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蒨】“葱蒨”。1.草木青翠茂盛貌。南朝梁江淹《池上酬刘记室》诗:“葱蒨亘华堂,葐蒀杂綺树。”唐刘禹锡《史隐亭述》:“澂明峭絶,靃靡葱蒨。”唐李德裕《金松赋》:“含春蔼而葱蒨,映夕阳而的皪。”清王滔《记香港总督燕制军东游》:“﹝想其见﹞山川之秀淑,林木之葱蒨,必有畅然怡然,而惝然若失者。”2.青绿色。南朝梁江淹《颜特进延之侍宴》诗:“青林结冥濛,丹巘被葱蒨。”宋梅尧臣《依韵和欧阳永叔同游近郊》:“洛水桥边春已回,柳条葱蒨眼初开。”清李滢《望罗浮歌》:“葱蒨见怪竹,吚哑听碧鷄。”3.华美,艳丽。南朝梁锺嵘《诗品》
【松】1. 种子植物的一属,一般为常绿乔木,脂可提取松香或松节油等。种子可榨油和食用:~针。~脂。~香。~子。 2. 稀散,不紧密,不靠拢,与“紧”相对:捆得太~。土质~软。蓬~。宽~。疏~。~懈。 3. 放开:~手。~绑。~心。 4. 用瘦肉做成的茸毛或碎末形的食品:肉~。鱼~。 5. 姓。
【犹】1. 相似,如同:~如。过~不及。 2. 尚且:~且。~自。困兽~斗(喻濒于失败的人,虽走投无路还要顽强抵抗)。 3. 〔~豫〕迟疑不决。 4. 〔~疑〕迟疑。 5. 仍然,还(hái ):~然。记忆~新。
【嫩】1. 初生而柔弱:娇~。~芽。 2. (颜色)淡;浅:~绿。~黄。 3. 幼稚;不老练:稚~。~手。 4. 轻;微:“~寒清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