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1. 水因冷凝结成的固体:~块。~凌。~箱。~窖。~雕。~封。~球。~镇。~释(像冰一样融化,喻嫌隙、怀疑、误会等完全消除)。~淇淋。 2. 结晶成固体,呈结晶形的:~糖。~晶石。 3. 使人感到寒冷:~手~脚。 4. 用冰贴近东西使其变凉:把汽水~上。 5. 洁白明彻:~绡。~心。~清玉洁。~肌玉骨(a.形容妇女的皮肤;b.形容梅花的高洁)。
【花】1. 植物的繁殖器官,典型的由“花托”、“花萼”、“花冠”、“雌蕊群”和“雄蕊群”组成,有各种形状和颜色,一般长得很美丽,有的有香味,凋谢后结成果实。 2. 供观赏的植物:~木。~草。~匠。~事(游春看花等事)。 3. 形状像花的东西:雪~。浪~。钢~。火~。棉~(棉的絮亦称花)。礼~(烟火)。挂~(指战斗中受伤)。 4. 用花装饰的:~圈(quān )。~篮。~灯。~车。 5. 具有条纹或图形的,不只一种颜色的:~样。~边。~~绿绿。印~。 6. 指“痘”:天~(一种急性传染病)。 7. 混
【肯】1. 许可,愿意:首~(点头答应)。 2. 骨头上附着的肉:~綮(qīng )(筋骨结合的地方,喻重要的关键)。中(zhòng )~(喻言论正中要害)。
【梅妆】“梅花粧”的省称。前蜀牛峤《红蔷薇》诗:“若缀寿阳公主额,六宫争肯学梅妆。”明谢肇淛《五杂俎·事部四》:“东坡有小妹,善词赋,敏慧多辩,其额广而如凸。坡尝戏之曰:‘莲步未离香阁外,梅妆先露画屏前。’”参见“梅花粧”。1.“梅花粧”的省称。唐李商隐《对雪》诗之二:“侵夜可能争桂魄,忍寒应欲试梅粧。”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可憎的脸儿堪捻塑,梅粧浅浅宜澹注。”明陈铎《梧桐树·冬日题情》套曲:“学弄梅粧,又恐怕天孙妒,无言半晌空扃户。”参见“梅花粧”。2.指梅花。清陈维崧《绮罗香·咏海棠》词:“褪尽梅粧
【额】1. 人脸头发以下、眉毛以上的部分,或某些动物头部大致与此相当的部位(俗称“脑门子”):~头。~角(jiǎo )。 2. 牌匾:门~。匾~。 3. 规定数量:~数。~外。定~。余~。超~。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