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法言義疏五-法言義疏
法言義疏五
修身卷第三
〔注〕求己以反本,守母以存子,此其大要。〔疏〕修,世德堂本作「脩」,下並同。 注「守母以存子」。按:老子云:「既知其子,復守其母。」
修身以為弓,矯思以為矢,立義以為的,奠而後發,發必中矣。
〔注〕無敵於天下也。〔疏〕「矯思以為矢」者,說文:「矯,揉箭箝也。」段注云:「引伸之為凡矯枉之稱。」蒼頡篇云:「矯,正也。」漢書嚴安傳:「矯箭控弦。」顏注云:「矯,正曲使直也。」音義:「矯思,斯恣切。」「立義以為的」者,說文:「旳,明也。」段注云:「引伸為射旳。」經傳多從「白」,作「的」。射義:「發彼有的。」鄭注云:「的謂所射之識也。」「莫而後發,發必中矣」者,書禹貢:「奠高山大川。」夏本紀作「定」,奠即定之假。古音奠、定同也。音義:「必中,丁仲切。」繫辭云:「易曰:『公用射集于高墉之上,獲之无不利。』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姚氏配中周易姚氏學云:「藏器於身,故曰公用射隼,不言弓矢也。時,時位,君子之高墉也。高墉則所見者博,隼无所匿。君子有時位,則所處者高,動无所壅,而道可行矣。法言曰:『修身以為弓,矯思以為矢,立義以為的,奠而後發,發必中矣。』此君子之器也。」榮按:「修身以為弓,矯思以為矢」,所謂藏器於身也。「奠而後發」,所謂待時而動也。
人之性也,善惡混。
〔注〕混,雜也。荀子以為人性惡,孟子以為人性善,而楊子以為人性雜。三子取譬雖異,然大同儒教,立言尋統,厥義兼通耳。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楊子之言,備極兩家,反復之喻,於是俱暢。
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
〔注〕所謂混也。
氣也者,所以適善惡之馬也與?
〔注〕御氣為人,若御馬涉道,由通衢則迅利,適惡路則駑蹇。〔疏〕「人之性也,善惡混」云云者,司馬云:「孟子以為人性善,其不善者,外物誘之也。荀子以為人性惡,其善者,聖人教之也。是皆得其一偏,而遺其本實。夫性者,人之所受於天以生者也,善與惡必兼有之,猶陰之與陽也。是故雖聖人不能無惡,雖愚人不能無善,其所受多少之間則殊矣。善至多而惡至少,則為聖人;惡至多而善至少,則為愚人;善惡相半,則為中人。聖人之惡不能勝其善,愚人之善不能勝其惡,不勝則從而亡矣。故曰:『惟上智與下愚不移。』雖然,不學則善日消而惡日滋,學焉則惡日消而善日滋,故曰:『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必曰聖人無惡,則安用學矣?必曰愚人無善,則安用教矣?譬之於田,稻、粱、藜,莠,相與並生,善治田者,薅其藜、莠,而養其稻、粱;不善治田者,反之。善治性者,長其善而去其惡;不善治性者,反之。孟子以為仁、義、禮、智皆出乎性者也,是豈可謂之不然乎?然殊不知暴慢、貪惑亦出乎性也。是信稻、粱之生於田,而不信藜、莠之亦生於田也。荀子以為爭奪殘賊之心,人之所生而有也,不以師法、禮義正之,則悖亂而不治,是豈可謂之不然乎?然殊不知慈愛、羞惡之心亦生而有也,是信藜、莠之生於田,而不信稻、粱之亦生於田也。故楊子以為人之性善惡混。混者,善惡雜處於心之謂也,顧人所擇而修之何如耳。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斯理也,豈不曉然明白矣哉!如孟子之言,所謂長善者出;如荀子之言,所謂去惡者也。楊子則兼之矣。韓文公解楊子之言,以為始也混,而今也善、惡,亦非知楊子者也。」溫公此注,反復推勘,曲暢旁通,深協子雲之旨。今按論衡本性云:「周人世碩以為人性有善有惡,舉人之善性養而致之,則善長;惡性養而致之,則惡長。如此則性各有陰陽,善惡在所養焉。故世子作養書一篇。宓子賤、漆雕開、公孫尼子之徒亦論情性,與世子相出入,皆言性有善有惡。」是善惡混之說,實本世碩。藝文志世子二十一篇。注云:「名碩,陳人也,七十子之弟子。」則此說出於七十子。故宓子賤、漆雕開之徒,其論並同,明必孔門之舊聞也。古人論性,皆統性、情而言之。樂記云:「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之欲也。」孔疏云:「自然謂之性,貪欲謂之情。」然則性者,情之元始;情者,性之別見。而欲生於情,則性固有欲矣。白虎通情性云:「性情者何?性者,陽之施;情者,陰之化也。人廩陰、陽氣而生,故內懷五性、六情。情者,靜也。性者,生也。此人所廩六氣以生者也。故鉤命決曰:『情生於陰,欲以時念也。性生於陽,以就理也。陽氣者仁,陰氣者貪,故情有利欲,性有仁也。』」說文:「情,人之陰氣,有欲者。性,人之陽氣,性善者也。」此皆從人性發現之後而分別之,以善者歸之性,以有欲者歸之情。實則情該於性,非有二物矣。春秋繁露深察名號云:「天地之所生,謂之性情。性情相與為一,瞑情亦性也。謂性已善,柰其情何?故聖人莫謂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謂性也。戴氏震字義疏證云:「謂者猶云藉口於性耳。君子不藉口於性以逞其欲,則孟子亦以欲為性也。荀子言性惡,然亦云途之人皆有可以知仁義法正之質,皆有可以能仁義法正之具。」又云:「有血氣之屬,莫知於人,故人之於其親也,至死無窮。則荀子亦以仁、義、孝、弟為性也。宋賢皆尊孟而黜荀、楊,然張子云『形而後有氣質之性』,朱子云『氣質之性,固有美惡之不同』,則正與子雲之論性合。子雲所謂性,固兼氣質而言也。朱子又云:『氣質所稟,雖有不善,而不害性之本善。性雖本善,而不可以無省察矯揉之功,則雖本善之性,而不修亦不能為善矣。』」宋氏翔鳳論語說義云:「問:『孟子言性善;荀子言性惡;董子以性喻禾,善喻米,其理豈大相異乎?抑可通乎?』答曰:『周易者,窮理盡性至命之書也。易之乾元即謂性善,坤元即謂性惡。釋乾元在初九,曰:『潛龍勿用,陽在下也。』陽是善,故曰:『元者,善之長也。』釋坤元在初六,曰;『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陰是惡,故曰:『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然初六爻辭言堅冰,乾為冰,乾位西北,故云堅冰。此坤初凝乾元之義。初六變乃當位,則坤無元,凝乾元以為元。觀乾初不變,知陽靜為性,而性出於天。觀坤初凝乾,知陰動為情,而情本於性。察動靜、陰陽、情性之際,而善惡之理明矣。言性善者曰:『必先有善,而後知其惡也。』此推本之論也。言性惡者曰:『必見其惡,而後知其善也。』此後起之議也。聖人設教,本非一端,民可使由,不可使知。人秉陽氣而生,具此生理,即具此善性。一念之惡,即絕生理。故言性善者,推本之論也,化獘之後,失其秉彝。賈生書引孔子曰:『少成若天性,習貫如自然。』又曰:『習與智長,故切而不愧。況與心成,故中道若性。』儒者以五常為性,以六欲為情。然中庸言:『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是情之未發者即性,性之已發者即情。