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乘羸马到燕然释义


【北】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方。~辰(古书指北极星)。~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国(指中国北部)。  2. 打了败仗往回逃:败~。 | ◎ 古同“背”,违背,违反。

【乘】1. 骑,坐:~马。~车。~客。~警。  2. 趁着,就着:~便。~机(趁着机会)。~势。~兴(xìng)。因利~便。  3. 算术中指一个数使另一个数变成若干倍:~法。~幂(mì)。~数。  4. 佛教的教派或教法:大~。小~。上~。下~。  5. 姓。 | 1. 古代称兵车,四马一车为一乘:~舆。千~之国。  2. 古代称四为乘:~矢。~壶。“以~韦先牛十二犒师”。  3. 中国春秋时晋国的史书称“乘”,后通称一般的史书:史~。野~。

【羸】◎ 瘦弱:~瘦。~困(瘦弱困顿)。~顿。~弱。~惫。

【马】1.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匹。骏~。~到成功。~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2. 大:~蜂。~勺。  3. 姓。

【到】1. 从别处来:~达。~站。~来。~场。~任。~职。~案。签~。恰~好处。  2. 往:~群众中去。  3. 周全,全顾得着:周~。面面俱~。  4. 成功:得~。办~。  5. 姓。

【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东汉永元元年,车骑将军窦宪领兵出塞,大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记汉威德。见《后汉书·窦宪传》。汉班固《<封燕然山铭>序》:“遂踰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躡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铭箴》:“若班固燕然之勒,张昶华阴之碣,序亦盛矣。”2.泛指边塞。诗文中叙建立边功时,常引用之。南朝宋何承天《安边论》:“比及十载,民知义方。然后简将授奇,扬旌云朔……铭功於燕然之阿,饗徒於金微之曲。”唐李峤《饯薛大夫护边》诗:“佇见燕然上,抽毫颂武功。”宋范仲

北乘羸马到燕然的用户点评


自由之翼222222

2024-08-04 07:44:53

北乘羸马到燕然,一句诗短小精悍,富有诗意。这句诗通过对北方贫瘠荒凉马匹的描写,点出了北地的贫瘠和寂寞。同时,诗中“燕然”两字则蕴含着文化与历史的意味,显示出作者对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视。

欢快的小丑

2024-08-03 11:08:42

此诗描述北方马儿瘦弱衰颓的形象,也反映出一种挣扎求生的精神。因此,它不仅是一首感人的抒情诗歌,更是对于生命的一种赞美。

轻轻吹起

2024-08-03 04:42:39

总之,这句诗具有伟大的拓展意义。它不仅仅是全唐诗89首之一,也是唐代浪漫主义和北方美学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 赞美北中国神秘而雄壮的自然风光,强调旅游者渴望寻找的真理和人性的价值,强调精神自由和超越束缚的精神。这是一句具有深远意义的诗歌,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velvetSky67

2024-08-01 13:02:34

“羸马”形象的描绘是对于贫瘠与饥荒的直白表述,诗歌所折射的生活现实,使我们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人性的理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阳光灿烂

2024-07-30 23:36:45

诗中的“北”字立意深刻,表达出作者对北国的深入理解。北方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极端的气候条件下,历经无尽考验才得以不断前行,这一点在诗中得到充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