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币】1.重金;厚礼。《管子·大匡》:“管仲对曰:‘以臣则不而令人以重币使之。’”《北史·窦毅传》:“甘言重币,遣使求婚。”明沉德符《野获编·历法·居第吉凶》:“﹝虞生﹞求见四娘,重币为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局诈》:“侍卿乃出兼金重币,从之去。”2.指厚赠;厚赂。《左传·成公二年》:“彼若能利国家,虽重币,晋将可乎?若无益於晋,晋将弃之,何劳錮焉。”《韩非子·存韩》:“使人使荆,重币用事之臣。”陈奇猷集释引王先慎曰:“重币,犹言厚赂。”3.重额的钱币。《国语·周语下》:“民患轻,则为作重币以行之。”韦昭注:
【稍】◎ 本义为禾末,引申为略微:~~。~微。~许。~纵即逝。 | ◎ 〔~息〕军事或体操的口令。
【权】1. 职责范围内支配和指挥的力量:政~。~力。~威。~贵。~柄。~势。生杀予夺之~。 2. 有利的形势:主动~。 3. 变通,不依常规:~变。~谋(随机应变的计谋)。~术。智必知~。 4. 暂且,姑且:~且。 5. 秤锤:~衡。 6. 衡量,估计:~其轻重。 7. 姓。
【周】1. 圈子,环绕:~围。~天。~转(zhuǎn )。~匝(a.环绕;b.周到)。 2. 普遍、全面:~身。~延。~全。~游。 3. 时期的一轮,亦特指一个星期:~岁。~年。~期。~星(十二年)。上~。 4. 完备:~到。~密。~详。~正(端正)。~折(事情进行不顺利)。 5. 给,接济:~济。 6. 中国朝代名:西~。东~。北~。后~。 7. 姓。
【旧】1. 过时的,与“新”相对:~式。~俗。 2. 东西因经过长时间而变了样子:~衣服。~书。 3. 原先曾有过的,过去很长时间的:~居。~友。 4. 有交情,有交情的人:故~(指老朋友)。念~(怀念旧日情谊)。 典
【法】1. 体现统治阶段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办。~典。~官。~规。~律。~令。~定。~场。~理。~纪。~盲。~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制。~治。犯~。守~。合~。宪~(国家的根本大法)。政~。奉公守~。逍遥~外。 2. 处理事物的手段:办~。设~。手~。写~。 3. 仿效:效~。 4.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式。~帖。 5. 佛家的道理:佛~。~号。~轮。~像。~门。 6. 道家佛家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