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太阿剑释义


【秉】1. 拿着,持:~烛。  2. 掌握、主持:~正。~公。  3. 古代容量单位,一秉合十六斛。  4. 姓。

【太阿】剑名。相传为春秋时欧冶子、干将所铸。《战国策·韩策一》:“韩卒之剑戟……龙渊、太阿,皆陆断马牛,水击鵠雁,当敌即斩坚。”《文选·李斯<上书秦始皇>》:“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李善注:“《越絶书》曰:楚王召欧冶子、干将作铁劒二枚,二曰太阿。”唐卢照邻《五悲》:“何异夫操太阿以烹小鲜。”明沉采《千金记·会宴》:“太阿初出匣,光射斗牛寒。”2.指商伊尹。因其辅太甲为阿衡,故称。《文选·潘岳<杨荆州诔>》:“周赖尚父,殷凭太阿。”李善注:“太阿,阿衡,谓伊尹也。”汉王莽以甄丰为太阿右拂,即取伊尹事。见《汉书·

【剑】◎ 古代的一种兵器:宝~。长~。~鞘。~术。~拔弩张(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后亦喻书法雄健)。刻舟求~。

秉太阿剑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