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1. 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祖父。~孙。 2. 古同“增”,增加。 3. 竟,简直,还(hái ):“以君之力~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山、王屋何?” 4. 姓。 | 1. 尝,表示从前经历过:~经。未~。何~。~几何时。 2. 古同“层”,重(chǒng )。 典
【蒙】1. 欺骗:~骗。~哄。~事。欺上~下。 2. 昏迷,眼发黑:~头转向。 3. 胡乱猜测:瞎~。 | 1. 没有知识,愚昧:启~。发~。~昧。 2. 遮盖起来:~罩。~子。~蔽。 3. 受:承~。~难。~尘。~垢。 4. 形容雨点细小:~~细雨。 5. 姓。 6. 同“艨”。 | ◎ 〔~古族〕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B.蒙古国的主要民族。
【丹凤】1.头和翅膀上的羽毛为红色的凤鸟。《禽经》“鸞”晋张华注:“首翼赤曰丹凤。”唐元稹《桐花》诗:“丹凤巢阿阁,文鱼游碧潯。”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丐仙》:“俄见朝阳丹凤,啣一赤玉盘,上有玻璃琖二,盛香茗,伸颈屹立。”2.喻下达诏书的使者。亦指诏书。南朝梁简文帝《汉高庙赛神》诗:“白云苍梧去,丹凤咸阳来。”唐黄滔《贺清源仆射新命》诗:“二天在顶家家咏,丹凤衔书岁岁来。”明高明《琵琶记·春宴杏园》:“九重天上声名重,紫泥封已传丹凤。”3.指丹凤城或丹凤阙、丹凤门、丹凤楼。亦借称帝都、朝廷。唐东方虬《昭君怨》诗之二
【借】1. 暂时使用别人的财物等:~用。~阅。~账。~据。~条。 2. 暂时把财物等给别人使用:~钱给人。 3. 假托:~口。~端。~故。~代。~景。~喻。~题发挥。 4. 依靠:凭~。~势。
【枝柯】。汉焦赣《易林·无妄之困》:“鹰栖茂树,猴雀往来,一击获两,利在枝柯。”《晋书·石崇传》:“武帝每助愷,尝以珊瑚树赐之,高二尺许,枝柯扶疏,世所罕比。”宋王安石《移桃花》诗:“枝柯蔫绵花烂熳,美锦千两敷亭皋。”巴金《春》四:“钓台后面是一片斜坡,有几株合抱的大槐树把枝柯伸了过来。”2.比喻次要的事物。洪深《<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引言》:“但如导演者处理得宜,所损伤者可为枝柯而非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