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柴桑避俗翁释义


【不】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见】1.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  2. 接触,遇到:怕~风。~习。  3.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  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  5. 会晤:会~。接~。  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 1. 古同“现”,出现,显露。  2. 古同“现”,现存。 典

【柴桑】1.古县名。西汉置,因县西南有柴桑山得名,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东汉末,诸葛亮见孙权于此,共图抗曹。晋以后历为浔阳郡和江州治所。隋废。晋郭璞《江赋》:“鼓洪涛於赤岸,沦餘波乎柴桑。”2.借指晋陶潜。因其故里在柴桑,故称。清钱谦益《吴封君七十序》:“指娄水为潯阳,即家园为庐阜,饮柴桑之酒,一觴独进;鼓少文之琴,众山皆响。”陈三立《次韵黄知县苦雨》:“陆沉共有神州痛,休问柴桑漉酒巾。”3.据《宋书·隐逸传·陶潜》载,潜晚年隐居故里柴桑,有脚疾,外出辄命二儿以篮舆舁之。后因以“柴桑”代指故里。清赵翼《哭亡儿

【避俗】1.避世隐居。唐杨凭《千叶桃花》诗:“若教避俗秦人见,知向河源旧侣夸。”元卢挚《渊明归来图》诗:“亡秦扶汉声隆隆,渊明初非避俗翁。”清李渔《闻过楼》第二回:“这一所住宅,也是个有趣的朋友起在这边避俗的。”2.指出家。清李渔《奈何天·伙醋》:“我和你避俗以来,光阴迅速,不觉已是一载有餘。”3.舍弃旧俗。参见“避俗趋新”。

【翁】1. 老头儿:老~。渔~。“塞~失马,焉知非福”。  2. 父亲:“家祭无忘告乃~”。  3. 丈夫的父亲:~姑(公婆)。  4. 妻子的父亲:~婿。  5. 姓。  6. 鸟颈毛。 典

不见柴桑避俗翁的用户点评


红尘醉梦

2024-08-04 03:22:40

5. 标榜个性不随波逐流:感觉这句诗是在标榜个性呢,听说这个“避俗翁”还是被当做异类,不过这种不随波逐流的做法在现代好像也挺流行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去吧。

凌乱的年华

2024-08-03 09:15:27

感叹古人境遇:唉,古人真不容易啊,这句诗都诉说出了离乡背井的悲伤,说不定还有丢掉的亲朋好友,哎,我想想就觉得心酸。

天涯天空

2024-08-03 06:22:10

3. 引起思考逃避:这句诗里面的“避俗翁”不就是逃避社会的一个意思吗?颓废一点也挺好,扔下一切被浪漫的沙滩点着一根香烟是不是一件非常带感的事情啊?

星海深处

2024-08-02 09:50:12

2. 赞美离愁别绪:这句诗把别离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有那种“迢迢牵牛星”的感觉,够得上是古代离别诗的翘楚了。

心如止水

2024-07-29 08:42:42

4. 推崇独立思考:不见柴桑的避俗翁,这种独来独往的性格其实挺让我钦佩的,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信仰,这样的人更容易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我要像他们那样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