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辟】。《书·洛诰》:“汝其敬识百辟享,亦识其有不享。”孔传:“奉上谓之享。言汝为王,其当敬识百君诸侯之奉上者,亦识其有违上者。”《国语·鲁语上》:“其周公、太公及百辟神祗实永饗而赖之。”韦昭注:“辟,君也。”《文选·张衡<东京赋>》:“然后百辟乃入,司仪辨等,尊卑以班。”薛综注:“百辟,诸侯也。”2.百官。《宋书·孔琳之传》:“羡之(徐羡之)内居朝右,外司輦轂,位任隆重,百辟所瞻。”唐白居易《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之赠》诗:“閶闔晨开朝百辟,冕旒不动香烟碧。”宋苏轼《代普宁王贺冬表》:“臣猥以暗弱,仰荷诲怜,
【需】1. 必得用:~求。~要。必~。急~。 2. 必得用的财物:军~。民~。 3. 等待。 4. 迟疑。
【云】1. 说话,引文:人~亦~。子曰诗~。~~(如此,这样;引用文句或谈话时,表示结束或有所省略)。 2. 文言助词,句首句中句末都用:~谁之思?岁~暮矣,着记时也~。 3. 水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微小的水珠,成团地在空中飘浮:行~流水。~蒸霞蔚。 4. 指中国“云南省”:~腿(云南省出产的火腿)。
【始】1. 起头,最初,与“终”相对:开~。~终。~祖。~创。周而复~。 2. 才,刚才:方~。~悟(才觉悟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干。
【拜】1. 表示敬意的礼节:~手(古代男子跪拜礼的一种)。~忏。礼~。回~。 2. 恭敬地:~托。~谢。~读。~别。~谒(❶拜见;❷瞻仰陵墓、碑碣)。 3. 行礼祝贺:~年。~寿。 4. 用一定的礼节授与某种名义或职位,或结成某种关系:~将(jiàng)。~相(xiàng )。~师。~把子。 5. 姓。
【嘉】1. 善,美:~言。~宾。~言懿行。 2. 夸奖,赞许:~奖。~许。~勉。 3. 吉庆,幸福:~祥。~偶。 4. 欢乐:~会。 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