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作离鸿声释义


【变】◎ 性质状态或情形和以前不同,更改:~调。~动。~法。~为。~革。~更。~通(把原定的办法略加改动以适应事实的需要)。~本加厉。~幻无常。

【作】1. 起,兴起,现在起:振~。枪声大~。  2. 从事,做工:工~。~息。~业。  3. 举行,进行:~别(分别)。~乱。~案。~战。~报告。  4. 干出,做出,表现出,制造出:~恶(è)。~弊。~梗。~祟。~态。~色。~为。~难。~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5. 当成,充当:~罢。~保。~伐(做媒人)。~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看,喻坐观别人成败)。  6. 创造:创~。写~。~曲。~者。  7. 文艺方面的成品:~品。不朽之~。  8. 同“做”。  9. 旧时手工业制造加工的场所:

【离】1. 相距,隔开:距~。太阳是~地球最近的恒星。  2. 离开,分开:分~。~别。~家。~散(sàn)。~职。~异。~间(jiàn )。支~破碎。  3. 缺少:办好教育~不开教师。  4. 八卦之一,符号是“☲”,代表火。  5. 古同“罹”,遭受。  6. 古同“缡”,妇女的佩巾。  7. 〔~~〕形容草木茂盛,如“~~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8. 姓。 典

【鸿声】鸣叫的声音。唐武元衡《长安秋夜怀陈京昆季》诗:“萤影疏帘外,鸿声暗雨中。”唐张仲素《秋思》诗之二:“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2.大声;高声。汉焦赣《易林·困之离》:“鸿声大视,高举神化。”《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鸿臚”颜师古注引汉应劭曰:“郊庙行礼讚九宾,鸿声臚传之也。”3.大名声。晋郭璞《赠潘尼》诗:“擢颖盖汉阳,鸿声骇皇室。”唐韩愈《嘲鲁连子》诗:“高拱禪鸿声,若輟一盃水。”明高启《送樊参议赴江西参政序》:“鸿声伟绩,足以焜燿不朽者,啟尚当执笔而嗣书焉。”

变作离鸿声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