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习慵惰释义


【百事】各种事务;事事。《书·舜典》“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孔传:“舜举八凯,使揆度百事,百事时叙,无废事业。”《史记·淮阴侯列传》:“审豪氂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智诚知之,决弗敢行者,百事之祸也。”明谢肇淛《五杂俎·天部二》:“吕公忌曰:‘九日天明时,以片餻搭儿女头额。’更祝曰:‘愿儿百事俱高。’”茅盾《子夜》十七:“我就是百事无味,心神不安!”

【习】1. 学过后再温熟反复地学,使熟练:练~。学~。实~。  2. 学:~文。~武。  3. 对某事熟悉:~见。~闻。~以为常。  4. 长期重复地做,逐渐养成的不自觉的活动:~惯。积~。陈规陋~。  5. 相因:世代相~。~~相因。  6. 姓。

【慵惰】“慵堕”。犹懒惰。唐韩愈《合江亭》诗:“淹滞乐闲旷,勤苦劝慵惰。”唐白居易《妻初授邑号告身》诗:“倚得声名便慵堕,日高犹睡緑窗中。”宋苏辙《子瞻寄示岐阳十五碑》诗:“余虽谬学文,书字每慵堕。”明袁宗道《读陶渊明》:“疎粗之骨,不堪拜起;慵惰之性,不堪簿书。”清曹寅《游仙诗三十韵和汪萝山》之十五:“日长也觉安慵惰,不过长松大石间。”汉

百事习慵惰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