故中庸言性不言情。情性一理,情自性出。觀其既發,則性已有惡;發皆中節,則能性其情。故言性惡者,後起之議也。禮為防淫之書,春秋誅亂臣賊子,故禮家荀子、春秋家董生俱不言性善。易言天道,詩、書言德化,故十翼及詩古文家毛公、今文家韓嬰,俱言性善。孟子誦詩讀書,故道性善,稱堯、舜。蓋以推本之論明天,以後起之議治人,胥聖人之教也。」由于庭之說觀之,言性善者,源於易、詩、書,言性惡者,源於禮、春秋,而易義又兼之。益可證善惡混之說為通合天人之道,而孟、荀猶皆一偏之論矣。「氣也者,所以適善惡之馬也與」者,司馬云:「夢得曰:『志之所至,則氣隨之。』言不可不養以適正也。乘而之善,則為忠,為義;乘而之惡,則為慢,為暴。」按:孟子云:「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夫志至焉,氣次焉,故曰:『持其志,無暴其氣。』」趙注云:「言志所嚮,氣隨之。」 注「混,雜也」。按:讀為「溷」。說文:「溷,亂也。」漢書五行志:「溷肴亡別。」顏注云:「溷肴,謂雜亂也。」
或曰:「孔子之事多矣,不用,則亦勤且憂乎?」曰:「聖人樂天知命,樂天則不勤,知命則不憂。」
〔疏〕「孔子之事多矣」者,事謂能事。荀子大略,楊注云:「事,所能也。」論語云:「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不用,則亦勤且憂乎」者,本書先知云:「或問民所勤。」此「勤」字與同詁,勤亦憂也。呂氏春秋古樂「勤勞天下」,又不廣「勤天子之難」,高誘注並云:「勤,憂。」太玄以勤準坎,坎亦憂也。太玄內云:「坎我西階。」范注云:「坎,憂也。」是也。穀梁傳僖公篇云:「不雨者,勤雨也。」謂憂雨也。彼釋文勤雨如字,糜氏音覲,此以別於勤動字,故異其音也。今用於此義者,多假「廑」為之,字亦作「慬」。廣韻:「慬,憂哀,巨斤切。」與勤音同也。「聖人樂天知命」云云者,音義:「樂天,音洛。」繫辭云:「樂天知命,故不憂。」
或問「銘」。曰:「銘哉!銘哉!有意於慎也。」
〔注〕歎美戒慎之至。〔疏〕字林云:「銘,題勒也。」國語晉語,韋注云:「刻器曰銘。」 注「歎美戒慎之至」。按:再言銘哉,是歎美之辭。中庸云:「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是戒、慎同義。詩定之方中,毛傳云:「作器能銘。」孔疏云:「所以因其器名而書以為戒也。」文心雕龍銘箴云:「昔帝軒刻輿几以弼違,大禹勒筍簴而招諫。成湯盤盂,著日新之規;武王戶席,題必戒之訓。周公慎言於金人,仲尼革容於欹器。則先聖鑒戒,其來久矣。」皆戒慎之義。
聖人之辭,可為也;
〔注〕所謂文章可得而聞。
使人信之,所不可為也。是以君子彊學而力行。
〔注〕貴令信敬素著。〔疏〕音義:「『聖人之辭,可為也;使人信之,所不可為也』,天復本作『不可為也,使人敬之』。」按:「聖人之辭,可為也」者,謂可依放而得之;「使人信之,所不可為也」者,有其辭而無其德,人不信也。天復本蓋以「可為也使人信之」連讀為義,故「不可為也」下有「使人敬之」字。兩「也」字皆讀為「邪」。若曰聖人之言有眾人所能行者,有眾人所不能行者。眾人能行耶,則以為聖人之不我欺而益信之;不能行耶,則以為聖人之不可幾及而益敬之。說雖可通,義轉膚淺。此蓋因李注「信敬」連文,而妄於正文增益者。「君子彊學而力行」者,儒行云:「夙夜強學以待問,力行以待取。」彊、強古字通,彊亦力也。力行,音義無音,則讀如字。按:儒行釋文:「儒行,下孟反。下『力行』同。」則此亦當讀去聲。言聖人之所以能使人信者,不惟其辭,而惟其學與行。故求為聖人者,亦不惟務為聖人之辭,而當務為聖人之學與行也。緇衣云:「君子寡言而行,以成其信。」中論貴驗云:「孔子曰:『欲人之信己也,則微言而篤行之。』」皆其義。 注「所謂文章可得而聞」。按:治平本脫此注,今據世德堂本補。此可證弘範以「聖人之辭可為也」七字為句,益足見天復本之非李義矣。 注「貴令信敬素著」。按:此弘範以敬釋信,非分信、敬為二義。廣雅釋詁云:「信,敬也。」
珍其貨而後市,
〔注〕貨珍,價必貴。
修其身而後交,
〔注〕身修,交必固。
善其謀而後動成道也。
〔注〕無所不通。〔疏〕「珍其貨而後市」者,爾雅釋詁云:「珍,美也。」廣雅釋詁云:「市,買也。」按:此以為賣則市者,買賣之通稱,猶買謂之沽,賣亦謂之沽也。論語:「沽酒市脯。」劉疏云:「沽與酤同。說文云:『酤,一曰買酒也。』廣雅釋詁:『酤,賣也。』酤為買賣通稱,說文、廣雅各舉其一耳。」是也。「修其身而後交」者,楚辭湘君王注云:「交,友也。」成道,謂成功之道。太玄玄錯云:「成者,功就不可易也。」
君子之所慎言禮書。
〔注〕慎言無口過,慎禮無失儀,言、禮是慎,兼之於書。〔疏〕禮謂冠、婚、喪、祭之事。箸於竹帛謂之書。言以接人,禮以正俗,書以傳後。慎言,故言而世為天下則;慎禮,故行而世為天下法;慎書,故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
上交不諂,下交不驕,則可以有為矣。或曰:「君子自守,奚其交?」曰:「天地交,萬物生;人道交,功勳成,奚其守?」
〔注〕天地之交以道,人道之交以理,俱當順天人之道理,而無所迕逆也。〔疏〕「上交不諂,下交不驕」者,說文:「讇,諛也。」重文「諂」,從●。論語云:「貧而無諂,富而無驕。」皇疏引范甯云:「不以正道求人為諂也。」又皇疏云:「陵上慢下曰驕也。」繫辭云:「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其知幾乎?」侯果注云:「上謂王侯,下謂凡庶。君子上交不至諂媚,下交不至瀆慢,悔吝无從而生,豈非知微者乎?」「則可以有為」者,「有」讀為「友」。論語:「有朋自遠方來。」釋文:「有,本作『友』。」魯公子友字季父,鹽鐵論殊路作「季有」,是二字古互通,為語助也。詳見經傳釋詞。可以友為,猶云可與言友也。音義:「可以有為,俗本作『可以為友』,非是。」此蓋傳寫者不知「為」字之義,故倒「友為」之字為「為友」。然正可見法言此文之「有」本作「友」矣。「君子自守,奚其交」者,解嘲云:「哀帝時,丁、傅、董賢用事,諸附離之者,起家至二千石。時雄方草創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故此以為問。」「天地交,萬物生;人道交,功勳成」者,易泰云:「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乾鑿度云:「泰者,天地交通,陰陽用事,長養萬物也。」隨:「初九,出門交有功。象曰:『出門交有功,不失也。』」鄭注云:「臣出君門,與四方賢人交,有成功之象也。」風俗通愆禮云:「易稱天地交,萬物生;人道交,功勳成。」蓋易緯文,生、成韻語。吳胡部郎玉縉云:「有為對自守而言,功勳成即可以有為之驗。」按:此章論交友之道,非論有為。自守對交而言,非與有為相對,胡說恐誤。
好大而不為,大不大矣;好高而不為,高不高矣。
〔疏〕音義:「好大,呼報切。」按:兩句均當於「為」字句絕。好而不為,則大者無以成大,高者無以成高也。
仰天庭而知天下之居卑也哉!
