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桐】1.树名。亦称海桐、山芙蓉。落叶乔木。花、叶可供观赏,枝干间有圆锥形棘刺,故名。原产印度、马来亚等地,我国广东一带亦多栽培。旧时多入诗。亦以指刺桐之花。唐罗邺《放鸭》诗:“好倚青山与碧溪,刺桐毛竹待双栖。”唐朱庆馀《南岭路》诗:“经冬来往不踏雪,尽在刺桐花下行。”前蜀李珣《南乡子》词之十:“相见处,晚晴天,刺桐花下越臺前。”宋苏轼《海南人不作寒食而以上巳上冢》诗:“记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开。”清孙枝蔚《论诗》诗:“纸作牡丹工剪刻,何如堦下刺桐花。”2.今福建省泉州市的别称。唐时环城皆种植刺桐,故称。
【夹道】道jiādào(1)[anarrowlane;passageway]∶两侧有墙壁等的狭窄道路(2)[linebothsidesofthestreet]∶排列在道路两侧夹道欢迎汉
【花】1. 植物的繁殖器官,典型的由“花托”、“花萼”、“花冠”、“雌蕊群”和“雄蕊群”组成,有各种形状和颜色,一般长得很美丽,有的有香味,凋谢后结成果实。 2. 供观赏的植物:~木。~草。~匠。~事(游春看花等事)。 3. 形状像花的东西:雪~。浪~。钢~。火~。棉~(棉的絮亦称花)。礼~(烟火)。挂~(指战斗中受伤)。 4. 用花装饰的:~圈(quān )。~篮。~灯。~车。 5. 具有条纹或图形的,不只一种颜色的:~样。~边。~~绿绿。印~。 6. 指“痘”:天~(一种急性传染病)。 7. 混
【开新】谓开创新的风格、局面等。明李本《重编<诚意伯文集>序》:“运筹定计,应机料敌,称豪雄矣,而或歉於文学;呈华炫奇,开新啟昧,称儒硕矣,而无裨於武功。”李大钊《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又有人说,大战以后欧洲之所应为一面开新,一面必当复旧:物质上开新之局或急于复旧,而道德上复旧之必要必甚于开新。”阿英《漫谈初期报刊的年画和日历》引1902年《世界繁华报》新年号:“诸公切莫再蹉跎,一意开新补过。”
DancingPanda
刺桐夹道花开新,这一句诗前六个字就很耐人寻味啊。真是绝了吧!
无梦的坠落
它的意味深长呢!似乎告诉我们,即使我们在刺痛中挣扎,只要看到希望之花,什么辛酸苦闷都将一扫而空。
花落忧心
有这句诗的存在,你每次路过街上只要看看那些刺痛的刺桐,想着那道开满鲜花的小路,就能瞬间感觉轻松惬意啊!
沧海遗珠
哇,这刺桐的形象真有趣,它在路边躺着,却能在你脑海里变出一条小路呢!
MoonlightWhisper
这句诗营造出了刺桐夹道花开的美好画面,不禁想问,这条路究竟在哪里啊?有哪位童鞋和我有一样的想法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