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1. 只,仅,只是:~愿如此。~凡(凡是,只要是)。~分(只要)。 2. 不过,可是:工作虽辛苦,~没有叫苦的。 3. 徒然:“何~远走,亡匿于幕北苦寒无水草之地为?” 4. 姓。
【得】1. 获取,接受:~到。~失。~益。~空(kòng)。~便。~力。~济。心~。 2. 适合:~劲。~当(dàng )。~法。~体。 3. 满意:~意。扬扬自~。 4. 完成,实现:饭~了。~逞。~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5. 可以,许可:不~随地吐痰。 6. 口语词(a.表禁止,如“~了,别说了”;b.表同意,如“~,就这么办”)。 | 1. 必须,须要:可~注意。 2. 极舒服,极适意: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就~了。 | 1.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要不~。拿~起来。 2.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
【皋夔】夔”。皋陶和夔的并称。传说皋陶是虞舜时刑官,夔是虞舜时乐官。后常借指贤臣。宋王禹偁《谪居感事》诗:“贵接皐夔步,深窥龙凤姿。”元耶律楚材《用曹桢韵》:“收拾琴书我归去,朝庭人物有皋夔。”清惜秋旅生《维新梦》:“老太师,数十载鞠躬尽瘁,朱颜緑鬢,不愧我的皋夔。”
【调】1. 搭配均匀,配合适当:~和。~谐。风~雨顺。饮食失~。 2. 使搭配均匀,使协调:~配。~味。 3. 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停。~处。 4. 调剂:以临万货,以~盈虚。 5. 调理使康复:~养。~摄。 6. 调教;训练:有膂力,善~鹰隼。 7. 挑逗;戏弄:~笑。~情。~戏。酒后相~。 | 1. 乐曲;乐谱:曲~。采菱~。 2. 乐曲定音的基调或音阶:C大~。五声~式。 3. 语音上的声调:~号。~类。 4. 说话的腔调:南腔北~。 5. 口气;论调:一副教训人的~。两人人
【鼎鼐】1.鼎和鼐。古代两种烹饪器具。《战国策·楚策四》:“故昼游乎江湖,夕调乎鼎鼐。”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七:“予以谓古之鼎鼐皆无盖,而足皆圆直无作兽形者,此乃敦耳。”2.喻指宰相等执政大臣。唐苏颋《唐紫微侍郎赠黄门监李乂神道碑》:“鼎鼐递袭,簪缨相望。”元汪元亨《雁儿落过得胜令·归隐》曲:“惭居鼎鼐官,笑领烟霞伴。”清李渔《玉搔头·分任》:“急递盐梅信,飞传鼎鼐家。”参见“鼎鼐调和”。