〔注〕睹聖道然後知諸子之淺小。〔疏〕天官書云:「三能、三衡者,天廷也。」廷、庭古字通。晉書天文志云:「帝坐一星,在天市中星西,天庭也。」音義:「卑也,如字。又音婢。」 注「睹聖道然後知諸子之淺小」。按:學行云:「視日月而知眾星之蔑也,仰聖人而知眾說之小也。」君子云:「聖人之書、言、行,天也。」故知天庭喻聖道,卑居喻諸子也。
公儀子、董仲舒之才之邵也,
〔注〕公儀子為魯相,婦織於室,遣去之;園有葵,拔棄之,不與民爭利也。董仲舒為江都相,下帷三年,不闚園。此二子才德高美。
使見善不明,用心不剛,儔克爾?
〔注〕儔,誰。〔疏〕說文:「剛,彊斷也。」論語云:「吾未見剛者。」皇疏云:「剛謂性無欲者也。」按:見善明者,智也;用心剛者,勇也。明、剛亦韻語。 注「公儀」至「闚園」。按:史記循吏傳云:「公儀休者,魯博士也。以高第為魯相,奉法循理,無所變更,百官自正,食祿者不得與下民爭利,受大者不得取小。客有遺相魚者,相不受。客曰:『聞君嗜魚,遺君魚,何故不受也?』。相曰:『以嗜魚,故不受也。今為相,能自給魚。受魚而免,誰復給我魚者?吾故不受也。』食茹而美,拔其園葵而棄之。見其家織布好,而疾出其婦,燔其機。云:『欲令農士工女安所售其貨乎?』」又儒林傳云:「董仲舒,廣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時為博士。下帷講誦,弟子傳以久次相受業,或莫見其面。蓋三年董仲舒不觀於舍園,其精如此。進退容止,非禮不行,學士皆師尊之。」漢書藝文志有董仲舒百二十三篇。 注「此二子才德高美」。按:繫辭:「彖者,材也。」韓康伯注云:材,才德也。」是才、德可通謂之才。才、材古字通。說文:「卲,高也。」字當從卩。經典通用「邵」。廣雅釋詁:「邵,高也。」又小爾雅廣詁:「邵,美也。」是邵兼高、美二義。世德堂本此注首有「邵,高也」三字。按:才德高美,高美字即釋邵義,無取偏舉,更成贅設。今依治平本。 注「儔,誰」。按:此爾雅釋詁文。說文:「誰,何也。」言使非二子智勇具備,何能高美如此也。
或問「仁、義、禮、智、信之用」。曰:「仁,宅也。義,路也。禮,服也。智,燭也。信,符也。
〔注〕仁如居宅,可以安身。義如道路,可以安行。禮如衣服,可以表儀。智如燈燭,可以照察。信如符契,可以致誠。
處宅,由路,正服,明燭,執符,君子不動,動斯得矣。」
〔疏〕「或問」,世德堂本作「或曰」,誤也。白虎通情性云:「五性者何?謂仁、義、禮、智、信也。仁者,不忍也,施生愛人也。義者,宜也,斷決得中也。禮者,履也,履道成文也。智者,知也,獨見前聞,不惑於事,見微知著也。信者,誠也,專一不移也。」「君子不動,動斯得矣」者,本書君子云:「君子言則成文,動則成德。」得即成德之謂。 注「信如符契,可以致誠」。按:說文:「符,信也。漢制以竹長六寸分而相合。」繫傳云:「史記:『漢文帝三年始為銅虎符、竹使符(一)。』注云:『銅虎符一至五,國家當發兵,遣使至郡合符(二),符合乃聽受之。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長五寸,旁鐫篆書第一至第五,以代古之珪璋,從簡易也。』」又說文:「契,大約也。」曲禮:「獻粟者執右契。」鄭注云:「契,券要也。」孔疏云:「契謂兩書一札,同而列之。」是也。銅虎、竹使,非民生日用之物,故廣其義於契,明符是凡所以為信者之總稱也。
(一)「三年」史記孝文本紀作「二年」。
(二)「郡」字原本訛作「都」,據史記孝文本紀改。
有意哉!孟子曰:「夫有意而不至者有矣,未有無意而至者也。」
〔疏〕「有意哉」,歎美所引孟子之言之有意也。史記張釋之馮唐傳云:「太史公曰:『張季之言長者,守法不阿意;馮公之論將率,有味哉!有味哉!』」有意即有味之謂。所引孟子,今七篇無是語,蓋外篇文。孟子題辭云:「又有外書四篇:性善辨、文說、孝經、為政。其文不能弘深,不與內篇相似,非孟子本真,後世依放而託之者也。」風俗通窮通云:「孟軻作書,中外十一篇。」按:七篇為中,四篇為外,故十一篇。王應麟困學記聞云:「法言修身篇引『孟子曰』云云,今孟子無此語,其在外書歟?」方仲美孟子集語此條作「孟子居齊,公孫丑、王子墊侍側,孟子喟然而嘆」云云,乃以意妄加。「夫有意而不至者有矣」,此「有意」謂志於道,與句首「有意」字異義。「不至」,謂中道而廢。
或問「治己」。曰:「治己以仲尼。」或曰:「治己以仲尼,仲尼奚寡也!」曰:「率馬以驥,不亦可乎?」或曰:「田圃田者,莠喬喬;思遠人者,心忉忉。」
〔注〕雖有喬喬之莠,其穀不可得;雖懷忉忉之思,遠人不可見。言仲尼之道深遠,不可以彊學。
曰:「日有光,月有明。三年不目日,視必盲;三年不目月,精必矇。
〔注〕不見日月而盲矇,以諭不學為闇人。
熒魂曠枯,糟莩曠沈,
〔注〕莩,熟也。
擿埴索塗,冥行而已矣。」
〔注〕埴,土也。盲人以杖擿地而求道,雖用白日,無異夜行。夜行之義,面牆之諭也。〔疏〕「治己」者,禮記大傳鄭注云:「治猶正也。」「率馬以驥」者,說文:「●,先導也。」經傳通用「率」。「田圃田者,莠喬喬」云云者,或人引詩,以為志大功寡之喻,言治己以仲尼,徒勞無益也。音義:「田圃田,上『田」音佃,下『田」如字,圃音甫;莠,羊久切;喬喬音驕,詩作『驕』。」按:世德堂本「圃」作「甫」,此承溫公據宋、吳本所改,集注可證。詩甫田云:「無田甫田,維莠驕驕。無思遠人,勞心忉忉。」此引詩「甫」作「圃」,「驕」作「喬」者,蓋魯詩異文。車攻:「東有甫草。」班孟堅東都賦,李注引韓詩作「圃草」,是三家詩「甫」作「圃」之例,實皆「橆」之假。說文:「橆,豐也。」此本字也。毛傳云:「甫,大也。」即讀為橆也。馬高六尺曰驕,木高而曲曰喬,二字古書通用。中庸:「居上不驕。」釋文:「驕,本或作『喬』。」此文喬喬,則又重言形況,本無正字。傳箋於驕驕皆無釋。