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时】1.固定的时间。汉王粲《务本论》:“种有常时,耘有常节,牧有常期。”2.平时。唐杜甫《天河》诗:“常时任显晦,秋至转分明。”《红楼梦》第一○一回:“常时我见你不象今儿回来的快,问你一声儿,也没什么生气呢。”3.时常,常常。明高深甫《九回肠·离思》曲:“眉尖上,常时描出愁模样。”《金瓶梅词话》第四三回:“俺家的常时打搅这里,多蒙看顾。”《儒林外史》第四四回:“人听见他这些话,也就常时请他来吃杯酒。”
【同】1. 一样,没有差异;相~。~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侪(同辈)。~庚(同岁)。~年。~胞。~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仁(同人)。~仇敌忾。~工异曲。~室操戈。情~手足。 2. 共,在一起(从事):共~。~学。~步。殊途~归。~舟共济。 3. 和,跟:~流合污。 4. 姓。 | ◎ 〔胡~〕见“胡”。
【砚席】1.砚台与坐席。借指学习。《北史·魏陈留王虔传》:“﹝元暉﹞好涉猎书记,少得美名於京下。周文礼之,命与诸子游处,每同砚席,情契甚厚。”唐黄滔《祭陈侍御文》:“滔江乡则中外亲姻,帝里则参差砚席。”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甲与乙邻居世好,幼同嬉戏,长同砚席,相契如兄弟。”2.借指读书写作或执教之处。唐刘得仁《答韦先辈春雨后见寄》诗:“轩窗透初日,砚席絶纤尘。”宋柳永《郭郎儿近拍》词:“砚席尘生,新诗小闋,等閒都尽废。”清钮琇《觚賸·愤僧投池》:“孙偀字商声……有‘一生不得文章力,百里曾无臭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