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举】检举。《史记·田叔列传》:“天下郡太守多为姦利,三河尤基,臣请先刺举三河。”《资治通鉴·晋明帝太宁元年》:“氾公糟粕书生,刺举小才,不思国家大计。”胡三省注:“刺者,以直伤人;举者,招人之过。”严复《原强》:“祖宗之成宪俱在,吾寧率由之而加实力焉。于是而督责之令行,刺举之政兴。”周振甫注:“刺举,派人刺探阴私加以举发。”2.谓检举奸恶,举荐有功。《魏书·术艺传·张渊》:“执法刺举於南端,五侯议疑於水衡。”注:“太微南门,谓之执法。刺举者,刺姦恶,举有功。”典
【威】1. 表现出来使人敬畏的气魄:~力。~风。权~。 2. 凭借力量或势力:~胁。~慑。 典
【寒江】称秋冬季节的江河水面。南朝梁何逊《夕望江桥示萧咨议杨建康江主簿》诗:“旅人多忧思,寒江復寂寥。”唐柳宗元《江雪》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宋朱熹《菩萨蛮·次圭父回文韵》词:“暮江寒碧縈长路,路长縈碧寒江暮。”清黄鷟来《冬日送程与山归新安》诗:“此时独乘艇,心接寒江月。”
【国】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a.国家的性质;b.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a.国家的宝物;b.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 2.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 3. 姓。
【东】1. 方向,太阳出升的一边,与“西”相对:~方。~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流。 2.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股~。~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 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