按:漢廣:「翹翹錯薪。」傳云:「翹翹,薪貌。」廣雅釋訓:「翹翹,眾也。」即其義。爾雅釋訓:「忉忉,憂也。」「日有光,月有明」者,論語云:「仲尼,日月也。」「三年不目日」云云者,廣雅釋詁云:「目,視也。」說文:「盲,目無牟子也。矇,不明也。」音義:「必矇,音蒙,瞽也。」言不觀孔子之道,猶不見日月。不見日月,久則目盲;不觀孔子之道,久則心頑。光、明、盲、矇皆韻語。「熒魂曠枯,糟莩曠沈」者,音義:「熒魂,戶扃切。」糟當依舊本作「精」,精、糟形近而誤。熒魂,精莩皆疊字為義,熒魂謂神,精莩謂光也。熒讀為老子「載營魄」之「營」,營亦魂也。彼河上公注云:「營魄,魂魄也。」又王弼注云:「營魄,神之常居處也。」素問調經論:「取血於營。」王冰注云:「營主血,陰氣也。」淮南子俶真:「嬈其精營,慧然而有求於外。」精營當連讀,亦謂精神也。說文:「魂,陽氣也。」詩:「出其東門。」釋文引韓詩云:「魂,神也。」是熒魂者,神氣也。陸士衡文賦:「攬營魂而探賾。」營魂即熒魂,士衡用法言語也。淮南子本經,高注云:「精,光明也。」亦通作「晶」。說文:「晶,精光也。」莩讀為聘義「孚尹旁達」之「孚」。彼鄭注云:「謂玉采色也。」家語問玉,王肅注云:「孚尹,玉貌。」說文「璠」篆下引孔子曰:「美哉璵璠,遠而望之,奐若也;近而視之,瑟若也。一則理勝,二則孚勝。」繫傳云:「孚謂玉之光采也。」一切經音義引纂文云:「孚瑜言美色也。」音轉為「符」。左太沖蜀都賦:「符采彪炳。」劉注云:「符,采玉之橫文也。」是精莩猶言光采。曠者,久廢之謂。「熒魂曠枯」,謂目之神氣久廢而枯槁;「精莩曠沈」,謂目之光采久廢而湛沒也。皆承三年不目日月而言。「擿埴索塗,冥行而已矣」者,音義:「擿埴,他歷切;下宮職切。索塗,山責切。」按:說文:「擿,搔也」;「入索家搜也」。引申為凡搜求之稱。冥,幽也。 御覽八百十七引「治己以仲尼,奚寡矣」,又引注云:「言學孔子道多,而成者何少也?」按:今各本皆無此注。 注「雖有」至「彊學」。按:甫田序云:「甫田,大夫刺襄公也。無禮義而求大功,不脩德而求諸侯,志大心勞,所以求者非其道也。」傳云:「大田過度而無人功,終不能獲。」然則甫田之旨,在刺志大心勞,求而不獲者。治己而以仲尼,志大心勞,孰過於此?弘範此注,正得此文引詩之意。魯詩遺說考云:「詩意言為國之道,當自近始,毋厭小而務大,毋忽近而圖遠。」鄭箋亦云:『喻人欲立功致治,必勤身脩德,以成高大。』法言引此詩為修身之證,義亦猶是也。」按:法言引詩,自為或人設難之詞,非為修身之證,陳說殊誤。又按:「不可以彊學」,治平本「彊」作「治」,乃「強」之形誤,今依世德堂本。 注「莩,熟也」。按音義:「糟莩,李軌讀『糟』如字;莩音浮,熟也。」似弘範讀莩為烰。說文「烰,烝也」;引詩「烝之烰烰」。毛詩作「浮」。然「糟烰曠沈」,義實難通(一)。音義引柳宗元曰:「熒,明也。熒魂,司見之用者也。『糟』當為『精』、『莩』如葭莩之『莩』,目精之表也。言魂之熒明,曠久則枯;精之輕浮,曠久則沈。不面日月,則目之用廢矣,以至於索塗冥行而已。」舊本亦作「精莩」。俞云:「熒魂以喻輕清之氣,糟莩以喻重濁之質。糟者,酒之滓;莩者,米之皮也。其輕清者日以枯,其重濁者日以沈,斯盲矣。」榮按:俞以糟莩為喻重濁之質,夫重濁之質無取其上浮,盲者亦不因重濁之質日沈而致盲,此說殊不可從。子厚破糟為精,是矣。而以精莩為目精之表,則亦失其義。 注「埴,土也」。按:說文:「埴,黏土也。」
(一)「難」字原本作「雖」,形近而訛,今據文義改。
或問:「何如斯謂之人?」曰:「取四重,去四輕,則可謂之人。」曰:「何謂四重?」曰:「重言,重行,重貌,重好。言重則有法,行重則有德,貌重則有威,好重則有觀。」
〔注〕可觀望也。
「敢問四輕。」曰:「言輕則招憂,行輕則招辜,貌輕則招辱,好輕則招淫。」
〔疏〕「取四重,去四輕」者。論語云「君子不重則不威。」皇疏云:「重為輕根,靜為躁本,君子之體,不可輕薄也。」「重言,重行,重貌,重好」,司馬云:「宋、吳本作『言重,行重,貌重,好重』。」按:此涉下文而誤。音義:「重行,下孟切,下『行重』、『行輕』同。「重好」,呼報切,下『好重』、『好輕』、『好問』並同。」「言重則有法,行重則有德」者,太玄玄掜云:「擬行於德,行得其中;擬言於法,言得其正。言正則無擇,行正則無爽。」「貌重則有威」者,論語云:「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音義:「有觀,古玩切。」按:觀者,示也。考工記云:「嘉量既成,以觀四國。」鄭注云:「以觀示於四方,使人放象之。」釋文:「以觀,古亂反,示也。」「好重則有觀」者,好是懿德,所以視民不佻。「行輕則招辜」者,說文:「辜,罪也。」「好輕則招淫」者,王制云:「志淫好辟。」鄭注云:「民之志淫邪,則其所好者不正。」
禮多儀。
〔注〕美其多威儀也。
或曰:「日昃不食肉,肉必乾;日昃不飲酒,酒必酸。賓主百拜而酒三行,不已華乎?」曰:「實無華則野,華無實則賈,華實副則禮。」
