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1. 红色,比朱色稍暗的颜色:~血。~字。 2. 真诚,忠诚:~诚(极其真诚)。~忱。~子(纯洁无暇的初生婴儿,古代亦指百姓)。~胆忠心。 3. 空无所有:~手空拳。~地千里。 4. 裸露:~脚(光脚)。
【坡】1. 倾斜的地方:山~。下~。 2. 倾斜:~道。~降(jiàng )(a.坡;b.坡度)。
【途】◎ 道路:路~。~径。旅~。长~。坦~。日暮~穷。前~。 汉
【三折】指三折笔。唐太宗《笔法诀》:“为波必磔,贵三折而遣毫。”元陈绎曾《翰林要诀·圆法》:“上点如右足立定,取力下屈如右股三折。”参见“三折笔”。1.多次受挫。《史记·魏世家》:“寡人不佞,兵三折於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唐张说《登九里台是樊姬墓》诗:“志阐三折后,愁值二毛前。”清龚自珍《知归子赞》:“於斯时也,猝焉而与其向者灵异智慧之心遇,遇而不逝,乃决定其心,盖三累三折之势,知有佛矣。”2.指路途多次转折。南朝梁沉约《白马篇》:“赤坂途三折,龙堆路九盘。”3.指三折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