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淙潺】轼《洞庭春色赋》:“卧松风之瑟缩,揭春溜之淙潺。”宋陆游《舟行至织女潭》诗:“山溪曲折遥通谷,沙水淙潺各赴溪。”清姚鼐《雨晴出庐江寄诸同学》诗:“北风夜甚厉,急雨鸣淙潺。”
【有】1. 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 2. 表示所属:他~一本书。 3. 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学问。 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请。 7. 无定指,与“某”相近:~一天。 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夏。~宋一代。 | ◎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典
【细流】小溪,小水流。《史记·李斯列传》:“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明唐顺之《升通政司左通政谢表》:“并包华夷,如天地之能容庶类;旁招俊乂,如江海之不择细流。”朱自清《不足之感》:“他是海,浩浩荡荡的,我像他的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