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椽烛】。指大烛。宋苏轼《武昌西山》诗:“岂知白首同夜直,卧看椽烛高花摧。”清余怀《板桥杂记·轶事》:“饭非四糙冬舂米,不可入口;夜非孙春阳家通宵椽烛,不可开眼。”
【那】◎ 指较远的时间、地方或事物,与“这”相对:~里。~个。~样。~些。~时。~么。 | ◎ 同“哪”(一)(中国大陆地区已不用)。 | ◎ 义同(一),“那”和“一”连读的合音,但指数量时不限于一:~个。~五年。 | ◎ 姓。
【知】1. 晓得,明了:~道。~名(著名)。~觉(有感觉而知道)。良~。~人善任。温故~新。~难而进。~情达理。 2. 使知道:通~。~照。 3. 学识,学问:~识,求~。无~。 4. 主管:~县(旧时的县长)。~府。~州。~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 彼此了解:相~。~音。~近。 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老朋友)。 | ◎ 古同“智”,智慧。
【夜漏】刻。漏,古代滴水记时的器具。《周礼·春官·鸡人》“大祭祀,夜呼旦以嘂百官”汉郑玄注:“夜漏未尽,鷄鸣时也,呼旦以警起百官,使夙兴。”唐韦应物《骊山行》:“禁仗围山晓霜切,离宫积翠夜漏长。”宋梅尧臣《和韩仲文西斋闲夜有怀》诗:“冬日每苦短,方爱夜漏永。”清冯桂芬《马中书传》:“至青浦夜漏三下,衔枚薄城,迟明克之。”
【残】1. 害,毁坏:~害。摧~。 2. 不完全,余下的:~余。~阳。~存。~废。~佚。苟延~喘。 3. 凶恶:~忍。~酷。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