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1. 这,这个,此:~日。~行(xíng)。 2. 现在:~聘请某先生为本校教员。 3. 年:今~。来~。 4. 古同“滋”,增益;多。 5. 古代称草席。 | ◎ 〔龟(qiū)~〕见“龟”。
【焉】1. 与介词“于”加代词“是”相当:心不在~。不复出~。 2. 乃,才:必知乱之所自起,~能治之。 3. 文言疑问词,怎么,哪儿:且~置土石? 4. 文言助词:又何戚~。 典
【影】1. 物体挡住光线时所形成的四周有光中间无光的形象,亦指不真切的形象或印象:人~。花~。倒~。幻~。~壁。~响。~射(借甲指乙,或暗指某人其事)。无~无踪。~~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捕风捉~。含沙射~(喻暗地里诽谤中伤)。 2. 形象:摄~(照相)。留~。剪~。~印。~像。 3. 描摹:~写。~抄。~宋本。 4. 指“电影”:~评。~院。~片。~视(电影和电视)。~坛。
【团栾】1.犹檀栾。竹秀美貌。亦用作竹的代称。南朝宋谢灵运《登永嘉绿嶂山》诗:“澹瀲结寒姿,团欒润霜质。”2.圆貌。唐任华《杂言寄杜拾遗》诗:“积翠扈游花匼匝,披香寓值月团欒。”清纳兰性德《菩萨蛮》词:“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欒月?”3.指圆月。宋林逋《又咏小梅》诗:“摘索又开三两朵,团欒空绕百千迴。荒邻独映山初尽,晚景相禁雪欲来。”4.借指月光。清纳兰性德《菩萨蛮·回文五》词:“月也异当时,团欒照鬢丝。”5.团聚。唐孟郊《惜苦》诗:“可惜大雅旨,意此小团欒。”元张养浩《普天乐》曲:“山妻稚子,团欒笑语,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