〔注〕華實相副,然後合禮。文質彬彬,然後君子。〔疏〕「禮多儀」者,禮謂士禮,今所謂儀禮也。漢書景十三王傳云:「河間獻王所得書,皆古文先秦舊書,周官、尚書、禮、禮記。」是漢世獨稱十七篇為禮也。中庸云:「威儀三千。」孔疏云:「即儀禮,行事之威儀。儀禮雖十七篇,其中事有三千。」按:三千,言其多也。「日昃不食肉」云云者,說文:「,日在西方時也。」「昃」即「」之訛體。小徐本●部有「昃」,非。說詳段氏「」篆下注。又說文:「酸,酢也。」按:酒味變也。聘義云:「聘射之禮,至大禮也。質明而始行事,日幾中而后禮成,非強有力者,弗能行也。故強有力者,將以行禮也。酒清,人渴而不敢飲也;肉乾,人飢而不敢食也;日莫人倦,齊莊正齊而不敢解惰,以成禮節。」「賓主百拜而酒三行」者,三行獻醋酬也。古飲酒之禮,主人酌賓,謂之獻。賓還酌主人,謂之醋。主人又自飲以酌賓,謂之酬。而後一獻之禮成焉。酒三行,是士飲酒禮也。樂記云:「壹獻之禮,賓主百拜,終日飲酒而不得醉焉,此先王之所以備酒禍也。」鄭注云:「壹獻,士飲酒之禮。百拜,以喻多。」孔疏云:「凡饗禮,案大行人云:上公九獻,侯伯七獻,子男五獻,並依命數。其臣介則孤同子男,卿大夫略為一節,俱三獻。則天子諸侯之士同壹獻。言百拜喻多者,案今鄉飲酒之禮是壹獻,無百拜。今云百拜,故喻多也。」「實無華則野,華無實則賈」者,音義:「則賈,音古。俗本作『史』,後人改之爾。舊本皆作『賈』,謂賈人衒鬻過實。下篇云『衒玉賈石』是也。」按:說文:「賈,市也。」周禮大宰,鄭注云:「處曰賈。」野、賈韻語,本作「史」者,蓋或據論語野、史對文改之。世德堂本作「史」,此承溫公依宋、吳本所改,集注可證。真西山文集、楊實之字說引亦作「史」,則所據即集注本也。「華實副則禮」者,漢書禮樂志,顏注云:「副,稱也。」禮器云:「先王之立禮也,有本有文。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無本不立,無文不行。」按:實即本也,華即文也。
山雌之肥,其意得乎?或曰:「回之簞瓢,臞如之何?」曰:「明明在上,百官牛羊,亦山雌也;闇闇在上,簞瓢捽茹,亦山雌也,何其臞?千鈞之輕,烏獲力也;簞瓢之樂,顏氏德也。」
〔注〕千鈞之重,烏獲舉之而輕,多力耳。簞食瓢飲,顏氏處之而樂,德盛也。〔疏〕「山雌之肥」者,論語云:「山梁雌雉,時哉!時哉!」皇疏云:「言人遭亂世,翔集不得其所,是失時矣。而不如山梁間之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是得其時,故歎之也。獨云雌者,因所見而言也。」易遯:「上九,肥遯,无不利。」侯果注云:「最處外極,无應於內,心无疑戀,超世高舉,果行育德,安時无悶,遯之肥也。故曰:『肥遯,无不利。』則潁濱巢、許當此爻矣。」王弼注云:「憂患不能累,矰繳不能加,是以肥遯无不利也。」孔疏引子夏傳云:「肥,饒裕也。」按:遯得其時,故謂之肥。「回之簞瓢,臞如之何」者,言賢人在下,身淪道隱,不得謂肥。說文「簞,笥也」;「瓢,蠡也」。段注云:「以一瓠劙為二曰瓢,亦曰蠡。」論語云:「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音義:「臞如,其俱切,瘠也。」按:臞瘠,爾雅釋言文。說文:「臞,少肉也。」「明明在上」云云者,爾雅釋訓云:(一)「明明,察也。」詩江漢:「明明天子。」司馬云:「百官牛羊,若堯之所以養舜也。」按:孟子云:「帝使其子九男二女,百官牛羊,倉廩備,以事舜於畎畝之中。」趙注云:「百官致牛羊,倉廩致粟米之餼,備具饋禮,以奉事舜於畎畝之中。」焦疏云:「周禮掌訝,若將有國賓客至,則戒官脩委積。注云:『官謂牛人、羊人、舍人、委人之屬。』賈氏疏云:『以委積有牛、羊、豕、米、禾、芻、薪之等,舍人掌給米稟,委人掌芻薪之委。』是牛、羊、粟、米皆有官掌之,故云『百官致牛羊,倉廩致粟米之餼』。倉廩亦百官所致也。此言明王在上,君子得行其道。雖如舜於畎畝之中,受百官牛羊倉廩之饋,亦時也。」「闇闇在上」云云者,天問云:「明明闇闇,惟時何為?」音義:「捽茹,上音在忽切,下音人恕切,菜也。」俞云:「捽讀為啐。禮記雜記篇:『主人之酢也,嚌之;眾賓兄弟,則皆啐之。』鄭注云:『嚌、啐皆嘗也,嚌至齒,啐入口。』」按:當讀為「●」。說文:「●,小飲也。」啐即●之假。此以捽為之,其義亦同。方言云:「茹,食也。吳、越之間,凡貪食者謂之茹(二)。」然則捽茹猶言飲食耳。言天下無道,君子隱居,以求其志。如顏子之一簞食,一瓢飲,亦時也,不改其樂,何臞之有!「千鈞之輕」云云者,說文:「鈞,三十斤也。」孟子云:「然則舉烏獲之任,是亦烏獲而已矣。」趙注云:「烏獲,古之有力人也,能移舉千鈞。」史記秦本紀云:「武王有力好戲,力士任鄙、烏獲、孟說皆至大官。」韓非子觀行云:「烏獲輕千鈞而重其身,非其身重於千鈞也,勢不便也。」音義:「之樂,音洛。」
(一)「訓」字原本訛作「言」,據爾雅改。
(二)凡貪食者謂之茹,方「食」上有「飲」字。
或問:「犁牛之鞹與玄騂之鞹有以異乎?」曰:「同。」「然則何以不犁也?」曰:「將致孝乎鬼神,不敢以其犁也。
〔注〕宗廟貴純色,君子貴純德。
如刲羊刺豕,罷賓犒師,惡在犁不犁也!」
〔注〕刲羊義見易。〔疏〕「犁牛之鞹」云云者,論語云:「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集解云:「犁,雜文。」皇疏云:「雜文曰犁。」或音貍;貍,雜文也。或音梨,謂耕犁也。釋文:「犁牛,利之反,雜文曰犁。又力之反,色如貍也。又力兮反,耕犁之牛。」按:近人多據說文「●,耕也」之訓,謂「犁」即「●」省,犁牛即耕牛,因以平叔雜文之說為非。惟經義述聞云:「犁與騂對舉,當以何注雜文之訓為長。犁牛之子騂且角,則用以祀山川。猶列子說符篇云『黑牛生白犢,以薦上帝』耳。犁者,黃、黑相雜之名也。魏策:『幽莠之生也似禾,驪牛之黃也似虎。』『驪』與『犁』通。東山經:『鱅鱅之魚,其狀如犁牛。』郭注云:『犁牛,白牛似虎文者。』則犁牛即驪牛矣。廣韻:『黧,黑而黃也。』『黧』亦與『犁』通。然則犁牛者,黃黑相雜之牛也。淮南說山訓云:『髡屯、犁牛,既●以●,決鼻而羈,生子而犧,尸祝齋戒,以沈諸河。河伯豈羞其所從出,辭而不享哉?』犧與犁相對為文,犧為純色,則犁為不純色者矣。故高注云『犁牛,不純色』,引論語『犁牛之子騂且角』云云。據此,則雜文之訓確不可易,不得以為誤也。經云:『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是騂牛宜用之以祭,而犁牛色雜不宜用,淮南說林訓所謂『騮駁不入牲』也。