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蝉无壮声释义


【残蝉】的蝉。唐司空图《喜王驾小仪重阳相访》诗:“幽鹤傍人疑旧识,残蝉向日噪新晴。”唐郑谷《江际》诗:“万顷白波迷宿鷺,一林黄叶送残蝉。”宋陆游《秋怀》诗:“病树有凋叶,残蝉无壮声。”典

【无】◎ 没有,与“有”相对;不:~辜。~偿。~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度。~端(无缘无故)。~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非(只,不过)。~动于衷。~所适从。 典

【壮】1. 大,有力,强盛:强~。~士。~心。~烈。~美。兵强马~。  2. 增加勇气和力量:~胆。~行(xíng )。以~声势。  3.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及云南、四川、贵州等省(旧作“僮”):~族。~锦。~歌。

【声】1.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音。~带。  2. 消息,音讯:~息。不通~气。  3.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明。~辩(公开辩白)。~泪俱下。~嘶力竭。  4. 名誉:名~。  5. 音乐歌舞:~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色。

残蝉无壮声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