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鹑】◎ 〔鹌~〕见“鹌”。
【雉】1. 鸟,雄的羽毛很美,尾长;雌的淡黄褐色,尾较短。善走,不能久飞。肉可食,羽毛可做装饰品。通称“野鸡”。 2. 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3. 城墙:~堞。
【足】1. 脚:~下(对对方的敬称)。~迹。~球。~坛。失~。高~(敬辞,称别人的学生)。举~轻重。画蛇添~。 2. 器物下部的支撑部分:鼎~。碗~。 3. 充分,够量:~月。~见。~智多谋。 4. 完全:~以。~色。 5. 值得,够得上:不~为凭。微不~道。 6. 增益:以昼~夜。
【匕箸】亦作“匕筯”。1.食具,羹匙和筷子。《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先主方食,失匕箸。”唐刘禹锡《为杜相公谢就宅赐食状》:“举其匕筯,若负丘山。”《金史·僕散端传》:“楠方食,掷匕筯于案。”苏曼殊《绛纱记》:“此人不胜匕箸,何能为盗?”2.指饮食。宋陆游《晓出湖边摘野蔬》诗:“行迎风露衣巾爽,浄洗膻荤匕筯香。”清戴名世《吴宏表稿序》:“顾有思得山海之珍、远方之奇异以为快,虽其未必皆可於口,而匕箸之所须,非是不饱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