若以犁為耕,則耕牛何必無純色者,無以見其不可用矣。且犁牛為雜文之牛,故東山經云:『鱅鱅之魚,狀如犁牛。』以犁牛之狀與他牛不同也。若以為耕牛,則耕牛之狀與凡牛不異,東山經但云『其狀如牛』足矣,何所取於耕犁之牛,而用以相況乎?」按:王辨甚精。說文:『●,●黃也,一曰楚雀也,其色黎黑而黃。」然則鳥黃黑者謂之●,牛黃黑者謂之犁,其義同也。音義:「鞹,苦郭切;騂,息營切。」說文:「鞹,皮去毛也。」檀弓云:「夏后氏尚黑,牲用玄。周人尚赤,牲用騂。」鄭注云:「玄,黑類也。騂,赤類。」按:法言此文以犁與玄、騂對舉,而謂去毛則無以異,是明以犁為雜文,不以為耕。知集解之說,乃漢師古義也。「然則何以不犁也」者,此或人問辭而省「曰」字也。司馬云:「或者言凡人顧其中心何如耳,何必外貌之禮文!」「將致孝乎鬼神,不敢以其犁」者,論語云:「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馬注云:「致孝乎鬼神,祭祀豐潔也。」「刲羊刺豕」云云者,音義:「刲羊,苦圭切。」說文:「刲,刺也。」楚語云:「刲羊擊豕。」音義:「罷賓,音疲,勞也。犒,考告切(一)。」按:罷、犒同意,罷者勞其疲勞,犒者勞其枯槁,皆慰恤之稱。說文:「疲,勞也。」經典通用「罷」。儀禮覲禮云:「侯氏再拜稽首,出自屏南,適門西,遂入門左,北面立,王勞之。」鄭注云:「勞之,勞其道勞也。」犒者,槁之俗。說文:「槁,木枯也。」引伸為因槁而潤之之稱。潤槁曰槁,猶慰勞曰勞也。周禮小行人:「若國師役,則令槁禬之。」故書「槁」為「槁」。鄭司農云:「『槁』當為『槁』,謂槁師也。」釋文:「槁禬,苦報反。」此僅異其音,字仍作「槁」也。左傳僖公篇:「公使展禽犒師。」孔疏引服虔云:「以師枯槁,故饋之飲食。」淮南子氾論:「犒以十二牛。」高注云:「牛、羊曰犒,共其枯槁也。」明犒即槁也。字亦作「〈酉高〉」,斥彰長田君碑云:「史見勞,〈酉高〉芳馨馥芬。」是則以牛、羊言曰犒,以酒言曰〈酉高〉,皆隸體之變也。音義:「惡在,音烏。」此章之意,乃承前章「實無華則野」而更設問以明之(二),鞹以喻實,玄、騂以喻華,鞹同則何取乎玄、騂,言實是則何求於華也。答義謂雖有忠信之質,猶當文之以禮樂者,此君、師之道則然。若夫一官一邑,小知之事,片善曲藝,皆有可使,固不必得成德之士而為之也。 注「刲羊義見易」。按:歸妹云:「土刲羊无血,无攸利。」虞注云:「刲,刺也。」
(一)「切」字原本訛作「反」,據音義改。
(二)「問」字原本訛作「間」,據文義改。
有德者好問聖人。或曰:「魯人鮮德,奚其好問仲尼也?」
〔注〕言魯定、哀公,孟、仲、季孫皆問仲尼。
曰:「魯未能好問仲尼故也。如好問仲尼,則魯作東周矣。」
〔疏〕「魯人鮮德」者,音義:「鮮德,息淺切。」說文:「尠,是少也。」經傳通作「鮮」。按:祿去公室,政逮大夫,不能變而至道,是其鮮德之證也。「如好問仲尼」,世德堂本「如」作「如其」。「則魯作東周矣」者,論語云:「公山弗擾以費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說,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豈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集解云:「興周道於東方,故曰東周也。」按:孔子世家云:「定公九年,孔子年五十,公山不狃以費畔季氏,使人召孔子。孔子循道彌久,溫溫無所試,莫能己用,曰:『蓋周文、武起豐、鎬而王,今費雖小,儻庶幾乎!』欲往。子路不悅,止孔子。孔子曰;『夫召我者,豈徒哉?如用我,其為東周乎!』」是史公說孔子自擬文、武。文、武起豐、鎬而王,豐、鎬在西。今魯在東,若起魯而王,是以魯為東方之豐、鎬,故曰「吾其為東周」。此文「魯作東周」,即用其義,謂魯用孔子則王也。鹽鐵論襃賢云:「孔子曰:『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庶幾成湯、文、武之功,為百姓除殘去賊,豈貪祿樂位哉?」說苑至公云:「孔子懷天覆之心,挾仁聖之德,憫時俗之汙泥,傷紀綱之廢壞,服重歷遠,周流應聘,乃俟幸施道以子百姓,而當時諸侯莫能任用。是以德積而不肆,大道屈而不伸,海內不蒙其化,群生不被其恩,故喟然歎曰:『而有用我者,則吾其為東周乎!』二書解此均與史公義同,蓋西漢論語家師說如此。後世學者多所忌諱,重言革命之事,故變其義曰「興周道於東方」,而鄭康成以為東周據時成周,王輔嗣則以為不擇地而興周室,杜元凱又以為指平王以下所都之王城,皆為曲說。
或問:「人有倚孔子之牆,弦鄭、衛之聲,誦韓、莊之書,則引諸門乎?」曰:「在夷貉則引之,倚門牆則麾之,
〔注〕「莊周與韓非同貫,不亦甚乎?惑者甚眾,敢問何謂也」?曰:「莊雖借諭以為通妙,而世多不解。韓誠觸情以言治,而險薄傷化。然則周之益也,其利迂緩;非之損也,其害交急。仁既失中,兩不與耳。亦不以齊其優劣,比量多少也。統斯以往,何嫌乎哉?」又問曰:「自此以下,凡論諸子,莫不連言乎莊生者,何也?」答曰:「妙指非見形而不及道者之言所能統,故每道其妙寄,而去其麤跡。一以貫之,應近而已。」
惜乎衣未成而轉為裳也。」
