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席承博约释义


【避席】亦作“避廗”。1.古人席地而坐,离席起立,以示敬意。《吕氏春秋·慎大览》:“武王避席再拜之,此非贵虏也,贵其言也。”《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於是二子愀然改容,超若自失,逡巡避廗曰:‘鄙人固陋,不知忌讳,乃今日见教。’”李善注:“《孝经》曰:‘曾子避席。’廗与席古字通。”《汉书·灌夫传》:“已婴为寿,独故人避席,餘半膝席。”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珠利耶国》:“於是避席礼谢,深加敬叹。”《三国演义》第四回:“允避席问曰:‘孟德有何高见?’”2.指让席,以示敬意。《庄子·盗跖》:“謁者復通,盗跖曰:‘使来

【承】1. 在下面接受,托着:~重。~受。  2. 担当,应允:~担。~当。~包。~做。~认。  3. 受到,蒙受:~蒙。~恩(蒙受恩泽)。  4. 继续,接连:继~。~平(指社会比较持久安定的局面)。~前启后。  5. 顺从,迎合:奉~。~颜候色(顺着别人颜色办事)。  6. 姓。

【博约】1.指文章内容广博,言简意明。《文选·陆机<文赋>》:“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李善注:“博约,谓事博文约也。”明沉鲸《双珠记·师徒传习》:“连年请冯先生在家教习举业,喜得功深博约,理极精微,从此奋发,取青紫如拾芥。”2.广求学问,恪守礼法。宋梅尧臣《依韵和酬韩仲文昆季联句见谢》:“次第极言笑,左右排图书,终日欣博约,贬异正则扶。”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论语》之博约,《孟子》之尽心知性,皆有所证据。”陈去病《自兖州过曲阜谒圣庙孔林》诗之三:“循循知善诱,博约能折中。”参见“博文约礼”。

避席承博约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