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1. 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祖父。~孙。 2. 古同“增”,增加。 3. 竟,简直,还(hái ):“以君之力~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山、王屋何?” 4. 姓。 | 1. 尝,表示从前经历过:~经。未~。何~。~几何时。 2. 古同“层”,重(chǒng )。 典
【去】1. 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处。~路。~国。 2. 距离,差别:相~不远。 3. 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年。~冬今春。 4. 除掉,减掉:~掉。~皮。~势(a.阉割;b.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 5. 扮演戏曲中的角色:他~男主角。 6. 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上~。进~。 7. 用在动词后,表示持续:信步走~。 8. 汉语四声之一:~声(a.古汉语四声的第三声;b.普通话字调中的第四声)。
【玄洲】战国宋玉《钓赋》中假托的人名。《古文苑·宋玉<钓赋>》:“宋玉与登徒子,偕受钓於玄洲,止而并见於楚襄王。登徒子曰:‘夫玄洲,天下之善钓者也。’”章樵注:“玄,妙也;洲,水边洲渚。言精於钓,故托玄洲为名。”2.神话中的十洲之一。《海内十洲记·玄洲》:“玄洲,在北海之中,戌亥之地,方七千二百里,去南岸三十六万里,上有太玄都,仙伯真公所治……饶金芝玉草。”南朝梁沉约《和刘中书仙诗》:“清旦发玄洲,日暮宿丹丘。”唐曹唐《小游仙》诗之六:“玄洲草木不知黄,甲子初开浩劫长。”3.幽深的崖岸。《古文苑·蔡邕<汉津赋>》
【看】1. 使视线接触人或物:~见。~书。~齐。 2. 观察,判断:~病。观~。~好(根据市场情况,估计某种商品好销)。~透(透彻深刻地了解或认识。亦称“看破”、“看穿”)。~风使舵。 3. 访问,拜望:~望。~朋友。 4. 照应,对待:~重(zhòng )。~轻。~待。 5. 想,以为:~法。 6. 先试试以观察它的结果:做做~。 7. 提防,小心:别跑,~摔着。 8. 安排:~茶。~酒。~座。 | ◎ 守护,监视:~护。~押。~门。~青(看守正在结实还未成熟的庄稼)。
【种】1. 生物在生态和形态上具有不同特点的分类的基本单位:物~。~差(chā), 2. 植物果实中能长成新植物的部分,又泛指生物传代繁殖的物质:~子。~禽。~畜。撒~。配~。 3. 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人~。~族。 4. 量词,表示类别、式样:~~。两~人。 5. 指胆量或骨气:有~。没~。 | ◎ 把种子或幼苗等埋在泥土里使生长:~地。栽~。 | ◎ 姓。如宋代有种师道。
【玉】1. 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石。~器。~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金~良言。~不琢,不成器。 2. 美,尊贵的,敬辞:~泉。~液(美酒)。~言。~姿。~照(敬称别人的照片)。~宇(a.天空;b.瑰丽的宫阙殿宇)。亭亭~立。金科~律。金~其外,败絮其中。 3. 姓。
猎杀战场的神枪手
3. 曾去玄洲看种玉,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洒脱和豁达。那种淡定从容的心态,让我们倍感舒适。
-黑崖-
2. 窝草,种玉牛逼啊,有木有想过自己也去种种啊?不想去的话,你还真是太宅了。
繁星点点
曾去玄洲看种玉,这句诗既包含了文人墨客的情怀,也蕴藏着深刻的意蕴。以下是本蒟蒻的点评: 1. 不纯洁,不看诗。看完这首诗后,感觉自己就是个大佬,游历大江南北,纵横驰骋,一切尽在掌握中。
郎少年F
5. 曾去玄洲看种玉,像一面镜子,我们也应该反思自己的一生。姑且不去想这个“种玉”指的是什么,我们只需默默地感悟每句话中的道理,并用行动来证明!
流年如念
4. 这首诗给了我们以启示,告诉我们,只要坚定心中的目标,全力以赴做好每一件事,我们也会成为别人眼中的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