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叱】◎ 大声呵斥:怒~。~问。~骂。~责。~咤(发怒的声音)。~咤风云(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喑呜】1.悲咽。《资治通鉴·汉顺帝永建元年》:“寧伏欧刀以示远近!喑呜自杀,是非孰辨邪!”胡三省注:“《类篇》曰:‘啼泣无声谓之喑,叹伤谓之呜。’”2.吹奏乐器而不成曲调。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中:“某之文如稚子吹塤,终日喑呜而不合律吕。”1.小怒。《文选·左思<吴都赋>》:“睚眦则挺剑,喑呜则弯弓。”李周翰注:“喑呜,含怒未发。言如此小怒,则拔剑弯弓,言勇狭也。”2.怒喝。唐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喑呜则山岳崩頽,叱咤则风云变色。”明唐顺之《西峪山草堂记》:“而殽函又秦汉以来百战故处,过而览者,莫不踌蹰
【气吞】谓一口气吞下。形容气势很大。宋陆游《雨三日歌》:“兴来尚能气吞酒,诗成不觉泪渍笔。”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清恽敬《刑部尚书金公墓志铭》:“我公得之,大水破沙,力刷其阻,气吞其涯。”
【虏】1. 俘获:~获。俘~。(a.打仗时捉住敌人;b.打仗时捉住的敌人)。 2. 俘获的人。 3. 中国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贬称。 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