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阳】1.古贤人。相传为舜七友之一。《墨子·所染》:“舜染於许由、伯阳。”孙诒让间诂:“此伯阳自是舜时贤人。”《吕氏春秋·本味》:“故黄帝立四面,尧、舜得伯阳、续耳然后成,凡贤人之德有以知之也。”高诱注:“伯阳、续耳皆贤人,尧用之以成功也。”陈奇猷校释:“伯阳、续耳係舜七友中之二友。”参阅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名臣·舜七友》。2.老子的字。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文选·应璩<与满公琰书>》:“西有伯阳之馆,北有旷野之望。”李善注:“伯阳,即老子也。”宋陆游《读<老子>》诗:“恍然亲见古伯阳,袂属关尹肩庚桑。”
【老去】谓人渐趋衰老。唐杜甫《往在》诗:“归号故松柏,老去苦飘蓬。”宋欧阳修《赠王介甫》诗:“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明汪循《老去》诗:“老去心还竞,春来花又新。”2.引申为老年;晚年。沈从文《<沈从文选集>题记》:“现在过去了二十多年,我和我的读者,都共同将近老去了。”3.死去。元房皞《思隐》诗:“情知老去无多日,且向闲中过几年。”明李东阳《柳岸垂纶》诗:“老去祗应家在此,不须盘石更垂萝。”典
【差】1. 错误:话说~了。 2. 不相当,不相合:~不多。 3. 缺欠:还~十元钱。 4. 不好,不够标准:~等。成绩~。 | 1. 不同,不同之点:~别。~距。~额。~价。 2. 大致还可以:~可。 3. 错误:~错。偏~。~池。 4. 数学上指减法运算中的得数:~数。四减二的~是二。 | 1. 派遣去做事:~遣。 2. 旧时称被派遣的人:~人。解~。 3. 被派遣去做的事:~事。公~。出~。 | ◎ 〔参(cān)~〕见“参3”。
【奸】1. 阴险,虚伪,狡诈:~人。~狡。~刁。~佞。~雄。~智(为非作歹的心计)。藏(cáng )~。 2. 不忠于国家或自己一方的人:~细。内~。 3. 男女发生不正当的性行为:~淫。强~(亦指统治者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民,如“~~民意”)。通~。
【黠】◎ 聪明而狡猾:狡~。慧~。~儿(聪慧的儿童)。~棍(狡猾的恶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