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多】1. 数量大,与“少”、“寡”相对:人~。~年。~姿。~层次。~角度。~难(nàn )兴(xīng )邦。~~益善。~行不义必自毙。 2. 数目在二以上:~年生草。~项式。~义词。~元论。 3. 有余,比一定的数目大:~余。一年~。 4. 过分,不必要的:~嘴。~心。~此一举。 5. 相差的程度大:好得~。 6. 表示惊异、赞叹:~好。 7. 表示某种程度:有~大劲儿使~大劲儿。 8. 表疑问:有~大呢?~会儿? 9. 姓。
【说】1. 用话来表达意思:~话。~明。演~。解~。 2. 介绍:~合(a.从中介绍;b.商议;c.说和。“合”均读轻声)。~媒。 3. 言论,主张:学~。著书立~。 4. 责备:数~。 5.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的《师说》。 | ◎ 用话劝说别人,使他听从自己的意见:游~。 | ◎ 古同“悦”。
【洛】1. 〔~河〕水名,在中国陕西省。 2. 〔~水〕水名,源于中国陕西省洛南县,东流经河南省入黄河。古作“雒”。
【阳秋】1.指孔子所著《春秋》。晋时因避晋简文帝郑后阿春讳,改春为“阳”。唐司空图《华帅许国公德政碑》:“虽乏润色之功,夙慕《阳秋》之旨。”清钱谦益《与吉水李文孙书》:“循览行状,文直事覈,大阐定哀之微词,一洗《阳秋》之典笔。”2.史书的通称。宋梅尧臣《依韵和钱深推官见寄》:“无才不敢学《阳秋》,嗜酒时能问大酋。”清孙枝蔚《广化寺谒忠烈祠步吴梅村韵》之三:“何人直笔擅《阳秋》,可惜清流葬浊流。”3.谓褒贬。《晋书·褚裒传》:“譙国桓彝见而目之曰:‘季野有皮里阳秋。’言其外无臧否,而内有所褒贬也。”清蒲松龄《聊斋志
快乐丫头
第四段:诗人千古奇才,这句简单的诗语表达出复杂的思想情感,只有大师才能用这样的文字表达情感,要我能发一句像样的微博都有些困难!
轻轻吹起
不多说著洛阳秋,这句古诗不仅有着悠远的历史背景,更是常被用来形容那种深情款款,默默相思的心情。下面就跟着我一起来看看这句诗的五种点评吧! 第一段:这句诗让我想到了广告词“不说爱,爱说不出”,两者有相同的“不多说”主旨,都是侧重于不说而行,行动胜过语言,不过那广告追求的是爱情,而这句诗则是托物言志的表达心思。
听我心声
第五段:二进制翻译出来是1110111110100101001110101101011101110101,哇塞,这是什么鬼!(如果你不知道二进制,那么此条评论也没什么用)
浪人的心声
第三段:我的翻译水平不如百度翻译,不过我还是花了好几分钟来了解这句古诗,电视剧那一套在这里是行不通的!(对那些只会看电视剧的同学,来点调侃)
独行侠
第二段:这里的“洛阳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被用来形容离别时的忧愁,洛阳曾经是古代文化重镇,而秋天则是离别的季节,所以这句诗就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怀念和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