〔注〕衣,上也;裳,下也。聖典,本也;諸子,末也。轉上為下,捨本而逐末者,是可惜。〔疏〕「人有倚孔子之牆」云云者,說文:「倚,依也。」論語云:「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弦」,世德堂本作「絃」。按:說文無「絃」。弦,弓弦也,假借為琴瑟弦之稱。今施於弓者作「弦」,施於琴瑟者作「絃」,此妄為分別,古弦歌字皆止作「弦」也。「鄭、衛之聲」,義見前篇。說文:「誦,諷也。」藝文志:韓子五十五篇,注云「名非,韓諸公子,使秦,李斯害而殺之」;莊子五十二篇,注云「名周,宋人」。按:韓非五十五篇,今並存,與漢志合;莊子郭象注本止三十三篇,以志校之,亡十九篇也。韓、莊所學不同,此並稱者,史記老莊申韓列傳云:「莊子散道德放論,要亦歸之自然;韓子引繩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極慘礉少恩,皆原於道德之意。」是其義也。音義:「引諸門乎,本或作『問』。」按:「門」謂孔子之門,即論語云「不得其門而入者也」。作「問」,義不可通。「在夷貉則引之」云云者,音義:「夷貉,莫白切。」說文:「夷,東方之人也。貉,北方豸種。」荀子勸學云:「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麾讀為「揮」,說文:「揮,奮也。」按:謂振去之也。「在夷貉則引之」嘉其處僻遠而知慕中國之化;「倚門牆則麾之」,惡其已近聖人之宇,而猶惑於邪僻之俗、異端之說,是亦不可教誨也已矣。 注:「莊周」至「而已」。按:泰康以來,天下共尚無為,學者以莊、老為宗,而黜六經,故其言如此。秦序謂弘範所學右道左儒,每違子雲本指者,謂此類也。又按:「其害交急」,「交」讀為「絞」。絞、急同義。論語:「直而無禮則絞。」鄭注:「絞,急也。」「道其妙寄」,治平本作「遺其妙寄」,今依世德堂本。 注「衣上」至「可惜」。按:論語云:「君子上達,小人下達。」集解云:「本為上,末為下也。」陶氏鴻慶讀法言札記云:「衣裳之喻,與上文意不相涉。李注云云,說殊紆曲。疑此句本在上文『如好問仲尼,則魯作東周矣』句下,傳寫誤著於此耳。問神篇云(一):『衣而不裳,未知其可也。』李注云:『有上無下,猶有君而無臣。』此言衣裳,義與彼同。言孔子不用於魯,有德無位,但垂空文以教世也。下文『聖人耳不順乎非,口不肄乎善』云云,當在『倚門牆則麾之』句下,合為一章,則文義俱足矣。」按:陶說非也。衣未成而轉為裳,即小人下達之謂。李注以本末為言,義本平叔,文理明白,無煩改置。
(一)「神」字原本訛作「道」,據本書問神篇改。
聖人耳不順乎非,
〔注〕惟正之聽。
口不肄乎善;
〔注〕性與天道,發言成章,不肄習。
賢者耳擇、口擇;
〔注〕耳擇所聽,口擇所言。
眾人無擇焉。
〔注〕觸情任意。
或問「眾人」。曰:「富貴生。」
〔注〕苟貪富貴,不義而生。
「賢者」。曰:「義。」
〔注〕行義以達其道。
「聖人」。曰:「神。」
〔注〕神德行也。
觀乎賢人,則見眾人;觀乎聖人,則見賢人;觀乎天地,則見聖人。天下有三好:眾人好己從,賢人好己正,聖人好己師。天下有三檢:眾人用家檢,
〔注〕家人自以為法。
賢人用國檢,聖人用天下檢。天下有三門:由於情欲,入自禽門;
〔注〕所謂觸情。
由於禮義,入自人門;由於獨智,入自聖門。
〔疏〕「聖人耳不順乎非」者,論語:「六十而耳順。」皇疏引李充云:「耳順者,聽先王之法言,則知先王之德行,從帝之則,莫逆於心,心與耳相從,故曰耳順也。」按:順乎正,故不順乎非。「口不肄乎善」者,音義:「肄乎,羊至切。」按:「肄」當為「違」,隸形相近而誤。違與順相反為義。論語云:「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不順乎非,故不違乎善。「賢者耳擇、口擇」者,非禮勿聽,是耳擇也;非禮勿言,是口擇也。「眾人無擇焉」者,妄言、妄聽,無是非善惡之別也。「『眾人』。曰:『富貴生。』『賢者』。曰:『義。』」者,御覽四百二十一引尸子云(一):「賢者之於義,曰貴乎?義乎?曰:『義,是故堯以天下與舜。』曰富乎?義乎?曰:『義,是故子罕以不受玉為寶。』曰生乎?義乎?曰:『義,故務光投水而殪。』三者人之所重,而不足以易義。」「『聖人』。曰:『神。』」者,孟子云:「聖而不可知之謂神。」眾人之情,凡可以富貴、可以生者則趨之,不問其他。賢者則裁之以義。義者,事之宜也。故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生亦我所欲,義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聖人則神而明之,從心所欲不踰矩,難以恆理測矣。「觀乎天地,則見聖人」者,司馬云:「天地,聖人之所取法。」「天下有三好」云云者,音義:「三好,呼報切,下同。」司馬云:「己師,為己之師也。」按:「己從」謂從己,「己正」謂正己,則「己師」謂師己也。「聖人好己師」者,言而世為天下則,行而世為天下法,若孔子制春秋之義以為後王師矣。「天下有三檢」云云者,檢讀為譣。說文;「譣,譣問也(二)。」引伸為占譣。經傳通作「驗」,或作「檢」。眾人以其家之肥瘠為憂樂,故用家為占。賢者則推之於國,聖人則推之於天下也。「天下有三門」云云者,音義:「人門,俗本作『仁』,誤。」按:仁、人古字通。入聖門者亦必由禮義,神而明之,無所不通,斯聖人矣。此以獨智與禮義分為二者,謂造詣有淺深,入自人門,進而不已,則可以入聖門也。「獨智」者,神明之域。荀子勸學云:「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真積力久則入。」又不苟云:「誠心守仁則形,形則神,神則能化矣。誠心行義則理,理則明,明則能變矣。變化代興,謂之天德。」又勸學云:「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此「由於獨智,入自聖門」之義。禮義為人禽所由分,以有禮自別於禽獸者,乃為人之始。由是而真積力久,以馴至於神明之域,則睎聖之事也。陶氏鴻慶讀法言札記云:「『由於獨智,入自聖門』。『智』當讀為『知』,即君子慎獨之義。」按:慎獨不得謂由於獨知,此說非也。 