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1. 开始时,开始的部分:~始。正月~一。~旬。~稿。~等。~版。~试。~创。~绽。~叶(指某一历史时期的最初一段)。~夜(a.指进入夜晚不久的时候;b.指新婚第一夜)。 2. 原来的,原来的情况:~衷。和好如~。 3. 姓。 汉
【阳台】◎阳台yángtái[verander;porch;balcony]从房屋墙面伸出的平台
【上坐】亦作“上座”。1.受尊敬的席位。《史记·孝武本纪》:“及五年脩封,则祠泰一、五帝於明堂上坐,令高皇帝祠坐对之。”《汉书·高帝纪上》:“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詘。”颜师古注:“上坐,尊处也。”唐韩愈《送穷文》:“主人於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烧车与船,延之上座。”洪深《申屠氏》第二本:“方蛟小人得志,愈加忘形,竟踞上坐。”老舍《四世同堂》四八:“祁老人的必定让客人坐上座,祁老人的一会儿一让茶,祁老人的谦恭与繁琐,都使富善先生满意。”2.佛教语。一寺之长,“三纲”之首。多由朝廷任命年高德劭者担任。南朝梁
【鸣弦】“鸣絃”。1.《论语·阳货》:“子在武城,闻弦歌之声。”原谓子游以礼乐为教,故邑人皆弦歌。后以“鸣弦”泛指官吏治政有道,百姓生活安乐。《后汉书·循吏传赞》:“一夫得情,千室鸣弦。”李贤注:“一夫谓守长也。千室谓黎庶。言上得化下之情,则其下鸣弦而安乐也。”宋曾巩《送韩玉汝使两浙》诗:“使传东驰下九天,此邦曾屈试鸣弦。”2.拨动琴弦,使之作响。三国魏曹丕《燕歌行》之一:“援琴鸣弦发清音,短歌微吟不能长。”3.指琴瑟琵琶等弦乐器。晋陶潜《闲情赋》:“仰睇天路,俯促鸣絃。”南朝梁简文帝《戏赠丽人》诗:“但歌聊一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