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蘩泂酌亦昭忠释义


【采蘩】《诗·召南》篇名。《诗·召南·采蘩序》:“《采蘩》,夫人不失职也。夫人可以奉祭祀,则不失职矣。”后因以“采蘩”指女子恪守妇道,克尽妇职。宋王禹偁《补李揆谏改葬杨妃疏》:“杨贵妃始以姿色召居掖庭,颇肆姦回,不循法度,以歌舞取媚,则采蘩之职不修。”2.《诗·豳风·七月》:“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毛传:“豳公子躬率其民同时出,同时归也。”谓豳公子有与民同甘苦的德行。后因以“采蘩”作思念君子的典故。唐沉佺期《入卫作》诗:“采蘩忆豳吹,理棹想荆歌。鬱然怀君子,浩旷将如何?”汉

【泂酌】1.谓从远处酌取。《诗·大雅·泂酌》:“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餴饎。”郑玄笺:“远酌取之,投大器之中。”宋苏轼《泂酌亭》诗:“泂酌彼两泉,挹彼注兹。”2.指供祭祀用的薄酒。唐柳宗元《为韦京兆祭太常崔少卿文》:“敬陈泂酌,以告明灵。”宋叶适《祭潘叔度文》:“念考槃之不见,陈泂酌以来思。”

【亦】1. 副词,也,表示同样、也是:~无不可。~步~趋。  2. 又:“先君何罪?其嗣~何罪?”  3. 不过,只是:“王~不好土也,何患无士?”  4. 表示加强或委婉的语气:“呜呼,~盛矣哉!”“学而时习之,不~说乎?”  5. 姓。

【昭】1. 光明:~明。~~(a.明亮的样子,如“日月~~”;b.明白事理。如“贤者以其~~,使人~~”)。  2. 明显,显著:~著。~彰。~布。~雪(揭明真情,洗清冤枉)。

【忠】◎ 诚心尽力:~心。~诚。~实。~告。~于。~魂。~义。~贞。效~。赤胆~心。~言逆耳。

采蘩泂酌亦昭忠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