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骢马】亦作“騘马”。1.青白色相杂的马。南朝宋鲍照《结客少年场行》:“騘马金络头,锦带佩吴钩。”南朝梁《骢马》诗:“驄马鏤金鞍,柘弹落金光。”唐李贺《浩歌》:“青毛騘马参差钱,娇春杨柳含细烟。”清孙枝蔚《艳曲》之二:“青楼十万户,驄马向谁家。”2.指御史所乘之马或借指御史。唐李白《赠韦侍御黄裳》诗之二:“见君乘驄马,知上太行道。”唐丘为《湖中寄王侍御》诗:“驄马真傲吏,翛然无所求。”明郑善夫《送苏侍御从仁使蜀》诗:“驄马今何去,玄冥岁已残。”清严允肇《送宋荔裳按察四川》诗:“驄马出蓟门,驾言赴岷峨。”参见“驄马
【已】1. 止,罢了:学不可以~。死而后~。 2. 表示过去:~经。事~至此。~往。业~。 3. 后来,过了一些时间,不多时:~忽不见。 4. 太,过:不为~甚。 5. 古同“以”。
【腾】1. 奔跑,跳跃:~骧。奔~。欢~。~跃。~越。 2. 上升:~空。~云驾雾。升~。飞~。飞黄~达。 3. 空出来,挪移:~退。~个地方。 4. 词尾,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的反复连续(读轻声):翻~。折~。 典
【双阙】、祠庙、陵墓前两边高台上的楼观。《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两宫遥相望,双闕百餘尺。”唐吴融《送僧归破山寺》诗:“别来双闕老,归去片云閒。”明王宠《入消夏湾》诗:“千山翫迴转,双闕开嶙峋。”2.借指宫门。唐广宣《驾幸天长寺应制》诗:“宸游双闕外,僧引百花间。”宋曾巩《襄州到任表》:“比亦再过於双闕,未尝一对於清光。”3.借指京都。三国魏曹植《赠徐干》诗:“聊且夜行游,游彼双闕间。”唐杜甫《承间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之十:“意气即归双闕舞,雄豪復遣五陵知。”仇兆鳌注:“双闕,谓都中。”明戴缙《楚江
【路】1. 道,往来通行的地方:道~。公~。水~。陆~。~途。~程。~人(行路的人,喻不相干的人)。狭~相逢。 2. 思想或行动的方向、途径:思~。生~。出~。~子。~数(shù)。 3. 方面,地区:外~货。各~人马。 4. 种类:一~货色。 5. 大,正:“厥声载~”。~门(宫室最内的正门)。~车(古代帝王及诸侯贵族所乘的车)。~舆(古代君主所乘的车)。~寝(古代君主处理政事的宫室)。 6. 车:筚~。乘~。 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