来东京,以书画法授群弟子,于是习书画者,始知有点画波磔,钩勒渲染
...更多
林士樾
林士樾,闽之古田人。客游燕京,寓居城外萧寺中。寺系六朝时所建兰若,绀宇琳宫,规模宏敞,惜半荒落矣。生所处为佛殿后数楹,距僧寮尚远,出入必键户。对面有东西两厢房,尚无人居。忽有被来宿者,听其所操口音,则秦人也。初见,一揖之外,不再款曲。昕夕相遇,但颔首而已。
一夜,月光如水,顿触乡思,沽酒独酌,醺然径醉。隐几假寐,竟入睡乡。及醒,则良夜将阑,蟾辉渐匿。忽闻邻窗有笑语声,侧耳细聆之,清锐类女子音。讶谓禅剎中何得有此?启扉出视,见西厢灯烛朗耀如昼。径前伏窗窥之,则秦客面南中坐,两旁坐四女子,年并十六七,皓齿明眸,异
...更多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晋·戴凯之
唐·段成式
明·祁承业
清·陆以湉
元·曹世荣
(清)申涵光
(唐)莫休符
明·王锡爵
薛调
司马光
全義李
刘歆
(晋)常璩,任乃强校注
宋·东轩居士
南唐·何溥
(元)脫脫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