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1. 从里面到外面:~访。初~茅庐。~笼。 2. 往外拿,支付:~力。~钱。~谋画策。入不敷~。 3. 离开:~发。~轨。~嫁。 4. 产生,生长:~产。~品。~人才。 5. 发生:~事。 6. 显露:~现。~名。 7. 超过:~色。~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 8. 来到:~席。~勤。 9.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处(chù)。语~《孟子》。 10. 显得量多:这米~饭。 11.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提~问题。 12.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户】1. 一扇门,门:门~。窗~。~枢不蠹。夜不闭~。 2. 人家:~口。~主。门~之见(亦指派别上的成见)。 3. 会计部门称账册上有业务关系的团体或个人:~头。开~。 4. 门第:门当~对。 5. 姓。
【郿绦】腰带。古代郿县(今陕西省眉县)所产,故称。宋陆游《老境》诗:“临窗蜀纸誊诗草,出户郿絛繫褐衣。”宋陆游《舟中遣兴》诗:“方牀展蘄簟,短褐束郿絛。”典
【系】1. 有联属关系的:~统。~列。~数。水~。世~。 2. 高等学校中按学科分的教学单位:中文~。化学~。 3. 关联:干~。关~。 4. 联结,栓:~缚。~绊。~马。维~。名誉所~。 5. 牵挂:~恋。~念。 6. 是:确~实情。 7. 把人或东西捆住上提或向下送:从井下把土~上来。 8. 某些学科中分类的名称:汉藏(zàng )语~。寒武~(地质学名词)。 | ◎ 结,扣:把鞋带~上。
【褐衣】1.粗布衣服。古代贫贱者所穿。《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邯郸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谓急矣,而君之后宫以百数,婢妾被綺縠,餘粱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穅不厌。”《后汉书·王望传》:“因以便宜出所在布粟,给其﹝稟﹞粮,为作褐衣。”李贤注:“许慎注《淮南子》曰:‘楚人谓袍为短褐。’”唐白居易《东墟晚歇》诗:“褐衣半故白髮新,人逢知我是何人?”2.借指贫贱者。汉孔融《荐祢衡表》:“乞令衡以褐衣召见,必无可观采,臣等受面欺之罪!”《新唐书·隐逸传·陆龟蒙》:“彼圣人也,吾一褐衣,敢不勤乎?”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