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住】;不断。南朝梁沉约《千佛颂》:“不常不住,非今非昔。”唐李白《早发白帝城》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宋岳飞《小重山》词:“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茅盾《小巫》:“菱姐看见老爷脸上有点喜色,不住的点头。”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目的没有实现。鲁迅《故事新编·补天》:“﹝伊﹞疑心这东西就白薯似的原在泥土里,禁不住很诧异了。”艾蕉《雨》:“母亲忍不住了,连忙帮女儿脱下了湿衣。”
【泰山】◎泰山TàiShān(1)[MountTaishan]∶东岳,中国五岳之首,中国名山,海拔1524米,位于山东泰安境内。古代帝王多在此封禅、祭告天地,多古迹和文人墨迹,为旅游胜地(2)[apersonofdistinction;athingofsreatweightorimport]∶古人把泰山作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或重大、宝贵的事物有眼不识泰山(3)[father-in-law]∶妻父的代称呼妻父为泰山,一说云,泰山有丈人峰。——晁说之《晁氏客语》
【徂徕】亦作“徂来”。1.山名。又名尤来、尤崃、尤徕。在山东省泰安县东南。《诗·鲁颂·閟宫》:“徂来之松,新甫之柏。是断是度,是寻是尺。”后因以“徂徠”指生长栋梁之材的大山。唐刘禹锡《崔公神道碑》:“善积家肥,子孙多材,如彼榱栋,必生徂徠。”明徐渭《抱琴美人图》诗:“有时求柱桷,不信舍徂徠。”2.往复。郭沫若《文艺论集·论诗三札二》:“这风便是所谓直觉、灵感,这起了的波浪便是高涨着的情调,这活动着的印象便是徂徕着的想象。”漢
【依】1. 靠,仗赖:~靠。~傍(a.依靠;b.摹仿,多指艺术、学问)。~恋。~偎。~存。~附。归~。 2. 按照:~照。~旧。~据。~次。 3. 顺从,答应:~从。~顺。~允。 4. 亲密的样子:“有~其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