注「性與天道,發言成章,不肄習」。按:論語:「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舊解或以性與天道四字連讀,與猶合也,謂聖人之言自然合於天道。晉書紀瞻傳云:「陛下性與天道,猶復役機神於史籍。」是也。詳見錢氏大昕潛研堂集。弘範解論語亦如此,故引以為不肄習之證。然性合天道,正不違乎善之義,謂聖人不勉而中,則可;謂其不肄乎善,則於義未安也。 注「耳擇所聽,口擇所言」。按:若然,則前篇注云「非法不言,何所擇乎」,與此注適成矛盾,益可證彼文「君子言也無擇」之「擇」當讀為「●」矣。 注「神德行也」。按:繫辭云:「顯道,神德行。」孔疏云:「言易理備盡天下之能事,故可以顯明无為之道,而神靈其德行之事。」 注「家人自以為法」。按:弘範讀「檢」為「蠢迪檢柙」之「檢」。晉書庾峻傳云;「此其出言合于國檢。」即用法言語,亦以為國法之意,與弘範義合。然家人自以為法,不得云用家檢。且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誠令家以為法,正見刑于之有道,何以謂之眾人?然則此義亦未安也。
(一)「四百二十一」原本訛作「四百二十二」,據御覽改。
(二)說文「問」上不重「譣」字。
或問:「士何如斯可以禔身?」
〔注〕禔,安。
曰:「其為中也弘深,
〔注〕中者,心志也。弘深猶敦重也。
其為外也肅括,則可以禔身矣。」
〔注〕外者,威儀也。肅,敬也;括,法也。〔疏〕音義:禔身,是支切,又音支,又音題。」「士何如斯可以禔身」者,繫辭云:「君子安其身而後動。」家語入官云:「子張問入官於孔子,孔子曰:『安身取譽為難。』」然則安身者,士行之本,故欲問其道。說文:「宏,屋深響也。」引伸為凡深大之稱,經傳通作「弘」。爾雅釋詁云:「弘,大也。」「弘深」者,大而深也。「肅括」者,敬而法也。「其為中也弘深」者,能有容也。「其為外也肅括」者,不可狎也。有容則嫉怨寡矣,不可狎則恥辱遠矣,斯安身之道也。 注「禔,安」。按:易坎:「祇既平。」釋文:「祇,京作『禔』,安也。」說文:「禔,安福也。」 注「中者,心志也。弘深猶敦重也」。按:文王世子云:「禮樂交錯於中。」鄭注云:「中,心中也。」說文:「惇,厚也。」經傳通以「敦」為之。按:厚重者,言乎其體;弘深者,言乎其量。雖通謂之大,而義自有別。其為中也弘深,明以量言,非以體言,可以為寬廣,不可以為厚重。弘範此義,蓋為疏矣。 注「外者,威儀也。肅,敬也;括,法也」。按:詩抑云:「抑抑威儀,惟德之隅。」鄭箋云:「人密審於威儀抑抑然,是其德必嚴正也。古之賢者,道行心平,可外占而知內。如宮室之制,內有繩直,則外有廉隅。」孔疏云:「言內有其德,則外有威儀。」說文:「肅,持事振敬也。」又說文:「括,絜也。」按:絜者,結束之謂。劉越石答盧諶詩李注引韓詩章句云:「括,約束也。」約束邪曲,以為正直,謂之括;其器謂之栝。說文:「栝,檃也。」字亦作「隱括」。公羊解詁序云:「故遂隱括使就繩墨焉。」徐疏云:「括謂檢括。」是也。然則括之本義為矯曲使直,故引伸之得為法則之稱。廣雅釋詁云:「括,灋也。」
君子微慎厥德,悔吝不至,何元憞之有?
〔注〕微,纖也。悔吝,小疵也。元憞,大惡。〔疏〕音義:「元憞,徒對切。」「君子微慎厥德」云云者,繫辭云:「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以小惡為无傷而弗去也,故惡積而不可弇,罪大而不可解。」然則大罪起於小惡,慎之於微,則小惡必去,而安有大罪之能成也! 注「微,纖也。悔吝,小疵也。元憞,大惡」。按:說文:「纖,細也。」繫辭云:「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又云:「憂悔吝者存乎介。」韓注云:「介,纖介也。」即此注所本。說文:「憝,怨也。」憞即憝之變體,字亦作「譈」。康誥:「凡民罔不憝。」孟子引作「譈」,亦或以「諄」為之。廣雅釋詁云:「諄,罪也。」
上士之耳訓乎德,
〔注〕訓,順。
下士之耳順乎己。
〔注〕苟欲令人順己。〔疏〕「上士之耳順乎德」者(一),聞善則服也。「下士之耳順乎己」者,聞諛言則悅也。 注「訓,順」。按:說文:「順,理也。」引伸為循,為從。經傳多以「訓」為之。洪範「于帝其訓」、「是訓是行」,史記宋微子世家皆作「順」。詩烈文「四方其訓之」,左傳哀公篇引作「四方其順之」。「順乎己」,世德堂本「順」作「訓」。
(一)「士」字原本訛作「下」,據正文改。
言不慚、行不恥者,孔子憚焉。
〔注〕言不違理,故形不慚;行不邪僻,故心不恥。言行能如此,仲尼所敬(一)。憚,難也。〔疏〕論語云:「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馬融注云:「怍,慚也。內有其實,則言之不慚;積其實者,為之難也。」皇疏引王弼云:「情動於中,而外形於言,情正實而後言之不怍。」按:「孔子憚焉」者,謂孔子以為難能也。即據論語「其為之也難」生義。 注「憚,難也」。按:說文:「憚,忌難也,一曰難也。」
(一)「敬」下原本有偏書小字「句」,蓋作者以示句讀,今刪。
「憚,難也」。按:說文:「憚,忌難也,一曰難也。」
(一)「敬」下原本有偏書小字「句」,蓋作者以示句讀,今刪。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智觉
费只园
明·王余佑
春秋·孔伋
宋·费枢
(唐)孟郊撰
(北宋)司馬光 主編
清·樊增祥
台湾杂记
明·司守谦
清·曹廷杰
清·黎庶昌
高观国
明·髙拱
清·刘心缶
明·孙奇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